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白丁香用途

白丁香用途

發布時間: 2022-05-03 00:19:04

1. 丁香花的詳細介紹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紫丁香的簡稱(木犀科丁香版屬,又稱丁香、洋權丁香,分布於從歐洲東南部到東亞的溫帶地區),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1)白丁香用途擴展閱讀:

丁香花相關延伸:同名歌曲:

《丁香花》是一首唯美的校園民謠,這首歌曲完成於2000年4月份,整首歌是為了紀念一個出車禍身亡的女孩子,唐磊好友的女友。

風花雪月的年代總有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象牙塔裡面總有很多讓人無法割捨情愫。丁香花只是一個載體,這首歌表達了對逝去人深深的懷念,其實也表達了對那段夢幻般年代深深的懷念。

2. 丁香花有什麼用途

1、利於腸胃:丁香花具有健胃的作用,可以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的情況,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可以用來抗胃潰瘍,同時也能抗腹瀉。
2、解熱抗炎:丁香花能有解熱的功效,同時能抵抗一些炎症,避免細菌感染,丁香酚對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隱球菌有顯著的殺滅作用。
3、暖腎壯陽:丁香花性溫,具有暖腎壯陽的功效,對於治療男性的一些病害有一定的效果。
4、行氣止痛:丁香花也能用於麻醉止痛,常用於腹痛、疝氣痛、胸痹痛、脘腹痛等症狀,是較好的中葯。
5、醒神開竅:它也有醒神開竅的作用,使人的神智恢復清醒。
6、清新口氣:丁香花的氣味芳香,能壓抑口中的臭氣,能起到清新口氣的功效作用。

3. 白丁香和紫丁香的關系是什麼它的拉丁文名字是什麼命名法是什麼

提問者問的復是拉丁文不是英文制,talentdi 簡直是瞎轉載。
我來回答
白丁香是紫丁香的一個變種,它的拉丁文名稱為Syringa oblata Lindl.var.alba Rehd
這個三個拉丁詞給植物命名的方法成為三名法。

4. 丁香泡水喝有什麼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有著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

(4)白丁香用途擴展閱讀:

丁香類別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如「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5. 什麼是白丁香

【物種名稱】白丁香
【中文別名】白花丁香
【拉丁學名】Syringa oblata var.alba
【科屬分類】木犀科,丁香屬
【產地分布】原產我國華北地區,現在長江以北地區均有栽培,尤以華北、東北為多。
【形態特徵】白丁香為紫丁香(Syringa oblata)的變種,與紫丁香主要區別是葉較小,葉面有疏生絨毛,花為白色。多年生落葉灌木、小喬木,高4-5米。葉片紙質,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腎臟形,有微柔毛,先端銳尖。花白色,有單瓣、重瓣之別,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花期4~5月。
【習性】該種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白丁香通過扦插繁白丁香樹殖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容易產生變異。
【繁殖培育】白丁香通過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容易產生變異
【用途】白丁香的花密而潔白、素雅而清香,常植於庭園觀賞。還可以用作鮮切花。
花語】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外號,也許是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備受珍視,因此丁香花的花語也是配得上天國之花外號的光輝。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伸縮祝福,有光輝的人生。白丁香的花語—青春歡笑。

6. 白丁香花的用途是什麼

【出處】《吉林中草葯》

【拼音名】Bào Mǎ Zǐ

【別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荷花丁香(《寧夏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的樹皮、樹干及莖枝。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8米。樹皮灰褐色,有橫紋。小枝灰褐色,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芽小,卵圓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纖毛。葉對生,卵圓形,先端突尖、漸尖或鈍,基部通常廣楔形,全緣,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萼鍾狀,4裂,宿存;花冠漏斗狀,不比萼長或微長;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約為花冠2倍長;子房2室。蒴果長圓形,開裂象小鴨嘴。種子長圓形,周圍有紙質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揮發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顯著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作用強度與同劑量桔梗相當,切斷迷走神經後,作用不受影響,直接從氣管內給予小量葯物亦可發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發生作用。對於氣管纖毛上皮運動則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黃酮類物質。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顯的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類。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無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樹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對大鼠實驗性慢性氣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並無止咳作用,但能減輕Ⅲ級以下支氣管上皮細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級支氣管杯狀細胞數量減少,氣管腺體肥大增生減輕以及腺泡、導管粘液化數量減少,但對慢性炎症細胞浸潤和淋巴組織增生無明顯作用。
④其他
全皮及內皮水煎液對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對此只有輕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則無作用。全皮水煎液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機能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均無影響。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大於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當於成人量20~40倍)連續20天,除體重增長受到明顯抑制外,心電圖、肝功能、尿蛋白及內臟病理切片檢查均無明顯改變。全皮水煎液對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則無刺激。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葯》:消炎,鎮咳。利水。治痰鳴喘嗽,心臟性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暴馬子一寸長,切條,水煎頻飲。(《吉林中草葯》)
②治心臟性浮腫:暴馬子一兩,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葯》)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實驗表明,暴馬子各部分以內皮作用最強,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臨床多採用其嫩皮,劑型有沖劑、粉劑、糖漿、丸劑,及暴馬子皮提出物等。除單方制劑外,尚有復方制劑,但兩者療效相近。對單純型慢性氣管炎的療效皆高於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療效皆高於平喘的療效。暴馬子鎮咳作用雖明顯,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與等劑量的桔梗比較,作用相似。制劑與用法:一沖劑:取暴馬子樹皮洗凈煎煮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成膏加糖粉混勻,製成顆粒,60℃左右乾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當暴馬子樹皮1兩。二糖漿:暴馬丁香嫩皮3兩,青蘿卜3兩,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適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三丸劑:每丸3錢(含暴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療程。四粉劑:暴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時,濃縮噴霧乾燥製成粉劑,每日5錢(10兩制),分3次服,連服20天。五暴馬子皮提出物:從暴馬子樹皮(干)5錢(10兩制)中製取總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飯後服,10天為一療程。療效:沖劑組冶療25例,近期控制2例,顯效3例,好轉14例,無效6例;糖漿組治256例,近期治癒33例,顯效79例,好轉114例,無效30例;丸劑組治療275例,近期治癒22例,顯效1例,好轉122例,無效70例;提取物組觀察20例,2個療程後近期治癒7例,顯效4例,進步7例,無效2例。服暴馬子皮提取物後一般在2~3天開始見效,6天效果明顯,10天效果可達一定高度;10天後若繼續治療。有效病例可繼續好轉或趨向治癒,而無效者則仍然無效。副作用:少數病例服葯後有口乾、胃部不適、輕度腹瀉等現象,停葯後即消失。

【備注】同屬植物歐暴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給發熱之兔、貓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熱作用。

【摘錄】《*辭典》

7. 丁香是什麼東西

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全屬約30種。丁香屬主要分布於亞洲溫帶地區及歐洲東南部,我國原產25種,為丁香屬分布中心,其分布自中國西南至東北約跨越15省份,以西南及秦嶺地區種類最多。野生種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區則主要在北方各省。 [2]
形態特徵編輯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圓錐花序直立,由側芽抽生,近球形或長圓形,長4-16厘米,寬3-7厘米;花梗長0.5-3毫米;花萼長約3毫米,萼齒漸尖、銳尖或鈍;花冠紫色,長1.1-2厘米,花冠管圓柱形,長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開展,卵圓形、橢圓形至倒卵圓形,長3-6毫米,寬3-5毫米,先端內彎略呈兜狀或不內彎;花葯黃色,位於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處。
果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1.5厘米,寬4-8毫米,先端長漸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3]
生長習性編輯
丁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亞高山、暖溫帶至溫帶的山坡林緣、林下及寒溫帶的向陽灌叢中。其性喜陽光、溫暖、濕潤,但忌漬水,稍耐陰,也耐旱,耐寒性、抗逆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壤之外,其它各類土壤均可正常生長。
最適宜年均溫度23~24℃,最高月平均氣溫26~27℃,最低月平均氣溫16~19℃,土壤疏鬆且肥沃,排水條件良好的園地栽植。忌在低窪地種植,否則會因園地積水引發病害高發,甚至導致全株死亡。若在陰處或半陰處栽植,會造成生長緩慢且衰弱,開花稀少。成齡樹喜光,此時缺少光照,影響開花。1~3年生幼樹喜陰,不喜強日光暴曬,否則不利幼樹生長。 [4]
產地編輯
中國產於東北、華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主要分布於西南及黃河流域以北各省區,長江以北各庭園普遍栽培。 [3]
繁殖方法編輯
丁香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採用種子播種時,要將種子先進行層積,至翌年春季進行播種;夏季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成活率高;嫁接時可用芽接或枝接法;壓條時將根際萌櫱條壓入土中,壓後保持土壤濕潤,當年秋季即可隔離母株另行栽植;分株多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進行,將整墩植株掘出分叢栽植。秋季分株時要先假植,翌年春列地上枝條適當修剪後移栽。 [4]
園林用途編輯
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宜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

8. 白丁香有什麼作用

植物白丁香的花密而潔白、素雅而清香,常植於庭園觀賞
中葯白丁香具有消積,明目之功效。常用於積聚,疝氣,外用治目翳,癰疽瘡癤,扁桃體炎。
請點採納,謝謝

9. 白丁香花的功效與作用

化積,消翳明目,解毒消腫。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齲齒。

熱點內容
2017花藝博覽會寧夏 發布:2025-10-08 20:24:27 瀏覽:795
波斯毛茛插花 發布:2025-10-08 17:32:42 瀏覽:145
皮雕玫瑰花 發布:2025-10-08 17:26:58 瀏覽:496
梅花思鄉詩句 發布:2025-10-08 16:54:47 瀏覽:782
手工插花外放 發布:2025-10-08 16:45:20 瀏覽:191
插花瓶口多大 發布:2025-10-08 16:35:56 瀏覽:202
烏梅和百合 發布:2025-10-08 16:27:03 瀏覽:210
荷花博亞 發布:2025-10-08 16:15:27 瀏覽:115
玫瑰金紡 發布:2025-10-08 16:13:03 瀏覽:820
華業東方玫瑰房價 發布:2025-10-08 16:00:19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