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姜棗糖

丁香姜棗糖

發布時間: 2022-05-02 22:18:06

㈠ 怎麼做姜棗糖

很多女性朋友到了冬天手腳冰涼,後背發涼,這就是寒心體質最顯著的特徵,今天教大家製作一款養生薑棗糖。經常食用不但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還可以祛濕排毒、驅寒暖胃、防治風寒感冒、補血補氣、暖宮止經痛、美容養顏,是健康養生的小零食,特別適合寒性體質朋友家中常備。

姜棗糖口感清甜軟糯,養生補充能量,加入活血溫補的古方紅糖、潤肺生津的麥芽糖和延年益壽的芝麻,製成Q彈的養生薑棗糖,食用方便,適合隨身攜帶

姜棗糖還非常適合在新年裡饋贈親朋好友,有非常好的寓意:姜棗糖一把,鴻(紅棗+紅糖)運隨時來!更是暖心的禮物!
用料
姜 250克
紅棗 500克
紅糖 175克
麥芽糖 1000克
芝麻 75克
養生薑棗糖的做法
生薑洗干凈切小塊放入鳳梨破壁養生機用果汁冰沙健打成泥,沒有鳳梨機的可以用家裡的破壁機或料理機,只要成泥即可
紅棗洗干凈,用剪刀剪去核,再放鳳梨破壁機用瞬間鍵打成碎顆粒
紅棗不用打的太細,帶點顆粒更好吃
芝麻先放炒香或者放烤箱烤香
生薑泥倒入鍋中,放入古方紅糖,中火加熱,用刮刀不停的攪拌,紅糖完全融化後加入麥芽糖再攪拌至完全融化
加入紅棗和芝麻,中火熬煮,期間不停的攪拌避免糊底
熬煮至非常濃稠,用刮刀推開後基本不流動,提起落下,紋路不會很快消失
烤盤中鋪一張高溫油布,熬好的姜棗糖倒入,然後用刮板鋪平,再蓋上保鮮膜用擀麵杖來回擀壓幾次,讓其表面光滑,擀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不然糖會粘在保鮮膜上
冷卻後切成小塊用糯米紙一個個包起來防止黏住,再用漂亮的糖紙包裹好
既漂亮又養生薑棗糖就做好了,不但食用方便,還可以隨身攜帶

㈡ 姜棗紅糖茶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配料:紅棗6顆生薑5片紅糖一小勺水兩碗。姜棗茶的做法:

1紅棗用溫水泡發後去核。

2紅棗和生薑放鍋內,加水兩碗。

3大火煮至滾後,轉中小火。

4水收至只有一碗水時,加紅糖,再煮五分鍾即可。姜棗茶的功效作用:治療老年人尿頻,多因腎氣不固、身體虛弱所致。

一般2~3個療程症狀可明顯改善或消失,往往可獲得滿意功效。姜棗茶的葯理解釋: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燥濕消炎的功效。飲用後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保護胃粘膜,對胃潰瘍有明顯抑製作用。姜棗利膽、鎮痛、解熱、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對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有較強的效果。此方可長期飲用。宜忌唇紅、口乾、五心煩熱屬陰虛火旺體質者忌用。按語姜棗茶是民間溫胃祛寒的良方。本方在姜棗茶基礎上加重紅糖用量,取其和血行瘀之功。《本草求真》說:「砂糖本於甘蔗所成,經火煅煉,性轉為溫,色變為赤,與蔗又似有別,故能行血化瘀,是以產婦血暈,多用此與酒沖服,取其得以入血消瘀也。」本方三味相配,血寒能去,血虛可補,沖任得到溫養之味相助,二脈血氣旺盛則經水自然暢通。但本方過於甘甜,有膩膈壅氣之弊,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痰濕過多,或陰虛火旺者不能多服。

㈢ 姜棗糖的做法步驟竅門

食材明細

主料
生薑500g
紅棗250g
紅糖300g

輔料
芝麻油120g
核桃60g
枸杞60g
芝麻30g

姜棗糖的做法步驟:
1先上一張材料備用圖,把所有材料准備好,做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生薑去皮切小塊,紅棗去核切小塊,核桃炒香去皮,白芝麻炒香備用(黑白芝麻都可以)。

2把切好的生薑和紅棗分別用攪肉機攪碎。

3鍋熱後放入120克芝麻油,油熱後加入生薑炒香。

4再加入紅棗,忽然想擺個造

5攪拌炒香後分別加入正宗的廣西紅糖和麥芽糖。

6進入漫長的熬制期,小火慢熬,一定要邊熬邊攪拌,防止粘鍋。

7一個小時後,水份終於快熬幹了。

8加入核桃,攪拌均勻。

9加入芝麻,攪拌均勻。

10為了美觀和口感,枸杞最後加,熬制能結塊時(可用筷子夾一點出來試試),喜歡吃硬點的可以再熬熬(熬的越乾薑棗糖就越硬),起鍋放入模具里。

11整理一下,蓋上保鮮帶用鍋鏟壓實壓平,放涼。

12切條。

13切塊。

14 用糯米紙包好後裝袋。

15 美味的姜棗糖做好了✌✌
小竅門
1.熬制時要不停的攪拌,防止粘鍋,影響口感。
2.全程小火慢熬,防止熬糊。
3.不能熬太干,防止出鍋後快速硬化而切不動。

㈣ 姜棗糖的做法

姜棗糖的做法

1.

老薑去皮,棗干去核。

烹飪技巧

一定要攪拌得夠久,至少一個小時。

㈤ 姜棗茶怎麼做

食材:紅棗 400克、生薑 400克、核桃 200克。

1、紅棗洗干凈,晾乾水分,去核切丁。

㈥ 痛經痛的我快活不了。。。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其發病之高、范圍之廣、周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編輯本段]按摩療法
(一)取穴
(1)脊中、懸樞、命門、夾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志室、(2)神闕、氣海、關元、天樞、外陵、大巨。
(二)治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後按摩下肢。先塗擦活血葯液(如葯油、葯酒),後再進行按摩: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節至腰椎第2節,並揉按兩側的肌肉和相關的脊中、懸樞、命門、夾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志室等穴;2、用拳頭輕捶背腰部壓痛處;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闕、氣海、關元、天樞、外陵、大巨等穴;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陰包、血海、三陰交、太沖等穴。
(三)溫通經絡,治療痛經
用扶陽罐溫灸關元[1]
[編輯本段]治療
原發性痛經
(一)一般治療: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平日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適當營養及充足睡眠。重視月經生理的宣傳教育,通過解釋說服,消除病人恐懼、焦慮及精神負擔。加強經期衛生,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累和防止受寒。
(二)抑制排卵:如病人願意控制生育,則口服避孕片(復方炔諾酮片或復方甲地孕酮片)為治療原發性痛經的首選葯物。應用口服避孕葯物,90%以上症狀可獲得緩解,可能由於內膜生長受到抑制,月經量減少,pg量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導致子宮活性減弱。治療可試服3~4個周期,如療效滿意,可繼續服用;如症狀改善不明顯,可適當加用pgs合成抑制劑。由於要在整個月經周期用葯,而發生效應僅在周期末1~2天,除非需要同時避孕,一般不受病人歡迎。
(三)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pgsi): 1、芬必得 該類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宮張力和收縮性下降,達到治療痛經的目的。服用方法:一般於月經來潮痛經開始前連續服葯2~3天,1片/qd,痛的厲害的可予以2片/q12h,因為前列腺素在經期初的48h釋放量最多,早期用葯可糾正月經期血中前列腺素合成釋放過多。痛時時再服用可能效果不明顯,而且最少要3小時後起作用。消炎痛也行
副作用:有消化道反應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極少引起支氣管痙攣和暫時腎功能損害。
(四)β-受體興奮劑:通過興奮肌細胞膜上β受體,活化腺苷酸環化酶,轉而提高細胞內camp含量。一方面促進肌質網膜蛋白磷酸化,加強ca++的結合;另一方面抑制肌凝蛋白輕鏈激酶活性,導致子宮肌鬆弛,痛經得到迅速緩解,但同時有增快心率、升高血壓之副反應。
近年臨床應用單獨興奮子宮β2受體之葯物,副反應顯著減少。常用的β2受體興奮劑有:羥甲異丁腎上腺素,商品名舒喘靈(sulbutamol)及間羥異丁腎上腺素,商品名間羥舒喘寧(terbutalin)。給葯方法有口服、氣霧吸入、皮下、肌肉注射及靜脈給葯等。
在劇烈疼痛時宜用注射法:舒喘靈0.1~0.3mg,靜注或間羥舒喘寧0.25~0.5mg,皮下注射,4~8小時1次。中、輕度疼痛可口服,舒喘靈2~4mg/6小時或間羥舒喘寧2.5~5mg/8小時,亦可氣霧吸入0.2~0.25mg,2~4小時1次。以氣霧吸入較好,因用葯量少而起效迅速。氣霧吸入時應注意:①首先大口把氣呼完;②開始深吸氣時把葯液吸入;③吸氣完摒氣3~4秒鍾;④然後卷唇將氣慢慢呼出。常用量每次吸入2口,可維持4~6小時。但一般反映β受體興奮劑療效不太滿意,且仍有心悸、顫抖等副反應,因而未能被普遍採用。可是氣霧法應用方便、作用迅速,仍可一試。
(五)鈣通道阻滯劑:該類葯物干擾ca++透過細胞膜,並阻止ca++由細胞內庫存中釋出而松解平滑肌收縮,為心血管疾病治療上的一項重要進展。應用硝苯啶(nifedipine,尼福地平),商品名:心痛定、利心平20~40mg治療原發性痛經。給葯後10~30分鍾子宮收縮減弱或消失,肌肉收縮振幅、頻率、持續時間均下降,基礎張力減少,同時疼痛減輕,持續5小時,無特殊副反應。
(六)維生素b6及鎂—氨基酸螯合物:利用維生素b6促進鎂離子(mg++)透過細胞膜,增加胞漿內mg++濃度之作用,來治療原發性痛經。每日量200mg,4周後可見紅細胞鎂含量顯著增加。亦可與鎂—氨基酸螯合物合用,每種各100mg,日服2次,治療4~6個月,痛經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均呈進行性下降。
(七)棉酚及中成葯:醋酸棉酚20mg,日服1次,連用3~6個月,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可達95%以上。但可能產生明顯副反應,如乏力、心悸、惡心、水腫、頭暈、潮熱、厭食、滲透性腹瀉等,嚴重的還可發生血小板減少,低鉀血症等。中成葯有桂枝茯苓丸或桃仁承氣湯,每日量5g,分次於早、晚餐前30min服用,連續30天。有人報道緩解率可達80%,未發現有消化道症狀及皮疹等副反應。
[編輯本段]中醫治療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承漿、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腎俞、氣海俞。
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壓痛點。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組,效不顯時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漿穴,以28號1寸針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針感後,快速提插捻轉約30分鍾,留針30分鍾,每隔10分鍾行針1次。大椎穴將針刺入皮下,向深部緩慢進針,使針感向背部下方傳導,亦留針30分鍾。十七椎下,以28號1.5~2寸針快速刺入皮下後,針尖對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轉提插,針感要求向下達子宮,並朝會陰方向放射,待劇痛緩解可根據症情,持續提插捻轉運針5~10分鍾,予以留針30分鍾。阿是穴用艾卷作溫和灸,距離以局部溫熱不灼燙為度。承山穴雙側均取,以6寸毫針速刺入皮,徐徐捻轉進針,以有強烈針感為度,留針15~30分鍾。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轉,使針感擴展到小腹部,留針15分鍾。上法每日1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准:臨床痊癒:治療後,症狀完全消失,隨訪年未復發;顯效:症狀基本消失,經期腹部稍感不適;有效:症狀減輕,隨訪1年內仍有復發;無效:治療後,症狀未見改善。
共治182例,臨床痊癒148例,顯效24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8.4%[3~6]。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按證型分3組。1、氣滯血瘀:中極、氣海、三陰交;2、氣血兩虛:關元、足三里、血海;3、寒濕凝滯:命門、帶脈、歸來。
配穴:腎俞、次髎、地機、天樞。
(二)治法
據所辨之證型取主穴,酌加配穴。用28號2寸長之毫針,迅速破皮,然後沿皮下刺入1.5寸。針刺的方向,腹背部穴均向下,四肢穴均向上。然後施行提插加小捻轉的補瀉手法,氣滯血瘀型用瀉法,寒濕凝滯型用平補平瀉手法,氣血兩虛型用補法。但刺激宜輕。留針20~30分鍾,每隔3~5分鍾運針1次。針後,關元、足三里及歸來可以艾卷作溫和灸15分鍾。每日1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三)療效評價
共治134例,痊癒93例,顯效24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6.3%[7,8]。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行間、公孫、隱白、太沖、三陰交、關元。
(二)治法
主穴均取。常規消毒後,用七星針以腕力進行彈刺,刺時要求落針要穩、准,針尖與皮膚垂直。每分鍾叩刺70~90次。每穴叩刺約1分鍾,中等強度刺激,以局部微出血為度。於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治療,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觀察3個療程(三個月)。
(三)療效評價
共治106例,臨床痊癒30例,顯效39例,有效25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8.7%[9]。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內生殖器、肝、膽、腎、腹、內分泌、腎上腺、耳背溝、耳迷根、皮質下。
配穴:惡心嘔吐加胃,心煩不安加心、神門。
(二)治法
主穴每次選3~4穴,據症加配穴。用王不留行子,以膠布固定於所選的耳穴上。每次一側穴,雙耳輪替。囑患者每日自行做不定時按壓,每天按壓10次左右,每次按壓2~3分鍾。耳穴出現發熱效果更佳。每周換貼2~3次。治療的起始時間及療程,同毫針法。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80例,結果臨床痊癒891例,顯效159例,有效2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9.4%[8,14,15]。
冷灸
(一)取穴
主穴:中極、關元。
(二)治法
灸葯制備: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極細末,以50%二甲基亞 碸調成軟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可交替使用,每次於經前5日貼敷第1次,月經始潮或始覺腹痛貼第2次,兩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貼時,取麥粒大之葯膏置於膠布上貼敷。一般貼3小時揭去葯膏,可出現水泡並逐漸增大,2~3日後漸干癟結痂。如水泡擦破,塗龍膽紫葯水以防感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82例,經一個療程後,顯效56例,有效18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8.1%[11]。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神闕、關元。
配穴:三陰交。
(二)治法
敷葯制備:分為二方。Ⅰ號方為肉桂、細卒、吳茱萸、玄胡索、乳沒各10克,研極細末配;Ⅱ號亦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過100目篩,和勻,備用。
神闕穴用Ⅰ號方,於月經前3日取本品2~3克置於5號陽和膏中粘勻,貼於穴區,2日1次,直貼至經行3日,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另用蘇葉100~150克煎水沖洗陰道。Ⅱ號方貼關元,疼痛劇烈時加三陰交,於月經始潮或疼痛發作時取敷葯2克置於膠布上貼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貼6日為一療程。上述二方,可任選一方應用。
(三)療效評價
共治89例,其中以Ⅰ號方治54例,顯效25例,有效23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8.9%[12];Ⅰ號方治35例,顯效30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100%[13]。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內生殖器(耳穴)、三陰交。
(二)治法
主穴均取。用氦氖激光治療器,進行照射。輸出功率為2.5毫瓦,通過道光纖維功率減為1.5毫瓦。波長為6328埃。每穴照射5分鍾。每次1側穴,交替照射。自行經前10日開始治療,隔日1次,5~6次為一療程。
溫針
(一)取穴
主穴:太沖、足三里、三陰交、內關、腎俞 。
配穴:關元、命門。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均雙側,配穴酌加1穴。以28號毫針針刺得氣後留針,選一對主穴行溫針。其方法為:用薄鐵皮捲成高3~5厘米,直徑2~4厘米園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處作一鐵篦上裝滿艾絨。先將鮮薑片中間穿孔套於針體貼放在皮膚上,點燃筒下端艾絨套在針體上,並行固定,隨時從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氣助燃。當皮膚有灼熱感時再加姜生片墊上,保持筒內一定溫度。於月經來潮3~5日行第1次溫針,以後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25例,結果臨床痊癒254例,顯效15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96.7%[17]。
太陽灸貼敷法
取穴:關元、中極、神闕穴交替貼。
治療方法:在每月月經來潮前兩天開始貼四天,連續用六個月可對原發性痛經有99%以上的效果
[編輯本段]痛經的原因及飲食調養
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後腹痛加重,月經後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後,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痛經的飲食調養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嚴重者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l—2天,一般經血暢流後,腹痛緩解。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是婦女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症。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鬆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能緩解症狀,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治療作用。葡萄酒由於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緒抑鬱引起痛經者適當喝點兒葡萄酒,能夠起到舒暢情緒、疏肝解悶的作用,使氣機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溫,辛能散能行,對寒濕凝滯的痛經症,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又能起到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的效果。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薑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並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並需要服葯的時候,就屬於病理狀態了,醫學上稱之為痛經。因為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痛經,叫繼發痛經。生殖器官未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叫原發痛經。
原發性痛經經常發生於月經初潮後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宮內膜和血液內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療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經來潮的時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葯物,如消炎痛或乙醯水楊酸,以緩解症狀。繼發性痛經的病因較復雜,如子宮頸狹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經。需要進行系列的檢查才可以確定原因。
原發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有的繼發性痛經就會對生育產生影響,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等。很多大醫院的婦產科都可以做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建議你仔細地查找病因,對症治療。[2]
[編輯本段]減輕痛經的方法
1、飲食均衡
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鹹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並盡量少量多餐。
2、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3、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4、禁酒
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熱點內容
2017花藝博覽會寧夏 發布:2025-10-08 20:24:27 瀏覽:795
波斯毛茛插花 發布:2025-10-08 17:32:42 瀏覽:145
皮雕玫瑰花 發布:2025-10-08 17:26:58 瀏覽:496
梅花思鄉詩句 發布:2025-10-08 16:54:47 瀏覽:782
手工插花外放 發布:2025-10-08 16:45:20 瀏覽:191
插花瓶口多大 發布:2025-10-08 16:35:56 瀏覽:202
烏梅和百合 發布:2025-10-08 16:27:03 瀏覽:210
荷花博亞 發布:2025-10-08 16:15:27 瀏覽:115
玫瑰金紡 發布:2025-10-08 16:13:03 瀏覽:820
華業東方玫瑰房價 發布:2025-10-08 16:00:19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