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情七月天
⑴ 徐志摩寫的那個丁香姑娘是哪首詩
那個是戴望舒寫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版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權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⑵ 7月5號紫花夜丁香的花語是芬芳,但求具體的解釋
丁香是愛情之花,還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 自發老翁聽了書生的話, 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寓頭。」
你的上聯「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
「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⑶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開」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哪首詩全詩是什麼
出自李商隱的《代贈》,全詩如下: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回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答各自愁。
譯文:
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凄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愁苦。
(3)丁香情七月天擴展閱讀:
《代贈》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思婦之離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這首詩寫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宛轉。不但寫女主人公無心憑欄遠眺,而且連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感傷。代贈,即代擬的贈人之作。
詩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既是思婦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意境優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
⑷ 丁香話在古代詩問文中的含義 求詳解
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刊發了藍棣之先生的《談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藍先生的文章的核心是提出「這里的核心意象丁香、春雨是在暗示嗎?那麼是在暗示什麼呢?」這么兩個問題。通過與《荒原》的比較解讀,藍先生得出答案「戴望舒《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長在荒原上的)和春雨(不是無聲滋潤丁香的)都在這里找到了出處」,並進一步說道「『殘忍』一詞,艾略特直接說出來了,但《荒原》全詩的題旨迄今未被透徹闡述。這個『殘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說的題旨。」在後面的文字里,盡管藍先生也提到「丁香」意象在中國古詩里的淵源如杜甫的「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和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但認為它們「都只是個『愁品』而已」,而非「本質上卻是現代的」《雨巷》所依。
在藍先生新論出來以前對《雨巷》的評論提到「丁香」意象的出處一般都本自卞之琳先生在《戴望舒詩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里說的「《雨巷》讀起來好像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如毛翰先生《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感遇試卷》(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270頁),朱壽桐先生《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505頁)均持此論。但卞先生認為「《雨巷》……用慣了的意象和用濫了的詞藻,卻更使這首詩的成功顯得淺易、浮泛」,則鮮為後學者認同。與之相反,朱壽桐先生認為「戴望舒是借用了這些意象和境界,又超越了它們的原有的內涵……把東方的傳統意象與西方的現代派詩緒兩者藝術相融合,從而絕妙地表達出現代知識分子靈魂深處所潛藏著的那份理想的追求和幻滅的痛苦。」
由上可知,「丁香」的出處是藍先生的立論和以往評論歧義的源頭。以往的評論認為《雨巷》「丁香」意象出自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因而更多地讀出了《雨巷》所傳達的「愁怨」和「惆悵」,而藍先生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本自《荒原》,因而認為它暗示了「殘忍」的題旨。
我認為這兩種論述都有點道理,但也都有偏頗的地方。因為它們都是「詩外看(證)詩」,而不是從文本本身引出的邏輯結論。從創作背景、意象淵源出發所作的猜想,可以成為解讀文本的佐證,但不能取代對文本的細致解讀。《雨巷》自面世以來,對它的解讀眾說紛紜。拋開對《雨巷》的簡單化政治批判不說,它的題材歸屬便一直爭訟未決:王干大先生將其收入他主編的《中國現代名家詩歌分類品匯》中的「情愛卷」,而毛翰先生則在《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中將它收入「感遇詩卷」。但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臧此否彼,只要不脫離文本,言之成理,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但完全脫離文本,放任自己的想像得出的結論,卻不能看作是」象外之象」,而只是」象」外之」象」而已。也就是說後面的「象」固然有它存在的價值,但已不是前面的「象」所生發出來的,因而將它解讀為 「題中之義」是不妥當的。
因此我認為,過於強調並拘執於「丁香」和「雨」的出處是不利於我們對於《雨巷》的讀解的。詩人也許讀過《浣溪沙》和《荒原》其中之一,也許兩者都讀過,但我認為這其實並不重要。「丁香」這個意象在中外文學史上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其含義不斷變遷和豐富。後起義與原初義有一定的聯系,但越往後發展,這種聯系會越顯得疏淡,甚至難以辨認。不但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和李璟「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丁香」有別,而且艾略特「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哺育著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著記憶和慾望,撥動著沉悶的根芽,在一陣陣春雨里。」中的「丁香」意象更是迥異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因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盡管有變化,但基本上仍指「丁香花」,亦即「丁香結」。而外國詩中的「丁香(lilac)」卻既可能指「丁香樹」,也可能指「丁香花」,而且外國詩歌中「丁香」少有中國詩歌中「愁怨」意思的表達。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詩人,戴望舒是不大可能去作李璟《浣溪沙》或艾略特《荒原》的簡單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的。對這一點,孫玉石先生也表達了相似的意見,他在《〈雨巷〉淺談》(《名作欣賞》1982年第一期)一文中說「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以為不能這么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孫先生的持論還是比較公正的。
而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孫玉石先生在《〈雨巷〉淺談》一文中指出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在《雨巷》中已被創造性轉化為「如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這自然是對藍棣之先生新見的有力質疑。其實,我倒覺得《雨巷》中這位「姑娘」有點類似於《詩經·蒹葭》中的「伊人」。《雨巷》中的「姑娘」和《蒹葭》中的「伊人」一樣「可遇不可求」。中國古詩中表現這種心境的詩篇很多,如《詩·河廣》即雲:「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嘆「不可」,亦示「可望而不可求」之意 。另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更將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可望難即,欲求不遂」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戴望舒在表達這種「距離悵惘」(錢鍾書先生語)時略似前賢,但由於時代風雲的籠罩和獨特個性的凸現,《雨巷》和上述諸詩又顯得「和而不同」。由於戴望舒在《雨巷》中僅只想「逢(遇)」著那位「姑娘」,而不同於《蒹葭》中那位抒情主人公對「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因而《雨巷》更多一份「哀怨又旁彷」的詩緒,而少一份堅定不移的追求。
至於詩中的「雨」,我認為主要為營造那種朦朧的意境所設,可能是春雨,也可能是「愁煞人」的秋雨。藍先生指認為「春雨」,是因為他先在的認定《雨巷》一定本自《荒原》,因而以《荒原》中的「春雨」來論證《雨巷》中的「雨」為「春雨」,這是未免有點倒果為因的。「雨」既非定指,「雨巷」亦非定指。我們只知道它是引發和寄託詩人愁思的所在,何以知道又何必知道它位於江南抑或江北?而且我想這里能給予我們更重要的啟示並不僅於此。我們在讀解詩歌是既要從意象出發,同時又不要拘執於某個具體的意象,更不要簡單地加以比附,才能避免以先入為主的印象損害詩歌的原意。
戴望舒在《論詩零札》中說「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作題材(我不反對拿新的事物作題材);舊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詩情。」同時他又說「舊的古典的應用是無可反對的,在它給予我們一個新情緒的時候。」我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意象當然不是全無依傍,但我更願意相信它是通過戴望舒長久的對古今中外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而潛化於他心中的一個虛泛的意象。它身上或許有《浣溪沙》或《荒原》的印痕,但已經成為戴望舒自己的「獨特的這一個」。在某一刻一種激動他心靈的詩情來襲,與「丁香」這個意象猝然遇合,並進一步勾連出一個「姑娘」的意象,它是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和「憂愁」,充分表達了詩人充滿希冀和失望,但又「無地徘徊」的心境。通過「那種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的意境在那回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中飄然呈現後,詩人的這種心境或許有些許緩和?因為詩人在詩的結尾處仍未放棄他的希望,雖然這希望仍充滿著「哀怨和惆悵」。
藍棣之先生反叛他先前所認同的「社會理想像征」說,而翻新出「殘忍暗示」說,表面上迥然相異,實際上則具有一致性:都是對《雨巷》作出一種比附性詮釋。而這卻有悖於藍先生所認定的西方象徵主義詩派對於戴望舒的影響。因為西方象徵主義詩派的特點是「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復雜微妙的情緒、感受」(《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1994,553頁)。從《雨巷》的文本來看,它的表現手法有借鑒象徵主義詩派的地方,但它表現的詩情卻更具有古典的味道,它是「古典與現代交媾」的產物。它「可意味而不可言傳」,更不可確指。藍先生實犯了自己的大忌,因而得出了並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結論。我們可以說戴望舒接受了西方象徵派的影響,但我認為似乎更應該把這種影響理解為象徵派注重音樂性和暗示等詩藝給他提供了一個和中國傳統詩藝比較接受的參照系,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為他對西方象徵派詩歌的意象移植。更何況他對象徵派和傳統詩藝都進行了揚棄,如他在《論詩零札》中說「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又說「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雨巷》可謂這種理論的完美表現,它既以往返回復的旋律取勝,但又成功地實現了對外在的音樂性的超越,以一種「與生命同構」(蘇珊·朗格語)的形式,長久地撥動著更多人的靈魂。
我認為只有超越把目光鎖定在「丁香」上的視點,從整體詩情出發對《雨巷》進行觀照,才可以試圖領悟它的意蘊,而避免對它作狹義和牽強的理解。而且我們也無需深究它到底是一首愛情詩還是一首感遇詩,《雨巷》僅只是「渡河之筏」,不同的讀者憑依它駛向不同的彼岸。我相信更多的讀者是在「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葉聖陶先生語)的音樂旋律中悟到了詩人的詩情,而不是知道了更多的什麼。不知我這種說法是否確當,特見教於藍先生和各位讀者。
⑸ 有兩個關於古詩的問題:五月丁香開滿城,芬芳流盪紫雲藤。是誰說的。 還有就是樓上黃昏慾望休的詩名是啥
五月丁香這首詩就不知道了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代贈》,代擬的贈人之作。此題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思。 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了時間、地點:「樓上黃昏」。後面「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廢然而止。這里,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慾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罷休」之意,「慾望」,流於顯露,沒有詩意;他用描繪周圍景物,來表現女子的情思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為何又慾望還休呢? 對此,詩人並不作正面說明,因為那樣容易
⑹ <丁香花>這首歌的起因故事是什麼
拜託那不是丁香花好不好啊 是菊花香
內容好長哦 覺得好的話要加分哦
《菊花香》背後感人真實的故事2007-03-31 下午 10:13 這是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
真情女孩,留下美麗的眼睛延續愛情網路有真愛嗎?有,還愛得驚心動魄!還愛得感天動地!
煙花為媒,從網路成功下載浪漫激情
2002年12月26日,下了班的重慶女孩張穎照例來到網吧,打開了QQ。她為自己取的網名叫煙花,在QQ資料里這樣寫道:「有一種花,在美麗綻放到最圓滿的時刻,也正走向衰敗。看在眼中,艷麗而燦爛。這種花,叫煙花。生命就像煙花,美麗過後,一切又都歸於沉寂。」
不多時,一個帥氣的頭像在陌生人欄里閃動,張穎點開一看,對話框里有句詩意的問侯:「你看過煙花嗎?那是多麼讓人心動的美麗啊!可我的煙花在哪裡?我找遍東西南北中,是你嗎?」結尾還有一個男孩手捧鮮花屈膝求愛的動態表情。張穎不由得樂了。因為她知道,網上的男孩總愛開這樣曖昧的玩笑。於是她微笑著信手敲出兩行字:「如果是我,又怎樣呢?」男孩不依不饒:「那我們今後就可一起看煙花!」 張穎又稱:「煙花雖美,但畢竟留在世間只是一剎那啊!」對方迴音:「這就叫剎那的永恆,我期待這樣的愛情!」
雙方就這樣打開了話匣子。交談中張穎得知,男孩叫劉忠誠,1975年出生,老家在遼寧昌圖市,從北京一所大學畢業後,到廣州一家電腦公司上班,是電腦軟硬體維護方面的一把好手。因工作原因,他總把QQ掛著。今天在添加好友時,無意中看見一個網名叫「煙花」的女孩,不禁觸動了他的心,和張穎一樣,他太喜歡煙花綻放時的大氣!雖然瞬間即逝,但美得讓人心碎。而張穎也向劉忠誠坦露了自己的身份:生於1977年的她是個苦命女孩,9歲時,父親就病逝。她和媽媽相依為命一段時間後,媽媽再婚。張穎很小就獨立了,中專畢業後在重慶一家造船廠做會計。
當天,兩人一直聊到晚上11點才下張,雙方都有莫名的親近感。此後,兩人幾乎每天都會如約出現在網上,話題越來越多,心靈也越來越近。有天深夜,劉忠誠通過QQ,給張穎送來了一首不知名的小詩:「城市的霓虹投映在車窗/為你抹上淡淡的妝/夜風吹起絲縷的秀發/讓你露出清純模樣/我多想這車頂開了透明的天窗/我們就可以靜靜看著月亮/但你的眼眸閃耀出的光芒/比那月光要明亮/我多想這車開往快樂的方向/把我們帶到幸福的遠方。」
這首詩發出以後,彷彿一抹陽光透過了窗欞,劉忠誠心裡豁然開朗了許多。他突然有種見面的沖動。劉忠誠告訴張穎,如果來了重慶,就約她一起去放煙花。張穎微笑著,心裡也想見見劉忠誠,可又害怕什麼……
終於有一天,被激情淹沒的劉忠誠給張穎敲來了一行火熱的文字:「穎兒,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流,我感覺你就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女孩,做我的女友,好嗎?我會用一生的愛呵護你,我對你的愛會比煙花更美麗,比恆星更久遠!」張穎聽到這話,先是一陣莫名的感動,隨後便冷靜地給他回信:「網路是虛幻的,雖然這樣的方式很美,但它會比煙花更虛無!」「不,我是真心的,我會從網上走下來,給你一個永遠的真實的避風港!」張穎沒把此當一回事,只是格格地笑了,為這樣一個可愛但似乎有些痴情的大男孩。
令張穎始料不及的是,2003年1月19日,下了班的她又像往常一樣往網吧里趕時,突然接到劉忠誠打來的電話。最讓張穎吃驚的是,手機上顯示的電話號碼居然是重慶的!電話里,劉忠誠按捺不住激動:「穎兒,你不是說我們的感情只是像煙花一樣虛無嗎?今天,我就要讓你感覺到它真實地存在!」這時劉忠誠已經在重慶機場了,張穎連忙趕過去接他。
張穎真切地見到劉忠誠的那一刻,才發現,眼前這個高大俊朗、目光如水的男子,跟她夢中的一樣。她真不敢相信,愛情已在不經意間翩然而至。而劉忠誠眼前的張穎,起碼有1.65米高,脖子上圍著一條雪白的絲巾,飄逸的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一雙眸子好像永遠浸泡在亮亮的淺水裡……劉忠誠的心瞬間被她填得滿滿當當,心裡升騰起一種燃燒的激情。兩人不禁緊緊地擁在了一起。
當愛情突然降臨的時候,張穎竟有些不知所措,她被一種巨大的幸福和溫暖包裹著。
原來,劉忠誠來重慶之前,就已辭去了在廣州的工作,他發誓要和張穎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讓兩人的感情進一步升溫。沒多久,他在重慶找到了工作,從此,每個夜晚,劉忠誠都要騎著摩托車穿行在山城的大街小巷,准時去接張穎。冬天的夜晚,重慶很冷,有一天他倆從朝天門往江北步行,風夾著雨在呼嘯著,大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他倆相依相偎,緊緊挽在一起,艱難地向前走著。盡管穿著大衣,但張穎還是冷得發抖。劉忠誠見狀,把自己的大衣脫下來,給她穿上。張穎死活不穿。劉忠誠一笑:「我想保存你的溫度。」張穎問:「那你不冷嗎?」劉忠誠一笑:「你是我的太陽,有你照耀我呢!」
一天,劉忠誠帶著張穎去了城郊的小樹林。那裡的白樺樹直直地伸向藍天,旁邊開放著很多好看的丁香花。張穎近身摘下一朵,靠近鼻間,陶醉地嗅著丁香的芬芳。她眼睛濕潤地對劉忠誠說:「你看,多可愛的花啊,我們的愛情也一定會像這花迎風怒放!」劉忠誠把張穎一把攬在懷里,拿出小刀在一棵大樹上刻下了「穎穎誠誠」四字。中間還有一個心形,一根利箭穿心而過。劉忠誠邊刻邊說:「刻我們的名字在相思樹上,刻我們的名字在我生命樹上。呵呵,樹長大了相思也長大了,我們的愛情也長大了。」
2003年4月12日, 張穎披上了潔白的婚紗,做了劉忠誠的新娘。劉忠誠遠在遼寧的父母親人來了;一向反對她倆感情的張穎父母來了;全國各地的網友看見網上發布的貼子後也來了,都來為他倆見證這段夢幻般的愛情。婚禮雖儉朴,但卻空前地熱鬧和浪漫。婚禮上,劉忠誠倒了滿滿的兩杯酒,遞給張穎一杯,深情款款地說:「看見了嗎?煙花已經綻放了,我們要讓它永不落幕。我要讓你知道,這世界上有如此恆久不滅的煙花!」此時的張穎,幸福的淚水早已盈滿眼眶,她使勁點點頭,一口氣喝下這盅交杯酒。
笑傲絕症,綻放生命和愛情的絢麗
結婚後,小兩口的日子過得並不滋潤,主要問題是經濟狀況不好。他倆都在重慶市長航東風造船廠上班,工資都不高。可這么清貧的日子卻一點沒影響到兩人的感情。相反,他們就像初戀情人,永遠有張燦爛的笑臉。
2004年底,他們的愛情結晶悄然在張穎體內生長了。想到自己要當媽媽,張穎每天晚上都興奮得睡不著覺。而劉忠誠看見妻子一天天漸漸隆起的肚子,更是打心眼裡激動。
為了能更安心地給丈夫生個孩子,張穎辭掉了工作,每天買回一大堆胎教磁帶,反反復復地放給肚中漸漸變大的胎兒聽。她心裡想,自己一定要為丈夫生個健康聰明的孩子。她常常這樣想,這個孩子,一定有著一雙和自己一樣漂亮的大眼睛,有著和丈夫一樣溫柔善良的心。想到此,張穎幸福極了。而劉忠誠每天一下班,就像保姆似的,為妻子買她最愛吃的菜,親自下廚做,有時甚至一勺一勺地喂給張穎吃。
然而,噩運弄人。2005年4月12日,已是凌晨1點多,躺在床上的張穎突然感到肚子一陣陣絞痛。她不想驚動睡在旁邊的丈夫,於是強忍著劇痛,汗珠滾滾而下。她原本可以用手擠壓肚子減輕疼痛的,但她害怕影響到胎兒,後因實在受不了,就暈過去了……
劉忠誠每夜都會習慣性地醒來為妻子掖掖被子什麼的,但這次,他卻看見妻子臉發紫,頓感不妙。他急忙抱起妻子,下樓打車直奔醫院。看急診後,醫生直言不諱地告訴劉忠誠:「她得的是晚期宮頸癌,目前惟一保住生命的辦法是做手術,讓胎兒流產。如果要孩子,就得犧牲母親的生命!」劉忠誠懵了,他甚至聽不見醫生後來說了些什麼。當張穎醒轉過來,問他什麼病情的時候,他無力回答,蒼白的臉上掛起了一絲慘淡的笑。牽著妻子的手,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手如此冰涼。
劉忠誠使勁揪扯自己的頭發:張穎的命為何這樣苦?從小就失去了父愛,她就像一根牆角的小草,在沒有陽光沒有溫暖的地方頑強長大。正當幸福和快樂來臨的時候,她竟然得了絕症!
敏感的張穎早就從丈夫的眼裡讀懂了一切,她臉上絲毫沒透露什麼。她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眼睛遲滯地望著天花板,不吃不喝,臉上失去了血澤。子夜時分,她異常冷靜地問丈夫:「我想知道我還能活多久?」
劉忠誠急了:「別瞎說,醫生說我們只要打掉孩子,你就沒事的!」張穎蒼白的臉上竟然泛起了淡淡的笑意,她自言自語起來:「我本來就是一個不該來到這世界的女孩,可我頑強地來了,而且找到了愛情,找到了幸福,找到了知心愛人,我知足了。有一種花叫煙花,在最美麗燦爛的時候,她就走向毀滅,這是她的命……誠誠,你還記得我們在網路上初識的情形嗎?真被言中了!」過了一會,張穎又堅定地說:「但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給你生下孩子,他是我們愛情的見證啊!」
張穎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每次發病時,她都會痛得緊咬嘴唇。劉忠誠看在眼裡,痛在心頭,一見到醫護人員,他都會哀求救命。而張穎則總是跟他唱反調,甚至拒絕治療。她對丈夫說:「我知道自己患了絕症,遲早都會死去的,如果你連孩子都不要了,我就什麼也沒給你留下,當你以後想我的時侯,連寄託的東西也沒有啊!」
張穎吃了從西安一家腫瘤研究所寄來的葯,一連吃了三天,流血症狀開始減輕。西安那邊的醫生說,照這樣的情況看,如果張穎把胎兒打掉積極治療,她的病可能治癒,以後還可能懷上小孩。就因抱著這線希望,再加上丈夫和醫生的苦苦勸說,張穎最終妥協,讓胎兒流了產。可後來得知,這種病是無法再懷孩子的,因為她的卵巢功能已喪失!張穎幾乎崩潰了,她不能讓丈夫一個人在世上孤孤單單啊。這天,她緊緊摟著劉忠誠說:「我要把我的眼角膜捐獻出去,最好是捐給一個未婚女孩,你倆結為夫妻。我走時,你看見她,就像看見我了!」張穎話還沒說完,劉忠誠已淚流滿面。他說:「你一定沒事的,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會將你治好,然後,我們一起去看煙花!」
然而這次無論丈夫怎麼勸說,張穎已下定了決心。5月9日下午,張穎做完化療後,讓丈夫陪同,在重慶市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登記表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填寫完表格上的各項內容後,她讓丈夫將登記表寄到重慶市眼庫,辦好了眼角膜捐獻的相關手續。回到醫院病房,張穎靠在丈夫懷里,深情地說:「我要開始寫我的生存日記了。我要把我們愛情點滴記下,待我死去的時侯,你就在我的墳前焚化,我在天堂也不會感到寂寞了。」
5月13日中午,張穎不時出現嘔吐、頭暈的現象。她強打精神,躺在床上一直聽著電腦里播放的網路歌曲《丁香花》。顫抖著手寫下了她的第一篇「生存日記」——
「忽然見(間)覺得自己茫然了,不知道自己還會有這么多人的關心。我害怕自己做錯什麼,也害怕給老公帶來對他不好的影響。禮拜一的手術,一直最怕疼的我能挺下來嗎?可是我不想讓關心我的人都失望,我要堅強!
老公,愛我好不容易啊!我們終於可以好好在一起了,我卻要走了。不捨得放手啊,老公。曾幾何時想過,我就這樣離開你;曾幾何時想過,我再也牽不到你的手到老,到我們都80歲再去海邊,試試那沒牙齒接吻那種軟綿綿的感覺。我走了你會難過嗎,親愛的,會嗎?
還記得,今年情人節你為我買的平安扣嗎?可是它卻沒能讓我平安,那是我們的遺憾。最遺憾的是什麼都沒能給你留下呀!你會想我的,是嗎?」
之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張穎每天都會堅持寫下這樣美得像煙花般讓人心碎的日記。
劉忠誠無法想像愛人在聽到生命時鍾倒計時的嘀答聲時是何種心態,張穎臉上常常掛著微笑——那是一種全身心的微笑。生命之於年輕的她,本應是燦爛和明媚的,而她卻面對著陰雲和夢魘,她惟有微笑著,坦然著,甚至帶點若無其事地去迎接死亡的到來。生命之於她,剎那間已如雲淡風輕,還有什麼不可釋懷的呢?
愛心如潮:留住「煙花精靈」留住驚人美麗
張穎和劉忠誠的故事,深深感動著他們身邊的醫護人員和病友,深深打動了每個知情人,越傳越廣,感動了整個重慶。張穎一邊聽《丁香花》,一邊寫「生存日記」的報道見報後,被《丁香花》的作者和演唱者唐磊知道了。他非常感動,決定為她舉辦一場義演,所有收入捐給她。唐磊說,他希望《丁香花》帶給張穎的不是一種凄美的感覺,而是一種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2005年5月29日15時11分,在重慶市區解放碑美美百貨商場前,唐磊風塵僕僕地趕到演出現場。簡單的開場白後,唐磊先為張穎唱了一首《浮萍》:「今夜讓我獨泣,伴隨秋雨同悲,只因為不能擔負這份絕望的戀情……」聽著唐磊用心地歌唱,張穎和丈夫的手越握越緊,她將頭倚在丈夫的胸膛。唱完後,唐磊走下台,握住張穎的雙手說:「聽說你聽著我的歌寫日記,我非常感動,非常欽佩你的精神。一直想親自唱歌給你聽,想來看看你。」這時的張穎,緊緊握住唐磊的手,早已泣不成聲。在唐磊的邀請下,16時35分,眾人扶著張穎走上台,工作人員拿來椅子讓張穎坐下,隨著旋律,兩人含著眼淚一起唱起了那首風靡全國的《丁香花》: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麼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就這樣匆匆你走啦,留給我一生牽掛,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
此時,全場鴉雀無聲,都靜靜聆聽張穎和丈夫的歌聲,凄美的旋律久久回盪在山城的上空,承載著多少美麗的夢啊……
這輩子,縱然是煙花般短暫,也值了!因為那雙大眼,因為美麗,將留在人間!
在聽說張穎的故事後,《丁香花》的作者兼演唱歌手唐磊昨日下午趕到重慶,為張穎義演籌款。盡管身體很虛弱,張穎還是在親人的陪伴下堅持來到了演出現場。
熱心市民踴躍捐款
演出的場子被熱心的市民圍得水泄不通。除了唐磊的鐵桿「粉絲」,更多的是關心張穎的市民,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面對死亡依然堅強的女子。
張穎穿著一件不起眼的藍外套,始終面帶微笑地坐在舞台邊,而張穎的丈夫和母親早已泣不成聲。一曲又一曲,唐磊用深情的歌聲演繹他的《浮萍》、《老街》……重慶殘疾歌手、大學生樂隊也登上舞台,鼓勵張穎勇敢地與疾病作戰。工作人員則捧著捐款箱,在人群中走動著,一雙雙熱情的手伸了出來,大家紛紛往箱子里捐錢,從100元、50元的人民幣,到一角錢、兩角錢的毛票,人人都想給張穎獻一份愛心。兩個小時後,捐款已裝滿了兩個大牛皮信封。
共同演唱《丁香花》
濃濃的愛心讓一直平靜的張穎激動了。她慢慢地走上舞台,要和唐磊一起演唱《丁香花》。工作人員搬來凳子讓張穎坐下,唐磊給她遞過麥克風,兩人一人一句地唱起了《丁香花》: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台下的市民自發地打起拍子,應和地唱道:「多麼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
張穎坐不住了,她扶著椅背站了起來,唐磊小心地扶著張穎的肩膀,用歌聲贊頌這紫色美麗的鮮花,用歌聲給張穎送上祝福,用歌聲感謝所有人的一片愛心……
唐磊創作新歌《菊花香》 含淚送別重慶絕症女孩
2005-11-28 11:49:20 TOM在線
一首感動中國的《丁香花》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喜歡這首歌的朋友,都在傳說關於這首歌的種種故事。一個美麗的故事,串起了一首感人的歌曲,也許這就是唐磊的一種風格,他希望通過一個故事寫成一首歌,通過一首歌表達一種情感。有別於時下流行的一些愛情歌曲,唐磊的愛情歌曲表達的不僅僅是男女之間簡單的一種情感,他的凄美的正是通過寫一個愛情故事,去告訴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生命,好好珍惜你身邊的愛人和朋友。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重慶的絕症女孩,每天聽著《丁香花》在寫她最後的生存日記,唐磊被這個女孩的堅強所感動,他推掉了兩場商演,自己掏機票飛赴重慶去看望她,並為她舉行了一場義演。此次,在與絕症女孩張穎和她丈夫的接觸過程中,張穎和她丈夫那種不離不棄,沒有絲毫雜質的純真愛情深深打動了唐磊,他原本以為自己在《丁香花》里所描寫的那種一生一世守候的愛情根本不存在,但從張穎和她丈夫身上他看到了那種單純而美好的感情。從重慶回來後,唐磊一直想寫一首歌送給張穎,經過近半年的醞釀,他寫出了《菊花香》。
但就在錄制這首歌時,他接到了記者打來的電話,雖然對於張穎的離開,唐磊早有心理准備,但他還是非常難過。他連夜錄制完成了《丁香花》這首歌,第2天一早飛到了重慶,在殯儀館里對著張穎的遺像,含淚為她演唱了這首歌。就像歌詞里所寫的那樣:菊花開了,漫天的香,你卻早已不在我身旁
http://hi..com/babyyangkun/blog/item/c2763f6d20949ffa4216946d.html
⑺ 有誰知道<丁香花>這首歌的來歷急~~~~
動聽的《丁香花》背後動人的故事......
《丁香花》你在天堂能聽見嗎
2004年,一首叫《丁香花》的網路歌曲感動了中國。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名叫唐磊,是深圳的一個網路歌手,各大媒體把他譽為「刀郎之後,中國第二個『自下而上』的紅歌星」。然而,你可曾知道,在這首歌的背後,有著一個比丁香花還要凄美的故事——
「多麼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
曾夢捷是個苦命的女孩。1984年1月26日,她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泰順鎮,剛落地不久,父親就撒手人寰。她自幼體質羸弱,不久就生了一場大病。母親無奈把她送到遠在四川達州的伯父家。經醫院檢查,夢捷得的是嚴重肺炎並發膿腫,雖經搶救保住了小生命,可右肺部分已呈壞死狀。
從此,伯父就收養了這位苦命的小女孩。她管叫伯父「老爸」,伯母「老媽」。這個家的每個成員都對夢捷關愛有加。她每天都要吃很多種葯,依她自己的話說,是「一桶一桶地吃」。就這樣,她被「一桶一桶」地灌養到了12歲。
1996年夏天,在外地上學的哥哥回家看母校的老師,歸來時突遇大雷雨。哥哥打電話回家要雨傘。夢捷知道後,提著傘就沖進了傾盆大雨中。沒想到這次淋雨竟把夢捷推向了死亡的邊緣。當天晚上,她就咳個不停,一咳就吐血,一咳就昏死過去。家人立即將她送到成都搶救,她的右肺被全葉切除,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殘疾人。
那時夢捷已在達州一中上初中,完全明了自己是怎麼回事了。她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起初她絕望、哀傷了好一陣子,時日一長就把生命看得淡了。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原本就好靜的她在老媽細心呵護下,多數時間徜徉在書海之中。
夢捷每天只去學校上半天課,但成績卻出奇地好,不為別的,只為「老爸老媽」爭氣,不辜負他們的養育之恩。至於上大學,她說:「我這種朝生暮死的身體,光體檢就無法通過,還談什麼考不考?」這種先天性的失落讓她常常長時間站立在陽台上,幽怨的目光總是濕漉漉的。
特別是2002年8月5日到成都例行檢查的結果出來後,夢捷更加沉默寡語了。她的痼疾已經影響到心臟,她知道「那一天」快來了,她已經聽到了生命倒計時的滴答聲。
老爸老媽打算送她到北京治療,可她堅決不同意。「為什麼你這樣倔強?為什麼不肯治病?」「老媽」問。「你們再要逼我治病,我就去死!」一家人都不敢吭聲了,其實誰都明白小夢捷的良苦用心:她不願再麻煩這個家庭了。
就在夢捷生命最後的時光里,她無法去上學了,只好獃在家裡,難捱的時光就像地平線一樣漫長。
哥哥很愛妹妹,夢捷的病是他心頭最大的痛。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不敢面對妹妹那雙幽怨的眼睛。妹妹那般有才華、那般有愛心,可沒有未來——她快要死了。
他想給妹妹做點事,讓她忘掉病痛和死神。2002年9月4日,哥哥用暑期打工掙的錢給夢捷買了一台電腦。他告訴妹妹:「這裡面有一個多彩的世界,你進去看看吧。」
「多麼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
夢捷成了一個網民。也許是緣分吧,她第一次上網就點開了碧海銀沙語音網,來到了著名的「美文之聲」朗誦大廳。這里集中了很多朗誦藝術家和愛好者,還有很多作家詩人也在這里開有專欄。夢捷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里,喜歡這里的儒雅自由的氣氛。
夢捷結識唐磊純屬偶然。那時,唐磊已經從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畢業了,分配到深圳水務集團工作。他利用業余時間從事音樂創作和表演,是網民中很有影響的網路歌手。2001年10月的一天,在無意中,他來到了「美文之聲」,隨便取了一個網名「落雪飛花」進去了。恰巧,夢捷在裡面,他的網名立即引起了她的注意。夢捷覺得「落雪飛花」好美,立馬贊嘆道:「你的名字好有詩意!輕盈灑脫,寓意超絕!」
唐磊自然得意。他可能是想考考她,故意問:「為什麼?詩意表現在何處?輕盈在何處?寓意在何處?」
夢捷微微一笑,娓娓道來:「宋人有『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之詞。從詩詞平仄來說,落雪飛花,仄仄平平,讀來語音清揚,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好聽!從詞義來看,這名兒讓人遐思翩躚,好意!」
唐磊頓時愣住了,半天回不過神來。他自然明白網上「高人」多的是,但像夢捷這樣把他的化名信手拈來分析一番的卻還從未有過。他望著夢捷,想叫聲好,無奈找不到恰當的言語。
夢捷又「說話」了:「我很喜歡這種情愫——好凄美的境地。飛落雪花一片,捧於手中,待欲細看時,早化為瑩瑩水珠一滴。讓人心悸,讓人心傷。」
從此,夢捷與唐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有一次,夢捷與唐磊聊天,說到自己最喜歡的花。她說最喜歡丁香花,可唐磊不以為然。夢捷告訴他,那是一種紫色的小花,非常漂亮,象徵愛情。旋即,唐磊說:「你何不給自己取一個網名,就叫丁香吧。」
這句話一下點醒了夢捷。在她的生命里,會經常出現一個夢,夢中會出現一匹漂亮的小白駒,一直在召喚她。小白駒一路奔跑,從這世界一拂而過,在落霞里奮蹄向西,最後的目的地是一座長滿了丁香花的墳地。這使得「丁香」這個名字頓時有了一層凄美的意味。她打心眼喜歡這個名字。
從此以後,夢捷變成了網路世界裡一枚結著美麗愁怨的丁香。
丁香成了唐磊心中的一個期待。他幾乎一有時間就來到「美文之聲」,一見到丁香,他心裡就會莫名湧起一陣溫暖。
但他壓根沒有想到,丁香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絕症患者,一個在聆聽自己生命倒計時的垂死生命。他依然與丁香開著玩笑,嘻嘻哈哈,逗得丁香會開心地大笑起來。其實,她的笑容是強裝出來的,疼痛難忍時,她蒼白的臉上冷汗直淌,但依然掛著一絲艱難的微笑。事實上,丁香多次在電腦前昏到,多次在鍵盤上咳血。
唐磊也搞不懂丁香,明明在說話,卻突然咳嗽起來,然後莫名消失了。有一次,唐磊很不開心,一家唱片公司說好與他簽約,可又突然變卦了,讓他心間「暗無天日」。他給丁香說了一大堆委屈話,末了還連問了十幾個「為什麼」。丁香一直微笑著聽完他的話,沒有說什麼,只是給他送了一首叫《凡事感激》的小詩:「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讀完這首詩,彷彿一抹陽光透過窗欞,唐磊心裡豁然開朗了許多。他突然有了一種想見見這個如「丁香」一般奇絕女子的念頭。他連忙問她在哪裡?丁香咯吱一笑:「我在網上。」唐磊沒轍,又問:「你多大?」「你覺得我多大就多大。」「那你就是一個老太婆,有80歲了。」
這句話讓丁香沉默了,久久不回答。電腦前的她已經是淚流滿面,她真想活到80歲,哪怕活一半也行,可命運不會給她這么長的時間了。醫生斷言,她活不過20歲。
在後來的接觸中,唐磊明顯感覺到這個女孩不一般。經常在通話時候,她會突然不說話了。唐磊長時間地等待,QQ發了無數個,UC也發了無數個,依然沒有迴音。而她的QQ和UC始終沒下線,依然鮮亮地擺放在那裡。
唐磊隱隱約約覺得有大事發生。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丁香沒有出現在網上,她就像一陣風莫名地消失了。
在這期間,唐磊的歌唱創作已漸有起色。2003年10月他代表深圳參加了全國校園音樂先鋒原創歌曲比賽,還在深圳雨花音樂西餐廳舉辦了個人作品的演唱會,已經有唱片公司頻頻和他聯絡。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
2004年1月27日,丁香突然在網上給唐磊發來一個問候,很不好意思地問他在哪裡。
唐磊那時正在北京,在一個錄音棚里錄制新歌。
「我想見見你。」唐磊覺得奇怪,忙問她在什麼地方。
「我在北京大學附屬醫院。」丁香在北京?還在醫院?一種不祥之感湧上唐磊的心頭,連忙問:「你生病了嗎?」
「你見了我,什麼都清楚了。」事後唐磊才知道,丁香是專門來北京找他的。原先她死活不同意老爸老媽把她送到北京治療,後來,聽說唐磊去北京錄歌了,她於是就順從了老爸老媽的意思。其實,趕赴北京,她只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親眼見見唐磊。
見面在溢滿丁香花氣息的病房裡,沒有擁抱,沒有親昵的問候,也沒有初見時的羞澀,他們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握了握手。丁香蒼白的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眼睛很好看,目光很清澈。唐磊看著她,百感交集,心中自有萬語千言,卻不知從何說起。
丁香的老媽悄悄告訴唐磊,丁香已經不行了,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死神就在這幾天降臨。望著丁香那笑靨如花的臉,望著那雙清澈透明的眼睛,唐磊心裡有一種錐心的疼痛。
似乎在自言自語,丁香安慰唐磊:「我早就不怕死了。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我會進天堂的,因為我有你的祝福,有你的歌。」這句話讓唐磊淚如雨下。
隨後的幾天,唐磊一有空就去醫院看望丁香。那時,他正在籌劃他個人的第一張專輯,搞了很多方案均不理想,特別是專輯主打歌一直沒有眉目,忙得焦頭爛額。丁香很心疼唐磊,也替他著急。她托老爸去書店買回很多書,想給唐磊哥哥提供一些靈感。有一天,她在一本楹聯書里找到了一個故事,讀後非常感慨,急忙打電話叫來唐磊。
她講起了書中這則故事:古時,有個年輕書生赴京趕考途中,愛上了一個店主女兒,兩人情投意合。不料店主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不久,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從此便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終生與丁香花相依相伴。
講完這個故事,丁香流淚了:「你不是為主打歌苦惱嗎?就定位在凄美上,借花懷人,用木吉他伴奏,表現『憂郁,表現『夢,表現『感懷……其實,樸素是最好的。」
這句話一下使唐磊如夢初醒,對呀,樸素和簡單就是最高的境界呀。一把木吉他,一首校園民謠,一段凄美故事,這多好!他非常興奮,抓住丁香的手大叫一聲:「知我者,丁香也!我專輯的這首主打歌就叫《丁香花》。我一定要寫好,把它送給你。」
無邊的黑夜,唐磊借著一熒孤獨的燈光強迫自己沉靜下來,他和丁香的交往像黑白膠片既清晰又破碎斑駁,他無法想像一個女孩在「聽到生命時鍾倒計時的滴答聲」時是何種心態。生命之於她,本應是燦爛和明媚的,而她卻惟有
微笑著,坦然著,甚至帶點若無其事地去迎接死亡的到來。想著想著,唐磊的淚一次一次滾落。
天明時分,感慨萬千的唐磊,一氣呵成寫下了一曲凄美哀絕的《丁香花》: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麼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兒枯萎的時候/畫面定格的時候/多麼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變成的夢啊/就這樣匆匆的走來/留給我一生牽掛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滿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城市間多少煩惱/從此不必再牽掛/日子裡栽滿丁香花/開滿至盛美麗的鮮花/我在這里陪著她/一生一世保護她
暖暖的冬陽照進了病房,唐磊輕撥琴弦為丁香吟唱,感動在彼此心間流轉,那一刻,音樂消退了悲傷。
《丁香花》很快錄製成功,樸素簡單的配器一下抓住了聽眾的心。唐磊把這首歌放在網路上,旋即火了起來。一時間,整個互聯網上開滿了丁香花,《丁香花》唱紅了中國。
當這首歌傳唱開了的時候,時間到了2004年2月14日。這天夜裡,病榻上的丁香多次休克。冥冥之中,她又一次聽到了生命時鍾倒計時的滴答聲,她清楚,當明天清晨到來時,那輪新鮮的太陽已不屬於她了。本來她答應讓唐磊哥哥牽著自己的手去北京西山看丁香花的,她說,丁香花開的聲音是世界上最靈性的歌聲。
但她等不到了。就在這天深夜,她一陣猛烈的劇咳之後,床單上噴灑下點點血跡。她覺得天昏地暗,全身沒有一絲力氣,蒼白的臉上虛汗直淌。她沖著唐磊說了一句話:「……我沒力氣了……我堅持不住了,原諒我……」之後,她閉上了眼睛。
窗外沒有風,整個世界彷彿萬籟俱寂。月光很蒼涼,夢中那匹飄逸的小白駒呼嘯著朝開滿丁香花的墓地跑去。丁香曾說過要給唐磊的專輯寫一首歌詞,是一首愛情的歌,可還未及動筆卻匆匆走了。在入殮之前,唐磊很想撫摸一下丁香那張冰清玉潔的美麗的臉,很想很想為她梳一次頭發。當他最後凝望丁香的時候,發現她的眼角還留著一滴晶瑩的淚花……「丁香,我的專輯馬上就要出版了,就叫《丁香花》,你在天堂能聽見嗎?」
⑻ 《丁香花》這首歌背後的真實故事
《丁香花》這首歌背後的真實故事是為了紀念一個出車禍身亡的女孩子,唐磊好友的女友。在很回久以前,一答個男孩愛上了理發店的一個姑娘,兩個人在歲月中歷盡挫折,男孩子終於向女孩喊出了「我愛你」,可就在姑娘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時,一場劇烈的爆炸發生了,姑娘在車禍中不幸離世。
(8)丁香情七月天擴展閱讀:
丁香花
歌手:唐磊
作詞:唐磊
作曲:唐磊
歌詞: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
多麼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
當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
多麼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
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
就這樣匆匆你走了,留給我一生牽掛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
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
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
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院子里栽滿丁香花,開滿紫色美麗的鮮花
我在這里陪著她,一生一世守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