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二戰玫瑰

二戰玫瑰

發布時間: 2022-05-01 19:13:54

❶ 二戰後廢墟中紅玫瑰的觀後感

「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由於種種原因,常與朋友、同事談論有關「成功、成就」、「怎麼理解?怎樣面對」等話題,每當聊起類似話題,不禁對以前的自己頗感不滿,對未來可謂望洋興嘆或責怪他人,但是一本書豐富了我的很多看法,受益非淺。
對於本書的書名,其實是再平常不過的。但如何做真正的、最好的自己卻值得我們深思。在讀此書過程中,時常會把自己融入書里,總會情不自禁用自身與之對比,不經意間,便成就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省。回想以前的事宜,進一步知道妄自菲薄、責怪他人是自信心最大的蛀蟲。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的不足也有了一個相對清醒的認識,曾經忽略的一些東西也似乎閃現在我的眼前,時刻提醒著自己。
「成功的同心圓」的核心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價值觀不正確,一個人無論怎麼努力,都會像南轅北轍的趕車人那樣離成功越來越遠。核心的第二層則是態度,對於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人生態度,包括積極、自信、自省、勇氣、胸懷等。最後還要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應用到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等六種最基本的行為方式中,這構成了同心圓最外面一層。有胸懷才會成功――只要擁有了寬廣的胸懷,就會體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輕松和愉悅。
寬廣的胸懷表現在務實、寬恕、自律、尊重、涵養這五個方面有超乎尋常的能力和品質。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就看自己怎樣看待自己。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選擇我的成功,腳踏實地,做好現在的每一件事情,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無論是誰,若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他一定會很充實,很快樂,很成功。做最好的自己,說的很簡單,但要做到這點,其實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理解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做你自己。第二,要相信自己。第三,要看重自己。第四,要不斷完善自己。第五、要有善心和愛心。
最後,引用作者的一句話:「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做最好的自己」,也便是做最快樂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自己的對手就是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想信您一定會成功!

❷ 二戰結束不久,有人在德國城市的一片廢墟中看到了窗檯上盛開的玫瑰花,從玫瑰花中看到了這個民族極高的人

站在反法西來斯同盟國的角度上,可以自以德國人民對納粹黨的抗爭為主題,在XTL的黑暗統治時代,廢墟中的玫瑰花就像納粹統治時期中的反納粹鬥士,雖然渺小,卻十分耀眼。
也可以以德意志民族精神為主題,雖然戰後德國一片廢墟,但是人民充滿希望,再聯系戰後德國主動承認錯誤,擔負責任,甚至可以聯系勃蘭特為受害猶太人下跪的事件,體現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偉大。

❸ 二戰時期,美軍中為何流傳著「打進東京,活捉東京玫瑰」的口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往往對於女神,有著瘋狂的迷戀,即使在殘酷的戰爭年代也不例外。這不,在二戰時期,美軍中就流傳著一個口號:打進東京,活捉東京玫瑰。那麼,這個東京玫瑰到底是何方神聖,讓美軍如此痴迷呢?

看了這個號稱“東京玫瑰”的戶栗郁子的照片,發現她長得並非所謂的傾國傾城,只能是還好吧。常言道:當兵三年,老母豬當貂蟬。那些寂寞的美國大兵,之所以將其視為女神,主要是她的聲音太具有沖破力了,美軍心中幻想了無數遍。美軍所愛的並非是現實中的戶栗郁子,而是他們心中屬於自己的完美女神吧!

❹ 二戰中美國人有投降日軍當「美奸」的嗎

叛徒,自古有之,在戰亂的年頭更是常見。當然,有些背叛是迫不得已,但是也有一些背叛是為了各種利益。二戰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叛國者,其中美國也有投靠日本成為「美奸」的。在這些美奸中,卻有一朵玫瑰,在二戰時期的美國大兵心中綻放,成為永恆。

這位美奸的親生父母都是定居於美國的日本人,可是作為日裔美國人,她卻陰差陽錯地為日本帝國主義效力。到底她擁有的是一顆日本心,還是美國心呢?我們無從得知,只知道她雖然喊話瓦解美軍士氣,卻意外成為美軍的大眾情人,她就是「東京玫瑰」——戶栗郁子。

戶栗郁子的前半生可謂傳奇,雖然她被裁定為叛國罪,可是她當初也不過是謀一份好工作以求生計罷了。在個人思想上,她確實缺乏對國家的大愛,可是也得考慮到她是一名年輕的日裔美國人。無論如何,戶栗郁子坐了六年牢,該償還的罪責也都償還了。雖然二戰後,她的人生歸於平淡,不過她曾經作為一朵嬌艷的玫瑰,綻放在許多美國大兵孤寂的心靈中!

❺ 二戰結束不久,有人在德國城市的一片廢墟中看到了窗檯上盛開的玫瑰花

【從廢墟中崛起】
從廢墟中崛起
面向未來展雄翅
為了你的崇高事業
統一的專祖國德意志
不讓舊日災難重屬臨
為此我們緊密團結
我們要讓大家
看見空前燦爛的陽光
照亮祖國的天
幸福前程以及和平生活
降臨祖國德意志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伸出手來去支持
只要像兄弟一般團結一心
就能戰勝敵人
我們要使和平光輝永照
母親不再為兒子
哭泣哀悼
我們耕種、我們建築
學習和創造的干勁充足
自由的一代茁壯成長
相信自己有力量
德國青年,不要辜負
人民的期望
你們就是祖國的新苗
要讓空前燦爛的陽光
照亮祖國的天

❻ 尋找和二戰有關的愛情故事

[歷史故事]二戰時的愛情故事--地獄之戀
一朵花如果開在春意盎然的花園里,那它僅僅是一朵普通的花而已;一朵花如果盛開在寸草不生的懸崖峭壁間,人們則視它為奇葩。愛情如果發生在和平年代裡,那是自然,是平常,它帶給人們的是美好;如果在戰火紛飛的歲月,如果是在二戰時期的納粹集中營中,一猶太女子因為愛情而死裡逃生,那麼這段愛情帶給人們的則是震憾。在這里,愛情代表著力量。下面講述的是一段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它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納粹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波蘭小夥子與一名猶太女子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

往事鉤沉喜重逢

查夏洛維茨太太自丈夫去世後一直寡居,同時打理著位於紐約布魯克林一家門面不大的金銀首飾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每到周五就會有一名年輕的波蘭籍女孩來店裡幫忙,做些清潔或幫廚工作。查夏洛維茨太太性格內向、矜持,言語不多,不像其他老婦那樣喜歡談陳年舊事。然而有一天,令波蘭女孩大吃一驚的是,查夏洛維茨太太居然開口說了這么一句:「知道嗎,我在好久以前曾經愛過一個波蘭小夥子。咳,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查夏洛維茨太太沉浸在了對往事的回憶中,似乎不太在意波蘭女孩的詫異表情。查夏洛維茨太太喃喃敘述著:在二戰中,納粹將她的全家從波蘭押解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同時囚禁在集中營的一名波蘭小夥子因為愛她,想方設法化妝成納粹士兵冒死營救她。而她的父母和三個兄弟姐妹全都死在了毒氣室里。後因種種無奈,兩人被迫分開,誰知竟成了永別。

波蘭女孩屏息靜聽,漸漸地,她覺得這段故事有些耳熟。她努力回憶著:「我在波蘭時好像聽到過這個故事。電視台曾采訪了一位男子,據他說,他就是用這種辦法營救過一個猶太姑娘的。可是那姑娘叫西布拉,或者諸如西布拉娃這樣的名字。這個男子肯定還活著。」

要是波蘭女孩知道她面前的老婦未出嫁時的名字就是西布拉娃的話肯定會驚得目瞪口呆。

兩天以後,波蘭諾威塔克市一所房子里響起了一陳電話鈴聲。比萊基拎起電話,電話里傳來一個女子激動的聲音:「尤里克,尤里克,是你嗎?」比萊基大驚,險些鬆掉手裡的電話。也許是長久的魂牽夢繞,比萊基以最快的速度穿越了半個世紀的塵封記憶,一下子辨認出電話另一端的聲音:「西拉,你在哪裡?」查夏洛維茨太太開始低聲哭泣起來:「我聽說你在保衛戰中犧牲了……每年的平安夜,我都會為你點燃一支蠟燭。」

一天以後,波蘭可蘭考機場:63歲的西拉·查夏洛維茨走下飛機舷梯。在等候的人群中她一眼認出那位清瘦高個的老人就是她昔日的戀人。比萊基在此之前一直以為西拉已經病故,每年他都為西拉獻上一束玫瑰以表達他的追思。這時他的手裡同樣舉著一束鮮艷的玫瑰,因為他不能確定他的西拉是不是還能認出他來。他們百感交集,深情互望著慢慢走向對方。「這么多年了,你變深沉了。」西拉感慨地說。「我親愛的西拉,」比萊基凝望著儀態端莊的舊日戀人由衷地說,「你依舊是那麼地美。」

這是一出令人欣慰的大團圓的結局,雖然它遲到了半個世紀。人們無法想像在慘絕人寰的納粹集中營里居然演繹著一段悲壯凄美的愛情故事。值得慶幸的是,故事的主角和見證人都九死一生。他們彼此間不懈地打聽找尋,憑著信念和愛,漸漸聚攏在一起。他們慶幸著劫後餘生,心有餘悸地回望著那刻骨銘心的悲慘歲月。

身陷絕境同命人

比萊基是屬於第一批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人。1941年,當他與戰友穿越邊境,去法國尋找流亡政府軍時被蓋世太保的間諜出賣,身陷囹圄。在集中營里,他結識了菲利普。菲利普當時只有19歲,剛剛中學畢業,正准備報考工科大學。這居然也成了納粹逮捕他的理由:妄圖智取納粹軍隊。

西拉是1943年與全家人一起被納粹政府從波蘭押解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在密不透風沒有任何給養的悶罐車里,母親恐懼地說:「他們要致我們於死地呀!」父親安慰道:「不會的,德國是個文明有教養的民族,在文明的時代里,不會發生野蠻的事情。」然而,母親的預感是對的。猶太人一旦被關進納粹集中營,生命絕不會超過兩個星期。集中營里壁壘森嚴,納粹士兵頭戴有骷髏標記的鋼盔,個個如凶神惡煞一般,越獄出逃是絕不可能的。要想超脫只有一條路:火葬場巨大的煙囪。可憐的西拉當時只有19歲,父親是個磨坊主,家境十分優裕。她的願望原本是做一名葯劑師。然而納粹的惡行使她失去了一切,甚至將包括她的生命。

到西拉一家被囚時,比萊基在集中營里已度過了兩年半的時間。憑著機敏和運氣,他一次又一次地與死神擦肩而過。1944年的某一天,比萊基被安排到糧庫勞動。經過一排屋子時,發現裡面坐滿了猶太婦女。就在這時,他的目光與西拉的目光相遇。「她是那麼年輕漂亮,眼裡透出可愛、天真。這一霎那對望強烈地震撼著我。」之後,他們開始悄悄地眉目傳情。幾天之後,倆人終於有了交談機會。他們相愛了。然而隨著愛的加深,比萊基愈發為生命未知和脆弱感到憂傷。比萊基想,如果他做波蘭勞役尚有一線活出集中營的希望的話,而西拉卻是必死無疑的,因為她是猶太人。西拉也深知這一點。

天涯歸路生死戀

1944年,蘇聯紅軍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之後,乘勝追擊。納粹剛喪心病狂地加快了屠殺陰謀。越來越多的猶太人被從四面八方押解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僅在1944年5月15日至7月9日就有44萬匈牙利猶太人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隨即被關進毒氣室里慘遭殺害。

看著納粹的暴行愈演愈烈,比萊基愈來愈意識到處境的危險。在寢食不安地計劃了幾天幾夜後,他找到菲利普。菲利普在經歷了一次致命的瘧疾和幾次納粹滅絕人性的醫學試驗後也頑強地活了下來。菲利普其時在洗衣房裡勞動。比萊基對菲利普說:「聽著,我有一事相求。如你同意幫忙,我感激不盡;如不同意,我也不會怪你。」「快說吧,有什麼事?」菲利普催促道。「請幫忙弄一套納粹士兵的軍服。」隨後比萊基和盤說出了他想救西拉出逃的計劃。雖然這將冒殺頭的危險,菲利普還是義氣地同意幫助比萊基。每天洗衣房裡有3000至4000套納粹士兵的軍服周轉。第二天菲利普就設法弄出了一件上衣。當他把藏在襯衣里的軍服交給比萊基時,整個人都在顫抖。比萊基將衣服藏在事先找好的地方:糧庫屋頂上一塊松動的板縫里。幾天後他們又弄到了一條軍褲和一雙鞋。接下來是怎樣弄到一張通行證。正當他們一愁莫展之際,機會來了。有一天,一個納粹軍官來到洗衣房,命令菲利普立即給他換身干凈衣服。菲利普立即給他換身干凈衣服。菲利普在翻整納粹軍官留下來的臟衣服時,竟在衣袋裡發現一張綠色通行證。他被這一發現驚呆了。

為了加強防衛,納粹的通行證有多種顏色。比萊基焦急地等待「綠色」時間的到來。其間他巧妙地將通行證上「施戴勒」的名字改為「施坦納」,以防哨卡士兵恰巧認識那個叫施戴勒的人。一個星期後,一德國士兵來糧庫領取給養。他出示的通行證正是綠色。比萊基一下子興奮起來,心快跳出了嗓子眼。比萊基馬上找到西拉說:「7月21日星期五下午3點有個納粹軍官來提審你,」比萊基得意地頓了一頓,「那個納粹軍官就是我。」在出逃的前夜,比萊基一夜未合眼,及至動手前幾個小時,他緊張得幾乎麻木了。

1944年7月21日,天氣異常悶熱。下午的太陽火辣辣地曬在糧庫的屋頂上。比萊基在確定四周無人時,迅速從屋頂上取出隱藏的衣服。因為緊張,他的手指不聽使喚地顫抖著。穿戴整齊後,比萊基還不忘記在槍套里放幾顆螺釘和齒輪,讓它沉甸甸地像放了一把槍。為偽裝,比萊基戴上了墨鏡。他深吸一口氣,擦了擦臉上的汗,走出糧庫。去「提審」西拉時,比萊基發現西拉雙腿抖得厲害,幾乎邁不開步。看守西拉的士兵不耐煩地喝斥著「快走」。比萊基和西拉一前一後地朝集中營的大門走去。這條不長的路變得幾乎沒有盡頭。途中迎面走來比萊基認識的一名難友。比萊基驚得手腳冰涼。幸好那位難友沒有認出他,反而還向他行了個禮。行至大門口,哨兵例行公事地對兩個人來回瞄了幾眼,隨後抬起胳膊行了個納粹軍禮,以示放行。兩人極力保持平靜,一步一步地走出大門。他們生怕哨兵突然冒出一句「站住,舉起手來」,說不定會不發任何聲音地直接向他們開槍。不過一切擔心都沒有發生,哨兵已經坐回到了房間里。陽光依然火辣辣地照在脊背上。他們不停地走著。一公里,二公里……他們的面前出現了草地,他們來到了索拉河邊。「尤里克,瞧,那麼多蝴蝶。」西拉終於鬆了一口氣,兩人擁抱著,喜極而泣。夜裡,他們聽到遠處傳來尖銳的警笛聲,看來他們的逃跑已經被發現了。

命運多舛天緣盡

經過十幾天的不停奔逃,他們終於回到了比萊基的家鄉。雖然蘇聯紅軍節節勝利,波蘭游擊隊日益壯大,可是從納粹集中營逃出來的兩個人在尚未解放的波蘭小鎮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危險。比萊基的母親是個基督徒,她實在不能接受兒子愛上了一個猶太姑娘的事實。有一天,比萊基的母親趁兒子不在,來到兩個年輕人藏身的小屋,她朝西拉懷里塞了一包衣物,逼迫這位可憐的姑娘迅速離開。幸好比萊基及時趕回,在半路上截住了已哭成淚人的絕望的西拉。從奧斯維辛集中營逃出的消息傳得很快,很多人前來向他們打聽親人的消息。如果再廝守一處無疑是非常危險的。比萊基決定重新加入游擊隊,並把西拉托給一對好心的農家夫婦。采尼克夫婦貧窮然而善良,視西拉為自己的女兒。西拉很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安定,辛勤地操持著家務,料理著農田的活,一心盼望早日能與比萊基團聚。起初她與比萊基還有隻言片語的書信往來,可沒多久就彼此失去了聯系。

1945年1月3日,蘇聯紅軍解放了西拉寄居的小鎮。過了許多天,采尼克太太帶回一個可怕的消息「比萊基陣亡了」。西拉絲毫沒有懷疑這個消息的可靠性。在解放後的日日夜夜裡她無時無刻不在等待比萊基的突然出現,她並不知道,比萊基的游擊隊仍然在尚未解放的西線頑強地與納粹決戰。西拉絕望了。萬念俱灰中她想回老家去,雖然那裡已經沒有什麼親人了。

在火車站里,有名男子長時間地盯著西拉,西拉試圖迴避他的目光,而他居然朝她走過來:「你不必害怕,我也是猶太人。」西拉囁嚅地反駁道:「我不是猶太人。」不過西拉仍被陌生男子的誠意所打動,同他交談起來。在交談中,陌生男子發現西拉猶豫不決不知所措,遂建議西拉同他一起投奔他的哥哥。

1月29日,比萊基終於完成任務返回家鄉。他直奔采尼克夫婦家,而西拉剛好離開4天。比萊基不甘心,不斷地去采尼克夫婦家,希冀能聽到有關西拉的消息。這一天終於被他等到了,然而卻是西拉的死訊。采尼克太太給他看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名男子守護在病床前,病床上的姑娘據說是西拉。「西拉得病而死」,這個噩耗對比萊基的打擊不亞於當時西拉所承受的。

但是事實是,西拉在比萊基已死的無奈之下嫁給了火車站上邂逅的那名男子的哥哥大衛。婚後丈夫一直阻止著西拉繼續尋找比萊基的蹤跡。他們多次搬家,先是搬到瑞典,最後定居美國。丈夫開了一家首飾店,日子過得很平常。1975年丈夫去世。

比萊基失望之後離開家鄉來到波蘭的諾威塔克市。他當過工程師和教師,1979年退休。結婚後生有3個孩子。後來德國政府賠償了他1600馬克,以作為對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所受苦難的補償。

菲利普目前生活在波蘭的布萊斯勞。

後來,西拉與比萊基一同去看望健在的采尼克太太。看著西拉幽怨的目光,看著昔日恩愛有加的苦命戀人,采尼克不禁潸然淚下。經歷過大劫大難的西拉和比萊基並不一味地感嘆戰爭的殘酷、唏噓世事的無常。他們希望的是能在生命的余暉下牽手同行,而那段驚心動魄、催人淚下的地獄之戀則將作為歷史警示後人。

來源:http://www.muqin.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88&view_id=41817

還有一個,弄不過來
自己看吧
http://www.usmingyue.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4622

❼ 二戰後開出的一朵紅玫瑰為材料的作文

時隔一夜,那幾朵玫瑰花便競相開放了。那花樸素大方,花瓣層層疊疊,微微下卷,在陽光的照耀下,花瓣猶如塗上了一層明油,光澤而明亮。整株花昂首挺胸,如同打了勝仗的將軍。它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享受著溫馨陽光的沐浴。花瓣中間有金黃色的花蕊,花蕊頂端粘著花粉,散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群蜜蜂「嗡嗡」地奔波忙碌,四周蝶飛翩翩,伴著可愛的玫瑰花。風吹著,玫瑰花隨風搖曳。不管是誰,經過她的身旁,都感到她在朝你微笑點頭;當你停下腳步,欣賞她時,就會覺得花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啊,玫瑰花,雖然你只是一種平淡無奇的花,但是你有一種特殊的精神,讓我敬佩,讓我感動。

❽ 中國的戰列艦玫瑰號是什麼

沒有,是網友虛構的。

作者在開頭便說了「純屬虛構」,在他的述說中,玫瑰號是二戰時期中國委託美國建造的,主要用來在盟軍控制的海域的邊緣,運送戰備物資。

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突然遇到了日本軍艦,雙方在海上展開大戰,經過一場大戰,玫瑰號竟然戰勝了神勇的日本艦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玫瑰號被秘密停放在台灣。

戰列艦的興衰:

二戰是戰列艦最巔峰的時刻,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結束後,列強們建造出了噸位最大、航速最快、火力最猛的新銳戰列艦,也就是「後條約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列艦主要有美國的「衣阿華」級、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德國的「俾斯麥」級、義大利的「維托里奧」級。

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滿載排水量72800噸,航速接近30節,裝備三聯裝460毫米主炮3座,側舷防護裝甲410毫米,搭載水上飛機7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和潛艇的成功運用,使參戰國70餘艘戰列艦中的28艘被擊沉、擊毀,「大和」號、「武藏」號、「俾斯麥」號、「提爾皮茲」號、「威爾士親王」號、「加利福尼亞」號等著名的戰列艦亦包括在內。從此,戰列艦喪失了主力艦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列艦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絕大多數戰列艦都退役並解體,有些則作為博物館保留下來。

❾ 二戰中讓美國大兵痴迷的「東京玫瑰」都是一些什麼人,她們究竟有多撩人

我覺得她們就是女性播音員,至於撩人方面,當然就是通過她們婀娜的身姿,還有性感的音色來俘獲士兵們的心啦。當然了戰士們可能就會因為她們性感的音色而放鬆了警惕,有的是放鬆壓力。接下來我就給大傢具體講一講幾位著名的東京玫瑰。

先來說一說這個戶栗郁子,她是一開始就非常出名的一位東京玫瑰,一開始美國人就找到了她,並要求進行一次專訪,當然了,她畢竟是美國人所以就同意了。當時戶栗郁子是地位非常高的一位東京玫瑰,因為英文發音純正

好了,最後還是要給大家總結一下,確實東京玫瑰音色撩人,而且美色也是一級的,通過語音來迷惑美軍,打擊他們的士氣

❿ 誰知道這個故事:似乎是二戰,有一名女子或士兵為救他人死後變成一朵玫瑰或別的花。

根據記憶純手打:2個被俘美國士兵在集中營中被做冷凍和恢復試驗:凍硬後,一個放在溫水解凍,死了;另一個用一個裸體的猶太年輕女子抱著用體溫解凍,活了。士兵醒來發現救他的女孩非常美,他愛上了她,女孩背上有一朵玫瑰花的紋身,花心處有很細微的傷痕。士兵和女孩被分開,從此沒有再見面,但女孩的樣子,尤其是那朵帶著微小傷痕的玫瑰花的紋身,烙刻在士兵心中。士兵有幸活到集中營被解放,後回到美國,娶妻生子。多年後邊上來了新鄰居,成為朋友,交情日深。一次鄰居給士兵看他的收藏品,都是一些極美的帶有花紋的皮具,士兵看到一個精緻的皮質燈罩,上面有一朵玫瑰。鄰居說這是他最珍愛的藏品。開燈後,士兵看到玫瑰花心處的微小傷痕。士兵暴走,與鄰居互毆,妻子報警。後查出鄰居為逃脫戰後法庭的納粹軍官,曾主管那個集中營,他的收藏均是用帶有紋身的人皮做的,後被處於死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熱點內容
黎花海棠 發布:2025-10-09 18:23:02 瀏覽:380
梅花宋代陳亮 發布:2025-10-09 18:19:10 瀏覽:288
天津插花培訓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9 18:05:13 瀏覽:176
手玫瑰花教程 發布:2025-10-09 17:55:37 瀏覽:62
插花兒童畫 發布:2025-10-09 17:47:19 瀏覽:877
跨界歌王白百合第幾期 發布:2025-10-09 17:39:28 瀏覽:739
丁香去哪買 發布:2025-10-09 17:37:28 瀏覽:757
邢台仙寓花卉市場 發布:2025-10-09 17:29:18 瀏覽:332
牡丹江狗市場 發布:2025-10-09 17:28:42 瀏覽:869
火玫瑰國語40集全集下載 發布:2025-10-09 17:23:56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