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百合疫病

百合疫病

發布時間: 2022-04-30 12:51:09

『壹』 百合的病蟲害防治是怎麼樣的

1.百合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侵害莖、芽和花。病害發生在葉片上部,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淺黃色至淺紅褐色,邊緣呈淺紅色至紫色,遇潮濕時病部產生灰色霉層,乾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呈半透明狀,淺灰色,嚴重時整葉枯死,莖花發病後褐腐。病菌以菌核在病花殘體上過冬,氣流風雨傳染,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防治。

2.百合疫病

疫病危害葉、花、莖及鱗莖,葉片染病後最初現水漬狀小斑,擴大成灰綠色病斑,軟腐,表面產生白色霉層。本病是惡疫黴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過冬,雨多發病重。生長期可噴40%乙磷鋁可濕性粉200倍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3.百合莖腐

病發病多在貯藏運輸期,主要危害鱗莖,表現為褐色腐爛。病菌在帶病鱗莖和被傳染的土壤中存活越冬,成為主要侵染源,可用50%苯來特500倍浸鱗莖15~30分鍾或40%甲醛浸種球3.5小時。

4.百合潛隱花葉病毒

表現為苗期花葉及葉片上褪綠斑,枯斑。

5.刺足根蟎

成蟎乳白色,洋梨形。主要在土下為害球根,被害部黑腐,葉片枯黃。收獲後可用40%三氯殺蟎醇1000倍浸泡2分鍾防治。

『貳』 百合疫病是細菌還是真菌

是真菌,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叄』 盆栽的百合葉子黃了怎麼辦

1.水分原因

百合最怕水澇,出現黃葉先檢查一下是否有給水過多的情況,盆內積水根部呼吸不暢會使鱗莖腐爛,甚至植株的死亡,另外,長時間盆土過干也是會出現因乾旱導致的黃葉。

解決辦法:定期為盆栽鬆土、換盆,用肥沃的疏鬆土代替板結壤土,這樣不但利於百合生長,還能促進開花。

(3)百合疫病擴展閱讀:

百合肥水管理:

澆水種植後的三水很重要,即在潮濕的土壤中種植百合球後馬上澆1次透水,2~3天後再澆1次,這樣能讓百合球的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過5~7天視土壤的濕度情況及天氣情況澆第三次水,以後可視土壤排水性的好壞,7~10天最遲不超過半個月澆1次水。澆水可採用噴灌、滴灌等方式。

追肥百合喜農家肥,忌施含氟和鹼性的有機肥或化學肥料。追肥一般以化學肥料為主,也可結合施用液體有機肥,如腐熟的餅肥等。人工追肥應在百合長到25厘米左右,也就是剛開始展葉時進行。

施肥量一定要少,中期增加磷、鉀肥含量,減少氮肥的用量,以後根據生長情況並逐步加大用肥量,直到採收前3周。百合剪花後,若要培養種球,要追施1次含磷鉀豐富的速效肥料,以促進鱗莖的增大充實。

『肆』 有關百合

百合 (《本經》)
【異名】白百合(《日華子本草》),蒜腦薯(《綱目》)。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細葉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屬多種植物鱗莖的鱗葉。

【植物形態】①百合,又名:重邁、中庭(《吳普本草》),重箱、摩羅、強瞿、中逢花(《別錄》),強仇(陶弘景),百合蒜(《玉篇》),夜合花(《本草崇原》)。
白花百合(《救生苦海》)。
多年生草本,高60~lOO厘米。
鱗莖球狀,白色,肉質,先端常開放如荷花狀,長3.5~5厘米,直徑3~4厘米,下面著生多數須根。
莖直立,圓柱形,常有褐紫色斑點。
葉4~5列互生;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8~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微波狀,葉脈5條,平行。
花大,單生於莖頂,少有1朵以上者;花梗長達。
3~10厘米;花被6片,乳白色或帶淡棕色,倒卵形;雄蕊6,花葯線形,丁字著生;雌蕊1,子房圓柱形,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柱頭膨大,盾狀。
蒴果長卵圓形,室間開裂,綠色;種子多數。
花期6~8月。
果期9月。
生長於土壤深肥的林邊或草叢中。
分布幾遍全國,大部地區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百合花)、種子(百合子)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②細葉百合,又名:線葉百合、卷蓮花、燈傘花、散蓮傘.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鱗莖廣橢圓形,長2.5~4厘米,直徑1.5~3厘米。
莖細,圓柱形,綠色。
葉3~5列互生,至莖頂漸少而小;無柄;葉片窄線形,長3~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漸狹。
花單生於莖頂,或在莖頂葉腋間各生一花,成總狀花序狀,俯垂;花梗粗壯,長6厘米左右;花被6片,紅色,向外反卷;雄蕊6,短於花被;雌蕊1,子房細長,先端平截,花柱細長,先端擴展,柱頭淺裂。
蒴果橢圓形,長2~3厘米。
花期6~8月。
果期8~9月。
生長於山坡林下及山地岩石間。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地。
③麝香百合(《汝南圃史》),又名:岩百合,紅岩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約50~100厘米,鱗莖近球形,徑約5厘米。
莖直立,基部淡紅色。
葉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5~15毫米,先端漸尖或銳尖。
花頂生,2~3朵,平生或稍下彎;喇叭狀,純白色,基部染成綠色;花被6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上方稍有反曲;雄蕊6;雌蕊1,花柱細長,上部彎曲,柱頭頭狀。
蒴果長橢圓形。
花期初夏。
栽培或野生。
分布貴州、廣東等地。
同屬植物如:卷丹(《綱目》)(東北)、山丹(《食療本草》)(詳山丹條)、山百合(《植物名實圖考》)(雲南)、松葉百合、渥丹(《花鏡》)、賽渥丹(東北)、輪葉百合、高原卷丹(西北、西南)、野百合(新疆)等,均可入葯。

【採集】秋、冬採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泥土,剝取鱗片,用沸水撈過或微蒸後,焙乾或曬干。

【葯材】乾燥的鱗葉,呈長橢圓形,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長約2~4厘米,寬約0.5~1.5厘米,肉質肥厚,中心較厚,邊緣薄而成波狀,或向內捲曲,表面乳白色或淡黃棕色,光滑細膩,略有光澤,瓣內有數條平行縱走的白色維管束。
質堅硬而稍脆,折斷面較平整,黃白色似蠟樣。
氣微,味微苦。
以瓣勻肉厚、色黃白、質堅、筋少者為佳。
葯用百合有家種與野生之分,家種的鱗片闊而薄,味不甚苦;野生的鱗片小而厚,味較苦。

【化學成分】百合鱗莖含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
麝香百合的花葯含有多種類胡蘿卜素,其中大部分是順花葯黃質酯,佔91.7~94% 。
卷丹的花葯含水分2.68%,灰分4.17%,蛋白質21.29%,脂肪12.43%,澱粉3.61%,還元糖11.47%,維生素B1_443微克%,B2_1829微克%,泛酸306微克%,維生素C 21.2毫克%,並含β-胡蘿卜素等。

【葯理作用】百合煎劑對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小白鼠肺灌流使流量增加,並能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蜍哮喘。

【炮製】百合:揀去雜質、黑瓣,簸除灰屑。
蜜百合:取凈百合,加煉熟的蜂蜜(百合100斤用煉蜜6斤4兩)與開水適量。
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不沾手為度,取出,放涼。
《品匯精要》:百合,蒸熟用。

【性味】甘微苦,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救荒本草》:味甘辛,平。
④《長沙葯解》: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入心、肺經。
①《雷公炮製葯性解》:入心肺、大、小腸四經。
②《本草匯言》:入手足太陰,手足厥陰,手足陽明經。
③《葯品化義》:入肺、心、膽三經。

【功用主治-百合的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治肺費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余熱來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
(1)潤肺止咳:用於肺燥或陰虛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貝。
(2)清心安神:用於熱性病後余熱不清、虛煩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黃。
①《本經》:主邪氣腹脹、心痛。
利大小便,補中益氣。
②《別錄》: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
喉痹,止涕淚。
' ③《葯性論》:除心下急、滿、痛,治腳氣,熱咳逆。
④《食療本草》:主心急黃。
⑤《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
治癲邪啼泣、狂叫,驚悸,殺蠱毒氣,熁乳癰、發背及諸瘡腫,並治產後血狂運。
⑥《本草衍義》:治傷寒壞後百合病。
⑦《本草蒙筌》:除時疫咳逆。
⑧《醫學入門》:治肺痿,肺癰。
⑨《綱目拾遺》:清痰火,補虛損。
⑩《上海常用中草葯》:治肺熱咳嗽,乾咳久咳,熱病後虛熱,煩躁不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蒸食或煮粥食。
外用:搗敷。

【宜忌】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①《本經逢原》:中氣虛寒,二便滑泄者忌之。
②《本草求真》:初嗽不宜遽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選方】①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服-丸,食後臨卧細嚼,姜湯咽下,噙化尤佳。
(《濟生方》百花膏) ②治支氣管擴張、咯血:百合二兩,白及四兩,蛤粉二兩,百部一兩。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重二錢,每次一丸,日三次。
(《新疆中草葯手冊》) ③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搗汁,和水坎之,亦可煮食。
(《衛生易簡方》) ④治背心前胸肺慕間熱,咳嗽咽痛,咯血,惡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際間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桔梗、元參備八分,貝母、麥冬、百合各錢半。
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
(《慎齋遺書》百合固金湯) ⑤治肺臟壅熱煩悶:新百合四兩,用蜜半疊,拌和百合,蒸令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
(《聖惠方》) ⑥治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知母湯) ⑦治百合病吐之後者: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雞子湯) ⑧治百合病下之後者:百合七枚(擘),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升,去渣後,合和重煎,取-升五合,分溫服。
(滑石代赭湯) ⑨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百合地黃湯) ⑩治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一兩(炙),滑石三兩。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百合滑石散。
⑥方以下出《金匱要略》) ⑾治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百合五錢,酸棗仁五錢,遠志三錢。
水煎服。
(《新疆中草葯手冊》) ⑿治肺癰: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頻食。
拌蜜蒸更好。
(《經驗廣集》百合煎) ⒀治瘡腫不穿:野百合同鹽搗泥敷之良。
(《包會應驗方》) ⒁治天皰濕瘡:生百合搗塗,一、二日即安。
(《瀕湖集簡方》) ⒂治耳聾、耳痛:干百合為末,溫水服二錢,日二服。
(《千金方》) ⒃鮮百合汁:鮮百合三個,取汁用溫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可治肺結核之咯血,慢性支氣管炎伴有肺氣腫。
⒄百花煎:百合30克,冬花15克,水煎服,可治肺熱咳嗽,咽干口渴。
⒅百合知母湯:百合30克,知母15克,水煎服,可用熱性病後期的各種症狀。
⒆百合湯:百合30克,鳥葯10克,水煎服,可治日久不愈的胃痛。
⒇百合50克,北沙參15克,冰糖15克,水煎服。
可治乾咳,口乾咽燥。
(21)百合、蓮藕節各20克,水煎,湯水沖入白芨粉10克服下,可治肺陰虛有熱引起的咳血。
(22)百合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冬蟲夏草10克,川貝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治咳喘,痰少,咽干,氣短乏力等症。
(23)百合30克,北沙參15克(亦可加冬花10克),冰糖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治乾咳痰少,口乾咽燥。
(24)百合蜜:百合100克,蜂蜜50克拌勻蒸熟,於睡前食用。
適用於神經衰弱,睡眠欠佳,久咳,口乾等症。
(25)清蒸百合:鮮百合洗凈,蒸熟食用,可連續服用,對肝炎,胃病,貧血,體虛,有良好的療效。
(26)百合糖水:百合100克,白糖適量,煮湯食用。
適用於肺結核和熱性病後期患者以及失眠,心悸,精神不安,肺痿肺癰,痰火咳血等症。
(27)百合燉肉:百合100克,瘦豬肉(亦可用雞肉、羊肉)500克,共燉熟佐餐食用。
適用於身體虛弱者及慢性支氣管炎、浮腫患者作調補之用。
(28)百合粥:百合5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加冰糖調味食用。
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作用。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熱或肺燥所致的乾咳,以及肺結核,久咳不愈,睡眠不好,煩躁不安,肺氣腫,咯血,婦女更年期綜合症,神經衰弱等症。
脾胃虛弱或風寒感冒咳嗽者不宜食用。
(29)百合粥: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有滋補、安神、益胃、潤肺作用。
適用於各種虛弱,心悸,大便溏稀,腳氣病等症。
(30)面合病(傷寒病之後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如已發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兩,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
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
此方名百合知母湯。
如已吐過,則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雞蛋白一個,分兩次服。
此方名百合雞子湯。
如已瀉過,則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兩、滑石三兩,加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
此方名百合代赭湯。
如未經汗、吞、下,則用百合枚,水泡一領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黃汁一升,令兩汁合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
此方名百合地黃湯。
如病已變成消渴,則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溫洗病人,洗畢,令病人吃白湯餅。
如病已變成熱症,則用百合一兩、滑石三兩,共研為末,水沖一匙,微瀉即見葯效。
如病已變成腹滿作痛,則用百合炒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31)肺臟壅熱。
煩悶咳嗽。
用新百合四兩,加蜜蒸軟,時時含一片吞津。
(32)肺病吐血。
用新百合搗汁,水送服。
煮百合吃亦可。
(33)風疹流走。
用鹽泥二兩、百合半兩、黃丹二錢、醋一分、唾液四分,搗和敷貼。
(34)瘡腫不穿。
用野百合同鹽搗泥敷塗。
(35)天泡瘡。
用生百合搗塗,二、二日即安。
或用百合花曬干為末,調菜油塗搽亦有效。
(36)腸風下血。
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為末,開水沖服。

【臨床應用】外用止血取百合粉15克,加入蒸餾水配成15%混懸液,再加溫約至60℃,並攪動使成糊狀。
俟冷,放入2~4℃0冰箱內凍結;凍結成海綿狀後再放入石灰桶內,或用紗布包好掛起,使之慢慢解凍(不可加溫或曝曬);繼將海綿體中之水分擠去,再剪成所需之大小與形狀,裝在瓶內在15磅壓力下蒸氣消毒15分鍾即可應用。
臨床以百合海綿填塞治療鼻衄及用於鼻息肉切除、中下鼻甲部分截除等手術後止血,據100餘例觀察,止血效果良好,百合海綿在鼻腔中3小時即開始溶化,14小時完全消失,能被組織吸收而無不良過敏反應。

百合的貯藏要點

貯藏百合可採用埋藏法,也可採用筐(箱)貯藏法。具體做法是:
1.預冷:貯藏前,需將百合均勻地鋪在地上攤晾,以達到散熱的目的。攤晾時,堆層高度以2—3隻果球高為宜。攤晾的時間不宜過長,防止鱗片變色。預冷後應及時選果,抓緊貯藏。
2.選果:選擇色白、個大、新鮮、球形圓整、鱗片肥大、不帶須根、無松動散瓣、棕色瓣的百合果球貯藏。
3.消毒:貯藏用的容器應事先用0.5% 的漂白粉水溶液消毒,曬干後待用。所需黃砂要篩去雜質,並經烈日曝曬,曬干後方可使用。貯藏室應保持容器整潔,定期消毒,一般每隔兩周用0.3%左右的甲醛與高錳酸鉀熏蒸一次。
4.貯藏:在坑或筐(箱)底先鋪一層約20毫米厚的砂子,然後按照一層百合一層砂子的順序進行擺放,頂部用砂子封頂,不讓百合暴露在空氣中。這樣百合在砂子中既能降低呼吸的速度、減少養分損失,又能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
5.翻樁:百合貯藏後,不宜過多翻動,一般隔20—30天抽查一次,抽查時,只需按貯藏時間的先後次序,先翻動一小堆,如發現問題再繼續翻,若沒有發現異常現象,則及時用砂覆蓋。如黃砂過濕,應及時換砂。

百合家庭栽培及養護

學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lum

產地及分布:百合原產我國東部及中部地區。

習性:較耐寒,喜強光,不耐陰。光線不足會影響生長和開花。宜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沙壤土。抗病力差,在高溫多濕環境下易患病。

主要種類及品種:按葉序與花型特徵,劃分為4個組:

一、百合組:本組特徵是葉散生,花喇叭形或鍾形,花被片先端外彎;多開白色花,有些種帶淺粉或淺黃綠色。屬於本組的種有:岷江百合L.regale(王百合、千葉百合)、麝香百合L.longiflorum(鐵炮百合、復活節百合)、百合L.brownii var.virilum(野百合、博多百合)。

二、鍾花組:特徵是葉散生;極少輪生,如藏百合:L.paradoxum。花鍾形,花被片先端不彎或稍彎。屬於本組的種類有:渥丹L.concolor(山丹)、毛百合L.dauricum(興安百合)、小百合L.nanum、滇百合L.bakerianum(雲南百合)。

三、卷瓣組:葉散生。花不為喇叭形或鍾形,花被片反卷或不反卷,雄蕊上端常向外張開。屬於本組的種類有:卷丹L.lancifolium(南京百合、虎皮百合、虎兒百合)、葯百合L.speciosum(美艷百合、鹿子百合)、湖北百合L.henryi(亨利百合、花百合)、山丹L.pumilum(細葉百合)、大理百合L.taliense、綠花百合L.fargesii、條葉百合L.callosum、卓巴百合L.wardlii。

四、輪葉組:葉輪生。花不為喇叭形或鍾形,花被片反卷或不反卷,有斑點。歸於本組的種有:青島百合L.tsingtauense(嶗山百合)。

繁殖:常用小鱗莖繁殖,也可用鱗片和珠芽繁殖。到達開花所需時間,小鱗莖培養2年,鱗片、珠芽需3年。

栽培:地栽,選擇排水、保水性能好的疏鬆土壤和通風好的場所,忌連作。秋季栽植,栽種深度約3倍於鱗莖的高度。生長期注意鬆土除草。春季生長初期及蕾期各施肥1次,加少量磷鉀肥。夏季高溫乾燥天氣,給予適當澆水。開花期土壤保持濕潤,花後減少水分。入秋植株枯萎,挖出鱗莖重新栽種或貯藏催芽進行室內促成栽培。
病蟲害:主要有黑斑病、灰霉病和枯萎病。發病前,定期噴灑25%多菌靈300倍液。蟲害主要有蠐螬和線蟲危害,可用90%敵百蟲原葯1500倍液澆灌。
應用:百合植株剛直挺秀,花大色艷,品種繁多,宜成片成叢點綴草地邊緣或組成花境,寧靜而和諧。百合也是盆花、切花的珍品。

如何繁育百合花

百合種類較多,繁殖時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時間,採取適宜的措施。常見的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

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種子采後即播,也可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並加強水肥管理,到秋天就可形成小鱗莖。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開花時間也不同,像麝香百合一年就可開花,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

分植小鱗莖繁殖1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母株在地下莖節上形成小鱗莖,有時在母株球的基部也能形成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另行栽植或沙藏至第二年春再種。栽時宜深,均經20天即可發芽。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品種。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殊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當年可形成小鱗莖,翌年春萌發出土,秋天再掘起分栽,3年後多數可開花。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壓倒並淺淺埋土,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於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

鱗片扦插法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干。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20℃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

百合主要病蟲及防治

百合原產於東亞,在歐美各國作為花卉栽培,我國則採收鱗莖作為食用作物栽培。百合病蟲種類不多,但為害嚴重,重病年份損失率達30%~60%。為作好百合病蟲防治,我們於1993~1998年對邵東地區百合主要病蟲作了種類初步調查、葯劑防治試驗、綜合防治措施考察等工作,為大面積防治百合病蟲奠定了基礎。

1.百合主要病蟲種類

1.1百合灰霉病 (Botrytiselliptica Cooke)

俗稱百合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也侵染莖、花、芽及鱗莖。葉上病斑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斑中心為淺黃色或淺褐色,邊緣為紫紅色或淡紅色。天氣潮濕時,病部生灰色霉層;乾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半透明狀,淺灰色。病斑擴展後,使葉片枯死。芽和花受害,似開水燙傷,變褐後腐爛。莖部受害,產生淡褐色潰瘍斑,極易風折。幼株受侵染多使生長點死亡。有時也侵染鱗莖,可使鱗莖腐爛。

百合灰霉病菌主要以菌核度過不良環境,春季,由菌核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在田間迅速傳播為害。5月上旬始發,5月下旬至6月下旬盛發。該期溫度高,若碰上長期陰雨,則病害加速流行。久雨轉晴及雷陣雨可促使病害流行。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氮肥過多、過遲;低窪積水,均有利於發病。

1.2百合疫病 [Phytophthoracactorum (Leb.etCohn)Schrot]

俗稱腳腐病。近地面莖部受害,病部出現水漬狀病斑,變褐縊縮,植株上部枯死,常常倒伏死亡。鱗莖發芽時受害,嫩莖尖端枯死。鱗莖感病,初生油漬狀小斑點,逐漸擴大為灰褐色軟腐。葉和花受侵染,其上生油漬狀小點,逐漸擴大,變成灰綠色。潮濕時病斑上生白色霉層。

百合疫病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病殘體中越冬。從出苗開始發病,5月中下旬地上部分大量表現症狀。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低窪積水,天氣潮濕多雨,害蟲為害鱗莖造成傷口後均有利發病。連作發病嚴重。

1.3百合炭疽病 (Colletotrichumliliaecearum Ferr.) 主要為害鱗莖,也侵染葉和花。鱗莖染病後,初期產生不規則形、淺褐色斑,後呈淺黑褐色,稍凹陷,最後病斑近乎黑色,組織收縮干腐。以外層鱗莖受害最重,逐漸向內層擴展。葉片受害,產生橢圓形、淡黃色病斑,邊緣黑褐色,稍凹陷。百合炭疽病菌以菌絲在受害部位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土質粘重,含水量大的地塊;百合蟎多的地;連年種植,病殘體多的地均發病重。

1.4百合病毒病 (Lilysymptomlessvirus)

常見的百合病毒病有黃萎型和花葉型。黃萎型:葉片上不產生任何特殊病斑,整株帶黃色,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葉片黃化、萎縮。花葉型:葉片上產生不規則淡綠色的斑駁,然後小小的淡色部分連接擴大,沿葉脈成為細長黃色條斑,稍後略有凹陷,變為淡黃褐色至赤褐色。

病毒主要在鱗莖內越冬,成為第二年初侵染來源;田間再侵染主要是由蚜蟲傳播引起的。在帶病鱗莖多、天氣乾燥、蚜蟲發生數量多時,此病發生嚴重。

1.5百合蟎 [Rhizoglyphusechinopus (FumouzeetRobin)]

又稱刺足根蟎。啃食百合鱗莖,傳播病菌,造成百合腐爛。百合蟎體橢圓形,體較厚,白色或淡黃色,顎體和足為淡褐色,體表較光滑,有光澤。百合蟎喜居溫涼潮濕的環境,完成1代約需10~14d,1年可發生20多代。以卵和成蟎在百合芯或土壤中越冬。4月上、中旬為越冬後的蟎大量發生時期。雌蟎產卵於百合鱗莖上。成若蟎群集取食百合鱗莖,呈篩孔狀,使被害百合地上部分枯死,鱗莖及根變黑褐色腐爛。

2.防治措施

1)輪作換茬3a。隨坡勢種植百合時,要由下往上種,減少病菌傳播。

2)選用無病、蟎和無機械傷的鱗莖作種,減少菌、蟎源。

3)燒毀田間枯枝落葉、病蟲殘體,減少病蟲源。有機肥經堆漚發酵腐熟後再施於土壤下層。

4)深溝高畦,清溝瀝水,控制土壤含水量。

5)浸種消毒滅蟎。播種前用20%掃蟎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鱗莖3~5min(溫度在30℃以上時,時間縮短至3min),消滅菌、蟎。

6)大田化學防治。根據試驗及考察表明,大田葯劑防治,重在防,貴在早,連續多次用葯方奏效。①播種時,每667m2用10%辛拌磷粉粒劑加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2kg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5kg,製成葯土,施於播種溝內,然後播種、蓋土。②4月上、中旬用20%掃蟎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加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或加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淋蔸。淋蔸需在晴天或陰天土壤不積水時進行,且淋施前需鋤松表土層,否則,效果差,且影響百合正常生長。2~3次,每次間隔15~20d。③從百合出苗開始噴葯保護,15d左右施1次,連續6~7次(含②施葯在內),噴、淋交替進行。除②中的葯劑外,還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

百合的食用

百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21.29%、脂肪12.43%、還原糖11.47%、澱粉1.61%,每百克含1.443毫克維生素B、21.2毫克維生素C。百合的食用方法很多,可做菜入飯,可炒、煎、燒、蒸、煮,能做出30多種高中檔的佳餚,其中最為名貴的有百合雪蓮、蜜餞百合、糖水百合等菜餚。唐代每當清明時節,山西、江蘇、陝西等地的「東山百合」傳統小吃迷住了多少食客,當地權貴還將其作為高級禮品進奉朝廷。蘇州百合產區至今還流傳著這首歌謠:「百合花開喇叭形,結成果實白瑩瑩,瓣瓣包成蓮花身,滋補身體營養品。」嚴冬季節黃州菜市場上最吸引買主目光的是果實肥厚、色雅形秀、養分尤豐的百合。湖南的湘百合與肉同煮,色香味俱佳,肉香百合醇,食之別有一番風味。1977年,三門峽罐頭廠將百合製成罐頭食品,在廣交會上展示,供不應求。在百合產區,人們還可把百合製成「桂花粉百合」,「糯米百合粥」等點心;江浙一帶農村在夏季常把百合製成羹點和百合飲料來食用;百合干、百合粉、百合罐頭等更是探望病人、孝敬長輩的好禮品。

『伍』 中葯材生產中經常使用的農葯有哪些

中葯材生產提倡使用生物農葯防治病蟲害,但目前生產上主要為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葯,並嚴格遵守合理使用化學農葯的原則。以下對它們的種類、使用方法和防治對象做簡單介紹。

(1)目前中葯材生產上經常使用的殺蟲劑

① 辛硫磷 具有強烈的觸殺、胃毒作用的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在常溫下穩定,高溫下易分解,對光線敏感,極易分解失效。該葯殘效期短,可以用來防治葯材害蟲。用50%乳油悶種(薏苡、紅花種子等)、做成毒土、顆粒劑或澆灌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效果顯著。注意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使用時注意避光,一般宜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可提高防治效果。作物收獲前5天內禁止使用。

② 速滅威 對害蟲具有內吸、觸殺、熏蒸作用。見效快,殘效較短,對人、畜毒性較低,無殘毒,對天敵影響小,對魚類安全。在一般使用濃度下,對作物無葯害。遇鹼及受熱後有少量分解。劑型為25%可濕性粉劑,每667米用100~150克加水噴霧,防治葯用植物的蚜蟲、葉蟬、飛虱等害蟲。注意不宜與鹼性農葯、化肥混用。

③ 敵敵畏 具有較強的觸殺、胃毒、熏蒸和滲透作用的廣譜性殺蟲劑。同時又有較高的揮發作用,易水解,可消滅室內衛生害蟲和倉庫害蟲。有50%、80%乳油兩種劑型。用80%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蚜蟲、茴香螟等葯材害蟲效果較好。安全期為4~5天,葫蘆科葯材如栝樓、絞股藍對其較敏感,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④ 敵百蟲 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具有強的胃毒、觸殺作用,並有滲透性,對人、畜毒性低。對葯材多種害蟲均有效。使用90%晶體1000倍液可防治多種葯材上的咀嚼式口器的害蟲。葯材收獲前10~15天內停止用葯。或與麩皮做成毒餌防治地下害蟲。

⑤ 殺螟松 又稱殺螟硫磷,是高效低毒的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內吸殺蟲作用,遇鹼、高溫及鐵、銅等金屬易分解失效。它是一種廣譜殺蟲劑,對刺吸和咀嚼式口器害蟲都有效。用50%乳油1500~2000倍液可防治葯用植物鱗翅目幼蟲、蚜蟲、紅蜘蛛、葉蟬等害蟲。注意事項:對板藍根等十字花科葯用植物易產生葯害;不宜與鹼性農葯混用;不耐貯藏,應隨購隨用。

⑥ 溴氰菊酯 又叫敵殺死,具有高效、廣譜、長效、低殘留等特點,對作物安全。以觸殺為主,兼有胃毒和拒食作用,無內吸作用,可用於防治多種葯用植物害蟲。每667米用2.5%乳油20毫升,加水噴霧防治菜青蟲、蚜蟲、玉米螟、棉鈴蟲、蚜蟲、葉蟬等。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葯物混用;對眼睛、皮膚有刺激過敏反應,施葯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防護;如果要兼治紅蜘蛛,必須與殺蟎劑混用。

⑦ 樂果 是一種有機磷神經毒劑對昆蟲和蟎類有強烈的觸殺、胃毒作用,可防治多種葯材的害蟲、害蟎。可用40%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多種蚜蟲及紅蜘蛛,也可做悶種、灌根及撒毒土處理,防治地下害蟲、地蛆、根蚜等。注意事項:不得與鹼性農葯混用;不宜久置,隨買隨用,以免分解失效,降低防治效果。

⑧ 殺滅菊酯 又叫速滅殺丁,對熱、光和酸性液都較穩定,遇鹼則分解。以觸殺為主,兼有胃毒、殺卵和拒食作用。殘效期一般10~15天,對人畜毒性較低,對草蛉和寄生性天敵毒性較低。每667米用20%乳油30~50毫升加水噴霧,防治葯用植物上發生的棉鈴蟲、玉米螟、蚜蟲、卷葉蛾、小菜蛾、葉蟬、蚧殼蟲等害蟲。注意事項:使用時要掌握好用葯量,以免產生葯害;施葯要均勻周到、觸到蟲體;不能與鹼性葯物混用。

⑨ 毒死蜱 又叫樂斯苯,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用48%乳油1000倍噴霧可防治為害西洋參、黃芪的斜紋夜蛾,為害板藍根的菜青蟲、潛葉蠅,為害防風、白芷、北沙參的茴香鳳蝶及為害甘草的紅蜘蛛等;2000倍液每公頃7500千克灌根可防治小地老虎、金針蟲、蠐螬等地下害蟲。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不能在葯用植物花期用葯;避免葯液流入池塘為害魚蝦。

⑩ 三唑磷 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殺蟲譜廣,有殺卵作用,在植物體上滲透性強。20%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葯用植物的多種蚜蟲。20%乳油5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板藍根的菜青蟲、小菜蛾,還可防治為害多種葯用植物的棉鈴蟲、甘藍夜蛾、斜紋夜蛾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注意事項:不能與強酸、強鹼性農葯混用;不要接觸皮膚;避開魚類、蜜蜂等敏感生物。

馬拉硫磷 又叫馬拉松,有強烈的胃毒和觸殺作用,兼有熏蒸作用,殺蟲譜廣,對人、畜低毒。50%乳油1500倍噴霧防治為害紅花、牛蒡的蚜蟲,50%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枸杞、蘆薈的褐軟蚧,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葯材田的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注意事項:儲運過程中要注意防火;不可與鹼性農葯混用;對蜜蜂毒性高。

西維因 具有觸殺、胃毒作用,殺蟲譜廣。對人、畜、魚類低毒。5%西維因粉劑按1∶5~7混細土,早春撒在枸杞園內土面防治枸杞負泥蟲越冬代成蟲。為害黃芪、太子參、桔梗、薏苡等多種葯材幼苗的大灰象甲,可在葯材地周圍撒5%西維因粉劑,防止其向葯材地遷移。薏苡心葉期用50%西維因粉劑0.5千克,加細土15千克配成毒土撒施防治玉米螟。25%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葯材的蚜蟲。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葫蘆科葯材易產生葯害。

殺螟丹又 叫巴丹,具有胃毒、觸殺、內吸、拒食和殺卵作用,擊倒速度快,持效時間長。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栝樓、黃芪的馬鈴薯瓢蟲及茄二十八星瓢蟲、為害菊花的菊天牛、為害黃芪的中華豆芫菁;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多種葯材的蚜蟲、紅蜘蛛。98%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板藍根小菜蛾;1500~2000倍液防治為害紅花、菊花、沙苑子等葯材的潛葉蠅。

氯氰菊酯 為廣譜、速效殺蟲劑,具觸殺、胃毒作用,可用於葯用植物多種害蟲的防治。每公頃10%乳油600毫升兌水450千克噴霧防治為害大黃、北沙參、板藍根等葯材的多種蚜蟲及黃芪的豆莢螟;10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枸杞、丹參、黃芩的棉鈴蟲幼蟲;8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害北沙參、白芷、防風的茴香鳳蝶幼蟲及為害花椒、芸香、佛手等葯材的柑橘鳳蝶幼蟲。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勿在池塘周圍使用。

抗蚜威 具有觸殺、熏蒸和葉面滲透作用。選擇性強,對蚜蟲有強烈的觸殺作用,而對天敵安全。50%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20克兌水450千克噴霧防治為害北沙參、金銀花的胡蘿卜微管蚜;2000倍液噴霧防治枸杞負泥蟲;每公頃用50%可濕性粉劑270克兌水450千克噴霧可防治各種葯用植物的蚜蟲。必須使用金屬容器盛裝本劑。

(2)中葯材生產中經常使用的殺菌劑

① 多菌靈 為高效、低毒、內吸性雜環類殺菌劑,對人畜低毒。常用50%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可防治多種葯材霜霉病、疫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也可用於拌種、浸種、蘸根、灌根及溝施等。注意事項:葯材收獲前20天停用;葯劑保存注意防潮;不得與銅制劑混用。

② 甲基托布津 為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性苯類殺菌劑,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可殺死侵入植株體內的病菌。對多種葯材的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枯病等病害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植物安全。每667米用50%或70%可濕性粉劑50~75克對水成1000~1200倍液噴霧。本品殺菌譜、作用機理同多菌靈。收獲前兩周內停止使用。

③ 瑞毒霉 又叫甲霜靈,為高效、低毒、內吸性苯類殺菌劑,能上下傳導,持效期長,葯效高。對多種葯材霜霉病、疫病等有保護作用,對白粉病、根腐病有治療作用。每667米用25%可濕性粉劑40~50克對水50千克噴霧效果明顯。也可用做土壤處理及拌種。注意事項:安全間隔期21天;開花期禁用;不要連續使用,以免病原菌產生抗葯性;可與多種殺蟲劑、殺菌劑混用,但不得與鹼性農葯混用。

④ 速克靈 為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的殺菌劑,保護效果好、治療作用強,能阻止早期病斑形成,持效期長、穩定,有內吸性,耐雨水沖刷。用5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可防治多種葯材的菌核病和灰霉病。在發病前或發病期間噴霧,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注意事項:葯劑配好後盡快使用,不得久置;不要與有機磷農葯、鹼性農葯混用;噴葯為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安全間隔期為15天。

⑤ 乙磷鋁 又叫霜疫靈,為內吸、低毒殺菌劑,對植物無葯害,可在植物體內上下傳導,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對多種葯材霜霉病、疫病有特效,可兼治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常用40%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注意事項: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葯;宜與其它殺菌劑交替或混合使用,以免產生抗葯性。

⑥ 粉銹寧 為一種高效、內吸性強的雜環類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熏蒸、鏟除等作用。對葯材銹病、黑穗病、白粉病有特效,持效期長達40天,對作物安全。用25%可濕性粉劑拌種,葯量為種子重量的0.3%~0.5%,或每667米用50~100克對水50~75千克噴霧。注意事項:安全間隔期15~20天;拌種要均勻,以免發生葯害;雖為低毒葯劑,但尚無解毒葯;切勿與糧食、飼料、食品一起存放;本品易燃,應遠離火源。

⑦ 波爾多液 為殺菌力強、適用范圍廣、作用持久的常用無機殺菌劑,其殘效期達15天左右,是良好的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噴霧防治葯材霜霉病及各種葉斑類病害。幼嫩組織對銅離子敏感,可配成低濃度石灰倍量式或過量式溶液,而對石灰敏感的植物可用石灰半量式或少量式的各種稀釋倍數。葯液應隨配隨用,不可久置及與酸性農葯混用,不能用金屬容器配製。

⑧ 代森錳鋅 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對人、畜低毒,對植物安全,可防治葯材的多種葉部病害,如黑斑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常用80%和5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注意事項:該葯劑為保護性殺菌劑,應在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均勻噴灑;不得與鹼性農葯混用;置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

⑨ 敵銹鈉 為含有97%對氨基苯磺酸鈉的片狀結晶,對人、畜毒性低,是一種高效內吸殺菌劑,對銹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與粉銹寧輪換使用。用250倍液於發病初期噴灑,每100千克葯液中加100克洗衣粉,可提高濕潤和黏著力,增加葯效。注意事項:不宜與石灰、硫酸銅混用,以免降低葯效;貯存時嚴防雨淋日曬,不能與種子、飼料混放。

⑩ 百菌清 為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在鹼性及酸性溶液中具有化學穩定性。可防治多種葯用植物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黑斑病、葉霉病等。常用7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注意事項:應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病初期施葯,隔7~10天再次噴葯,病情嚴重時縮短噴葯間距,連噴2~3次;對皮膚、黏膜和眼睛有刺激,施葯時要戴口罩,完畢後要用肥皂清洗手臉及皮膚裸露部位。

代森銨 可作為葉面噴霧,也可用於種子、土壤處理。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於多種真菌病害的防治。三七白粉病發病初期可噴施50%水劑300倍液進行防治。45%水劑900倍液噴霧防治山葯、西洋參、枸杞炭疽病以及板藍根霜霉病等。用45%水劑500倍液灌根防治人參根腐病、姜青枯病;45%水劑200~300倍液浸種15~20分鍾可防治多種葯材黑斑病、葉斑病等。注意事項:高溫時易產生葯害,葯液不能低於1000倍;不能與鹼性葯劑或銅制劑混用。

惡霜錳鋅 也叫殺毒礬,有保護、治療和鏟除作用,殺菌譜廣。劑型為64%可濕性粉劑。用600倍液噴霧防治板藍根霜霉病和黑斑病、人參疫病、牡丹立枯病、姜葉枯病、石刁柏莖枯病和莖腐病;枸杞炭疽病和灰斑病、百合疫病、三七疫病等。用500倍液每平方米3000毫升灌根防治人參軟腐病、根腐病,隔10天1次,灌2~3次。用500倍液浸種1小時防治姜軟腐病、西洋參根腐病等。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

敵克松 具有很強的內吸滲透性,兼有保護、治療作用,劑型為70%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用4克混合20倍的細土撒施苗床上防治人參、西洋參猝倒病。1000倍液噴霧防治百合疫病,每7~10天1次,連續噴施3次;用500~700倍液噴霧防治紅花炭疽病、枸杞炭疽病、板藍根霜霉病等;1000倍液灌根防治黃芪根腐病、白芷根腐病;600倍液灌根防治姜腐爛病、青枯病以及薄荷、菊花白絹病等。

菌毒清 具有一定內吸和滲透殺菌作用,對多種真菌病害及病毒病有防效。劑型為5%水劑。用200~300倍液噴霧防治地黃病毒病,每7天1次,連噴3~5次。500倍液噴霧防治百合、石刁柏等葯材病毒病。5%水劑400倍液噴霧防治毛花洋地黃和白術花葉病、菊花病毒病。5%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防治牛蒡花葉病、姜花葉病毒病。

惡霉靈 也叫立枯靈、土菌清。為內吸性殺菌劑,主要用於土壤處理和灌根處理。用15%水劑450倍液,發病初期淋噴防治人參、白術的根腐病和立枯病。70%可濕性粉劑稀釋300~400倍灌根防治胡蘆巴、紅花的枯萎病。15%水劑450倍液淋噴苗床防治人參、西洋參猝倒病,每平方米2000毫升葯液淋噴1~2次。15%水劑50~60倍液混適量細土在苗床撒施,防治葯材苗期病害。

異菌脲 也叫撲海因。廣譜殺菌劑,對灰霉病、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劑型為50%可濕性粉劑。用800倍液噴霧防治菊花斑枯病、細辛葉枯病黃連白絹病。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茴香菌核病、人參菌核病、小核盤菌軟腐病。用1500倍液噴霧防治石刁柏莖枯病、百合灰霉病、菊花葉斑病、西洋參黑斑病等。用種子重量0.3%拌種防治黃芪根腐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

惡醚唑 也叫世高,內吸性殺菌劑,該葯劑在發病初期使用效果好。劑型為10%水分散粒劑。用1000~1500倍液噴霧可防治芍葯、黃芪的白粉病;800~1200倍液噴霧防治紅花、枸杞、山茱萸等多種葯材炭疽病。每公頃用600~900克稀釋1500倍液噴霧防治人參黑斑病、決明灰斑病。每公頃用750~1200克稀釋1000倍液噴霧防治石刁柏莖枯病、荊芥莖枯病等。不能與銅制劑混用。

『陸』 百合花 種子在哪個部位的

百合花的種子在已經幹了的百合花裡面。摘下枯萎的花,可以直接倒出來。成熟的種子是黑色的、顆粒狀。它一般不用種子繁殖,因為發芽率不高,而且生長比較慢。通常用球狀的根莖進行繁殖。

(6)百合疫病擴展閱讀:

百合疫病多雨年份發生重,造成莖葉腐敗嚴重影響鱗莖產量。病菌可侵害莖葉、花和鱗片。莖基部被害後盛水漬狀縊縮,導致全株迅速枯萎死亡。

葉片發病,病斑水漬狀,淡褐色,呈不規則大斑。發病嚴重時,花、花梗和鱗片均可被害,造成病部變色腐敗。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鬆的地塊栽培或採用高廂深溝或超壟栽培,要求畦面要平,以利水系排除;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開溝排水;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料,提高抗病力,使幼苗生長健壯。

『柒』 百合花不會結果,為什麼還有雄蕊和雌蕊

百合花不會結果,蒴果長卵圓形,具鈍棱,種子多數,卵形,扁平。6月上專旬現屬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終花,果期7~10月。

百合適合在秋季的9-10月份種植,合適的種球是生長的重要基礎,要求飽滿、充實,外表沒有磕碰傷害。選好種球後要消毒處理,浸泡在多菌靈溶液中,大約20分鍾後撈出清洗,晾乾後就可種植。

它的根部比較的發達,需要選擇深盆,直徑大約20厘米左右。土壤要具備排水好和透氣好的特質,可用泥炭、河沙、珍珠岩按照2:2:1的比例混合配製,還可添加一點基肥,一定不能使用黏土。

(7)百合疫病擴展閱讀:

對於百合花來說,施肥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養護知識,尤其是想讓百合花在次年繼續開花,就要做好施肥這個步,當然,若不想在看到其美麗的花朵,跳過施肥的步驟。

百合花的施肥原則:薄肥勤施。若肥量過大,會花卉的葉片出現蔫慌枯萎的症狀,其花骨朵也會死亡。

基肥:在百合的生長期,基肥若施足了,此期間便不需要額外在施肥,否則很容易灼傷百合的根系,嚴重影響百合的健康生長。

生長期:在百合花的葉子舒展開時、有花芽生出時、形成花骨朵時,可以適量的進行施肥,以促進它們更好的生長與花卉的綻放。

『捌』 簡述觀察園藝植物病害外部症狀的要點有哪些

病狀是發病植物本身表現出來的異常狀態。病症是病原體在植物上表現出來的特殊結構。
一、症狀類型
植物病害的症狀表現十分復雜,按照症狀在植物體顯示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部症狀與外部症狀兩類。在外部症狀中,按照有無病原物於實體顯露可分為病徵與病狀兩種。
內部症狀是指病植物在植物體內細胞形態或組織結構發生的變化,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與識別,少數要在經過專門處理後,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識別。常見的如病毒病的內含體(inclusion),萎蔫病組織中的侵填體(tylose)和胼胝質(callose)等。根莖部的維管束系統受真菌或細菌的侵害後,在外部顯示萎蔫症狀以前,內部已壞死變褐,通過剖莖檢查,可以看到明顯的病變。
外部症狀是指在病植物外表所顯示的種種病變,肉眼即可識別。常見的如變色、壞死、萎蔫、腐爛和畸形等。有時在病害部分還可以看到有絲狀體、霉狀物、顆粒體等形態各異的病原物的苗絲、孢子等於實體。因此,外部症狀還可區分為病徵與病狀兩類。病狀就是在病部所看到的狀態,如褐色的斑點,透明的條紋,枝葉萎蔫或腫瘤等;病徵(sign)是指在病部上出現的病原物的個體,例如有真菌的苗絲體、菌核、孢子器、黑粉、白粉、銹狀物、霉狀物,細菌的苗膿,線蟲的蟲體,寄生植物的個體等。習慣上對病徵和病狀的術語使用並不嚴格,都統稱為症狀(symptom)。
常見的病害症狀很多,變化也很大。歸納起來有5種類型,即變色、壞死、萎蔫、腐爛和畸形。
1.變色(discoluration) 病植物的色澤發生改變。大多出現在病害症狀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為常見。
變色症狀有兩種。一種是整株植株、整個葉片或者葉片的一部分均勻地變色,主要表現為褪綠和黃化(yellowing)。褪綠是由於葉綠素的減少而使葉片表現為淺綠色。當葉綠素的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現為黃化。除去整株或整個葉片的褪綠和黃化外,有的局限於葉片的一定部位,如單子葉植物的葉尖和雙子葉植物的葉緣,有的局限於葉脈。屬於這種類型的變色,還有整個或部分葉片變為紫色或紅色。另一種是葉片不是均勻地變色,如常見的花葉(mosaic)是由於形狀不規則的深綠、淺綠、黃綠或黃色部分相間而形成不規則的雜色,不同變色部分的輪廓是很清楚的。有時變色部分的輪廓不很清楚,這種症狀就稱作斑駁(mottle)。斑駁症狀在果實上也是常見的。單子葉植物的花葉症狀,是在平行葉脈間出現變色的條紋、條斑或條點。典型的花葉症狀,葉上雜色的分布是不規則的,但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脈間褪色的稱作脈間花葉;沿著葉脈變色的稱作脈帶或沿脈變色;主脈和支脈為半透明狀的稱為脈明(vein cleaning)。脈明可以是花葉病的早期症狀,也可以長期保持而成為一種病毒病的主要症狀。植物的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常表現以上這兩種形式的變色症狀。有些類菌原體引起的病害往往也表現黃化症狀。此外,田間還偶爾發現葉片不含葉綠素的白化苗,這多半是遺傳性的。
2.壞死(necrosis) 壞死是細胞和組織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種症狀。壞死在葉片上常表現為葉斑(spot)和葉枯。葉斑的形狀、大小和顏色不同,但輪廓都比較清楚。有的葉斑組織只不過是褪綠或變色,但一般都是壞死。葉斑的壞死組織有時可以脫落而形成穿孔症狀。有的葉斑上有輪紋,這種葉斑稱作輪斑或環斑(ringspot)。環斑是幾層同心圓組成的,各層顏色可以不同。環斑組織有的並不壞死,有的只是表皮細胞壞死而表現蝕刻狀;有的組織明顯壞死而表現為壞死環斑。類似環斑的症狀,是葉片上形成單線或雙線的環紋或線紋,形成的線紋如橡樹葉的輪廓就稱作橡葉紋。如在表皮組織出現壞死紋的則稱為蝕紋(圖1—6)。許多植物病毒病表現環斑、壞死環斑、環紋或蝕紋症狀。葉枯是指葉片上較大面積的枯死,枯死的輪廓有的不像葉斑那樣明顯。葉斑與葉枯有時很難劃分。至於葉尖和葉緣的枯死,則一般稱作葉燒(leafscad)。植物葉片、果實和枝條上還有一種稱作瘡痂的症狀,病部較淺而且是局限的,斑點的表面粗糙,有的不形成木栓化組織而稍為突起。植物根莖可以發生各種形狀的壞死斑。幼苗近土面莖組織的壞死,有時引起所謂猝倒(damping off)和立枯。草本植物莖的頂部壞死,引起頂尖壞死症狀。木本植物頂梢的壞死稱為梢枯(die back),枝條從頂端向下枯死,一直擴展到主莖或主幹。果樹和樹木的枝幹上有大片的組織壞死稱為潰瘍(canker),壞死的主要是木質部,病部稍微凹陷,周圍的寄主細胞有時木栓化,限制病斑進一步的擴展。
3.腐爛(rot) 腐爛是植物組織較大面積的分解和破壞。根、莖、葉、花、果都可發生腐爛,幼嫩或多肉的組織則更容易發生。腐爛與壞死有時是很難區別的。一般來說,腐爛是整個組織和細胞受到破壞和消解,而壞死則多少還保持原有組織的輪廓。腐爛可以分干腐、濕腐和軟腐。組織腐爛時,隨著細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質。如組織的解體較慢,腐爛組織中的水分能及時蒸發而消失,病部表皮干縮或干癟則形成干腐。相反,如組織的解體很快,腐爛組織不能及時失水則形成濕腐。軟腐主要先是中膠層受到破壞,腐爛組織的細胞離析,以後再發生細胞的消解。有的病部表皮並不破裂,用手觸摸有柔軟感或有彈性。根據腐爛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莖腐、果腐、花腐等名稱。流膠的性質與腐爛相似,是從受害部位流出的細胞和組織分解的產物。
4.萎蔫(wilt) 植物的萎蔫有各種原因。莖基的壞死和腐爛、根的腐爛或根的生理活性受到破壞,使根部水分不能及時輸送到頂梢,細胞失去膨壓,致使地上部枝葉萎垂。典型的萎蔫症狀是指植物根莖的維管束組織受到破壞而發生的凋萎現象,而根莖的皮層組織可能是完好的。凋萎如果只在高溫強光照條件下發生,早晚仍能恢復的稱為暫時性萎蔫,出現後不能恢復的稱為永久性萎蔫。萎蔫的程度和類型亦有區別,有青枯、枯萎、黃萎等不同。根據受害部位的不同,有局部性的,如一個枝條的凋萎,但更常見的是全株性凋萎。植物的維管束組織受到病原物的侵染,不一定都能引起凋萎,因此可以將維管束組織受到侵染的病害統稱為維管束組織病害,萎蔫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
5.畸形(malformation) 植株受病原物產生的激素類物質的刺激而表現的異常生長。可分為增大、增生、減生和變態四種。增生(hyperplasia)是病組織的薄壁細胞分裂加快,數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組織出現腫瘤或痛腫。如馬鈴薯的癌腫、桃根癌病等,植物的根、莖、葉上均可形成瘤腫;細小的不定芽或不定根的大量萌發生成為叢枝或發根也是增生的結果。增大(hypertrophy)是病組織的局細胞體積增大,但數量並不增多。如根結線蟲在根部取食時,在線蟲頭部周圍的細胞因受線蟲分泌毒素的影響,刺激增大而形成巨形細胞,外表略呈瘤狀凸起。稻苗受惡苗病菌侵染後,葉部細胞延長而瘦小,但細胞數並無增加,成為黃葉高腳苗。第三種是細胞或組織的減生(hypoplasia),病部細胞分裂受阻,生長發育亦減慢,造成植株的矮縮、矮化、小葉、小果等症狀。矮縮(dwarf)是由於莖稈或葉柄的發育受阻,葉片卷縮,如水稻矮縮病。矮化(stunt)是枝葉等器官的生長發育均受阻,各器官受害程度和減少比例相仿,故出現矮化,如玉米矮化病等。第四種是變態或變形,病株的花器變態成葉片狀,如花變葉(phyllody)、葉變花、扁枝和蕨葉(fernleaf)等。

『玖』 黃瓜什麼病用什麼葯

這個是霜霉病,可用甲霜靈錳鋅處理。
甲霜靈錳鋅,為甲霜靈原葯精粉並加入特殊助劑,成倍提高本葯防治效果,防治霜霉病疫病等低等真菌病害防效優異。
性狀
外觀為黃色至淺綠色粉末,假密度0.2至0.25,在正常條件貯存穩定期約為3年。有效成分甲霜靈≥10%、代森錳鋅≥48%,細度(44ptm通過率)≥99%,pH6.5至8.5,懸浮率≥65%,濕潤時間≤60秒。雷多米爾-錳鋅58%可濕性粉劑由有效成分甲霜靈、代森錳鋅、潤濕劑、分散劑和載體組成。
作用機制
甲霜靈是一種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的內吸性殺菌農葯,可被植物根、莖、葉吸收,並隨植物體內水分運轉輸送到各器官。該葯對霜霉病、疫霉痌、腐霉病所致病害有特效,但極易產生抗葯性。應與其他殺菌劑交替使用,針對病原菌易對甲霜靈產生抗性的問題,已開發了多個甲霜靈與保護性殺菌劑復配的混劑,如:惡霜菌酯、甲霜惡霉靈等(;甲霜靈錳鋅屬低毒農葯,但對皮膚有中度刺激性。)
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防治黃瓜、白菜、萵苣、油菜、綠菜花、菜心、紫甘藍、櫻桃蘿卜、介藍等的霜霉病,於發病初期,畝用58%可濕性粉劑100至150克,對水50至75千克噴霧,或用58%可濕性粉劑500至600倍液噴霧,或用53%(精甲霜·錳鋅)水分散性粒劑95至120克,對水噴霧。7至14天噴1次,連噴2至4次。移栽的蔬菜在定植前若發現有病葉,應先噴葯後移栽。防治黃瓜、辣(甜)椒、韭菜疫病,可採取噴葯結合灌根的方法。當發現中心病株時立即噴5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畝噴葯液50至60千克;灌根每株(叢)用葯液300至400毫升。對辣椒疫病,還可在定植前用葯浸根10分鍾,再每穴澆50至100毫升坐窩葯水,有很好的預防效果。防治番茄晚疫病,番茄、茄子、辣椒等苗期猝倒病,辣椒早疫病、黑斑病,油菜黑斑病、白銹病等,發病初期,噴5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至10天1次,連噴2至4次。防治豌豆根腐病,重點噴莖根部。(2)防治葡萄霜霉病,從發病初期開始,噴58%可濕性粉劑400至600倍液或72%可濕性粉劑600至700倍液,10至15天噴1次。
(3)防治煙草黑脛病,在發病前,畝用58%可濕性粉劑100至150克或72%可濕性粉劑100至120克,對水50至60千克,噴灑煙株基部,10至15天後再噴1次。也可結合灌根。苗床消毒是在播後2至3天,畝用58%可濕性粉劑120克,對水噴灑苗床。防治煙草根黑腐病,用58%可濕性粉劑500至600倍液由根插孔注葯或澆淋。
(4)防治啤酒花霜霉病,春季剪枝後馬上噴58%可濕性粉劑600至800倍液。
(5)防治甜菜軟腐病、霜霉病,發病初期,噴5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至10天噴1次,共2至3次。
(6)防治葯用植物車前草和薄荷霜霉病、西洋參疫病、百合疫病、北沙參黑斑病、枸杞炭且病等,發病初期,噴5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防治板藍根霜霉病和黑斑病、紅花出苗後猝倒病、裂葉牽牛白銹病、蒼耳霜霉病等,用58%可濕性粉劑700至800倍液噴霧。

熱點內容
蘭花貴妃醉酒圖片 發布:2025-10-09 23:34:59 瀏覽:799
山櫻花出苗 發布:2025-10-09 23:26:57 瀏覽:22
櫻花樹由來 發布:2025-10-09 23:15:43 瀏覽:848
插花何必花瓶 發布:2025-10-09 22:48:08 瀏覽:350
荷花預學案 發布:2025-10-09 22:46:44 瀏覽:688
小米百合蓮子粥的禁忌 發布:2025-10-09 22:45:42 瀏覽:3
玫瑰花餐廳 發布:2025-10-09 22:40:18 瀏覽:291
白百合泰國戲水視頻 發布:2025-10-09 22:38:14 瀏覽:257
diy創意時尚玫瑰彩塑棉折法 發布:2025-10-09 22:32:04 瀏覽:424
曰本櫻花傘 發布:2025-10-09 22:30:51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