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十試呂洞賓唱詞
1. 東游記裡面的呂洞賓戲白牡丹的故事情節,誰知道。還有形容下呂洞賓的性格。
八仙之一呂洞賓乃酒色之徒,佯稱深惜人間疾苦,救苦救難,下凡遊玩去.得到凡間,化作內賣葯青年,擺賣容於號稱天下之葯無所不備的萬全堂葯店前.洞賓有意戲弄店主,索求妙葯數種,令店主啞口無言.店主人白翁女兒白牡丹出與交涉,二人一見鍾情,卻又互相戲弄.牡丹拜百草山黃龍真人為師,卻不知黃龍實屬妖道,專欺騙無知婦女以償其欲.呂洞賓暗圖救牡丹,但她生性刁蠻,不懂洞賓惜玉憐香之心.洞賓故意戲弄使其屈服,再施法術變出園林仙境,二人花前月下,酒酣舞熱,最後締結鴛鴦.呂洞賓自知久戀紅塵,恐仙界不滿,故暫與牡丹分離,相約十日後相會.藍采和知呂洞賓之事,盡告眾仙,鐵拐李與何仙姑遂化成乞丐尋至白家,見牡丹果有仙緣,賜下隱身草以防不測.其時白翁促女拜見黃龍,黃龍果施暴行,幸而牡丹利用隱身草逃脫.黃龍率領一眾惡徒追至白家,與呂洞賓相鬥之下,黃龍應雷倒地,露出巨蛇原形.眾仙駕雲抵至,將黃龍押回天庭問罪.呂洞賓亦於此際返回仙洞,牡丹父女見狀,始明白一切,並向天拜謝
2. 呂洞賓戲牡丹戲詞
部分戲詞
呂問
牡丹答
一買葯材稱心丸
做事勤快稱心丸
二買葯材如意丹內
妻賢子孝如意丹
三買葯材煩惱膏
無事容生非煩惱膏
四買葯材怨氣散
事事和善怨氣散
一買遊子思親一錢七
遊子思親是茴香
二買舉目無親七錢一
舉目無親是生地
三買夫妻相親做葯引
夫妻相親甜如蜜
四買兒無娘親兩三厘
兒無娘親是黃蓮
一要買葯材三分白
茯苓切片三分白
二要買葯材一片紅
手研硃砂一片紅
三要買葯材顛倒掛
五爪佛手顛倒掛
四要買葯材巧玲瓏
小小葫蘆竅玲瓏
後面還有呂洞賓要天上的,水裡的,牡丹身上的,童子要呂洞賓身上的,「三分白」「一片紅」「顛倒掛」「巧玲瓏」,牡丹一一作答。我記得不太清楚了。
3.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從何而來
從前,呂溝綠草茵茵,松青柏翠,風景喜人。在呂洞賓居住的土洞不遠,長著一棵牡丹花。每逢立春花開,那盤子般大的花朵,紅艷艷的,迎風點頭。花兒清香,十里八村都能聞到。呂洞賓喜愛牡丹的姿色,清晨傍晚常到花前觀賞。如果花下有野草,他就細心地把野草拔去。如果天氣旱了,他就從遠處擔來泉水澆灌。在他的精心料理下,牡丹一年比一年長得好,花兒一年比一年開得鮮艷。
天長日久,牡丹得道成仙,修成了人形,成了一個絕世美貌的少女。離牡丹不遠,有一棵千年老竹也成了精。這竹精貪戀牡丹美貌,生了邪念,每逢夜深人靜,他就變成了一個浪盪公子去向牡丹求愛,常用惡言穢語調戲牡丹。這牡丹心比玉白,比冰清,痛恨竹精無恥下流,拒絕它的要求。那竹精見牡丹不肯上鉤,想起平日呂洞賓常給牡丹拔草澆水,認為牡丹是戀上了呂洞賓,心裡暗暗恨起呂洞賓來。
有天早上,呂洞賓又去給牡丹澆水。竹精變成一個書生來到花前,和呂洞賓相見,說:「這牡丹花多好啊?」呂洞賓隨口答道:「是呀!貧道喜愛牡丹就是因為她美麗動人,清香芬芳。」竹精聽見呂洞賓說出「喜牡丹」三個字,就到處傳揚,說呂洞賓下流無恥,是個騷仙,自己說自己戲牡丹……
牡丹痛恨竹精狠毒,血口噴人。她想:呂洞賓根本不知我已修成仙道,對我沒有一點壞心,卻遭受這樣的不白之冤。在呂洞賓又去澆水時,她變成了一位少女。呂油賓見牡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又驚又喜,忙說:「仙姑得道,可喜可賀。」牡丹笑了笑,施了一禮,說:「謝謝道兄平日照顧,可你知不知近日有一些閑言碎語?」呂洞賓說:「貧道不出深山,不入人世,不知有些啥閑話?」牡丹把竹精多次調戲自己、散布惡言穢語對呂洞賓說了一遍。呂洞賓一聽竹精不但說自己壞話,還想玷污貞潔的牡丹仙子,心中大怒,拔劍來到老竹跟前,一下把老竹砍為幾截。
呂洞賓斬了竹精,感到人言可畏,此地不可久留,就告辭牡丹,四方雲游去了。
呂洞賓走了,但是呂洞賓戲牡丹的故事卻流傳在人間,無法收回。其實是「呂洞賓喜牡丹」,並不是「呂洞賓戲牡丹」。
4. 關於呂岩的故事
一、三戲白牡丹
俗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浪遊江湖,隨漢鍾離權授於丹訣,點度成仙。他曾隱居終南山修行,後雲游各地。
洞賓既辭辛氏之酒,又慕洛陽之花。一日游至洛陽,見一女子遊玩而至,年方二八,輕盈秀雅,窈窕妖嬈,眼含秋波,眉如新月,過處人人注意,行來個個皆思。
洞賓思曰:「廣寒仙子,水月觀音,吾曾見過,未有如此妖態動人者。傾國傾城,沉魚落雁,宜頌矣。」不覺心動,前近問之。曰:「乃歌舞名妓山牡丹也。」呂曰:「良家女子則不可妄議,彼花柳中人,吾可得而試之。況此婦飄飄出塵,已有三分仙氣,觀其顏色艷麗,獨鍾天地之秀氣,而取之大有理益。」於是自化為絕樣才子,以劍作隨行童子,丹點白金一錠,竟往牡丹之家,納其物而拜之。
那女子露朱唇以答禮,啟皓齒以陳詞,更兼洞賓少年美貌,天稱其心,注意頻觀,妖態畢露;含情凝笑,百媚俱生。比乍遇之時,又增十倍矣。請問洞賓姓名,洞賓以回道人答之。洞賓更通賂艷,牡丹深加眷戀。俄爾酒至,對飲劇歡。酒至半酣,牡丹持酒醉勸,呈婉轉之喉,歌新艷之曲。此時洞賓以為掌上之舞,般般出眾,種種動人。洞濱忘卻仙凡,不覺大醉。
醉而就寢,牡丹媚態百端,洞賓溫存萬狀,魚水相投,不為過也。雲雨之際,各呈風流,女欲罷而男不休,男欲止而女不願。且洞賓本是純陽,豈肯為此一泄;牡丹正當陰盛,終無求免之心。自夜達旦,兩相采戰,皆至倦而始息。自此洞賓連宿數晚,雲雨多端,並不走泄。牡丹深怪,以為有此異人,吾今盡其技之所長以迎之,不怕彼不降也。
是夜呈飛鸞之勢,效舞鳳之形,盡春意之作為,竟不能得其一泄。牡丹自覺睏倦,乃謂之曰:「君異人也。吾今骨軟神疲矣。」洞賓以久戀風塵,恐道友知覺,乃託言欲歸。牡丹極留之,至涕泣不忍舍。洞賓乃為之約而去。
二、狗咬呂洞賓
呂洞賓成仙後,一次路過河邊,見一男人淹死在河裡,他將死屍撈上來,並且殺了路邊的一條狗,挖它的心臟救活男人。沒想到男人一醒來,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後被活過來的狗追咬。
三、雜技之祖
關於呂洞賓神奇傳說,最早起源於北宋的岳州一帶。在古今小說、戲劇中,介紹他的故事也很多。民間有句歇後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可見在人們心目中呂洞賓是個大好人。道家正陽派號稱他為「純陽祖師」俗稱「呂祖」。
我國雜技藝人在演出前「賣口」(即開場白)時往往說道:「天地無所求,拜呂祖,學套把戲闖江湖。」表演《筒子》時,也一邊表演,一邊「賣口」道:「籮圈一上一下,原來是呂洞賓老祖留下,裡面能藏龍卧虎,不敢當眾,玩耍……」我國江湖上的雜技藝人,均供奉呂洞賓為本門的祖師爺。每年農歷4月14日他生日這天,我國民間江湖上的雜技藝人都要為他設壇敬供,以示精誠所至請求保佑之意。
四、道教神仙
身為道士的呂洞賓,後被道教奉為神仙,是「八仙」中傳聞最廣的一位仙人。一說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棲,故號洞賓。也有傳說他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
《宋史·陳摶傳》記載呂岩為「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中」,是位修道有術的高士。《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
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並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
五、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話說這一日,漢鍾離從天而降,在游戲人間的時候,注意到了呂洞賓。發現他極具慧根,很適合修道,於是有了收他做徒弟的想法。
收徒可不是件小事,不但要求適合修道,更要看其人品如何。萬一是個宵小之徒,將來必禍害人間。因此,漢鍾離決定試一試他。
這一天,呂洞賓從外面回來,突見家人全都暴病而亡。他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哭得死去活來,反而是冷靜地置辦壽衣、棺木,准備料理後事。可是還沒等他置辦周全,全家老小又都活過來了。呂洞賓也沒追問緣由,而是處變不驚地對待此事。
過了幾日,正逢大集,呂洞賓拿出家裡一些不常用的物件,到集市上換點錢財。時間不長,過來一位買家。雙方講好價錢後,買主卻反悔變卦了,只付給一半的價錢。呂洞賓不但不惱怒,還拱手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轉眼秋去冬來,時間過得真快,春節到了。大年初一這天,呂洞賓正要出門辦事,看見外面倚門站著一個乞丐。他趕忙掏出錢財,給予施捨,哪知這乞丐卻沒完沒了地索要,一討再討,還口出穢言。呂洞賓不怒,反倒好言相勸,滿臉堆笑地和乞丐講道理。
春天來了,他趕著羊群到山中放牧。忽遇一猛虎向羊群撲來,為了保護羊群,他竟然用肉身擋住大蟲,哪知猛虎竟然搖搖尾巴,悻悻而去。
5. 求《呂洞賓三戲白牡丹》故事情節
「色仙」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1頁』發布者:冰城寒星 發布時間:2006年10月28日 【字體:大 中 小】 【視力保護:■■■■■■ 】
除「劍仙」、「醉仙」和「詩仙」雅號外,呂岩還有個不大光彩的稱號∷「色仙」。呂岩雖經「十試」嚴峻考驗,而得師父鍾離子所傳上真秘訣,及火龍真人天遁劍法,功成圓滿,已升入仙班成了神仙,但其於「酒」、「色」二事上卻從不放過,是個十分「現實」的神仙。kxop.com
這位「花神仙」在諸仙中是很突出的,就連他的師父也批評他∷「飲酒戀花,二者並用,鐵拐諸友笑汝為仙家酒色之徒,非虛語也。」王母娘娘過生日時,也對前來祝壽的眾仙說∷「這堋多仙,誰來給我做壽都可以,就是不讓呂洞賓來,他貪圖酒、色、財、氣。」
《呂純陽祖師全傳》後卷收有呂岩「市廛混跡」諸事,其中袞州妓館、廣陵妓館、東都妓館等,都留有純陽子的「仙跡」。看來呂仙愛在妓中 混,最有名的「桃色事件」當首推「呂純陽三戲白牡丹」。
三戲白牡丹之事載於《東游記》、《呂仙飛劍記》、《醒世恆言》卷二十一等,元明雜劇也有《呂洞賓戲白牡丹》。《東游記》謂白牡丹乃洛陽第一名妓,長得國色天香,呂岩一見心神盪漾,心想∷此婦飄飄出塵有三分仙氣,取之大有益處。
於是化為風流秀才登門拜訪,二人一拍即合,魚水相投,各呈風流,「自夜達旦,兩相采戰」,呂岩本是純陽,「連宿數晚,雲雨多端,並不走泄」,白牡丹大奇之,以為遇此異人,當盡力奉承,「不怕彼不降也」。白牡丹使出渾身解數,曲盡春意,但「竟不能得其一泄」。
此事被鐵拐李、何仙姑與張果知曉,三人商量個壞主意,將一絕招暗中告訴白牡丹。次日牡丹與洞賓雲雨,至其恣意之時,「以手指其兩肋,洞賓忽然驚覺,不及提防,一泄其精」。
6. 誰知道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
俗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浪遊江湖,隨漢鍾離權授於丹訣,點度成仙。他曾隱居終南山修行,後雲游各地。
相傳,呂洞賓雲游天下,來到山色奇秀,九峰迴環,號稱金庭洞天的桐柏山,發現大地抖動,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穿山甲在作怪。呂洞賓氣惱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計。
眾山神紛紛說:「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我們敵它不過,望大仙稟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將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護山林。」呂洞賓嘿嘿一笑說:「一個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驚動天兵天將,我一個人就可以治服它了。」眾山神一齊稱謝而去。
眾山神走後,呂洞賓暗想:「此怪妖術厲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時說出大話,如若不把此妖鎮住,眾山神豈不譏笑於我!這」呂洞賓正在沉思之際,太白金星對呂洞賓說:「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針不可。這神針乃王母娘娘頭上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馬到成功。」
呂洞賓說:「那怎麼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愛之物,恐怕誰也借不出來。」太白金星道:「此事並不難。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此事定能辦妥。」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瑤台舉行蟠桃盛會,請各路大仙赴宴。呂洞賓和太白金星駕起樣雲,同赴蟠桃會。蟠桃會上,琴聲悠揚,舞姿翩翩。各路大仙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菜上五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給各路大仙斟酒。
當牡丹仙子給呂洞賓斟酒時,太白金星用胳膊將呂洞賓碰了一下。呂洞賓心知此意,於是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動,不覺臉上一紅,低著頭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賜贈蟠桃。牡丹仙子遲遲疑疑地來到呂洞賓面前。大白金星用腳尖踢踢呂洞賓,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將桃盤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軟,羞得面如桃花。
她低著頭,順後門向瑤池邊急急走去。呂洞賓緊跟而去。牡丹仙子徑直走到瑤池邊,兩眼凝視著池邊開放的牡丹花沉思起來。呂洞賓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後,輕聲說:「牡丹仙子,你在賞花嗎?」牡丹仙子回頭一看,見是呂洞賓,急忙拂袖掩面說:「你,你可知曉仙規?」呂洞賓嘿嘿一笑,說:「我不但知曉仙規,而且還能看透你的心思。」牡丹仙子搖了搖頭。呂洞賓上前幾步說:「你很羨慕人間,是嗎?」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
呂洞賓充滿感情地說:「人間真美好啊,到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我在人間雲游各地,見過不少名山大川,風光園林,象蘇杭美景,泰山奇峰,蓬箂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勝收,要勝過天堂十倍」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頭,輕輕說:「真的嗎?」呂洞賓用手一指,說:「牡丹仙子,你往那裡看,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歡歡樂樂地耕地撒種。你再往那邊看,那是一對情人正在園里賞花。」呂洞賓回頭一看,見牡丹仙子還站在那兒呆望著那一對情人,於是說:「牡丹仙子,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牡丹仙子有些遲疑地說:「要想下凡,談何容易。仙規如此森嚴,怎麼會如願以償呢?」呂洞賓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
牡丹仙子臉一紅,羞答答地說:「是真的嗎?」呂洞賓說:「真的。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牡丹仙子說:「我能幫你做什麼呢?」「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誰也借不得。」牡丹仙子為難地說。呂洞賓上前幾步說:「請你往這兒看牡丹仙子透過雲層,只見桐柏山一帶,到處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象。牡丹仙子急忙閉上眼睛說:「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憐了。」呂洞賓說:「這桐柏山一帶,過去山河秀麗,林茂糧豐。只因這穿山甲作怪,才使這里變成如此慘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這興妖作怪的穿山甲。」牡丹仙子焦急地說:「我願幫忙,可是——」呂洞賓見牡丹仙子答應幫忙,不勝歡喜。
他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又將一隻假玉簪交給了牡丹仙子。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畢,在讓牡丹仙了給她梳頭時,牡丹仙子便趁機將玉簪偷換下來。藏在袖內,出來交給了呂洞賓。呂洞賓帶著定山神針,來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惡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呂洞賓懲處了穿山甲之後,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趕西天瑤台歸還定山神針,並請求王母娘娘寬恕牡丹仙子盜玉簪之罪。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驚又氣,雖說為民除害,應該獎,但牡丹仙子常在身邊,竟如此目無我的尊嚴,天規難容!
王母娘娘見二位大仙講情,便說:「看在二位仙人的面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趕出西天,降為凡俗就這樣,桐柏山人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實現了嚮往人間的願望。
後來,人們為了惦念呂洞賓,也把呂洞賓戲牡丹為民除害的事兒作為美談,直到今天。
7.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歌詞對歌詞
很短的:呂來洞賓一戲白牡丹源呂洞賓用仙術驅使丫環秋月告訴白牡丹:翰林出身、詩畫雙絕的劉大人為她在私邸擺宴,少間便來親迎。再用仙術控制白牡丹,讓她以為一個破落的村屋就是官宅,而農夫阿牛就是劉大人。然後讓白牡丹從幻景中恢復,讓她又羞又氣…… 呂洞賓二戲白牡丹 白牡丹要讓呂洞賓跟非凡公子比比誰有真情,比賽題目是各送她件禮品,她喜歡誰的禮物,誰就贏了。呂洞賓在商人那裡竟然發現了土靈壤,這可是幫助花妖木怪修行的好寶貝白牡丹一定喜歡。花五千兩買下它送給白牡丹,她果然非常喜歡,而且呂洞賓把非凡公子的禮物變成了癩蛤蟆,使非凡公子出醜……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白牡丹又提出難題,說如果呂洞賓在不被她知道的情況下拿走她貼身攜帶的碧靈珠,就相信他是神仙。雖說拿走碧靈珠容易,可是呂洞賓不想為此傷害佳人,於是他又去商人那裡找能收納靈氣的寶貝。果然被他找到玄元石,可是老闆卻要呂洞賓幫他收服隔壁的怪物。小事一樁啦,輕松解決後獲得玄元石。回去後得知佳人正在沐浴,哈哈,正是下手的好機會……
8. 三試白牡丹
八仙之一呂洞賓乃酒色之徒,佯稱深惜人間疾苦,救苦救難,下凡遊玩去.得到凡間,化作賣葯青年,擺賣於號稱天下之葯無所不備的萬全堂葯店前.洞賓有意戲弄店主,索求妙葯數種,令店主啞口無言.店主人白翁女兒白牡丹出與交涉,二人一見鍾情,卻又互相戲弄.牡丹拜百草山黃龍真人為師,卻不知黃龍實屬妖道,專欺騙無知婦女以償其欲.呂洞賓暗圖救牡丹,但她生性刁蠻,不懂洞賓惜玉憐香之心.洞賓故意戲弄使其屈服,再施法術變出園林仙境,二人花前月下,酒酣舞熱,最後締結鴛鴦.呂洞賓自知久戀紅塵,恐仙界不滿,故暫與牡丹分離,相約十日後相會.藍采和知呂洞賓之事,盡告眾仙,鐵拐李與何仙姑遂化成乞丐尋至白家,見牡丹果有仙緣,賜下隱身草以防不測.其時白翁促女拜見黃龍,黃龍果施暴行,幸而牡丹利用隱身草逃脫.黃龍率領一眾惡徒追至白家,與呂洞賓相鬥之下,黃龍應雷倒地,露出巨蛇原形.眾仙駕雲抵至,將黃龍押回天庭問罪.呂洞賓亦於此際返回仙洞,牡丹父女見狀,始明白一切,並向天拜謝.改編自民間著名小說〈八仙傳〉.
9
9. 呂錢陽調戲白牡丹什麼意思
你說的應該是呂洞賓調戲白牡丹的事情,因為呂洞賓又名呂純陽,所以才有了你的問題,我把具體詳情奉上,這個故事挺長的,還是半白話文,讀起來有點費勁,我把大概的意思翻譯給你,就是說呂洞賓街上碰見一個看似風塵女子的人,就是白牡丹了,二人交歡呂洞賓數日不泄,後在何仙姑和鐵拐李幫助下,是呂洞賓泄了,故事結束。具體原文是:
洞賓調戲白牡丹
洞賓既辭辛氏之酒,又慕洛陽之花。一日游至洛陽,見一女子遊玩而至,年方二八,
輕盈秀雅,窈窕妖嬈,眼含秋波,眉如新月,過處人人注意,行來個個皆思。李白有詩
可以贊之。詩雲: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洞賓思曰:「廣寒仙子,水月觀音,吾曾見過,未有如此妖態動人者。傾國傾城,
沉魚落雁,宜頌矣。」不覺心動,前近問之。曰:「乃歌舞名妓山牡丹也。」呂曰:
「良家女子則不可妄議,彼花柳中人,吾可得而試之。況此婦飄飄出塵,已有三分仙氣,
觀其顏色艷麗,獨鍾天地之秀氣,而取之大有理益。」於是自化為絕樣才子,以劍作隨
行童子,丹點白金一錠,竟往牡丹之家,納其物而拜之。那女子露朱唇以答禮,啟皓齒
以陳詞,更兼洞賓少年美貌,天稱其心,注意頻觀,妖態畢露;含情凝笑,百媚俱生。
比乍遇之時,又增十倍矣。請問洞賓姓名,洞賓以回道人答之。洞賓更通賂艷,牡丹深
加眷戀。俄爾酒至,對飲劇歡。酒至半酣,牡丹持酒醉勸,呈婉轉之喉,歌新艷之曲。
此時洞賓以為掌上之舞,般般出眾,種種動人。洞濱忘卻仙凡,不覺大醉。醉而就寢,
牡丹媚態百端,洞賓溫存萬狀,魚水相投,不為過也。雲雨之際,各呈風流,女欲罷而
男不休,男欲止而女不願。且洞賓本是純陽,豈肯為此一泄;牡丹正當陰盛,終無求免
之心。自夜達旦,兩相采戰,皆至倦而始息。自此洞賓連宿數晚,雲雨多端,並不走泄。
牡丹深怪,以為有此異人,吾今盡其技之所長以迎之,不怕彼不降也。是夜呈飛鸞之勢,
效舞鳳之形,盡春意之作為,竟不能得其一泄。牡丹自覺睏倦,乃謂之曰:「君異人也。
吾今骨軟神疲矣。」洞賓以久戀風塵,恐道友知覺,乃託言欲歸。牡丹極留之,至涕泣
不忍舍。洞賓乃為之約而去。
仙侶戲弄洞賓
且說鐵拐老仙,一日下游凡界,正在江淮外海等處,偶遇何仙姑飄飄而來。鐵拐招
之同行。因問仙姑曰:「汝從何來?」仙姑曰:「有唐廣貞,因血疾別夫修道,吾從而
度之。」鐵拐戲之曰:「惟汝無夫,亦欲他人無夫耶?」仙姑答曰:「人皆有妻,汝何
獨無妻乎?」拐笑曰:「獨留與卿作配耳。」二人正戲語間,忽藍采和騎張果之驢至,
喝曰:「好好做甚事來?道友之中,一人宿娼妓,你二人又私相調戲,大玷仙教清規,
吾將妝等奏帝去也。」鐵拐曰:「汝從何來?」采和曰:「吾見蝙蝠老兒息歇,吾盜其
驢,周遊八極耳。」鐵拐曰:「好,好,我等並無作賊,汝盜張果老之驢,贓物現在,
乃欲強曰奏人耶?我等當先奏汝矣。」鐵拐向前故奪其驢,三人相與大笑。鐵拐徐問曰:
「何人宿娼?」采和曰:「汝果不知耶?呂洞賓嫖淫白牡丹,綢繆特甚,今暫相別,日
復至矣。」鐵拐曰:「鍾離每稱其徒資質高邁,卻用如此功夫,不如同往戲之何如?」
仙姑曰:「可。」采和曰:「汝二人先往,吾當送驢還果老去也。」於是鐵拐作丐夫,
仙姑作丐婦,商議如此如此,竟往白牡丹家去。
卻說白牡丹自別回道人,終夜思其所動所為,必非凡品。正在獨坐沉吟,忽有貧子
來乞。牡丹曰:「何故到此?」貧子曰:「醫汝心病。」牡丹極有眼力,見其人言語古
怪,神氣非常,與他人面目不同,與以酒食,二人求益則益之,以財物求,又與之。仙
姑乃謂牡丹曰:「汝曾思回道人乎?」牡丹曰:「然。」又曰:「汝知其不泄精之故乎?」
答曰:「正不知其故耳。」姑曰:「彼仙人也。吾今教汝,候其再至,交感正濃之時,
故以手忽指其兩肋,彼一時驚覺,必泄其精,此謂迅雷不及掩耳,乃奪生之奇方也。汝
得之可不死矣,切勿露其機。」牡丹欲再問,忽不見二人。牡丹曰:「彼皆仙人也,其
言不可不信。」次日洞賓果踐約至其家。牡丹喜甚,置酒共飲。夜來與雲雨,大展其能。
至洞賓恣意之時,以手指其兩肋,洞賓忽然驚覺。不及提防,一泄其精。洞賓起曰:
「誰教汝如此?」牡丹曰:「昨有貧子教我。」洞賓曰:「此二仙何饒舌至此。」牡丹
細問其故,洞賓曰:「吾乃純陽也。彼二貧子鐵拐,何仙姑耳。」牡丹再懇求度。洞賓
曰:「汝塵緣未滿,須當滿足。」因與牡丹一物曰:「服此可以脫凡。」乃呼童子至前,
喝聲復成劍,佩腰間騰空而起。後來牡丹亦仙去。
10. 牡丹仙子和呂洞賓是什麼關系,何仙姑和呂洞賓又是什麼關系
呂洞賓是何仙姑的師傅。而牡丹仙子和呂洞賓相愛。
白牡丹是新加坡電視劇《東游記》中的人物。因違犯天規而被貶下凡的牡丹仙子的轉世,花錦樓的姑娘,後遇到有意前來幫她修行的呂洞賓,在一番糾纏中再次愛上他,並想盡辦法陪在呂洞賓身邊,但最終在黎民蒼生面前選擇了放手。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唐武則天某年夏歷三月初七出生。是廣州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以做豆腐為業的何泰的女兒,秀姑自小聰明伶俐,十四歲時幸遇雲游到此的呂洞賓。呂給她吃了一些雲母片,從此能知人間禍福,並常去羅浮山裡訪仙。後父母為她找了個姓馮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於中宗景龍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門前的水井。投井時只穿著一隻鞋,還有一隻鞋留在井台上。
此後,她從福建莆田的江河裡漂出來,原來那井與河是相通的。在當時傳為奇案,遂有秀姑已經「登仙」的傳說。
(10)白牡丹十試呂洞賓唱詞擴展閱讀:
呂洞賓由仙而入神道,亦仙亦神,是集道教大成的得道高人,與少陽帝君、正陽帝君、大道帝君、輔極帝君同列道教五祖之一。
呂洞賓在民間被視為理發業的祖師爺。相傳臭頭皇帝朱元璋,每次理發都因理發師不小心碰到他頭上的瘡而痛苦不堪,大發雷霆,接連砍殺了數位理發師。呂洞賓獲悉此事後,乃下凡扮成理發師,前去為明太祖理發,結果不但沒有碰到瘡,並治好了太祖的惡瘡。太祖龍心大悅,要賞他金銀財寶,他卻不要,只要求明太祖賜他一面紅旗,插在理發店門口,從此便被尊為理發業的守護神。
在民間傳說之中,呂洞賓集「劍仙」、「酒仙」、「詩仙」和「色仙」於一身,是個放浪形骸的神仙。呂洞寶棄儒學道,仗劍雲游,到處扶弱濟貧,鋤暴安良,他好酒貿杯,三醉岳陽樓,使他「醉」名遠揚。呂洞賓還是位詩人,有幾百首詩啟傳世。同時,他又是個有名的「花神仙」,傳說最多的是呂純陽三戲白牡丹(名妓)。
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最有人情味的神仙。有些道觀還假託其名,配了一些「呂祖葯方」給人治病。呂洞賓在民間有廣泛的信仰,他與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是對杜會影響最大的三位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