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花壇

牡丹花壇

發布時間: 2022-04-29 12:50:25

① 洛陽牡丹的名園簡介

位於洛陽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處,原名植物園,因建於隋代西苑遺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園。該園建於 1958年,總面積13.14hm*m. 種植牡丹10000m*m以上,近200個品種,共6000餘株。該園風景秀麗,植物配置優美,是觀賞牡丹的好地方。
全園佔地面積13.3公頃,分為瀏覽區和生產管理區兩大部分。游覽區面積佔四分之三。該區觀賞植物按照門、綱、目、科、屬的進化系統分類,結合園林藝術及景觀需要進行配置,分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三個區。此區現已從國內外收集引種120個科、300多屬的園林植物達八百多種。其中有中國特有的鄉土樹種,又有國外名貴花木及珍奇植物,植物品種之多享譽中原。
公園內面積2.1公頃的園林建築,採用青瓦粉牆,玲瓏典雅的江南園林風格,錯落有致,構思精巧,可謂匠心別具。以1.6公頃的人工湖為中心的游覽區,依山傍水,建有瀛洲、牡丹二島,島上奇花異木,亭閣相映成趣;曲橋、平橋、拱背橋、荷葉橋、玉帶橋和樹樁橋相溝通。湖之西石山、瀑布飛流;東有平川,花木繁茂;南有牡丹園,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北有月季園、竹園、物種交替變幻。登高府瞰,湖光山色,綠樹紅花,遊人輕舟,盡收眼底。湖周垂柳依依,櫻花、碧桃爭奇斗艷。一年一度的櫻花、碧桃游園會 引得遊人摩肩接踵、紛至沓來。相伴花會盛世,不斷推陳出新的游園活動,更是精彩紛呈,遊人如織。 是洛陽以牡丹著稱的公園。位於澗西區西苑中路中段。建於1956年,總面積5.87hm*m。牡丹為該園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壇10個,總面積5660m*m種植牡丹3960株,200多個品種。園中牡丹以花大色艷而為遊人稱道。
牡丹公園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國營大廠、科研院所和商貿中心,東連牡丹路,南臨西苑路,北、西同郊區工農鄉唐村為鄰。牡丹公園始建於1956年,是在隋西苑遺址上規劃建設的以洛陽牡丹文化為特色,應用現代園林建築風格融水上娛樂、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公園。全園規劃用地總面64000平方米,綠地率 78.64%,綠化覆蓋率81.82%
牡丹公園的主要功能分區有:牡丹觀賞區、水上娛樂區、兒童活動區、花卉生產區。
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種植草坪15000平方米,各類喬木4000株,花灌木4400株。植物種類豐富,季相變化鮮明,園林景觀優美,生態質量上乘,深受廣大中老年人歡迎。
花卉生產區,地處牡丹公園西北部,規劃用地5300平方米,建有溫室3棟,面積220平方米,每年生產草花約20萬盆,溫室花卉約3萬盆,對城市節日彩化、美化,活躍城市生活發揮重大作用。 國色牡丹園又名中國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 位於洛陽市區北部邙山310國道旁。建於1985年,199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牡丹基因庫。因該園地處邙山,花期晚於市區,使遲來洛陽的遊人,也能欣賞到洛陽牡丹的天姿國色。位於洛陽市邙山中溝西。佔地面積700畝,其中牡丹觀賞園分南園和北園,面積400畝,育苗300畝,搜集國內牡丹園藝品種500餘個,野生種6個,培育新品種72個,數量50餘萬株,引進國外園藝品種100餘個,數量5萬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種齊全,花大色艷的優質商品牡丹30萬株。當前,已成為野生牡丹引種馴化,新品種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國內最大生產基地。
2002年3月迎來了國色牡丹園發展的大好機遇,全面實施改擴建工程,新建了北院大門,停車場8000㎡,休閑廣場10000㎡,旅遊公廁5座,鋪設園林新道20000m,人工湖1500㎡,擴大國內外牡丹精品觀賞園300畝,增加綠地20000㎡。栽植各類綠化樹木1.2萬株,園容園貌煥然一新,一個全新的國色牡丹將在牡丹花會笑迎賓客。 洛陽國際牡丹園,地處機場路與連霍高速公路洛陽西出口交匯處的邙山鎮,與洛陽古墓博物館隔機場路相望。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奇異絢麗的國內外牡丹名品,獨具特色的建園設計,將使之成為國內高品位的牡丹觀賞園與國際牡丹名品生產示範基地。
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晚花牡丹園及中外牡丹精品園,佔地約30公頃。當前,該園已栽植國內牡丹品種300多個、日本、法國、美國等牡丹品種100多個、以及中國芍葯品種300多個。牡丹自然花期為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自建園開始,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光臨,是「洛陽牡丹花會」與「五一黃金周」期間賞花的好去處。洛陽國際牡丹園觀賞區由國際牡丹精品區、國內牡丹精品區、中外名優芍葯區、中外寒牡丹區等四部分組成,主要有四大特點,即「精、晚、新、奇」。 花是美的象徵,愛美是人類的天賦。賞花是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精神文明之舉。
牡丹觀賞區內定植牡丹30餘萬株,匯集國內外牡丹品種400多個,姚黃、魏紫、洛陽紅、火煉金丹、飛燕紅妝、玉版白、二喬、狀元紅、豆綠、盛丹爐、藍田玉、墨撒金、潑墨紫、茄藍丹砂、夜光白、青龍卧墨池、嬌容三變、首案紅、趙粉、胡紅、大棕紫、王紅、丹爐焰、冰凌罩紅石、洛神、似荷蓮、硃砂壘、赤龍換彩、凌花曉翠、銀粉金鱗、御袍黃、葛巾紫、酒醉楊妃、冠世墨玉、珊瑚台、貴妃插翠、寶石蘭等傳統名品,雍容華貴,盡顯芬芳;日該品種海黃、金閣、金帝、新七福神、白王獅子等;法國金色愛麗絲等海外奇葩爭奇斗艷,各展英姿。
數百畝的牡丹花爭相鬥艷,形成花的海洋,赤、橙、黃、綠、青、藍、紫萬斑爭榮。蝶戀蜂戲,鳳舞龍翔,汪洋恣肆,光彩映天。春風拂面,陽光燦爛,和風熙瑞,天地生輝,設身處地,亦仙亦幻,使人心曠神怡。遊客處處笑語,猝然妙趣橫生,情意絲絲纏綿,與花比美,以花比心,連連道奇稱頌,不僅浮想聯翩,怦然心動,又可提筆述懷:「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應知我非世情,與爾相看動幽感。」
有稀世珍品──中華國粹百米牡丹藝術長廊;國韻閣內坐落著中國最大的漢白玉歐陽修的雕像──洛陽牡丹甲天下的歷史見證,四周陳列了20餘幅當代國畫大師的精品佳作,向中外遊客系統講述了洛陽牡丹發展的輝煌歷程;富貴樓內大型室內寫真噴繪,圖文並貌,集中全面展示了牡丹文化、牡丹技術、牡丹應用、牡丹藝術等,使人們深刻地了解了牡丹與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發展的內在聯系。
神州牡丹園的優勢之一是科技優勢。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神州牡丹園立足文化、依託科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走在國際前沿。當前,我園已同中國林科院、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上海植物園、上海復旦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大型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業務關系,國家「863」牡丹科研試驗示範基地已落戶神州牡丹園,牡丹高科技育種和新品種培育計劃正在實施之中。為了加大牡丹的科研發展力度,我園先後投資600多萬元,用於牡丹的科研和開發。並高薪聘請了10多名牡丹、芍葯知名專家和博士後從事科研開發,把我園建成中國一個牡丹芍葯科研中心。 中國國花園位於洛南隋唐古城遺址上,東起洛陽橋,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園南堤。總規劃設計面積1548畝。
自西向東共分為六個景區,即:西入口景區、牡丹文化區、牡丹歷史文化區、堤面游賞區、東入口景區、生產管理區。其中種植牡丹300餘個品種20餘萬株,種植喬、灌木及各類植物100多個品種 200餘萬株。在環境布置上以植物見長,自然流暢,突出體現了傳統皇家園林的造園風格。
中國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基礎,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園林景觀為一體。艷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態的植物、奇石疊翠的山巒、風情各異的亭台、碧水盪漾的湖泊、古豐古韻的建築……美景無限,占盡風流,國花園之美、之情、之幽,堪稱洛陽園林之翹楚。
中國國花園的東主入口景區,主體是古建築群,額基部的彩繪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繪有牡丹、鳳凰的彩圖,象徵著富貴、吉祥,並附有洛陽著名的旅遊景點龍門石窟、白馬寺和享有盛名的「洛陽唐三彩」,個個色彩斑斕、絢麗多彩! 洛陽國花園、先農牡丹園、白雲山高山牡丹園、雞冠洞高山牡丹園、小浪底牡丹園、龍門西山牡丹園

② 如何栽培牡丹

學名:PaeoniaSuffruticosa,

科屬:芍葯科、芍葯屬

觀賞特性:

牡丹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三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園、橢園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cm,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程式為:K5G2~5:1:2~5,花徑10~30cm;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cm,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一.株型

因品種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叢有獨、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異。一般來說按其形狀或分為五個類型;

1.直立型

枝條直立挺拔而較高,分布緊湊,展開角度小,枝知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30°以內。節間較長,新生枝年生長量在10~15cm,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cm,高者達1米以上。如「首案紅」、「紫二喬」、「姚黃」等。

2.疏散型

枝條多疏散彎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於株高,形成低矮展開的株形,枝條展開時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45°以上,新枝長,較軟。如「趙粉」、「守重紅」、「山花爛漫」、「青龍卧墨池」等。

3.開張型

枝條生長健壯挺拔,向四周斜伸開張,角度在上述兩者之間,株形圓滿端正,高矮適中,新枝年生長量6~8cm,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cm。如「狀元紅」、「銀紅巧對」、「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條生長緩慢,節間短而葉密,枝條分布緊湊短小,年新枝生長量為2~4cm,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cm左右。如「美人紅」、「羅漢紅」、「海雲紫」等為代表。

5.獨干型

多為人工培植的藝術造型,具有明顯的主幹,主幹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cm。主幹上部分生數枝,構成樹冠(有的無樹冠),形態古雅,酷似盆景,生長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號」等。

述每一植株類型中,因品種不同,直立程度、高矮、斜伸角度等亦有不同;同時,枝條的粗壯、細弱、硬挺、直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矮生類型中「羅漢紅」即屬於粗壯矮生型,而「出梗奪翠」則屬於細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紅」屬粗壯直立型,「姚黃」則屬於細硬直立型。

二.根

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但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1.直根型

此類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cm以上),但根條稀疏,沒有明顯的主根,僅有幾十條粗細均勻的粗「面條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極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後稱「丹皮」)產量高,質量好。如「鳳丹」、「趙粉」、「二喬」、「墨魁」等。這類牡丹多為葯用兼觀賞兩用品種。

2.坡根型

此類根條粗細長短不一,分生側根較多,交叉生長,俗稱「雞爪根」,多數入土較淺,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貫雪」、「白玉」、「黃花葵」等品種,此類牡丹產丹皮質量、產量低於直根型,不適於葯用栽培。

3.中間型

此類根條稀密適中,無明顯主根,生有多數粗細均稱、根皮光滑的「面條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cm,如「種生黑」、「姚黃」等,既可觀賞,又可葯用。

三.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鱗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稱「鱗芽」。牡丹以鱗芽越冬。

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不定芽四種。

1.花芽

牡丹的花芽為混合芽,能抽枝、長葉、開花。著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開過一次花的枝條,花莖便自行乾枯回縮一段。著生在乾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或「側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剝除鱗片,可見「花胎」(即鱗芽內部的幼小花蕾)。

2.葉芽

葉芽只抽枝長葉,多數著生在花芽下部的葉腋間,也有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較花芽瘦小,萌發後發育成枝條。

3.潛伏芽

潛伏芽著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狀癟小,如粟粒,俗稱「狗鱉」。平時不萌發,在花芽、葉芽或枝條受傷後才能萌發,其壽命較長,可維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著生在根莖處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櫱枝,俗稱「土芽」。不定芽萌發力特強,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來源。不定芽當年不開花,生長旺盛者,在頂部當年可發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開花。

牡丹在芽因品種不同在形狀、顏色等方面均有差異,形態百出,各有特徵。大體上有圓錐型、珍珠型、扁圓型、長錐型、鷹咀型等;各形狀之間又有大小、鱗片的多少、芽質癟瘦虛實等差別;顏色也有青綠、黃綠、土紅、土黃、銀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紅等色;另外還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種的主要依據。因此,單靠芽的形狀、顏色等很難識別牡丹的品種,需靠長期耐心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種鱗芽的特性。

四.分枝

因當年生效枝上節間長短不同,著生芽數及新枝萌發力強弱也不同,分枝的習性也有明顯差異但分枝大體上有以下兩種類型:

1.單枝型

當年生新枝節間長,著生芽較少,僅在基部1~2節部位或第1~3節部位上生芽,並且這些新芽中,當年僅有一芽萌發成為當年生新枝,該類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黃」等。

2.稠枝型

當年生新枝節間短,著生新芽較多,一般3~5個,新芽發枝力強,每個新芽在當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較稠、叢生。這類品種的植株一般較矮,分枝密。如「瑛珞寶珠」、「丹爐焰」、「脂紅」等。

五.葉

牡丹葉互生,由葉片、葉柄組成。葉形、大小、色澤、質地等因品種而異可分為以下幾類:

1.大形圓葉型

全葉大而圓,長40cm以上,寬25cm以上,小葉寬大,圓純而肥厚,呈廣卵形或卵形;側小葉邊緣缺少;葉面多平展。如「王紅」、「大胡紅」、「墨魁」、「首案紅」等。

2.大形長葉型

全葉大小同前,但小葉較狹長,呈長橢圓形,質較薄,邊緣缺刻少而尖,葉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銀粉金鱗」、「冰凌罩紅石」等。

3.小葉圓葉型

全葉較小,長約20~30cm,小葉短而厚,邊緣缺刻少而圓純。如「葛巾紫」、「藍田玉」、「美人紅」等。

4.小形長葉型

全葉大小同上,但小葉較狹,邊緣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紅」、「煙龍紫」等。

5.中形葉型

全葉中等大小,長約30~40cm,小葉長橢圓形,邊緣缺刻多且較尖又上卷,葉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狀元紅」、「大棕紫」等。

中外,還有特殊的葉形。如「三奇集盛」,每個葉柄上只生三枚不規律的圓形葉片,比一般品種少三分之二,為二回一出復葉;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葉柄上著生三組葉片,分為頂五後六共十一枚小葉,比一般品種多二片。

牡丹葉的顏色以綠色、黃綠色為主,個別品種的葉有深淺不同程度的紫暈;有的葉面上還綴有紫色或黃色的斑點;葉背面多為灰綠色和淺灰色,個別的品種(如「鶴白」)茸毛特別多。

六.葉柄

牡丹的葉柄也有粗細、硬軟、長短之分,長者可達40cm,短者不過10cm;葉柄凹處多為暗紫、紫紅、灰褐、黃綠等不同顏色。

葉柄的長短,特別是葉柄和枝條夾角的大小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同時對花的觀賞價值影響也較大,葉柄與枝夾角大,葉面平展或下垂,葉也較稀,如「墨魁」,花朵均著生在葉叢之上,形成花美葉秀,相得益彰的觀賞價值;相反,葉柄較短,葉柄與枝條夾角較小,因枝葉緊密,花朵常藏在葉叢中,造成「葉里藏花」現象,大大降低了觀賞價值。

七.花兒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

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觀賞特性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綉球型(傳統上把皇冠型和綉球型稱為起樓)六種花型。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直觀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種變化形態。

近幾年來,有關牡丹專家學者與產區的科研人員一起,結合傳統的分類方法,經多年實地觀察研究及對牡丹花的解剖觀察,摸清了花型及花朵構成的演化規律後,提出了新的花型分類,即把牡丹花型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千層台閣型、托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樓子台閣型。

生態習性:

牡丹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生育與其周圍環境條件相統一的習性。

1.中國牡丹屬於典型的溫帶樹種。

它們都集中地分布在我國西南部高山與中北部黃土高原和丘陵地帶。盡管西南部地區位於暖溫帶至亞熱帶的氣候帶內,但是,這里的牡丹卻都生長在海拔2500m以上的山地,與分布在我國中北部的牡丹一樣,都是長久地生長在溫帶型的環境中。因此,它們都適應於溫帶的氣候特點,並形成了喜歡溫和涼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宜高燥懼濕熱;喜陽光稍耐半陰的共同生態習性。

2.中國牡丹栽培品種既有典型的生態習性,又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

雖然它們的原種分布既集中又相鄰並多有重疊,然而由於種源不同,所在地的海拔高度不同以及具體土地環境條件不同等等,從而形成了難適應不同生態環境條件的不同品種群,並使它們具備了各自典型的生態習性。

中國牡丹野生種群除了具前述共同的生態習性之外,種群間還存在有兩類不同的生態型。一類是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年降雨量約1000mm之內,絕對最高溫度大於30℃,絕對最低溫度高於~19m℃生境條件下的矮牡丹、紫斑牡丹以及楊山牡丹(分布在較高緯度內),它們之間具有較近的生態習性,以更喜歡冷涼和乾燥的氣候為突出特點,耐寒性和耐旱性均強,對夏季和炎熱也有一定的忍耐性;另一類則是分布在海拔約2000m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絕對最高溫度小於30℃,絕對最低溫度低於~10℃生境條件下的紫牡丹、黃牡丹、大花黃牡丹以及四川牡丹等,其彼此間生態習性相似,與前者相比,更喜歡比較溫暖、濕潤的氣候,而耐寒性、耐旱性以及夏季炎熱的忍耐性均較差。

中國牡丹栽培品種不僅保留有其原種新本的習性,而且在長期自然雜交和人工栽培選育下,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生態型的品種群。它們要求各自最適宜的生境條件,表現了各自突出的生態習性。如中原品種群,由其栽培中心地的菏澤、洛陽及北京的主要氣象因子中可以得知:這一地區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冬季則寒冷晴燥,具暖溫帶氣候特點,由此也形成了中原品種群性喜溫和,具一定耐寒性、忌酷熱,宜高燥懼濕澇的典型生態型的品種群。西北品種群由其主產地的氣象因子中也可以明顯看出,該品種群具較強的適應性,與中原品種群相比,它們更喜歡冷涼,更耐寒耐旱,可列為冷涼型品種群。而江南品種群,因其主產地的寧國和銅陵,都地處皖南的低山丘陵地帶,屬於亞熱帶氣候,冬季較溫暖濕潤,夏季高溫多濕,空氣相對濕度高達80%以上,生長在當地的牡丹都很健壯繁茂、花朵艷麗、花期早、枯葉晚,說明該品種群更喜歡相對溫暖濕潤的氣修,能耐高溫多濕,具備高溫多濕生態型的特點。西南品種群,目前品種數量雖不多,親緣關系也不十分清楚,但品種習性頗有特色,即耐寒性不強,懼夏季炎熱和強光照射,要求空氣濕度高,喜歡更疏鬆並呈微酸性的土壤。這是它們長期適應其主產地四川彭州地區和雲南麗江等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暖濕潤生境條件的結果,當屬於高山溫暖多濕生態型的品種群。

綜前所述,可知影響中國牡丹正常生長發育的主導因子應當是溫度和濕度(主要為空氣濕度),不同的種和品種群對它們的反應都比較敏感,都有其適應的范圍,超出此范圍時,生長發育便會受到影響,如西南品種群向中原地區引種,常因夏季炎熱,能開花。又如中原品種群內許多品種向青海與黑龍江北部地區引種,常因冬季溫度過低,無法自然露地越冬或地上部分枯死而呈宿根狀態,因此必須保護越冬才能正常生長;而向江南地區引種,又因高溫多濕,致使生長發育不良,但某些品種卻能適應並正常開花。這說明,同一品種群的不同品種間對同一生態因子的反應與適應程度也不相同。

中國牡丹各品種群對光因子與土壤條件的要求均不甚嚴,並有較強的適應性。絕大多數品種喜歡陽光充足,稍耐半陰,如在花期有側方遮蔭,開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適當延長,特別是對一些不耐日曬的品種更是必要。西南品種群向北方地區引種栽培時,亦有較強的適應性。

繁殖與栽培:

繁殖:

時間在9月下旬(秋分)到10月上旬(寒露)。將4~~~5年生母株全株掘出(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去掉根部附土,然後按生長紋理,順其長勢,用雙手掰開,或用刀劈開,一分為二。生長勢強,枝條多的可分為三或四苗。每株苗要有一個以上的枝條和部分根系。

1.接法:

牡丹可以掘出嫁接,也可就地居接,時間在9月上旬(白露)至10月上旬(寒露)。砧木為芍葯根或2~3年生實生牡丹苗。以長15cm以上,直徑1.5~3cm為宜,接穗用當年生壯枝,長6~10cm,帶有健壯頂芽和1~2個側芽。也可用只有飽滿側芽的枝條。嫁接用嵌接法,先將接穗下部削成長2.5~3cm的楔形,再把根砧頂端削平,削一側面由上向下縱切一條長2.5~3cm的裂縫,把接穗插入,使兩者的形成層對准密接,用麻皮或塑料薄膜綁緊,再用濕泥塗抹介面,稍陰干後栽植。栽時介面要低於地面2~3cm,並培10cm高土堆保護越冬。

2.播種法:

牡丹為異花授粉植物,實生苗易有變異。因此播種一般用於新品種選育和繁殖砧木。種子要在八、九月成熟,種皮完全變黑時採收。采後攤放在通風處乾燥,8月下旬到9月下旬播種。充分老熟和前一年採收的種子出苗率很低,一般不要採用。播種前用70℃濕水浸種24~30小時,視播種量可用盆播、箱播或露地播。

播種前要施足基肥,深翻整地耙平後用畦,按行距30~40cm開深2cm左右的播種溝,溝內每隔3~5cm播種一粒。也可直接在大田按行距50cm,開寬10cm,深2cm的播種溝,在溝內兩側每隔4~5cm播種一粒,成雙行,播後復土2~3cm,再用細土培高10cm的土梗保墒。

牡丹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現象,播種後,當年只生根而不發芽。翌年三月中旬(春分前)扒去土埂,以利幼苗出土。生長2~3年進行苗木移栽,按行距50cm,株距30cm分栽,一般再經2~3年培養,就能開花。

栽培管理:

牡丹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以表土為壤土,底土為砂壤土,PH值7左右最相宜。低窪地,粘重土和鹽鹼土均不適於栽植牡丹。

栽前半月,要先施有機肥,深耕耙平。9月上旬(秋分)至10月上旬(寒露)為適栽期,栽植可按株行距各80cm定點刨穴;也可築面寬60cm,埂寬20的畦,花株中間按畦距80cm定點栽植。每畝約栽一千株。觀賞用適當增大株行距。根據木大小刨寬20~50cm見方,深40cm的栽植穴。栽植觀賞用苗木可適當保留花芽,栽植繁殖用的分株苗,可保留基部腋芽或土芽,將上部枝條剪去。栽植前苗木用500倍多菌靈或瑞枯霉葯液浸泡半小時,向上輕提苗木,稍向左右搖動,再將土填平,用木棍搗實。栽植深度以根頸深於地面2~3cm為宜。過淺不利生根成活,過深成活後生長不旺。土壤乾旱時,栽後立即澆水,待水滲下後,封土堆保護苗木越冬。第二年早春隨著鬆土將土堆扒去一半,任其自然生長出土。為防治地下病蟲,可結合栽植,施入辛硫磷殺蟲劑和澆灌多菌靈、瑞枯霉等殺菌劑。

1.施肥、鬆土、澆水:

施肥一般從栽後第二年開始,每年施三次。第一次在開花前15~20天,第二次在花謝後半月,第三次在秋後封凍前。肥料種類以腐熟的有機肥如堆肥、大糞肥、豆餅、油渣等為主,適當摻施復合肥。方法用全園普施或株施。普施時先將肥料均勻撒於地里,一般畝施堆肥五、六千斤或餅肥三百斤左右,然後用鋤鬆土。株施即將肥料撒於植株四周,然後鬆土;或在牡丹兩側20~30cm處,開深10~12cm的穴施入腐熟的豆餅或油渣。3~4年生牡丹株施2~3兩,施後復土。

鬆土除草:一般開花前進行二、三次,謝花後每月一、二次。下雨後待土壤略干即鋤地鬆土。鋤地深度5~10cm,再深易傷根系。為了保墒宜稍深鋤,為排濕可淺鋤。

2.整枝、拿芽、摘蕾:

整枝拿芽又稱定股拿芽,其目的是通過去掉冗枝廢芽,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和枝條,使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平衡,集中養分供應開花和長根。定股是根據用途確定留枝數量,高低位置和分布方向。繁殖用的多留,觀賞用的少留,兩者兼顧的可留5~8個。拿芽是剝去從根頸和枝條上發出的無用芽。牡丹分栽後第一年任其生長。到第二年三月下旬(春分)至四月上旬(清明)選留生長健壯、分布勻稱的枝條5~8個,其餘枝條全部剪除。再撥開根際土壤,除因預留枝數不夠,要留作補充的外,其餘萌發的新枝、新芽,都從基部除去。

為了集中養分供應開花和促使生長健壯,當年生栽植苗保留一、二朵花觀賞,將多餘的花蕾摘除。若生長弱時,可將花苗全部摘去。葯用栽培的,可於春季及早摘除花蕾促使長根。

病蟲害:

牡丹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可從五月中旬開始,每隔15~20天,噴布一次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0~600倍多菌靈防治。秋後清理田園,剪除和摘拾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可減輕來年病蟲害的發生。主要蟲害有中華鋸花天牛和蠐螬等地下害蟲。中華鋸花天牛以幼蟲在根部越冬,可在五、六月間用細鐵棍在牡丹根部附近土壤中打2~3個(在植株兩側或呈三角形)深20cm小孔,每個孔內投入一片磷化鋁,隨即踩實土孔,熏蒸葯殺。防治蠐螬可在栽植穴內施毒餌,或用2000倍辛磷葯液澆灌根部葯殺。

園林用途:

牡丹在園林綠化中,無論孤植、叢植、片植,都很適宜。在較小型的古典園林或居民院落,可選景點突出的位置,築以牡丹台進行台植。花台不宜過高,以50~70cm為宜。

在文化休息公園可以開辟牡丹花壇,收集較多品種,進行合理配置,以提高觀賞價值。由於牡丹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應適當提高花壇的標高,以利排水。花壇面積以1000~3000平方米為宜。

在大型公園或風景名勝區,可建立牡丹專類園。

牡丹盆栽應用更為靈活方便,可以在室內舉辦牡丹品種展覽,也可在園林中的主要景點擺放,還可成為居民室內或陽台上的飾物。

③ 牡丹花怎樣栽培

牡丹由於根系特復別發達,如制要盆栽,應選大而深的瓦盆或塑料花盆,盆高與盆直徑的比例至少要達到1∶1,甚至1∶1.2。傳統的牡丹盆栽方法是:平時將牡丹種於地下,開花前移出上盆,等花謝後再植回土中。但用這種方法,花後植株大多會死亡,存活率很低。

近年來,牡丹盆栽、冬季催花已在國內開始盛行,並逐漸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技術。盆栽牡丹較好的方法是:秋季天氣轉涼後,選擇大小適中的牡丹「壯棵兒」,上盆澆透水,然後將整盆植株埋於土中,上面覆土或可再加些稻草,並保持濕潤。植株經歷一段冬季低溫後,連盆起出移入溫室,逐漸升高溫度,即可開花。一般盆栽牡丹的開花期大約1個月。花期過後,應加強肥水管理養護,適當修剪,開春後連盆移出室外,令其繼續生長,待秋天落葉後,秋末冬初將整盆埋入土中,重復上一年的過程。

④ 一個正方形牡丹花壇邊長15平方米 每平方米載3棵牡丹 牡丹花了里可以載多少棵牡丹怎樣列算式

∵ 正方形牡丹花壇邊長15平方米, 每平方米栽3棵牡丹

∴ 正方形花壇面積
=15²
=225 平方米
∴ 正方形花壇可以栽:
=225×3
=675 棵

⑤ 洛陽牡丹花會到那裡好看、熱鬧

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園:
位於洛陽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處,原名植物園,因建於隋代西苑遺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園。該園建於 1958年,總面積13.14hm*m. 種植牡丹10000m*m以上,近200個品種,共6000餘株。該園風景秀麗,植物配置優美,是觀賞牡丹的好地方。
全園佔地面積13.3公頃,分為瀏覽區和生產管理區兩大部分。游覽區面積佔四分之三。該區觀賞植物按照"門、綱、目、科、屬"的進化系統分類,結合園林藝術及景觀需要進行配置,分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三個區。此區現已從國內外收集引種120個科、300多屬的園林植物達八百多種。其中有我國特有的鄉土樹種,又有國外名貴花木及珍奇植物,植物品種之多享譽中原。
公園內面積2.1公頃的園林建築,採用青瓦粉牆,玲瓏典雅的江南園林風格,錯落有致,構思精巧,可謂匠心別具。以1.6公頃的人工湖為中心的游覽區,依山傍水,建有瀛洲、牡丹二島,島上奇花異木,亭閣相映成趣;曲橋、平橋、拱背橋、荷葉橋、玉帶橋和樹樁橋相溝通。湖之西石山、瀑布飛流;東有平川,花木繁茂;南有牡丹園,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北有月季園、竹園、物種交替變幻。登高府瞰,湖光山色,綠樹紅花,遊人輕舟,盡收眼底。湖周垂柳依依,櫻花、碧桃爭奇斗艷。一年一度的"櫻花、碧桃游園會" 引得遊人摩肩接踵、紛至沓來。相伴花會盛世,不斷推陳出新的游園活動,更是精彩紛呈,遊人如織。
王城公園牡丹園:
因建於古代東周王城的遺址上,故名王城公園。是洛陽觀賞牡丹最重要的場所。始建於1956年,總面積37.07hm*m.栽植牡丹13340 m*m,共19800株,有320個牡丹品種。並從日本引進20多個日本品種。建有牡丹閣、牡丹仙子花壇群等觀賞佳景,每年4月15日至25日牡丹花會期間,遊人如織。最多的一天,遊人達25萬人次,盛況空前。 園內還有周王城城牆遺址、漢墓壁畫地下展室和古建築風景區等,公園外的美術陶瓷公司出售精美的仿唐三彩工藝品。
牡丹公園牡丹園:
是洛陽以牡丹著稱的公園。位於澗西區西苑中路中段。建於1956年,總面積5.87hm*m。牡丹為該園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壇10個,總面積5660m*m種植牡丹3960株,200多個品種。園中牡丹以花大色艷而為遊人稱道。
牡丹公園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國營大廠、科研院所和商貿中心,東連牡丹路,南臨西苑路,北、西同郊區工農鄉唐村為鄰。牡丹公園始建於1956年,是在隋西苑遺址上規劃建設的以洛陽牡丹文化為特色,應用現代園林建築風格融水上娛樂、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公園。全園規劃用地總面64000平方米,綠地率 78.64%,綠化覆蓋率81.82%

⑥ 如圖,體育公園有一個正方形的牡丹花壇,在牡丹花壇的四周種了2米寬的月季花。已知月季花的佔地面積是6

月季花的面積等於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
延長小正方形的四條邊,分別與大正方形的邊相交
這樣就把種月季花的部分分成了8塊
其中四個角上,是四個小正方形,邊長2米
其餘4塊,為4個小長方形,寬都是2米,長等於牡丹花壇的邊長
牡丹花壇邊長
:(64-2×2×4)÷4÷2=6米
牡丹花面積:
6×6=36平方米

⑦ 一個正方形牡丹花壇,邊長是15m,每平方米栽3棵牡丹,花壇里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求解小學三年級

花壇面積=15X15=225平方米,
花壇里一共可以栽牡丹花數量=225X3=675棵。

⑧ 洛陽牡丹簡介 急需!!!

洛陽牡丹大觀園
富貴吉祥牡丹花 平安幸福有情人

洛陽地處中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立都城,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名城.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牡丹和芍葯的栽培中心. 牡丹和芍葯為同科同屬植物,一為木本,一為草本.花葉相似,花色艷麗,花型豐富,花香濃郁都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名花,牡丹象徵富貴,吉祥,尊為"百花之王","富貴花"。芍葯象徵友誼,情愛,尊為"花中皇後","情人花"。中國牡丹早在公元724年傳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國;公元1656年荷蘭開始引種;公元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培育出100多個園藝品種;美國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開始引進。
新中國建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洛陽市政府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與發展工作,先後建立了各種牡丹生產管理機構以及牡丹栽培基地,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收集散失品種,擴大繁殖,改良栽培技術,開展新品種培育、扦插繁殖、促成栽培,盆栽及盆景製作、獲得了百餘項國際、國家、省部級、科技、展出成果獎。洛陽現有牡丹品種462個。種植面積約140公頃,約200餘萬株。中國牡丹為中國的國花,洛陽牡丹也成為洛陽的「市花」,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以花為媒,廣交朋友、發展經濟、振興洛陽」的方針使洛陽牡丹更加聞名於世界。洛陽牡丹伴隨著時代的腳步遠涉重洋,進入了20個多國家和地區,成為連接名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橋梁。
洛陽牡丹大觀園是一家以牡丹為主集花卉研究,栽培,種植和花卉銷售的園藝公司,有牡丹,芍葯資深專家,花師十多人,常年致力於苗木的科學化管理和標准化栽培,技術力量雄厚。本園座落於牡丹,芍葯的發祥地,中國牡丹之鄉洛陽北部的邙山鎮,我園面朝洛水,背靠邙山,是洛陽八大景「龍門山色,馬寺鍾聲,平泉朝游,銅駝暮雨,天津曉月,洛河夜哭,金谷春晴,邙山晚眺」之一邙山晚眺的觀景勝地。大觀園佔地一百五十畝,栽培種植國內外名優牡丹二百多個品種三十萬株,精選 芍葯五十多個品種六十三萬余株.紅,粉,蘭,紫,黃,黑,綠,白,變色等九大色系,花色齊全,規格眾多, 另外還有各種規格的其他花卉苗木十萬余株,確實是各地區,各單位綠化工程及同城的單位和個人喜慶典禮,節假日自然花展和拜訪親友的最佳選擇。我們熱烈歡迎新老客戶到我園來購花栽培和賞花旅遊!
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⑨ 洛陽牡丹園哪個最好

洛陽市國家牡丹園最好。

國家牡丹園所在區域,為中國牡丹的原生地。是隋朝西苑、內唐朝神都園,北容宋董事西苑的舊址。

更涵蓋了姚黃、魏紫等名品,實在是大開眼界;若進入溫室展館就加10元,出乎意料的惠民。另外園內還有牡丹品種的圖片及介紹,具有實在的學習價值;總的說來:當真是不虛此行,來這里來對了。

⑩ 數學題 (5年級)

月季花的面積等於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
延長小正方形的四條邊,分別與大正方形的邊相交
這樣就把種月季花的部分分成了8塊
其中四個角上,是四個小正方形,邊長2米
其餘4塊,為4個小長方形,寬都是2米,長等於牡丹花壇的邊長
牡丹花壇邊長:
(64-2×2×4)÷4÷2=6米
牡丹花面積:
6×6=36平方米

熱點內容
現代自由式插花的步驟 發布:2025-10-10 12:18:06 瀏覽:56
日本花藝史 發布:2025-10-10 11:58:59 瀏覽:879
入行花卉 發布:2025-10-10 11:57:36 瀏覽:878
幼兒手工玫瑰花 發布:2025-10-10 11:57:28 瀏覽:718
茶花文學 發布:2025-10-10 11:42:32 瀏覽:995
杭州天澤花卉 發布:2025-10-10 11:38:48 瀏覽:901
鄉間插花 發布:2025-10-10 11:33:02 瀏覽:245
櫻花教育培訓 發布:2025-10-10 11:28:37 瀏覽:241
玫瑰金啥顏色 發布:2025-10-10 11:19:42 瀏覽:329
凱旋搭配玫瑰 發布:2025-10-10 11:17:36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