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百合花花冠

百合花花冠

發布時間: 2022-04-29 08:57:07

百合花特點

形態特徵
編輯本段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60厘米,還有高達1米以上的。莖直立,不分枝,草綠色,莖稈基部帶紅色或紫褐色斑點。地下具鱗莖,鱗莖由闊卵形或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直徑由6-8厘米的肉質鱗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質層。多數須根生於球基部。單葉,互生,狹線形,無葉柄,直接包生於莖稈上,葉脈平行。有的品種在葉腋間生出紫色或綠色顆粒狀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著生於莖稈頂端,呈總狀花序,簇生或單生,花冠較大,花筒較長,呈漏斗形喇叭狀,六裂無萼片,因莖稈纖細,花朵大,開放時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種不同而色彩多樣,多為黃色、白色、粉紅、橙紅,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點,也有一朵花具多種顏色的,極美麗。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濃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稱。花落結長橢圓形蒴果。
生長
編輯本段
習性
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栽培
編輯本段
百合原為生長在我國西南與西北部山野林內及草叢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砂質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鱗莖發達,花色艷麗。而卷丹百合則性喜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也較耐日光照射。百合適宜氮肥,以豆餅、菜餅,農家堆肥和氮、磷、鉀復合肥為最好。在百合的生長期要勤鬆土、除草,結合澆水施肥進行中耕。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 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 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並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百合雖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
栽種百合花,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宜較深(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發育。
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繁殖
編輯本段
百合的繁殖主要是用鱗莖片和小鱗莖。
(1)鱗片繁殖:即用鱗片扦插,產生子鱗莖球,先選擇莖塊大,顏色正,完好無病蟲害的優質百合作種。先用竹刀切去鱗莖基部,使鱗片分開,於9-10月間栽植在向陽的砂質土壤的苗床里,開溝深10厘米,按30厘米寬的行距,35厘米遠的株距,將鱗片埋植於溝內,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後稍壓。翌年春將鱗片取出,作為繁殖鱗片,再行栽植。栽植時鱗片凹形可朝下,否則不易出苗。
(2)鱗莖繁殖: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將百合老鱗莖上生出的小鱗球分開進行繁殖。在9-10月份收獲百合時將母球旁之小鱗莖分離採收保存,作為繁殖培育莖,與濕沙混合貯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種植,栽植時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發芽出土,較大的球莖當年可開花,小的培養2-3年開花。也有無土育苗的,即將取下的小鱗莖放在溫室的木箱內,以溫度18℃-20℃為宜,這樣經3-4 個月即可長出小百合苗,次年3-4 月可栽植。
(3)珠芽繁殖:卷丹、麝香等百合,在葉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謝後,珠芽未脫落前,收取珠芽植於圃地,一年後即可形成小鱗莖,長出葉芽,2-3年後即可開花。播種繁殖亦可,但因種子發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長緩慢,非大面積繁殖多不採用。
百合的繁殖方法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可根據需要任選一種。
(1)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
(2)分小鱗莖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3)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於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干,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20度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壓倒並淺埋土一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於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

❷ 百合花的結構

百合花的主要結構是什麼

百合含有營養成分,可以作為營養的食品,百合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鎂、鋅、硒、維生素B1、B2、C、泛酸、胡蘿卜素等營養素。

百合花是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花朵,百合的花語寓意團結友好、和睦合作,常被大家用於和平的友好象徵。

❸ 百合花100字介紹

合花
摘要 百合原產地是中國,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和歐洲等北半球的溫帶地區都有著廣泛的分布。百合品種繁多,目前發現的已有至少120種之多,僅中國原產的就有55種。還有眾多新近的雜交品種,如香水百合、火百合和亞洲百合等。


別稱
百合,又被叫做「山丹、中庭、中逢花「和」夜合花」等,是多年生草本的球根植物,科屬為百合科百合屬。

形態特徵
百合的植株高通常為40-60厘米左右,最高則可達約150厘米。

百合的莖分為鱗莖和地上莖,鱗莖為淡白色球狀,由大量卵匙形的肉質肥厚的鱗片構成;地上莖為直立圓柱形,整體顏色為綠色,莖上無毛,通常還會長有紫色斑點,

百合的根分為肉質根(「下盤根」)和纖維根(「上盤根」、「不定根」)。

百合花長於莖的頂端,單生和簇生均有,有花冠大和花筒長的特點,總體呈漏斗的形狀。花色大多為白色,但是由於品種繁多,各種顏色的花朵也都能見到,非常美麗。

生長習性
日照既充足,土壤又潮濕的半蔭蔽環境是最有利於百合生長的。

高溫乾旱則都對其生長不利,百合耐寒性也較弱。16-24℃的溫度為百合生長的最佳溫度,5℃以下和30℃以上的溫度會使百合生長幾近停止,10℃以上才可保證植株正常生長。

土壤的選擇應優先注重肥料和腐殖質充足,切勿使用硬粘土,使用微酸性土壤最好;其次保證良好的排水性。

價值用途
觀賞價值:大眾了解最多的是百合的觀賞價值,百合花有著雲裳仙子」的美譽。素潔高雅的外形讓百合成為了天主教瑪利亞的象徵,並且梵蒂岡把百合花作為國花,象徵著民族的獨立和經濟繁榮。由於鱗莖由眾多鱗片聚合而成,還讓它有了「百年好合」與「百事合意」的美意,從古至今都是中國婚禮上必有的吉祥花卉。無論是在公園還是在各種場合都作為名貴的裝飾花卉出現。

食用價值:百合花球根里的澱粉質含量豐富,有些品種被當做不錯的食材;特別是中國的蘭州百合更是以其食用價值而著稱。蘭州百合味道甜、個頭大,而且既能做點心,也能做菜餚。百合還能做成百合干與百合粉。

葯用價值:百合還有著不錯的葯用價值。中醫里百合的功效有清火、潤肺和安神等。花和鱗莖都能入葯,用途可謂是葯食兼備。

花語
對於中國人來說,百合素有「百年好合」「家庭和睦」和「百事合意「等寓意,祝福深意濃厚。

此外百合花還象徵著純真凈潔的品性。

❹ 百合花的花冠類型是什麼

百合花的花冠類型是離瓣花冠。

百合花花序總狀圓錐形;花梗粗硬,開展,花朵稍下垂;花被片6,桔紅色,密生紫黑色斑點,開放時反卷,披針形,長8厘米,寬1.5厘米;雄蕊長5~7厘米,花葯紫色,且具斑點;柱頭紫色,子房長1.3~1.8厘米。果實倒卵形,長3~4厘米。

百合花的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4)百合花花冠擴展閱讀

百合花的生長習性:

百合花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0.8: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忌連作,3~4年輪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

❺ 百合花各部分結構名稱

百合花的主要結構有:柱頭、花絲、花柱、花被、花瓣、花冠、花萼、花軸、關節、花梗、蜜腺、胚珠、子房、雌蕊群、雄蕊。雄蕊內有葯隔、花葯、小孢子囊。
百合花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肉質根稱為「下盤根」,多達幾十條,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層中,吸收水分能力強,隔年不枯死。形狀纖細,數目多達180條,分布在土壤表層,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莖的作用,亦有吸收養分的作用。莖直立,圓柱形,常有紫色斑點,無毛,綠色。珠芽和籽球均可用來繁殖。葉片總數可多於100張,互生,無柄,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葉脈弧形。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單生於莖頂。生長環境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主產於湖南、四川、河南、江蘇、浙江,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少部分為野生資源。

❻ 什麼是百合花

這就是百合花

百合花(學名:Lilium):又名強瞿、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版、中逢花、百合蒜權、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多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主要用於觀賞或者葯用等,常見品種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


寓意百年好合

❼ 百合花的結構是什麼

花是一種變態的短來枝,從形源態、結構保持著葉的一般性質。這得到了化石記錄、一些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證據的支持,能解釋多數被子植物花的結構,故作為既定理論。
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
1.花梗(pedicel),枝屬性
2.花托(receptacle),枝屬性
3.花萼(calyx),葉屬性
4.花冠(corolla),葉屬性
6.雌蕊群(gynoecium),葉屬性
形態特徵:鱗片的外性是種的分類依據之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幾乎全棕紅色。莖通常圓柱形,無毛。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葉形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和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條形。葉無柄或具短柄。葉全緣或有小乳頭狀突起。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❽ 百合的花冠類型

被子植物分類的形態學基本知識

三、花
一花序
根據花序中花的開放順序,分為無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無限花序的花由下至上或由邊緣向中心開放,常見的有下列類型:總狀花序、穗狀花序、肉穗花序、柔荑花序、頭狀花序、隱頭花序、圓錐花序等。有限花序由頂端(或中心)的先開放,花序軸不能繼續伸長。也有多種類型,通常稱為聚傘花序類。

二花冠類型
花冠有離瓣花冠和合瓣花冠。不同植物花瓣排列成不同的花冠形狀:有薔薇花冠、蝶形花冠、十字形花冠、舌狀花冠、輪狀花冠、唇形花冠、鍾狀花冠、漏斗狀花冠、筒狀花冠等。
三花瓣和萼片(或它們的裂片)在花芽中的排列方式有鑷合狀、旋轉狀和覆瓦狀三種。

四雄蕊類型
根據花絲和花葯的離合情況,雄蕊有下列主要類型:離生雄蕊、單體雄蕊、二體雄蕊、多體雄蕊、聚葯雄蕊、四強雄蕊、二強雄蕊。
五花葯著生方式
花葯在花絲上的著生方式有基著葯、背著葯、丁子著葯、廣歧葯和全著葯。
六花葯開裂方式
六花葯開裂方式
花葯成熟後以一定方式開裂散放出花粉,開裂方式主要有三種,即縱裂、孔裂和瓣裂。
七雌蕊類型
根據花中心皮數目和離合情況,有單雌蕊、復雌蕊和離心皮雌蕊三種。
八子房位置類型
根據子房與花托結合的情況,分為上位子房、中位子房、下位子房三種。

九胎座式
胎座式因心皮數目和連合情況不同而異,有邊緣胎座式、側膜胎座式、中軸胎座式、特立中央胎座式、基生胎座式、頂生胎座式等。

十花程式和花圖式
花的各部分用一定的符號和數字來表示,稱為花程式。通常P代表花被;Ca代表花萼;Co代表花冠;A代表雄蕊群;G代表雌蕊群;*代表輻射對稱;例如,百合的花程式為* P3+3 A3+3 G(3:3)其含義為百合花輻射對稱;兩性花;花被兩輪,每輪3被片;雄蕊兩輪,每輪3枚;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3室。用花的橫切面簡圖來表示花各部分的數目、離合和排列等情況,稱為花圖式。

❾ 百合花的結構解剖圖花蕊,花萼,花朵,雌蕊,雄蕊的圖片

百合花包括六個基本部分:

1.花梗(pedicel),枝屬性,

2.花托(receptacle),枝屬性

3.花萼(calyx),葉屬性

4.花冠(corolla),葉屬性

5.雌蕊群(gynoecium),葉屬性;解剖圖如下:

鱗片的外形是種的分類依據之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全棕紅色。莖通常圓柱形,無毛。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葉形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和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條形。

葉無柄或具短柄。葉全緣或有小乳頭狀突起。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鱗莖白色,高4~7厘米,直徑5~8厘來,寬卵形,深入土中約10厘米;莖直立,堅硬,基部埋在土內的部分具2~3輪纖維狀根,地上部分高1.2~1.5米,直徑 0.8~1.2厘米,有棱紋,深紫色,而被白色綿毛。

葉散生,無柄,光亮,披針形,長3~1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漸尖,具顯著葉脈5條以上,上部葉片逐漸變短以至形成葉狀苞片,通常葉腋間生有珠芽;珠芽球形,直徑2~3毫米,老時變為黑色。花序總狀圓錐形;

花梗粗硬,開展,花朵稍下垂;花被片6,桔紅色,密生紫黑色斑點,開放時反卷,披針形,長8厘米,寬1.5厘米;雄蕊長5~7厘米,花葯紫色,且具斑點;柱頭紫色,子房長1.3~1.8厘米。果實倒卵形,長3~4厘米。花期一般在7月。

(9)百合花花冠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春、秋季均可播種。春播者,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5、秋季植株枯萎後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後成為開花鱗莖。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四)組培繁殖

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❿ 百合花的介紹(300字左右)

百合來花介紹
百合花又叫夜合自花,為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鱗莖球形,鱗莖瓣擴展,無節,白色,莖有紫色條紋,葉散生,上部葉常比中部葉小,倒披針形,基部斜窄,全緣,有3條到5條脈,花1朵到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多為白色,背面帶紫褐色,無斑點,頂端彎而不卷,蜜腺兩邊具小乳頭狀突起,雄芯向前彎,著生於花被的基部;花絲上有柔毛,花葯橢圓形,丁字著生,子房長柱形,柱頭3裂,花期6月至8月,蒴果矩圓形,有棱,具多數種子。
百合多數喜涼爽濕潤環境,但少數種類能耐乾旱環境,其鱗莖由二三十瓣重疊累生,有若百片合成,故名百合。鱗莖大小依種類和品種而異,其中含有一根短直的莖軸,花開於莖端,少則二三朵,多則上百朵以上。花色有乳白、橙黃 ,紫紅、粉紅等,及各色帶有噴點、斑塊的色彩組合。 葉片則有披針形、線形、橢圓形和心臟形等。
百合味質鮮美、且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醫療價值和食用價值。百合花性微寒平,味甘微苦,有潤肺、清火、安神功效。治療咳嗽、眩暈、夜不安,天泡溫瘡。

熱點內容
現代自由式插花的步驟 發布:2025-10-10 12:18:06 瀏覽:56
日本花藝史 發布:2025-10-10 11:58:59 瀏覽:879
入行花卉 發布:2025-10-10 11:57:36 瀏覽:878
幼兒手工玫瑰花 發布:2025-10-10 11:57:28 瀏覽:718
茶花文學 發布:2025-10-10 11:42:32 瀏覽:995
杭州天澤花卉 發布:2025-10-10 11:38:48 瀏覽:901
鄉間插花 發布:2025-10-10 11:33:02 瀏覽:245
櫻花教育培訓 發布:2025-10-10 11:28:37 瀏覽:241
玫瑰金啥顏色 發布:2025-10-10 11:19:42 瀏覽:329
凱旋搭配玫瑰 發布:2025-10-10 11:17:36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