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基腐病
1. ~~昨天買了一盆百合 不知道怎麼種植請大俠們指教羅小女子謝過!!呵呵
百合花的種植
新涌現的金百合,其種頭暫時仍要從國外進口供應。在栽培過程中,對磷鉀肥的需要量較多,播種前最好用一些骨粉,草木灰和花生鼓做基肥。在幼苗時適當追施化學氮肥,這樣就能生長壯旺。在長江以南各地,金百合的早熟品種從播種至開花約需120天左右;中遲熟品種則要15O天左右。如要控制在春節前開花上市,必須預早了解所購品種的熟期如何,並預測天氣的變化來確定播種日期,防止造成不能應節上市的失誤。
百合開花之後,很多人就把球根扔掉。其實它仍有再生能力,只要將殘葉剪除,把盆里的球根挖出另用砂堆埋藏,經常保濕勿曬,翌年仍可再種1次,並可望花開二度。
學名:Lilium spp
別名:百合蒜、中逢花等。
科屬:百合科百合屬
產地及分布:中國、日本、北美和歐洲等溫帶地區。百合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干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
形態特徵:鱗片的外性是種的分類依據之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幾乎全棕紅色。莖通常圓柱形,無毛。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葉形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和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條形。葉無柄或具短柄。葉全緣或有小乳頭狀突起。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生長習性: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於10度或高於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陰環境,但過度蔭蔽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世界野生百合約有90多種,我國是世界百合起源的中心,據調查我國約有原產百合46種,18個變種,佔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36種15個變種為我國特有,南平市就有16種,其中野生百合5種、變種1種、變異10種。在山區遍地野生的就有橙紅色的卷丹和白色的野百合兩種,是我國寶貴的種質資源。美國、法國及荷蘭的花卉育種專家多次來南平考察百合花,稱贊這些品種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良品種,具有區域特色和發展潛力。
百合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又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醫引用,歷代《本草》中有詳盡的記述。中醫認為: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能,能治肺癆久咳、咳唾痰血、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等症,常用的百合葯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香米粥、百合黨參豬肺湯、百合雞子湯、百合煨肉等;臨床常用的方劑有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百合滑不散、百合乾粉、新鮮百合汁等。百合雖是滋補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質潤,凡風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虛弱、寒濕久滯,腎陽衰退者均忌用。
一.百合又稱百合蒜,根如大蒜,味如山諸,百合的地下莖為鱗莖。百合花葉片青翠,花形各異,品種豐富。
按葉序與花型,百合花便可分為四組。
百合組:本組特徵是葉散生,花大呈喇叭形,橫向生長,觀賞價值高,比較突出的是三種:
之一:岷江百合又稱王百合、千葉百合,花白色,中心黃色,花瓣背面呈紫色
之二:麝香百合,又稱鐵孢百合,花朵極香
之三:野百合,花喇叭形特大
鍾花組:其特點是葉散生,花色豐富,花朵向上,比較突出的是:
之一:毛百合,花色橙紅、紫紅,花瓣有紫色斑點
之二:滇百合,有白色、金黃、黃綠等色彩的花朵
之三:渥丹,花色為紅色
卷瓣組:其特點葉散生,花朵倒懸,花瓣反卷呈鍾狀。比較突出的是:
之一:卷丹,可食用,花為橙紅色,花瓣上有紫黑色斑點
之二:湖北百合,是園藝界最美麗的橙色百合
輪葉組:葉輪生,花型不一,但有斑點,屬於本組的之一:青島百合,花朵向上開放,花瓣質地厚有光澤,有紫紅斑點。現時花卉市場上常見的是麝香百合、王百合、毛百合。
二.適宜百合生長的生態條件
多數品種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帶宜栽種在遮陽半陰處。百合花適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對腐殖質要求不太高,PH值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濕冷涼氣候,怕高溫炎熱。
三.怎樣繁殖百合花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
4.播種後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四.栽培管理
(一)生長期內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應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為30克,栽前還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鉀(30克)。
(二)追肥的用量是: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過磷酸鈣或粗骨粉),鉀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長期的管理
—用支柱縛扎,防止傾倒
—炎熱夏季用腐葉土、碎蕨表面覆蓋
—顯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炎熱乾旱,灌溉、鬆土
(四)病蟲害防治
百合的病蟲害較多,病害多見的有軟腐病、腐爛病、花葉病、炭疽病;蟲害有根壁虱、蠐螬 。
具體的症狀和防治方法是:
腐敗病:鱗莖先變成灰白色,後發黑變軟。
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水防濕;出苗後噴波爾多液10天1次,連續3~4次。
鱗莖腐爛病:鱗莖受害呈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用0.5%(球重)五氯硝基苯拌種,並用50%代森銨200~400倍液灌1克 。
根蜜虱:蟲細小,白色1毫米長,主要危害鱗莖基部。
防治方法:充分腐熟基肥施用;種前用溫水浸泡 鱗 莖50秒,水溫為50~55℃。
蠐螬:幼蟲。
防治方法:清除肥料中的幼蟲,人工捉除。
麝香百合
麝香百合株高約40~70公分,葉戶生,狹披針形。花頂生,下傾呈放射狀,色純白,能散發淡雅芳香,素潔宜人,很受歡迎。花期春季,但以清明節前後最盛開。球根可食用或葯用,將麟莖洗凈,煮糖或燉肉,味美可口。切花是上等的插花材料,適合盆栽或花壇栽培。
◎繁殖:可用鱗片、子球、大球栽植或播種、扦插。鱗片繁殖能大量育苗,秋冬之際,選肥大球根,剝取一片片鱗片,淺埋或斜插於砂土,澆水保持濕度,可發育成新株,但需經栽培兩年後才能開花,球根愈大,開花愈多。另早春剪取健壯新芽,扦插於濕潤砂土,經20餘日可發根。播種適期為秋至春季。
◎栽培重點:土質以肥沃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處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幼苗或球根定植前,土中最好預埋有機肥料作基肥。成長期間每30~40天施用三要素或有機肥料作追肥,比例增加磷、鉀肥,可健犟球根生育。開花凋謝後,植株變黃時算起,再經30天,將球根小心掘取,勿散落子球或鱗片,略風乾後,貯藏於砂堆或木屑中,待秋、冬再栽植;或將球根留置土中,冬初仍能再生長。性喜溫暖。生育適溫攝氏18~26度。
2. 百合根腐病如何防治
(1)減少越冬蟲源
方法同二化螟。
(2)優化品種布局
合理布局,連片種植,在同一地區種植同一品種,使水稻生育期相對一致,既可縮短螟蟲有效盛發時間,又可切斷三化螟由二代向三代的過渡橋梁,降低蟻螟存活率。
(3)適期遲播,栽培避螟
方法同二化螟。
(4)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以減少田間蟲量及卵量
方法同二化螟。
(5)葯劑防治
掌握在螟卵孵化高峰期用葯防治。葯劑種類同二化螟。對水量越大,防效越好,潑澆和粗噴霧的防效較理想,尤其是在水稻後期施葯時,常規噴霧對水量每667米2不能低於60千克,不宜使用彌霧機。
3. 百合的病蟲害防治是怎麼樣的
1.百合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侵害莖、芽和花。病害發生在葉片上部,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淺黃色至淺紅褐色,邊緣呈淺紅色至紫色,遇潮濕時病部產生灰色霉層,乾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呈半透明狀,淺灰色,嚴重時整葉枯死,莖花發病後褐腐。病菌以菌核在病花殘體上過冬,氣流風雨傳染,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防治。
2.百合疫病
疫病危害葉、花、莖及鱗莖,葉片染病後最初現水漬狀小斑,擴大成灰綠色病斑,軟腐,表面產生白色霉層。本病是惡疫黴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過冬,雨多發病重。生長期可噴40%乙磷鋁可濕性粉200倍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3.百合莖腐
病發病多在貯藏運輸期,主要危害鱗莖,表現為褐色腐爛。病菌在帶病鱗莖和被傳染的土壤中存活越冬,成為主要侵染源,可用50%苯來特500倍浸鱗莖15~30分鍾或40%甲醛浸種球3.5小時。
4.百合潛隱花葉病毒
表現為苗期花葉及葉片上褪綠斑,枯斑。
5.刺足根蟎
成蟎乳白色,洋梨形。主要在土下為害球根,被害部黑腐,葉片枯黃。收獲後可用40%三氯殺蟎醇1000倍浸泡2分鍾防治。
4. 入夏菜市的百合大量上市,不知百合產地何方種植過程中需要上農葯嗎
百合主產於湖南、四川、河南、江蘇、浙江,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少部分為野生資源。種植過程中需要上農葯。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砂壤土栽培。前茬以豆類、瓜類或蔬菜地為好,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作基肥(或復合肥100公斤)。畝施50~60公斤石灰(或50%地亞農0.6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整地精細,作高畦,寬幅栽培,畦面中間略隆起利於雨後排水。江蘇宜興、湖南邵陽、甘肅的涇河沿岸及河南信陽,均採用高畦。畦面寬3.5米左右,溝寬30~40厘米,深40~50厘米,以利排水;在丘陵地、坡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暢的地方,可採用平畦。畦面寬1~3.5米,兩畦間開寬20~25厘米,深10~15厘米的排水溝。
且要做好肥料准備工作:每畝備好腐熟欄肥2000~2500公斤,鈣鎂磷肥200公斤,土雜灰肥1500~2000公斤,人糞尿250公斤,後三種拌勻堆制發酵30天以上。
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中、後期管理
一是清溝排水。百合最怕水澇,應經常清溝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漬水干。
二是適時打頂,春季百合發芽時應保留其一壯芽,其餘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在小滿前後,當苗高長至27-33厘米時,及時摘頂,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集中養份促進地下鱗莖生長。對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應於芒種前後及時摘除,結合夏季摘花,以減少鱗莖養分消耗。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為向陽面出現桃紅色時。時間是6月份。
三是打頂後控制施氮肥。以促進幼鱗莖迅速肥大。夏至前後應及時摘除珠芽、清理溝墒,以降低田間溫、濕度。摘花打頂。
追肥
第1次是穩施臘肥,1月份,立春前,百合苗未出土時,結合中耕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促發根壯根。第2次是重施壯苗肥,在4月上旬,當百合苗高10~20厘米時,每畝施人畜糞水500公斤,發酵腐熟餅肥150~250公斤,進中復合肥10~15公斤,促壯苗。第3次是適施壯片肥,小滿後於6月上中旬,開花、打頂後每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公斤,促鱗片肥大。同時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注意此次追肥要在採挖前40~50天完成。秋季套種的冬菜收獲後,結合鬆土施一次糞肥;待春季出苗後,再看苗追施糞肥1-2次,促早發壯苗,一般每次畝施稀薄人糞水30-40挑,磷肥10-15公斤。
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綿腐、立枯、病毒、葉枯、黑莖病。
防治
①搞好種球消毒,②輪作換茬,③清溝瀝水,④清除雜草,⑤增施PK肥,拔除病株燒毀,用多菌靈、托布津、代森鋅噴淋3~4次。
百合疫病
是百合常見的病害之一,多雨年份發生重,造成莖葉腐敗嚴重影響鱗莖產量。病菌可侵害莖葉、花和鱗片。莖基部被害後盛水漬狀縊縮,導致全株迅速枯萎死亡。葉片發病,病斑水漬狀,淡褐色,呈不規則大斑。發病嚴重時,花、花梗和鱗片均可被害,造成病部變色腐敗。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
②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鬆的地塊栽培或採用高廂深溝或超壟栽培,要求畦面要平,以利水系排除;
③種前種球用1:500的福美雙或用40%的甲醛加水50倍浸種15分鍾;
④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開溝排水;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料,提高抗病力,使幼苗生長健壯;
⑤出苗前噴1∶2∶200波爾多液一次,出苗後噴 50%多菌靈800倍液2~3次,保護幼苗;發病初期噴灑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毀或深埋,病區用50%石灰乳處理。
病毒病
受害植株表現為葉片變黃或發生黃色斑點、黃色條斑,急性落葉,植株生長不良,發生萎縮。花蕾萎黃不能開放,嚴重者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①選育抗病品種或無病鱗莖繁殖,有條件的應設立無病留種地,發現病株及時清除;
②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增施磷肥、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生長期及時噴灑10%吡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濕粉劑2000倍液,挖制傳毒蚜蟲,減少病蟲傳播蔓延。
③發病初期噴灑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防治灰霉病
①選用健康無病鱗莖進行繁殖,田間或溫室要通風透光,避免栽植過密,促植株健壯,增加抗病力。
②冬季或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株並燒毀,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花,以減少菌源。
③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700~8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為防止抗葯性,應提倡合理輪換交替使用,採收前3天停止用葯。
防治細菌性軟腐病
①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百合。
②必要時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
防治基腐病
①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
②合理輪作。及時清除病株。保持通風,避免高濕和過熱。
③種球消毒,用40%福爾馬林120倍液浸種35小時,防效明顯。
④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2號水溶液粉劑800~1000倍液。
蟲害防治
常見蟲害有:蚜蟲、金龜子幼蟲、蟎類。
蚜蟲危害,常群集在嫩葉花蕾上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縮,生長不良,開花結實均受影響。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鏟除田間雜草,減少越冬蟲口;②發生期間噴殺滅菊脂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000倍液,蚜虱凈,大功臣。金龜子幼蟲可用馬拉硫磷、鋅硫磷。蟎類可用殺蟎劑。
收獲加工
定植後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低下部分完全成熟後採收。百合一般在大署節前後(7月下旬)選晴天採挖。收後,切除地上部分,須根和種子根,放在通風處貯藏。畝產750~1500公斤,折干率30~35%.97年邵陽日報載:洞口一人種百合,3畝地產2.5萬公斤,最大的一株重10公斤。
加工可分如下幾步。
①剝片。即把鱗片分開,剝片時應把外鱗片、中鱗片和晶元分開,以免泡片時老嫩不一,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影響質量。
②泡片。待水沸騰後,將鱗片放入鍋內,及時翻動,5~10分鍾,待鱗片邊緣柔軟,背部有微裂時迅速撈出,在清水中漂洗去粘液。每鍋開水,一般可連續泡片2~3次。
③曬片。將漂洗後的鱗片輕輕薄攤曬墊,使其分布均勻,待鱗片六成千時,在翻曬直至全乾。以鱗片潔白完整,大而肥厚者為好。
5. 百合葉子發黃
行。不長篇,不復制。
請別害怕。
氣溫不很高對百合的生長是有利的。
①應該是沒有問題,黃葉都是在最下面的,我種在地上的也差不多,應該是自然老化。
②百合怕旱、怕酷熱;喜陽光、喜涼爽潮濕環境;可以多噴噴霧讓環境空氣相對濕度高一點更好,還可以用千分之一、二的磷酸二氫鉀噴霧作為葉面追肥,以改善黃葉症狀。
③肯定是花苞了。要注意氣溫變化,氣溫過低了會回芽開不了花(不低於攝氏15度就行)。
④另外:看似盆土不理想太硬了。百合喜微酸性至中性的、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乾燥時用手就能輕易挖下去的才好。
希望能夠幫助你。
6. 百合有哪些病蟲害
盆栽百合常見病害有腐敗病、腐爛病、葉枯病、病毒病、立枯病和疫病,蟲害主要是蚜蟲、蠐螬。
(1)對腐敗病的防治。
注意排水防濕;出苗後噴波爾多液10天一次,連續3~4次。
(2)對腐爛病的防治。
用0.5%(球重)五氯硝基苯拌種,並用50%代森銨200~400倍液灌溉。
(3)對葉枯病的防治。
實行輪作,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用抗菌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連續噴灑2~3次。
(4)對病毒病的防治。
病毒病主要由蚜蟲傳播,因此要及時防治蚜蟲,拔除受害嚴重的植株。
(5)對立枯病的防治。
一是增施磷、鉀肥。二是播種前用抗菌劑浸種。三是出苗後用抗菌劑連續噴灑2~3次。四是及時拔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6)對疫病的防治。
一是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二是拔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消毒。三是發病初期用殺菌劑如甲霜靈灌根,或大生M-45葉面噴灑。
(7)對蚜蟲的防治。
防治蚜蟲應徹底清除田間地頭雜草,發病後噴灑氯氰菊酯或魚藤精。
(8)對蠐螬的防治。
一是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二是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100~150克,或50%辛硫磷乳油100克,拌細土15~20千克做成毒土撒施,也可用辛硫磷溶液灌根,人工捉除。
7. 百合花怎麼種徝養護
方法:
1.百合花謝40~60天後新生的鱗莖已發育成熟,可將它們挖出來,將大小嶙莖分開。栽前先深翻土地並施人大量有機肥料,然後開溝^溝深不得小於25厘米,栽得越探生長越好,越冬鱗莖也不會受凍。生長期間應適當遮蔭,人冬後對不耐寒的百合應蓋草保護。地栽時3~4年需分栽一次。
2.要想讓百合在春節開花,應在9月份選肥大鱗莖栽人大而深的桶狀花盆中,先放在冷涼的室內保持低溫;11一12月的室溫控制在10攝氏度左右。新芽出土後多見陽光,將室溫提髙到15攝氏度以上,春節前即可開花。如將室溫提高到20攝氏度,晚間用日光燈補光5小時,可提早2周開花。
3.如果元旦用花必須栽種麝香百合,9月份盆栽,.元旦開花。
為了周年生產鮮切花,可將鱗莖放在3〜5攝氏度的冷藏室內或冰箱下層貯存,分批分期取出栽種
8. 擬霉莖根腐病是土壤里細菌還是真菌
擬莖點霉根腐病的病原為擬莖點黴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15-30均可發病,20-25℃發病重。
病害症狀:主要侵染根及莖部,初呈水浸狀,後腐爛。莖縊縮不明顯,病部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別於枯萎病。後期病部往往變糟,留下絲狀維管束。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狀不明顯,後葉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復。嚴重的則多數不能恢復而枯死。
防治方法
(1)有條件的與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2)採用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後田間積水,苗期發病要及時鬆土,增強土壤透氣性。
(3)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或配成葯土撤在莖基部。
1、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病,澆水後注意排濕。
2、增施生物菌肥。
9. 百合花葉子上有黑色的一條線,是不是生病了
是的,具體什麼病需要看圖片才能判斷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北半球的幾乎每一個大陸的溫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全球已發現有110多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葵(火)百合、姬百合等。百合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干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
栽培技術
一、整地、施肥百合適應性較強,以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為好。土壤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粘土次之,澇窪積水的土地不宜種植。種植時選好地塊,每畝施圈肥、土雜肥4000公斤及過磷酸鈣40公斤作底肥;翻耕20~30cm,耙細、整平;做畦,畦寬130cm,畦長因地勢而定,雨水特多地區要堆畦做壠,壠寬80~100cm,開排水溝,排水溝深為10~15cm,以防積水。
二、栽培技術百合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採挖,採挖後埋於稍潮濕的細沙中保存,但也可留在地里不挖,隨栽隨挖,到9月~10月份之間,取出根芽,將根芽分開,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5~30cm,株距5~20cm,將根芽芽頭向上栽在溝內,平畦可覆土4~5cm,起坑種植可覆5~7cm,栽種時如果土地過干可少量澆水,畝用根芽130~150公斤。
三、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秋栽百合當年苗不出土,根系發育好,第二年開春苗即可出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宜淺不宜深,百合在生長前期消耗本身養分,中期要施翠姆水溶肥,後期開花。在花蕾出現時,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產量,百合在整個生長期間基本無病害,如發現病害根腐病,發病時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注根部。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常用低毒殺蟲葯防治。
四、收獲加工秋栽的百合第二年7月份收獲,去掉莖稈挖出鱗莖,去凈泥土,剝下鱗片,將鱗片放入沸水中燙5分鍾左右,然後撈出放到清水中,洗去黏液,立即曬干,未乾時不要隨便翻動,如遇雨天,可炕干。全乾後,即可供葯用。每畝可產干品300~3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