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百合棉衣短

百合棉衣短

發布時間: 2022-04-19 15:23:26

⑴ 棉襖袖子短了怎麼辦

所需工具:舊秋衣一個,剪子一個。

1、先找個與棉襖同色的舊秋衣,把它的彈性袖口給剪下來。

注意事項:盡量選用顏色相近的衣物,這樣做出來美觀。

⑵ 短棉衣怎麼搭配更洋氣

這是一款韓版時尚修身連帽羽絨服內涵豐富多彩,搭配上黑色的小短褲,再配上高筒靴,讓你在整個冬日裡溫暖而又不失美麗;
這款蕾絲花邊短款羽絨服,裡面搭配上蕾絲打底衫,再搭配上黑色的蕾絲裙,黑色的絲襪,高筒的皮靴,整體效果清新、美麗,而又不失甜美風范;
這款時尚糖果色修身顯瘦短款羽絨服,衣服的立體感很不錯啦,下擺和衣袖都是松緊設計,搭配上短款和靴子,非常的不錯啦,整體效果青春而又美麗;
這款帶有毛領修身糖果色羽絨服,搭配上毛絨帶有層次的小短裙,裡面再搭配上一件皮質緊身的打底褲,再配上黑色高跟的小短靴,整體效果簡約大方,讓你整個冬日裡面都能充滿暖暖的味道,你還在為冬日裡面寒冷而發愁嗎?
這款假兩件套連帽短款羽絨服,簡單的設計很是大方美觀,貉子毛領視覺上就很舒服暖和,搭配上休閑的牛仔褲,整體效果大方而又休閑,很漂亮哦;

⑶ 什麼是百合

出處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葯不能治,得葯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而身形如和,其脈微微。」其病邪少虛多,屬陰虛內熱之證,治以補虛清熱,養血涼血,用百合地黃湯。亦可選用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湯、百合滑石散等方。或謂百脈一宗;其病舉身皆痛,無復經絡傳次,而名百合。起於傷寒大病之後,余熱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典型病例
頭內烘熱眼睛脹,胃部不適四肢懶。百合的鱗莖既可做菜,又可入葯。然而,中醫還有一種以「百合」命名的疾病,卻容易被忽視和誤診。廣西來賓市的丁大媽,前不久到鄭州探親,下飛機後感到身上寒冷,穿上棉衣還冷得打顫,而別的旅客穿著夾衣還熱得直冒汗。到女兒家後,丁大媽感到心慌,神志恍惚,坐卧不安,於是到一家醫院診治。醫生根據其心電圖提示有心肌缺血情況,按免疫力低下用葯,輸注參脈液、黃芪液和氨基酸等。幾天後,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少氣懶言,似睡非睡,周身出汗,蒙頭裹臉,自感頭內烘熱、眼睛發脹、胃部不適、口苦發干,四肢睏乏,聽到別人講話就心煩。她輾轉來到鄭州大學四附院中醫科,李順景副主任醫師詳細詢問了病情,根據脈象及症狀,認為符合「百合病」特點。病人本屬陰虛體質,又輸注益氣升陽的熱性葯物,虛陽上升,心肺陰虛,諸症叢生。因此採用養陰潤燥、補虛清熱的治則,應用百合地黃湯加減治療。主葯有百合、生地、北沙參、黃芪、桔梗、玄參、丹參、全瓜蔞等。服用20多服中葯後,丁大媽身體逐漸恢復了正常。
「百合病」的命名與祖國醫葯從單方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有關。因百合治療這種病有效,故以百合來命名。其最早載於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歷代中醫學家也有闡述,認為「百合病」是血熱留滯,損傷心肺之陰而損及百脈,其症狀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慾時好時差以及口苦、尿黃、脈象微數等。該病多由於外感熱症後余邪未盡,復由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或由於情志不調、七情內傷、神不守舍等引起。治療需分別陰虛內熱、痰熱內擾、心肺氣虛等類型辨證施治,常用百合為主葯,以百合地黃湯為主方,在此基礎上根據病情及時調整

⑷ 簡述宋朝時期女子主要服裝的種類及形制特點

宋朝服飾概述

多姿多彩的唐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雖然開放民主, "但由於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和對外政策的妥協退讓--服飾文化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朴。宋代女裝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一切的"張狂"剎時都收斂了許多。宋時不論權貴的皇親國戚,還是一般的百姓,都愛穿著直領, 對襟的背子,因為既舒適得體,捷又顯得典雅大方。
南宋後期,"一鉤羅襪素蟾弓"表明婦女裹足漸成大勢,這種農村的習俗殘害了古代農村女性的身心, 能倖免於難的就只有那些勞苦的從事田間耕作的婦女!纏足,是中國婦女血的歷史;青樓,是我國女性淚的根源。除了盛行殘酷的纏足之風,青樓文化也是宋代特殊的一面。青樓女子雖然命苦,卻不乏才貌雙絕者。人稱"秦淮一片明月",以文采稱著的這類女子多居住於長江沿岸,衣著扮相自然別有一番韻味。
宋朝服飾簡史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男服服飾:
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
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
女服服飾:
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宋代皇帝朝服

宋代皇帝朝服——本圖為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穿戴展示圖及通天冠、黑舄圖。這種服裝僅次於冕服,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著的服飾,相當於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寬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里用紅色,領、袖、襟、裾均緣黑邊。下著紗裙及蔽膝也用絳色。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另掛佩綬。皇太子在大典禮時也穿這種服裝,冠用十八梁(名「遠游冠」),與此稍有區別。
宋代皇後禮服

宋代皇後禮服——宋代皇後禮服展示圖。這是宋代皇後最貴重的服飾,平時很少穿著,只有在受皇帝冊封或祭祀典禮時使用。穿著這種服裝,頭上必須戴鳳冠,內穿青紗中單,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
宋代貴婦禮服

宋代貴婦禮服——本圖為大袖羅衫、長裙穿戴展示圖(山西永樂宮壁畫)。永樂宮壁畫是我國古代壁畫藝術中的瑰麗珍寶。雖然它的題材主要是宗教故事,但其中人物的服飾,則大多植根於生活。本圖是根據永樂宮三清殿壁畫天女所繪。在現實生活中多多為嬪妃、貴婦所穿。
宋代貴婦禮服——宋代大袖衫、長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遺留下來的服式,在北宋年間依然流行,多為貴族婦女所穿,是一種禮服。普通婦女不能穿著。穿著這種服裝,必須配以華麗精緻的首飾,其中包括發飾、面飾、耳飾、頸飾和胸飾等。本圖為對襟大袖衫、披帛、長裙穿戴展示圖。
宋代官員朝服

宋代朝服——宋代官服分為祭服、朝服、公服、時服、戎服、喪服等。宋代朝服,也叫具服,朝會時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緋色羅袍裙、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這種服飾,以官職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以下就沒有中單、佩劍及錦綬。中單即禪衣,襯在裡面,在上衣的領內露出。本圖為中單展示圖。
宋代官吏公服
宋代官吏公服——宋朝百官常朝視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禮及隆重朝會時穿著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襲唐代的款式曲領大袖,下裾加一道橫襕,腰間束以革帶,頭戴襆頭,腳穿靴或革履。公服襆頭,一般都用硬翅,展其兩角,只有便服才戴軟腳襆頭。公服所佩的革帶,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志之一,它比服裝顏色分得更細。圖為展腳襆頭、大袖襕袍及玉帶展示圖。
宋代婦女襦裙

宋代婦女襦裙——宋代襦裙的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的影響。身上的裝飾並不復雜,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本圖為窄袖短襦、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宋代背子

宋代背子——宋代婦女通常的服飾,包括貴族婦女平時所穿的常服,大多為上衣襖、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為裙子、褲等。宋代背子樣式,為對襟、窄袖,領、袖口、衣襟下擺都鑲有緣飾。衣襟部分時常敞開,兩邊不用紐扣或繩帶系連,任其露出內衣。關於婦女的內衣,也有時代特色,除貼身的「抹胸」之外,還有一件「腹圍」。腹圍是一種圍腰、圍腹的帛巾,其繁簡不一,顏色以黃為貴,時稱「腰上黃」。圖為背子穿戴展示圖。
宋代大袖

宋代大袖——宋代大袖,原是皇嬪妃的常服,因其兩袖寬大,故名大袖。《宋史·輿服志》記:」其常服,後妃大袖。」後來傳到民間,成為貴族婦女的禮服。《朱子家禮》稱:「大袖,如今婦女短衫而寬大,其長至膝,袖長一尺二寸。」另註:「眾妾則以背子代大袖。」可見地位稍低的婦女不能穿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大袖樣式為對襟、寬袖,衣長及膝,領、衣襟鑲有花邊。此圖為大袖展示圖。褙子
宋代胄甲

宋代胄甲——宋代的胄甲,大體繼承晚唐五代的服式略有變化。北宋初年的鎧甲,據《宋史·兵志》記載,有金裝甲、連鎖甲、鎖子甲、黑漆順水山子鐵甲、明光細網甲等多種鐵甲;還有一種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銅或鐵片製成的較輕便的軟甲。《武經總要》是我國一部記述有關軍事組織、制度、戰略戰術和武器製造等情況的重要軍事著作,其中詳細記載了北宋時期的鎧甲樣式及其制度。如頭戴兜鍪,身穿甲衣,兩袖綴有披膊,下配有護腿。本圖為宋代鎧甲穿戴展示圖。
質朴保守話宋裝

宋代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後、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 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襲初唐。在北宋初年因服飾沒有定製,又受外來影響,所以曾出現過著"氈笠"、"鉤(敦下+土)"(襪[衣旁+誇])的契丹服,人們稱它為奇裝異服。宋代官家服飾普遍十分奢侈,民家著裝也很講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間)規定宮內婦女的服色要隨大夫變化,還規定庶民百姓不得採用綾縑五色華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時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飾,而且更趨奢華。對於這些規定民間庶民置若罔聞,綾縑錦綉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貴族閨閣們,還別出心裁地設計出許多種裝扮方法,追求出新與別致。不但衣料選擇考究,而且梳妝也很特別,有的梳大?方額,有的扎發垂肩,有的雲光巧額鬢撐金鳳,貧者還有用剪紙裝飾頭發,身上抹香,足履綉花等。
宋裝繼承唐裝遺制,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都是命婦之服。1975年在福建省的浮倉山出土了一座墓葬,從眾多的陪葬品中可以瀏覽到宋代女裝的全貌。這是一座十分有研究價值的宋墓,墓主是一位因難產而死的十七歲少婦,是南宋時期的貴族婦女。墓葬中的陪葬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是上乘物品,出土的衣妝配件十分齊全。長衣、短衣、單衣、夾衣、棉衣其式樣均具有宋代風格,每件還有不同變化。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重疊縫制著護領。所有服式均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度,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綉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綉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出土的幾十件文物中,按原料分可有兩大類。一類是羅、絹質地的平展裙〈以二、三片面料縫製成),分上下兩幅,上幅壓下幅,裙腰上有雙帶,這種裙除少數幾件為全素色外,大部分都有邊飾;另一類是非常精美的印花羅百褶裙其原料既透明又輕薄,除裙腰和帶子以外,全部是印金小團花紋。
文物中還有三種長褲,即開襠的單夾褲,開襠的絲棉褲和滿襠的右側開片褲。長褲是古代女子的內用服式,由於有裙遮蓋,所以當時的褲子更強調實用性,全用素羅、素絹縫制,無花邊裝飾。所謂無襠或開片,主要是為使用方便而設計。這些長褲一般尺寸是:褲長為二尺三寸至二尺七寸;腰圍為二尺至二尺四寸;褲口寬為七寸至一尺,開襠褲的帶子綴在腰部正中,開片褲的雙帶綴在右側,帶長約一尺八寸。
該墓出土的文物包括:袍、襖、裙、衫、褲、肚兜、綬帶、鞋、襪、香囊、粉撲、裹腳布 、荷包和例假帶等數種。為後人研究宋代女子衣妝,提供了極好的資料。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朱衣朱裳,內著白色羅中單,外束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佩、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著朝服時必戴進賢冠(是一種塗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塗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祭服是參照漢代以後制定的形制。
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是公服。這種服式以用色區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定,服用紫色和緋色(硃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別。 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官臣的衣物。宋建隆三年以後賜發的范圍更加廣泛,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步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 。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在這里指"燕居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因此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從隋代開始,帝王統用明黃色制衣,官臣不得亂用。據文獻記載,由於朝廷內賜佩金銀魚袋的公服是以紫、緋色原料製做,故一般低級官吏不得亂用,而只可服用黑白兩種顏色。 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者著錦袍,無官職者著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詩人陸游曾寫道「業農……惟布襦裙,取適寒暑之宜」。襦襖有夾棉之分。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之人服用。由於這種衣服體窄袖小,故稱之為筩袖的襦(即筒袖)。 「衫」為宋代男子穿用,外穿寬大的衫叫「涼衫」。色白的衫叫「白衫」。深紫料的衫叫「紫衫」。士大夫用衫有記載「紫衫非公服,特小衫也」。因此紫衫又為「窄衫」。《清明上河圖》中,有頭戴帷帽乘驢之女子也披"涼衫"。由於涼衫大多以淡紫色為主,故宋考宗時曾規定以涼衫為吊喪之服。另外"毛衫"、"?衫"是以羊毛和麻葛原料而取名。
「襕衫」,《宋史·輿服志》記載「襕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襕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圓子生、州縣生服之」。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襕的男人長衫。
「裳」是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以黃裳。燕居之時不束帶,待客之時以大帶束之。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鶴氅」有記載「又有大袖如中國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紵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著褲質地也十分講究,以紗、羅、絹、綢、綺、綾為多,並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平民勞作時著褲質地比較粗劣。
1975年從江蘇金壇地區,出土了一座宋代儒生的墓葬,該墓墓主是一位八品以下官職的庶人子弟,太學士周?。由於葬者地位低下,出土的文物,從質量到數量均較為遜色。從古至今男性與女性在衣著儲備上生前自然有別,但在死後更明顯不同,這位儒生的陪葬品就具有這種男性特點。陪葬物中有單衫、夾衫、絲錦袍、短衣和無底的紬襪褲等,比較簡單。衣物大多是合領、交領和圓領式樣。

⑸ 小棉襖是什麼意思

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是一種比喻,是父母和女兒關系密切的高度概括,是形象的詮釋女兒對父母的關心、照顧、理解和幫助以及情感上的交融,因為女兒心思細膩,感情豐富,溫柔體貼。

比喻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比喻句的含義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

(5)百合棉衣短擴展閱讀

分類

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片語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1、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詞將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兩種不同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明喻的表達方法是:A像B。(會出現明顯的比喻詞)

2、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系,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喻詞。

3、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沒有比喻詞。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下黃色的淚珠里。(借喻)

⑹ 白白的棉衣這個詞語對嗎

白白的棉衣這個詞語不對,應該用白色的棉衣,或者長大的棉衣、短小的棉衣、暖和的棉衣

⑺ 棉服多重才算厚

棉服需要有500g才算厚。填充棉達到150克才算厚。

一般棉衣的填充棉分駝絨棉,仿絲棉,蓬鬆棉,羊絨絮片等等,是按克來算的,一般短棉服120克-140克,長棉服為140-160克,袖子一般100克,口袋什麼的不需要太多,20克就可以,領子一般用碎棉或者羽絨來出造型。

棉服的洗滌方法:

如果棉衣不是太臟,可將其先在太陽下曬2~3小時,然後用木棍搞衣內的一盆鹼水或肥皂水洗滌液,待水溫後,用刷子蘸洗滌液反復刷洗棉衣,然後換一盆清水,用干凈布蘸水把棉衣上的洗滌液擦凈。水要勤換,總保持清亮,直到把棉衣表面擦凈為止。

將擦後的棉衣掛起來晾乾,快乾時可用熨斗將其燙平,然後用木棍輕輕拍打棉衣,使棉花重新恢復松軟狀態。

如果棉衣太臟,可採用浸洗法,即將開水倒入盆內,放些鹼面,溶化後再加些冷水,然後把棉衣整個浸入水中泡上2小時,取出後,再往棉衣上塗些肥皂,依次用刷子將衣上污垢刷凈,再用清水漂洗干凈,將其打開曬干。

⑻ 短款棉衣怎麼配下身才不會顯得屁股大

首先你要看你選擇的短款的棉衣是寬松的還是緊身的!

一般如果是寬松的棉衣,你不管是搭配緊身的還是寬松的衣服都不會顯得屁股大,因為上半身已經夠大了,已經在視覺上形成了寬松的效果,下半身就算是穿緊身的也不會顯得屁股大。

如果選擇的是緊身的短款棉衣,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屁股比較大,穿了緊身的衣服會造成視覺上突出屁股的效果,就會顯得屁股很大,不是很美觀

所以,緊身的短款棉衣應該怎樣搭配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三:緊身短款棉服配短款A字裙

大家都知道A字裙是遮屁股的神奇單品,夏天穿的比較多。冬天可以選擇毛呢或者燈芯絨材質的,暖暖的布料穿起來更舒服。如果你覺得短裙會顯屁股大,你可以直接把路人的焦點放在你的鞋子上,可以選擇彩色的馬丁靴搭配也可以選擇彩色的厚底鞋搭配,都會很洋氣的哦。

⑼ 小棉衣怎麼搭配好看

雖然現在依舊處於11月底,但是這寒風凜冽的溫度,很難不讓人懷疑來到大雪紛飛的東北。即使是在南方地區也有著刺骨的寒冷,所以棉服真的是要提上日程了。

棉服可以說是出鏡率最高的單品了,但棉服種類繁多總是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怎麼選擇和搭配。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短款棉服是最實用的單品了。小個子穿著能顯高,微胖女生穿著能顯瘦。

一、棉服+短款裙

短款棉服出鏡率最高的設計感,就是簡約基礎款的麵包服了,略微寬松的設計恰到好處。

短款的棉服加短款半身裙的剪裁,是兩種短款長度的組合,由此也可見顯高效果的驚艷程度。的確如此,搭配造型不讓人失望,小個子女生非常適合這一種搭配。可以讓腿型看起來筆直,整個人看起來更為挺拔。

二、棉服+蕾絲裙

如果非要將棉服劃分一個屬性,那麼風格應該更偏向於可愛甜美,因為棉服本身就有蓬蓬的效果,再加上寬松的剪裁,就像是小麵包的感覺,就非常甜美可愛。

所以棉服與蕾絲裙的結合可謂是相得益彰,整個搭配都有一種甜甜的味道,讓人彷彿來到了馬卡龍的世界,讓人彷彿來到了回到了童年時光,所以穿著上身不僅優雅還非常減齡。

三、棉服+連衣裙

想要簡化時尚搭配的步驟,那麼連衣裙可以幫你解決問題。連衣裙擁有了兩件單品的效果,顯然非常讓人喜愛。可以簡化搭配時尚,只需要搭配一件棉服就可以了。

基礎簡約的搭配適合日常生活,也適合穿搭小白,讓你擁有時尚氣質。

四、橘粉色棉服+米白闊腿褲

哪一種搭配可以讓人看起來溫柔有氣質,那麼肯定是橘粉色了。橘粉色與米白色雖然不是那麼流行,但是卻可以給人一種甜美溫柔的氣質。

尤其是橘粉色真的非常適合亞洲女生,可以讓你的皮膚顯得更加有氣色。米白色是溫暖色系中最為百搭的一個顏色,所以整個配色搭配不僅百搭還非常氣質,像是水蜜桃味道的冰淇淋。

五、同色系棉服搭配

版型可以決定時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配色也是不容小覷的力量。比如遇到不會搭配的顏色時,就可以選擇同色系的搭配方案,因為同色系的搭配不容易出錯。

時尚氣質的同色系搭配還有著顯高的效果,讓你輕松獲得時尚,又能俘獲顯瘦的效果。

六、棉服+格子褲

說到今年最流行的元素,想必就是格子設計了。來自於英倫風的優雅如今已經成為了復古時尚,穿著上身就有復古的魅力,所以很優雅又很高級感。

格子褲就是近年崛起的一匹黑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化解基礎款單調。同時又可以打造出個性時尚。

七、棉服+斜挎包

雖然冬季棉服總會帶有設計感的大口袋,但是斜挎包依舊是不能缺少的單品,因為它們不僅僅是實用系列的單品,其實更是一種裝飾性的單品,可以讓整個人看起來更加高挑。

所以斜挎包是小個子喜歡的單品,精緻款的斜挎包更是受到了歡迎,看起來俏皮可愛。

八、棉服+小黑褲

最不容易出錯的冬季搭配想必就是小黑褲了,不同腿型的女孩子可以選擇不同版型的小黑褲,但是總體搭配的效果都不會差別很大,一定是顯瘦又顯高的代表。不得不說小黑褲的穿搭完全是綽綽有餘,不會過時的經典。

熱點內容
七夕節陪誰過 發布:2025-08-03 22:49:06 瀏覽:156
盆栽檸檬的花期 發布:2025-08-03 22:41:21 瀏覽:290
春節和七夕 發布:2025-08-03 22:40:36 瀏覽:464
海棠依舊線索 發布:2025-08-03 22:34:21 瀏覽:181
杭州櫻花國際日語電話 發布:2025-08-03 22:34:19 瀏覽:223
盆栽木盆 發布:2025-08-03 22:17:14 瀏覽:82
花卉園藝名字 發布:2025-08-03 22:15:24 瀏覽:915
洛陽挖盆景 發布:2025-08-03 22:13:14 瀏覽:194
獨桿海棠包括 發布:2025-08-03 22:01:55 瀏覽:186
王輝牡丹 發布:2025-08-03 21:54:11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