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小鱗莖繁殖視頻
A. 現在家裡的百合花已經開花,應該怎樣繁殖
1、鱗片繁殖
選用秋季成熟的健壯種球,剝去外圍的萎縮鱗片瓣後,健康的第、3輪鱗片(層)鱗片肥大,質厚,儲存的營養物質最豐富,是最好的繁殖材料。剝取扦插用鱗片時,下手要輕,以免壓傷鱗片表面,導致腐爛,每個鱗片基部最好能帶上一部分盤基組織,以利於形成小新鱗莖。剝取下的鱗片用水沖洗干凈,然後進行扦插。內層小而薄的鱗片不適宜做扦插繁殖材料,留下的中心小軸可單獨栽培,自成一個新的鱗莖。
百合鱗片選好後,就是繁殖了,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鱗片插入松軟的介質1/3,另外一種是將松軟的泥炭和鱗片混合起來裝入塑料袋,然後在塑料袋裡充滿氣,就可以了。
2、珠芽繁殖
亞洲百合,卷丹花後,尤其是消苞後會在植株葉片根部產生小鱗莖,叫做珠芽,如果是人為播種,花友需要注意的百合的種子壽命極短,貯存半年就會失去發芽能力,夏季採收成熟的百合珠芽(成熟的百合珠芽是紫黑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可播珠芽,播後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百合珠芽的生長過程可參考第二段。
3、子球分株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百合會自然在母株周圍生出小百合球根,我們可以用這些小球根來繁殖,相對於鱗片繁殖節省了前面不少流程,直接進入小球養護模式。
就這三種百合方式來說,子球分株最為方便,也比較快,但是繁殖量比較少,而珠芽繁殖相信很多花友都沒看到自己的百合有株芽,而卷丹百合之類,木有必要大量繁殖了。百合鱗片繁殖雖然時間長,但是可以量產。
4、種子培育
適用於能開花結實而產生種子的品種,如卷丹、山丹。秋季採下成熟種子,隨即播入苗床。苗床土用中層菜園土4份加充分腐熟細碎的堆肥4份加細沙2份混勻,鋪於苗床,厚10厘米。種子撒播後蓋細土3厘米厚,覆草蓋膜。種子可在冬季萌發,翌春出苗早且生長快。切勿拖到翌年春季才播種,否則出苗遲巨發芽率低。出苗後揭去膜和草,進行間苗。以後勤中耕除草追肥。秋季鱗莖還小,需繼續培育才可作為種球。
5、芯子培育
適用於獨頭鱗莖品種。秋季採收百合時,淘汰病、弱和色異樣的百合,選取發育良好者,剝去鱗莖外層鱗片用於上市或加工,剩下拇指粗的百合芯子與盤作種球,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達到種球標准。
(1)百合小鱗莖繁殖視頻擴展閱讀:
百合花的鱗莖繁殖方法:
1、繁殖時間
想要用百合花的鱗莖繁殖,就一定要選擇好繁殖的時間。百合花鱗莖繁殖一般都是為了將一株已經很密集的百合分成好幾株。鱗莖繁殖的時間最好選在春天,有利於植株生長和生芽,在百合脫盆,准備分株的時候進行的。
2、切分鱗莖
將百合植株的根莖洗干凈,健康的球莖身上掰下附屬在一旁的小鱗莖。很多花友不知道百合花的莖怎麼繁殖,其實只要掰的時候注意一點,就不會有錯了。要是拿不準的話,可以用消過毒的小刀,從其相連的位置小心的切下來。
3、鱗莖消毒
百合花小鱗莖掰下來之後,鱗莖上面會留下傷口,是不可以立即種植的,會引起根部細菌感染,導致植株生病,難以存好。在種植之前將小鱗莖泡在稀釋後的高猛酸鉀溶液裡面,1天1夜之後,就可以將其撈出來,晾幹了。
4、選擇盆土
百合花喜歡較為疏鬆的土壤,最好在土壤中帶一點點的酸性。用泥炭土加上砂土混合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讓土壤帶有粘性,這是會阻止植株發芽的。花盆盡量用寬口淺盆,最好是用花盆口直徑大於深度的陶制透氣的花盆。
5、種植鱗莖
等到盆土備好,百合花球莖也處理好了,就可以直接種植了。將土壤刨一個小坑,然後將小鱗莖放在坑中。慢慢將土壤掩蓋上去。但是不要壓得太深了。然後,澆水濕透土壤。將花盆放在稍微通風一點的陰涼環境,等待它長出新芽。
B. 百合怎樣繁殖 步驟
百合繁殖有分球來繁殖,鱗源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鱗片扦插:將花期的成熟莖切成小段的鱗莖陰干,或剝下鱗片埋於沙中,插後30天,自葉腋間長出球莖,再培育成小鱗莖。在4—5月進行下種,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為宜。一般春插經2—4個月後,大部分鱗片可生根發葉,長出小鱗莖,此時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種植。
播種繁殖: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低於5℃不發芽;25℃以上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經2—3年後才開花。
組織培養: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絲、花柱、子房、鱗片基部的腋芽組織培養成試管苗,然後移植於苗床護理長大,供生產種球。
C. 怎樣繁殖百合
栽培百合首先要繁殖種苗,可用種芯、籽球、珠芽、鱗片、種子、組織試管培養等繁殖方法。生產上常用籽球、珠芽、鱗片等繁殖方法。
(1)籽球繁殖。
採用次生小鱗莖進行繁殖。該法見效快,病害少。百合的地上莖地表部分會長出1~2厘米大小的籽球(次生小鱗莖),採收百合時留下,埋在沙里,秋播時作種用。秋播時,行距20~25厘米,株距8~10厘米,播深4厘米,播種後覆土蓋草。第二年長到直徑5厘米,重30克以上者,即可作大田生產用種,較小的鱗莖再培養一年。
(2)珠芽繁殖。
麝香百合不產生珠芽,其他百合夏天在其葉腋處能長出蠶豆粒大小的珠芽(即氣生小鱗莖),每株可產生40粒以上。夏季氣溫不斷升高,珠芽會脫落,應在脫落前採收,留作種用,當年9~10月播種。要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播種,行距12~15厘米,株距5厘米;每穴1粒,播深3~4厘米,播後覆土蓋草,保溫防凍。翌年春揭草,追施肥料,促使生長,夏末秋初挖出珠芽沙藏,秋後加大株距再培養一年,到第二年挖出供生產用種。
(3)鱗片繁殖。
這種方法繁殖系數高,較為常用。待鱗莖充分成熟後掘起,選肥大無病蟲害的,用利刀把鱗片從基部切下,隨即播於鋪沙壤土的苗床中。播時基部朝下,各片距離3厘米,上蓋細沙厚約6厘米,床土保持溫度20~24℃,濕度80%~90%,培養15天,在鱗片的切口處會長出米粒大小的鱗莖體。30天後長葉,60~70天即可長成直徑1.5厘米左右的小籽球。把籽球移植到大田培育1~2年,就可按鱗莖大小分別供生產用種。一個健壯的百合鱗莖,可繁殖出100~200棵百合苗。用鱗片繁殖法要選無病健株,先經過35℃以上高溫7天的越夏處理,才能發芽快而整齊。
(4)組培繁殖。
外植體常用鱗片。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鍾,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後,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後,小球體變成叢狀芽,一個月後形成小鱗莖。
D. 百合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百合的繁殖方法有分鱗莖、分小鱗莖、分珠芽、鱗片扦插和播種等方法。其回中,以分答小鱗莖法最常用,鱗片扦插法應用也較多,分珠芽和播種法,僅適用於少數種類。
分小鱗莖法:每年秋季掘起鱗莖時,在莖的地下部莖節上著生幾個大小不等的小鱗莖,將這些小鱗莖摘下分栽,再培養l~2年即可開花。為使百合多生小鱗莖,可採取如下措施:將鱗莖適當深栽,使莖的地下部位相對增長,有利產生小鱗莖。
開花後,將地上莖留40厘米剪去上部莖葉,可促使地下莖節形成小鱗莖。
花後將莖壓倒淺埋土中,促使葉腋間形成小鱗莖。
花後將莖帶葉切成小段,每段帶葉3~4片淺埋在濕沙土中,經過一定時間,則在葉腋內可產生小鱗莖。
鱗片扦插法:選發育良好的百合,在其開花後掘起,陰干數日,待鱗莖失去水分表面稍皺縮時剝下鱗片,將基部向下斜插於腐殖質土中,插後澆透水,以後保持土壤一定濕度,但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易腐爛。
分珠芽:百合的某些種類如卷丹百合,葉腋能發生小鱗莖,稱為「珠芽」。可在9~10月掰取這些珠芽進行栽植,珠芽充分成熟時採用。隨采隨播種在疏鬆的土壤中。冬季萌動生長。但不出土,第2年出土生長,秋季長成3厘米左右的球根。亦可形成新的植株。
E. 百合怎樣分小鱗莖繁殖的
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沙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
F. 家庭種百合花怎樣繁殖
百合的繁抄殖方法有分襲鱗莖、分小鱗莖、分株芽、鱗片扦插和播種等,其中以分小鱗莖法最常用。
(1)分小鱗莖法秋季掘起鱗莖,將莖節上著生的小鱗莖摘下分栽,培養1~2年即可開花。為使小鱗莖多生,可採取如下措施:一是將鱗莖適當深栽,使莖的地下部位相對增長;二是花後地上莖留40厘米剪去上部莖葉,可促使地下莖節形成小鱗莖;三是花後將莖壓倒淺埋土中,促使葉腋間形成小鱗莖;四是花後將莖切成小段,每段帶葉3~4片淺埋在濕沙土中,則在葉腋內可產生小鱗莖。
(2)鱗片扦插法選發育良好的百合,花後掘起陰干數日,待鱗莖失去水分表面稍皺縮時剝下鱗片,將基部向下斜插於腐殖質土中,澆透水,平時保持一定濕度即可。
G. 百合怎麼繁殖
百合的來繁殖方法有分鱗莖自、分小鱗莖、分株芽、鱗片扦插和播種等,其中以分小鱗莖法最常用。
(1)分小鱗莖法秋季掘起鱗莖,將莖節上著生的小鱗莖摘下分栽,培養1~2年即可開花。為使小鱗莖多生,可採取如下措施:一是將鱗莖適當深栽,使莖的地下部位相對增長;二是花後地上莖留40厘米剪去上部莖葉,可促使地下莖節形成小鱗莖;三是花後將莖壓倒淺埋土中,促使葉腋間形成小鱗莖;四是花後將莖切成小段,每段帶葉3~4片淺埋在濕沙土中,則在葉腋內可產生小鱗莖。
(2)鱗片扦插法選發育良好的百合,花後掘起陰干數日,待鱗莖失去水分表面稍皺縮時剝下鱗片,將基部向下斜插於腐殖質土中,澆透水,平時保持一定濕度即可。
H. 百合的小鱗莖繁殖是怎樣做的
百合的小鱗莖繁殖:在採收時,收集小鱗莖,按鱗片繁殖的方法消毒小鱗莖。然後,按行株距15厘米栽種。經一年培育,一部分可達種球標准,較小者,繼續培養1~2年,再作種用。
I. 百合鱗片扦插繁殖怎樣做
花落後至葉枯黃時挖取成熟的大鱗莖,起出的鱗莖不要在太陽光下曬,防止外層鱗片變色和失水。陰干數日後,剝去表面腐爛或乾枯的鱗片,再將鱗片逐一剝下,斜插入基質中。使用鱗片較肥厚的中、外層鱗片扦插生的小鱗莖數量明顯比內層多,速度也較快;用刀切鱗片比手掰整片鱗片生小鱗莖多;鱗片的中、下段比較容易繁殖出小鱗莖;鱗莖年齡大鱗片繁殖的小鱗莖數多。還可將鱗莖貯藏後春季扦插。按2~3厘米的距離扦插,扦插深度為鱗片的2/3左右,注意使鱗片內側面朝上。基質可用沙、草炭、苔蘚、珍珠岩、發酵鋸末或沙土。控溫25℃左右,並且避光,最有利於鱗片扦插生小鱗莖。當地溫20℃左右時,50天左右能培育出直徑1厘米的種球。春季扦插後長出的小鱗莖,一般應給予80天以上4~5℃低溫休眠,然後才能開始新的生長。秋季扦插繁殖出的小鱗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經過冬季自然通過低溫階段。但作者分別用買的亞洲百合和東方百合在春季扦插,長出的小鱗莖並沒有經過低溫休眠就開始新的生長。近年從解剖學研究結果表明,小鱗莖的形態發生過程中,分生組織產生後直接突起成球,不經過愈傷組織的形成階段。
J. 請問百合怎麼繁殖謝謝!
無性繁殖
生產復上主要有鱗片制繁殖、籽球繁殖和珠芽繁殖3種。
1、鱗片繁殖
秋季,選健壯無病、肥大的鱗片在1∶500的苯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分鍾,取出後陰干,基部向下,將 1/3~2/3鱗片插入有肥沃砂壤土的苗床中,密度3~4x15厘米,蓋草遮蔭保濕。約20天後,鱗片下端切口處便會形成1~2個小鱗莖。培育2~3年鱗莖可重達50克,每畝約需種鱗片100公斤,能種植大田15畝左右。
2、小鱗莖繁殖
百合老鱗莖的莖軸上能長出多個新生的小鱗莖,收集無病植株上的小鱗莖,消毒後按行株距25厘米×6厘米播種。經一年的培養,一部分可達種球標准(50克),較小者,繼續培養一年再作種用。
3、珠芽繁殖
珠芽於夏季成熟後採收,收後與濕潤細紗混合,貯藏在陰涼通風處。當年9~10月,在苗床上按12~15厘米行距、深3~4厘米播珠芽,覆3厘米細土,蓋草。
有性繁殖
秋季將成熟的種籽採下。在苗床內播種,第二年秋季可產生小鱗莖。此法時間長,種性易變,生產上少用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