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分布
㈠ 洛陽特色是什麼
1、洛陽牡丹
洛陽是著名的牡丹之鄉,有許多吟詠贊美牡丹的詩句留傳於世,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帝京」的詩句,到了宋代詩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一句更使牡丹獲得了「國色天香」的稱號。洛陽牡丹千姿百態,根據顏色、花形、產地、種植等不同特點,可以分成90多個品種,其中以「姚黃」、「魏紫」最是有名。
㈡ 洛陽牡丹的花會盛況
作為一名老洛陽,每年花會都是人山人海。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看不見人不適版應。花會期間各大公園里的牡權丹爭奇斗艷,,,真的是讓我這個洛陽人都激動的每天都想看。洛陽的特產也是越來越多,牡丹茶,牡丹餅,牡丹瓷。都是代表洛陽的名片。
㈢ 洛陽牡丹的科研成果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土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洛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牡丹資源,是中國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據統計,中國芍葯屬牡丹組植物共有8種、兩個變種、1個亞種、1個變型,其中洛陽就有兩個種。以這些洛陽原生種為主,繁育並形成了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種群,輻射、傳播至全國各地,並不斷繁衍,形成當地的生態型品種。據統計,如今包括傳統品種、新品種和從國內外引入品種,洛陽共有960個牡丹品種,佔全國牡丹品種總量的67.25%,洛陽已經成為中國牡丹資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陽市地質礦產局和省地質調查院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證明,洛陽牡丹開得碩大鮮亮確實與洛陽的獨有地脈有關。
據介紹,伊河洛河帶來的火山岩元素沉積下來,使洛陽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錳、銅、鋅、鉬明顯高出其他地區,其中錳的含量平均高出26.7倍,加上該地區適宜的氣候,使得洛陽牡丹具有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當前,洛陽牡丹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40多項,中國花卉博覽會金獎20個;率先在國內制定執行牡丹種苗、盆花質量標准;率先申請注冊牡丹「地理標志」,初步實現了標准化生產。當前牡丹年產值達10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日本、美國、荷蘭、紐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洛陽新建了一批高檔次牡丹觀賞園,為延長花期專門建造了高山牡丹園、晚開牡丹園,使全市牡丹高檔觀賞園達到12個,觀賞面積達4000多畝,牡丹自然花期從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並通過人工技術措施,實現花開花落隨人願,催花牡丹四季開放。
河南洛陽依靠科技力量,對多個品種牡丹進行無性繁殖技術研究,大力培育推廣新品種。當前,洛陽已擁有黑、紅、黃、綠、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種1100多個,數量達4000多萬株。
2007年4月2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經專家論證認定,洛陽邙山為中國野生牡丹最主要的發源地,位於洛陽國家牡丹園內的「鳳丹牡丹林」,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現存的數量最大的「千年牡丹群」。
據介紹,邙山古代又稱鳳凰山,「鳳凰山牡丹」簡稱鳳丹牡丹。漢代就有鳳丹牡丹的葯用記載,距今已有1900年的歷史。
專家指出,牡丹枝條屬半木質結構,很難長得高大,一般壽命在百年左右。洛陽國家牡丹園內的千年鳳丹牡丹群,非常壯觀又獨具特色,花期長達一個多月。
當前全國牡丹野生種有8個品種,其中河南就有6個,洛陽是中國野生牡丹最主要的發源地。專家認定,傳播牡丹的歷程為洛陽、四川、陳州、亳州、曹州。
㈣ 洛陽牡丹有多少品種 簡單介紹下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之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
洛陽牡丹演化的結果,使得牡丹的觀賞價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千百年來,洛陽花師們正是利用牡丹的這種演化、變異,經過自然和人工選擇,創造出數以百計的牡丹新品種,對花卉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洛陽牡丹品種的顏色是隨著新品種的培養而不斷增多。洛陽野生牡丹為白色的楊山牡丹和紫斑牡丹以及其他牡丹種,經過人工栽培後,唐時出現了黑色(如軍容紫),宋代出現了黃色(如姚黃等)、綠色(如歐家碧)、紫色(如左花等)和復色(如添色紅)以及奇特的轉枝花(如潛溪緋)等。此外,洛陽牡丹還出現了許多過渡性的花色。而今,洛陽牡丹的花色甚豐,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等9大色系,五彩繽紛,萬紫千紅。截止1990年的統計,洛陽牡丹品種屬紅色系的204個,白色系67個,粉色系133個,黃色系11個,紫色系69個,藍色系26個,綠色系4個,黑色系20個和復色系4個,總計538個。矛盾品種的命名,或以姓氏,或以產地,或以花色,或以花形。以姓氏得名者如姚黃、魏紫、歐家碧;以產地得名者如洛陽春、潛溪緋、壽安紅;以顏色取名者如鶴翎紅、胭脂紅。一些牡丹花,則冠以俊美的品名,如醉楊妃、玉天仙、二喬等。還有寓意深妙而又典雅的稱呼,如瓔珞寶珠、飛燕紅妝、雪夫人、粉香奴等。每個品種差異分明,各具特色。
由國際牡丹園培育的黑桃皇後、東籬銀南等6個新品種正式通過有關部門鑒定,至此,洛陽牡丹由去年的1030種增至為1036種。
記這些年來,以洛陽牡丹研究所為龍頭,我市的高等院校、園林單位等協同攻關,牡丹科研隊伍不斷壯大,已使我市的牡丹研究進入了基礎理論、高新技術實用性開發研究的新階段,為洛陽牡丹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僅拿牡丹品種這一項來說,我市目前已超過千種。現在,通過國家花卉協會認定的洛陽牡丹品種已經達到960個,數量在國內外城市中遙遙領先。
2008年春節從花色單一到品種繁多,由國內品種到國外品種,洛陽春節催花牡丹在多年探索發展基礎上,目前催花品種已達50多個.奼紫嫣紅的各色牡丹裝點節日市場,美化百姓生活.
在素有牡丹之鄉美譽的邙山鎮,數萬株催花牡丹在園藝工人的精心照料下,舒展枝條,吐露嬌蕊,一株株各色牡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我市催花牡丹數量從當初幾千盆已發展到今年的25萬盆,在洛陽景陵牡丹園,技術人員通過摸索試驗,不僅掌握了國內牡丹品種催花技術,而且還使眾多國外品種在洛陽紮根開花.[今年催的品種有洛陽紅,珊瑚苔,白雪塔豆綠,二喬,胡紅,首案紅,紫蘭魁等品種,還有國外品種芳紀.花徑和花王品種很多,明年要催的品種有綠牡丹,黑牡丹都要上市。]
㈤ 牡丹分布在我國哪些地方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它雍容華貴,被尊為「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版。為洛陽市市花。牡權丹原產於我國,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世界各國栽培的牡丹,多從我國引進、培育而成。以日本、英國、法國較早,後傳入俄羅斯、義大利、荷蘭、比利時、朝鮮、德國、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據中國科學院及植物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的考察,共發現原始野生牡丹達13個類,分布於全國17個省、自治區。現有的牡丹野生種、半野生種和園藝種主要種植在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雲南、貴州、山西、陝西、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黑龍江、吉林、海南、台灣等地。目前,牡丹栽培面積比較集中的有菏澤、洛陽、臨夏、彭縣、銅陵等地。山東菏澤是全國牡丹栽培面積最大的地區。有方圓5000米的牡丹鄉,有宏偉壯觀的「趙樓曹州牡丹園」、「李集牡丹園」、「洪廟百花園」、「王梨庄古今園」等,總面積達800公頃,品種達600個。
㈥ 有關於牡丹花的資料
牡丹分類三類十二型。即單瓣類、重瓣類、重台類。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菊花台閣型、薔薇台閣型、皇冠台閣型、綉球台閣型。以下舉例說明。 單瓣型:花瓣1—3輪,寬大,雄雌蕊正常。如「黃花魁」、「潑墨紫」、「鳳丹」、「盤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種。 荷花型:花瓣4—5輪,寬大一致,開放時,形似荷花。如「紅雲飛片」、「似何蓮」、「硃砂壘」。 菊花型:花瓣多輪,自外向內層層排列逐漸變小,如「彩雲」,「洛陽紅」、「菱花曉翠」。 薔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顯著逐漸變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細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盤」、「露珠粉」、「大棕紫」。 托桂型:外瓣明顯,寬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內變細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紅」、「魯粉」、「藍田玉」。 金環型:外瓣突出且寬大,中瓣狹長豎直,呈金環型。如「硃砂紅」、「姚黃」、「首案紅」。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離花心越寬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紅」、「煙絨紫」、「趙粉」。 綉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緊湊,呈球型。如「赤龍換彩」、「銀粉金鱗」、「勝丹爐」。 最後四型可以概括為台閣型:由兩朵重瓣單花重疊而成。分為「菊花疊」、「薔薇疊」、「皇冠疊」、「綉球疊」。如「火煉金丹」、「崑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樓」等。 從花色上分 牡丹系以八大色著稱,如白色的「夜光白」、藍色的「藍田玉」、紅色的「火煉金丹」、墨紫色的「種生黑」、紫色的「首案紅」、綠色的「豆綠」、粉色的「趙粉」、黃色的「姚黃」。還有花色奇特的「二喬」、「嬌容三變」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深淺濃淡也各不相同。 從香型上分 一般白色牡丹多香,紫色具烈香,黃粉具清香,只要「嗅其香便知其花」了。 牡丹葉為3出2回復葉。因品種的不同,葉子所呈出現來的形狀、寬窄、厚薄、顏色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大胡紅」葉大、圓而肥厚,葉面多平展。如「墨灑金」葉形大而長,但小葉較狹長,質地薄,較稀疏開展或下垂。如「狀元紅」全葉中等大小,小葉長橢圓型,邊緣缺多且較尖、上卷,葉多斜伸。如「豆綠」葉背有一層白絨毛。如「大棕紫」葉色發紫紅等。 從枝幹上辨別 這一方法是通過株形和分枝方式來區別品種。牡丹為叢生灌木,因不同的品種,其株形和分枝方式也不相同。 直立型:枝條開張角度小,直立向上,節間長,長勢強,株叢高大,如「洛陽紅」、「「桃李增艷」等。 開展型:枝條開張角度大,向四周延伸,株形低矮。如「一品朱衣」、「趙粉」等。 半開展型: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如「脂紅」、「藍田玉」等。 分枝方式又分單枝型和叢枝型。 單枝型:當年生枝間較長,著新生芽少,此芽翌年早春抽發成枝,株高,枝稀疏,如「姚黃」、「粉二喬」等。 叢枝型:當年生枝間較短,新生芽多且發枝力強。當年即可形成叢生狀短枝,株矮枝密。如「葛巾紫」、「瑛王名寶珠」等。 從芽上識別 牡丹不同的品種,其芽形與芽色也不盡相同。「洛陽春」的芽尖而圓;「硃砂壘」的芽呈狹尖型;「青龍卧墨池」的芽尖而帶鉤,好似鷹嘴。至於芽色就更為豐富:「百花妒」的芽為黃綠色;「脂紅」的芽為綠色;「墨魁」的芽為暗紫色等。芽色與花色有一定的相關性,芽色深者,花色也深;芽色淺者,花色也淺。 從果實上識別 一般結實力強,心皮呈開張輪狀輻射排列的品種,多為單瓣和半重瓣品種,如「似金蓮」、「鳳丹」等。結實率低,果實成簇生狀,多為重瓣起樓品種,如「二喬」、「硃砂壘」等。 從根上分辯 牡丹的根部也作為區別其品種的輔助手段。一些品種根系中毛細根少,根的粗細較均勻,如「葛巾紫」。另一些品種有較多毛細根,呈蓬狀,如「瑛王名寶珠」大多數品種根為白、黃白、紅白色等,而「首案紅」根呈紫紅色,為識別此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根據最近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專組人員調查,我國滇、黔、川、藏、新、青、甘、寧、陝、桂、湘、粵、晉、豫、魯、閩、皖、贛、蘇、浙、滬、冀、內蒙古、京、津、黑、遼、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種植,大體分野生種、半野生種及園藝栽培種幾種類型。
㈦ 洛陽牡丹的生長環境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這是歐陽修在《洛陽牡丹圖》中的名句。
歐陽修強調「地脈」,什麼意思?這決不是說洛陽的土地肥沃,氮、磷、鉀不缺,而首先是指洛陽的地氣、王氣。
洛陽牡丹甲天下,得益於洛陽的山川形勝。而洛陽的山川形勝,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君臨天下,才有了讓他們「養眼」的牡丹;有了裝扮他們首善之地人居環境的牡丹;有了他們粉飾太平的牡丹。
當然,牡丹不單為他們而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花
洛陽這個地方很怪。牡丹長得好好的,但到了外地,就慢慢退化了,至少是花朵沒有過去大了。而外地的牡丹本來一般化,到了洛陽,一下就變支楞了。這是一位園林工作者的感覺。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古人雲:「種植好牡丹,必取洛陽土。」除卻人為的因素,洛陽確實是牡丹的天堂。「洛陽居三河間,古善地。」其氣候基本與中國「二十四節氣」同步,四季分明,很符合牡丹的生長周期。「立春」時節,牡丹的幼芽開始膨大,並逐漸綻裂,而這時洛陽的平均氣溫已回升到0℃以上,適宜牡丹發芽。「穀雨」時節,洛陽氣溫穩定在17℃左右,牡丹自然進入開花期。洛陽冬季沒有東北寒冷,夏季沒有南方濕熱,有利於牡丹的冬眠、越夏。
河洛地區有黃河、洛河、伊河等眾多河流,由於它們的共同沖積,形成了洛陽盆地。洛陽盆地土地肥沃,且黏性較大,這對相對喜愛稍顯乾旱而怕澇的牡丹生長十分有利。
2004年4月,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和洛陽市地礦局還公布一項科研成果,經過對560平方公里土壤的考察研究,發現洛陽一帶土壤的各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錳、銅、鋅、鉬元素明顯高出其他地區,其中錳的有效態含量是其他地區平均含量的20多倍。這些微量元素能有效促進植物細胞生長,促進葉綠素、糖類、酶類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洛陽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如此豐富,在於伊洛流域廣泛分布著古老火山岩,經過億萬年的風化、沖積、搬運,形成了洛陽適宜農作物種植尤其是花卉種植的特色。由此可見,「種植好牡丹,必取洛陽土」,這一民間諺語千真萬確,而歐陽修的「洛陽地脈花最宜」,也不是一句虛話、套話。
人為和自然的結合,叫天人合一。洛陽牡丹得到大自然的愛憐,得到皇帝的垂青,得到庶民的鍾情,得到文人騷客的推波助瀾,定然會開出國色天香,「競誇天下無雙艷」,「萬家流水一城花」。
㈧ 關於牡丹花的資料
牡丹花的別名其實還是挺多的,而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富貴花、洛陽內花,還是一些是容鮮為人知的,比如百雨金、木芍葯、白茸、鹿韭、鼠姑等。
牡丹花的資料之品種,在品種方面它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比較多,據了解目前世界上的牡丹花品種有超過四百多種。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在花色上牡丹花可以說也是不少,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據說可以按顏色來分的話,它也可以分成上百個品種哦。而其中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拓展資料
牡丹花的分布可以說是比較廣,因為它不僅僅是我國才有,國外的一些國家也有,比如日本、美國、法國等就有一百多個品種,而我國分布也是相當廣,幾乎各省市自治區都有分布。
㈨ 為什麼我們洛陽的牡丹好呢
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洛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牡丹資源,是中國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據統計,中國芍葯屬牡丹組植物共有8種、兩個變種、1個亞種、1個變型,其中洛陽就有兩個種。以這些洛陽原生種為主,繁育並形成了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種群,輻射、傳播至全國各地,並不斷繁衍,形成當地的生態型品種。據統計,如今包括傳統品種、新品種和從國內外引入品種,洛陽共有960個牡丹品種,佔全國牡丹品種總量的67.25%,洛陽已經成為中國牡丹資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陽市地質礦產局和省地質調查院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證明,洛陽牡丹開得碩大鮮亮確實與洛陽的獨有地脈有關。
據介紹,伊河洛河帶來的火山岩元素沉積下來,使洛陽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錳、銅、鋅、鉬明顯高出其他地區,其中錳的含量平均高出26.7倍,加上該地區適宜的氣候,使得洛陽牡丹具有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㈩ 為什麼洛陽牡丹是牡丹之王(洛陽牡丹記)
因為從唐代開始,洛陽就成為了牡丹的栽培中心,並且主要的幾個野生牡丹的原種在洛陽的邙山都有分布,洛陽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牡丹的生長,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洛陽牡丹甲天下」。不過在現代,中原牡丹的栽培中心有菏澤和洛陽,洛陽現在只能屈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