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百合鎮
⑴ 銅梁最富有的人
吳長江吧,雷士照明創始人,前香港上市公司董事長呀。銅梁老闆中公開承認的首富。
⑵ 3月初,重慶周邊最值得去看花,踏青的景點求推薦
渝北興隆花海
「最遠的歐洲,在最近的興隆」,興隆花海位於重慶渝北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興隆·魅力山谷項目核心區域,佔地約500畝,自然環境非常優越,被遊客譽為「一生必去的10大花海之一」。
園內精選鬱金香、蝴蝶蘭、虞美人、紫羅蘭、三色堇、雛菊等近20個極具觀賞性花卉品種,結合精緻的園藝小品,立體展現歐洲田園風貌,讓您在最近的興隆,感受歐羅巴大陸的鄉村情懷。
優點:離主城區很近,鮮花區非常大,花卉品種多,而且一些花的品種是進口的,檔次很高,裡面還可以釣魚,門口停車很方便,有個很大的停車場,在景區周邊同時還有十里荷花走廊、南天門森林公園、放牛坪等多個景區可以一起遊玩。團購網上門票價格也不高,完全超值。
缺點:停車場收費比較貴,停一天要收10塊錢,很多地方都是5塊,星空露營場地還沒有開放,比較遺憾。水果採摘園也還不能夠採摘,估計也只有等到4、5月份。
銅梁奇彩夢園
奇彩奇彩夢園位於銅梁區南城街道黃門村,十二花記核心區是景區的亮點,奇彩夢園在不同的季節打造不同的花海。其中「秋季花海」佔地300餘畝,由萬壽菊、波斯菊、觀賞向日葵、硫花菊、金雞菊等多個花卉品種組成。
優點:十二花記核心區是景區的亮點,園內可以遊船,還有觀光車。
缺點:離主城有點遠,農家樂的東西比較貴,而且還不好吃,遊船也沒什麼意思,乘車不是很方便,花的品種比較常見,沒多大意思,而且整個園區也還不算完善,質量有待提高。
墊江樂天花谷
樂天花谷距墊江縣城10公里,佔地面積1000畝。花谷分為十大板塊:四季花卉觀賞區、聖托尼里小鎮、玫瑰園、熏衣草園、水上游樂中心、花漾城堡等攝影基地和綜合服務配套區。奇彩秋天有波斯菊、蛇目菊、千日紅、美女櫻、翠菊等花卉可供觀賞。
優點:比較出名的花海,面積很大,門票也不算貴,歐式建築不少,確實很適合拍婚紗照。
缺點:坐車不方便,自駕也比較遠,畢竟離主城還是有幾百公里,而且周邊除了花谷也沒其他好玩的,單純賞花拍照倒還不錯,另外四季花海分開來看還是有點美中不足,休息的地方也不多,走累了都找不到地方坐。
綦江花壩
「花壩」,因花而得名。整個景區,分為「花壩」、「李公壩」、「玫瑰谷」、「花海石林」四個組團。景區內引種了高山玫瑰、向日葵等多種觀賞花卉,再加上原有的自然風光,讓花壩儼然一片花的海洋。同時,因為身處高山喀斯特地貌區,景區內還包含了石林、溶洞、湖泊等多種自然景觀。
優點:玫瑰開起來非常漂亮,適合休閑度假,可以釣魚,也可以露營,夏天來避暑是個好選擇,不要門票是一大亮點。
缺點:車程較遠,從主城走要花差不多3個半小時,而且花的品種比較少,景區配套也不是很完善,停車也不是很方便,吃住就更不用說了,只有自帶。
涪陵大木花海
大木花海景區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大木鄉,距重慶主城區約180公里。景區身處武陵山中,包括了大木花谷、大木林下花園和大木岩上花園(預計2016年開園)三大核心景點,是獨具特色的高山花園集群。一年之中,從初春到秋季各色鮮花盛開。其中,春季盛開二月藍、魯冰花;夏季以向日葵為主;金秋則齊放百花,如秋海棠、倒掛金鍾、波斯菊、硫華菊、百日草、熏衣草等。
優點:花的品種非常多,面積也比較大,裡面有客棧,可以吃飯,兩邊的風景比較美,有深溝、瀑布,門票價格比較適中。
缺點:本來沖著向日葵去的,結果一朵都沒發現,說是全病死了,好坑。。。還有其他的花好像是新栽的,看起要死不活,沒得精神,連地面的泥土都掩蓋不了,還有那個客棧,出來再進去沒有拿名片的花還要再收費,最重要的是,離主城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遠啊,交通太不方便了。夏天去的話花還比較多,春天的話還是不要去了,會失望的。
潼南崇龕菜花節風景區
潼南油菜種植面積30餘萬畝,其中崇龕油菜基地3萬余畝,是國內唯一一個可以立體觀賞的油菜花景區,當地將從2月28日起舉辦菜花節。龕鎮核心景區種植了3.5萬畝油菜,爭相怒放時,呈現出黃金鋪地、十里流金的壯美花海,素有「中國最美花海」、「重慶最美春天」之稱。
優點:非常有名的油菜花欣賞地,十里流金、太極油菜花海超美的,一眼望不到邊,規模真的很大。
缺點:只有油菜花,真的是只有油菜花啊,才看的時候很震撼,拍多了就變得很單調了,而且還要門票,還點都不便宜,有種被坑的感覺。交通的話還是自駕吧,坐客車太不方便了。
巫溪紅池壩雲中花海
雲中花海景區位於巫溪縣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內,由1500畝構圖花卉區、3000畝綴花草坪區、3000畝疏林草地鮮花區、2500畝有機生態農業花海觀光區和休閑生活娛樂區構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最大、最美的花海景觀,面積是日本北海道花海的7倍。雲中花海行程約13.5公里,有繁花樹影、嫣彩織帶、錦台繽紛、錦綉花街等7大景點,種植了硫華菊、波斯菊、金雞菊、紫松果菊、大濱菊、黑心菊、金盞菊、翠菊、天人菊等50餘種高山花卉,花期為5~10月。
優點:高原花海,品種非常多,成片成片的,非常美。交通也比較方便,縣城裡有直達的車,整個景區的空氣都非常好,還有熱氣球,總體環境來說非常適合小清新和情侶。
缺點:離主城太遠,開車都要8、9個小時,盤山路太長,轉得人頭暈,累死了。海拔有差不多2000米,早晚非常冷,而且花的花期普遍在6、7月份之後,去早了沒看頭。門票真的是貴得離譜,比其他任何花海都要貴,來這里的人也很少,一路上碰不到幾個,不算熱鬧。
巴南花木世界
重慶花木世界位於巴南區界石鎮,項目規劃佔地面積約5000畝。在這里,你可以漫遊於400畝絢麗繽紛的花田,感受花朵爛漫的笑容,品味百日草、波斯菊、鼠尾草的唯美,沐浴硫化菊、向日葵、百合花的陽光。同時,泛舟於3.5公里花溪河畔,便可看盡岸邊花海爭奇斗艷。
優點:離主城比較近,界石下道往南彭走3公里就看得到大門,花的品種還是非常多,向日葵、百合、波斯菊都看得到,吃東西的地方也不少,整個配套還算完善。
缺點:缺乏氣勢,看起來像個村級市場,沒有一般花海的那種靚麗感覺,別墅修得太多,路太窄了,走在路上看花像是走在鄉村路上樣,感覺是隨便劃了兩塊地來種的。而且花看起來病懨懨的,一看就是沒照顧好,花與花之間的距離也比較疏鬆,看上去很零散,沒有一點美感。另外停車不方便,東西也不好吃。一句話形容就是,是花市而不是花海,有點失望。
秀山清溪龍鳳花海
秀山清溪「龍鳳花海」油菜花景觀作為一處集田園風情、自然風光和豐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入選首批「中國美麗田園」10個油菜花景觀。顯示了清溪「龍鳳花海」風景區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優越條件。真正是:龍騰大海翻金浪,鳳舞清溪涌春潮。
優點:人文風情很濃重,面積非常大,有點像潼南崇龕的油菜花海,但是不要門票,而且是國家3A級風景區,每年都有油菜花節,3月中的樣子開始,可以欣賞到土家山歌對歌會等當地特色活動。
缺點:離主城比較遠,在渝東南的腳上,與貴州、湖南交界,開車要差不多5、6個小時,花種單一,只有油菜花,到處都是電線桿影響了美感,周邊沒有其他景點,略顯單調。
⑶ 誰幫我查查重慶銅梁縣平灘鎮的資料
平灘鎮地處重慶市銅梁縣西部,距縣城18公里,北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寶頂相距10餘公里,南與潼南縣接壤,是銅梁縣第二大鎮,也是該縣西部經濟文化中心。
平灘鎮轄3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幅園面積91平方公里,耕地5.7萬畝,人口5萬人。
平灘鎮是銅梁縣優質高效農業重鎮,平灘大米遠銷西南各省,72-1錦橙榮獲國家農業部食品博覽會金獎,平灘鯽魚體大肉嫩味美,不愧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近幾年,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抓好農業三個產業。一是以龍章紙業等公司為龍頭,積極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工程。二是以銅梁縣益農禽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建成良種魚鴨模式示範基地。三是以龍寰公司為龍頭,打造萬畝蔬菜基地。龍寰公司與我鎮合作建立「龍寰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該基地規劃五年建成:2006年建成1000畝大棚核心示範區,大棚投入由公司提供900萬元借款,最終達到10000畝。基地運作模式是企業(市場)+種植大戶。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1000畝核心示範區的規劃、業主引進等工作,來自浙江、榮昌的有生產經營經驗的5個投資業主和五位機關幹部與社(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合同,並已全部支付了農戶2006年土地租賃費,目前,大棚已基本搭建完成,正在育苗階段。另外還有霖林花椒公司、綠碩果樹公司、中才物流公司等帶動我鎮農業發展。
平灘工業初具規模。按照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總體要求,逐步形成「一條工業經濟帶」。帶區工業企業已達6家,帶區聚集優勢正在形成。「登豐為龍頭的製鞋業和食品加工」兩大產業正在形成,今年新引進重慶業主王永鑫投資200多萬元,分別在插臘村、洪太村開辦畜禽肉製品加工廠及野豬養殖場,已引進種豬50頭。建設「一大」基地。重點培育龍寰集團的蔬菜加工廠,支持益農公司禽產品加工廠,佳豐米業加工廠、整合包裝平灘現有糖果加工產業等一批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走精品包裝上市的路子,打出平灘品牌,打造農副產品加工基地。2005年鎮級預算內財政收入完成427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0%,稅收(不含農業稅)完成12.04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4700萬元,占年計劃的13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61萬元,占年計劃的158%;實際利用縣外資金12650萬元,占年計劃的142%;農業增加值完成10632萬元,占年計劃的109%。計劃生育率達96.03%,新增農村合作醫療投保4500人,累計投保達32600人,醫保覆蓋率達71%。
平灘文化獨具特色。近年來,平灘鎮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碩果累累。現建有1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綜合樓;建有門球、籃球、羽毛球、乒乓台、單雙杠等體育設施,各類文體設備已達380套件,總值5萬余元;文化經營得到鞏固和發展,開辦了茶園、錄像、電子游樂、餐飲等7個「以文補文」項目,年純收入2萬余元;有8支較穩定的文藝骨幹隊伍經常開展活動,組織編排的況技龍、無柄龍、旱冰龍、扁擔龍舞節目在市縣屢次獲獎,基本建成網路健全、布局合理、層次豐富、活動普及並具一定特色文化的發展格局。先後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和縣「文化先進鎮」,「特色文化鎮」等殊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被縣命名為「文明單位」、「衛生單位」,已連續16年被縣評為先進集體。國家文化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欄目和重慶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對平灘文化工作成果進行過宣傳報道。滑冰龍、扁擔龍、荷花龍在縣級文藝匯演中屢獲殊榮。現藏於平灘人民倉庫的近千塊明清時代的牌匾堪稱中華一絕,又稱中華第一匾廊。
平灘教育工作成效顯著,全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鎮級小學3所,初中班40個,小學班118個,在校中學生2363人,小學生4418人,教職工289人,全鎮各中小學堅持了「兩全方針」,鞏固了「兩基」、「普實」建設成果,近年來,以推進素質教育為重點,以強化管理為手段,深化改革動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努力奮進,使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成績顯著,多年中考居全縣同級同類學校第一名。
平灘衛生事業向前邁進,平灘中心衛生院已建設成為國家一組甲等醫院,佔地面積達9212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5357平方米,開設病床50張,擁有固定資產429萬元,技術力量雄厚,現在在職職工67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93%,開設有急診科、內科、兒科、骨傷科、普外科、婦產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理療室等臨床科室,能及時准確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及時搶救轉送危重症,醫療設備功能齊全,有45個品種138個台件的基礎設備能滿足傷病員的各種診療需求。醫院還與縣中心血庫聯系開展了輸血及成份輸血業務,病房內裝有空調、彩電,環境整潔衛生,做到了「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是病員保健、康復和治療的好去處。
平灘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通訊網路發達,一條17公里的水泥路直達縣城,村村實現了電話村,村村通有線電視,社社通公路,80%的農戶建起了樓房,結合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全鎮人民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社會邁進。
⑷ 湘潭縣哪些鎮
易俗河鎮
縣政府所在地 易俗河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潭縣轄15個鎮、7個鄉。
易俗河鎮
轄:吳家巷、富豪閣、鳳形山、百花、趙家洲、硯井、牛頭嶺、城塘8個社區居委會;煙塘、山塘、雲龍、赤湖、八角、金霞、青光、上馬、水竹灣、京竹、樟樹、杉茵、河洲、楊溪埠、銀塘、賦江、青獅17個村委會。
梅林橋鎮
轄:荷佳、萬利、聯雲、安雲、千江、竹山、金盆洲、石碧、梅市、石梅、黃竹、京廣、梅林、谷塘鋪、洪塘、高橋、谷豐、大墳、月形、寶塔、石羊、尖崗、白雲、飛龍、劃香、新虎、新湖、新堤、新長、黃龍橋、仁和、合龍、城塘、王家沖、楊柳、鳧塘、鷓鴣、郭家橋38個村委會。
譚家山鎮
轄:杉坡、青山嶺、左塘、紫竹、土地廟5個居委會;高塘、花門、石洪、新泉、南泉、棠霞、長嶺鋪、新龍鋪、鋼鐵、陳家壠、仙娥、月塘灣、荷葉壩、朝聯、銅牌、高山、茶元、泉豐、金泉、紫竹、長塘、肖沖、響壠、茅亭、坪塘、榜塘、鐵爐、竹霞28個村委會。
中路鋪鎮
轄:鳳形居委會;火口、竹沖、賀塘、白泉、柱塘、柳橋、儺塘、南沖、鳳形山、中雲、茅塘、金銀、田壠、楊家灣、潭湖、雙雲、碧雲、雙江壩、中路鋪、荷塘、天螺、石獅、佛祖嶺、拗才、水口橋、上田沖、響鼓、太 坪、銀泉、金石、衛星、蛇形、菱角、群力、永紅、大灣橋、梘橋、中南、桃樹39個村委會。
茶恩寺鎮
轄:茶恩寺居委會;上峰、吳家、護湘、青坪、熊市、樊田、扶橋、弄子、雙陽、樟樹灣、花房、雙江、荷月、金寶沖、茶花、龍井、金坪、雙鳳、回龍、柏塘、曉花、花橋、棠花、泉坪、星月、東山、湘衡、千家、楊溪、復興30個村委會。
河口鎮
轄:新街居委會;河口、月形、齊力、先進、楓樹沖、雙板橋、白米、中灣、太和、三聯、山湖、天白、高司、沙泉、楊基、紫塘、蓮托、雙江口、蘆花、友余、陶倫、紅旗、上星橋、桐家壩、大壩、林泉、易佳、京竹山、西林、新新、青石沖、董泉、古塘橋、楓樹、石灣35個村委會。
射埠鎮
轄:潭花、韶井2個居委會;射埠、灣塘、新塘、壩塘、張公、大煙塘、上春、眾星、雨華、金嶺、合霞、高豐、園湖、莜里、荷花、白水、旺沖、余加、鐵江、碧水、新燎、杉山、群台、仙鳳、橋梁、泉江、船形、板橋、杉仙、團山、谷塘、泉井、月塘沖、合力、洪湖、鹿鳴、新橋、柴塘、峽山、來儀、桂花、高泉、方上橋、大栗塘、霞塘、方倫、長延、池子、巨魚、見龍50個村委會。
花石鎮
轄:漢城、中立街2個居委會;七星、前進、河頭、馬壠、超上、羅漢、長嶺、雙溪、金蓮、棋嶺、芙蓉、新華、銅鑼、水南、紫荊、中心、北斗、天馬、興合、石壩、趙家營、涓江、鹽埠、金塘、金豐、鹽浮、永仁、永豐、園藝、東曉、潤塘31個村委會。
青山橋鎮
轄:青山居委會;青山橋、新鋪、曉南、上方、沙林、大河、草衣、松柏、扶沖、燕岩村、四境、高山寺、高屯、鳳坪、和家、新陽、馬欄、龍書、龍安、菖塘、富石、富曉、觀山、三富、群強、心田、橋頭、光福、聯興、愛國、石板塘、龍舞、大倉、石塘、鰲魚、霞嶺、金獅、天堂、高青、石門40個村委會。
石鼓鎮
轄:大橋居委會;頂峰、銅梁、雙河、山田沖、群星、歇馬、大坪台、沿紅、竹塘、路口、雲霞、石湖塘、福霄、高家坪、西沖、花樓、海榮、石鼓、萬家、珠山、歐沖、將軍、安樂、興旺、粟山嘴、森梅、龍段、道貫、珠聯、向陽、七家坪、太平山、五家嘴、四路34個村委會。
姜畲鎮
轄:一居委會、二居委會;姜畲、清泉、工農、騎頭、妙山、石安、泉映、進軍、大池子、月映、易家山、建中、河頭、金陵、清聯、水庫、栗子塘、泉塘子、棋盤、尚泉、梅花、清亭、馬塘、尚漣、新坪、沅湘、白馬、太交、黃石、塔嶺、永興、古新、栗塘、西湖34個村委會。
雲湖橋鎮
轄:雲湖、七里2個居委會;七里、石馬嘴、楚家、雲湖、石井鋪、雲峰庵、新南、集中、王家灣、候家、稅湖、馬欄橋、鐵爐塘、飛輪、荷芙、望梅、北岸、安仁、天鵝、烈馬、龍山、咸江、楊林、石牛、石家、寒婆山、東塘、煙山、大安、天星、熊家、古湖、黃金、獅雄、托山、良湖、建新、建東、立山、塘灣、清風、移山、高湖、史家坳、立新、楠竹46個村委會。
石潭鎮
轄:正街、橫街、杉木橋、窯上4個居委會;雙馬、馬橋、饒田、坑山、中塘、漣濱、紫雲、楊梓、光榮、白托、文佳灘、草塘、洪望、毛塘、中壩、飩下、新桅、龍泉、列馬、上月、普慶、合德、甘露塘、龍骨塘、青山嘴、楓樹亭、新莊、新合、向韶、芙蓉塘、八角亭、九龍、通湖、分水、白龍、蓮花壩、古城、古雲、蒔竹塘、兆托、托下、聯盟42個村委會。
楊嘉橋鎮
轄:機關、電廠街2個居委會;烏石壩、洞和、金橋、碧源、三合、新湘、龍華、東皋、蛟托、金星、白鹿沖、石歧、鋪子嶺、梅林、九江、張弓塘、花圍、金龍、新河、楓樹橋、鄧家壩、金棋、金風、鷂子、洪坪、洪托、曠家、八托、新福、正福、渡口、福星、疊福、金馬、荊洲、燕山、羊鹿、西花、銀湖、雁坪、柳湖41個村委會。
烏石鎮
轄:天明、壩灣、雙廟、龍塘、聯塘、鐵山、烏石、寺沖、旗頭、明德、龔泉、坪山、公平、獅龍、安平、槐塘、岳沖、景泉、雲峰、四美、雙石、雙樂、雙峰、斑竹、珍珠、大塘、九節龍、洪家山、奇才、羊塘30個村委會。
白石鎮
轄:堰湖、尹家沖、蓮花、廣橋、水口、田橋、新荷、新橋鋪、譚家壠、杏花、白石、天平、象形、黃茅、煙墩、湖田、深溪、潭口、湘河、龍鳳、紅石、永安、昭公、金虎、團山鋪、友愛26個村委會。
響塘鄉
轄:農科、石泉、日新、百沖、堯家、司馬、侯田、長龍、良山、虎形、栲木、仁興、響塘、楊梅、長安、匣錦、荷花、方竹、柴山、大屋、沙林、益草、小泉、稠泉、金盆、雙湖、百合、燕山、碑頭、小荊、陳蒲、山界、芳石、谷湖、水井、雲柚、公和、燒湯河、益佳、南谷、金湖塘41個村委會。
響水鄉
轄:紅星、合嶺、毛家、映山、沙塘、桐塘、朝龍、黃龍、鄭家、響水、獅山、星沙、雅愛、公塘、青竹、棠華、民樂、大新、石碼、和平、金井、銀蓋、樂塘、九華、拾畝、塘高、紅砂、富家、仁倫、石連、湘江、昭潭、馮家、郭家、桃李、興隆36個村委會。
分水鄉
轄:虎形山、豪頭、長豐、雙鳳沖、沙洲、分水坳、白 石廟、石橋、北林、楊恩、新壩、石桐、珍鴿、槐樹灣、曉沖、栗紅、彭何、環山、白沙井、廣林、瓦葉、曲江、同合、灣頭、天壠、較場、石江、合家、石龍、廣陽、旗山、大壠32個村委會。
排頭鄉
轄:大扶沖、辰山、紫山、黃荊坪、霞山、安全、指南、雙泉、東山、長山、星星、仁陂、船形山、嚴塘、鰲洲、松梓、嚴沖、龍潭、雪佳、倉沖、月塘、回龍橋、同心、排頭、藕塘、高陂塘、四印、楊家嶺、紅衛、中加、毫光、合興、南橋、湘南、上南、留田、興陽、樓沖、合雲、桐梓、延化、石崗42個村委會
龍口鄉
轄:見樓、興雲、董家坪、龍口、大江、長壽、泥灣、潭溪、九如、弄子、金子、紅嶺、潲江、琵琶、天龍、金寶、日華、團建、紫橋、石牌20個村委會。
錦石鄉
轄:唐家湖、純塘、大荷、金盤、金湖、錦石、東邊山、蒼場、文佳、大橋、太陽、洄水、勝利、東風、劍峰、新安、桂花亭、楓樹壩、碧泉、柏壙、清塘、泉佳、蓮花塘23個村委會。
⑸ 世界遺產名錄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陵源,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由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大各具特色的風景區組成,方圓369平方公里,屬張家界市管轄。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境內,距離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大約有52%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
3、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與九寨溝毗鄰。黃龍風景名勝區處於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的結合部,地理狀況特別復雜。整個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340平方公里,區內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
4、三江並流(於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三條大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並行而流,稱為「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
5、大熊貓棲息地(於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志著該區域范圍內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雞冠山—九龍溝和天台山4個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6、中國南方喀斯特石林荔波武隆(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南方喀斯特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其中雲南石林為中國AAAA級景區。於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獲得全票通過。
世界文化遺產
1、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2、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據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
4、甘肅敦煌莫高窟(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
5、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50公里。1929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此發現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一塊完整的頭蓋骨。
6、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7、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
8、山東孔府、孔廟、孔林(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山東省的西南部,有一個孔姓人口佔1/5的縣級市,她就是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東方聖城」——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9、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
10、雲南麗江古城(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1、山西平遙古城(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12、江蘇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城歷史悠久,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
13、北京頤和園(於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座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面積約290公頃。是世界著名園林之一。
14、北京天壇(於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15、重慶大足石刻(於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位於四川省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
16、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後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譽,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方圓100餘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為邛來山脈的分支,北接岷山,連峰北絕,山林青翠,景色青幽。
17、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18、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座落於黃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距黟縣縣城8公里。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三百餘戶,人口一千多。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20、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於200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
21、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於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
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
22、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澳門歷史城區」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為一體,包括大三巴牌坊、玫瑰堂、媽閣廟、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等20多個古建築,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
徘徊的中國旅行社業 戶外-最美騎行風景線 主題公園全攻略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中西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
23、安陽殷墟(於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被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中國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24、開平碉樓與村落 (廣東省開平市)(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
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
1、泰山風景名勝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存有各種石刻1800餘處。泰山岱廟天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 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岩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藝和藝術表現力。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
2、黃山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山體偉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譽稱「天開圖畫」,以偉奇幻險著稱。
3、廬山風景名勝區(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廬山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濱,是座地壘式斷塊山。
4、峨眉山-樂山大佛(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
5、武夷山(於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瀠洄、碧水丹峰、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說它「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⑹ 我國有哪些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自然遺產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陵源,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由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大各具特色的風景區組成,方圓369平方公里,屬張家界市管轄。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境內,距離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大約有52%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
3、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與九寨溝毗鄰。黃龍風景名勝區處於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的結合部,地理狀況特別復雜。整個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340平方公里,區內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
4、三江並流(於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三條大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並行而流,稱為「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
5、大熊貓棲息地(於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志著該區域范圍內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雞冠山—九龍溝和天台山4個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6、中國南方喀斯特石林荔波武隆(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南方喀斯特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其中雲南石林為中國AAAA級景區。於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獲得全票通過。
世界文化遺產
1、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2、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據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
4、甘肅敦煌莫高窟(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
5、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50公里。1929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此發現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一塊完整的頭蓋骨。
6、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7、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
8、山東孔府、孔廟、孔林(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山東省的西南部,有一個孔姓人口佔1/5的縣級市,她就是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東方聖城」——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9、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
10、雲南麗江古城(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1、山西平遙古城(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12、江蘇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城歷史悠久,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
13、北京頤和園(於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座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面積約290公頃。是世界著名園林之一。
14、北京天壇(於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15、重慶大足石刻(於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位於四川省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
16、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後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譽,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方圓100餘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為邛來山脈的分支,北接岷山,連峰北絕,山林青翠,景色青幽。
17、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18、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座落於黃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距黟縣縣城8公里。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三百餘戶,人口一千多。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20、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於200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
21、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於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
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
22、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澳門歷史城區」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為一體,包括大三巴牌坊、玫瑰堂、媽閣廟、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等20多個古建築,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
徘徊的中國旅行社業 戶外-最美騎行風景線 主題公園全攻略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中西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
23、安陽殷墟(於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被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中國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24、開平碉樓與村落 (廣東省開平市)(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
⑺ 百合屬銅梁區的那個鎮
平灘
⑻ 庹姓的來源於是什麼
關於庹姓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說出自熊姓,一說出自度氏,一說源於田氏。
庹姓來源說法不一,四川省傳說是庹姓原為度姓,為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改姓而來;
湖南傳說是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亂,事敗後其長子田宗朝避亂由田改庹。但綜合各地傳說,庹姓族屬為土家族無疑。由於歷史上土家族長期隱瞞民族成份,庹姓散至各地後,大部分已定為漢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區的庹姓被界定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
(8)銅梁百合鎮擴展閱讀:
庹姓名人有貴州省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庹文升(湖北鄖西人);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庹震(河南方城人);重慶庹氏書畫館館長、書法家庹純雙(重慶銅梁人);台灣影視演員庹宗華、庹宗康(祖籍湖北松滋)。
如今庹姓分布於四川、重慶、湖南、湖北、貴州、雲南、河南、陝西等省,據考證,大都遷徙自四川。
全國庹姓以湖南澧水流域為多,人口達一萬六千餘人,其中以慈利、大庸和澧縣居全國之首。民國初年,慈利人庹遵稱為避軍閥混戰,閉門讀書,自題枳園對聯雲:積敢言材,能免斧斤終是福:國何比大,不分畛域自然寬。《吳恭京〈梅晦堂聯話〉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