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酚合成
㈠ 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劑的增香原料,可由丁香酚經以下反應合成香草醛.(1)寫出香草醛分子中含氧官能團的名
(1)香草醛分子中含-CHO、-OH、-COC-,名稱分別為醛基、酚羥基、醚鍵,故答案為:醛版基、酚羥基、醚鍵(中的兩種);權
(2)丁香酚和香草醛中均含酚-OH、-COC-,而丁香酚還含碳碳雙鍵,香草醛中含-CHO,則
A.丁香酚含苯環和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含酚-OH可發生取代反應,既能發生加成反應又能發生取代反應,故A正確;
B.香草醛中的-OH,為酚-OH,能被酸性K2Cr2O7氧化,故B正確;
C.丁香酚和化合物Ⅰ,分子式相同,只有碳碳雙鍵位置不同,則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
D.香草醛含有一個苯環和一個醛基,因此1mol香草醛最多可以與4mol氫氣進行加成反應,故D錯誤;
故答案為:ABC;
(3)化合物Ⅲ-→香草醛,發生酯的水解反應,該反應為.
㈡ 丁香酚甲醚具體合成方法
丁香酚甲醚具有清甜的丁香和康乃馨香氣,常用於配製依蘭型、康乃馨型、紫丁香型等香精;我國GB2760-1996規定其為允許使用的食品用香料,主要用於配製復合型香辛料,提供姜樣香味,因揮發度低,亦適用於焙烤食品及煙草;丁香酚甲醚還可以作為多種實蠅成蟲的引誘劑.以綠色化學原料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傳統有毒有害試劑作為甲基化試劑,以丁香酚為原料,在固體鹼K2CO3催化作用下合成丁香酚甲醚。對幾種不同催化劑進行篩選,確定K2CO3為催化劑;以丁香酚甲醚得率為評價指標,採用中心復合設計法對丁香酚和DMC甲基化反應的工藝進行優化,得到制備丁香酚甲醚的最佳工藝:反應溫度155℃,K2CO3用量6.12%(占丁香酚的摩爾分數),n(DMC):n(丁香酚)4.3:1,反應時間6h,在此條件下丁香酚甲醚得率的預測值為96.44%。
㈢ 丁香酚合成乙醯丁香酚的制備工藝
丁香酚和乙醯氯反應生產乙醯丁香酚
㈣ 丁香酚的來源與制備
1.天然的丁香酚主要用富含丁香油的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經蒸餾所得的揮發油.
再經過萃取(定含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分離其中的酚與非酚油,再經石油醚萃取,酸化,中和,精餾等步驟而得.
2.合成法制備丁香酚,用愈創木酚為原料,採用烯丙基氯、烯丙醇等直接烯丙基化而得。
3.工業上可以從天然精油中單離,也可由化學合成而得。但化學合成法產生的同分異構體,沸點非常接近而分離極為困難,時下以單離法為主。
天然精油單離法:
以多年生亞灌木丁香羅勒為原料,經水蒸氣蒸餾得精油和水的混合物。油水混合物中加入20%的氫氧化鈉,再進行水蒸氣蒸餾除去非酸性物質。在50℃下將所得丁香酚鈉溶液加入30%的硫酸攪拌中和至Ph=2~3(水層)。靜置後分出下層粗丁香油,經減壓蒸餾得丁香酚成品。
化學合成法:
將烯丙基溴、鄰甲氧基苯酚、無水丙酮和無水碳酸鉀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迴流數小時。冷卻後加水稀釋,然後用乙醚提取。提取物用10%的氫氧化鈉洗滌,再用無水碳酸鉀乾燥。常壓蒸餾回收乙醚、丙酮後進行減壓蒸餾,收集110~113℃(1600Pa)的餾分,即為鄰甲氧基苯基烯丙醚。將其煮沸迴流1h後冷卻,所得油狀物用乙醚溶解,再用Lo%的氫氧化鈉溶液提取,提取液經鹽酸酸化後乙醚萃取。萃取液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常壓蒸餾回收乙醚後即得丁香粉成品。也可由鄰甲氧基苯酚與烯丙基氯在金屬銅的催化和100℃下一步反應得到成品。
4.丁香油之類含有大量丁香酚的精油,加30%氫氧化鈉液處理,再加無機酸或通人二氧化碳氣使之析出。或使之與醋酸鈉加成,以使游離出來後再經水蒸氣蒸餾而得純品。
5.丁子香酚盡管也可用合成的方法制備,但工業上一般都從植物或芳香油中分離萃出。可採用丁香羅勒為原料,丁香羅勒原產於塞席爾、葛摩。1965年從前蘇聯引入我國。在長江流域以南作為多處生亞灌本栽培。花穗中丁香羅勒油含量最高,葉次之,莖桿更次之。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丁子香酚。佔60-70%,尚有芳樟醇、對傘花素、羅勒烯等。合成法丁子香酚,由鄰甲氧基苯酚與溴丙烯反應,再經加熱重排而得。
㈤ 丁香酚是丁香花中的成分之一,是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它的結構簡式為 請回答: (1)丁香酚
(1)C 10 H 12 O 2 (2)碳碳雙鍵 (3)① (4)4 |
㈥ 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經多步反應合成.有關上述兩種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常
A.常溫下,1mol丁香酚能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共與2molBr2反應,故A錯誤;
B.苯酚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則丁香酚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故B錯誤;
C.苯環能與氫氣加成、醛基能與氫氣加成,則1mol香蘭素最多能與4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故C錯誤;
D.碳碳雙鍵和醛基都可與酸性高錳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則不能用高錳酸鉀鑒別,故D正確;
故選D.
㈦ 酚醚的制備方法
應該也可以的,因為williamson反應的本質就是Sn2反應,反應能否進行主要在於鹵代烴的位阻。而且Friedel-Crafts反應不會干擾合成,Friedel-Crafts反應的發生需要路易斯酸催化鹵代烴形成碳正離子,對苯環進行親電取代,Williamson法中只需要鹼來催化
㈧ 怎樣合成香蘭素
香蘭素,又名香草醛,香草素,香蘭醛或香茅醛,凡尼林。化學名稱:4- 羥基-3- 甲氧基苯甲醛,香蘭素即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廣譜香料,也是重要的有機化學品中間體,在食品工業、醫葯工業、日化工業、煙草工業、電鍍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目前在市場上供應的香蘭素有三種,即:(1)從香子蘭花莢中提取的天然香蘭素;(2)用化學合成法(如愈創木酚法、木質素法、黃樟素法、丁香酚法、對羥基苯甲醛法、4-甲基愈創木酚法、對甲酚法等)生產的香蘭素;(3)用微生物法生產的香蘭素[2]。從香子蘭花莢中提取的天然香蘭素獲得的香蘭素為天然製品,但由於目前生產天然香蘭素的方法受制於香子蘭莢果供應[3]。香蘭素化學生產方法有產率高的特點,目前處於香蘭素合成主導地位。但是大多數化學合成的香蘭素在純度、香氣、安全性等方面都亞於天然提取的香蘭素,並且化學工藝產生的廢棄物對環境存在很大危害。隨著現代生物學的發展,微生物轉化法生產天然香蘭素隨即成為研究焦點。1 香蘭素的合成方法1.1 化學合成法國內外香蘭素主要來源於化學合成,根據原料的來源不同,採用不同的合成方法,主要的化學合成方法有愈創木酚法、木質素法、黃樟素法、丁香酚法、對羥基苯甲醛法、4-甲基愈創木酚法、對甲酚法等。化學合成香蘭素產率非常高。但是,化學合成方法存在著許多的弊端,如以有毒的愈創木酚為原料合成香蘭素易造成環境污染,並且合成香蘭素的香型單一,風味容易受到雜質的影響,有的產品質量等級較低,售價相對較低。1.2 生物合成法
相對於化學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具有周期短、不受季節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價格低廉、可批量生產安全清潔、無污染、低能耗等優點,因而生物合成法已經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多的生物合成法主要有:植物細胞培養法、酶法和微生物法,分述如下:1.2.1 植物細胞培養法通過細胞培養,直接從培養細胞的次生代謝產物中提取香蘭素,可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利用植物細胞的大量培養,可大批量生產香蘭素。植物細胞培養法也有其自身限制,主要為細胞懸浮培養有細胞位置不固定、不利於細胞組織化、難以控制培養條件等缺點,因而目的產物香蘭素的產量不高, 這可通過細胞固定化培養加以改善,使香蘭素產量提高。1.2.2 酶法隨著酶工程的發展進步利用酶法轉化香蘭素以其產物易積累、副產物少、易提純等優點成為一個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國內外應用酶法的研究見表1。目前可通過改善酶的性質以提高催化效率、降低成本,並使用高效、實用的反應器,使酶促反應順利高效進行,以獲得高產的天然香蘭素。1.2.3 微生物轉化法許多細菌、黴菌和酵母都可用來生產香蘭素,這些微生物以阿魏酸、丁香酚、異丁香酚、香草醇、香草胺、松柏醇、蔡蘆醇等化合物為前體,發酵獲得香蘭素[4]。從經濟性來說,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香蘭素比較實際。首先菌種生長周期短,繁殖量大,反應條件溫和;其次原料豐富易得,使得香蘭素的生產成本低。但是也存在香蘭素產量低,產物分離復雜,不能滿足工業化生產要求等問題。2 微生物合成香蘭素2.1 可用於微生物轉化法生產香蘭素的菌株用於合成香蘭素較多的還是真核生物,加之較強的底物針對性,對於生產過程中可逆反應的有利於合成香蘭素的方向性,真核生物體現出優於原核生物的特點,成為大多數研究的出發菌株。2.2 可用於微生物轉化法生產香蘭素的底物目前能夠用於合成香蘭素的底物非常多,主要有丁香酚、異丁香酚,阿魏酸和葡萄糖三大類,分述如下:2.2.1 以阿魏酸為底物目前在微生物轉化法生產香蘭素的底物中以阿魏酸的研究居多,見表.3。阿魏酸廣泛存在於玉米麩、谷糠等農副產物中。以阿魏酸為底物生產香蘭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單一菌轉化作用,另一種是需要多菌株的聯合轉化。2.2.2 以丁香酚或異丁香酚為底物目前以丁香酚或異丁香酚為底物合成香蘭素的研究見表.3。以丁香酚或異丁香酚為底物合成香蘭素產率相對較低。並且,從微生物轉化丁香酚或異丁香酚生產香蘭素的生物轉化過程均發現,丁香酚與異丁香酚對微生物有毒性,可抑制菌體生長代謝,因此篩選對丁香酚或異丁香酚耐受性強的微生物是關鍵之一。2.2.3 以葡萄糖為底物葡萄糖在大腸桿菌重組子的作用下轉化為香草酸,然後香草酸經粗糙脈孢菌(Neurosporacrassa)中分離得到的芳醛脫氫酶還原並生成香蘭素[25]。該方法底物經濟、豐富、代謝途徑簡單可控,很有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可能性。葡萄糖雖然價廉,但如何實現大腸桿菌重組子的穩定表達是實用的關鍵。2.2.4 三種底物比較從表.2 可以看到,三種底物以阿魏酸為底物的轉化率相對比較高。在以阿魏酸為底物合成香蘭素中又以兩步法產率比較高。以葡萄糖為底物研究最少(僅LiK 等研究報道[25]),反應條件也不易控制。從我國的原料資源以及生物技術現狀來看,以異丁香酚和阿魏酸為底物的生物轉化法生產香蘭素的技術更具發展前景。
㈨ 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經多步反應合成(如圖).有關如圖兩種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丁香酚能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共與2molBr2反應,故A錯誤;
B. 含有酚羥基,則丁香酚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故B錯誤;
C.苯環能與氫氣加成、醛基能與氫氣加成,則1mol香蘭素最多能與4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故C錯誤;
D.香蘭素分子中苯環為平面結構,與苯環直接相連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內,則7個C原子、3個H原子、2個O原子在同一平面內,故D正確;
故選D.
㈩ 丁香油真的可以釣魚嗎
可以。丁香油就好比是調料一樣,在釣魚的時候如果將丁香油和餌回料相互搭配的話可以提高餌答料的誘惑
力,讓魚兒難以自拔。但是在食用時,要少量,放多了會起到反作用的。
魚兒本身是不吃丁香油的,但是它會散發一種果酸的味道,正是這種味道吸引魚兒上鉤的。當在使用蚯蚓釣魚的時候,可以選擇適量的加入一點丁香油,保證每條蚯蚓都能沾到即可。這樣可以增加蚯蚓的香味,使得魚兒更容易上鉤。
在使用丁香油釣魚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能長時間的放置,還有就是不能放入太多的量。放置時間長的話會影響到丁香油的效果,要是加入的量過多的話會影響到丁香油的本身散發果酸的效果。所以在食用時要控制好時間和量。
(10)丁香酚合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主要成分:丁香酚、石竹烯、乙酸丁香酚酯、甲基戊基酮等。
感官特徵: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徵性香氣。
應用建議:丁香油廣泛用於調配日用、食用、酒用、煙用香精;也用於單離丁香酚和合成其他香料。
建議用量:在最終加香食品中濃度約為0.1~83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