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扇面名家牡丹

扇面名家牡丹

發布時間: 2022-04-08 15:16:23

❶ 為何古人喜歡在摺扇上作畫

為何古人喜歡在摺扇上作畫?

中華傳統扇文化藝術擁有濃厚的文化內涵。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大家日常生活標準的改進,現如今的扇子已從實用品演化為賞析品,扇文化藝術的風采也更加變大。它不但反映於大家對扇子的應用,並且更取決於對一把扇子的賞析。

而賞析扇子,主要是賞析扇面和扇骨,各代書法家喜愛在扇面上美術繪畫或撰寫古詩詞抒發感情傳意,或為別人個人收藏或贈友人以題詞紀念,因而扇面安裝著整扇所表達的具體內容和感情寄語。

第三,因為扇面材料不一樣,大家所做項目前期也不一樣。絹扇一般都大會上膠,就能立即落墨繪制工筆畫;假若拿到手的圓扇沒有塗膠只是一層布,

那麼為了更好地避免 因碰水書畫掉下來,我們可以應用水溶性彩鉛來著色,可是這類方式 的缺陷是假如色漿濃,行筆便會不暢,倘若稀釋液了色漿,繪制圖案設計的顏色對比度便會差,實際效果會受到非常大影響。

一樣,空缺摺扇也需看紙本是不是有膠,沒有膠只有美術繪畫寫意畫,若有膠則寫意畫工筆畫能夠隨意充分發揮。此外,還可以自身選購膠礬水將生宣刷完善宣。

第四,繪制進行後要考慮到中後期裝飾設計工作中。扇子總體要維持顏色統一,不但是扇骨的顏色和界面總體的和睦,我們在進行製作後還需要加上與之相當的扇墜的顏色,假若是配上扇座欣賞,那麼還應當考慮到扇座的顏色和樣式。

賞析一頁扇面,不論是寥寥數筆,或者繪以青山綠水,都能從這一柄「懷袖雅物」中窺探畫扇人的情緒與閑逸。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你有所幫助。

❷ 關於扇面的資料

我來回答:根據資料看來應該是'團扇'

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製作扇面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如班婕的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後,歷代沿用而不衰,並成為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團扇的出現大約早於摺扇一千餘年。《班婕妤歌》雲:「新制齊紈扇,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王昌齡《長信愁》詩有:「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都是對團扇的吟詠。換言之,宋代以前的扇子,大都是指團扇而言。團扇的材質大多以羅、紗、綾、絹為之,很少有紙做的團扇,但近代日本、韓國的團扇卻有很多是紙扇。前幾年我在威海的市場中就曾買到過韓國紙制的團扇,兩面作畫,也很別致。羅、紗、綾、絹等絲織品編製成的團扇總稱之為紈扇,因此江淹有「紈扇入團月,出自機中素」。

團扇的形狀不一定都如圓月,也有腰圓、橢圓、六角形等,一般也統稱為團扇。說到團扇,許多人會認為是古代婦女的專用品,實際上在摺扇出現以前,男人也是使用團扇的。唐代以前團扇的實物已經很難見到,我們在一些繪畫和墓室壁畫中僅能看到團扇的大體形式。新疆吐魯番曾出土過唐代絹扇,其扇柄很長,由此可以推斷這種長柄團扇有可能是侍者執來替主人扌扇拂的,因此團扇也稱為宮扇。這種長柄宮扇在唐代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圖》中表現得最為清晰,扇面還繪有牡丹花。宋代的團扇實物今天尚能見到,尤其是宋代的繪畫作品,保存至今有相當一部分是畫在團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於年代久遠,這種團扇畫多為絹本扇頁的形式出現。直至明代以後,男人所用的扇子漸漸地被摺扇取代,而團扇才在更大程度上為女性專用,裝飾也就更為繁復,如用綵帶沿邊,飾以扇墜,紈素的扇面上不僅可以繪畫,還能刺綉、緙絲、抽紗,而扇柄的材質除了竹、木之外,還有牙角之類,從整體來看,明代以後的團扇更趨向女性化了。

樓主若有興趣可以親自去看看資料:(地址同參考資料) 16940希望對你有用!

❸ 在明清以前題扇面牡丹花有哪些詩詞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木末:樹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顏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維《辛夷塢》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晚發:花開得晚。
唐·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天下真花獨牡丹。
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
姚黃魏紫:兩種名貴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詩》
篔簹竟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篔簹:大竹名,節長而竿高。躑躅:即羊躑躅,杜鵑花科,春季開花,花紅黃色,鮮艷奪目。
唐·韓愈《答張十一》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
南朝陳·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唐·駱賓王《晚泊》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芙蓉:荷花。
唐·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
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葉不沒於水。
唐·李頎《粲公院各賦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凈:光潔。雨裛:濕透。紅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芙蓉:荷的別名 東風:春風。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宋·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宿雨:指荷葉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葉清凈圓潤。風荷舉:晨風吹動著荷葉在水面上舒展開來。
宋·周邦彥《蘇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仙》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西陵:西興鎮,在今浙江蕭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苑牆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紅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顏色。沉水:沉香,閨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葉上滾動。指荷葉上滾動的水珠。
金·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牡丹在我國被譽為「國花」、「國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負有盛名。

牡丹花,嬌艷多姿 ,雍容大方,富麗堂皇。自古以來引起許多騷人墨客的謳歌、贊美,是很自然的。據初步收集,歷代文人專寫牡丹的詩詞就有四百餘首。其中,以唐、宋兩朝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餘首。包括象王維、李白、李賀、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李商隱、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辛棄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在內。僅蘇軾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餘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餘首。近代和當代文人,也寫了不少詠牡丹的詩。

唐朝殷文圭詩: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詩,頗能表達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對人生短暫、青春不駐的感嘆,更是動人:

斷腸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❹ 給國畫牡丹圖起個什麼名字

花開富貴、迤邐春風、洛陽之春、國色天香、、醉春風。

❺ 我國的四大名扇和四大名花都分別是哪些呢

中國的四大名扇是:

江蘇的檀香扇、廣東的火畫扇、四川的竹絲扇、浙江的綾絹扇

牡丹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牡丹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作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牡丹以洛陽、菏澤所產最富盛名。

菊花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其花瓣呈舌狀或筒狀。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千餘種。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菊花原產於我國中部河南等地,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流傳久遠。

茶花又名茶花,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山茶花花姿豐盈,端莊高雅,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濃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

山茶花的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十月至翌年四月間都有花開放。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的傲梅風骨,又有「花繁艷紅,深奪曉霞」的凌牡丹之鮮艷,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兩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直到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造成轟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其性喜冷濕氣候,不耐高溫。對土質不苛求,但以含濕度高之砂質土壤較合適,全日照半日照均適宜。花果實為蒴果,果大皮厚,內含1~2或2個以上的種子。

水仙,中文別名:凌波仙子、金盞銀台、落神香妃、玉玲瓏、金銀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蔥、雅蒜,中國水仙、天蒜、儷蘭、女星、雪中花等。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此屬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其中的10多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


❻ 國畫牡丹四扇屏圖片怎樣畫扇面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內稱為容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❼ 古代人的摺扇上的字畫有什麼講究

濃縮的書畫藝術--扇面 摺扇的結構由扇面和扇骨兩部分組成。扇面按質地不同又主要有紙面和絹面兩種。扇面作為藝術品始於宋代,北宋時已有人在紙面摺扇上題詩作畫,而南宋時才出現絹面摺扇。由於宋元時期流行團扇,用摺扇的人不多,而摺扇又是易損日用品,所以流傳下來的實物極為稀少。明代中期,摺扇書畫逐漸流行起來。由於扇面的形狀呈半圓弧形,因而其構圖別具一格,形成妙趣橫生的畫境。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繪畫",還是詩詞歌賦等"書法",都可以創作出格調清新多變、布局錯綜紛繁的構圖效果,從而突破了傳統的繪畫和書法模式,為中國書畫史開辟了嶄新的一頁。 但應該指出的是,並非存世的所有扇面都值得收藏和投資。道理很簡單:扇面書畫與一般的書畫作品一樣,只有精品才具有升值和鑒賞價值。下面按不同的時代及類別,大致介紹一下具有投資價值的扇面。 明代成化以後,扇面藝術進入輝煌時期,許多著名書畫家(如仇英、沈周、蘭瑛、唐寅、董其昌等),都在扇面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這是中國書畫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扇面彌足珍貴,很難覓得,不少收藏投資者把它們視為最高的追求目標。 在明代扇面書畫的基礎上,清代又有了新的發展。這一時期名家輩出,作品形式多樣,除繼續表現各家名派的個性藝術風格外,還流行雙人甚至多人聯合創作,有夫婦合作、師生合作、友人合作等多種形式。比如高翔畫的"梅花疏枝瘦朵"扇面,便由金農和陳章題詩。乾隆的幾柄消暑摺扇,扇面的一面由劉統勛題寫書法,另一面由鄒一桂畫蘭花、蝴蝶,或蔣遷錫畫牡丹花。其中由雙人合創"一字一畫"扇面的方式,後來被文人雅士們廣為仿效,例如:梁啟超的書法扇面,由余紹宋配畫山水圖;陳法琛的書法扇面,由其弟子陳懋侗配畫工筆折枝牡丹。有意思的是,"柯橋竹石圖"扇面是由一位名家與其5個弟子聯合創作,其配合默契,作品風格渾然一體,令人叫絕。 民國以後,"一字一畫"扇面的合作更為流行,此種形式一直沿襲至今。由於合作夥伴各自都有相當高的藝術修養,能夠前呼後應、互為襯托,自然能夠收到異曲同工的藝術效果。這類扇面備受藏家青睞,從歷年的拍賣價位看,一般都大大高於單人的作品。 從清代起,摺扇藝術再顯歷史的輝煌,很多書畫家在扇面構圖上刻意創新,尤以山水畫的構圖有超常的突破。通常山水畫的構圖講究"地平線",而扇面卻是上寬下窄,且呈半圓形狀,如果依然水平地處理地平線,則扇面下端的兩角勢必形成空白。為了使構圖合理,景物自然,創作者們相繼創立了滿幅構圖、邊角構圖和一河兩岸構圖的三種新章法。其中,滿幅構圖是讓景物佔大部分空間,整體感覺實多虛少,通常以描繪山景居多;邊角構圖是把主要景物集中在左側或右側的下角,或自左邊或右邊向下伸展,整體感覺虛多實少;一河兩岸構圖則主要是表現江河兩岸風光,如一江春水或左右橫穿,或上下直流,或斜向而瀉。這三種構圖形式為後來扇面山水畫的發展開辟了新篇章,很多畫家創作了大量構圖精妙、題材新穎、氣勢磅礴、風光秀麗的山水扇面佳作,深受歷代藏家青睞。如袁江、王鑒、黃賓虹、張大千、馮超然等的山水扇面,在海內外書畫市場被推崇為傳世之作,極具保值增值意義。山水扇面的成就,對花鳥扇面的創新也頗有影響力,近現代畫家高翔、王雲、楊晉、任伯年、齊白石、傅抱石等都有格調清新的花鳥扇面問世,其同樣走俏國內和國際市場。 此外,自明清以來,一些著名的書畫家都有一種習慣,即在繪畫、書寫扇面時,總要先考慮扇骨的工藝水平,甚至只有出自名手的扇骨,才肯揮毫落墨。如明代蘇州制骨名家李昭、馬勛、馬福、柳玉台等所制的扇骨,便都有落款,它們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❽ 關於牡丹的五言絕句有哪些

《牡丹》 唐 李正封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庭下牡丹
宋 李復
春晚午景遲,氣暄困妍姿。
乘酣意縱放,霞裾半紛披。
晨起露風清,肅肅爭自持。
相對默無語,含羞畏人知。

買花 / 牡丹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❾ 蘇工扇面與宣紙扇面的區別

蘇工扇面與宣紙扇面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做工方面蘇工扇面好,也叫薄面。用一種類似樹皮紙加工的,耐用,開合使用周期比宣紙的時間長。穿中高檔扇骨比較好看。

2、書畫效果方面宣紙面好。普通扇骨用就可以了。普通的整體效果沒有蘇工扇面好看,厚,顯得臃腫,反復開合容易壞。

3、制扇材料方面蘇工扇面上有明礬,宣紙扇面則沒有。

(9)扇面名家牡丹擴展閱讀:

蘇扇是蘇州特產,以雅緻精巧,富有藝術特色而著稱。包括摺扇、檀香扇和絹宮扇三大類,統稱為「蘇州雅扇」。明清以來,蘇扇主要在蘇州及周邊地區廣泛流傳。蘇州雅扇集各種精湛工藝於一身,包括造型、裝裱、雕刻、鑲嵌、髹漆等工藝。

蘇州一向有制扇傳統。「烏竹骨泥金扇」就是代表。檀香扇是從摺扇發展來的,以檀香制扇,散發出天然香味。

蘇州市檀香扇的發源地,採用拉花」、「燙花」、「雕花」、「畫花」工藝,扇面上繪上山水花鳥景色,休閑雅緻。絹宮扇,主要有圓形、六角形、長方形、腰圓形等形狀,繪以山水、花鳥、人物等畫,也題有名人詩句,古色古香,極具觀賞性。

蘇州雅扇集各種精湛工藝於一身,包括造型、裝裱、雕刻、鑲嵌、髹漆等工藝。它們把吳地的山山水水、花鳥人物濃縮繪描,其精湛的手藝本身就構成了吳文化中絢爛多姿的篇章。

熱點內容
輕簡花藝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04
昆侖玫瑰花 發布:2025-08-18 23:21:35 瀏覽:906
見三山翁插山茶花一朵二首 發布:2025-08-18 23:19:17 瀏覽:657
滻灞花卉 發布:2025-08-18 23:14:49 瀏覽:3
圖片狗嘴上一朵花 發布:2025-08-18 23:14:46 瀏覽:954
微型白蠟盆景 發布:2025-08-18 23:14:05 瀏覽:483
秋季里櫻花 發布:2025-08-18 23:03:27 瀏覽:105
鬼盆栽消耗 發布:2025-08-18 23:03:19 瀏覽:382
會議桌花花語 發布:2025-08-18 23:00:47 瀏覽:65
梅花墊片 發布:2025-08-18 22:59:1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