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槍聲紅牡丹片段
① 平原槍聲電視劇演員表
董勇
飾 馬英
王學兵
飾 杜平
趙子惠
飾 蘇建梅
杜志國
飾 蘇金榮
何政軍
飾 鄭敬之
孫洪濤
飾 劉中正
郭昊倫
飾 中村
孫鵬濱
飾 蘇建才
劉沙
飾 老孟
鮑鯤
飾 王二虎
陳光寶
飾 楊百順
錢泉伊
飾 紅牡丹
② 戰火兵魂中趙福財老婆,大風仙真名叫什麼求
錢泉伊,還演過平原槍聲里的紅牡丹,比在這個劇里年輕漂亮多了,這個劇顯老了
③ 董勇 / 王學兵 演的平原槍聲紅牡丹女演員是誰演的
中文名: 趙子惠
外文名: Loutus
別名: 惠惠;小惠,趙媽,子惠小白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沈陽
出生日期: 1985年1月26日
職業: 影視演員
④ 電視劇平原槍聲演員表
《平原槍聲》演員表:
董勇 飾 馬英
王學兵 飾 杜平
趙子惠 飾 蘇建梅
杜志國 飾 蘇金榮
何政軍 飾 鄭敬之
孫洪濤 飾 劉中正
郭昊倫 飾 中村
孫鵬濱 飾 蘇建才
劉沙 飾 老孟
鮑鯤 飾 王二虎
《平原槍聲》海潤影視出品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趙浚凱、劉國彤執導,董勇、王學兵、趙子惠、杜志國、何政軍等人主演。
主要劇情:1938年,中華民族進入全面抗戰時期。是年春天,紅軍排長馬英受命回到家鄉棗林,在政委杜平的領導下組建抗日游擊隊。蘇金榮家的兒子建才一心要投奔中央軍未果,陰差陽錯投到民軍劉中正手下;馬英欲跟劉中正聯手抗日,卻中了他設下的圈套。馬英在率領游擊隊跟敵人的戰爭中得到迅速成長,同時也陷入跟青梅竹馬的女伴建梅的感情糾葛中。剛組建的隊伍因劉中正的叛變遭受重創,在地下黨員的幫助下,馬英等人終於查出內奸,游擊隊再次重組。1941年,日軍利用八路情報員對區域交接部位的忽略,發動鐵壁合圍計劃,於4月29日對冀南地區發動突然掃盪。給游擊隊帶來沉重的打擊,隊伍死傷過半。蘇建才叛變出賣建梅,致使建梅死於敵人槍下。建梅的死讓馬英決心查出叛徒,種種線索都指向蘇建才。為了不冤枉好人,馬英和杜平設下層層包圍圈戰術,成功將蘇建才抓獲。清除叛徒之後的游擊隊即將迎來解放棗林的日子。馬英帶領隊伍做好了進攻縣城的最後准備,卻不慎在行動前夜暴露了行跡,為了換取最後的勝利,部分共產黨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深夜,進攻的紅燈掛了起來,馬英率領游擊隊員順利解放了棗林,冀南地區獲得全面解放。
⑤ 平原槍聲電影演員表
1、馬英
演員董勇
抗日游擊隊長,農民出身,當過八路軍,後來到家鄉組建游擊隊,是個平民英雄。大大咧咧,有事沒事愛吹牛,但機智幽默,關鍵時刻絕不含糊。
2、蘇建梅
演員趙子惠
八路軍女政委,在與敵人的斗爭中 ,她機智果敢、無畏無懼;在感情上她流露出女兒家的柔情蜜意,與馬英上演感人愛情,極具個性的女戰士。
3、杜平
演員王學兵
共產黨政委,馬英的上級,智勇雙全,剛正不阿。兩人攜手帶領游擊隊抗戰,但是馬英卻不買杜平的賬,總是和他嗆聲,見面經常互掐。
4、蘇金榮
演員杜志國
地主,人物復雜,在日本侵佔冀中平原之時,為了力求自保,成為漢奸,與侄女蘇建梅反目並分道揚鑣,最終死於漢奸內斗。
5、鄭敬之
演員何政軍
漢奸,偽軍法監股股長,實際身份是地下黨,背著漢奸的罵名掩護董勇等同志與日軍斗爭。
⑥ 中國第一片電影叫什麼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歌女紅牡丹》。
《歌女紅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蝴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陸大戲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戲院公映。
該片講述了歌女紅牡丹在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陳發祥後,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無怨言終將丈夫感動的故事。
(6)平原槍聲紅牡丹片段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紅牡丹——演員 蝴蝶
坤角名伶,色藝雙絕,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終於將丈夫感動。
2、陳發祥——演員 王獻齋
茶園老闆的親弟弟,本是頑皮賴骨,婚後無所事事,驕奢淫逸,不知收斂。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心情懊惱的他失手殺人後被捕入獄,在紅牡丹的託人營救下出獄,終於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⑦ 《原平槍聲》的人物和戰役
一部半個多世紀前的紅色經典,經過現代藝術手法和形式的重新演繹,再次激起心底的情愫。跟小說原著中的人物相比,新版電視劇《平原槍聲》中正反派人物的塑造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必太較真。此部小說的作者李曉明,當年就是一位沖鋒陷陣在河北平原上的八路軍基層指揮員,作品描述的故事,就發生在他的家鄉河北衡水棗強縣,因此,作品中眾多的人物形象,都不可避免的留下了那個時代真實而嚴酷的印記。
作者本人曾坦陳,小說中的主人公、抗日英雄馬英,就是他根據當年跟自己並肩戰斗的八路軍武工隊長劉英的真實經歷塑造的。其他幾位重要人物,在作者的心裡,也都有與現實相對應的影子。比如性格莽撞但作戰勇敢的武工隊員王二虎,其原型來源於兩位八路軍基層戰士——王小寬和齊存修,潛伏虎穴與敵鬥智斗勇的地下黨員鄭敬之的原型名叫鄭潤之,就連那個讓人恨得牙根發癢的漢奸楊百順,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找到真實的影子。
主人公馬英的原型——劉英,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做了重點記述,這里不再重復。唯一需要補充的是,1985年老人從河北省水利工程局離休,享受副地級待遇。從這一細節可以推測出,老人離職時的職務並不高,至多是正處職級。老人現在已是86歲高齡,現仍居住在石家莊,據說耳聰目明,思維敏捷,這足以讓人欣慰。
八路軍戰士王二虎的原型之一叫齊存修,又名齊忠,冀縣(現稱冀州市)齊官屯村人,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棗北縣大隊班長、排長,1945年後任冀南軍區五分區獨立二團警衛營連長、營參謀長。解放後,曾任衡水縣工交局副局長、工業局副局長、拖拉機站機耕隊長、民政科長,1969年調衡水縣馬車修配社任革委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1971年調到河沿公社社辦工作,1974年8月病逝,年僅57歲。王二虎的另一原型王小寬資料不詳,只知道全國解放後他也轉業到地方工作。
在小說《平原槍聲》里,漢奸楊百順的下場是在戰場上被擊斃,這是文學作品的藝術加工。真實情況是,其原型楊長順在抗戰勝利後又投靠國民黨。1951年在鎮反中落網,同年被人民政府處以極刑。他的小老婆(小說中的紅牡丹)此後幾十年一直住在他的老家衡水棗強縣北李村,在歷次的運動中,她只是配合有關方面做了無數次的外調,並沒有遭遇多大的劫難。這樣看來,她倒比那些右派和黑五類及其子女們的命運要幸運的多。究其原因,博友肖庄先生曾在其博客中寫道,據說這個女人與一名村幹部有染,這才使她得以逃過歷次厄運。當然,此說現已無考,因為不光昔日的北李村早已不見蹤影,變成了棗強火車站,恐怕那些當事人,也已與草木同朽了。
讓人最為唏噓不已的,是小說中隱蔽戰線的英雄鄭敬之的原型——棗強縣敵工站站長、地下黨員鄭潤之的命運。根據黨組織的安排,鄭潤之帶著兩個兒子一起打入偽警察局,利用公開的偽職身份,截獲日偽情報,營救被捕同志,策反偽軍反正。在潛伏的六七年時間里,他們在敵人內部發展了多名內線,曾成功營救出包括時任冀南軍區副司令員王宏坤(開國上將)的妻子在的五六十名被捕同志,發揮了正面戰場無法取代的巨大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忍辱負重、赤膽忠心的共產黨人,在文革期間竟冤死在共產黨人自己的監獄。當年拿槍的敵人想做卻做不到的許多事情,最終我們共產黨人卻幫對手做到了。真不知這該抱怨個人命運的不濟,還是歷史的悲哀。
⑧ 錢泉伊的個人簡介
錢泉伊,內地女演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在《平原槍聲》中飾紅牡丹一度獲得觀眾喜愛和支持;後又參演《狼煙》、《百年虛雲》、《直插金三角》、《賴布衣傳奇》、《戰火兵魂》。可以說是青年演員的後起新秀 !
⑨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片名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它的主演是誰)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
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寫女歌手紅牡丹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後,不僅備受凌辱,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當丈夫賣掉女兒,又因失手殺人入獄後,紅牡丹卻忍辱負重,恪盡婦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戲曲藝人的生活悲歡,也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對白之外,片中利用「有聲」的優勢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劇片段(由梅蘭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轟動效應。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以歌唱家生活為題材如出一轍。影片於1930年中旬開拍,前後經過5次試驗,至年底拍竣,耗資12萬元舊幣,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戲院試映,3月15日於新光大戲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時盛況空前,並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了轟動,發行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但嚴格地說,《歌女紅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聲片」,因其只注意了對話的有聲,而忽略了周圍環境的音響效果,所以看起來只有人說話或唱戲時有聲,其它周圍事物都是靜悄悄的。這當然也是初期有聲電影的通病。
與這部影片同時開拍的另一部有聲片是「友聯」公司攝制的《虞美人》。它同樣採用臘盤發聲技術,描寫了一對兒戲劇演員演出《霸王別姬》一劇的幕前幕後。兩部影片在技術上稍有不同。《歌女紅牡丹》是影片拍完後讓演員看著畫面對口型配音,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後期配音。《虞美人》則是先把聲音錄好唱片,然後演員在現場按照放出來的聲音表演。兩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於《歌女紅牡丹》,於1931年5月上演。
臘盤發聲的有聲片在技術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問題。特別是膠片一旦發生局部斷毀,其後的劇情就難以再和聲音相吻合,甚至會出現銀幕上男人在張口,擴音器里傳出來的卻是女聲的笑劇。因而,在這兩部影片上演的當年,一些電影公司也開始試制「片上發聲」的有聲片。它們是由大中國和暨南兩家公司合制的《雨過天青》和天一公司拍攝的《歌場春色》。這兩部影片都是租用國外的設備,並由外國人參與協助製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過天青》於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戲院試映。由於該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設備,並赴日本拍攝,不久後即遭到觀眾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製的錄音設備拍攝了《春潮》一片,成為中國第一部用國產錄音設備製作的片上發聲的有聲電影。
由於資金和技術的原因,在有聲電影問世後,許多電影公司仍然在繼續攝制無聲片,這形成了中國早期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長期並存的特殊現象。直至1936年,無聲片才終於停止拍攝,中國電影從無聲向有聲的轉變得以徹底完成
⑩ 西遊記陳光寶的扮演者
電視劇平原槍聲演員表 馬英——董勇、 杜平——王學兵蘇建梅——趙子惠、 鄭敬芝——何政軍蘇金榮——杜志國、 劉中正——孫洪濤蘇建才——孫鵬濱、 中村——郭昊倫老孟——劉沙、 王二虎——鮑鯤趙振江——紀永清、 常雲秀——柴青紅牡丹——錢泉伊、 小董——齊峰楊百順——陳光寶、 馬大娘——王素雲秦芳芝——隋蘭、 子芳——陶慧娜王禿子——許敬義、 張玉田——張益群吳所長——李卓、 狗子——歐陽俊周大柱——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