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玫瑰
⑴ 夢幻模擬戰手游戰場玫瑰怎麼打
隊伍等級達到22級以上有概率遇到,敵方陣容為公主聯盟中的六位,作為游戲前期遇到的副本,還是有一定的挑戰難度,事先了解好每個英雄的特性比較重要。戰場玫瑰攻略
雪莉:殺人在動,伊梅爾達:冰錐破護衛,娜姆:高物理攻擊,克麗絲:戰斗後高回復,索尼婭:高移動輸出,莉亞娜:周圍驅散+回血。
最簡易的陣容為馬修、艾梅達、格尼爾、蘭斯、娜姆,可以根據相應特性替換,娜姆可以換更高輸出的騎兵利昂、迪哈爾特等,蘭斯可以替換為亞魯特繆拉、雪莉等,但擁有護衛型技能的英雄是一定要的,可以替換的有巴爾加斯、芙蕾雅。
開局敵方在下方,而我方在地圖上方,要利用好卡橋的特性,勾引敵方輸出,優先擊殺輸出。
1、第一回合-我方回合
格尼爾向向右一格,開啟護衛技能
其餘3人在格尼爾上方,剩下1人站在格尼爾左方2格。
艾梅達記得要給格尼爾套上護盾。
第一回合的我方行動目的是勾引敵方陣容中高移動類型的輸出英雄,來保證優先擊殺。
2、第一回合-敵方回合
敵方會全線壓過來,索尼婭騎兵會直接沖進我們的防禦范圍內,但是由於護衛技能,會被槍兵克制。
雪莉也會飛到我們的攻擊范圍內,娜姆也是,這些傷害都由格尼爾承受,只要裝備正常,一般可以保持好格尼爾的血量。
3、第二回合-我方回合
艾梅達治療先解除帶有DEBUFF的英雄,之後格尼爾槍兵克制擊殺索尼婭,娜姆克制雪莉,而敵方的娜姆可以利用遠程弱近戰的特性,馬修可以上前擊殺,蘭斯作為補刀英雄來用,優先解決雪莉,之後是索尼婭、娜姆。
經過擊殺掉敵方隊伍的輸出英雄之後,對戰就會變得簡單了,游戲後期可能存在輸出不足的情況,可以考慮攜帶技能帶有【魔抗】或者是【群體魔抗】的英雄來抵擋DEBUFF。
⑵ 刺激戰場浪漫玫瑰花要如何獲得
刺激戰場浪來漫玫瑰束怎麼自獲得 浪漫玫瑰束獲取方法一覽
游戲中這個浪漫玫瑰束也是比較好獲得的!是在地圖上可以隨機找到的一個道具
浪漫玫瑰束的獲取:
大多會在房子中出現,大家可以多去房區搜集一下
獲得之後在背包內可以見,靠近隊友或者打開背包可以直接使用
⑶ 拿破崙每次出征都給自己的士兵帽子上插上一朵玫瑰花是什麼意思
你好,拿破崙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士兵可以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⑷ QQ火線夜玫瑰有什麼用發網站讓我看
簡介
2009年8月3日,在那個驕陽似火的盛夏,夜玫瑰的橫空出世給諸多玩家們帶來了一縷清涼之意。而作為首個期限制的女角色,夜玫瑰不僅僅沿襲了獵狐者的纖細、女性配音、速度快的靈活的一系列優勢,更有高貴的貴族身份和華麗的制服。1000CF點30天的價格從短期上看更比獵狐者優惠,對於那些想感受女性角色的優勢和在比賽時暫缺裝備的玩家來說,夜玫瑰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夜玫瑰」這一角色的閃耀登場無疑是雙槍玫瑰版本最大的亮點,貴族出身的她們經過不斷的砥礪以及特警基地的嚴酷考驗之後既有著高貴典雅的氣質,又有著敏捷的反應和利落的身手。獨有的女性士官套裝襯托的「玫瑰」們更顯英姿勃發,還有與之交相輝映的獵狐者,性別大戰勢必又引得戰斗趨於白熱化。這邊是嬌艷欲滴的花中之王讓人賞心悅目,那邊駭人恐怖的新面具足以驚爆你的眼球。惡貫滿盈的骸骨、無惡不作的吸血鬼、罪大惡極的毀滅創造者、還有窮凶極惡的鬼娃,四大「惡人」聯袂出演極力先聲奪人,給予對手氣勢上沉重的打擊。美女與野獸共舞,《穿越火線》雙槍玫瑰版本即將為您傾情演繹。
外貌酷似甜心空姐的夜玫瑰身材高窕,容貌端莊,很有都市白領氣質。夜玫瑰外表看起來氣質文靜,她們裁減合身的小西服搭配緊身西裝短裙,露出纖長的玉腿。漂亮的發辮與光澤的法質則是最有女人味的細節。小小的蓓蕾帽映襯她們如花的容顏。
兩款夜玫瑰的角色分別穿著高跟鞋與高跟長統靴,白皙的肌膚與東方女性的細致美讓她們看上去與眾不同。
在角色屬性方面,夜玫瑰同樣毫不遜色哦。她們雙手持槍、左右開弓的特技讓她們威力十足。全新的烏茲雙槍與柯爾特雙槍分別在穩定性和速度方面表現出色,而駕馭她們的夜玫瑰個個都是快速射擊的好手。
夜玫瑰的適應性很廣,不論是雙槍還是單手她們都表現不俗。突擊步槍BerettaAR-70在她們的手中流光溢彩。
夜玫瑰擁有東方女性的甜美外表,白皙的肌膚和高窕的身材讓她們看上去十分迷人。小巧的蓓蕾帽,優雅的發型,讓她看上去就像白領。漂亮的蝴蝶領結與時尚的小西服襯出她們出眾的氣質 游戲中的夜玫瑰是一群出身貴族的少女,她們懷著夢想考入軍事院校在經過艱苦訓練後成為最棒的美女槍手。比起此前的一款女性角色獵狐者來說,夜玫瑰的形象氣質更傾向於淑女風格。夜玫瑰嬌俏的姿態讓人眼前一亮。 在人物屬性方面,夜玫瑰的表現同樣不錯。高窕的身材讓她運動起來更加輕盈,與此同時她的雙槍技藝非常穩定。不論是跑步還是跳躍夜玫瑰都完成的輕松漂亮。在攻擊時她們的速度很快,柯爾特與巫茲兩套精緻雙槍在她們的手中如同魔杖。槍口噴射出的藍色火焰從她們的指尖迸發,彷彿美妙的音符在跳躍。 與其它角色相比,夜玫瑰在戰場上有自己不利的一面,她們並不像獵狐者那樣露出可愛的肚臍,服裝連到裙子顏色面積大。因此在實戰過程中她們鮮艷的顏色容易加大對手瞄準的幾率。盡管如此,夜玫瑰這款全新角色依舊具有銳不可擋的魅力。 再厲害的硬派英雄在美貌女人似水的溫柔面前也難免被征服。溫柔的夜玫瑰擁有獨特的隱秘殺傷力,她們比起獵狐者來說更有女人味。在戰斗中她們的樣子更具蠱惑性。美麗,是一把無形的匕首,讓對手失魂落魄的瞬間就是夜玫瑰出手的最好契機。扣動扳機,子彈像流星一樣劃過優美的弧線。我們的夜玫瑰憑借美麗與智慧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樣一款漂亮的女角色換了是誰不會心儀呢? 高挑的身材,酷似東方女性的精緻外表,絲絲野性魅惑的制服,讓夜玫瑰一出現就吸引了所有玩家的眼光。 在人物屬性方面,夜玫瑰輕盈的移動,穩定的雙槍准確度,都讓夜玫瑰名副其實成了最高超的美女槍手。雖然實戰中,夜玫瑰的服裝夜色較為鮮艷容易成為目標,但依然無法阻擋它銳不可當的魅力! 讓夜玫瑰成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佼佼者。玫瑰一樣的幽香味道,夜晚一樣的神秘氣息,她們讓我們的火線世界分外妖嬈。
背景
和藹的面容,中式盤發,魔鬼般的身材,還有那整齊漂亮的制服。 一群出身貴族的女孩為了理想,從小進行各種艱苦的訓練,終於被特警基地破格錄取。她們行動迅速、身手敏捷,完美地完成了一個個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到深夜她們都會在隱匿的地點監視敵人的一舉一動,尋找合適的時機行動,人們稱之為「玫瑰行動」。
優點
眾所周之,夜玫瑰是一款RMB角色,那麼她一定就有潛在的優點。
優點1:體型瘦弱,頭部偏小,極不易被擊中或爆頭。
優點2:跳躍力更高,速度更加敏捷。
優點3:每場比賽會增加10%的經驗值。
價格
1000CF點/30天 3000CF點/90天
夜玫瑰
屬性:
30%移動速度加成
10%傷害減少(類似防彈衣)
10%跳躍高度提高
減少20%後座力
提高10%准確度
提高25%准確度(手槍)
⑸ 二戰時期,美軍中為何流傳著「打進東京,活捉東京玫瑰」的口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往往對於女神,有著瘋狂的迷戀,即使在殘酷的戰爭年代也不例外。這不,在二戰時期,美軍中就流傳著一個口號:打進東京,活捉東京玫瑰。那麼,這個東京玫瑰到底是何方神聖,讓美軍如此痴迷呢?
看了這個號稱“東京玫瑰”的戶栗郁子的照片,發現她長得並非所謂的傾國傾城,只能是還好吧。常言道:當兵三年,老母豬當貂蟬。那些寂寞的美國大兵,之所以將其視為女神,主要是她的聲音太具有沖破力了,美軍心中幻想了無數遍。美軍所愛的並非是現實中的戶栗郁子,而是他們心中屬於自己的完美女神吧!
⑹ 白色玫瑰的花語是什麼
白玫瑰花語是:純潔、高貴、天真和純潔的愛。這樣的語言足以感動每一個真摯的靈魂。
白玫瑰花是天真、純潔、尊敬、謙卑。正因白玫瑰的外表及它的花語是如此的美好,它代表不光一份美麗的愛情,同時也代表一份真誠的友誼,所以白玫瑰在受戀人們的喜受同時,也得到眾多人們的喜愛。如果你的女友或朋友有什麼喜事的時候,就送她(他)白玫瑰,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愛,用它來表達自己的一份真誠友誼。
白玫瑰的花語:
1、尊敬
2、不被注意(不為人知)的美
3、誠實
4、純純的愛
5、甘心為你付出所有
6、高貴
7、智慧
8、純潔、純情、天真
9、我足以與你相配
⑺ 紅白玫瑰戰爭是哪兩個王朝的紛爭,具有哪些特點
公元1066年,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公爵威廉率諾曼底騎士橫渡英吉利海峽,抵達了英格蘭的土地。威廉以自己有英格蘭王國王位合法繼承權為由,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自己則在倫敦加冕為王。由於威廉是以征服的方式獲得的英格蘭王位,所以也被稱之為征服者威廉,而他所開創的王朝也被稱之為諾曼王朝。
亨利六世畫像
約克家族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並沒有想要處死亨利六世的想法,畢竟亨利六世只是個人能力不足,還不足以被宣判死刑。而且約克家族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王位的繼承權,所以在生擒國王之後並未做出對其不利的事情,而是繼續與王室進行談判。目的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廢除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的王位繼承權,轉而移交給約克家族的理查身上。不過身為王後的瑪格麗特卻並不甘心,拒絕了約克家族的這一要求,雙方隨即繼續展開了武力對決。
⑻ 《飄》郝思嘉的人物分析
人物外貌
斯嘉麗·奧哈拉並不漂亮。在她的臉上,有著兩種顯著的特徵:一種是她母親的嬌柔,來自法蘭西傳統的海濱貴族;一種是她父親的粗獷,來自浮華俗氣的愛爾蘭人。這兩種特徵混在一起顯得不太協調,但這張臉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
她那雙淡綠色的眼睛純凈得沒有一絲褐色,配上烏黑的睫毛和翹起的眼角,顯得韻味十足。上面是兩條墨黑的濃眉斜在那裡,給她木蘭花般白皙的肌膚劃上了一條十分分明的斜線,這樣白皙的皮膚對南方婦女是極其珍貴的。
性格特點
斯嘉麗是《飄》中的女主人公,其性格具有多面性,是一個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女性角色。她的平凡主要表現在她有著像萬千少女一樣的性格,多情浪漫,善良優雅,她的不平凡是因為戰爭的爆發使這個女性變得勇敢堅強,頑強拼搏。斯嘉麗出生於大種植園主家庭,出落得美麗大方,端莊優雅,但同時也具有大家庭女孩共同的缺點,虛榮任性、驕傲自負。經歷戰爭的洗禮後,她的性格發生了蛻變,成為一名生活的強者。
斯嘉麗小時候就十分崇敬母親,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她都會想到母親,以尋求庇護。因此,她和母親的感情十分深厚,在母親病重時,她一心想要趕回曾經的庄園,想要回到替自己抵擋生活中風風雨雨的父母身邊。但因為已對衛希禮承諾將照顧他的妻子梅蘭妮,所以留在了亞特蘭大。當她最終回到庄園時,母親已經在她回到家的前一天過世,父親由於悲傷過度,徹底瘋了,經歷了戰爭的庄園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繁榮,一片荒蕪。
這些變故給斯嘉麗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使她心力交瘁,但慶幸的是她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能沉溺於悲痛中,需要堅強起來,因為家裡的老老小小還需要她去養活,她最終放下了自己千金小姐的驕傲與矜貴,選擇同那些黑奴一樣沒日沒夜的辛苦勞作。雖然經歷了各種悲痛、辛苦與屈辱,但斯嘉麗沒有被打敗,反而使她變得更加堅強。
她學會了指揮家人進行勞作,各司其職,大家一起去地里採摘棉花,當自己的庄園遭到北方騎兵的入侵,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遭到威脅時,斯嘉麗勇敢地舉起了槍殺死了人侵者,保護了母親留下來的財物及一家人的勞動果實。
以往善良的她連家畜都不忍心去傷害,但經歷了殘酷的現實打擊後,她冷酷得可以將任何阻礙她的人或事消滅。悲慘的經歷使她變得更加堅強有魄力。在她沒有錢繳納稅款時,她意識到金錢的重要作用,便想與白瑞德結婚保全庄園,用窗簾布精心做了一條裙子,去亞特蘭大找白瑞德。但此時白瑞德已鋃鐺入獄。正當斯嘉麗走投無路時,她遇到了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並與之結婚,來保全庄園。
人物經歷
斯嘉麗是大種植園主的女兒,在內戰爆發前,她是一個任性、虛榮、驕傲的貴族小姐。斯嘉麗雖然具有與生俱來的美貌,但她不喜歡讀書,對於艾希禮喜歡的詩詞歌賦更不感興趣,且具有極強的虛榮心,每天只關心漂亮的衣服,熱衷於參加各種舞會,不管走到哪裡,她都會吸引眾人的目光,成為大家矚目的人物,無數的男人為她傾倒。此時的斯嘉麗還是一個單純的小女孩,虛榮心使她認為憑借自己的美貌與手段可以讓任何男人屈服於自己。
但當她知道自己傾慕的艾希禮就要迎娶相貌平平的媚蘭時,她無法相信這個事實。她一廂情願地認為艾希禮愛的人是她,她甚至魯莽地要求艾希禮帶她私奔,但卻被艾希禮無情的拒絕。在自己的真情告自被艾希禮拒絕後,斯嘉麗為了賭氣,嫁給了自己並不喜歡的媚蘭的哥哥—查爾斯。即使嫁給了查爾斯,斯嘉麗也無法忘記自己的初戀艾希禮。
南北戰爭爆發後,丈夫戰死沙場,斯嘉麗成了一個寡婦。但由於斯嘉麗不愛自己的丈夫,所以,她並不悲傷。生活還要繼續,她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活下去。艾希禮在上前線作戰前,託付斯嘉麗照顧自己即將生育的妻子媚蘭,但此時的斯嘉麗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母親即將病危,身體與精神上無法言說的痛苦使她透不過氣來,她也曾想放棄對艾希禮的承諾回到母親身邊,照顧生病的母親,但她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選擇照顧媚蘭。
在聽到媚蘭臨盆時發出的痛苦呻吟,沒有任何接生經驗的斯嘉麗竟然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幫媚蘭接生,然後帶著奄奄一息的媚蘭和剛出生的孩子離開了亞特蘭大。在逃離途中,她們遇到了一隻老母牛,為了給嬰兒獲取新鮮的牛奶,這個曾經的千金小姐帶著萬分恐懼,將自己唯一的一條裙子撕成許多小布條,並把這些布條綁起來,在沒有任何幫手且雙手流滿鮮血的情況下,制伏了母牛。
在內戰結束後,面對社會的更替,她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了現實和自己的處境,意識到只有金錢才能保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於是她便對金錢展開了更為瘋狂的追求。為了錢,她去搶奪妹妹的愛人弗蘭克,與自己不愛的男人結婚;為了賺錢,她完全拋棄了足不出戶的歷史觀念,丟棄了應有的高貴與矜持,自主買下了一家鋸木廠,拋頭露面,和人做起了生意。盡管自己的丈夫為此丟了性命,她也因此遭到別人的非議。
但斯嘉麗並沒有因為這些風言風語而退縮,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她再一次向傳統發出挑戰,僱傭犯人來工廠里做工,逼迫他們不分晝夜的勞作。她的這些行為遭到了親友們的指責、漫罵,並在當地引發了轟動。可這些都沒能阻止斯嘉麗對金錢的追求,在丈夫死後不久,她又不顧親友的反對,還未脫掉喪服,就與白瑞德結了婚。白瑞德靠戰爭成為了一個暴發戶,為當時的上流人士所不齒,但斯嘉麗根本不在乎這些,只要能讓自己過上富足的生活,不再忍飢挨餓,一切都不重要。
雖然生活中的斯嘉麗十分功利,但在愛情面前她又是浪漫的,對愛情充滿理想的。她愛艾希禮,幾近瘋狂,甚至可以拋棄一切,只要能和他在一起。但她愛的只是想像中的艾希禮,真實的艾希禮是一個脆弱,喜歡沉迷於過去的人,總是逃避現實,相比於斯嘉麗,他無比的懦弱,無法適應時代的改變。
如此看來,斯嘉麗與他完全是兩種人,兩人的追求與性格截然不同。直至媚蘭死後,斯嘉麗才真正明白,只有嫁給一直深愛著自己的白瑞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這個人才是真正值得自己全心全意去愛的人,可惜的是白瑞德在失去愛女後選擇了離開斯嘉麗。
(8)戰場上的玫瑰擴展閱讀: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1937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
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南方人的形象,佔中心位置的斯嘉麗、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精神觀念、政治態度,通過對斯嘉麗與瑞德的愛情糾纏為主線,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創作背景
1、歷史背景
美國南北戰爭摧毀了喬治亞乃至整個南方的經濟,黑奴重新獲得自由,昔日奴隸主養尊處優的好時光隨風而逝,飄得遠遠的。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放下臭架子,努力奮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條,連亞蘭大上流社會的中堅分子也不得不降貴屈尊,賣糕餅的賣糕餅,趕馬車的趕馬車。[5]
2、時代背景
女性主義文學是開始於19世紀,到了20世紀開始蓬勃發展。女性主義的飛速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法國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及天賦人權等思想在整個世界范圍內迅速深入人心,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一場為了爭取女性在政治、經濟、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權運動開始了。1936年出版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作品影響
《飄》於1936年6月30日問世,打破了當時的所有出版紀錄。前六月它的發行量便高達1000萬冊,日銷售量最高達到5萬冊。它標價3美元,卻被炒到了60美元,而當時美國一處不錯的旅館,月租金也不過30美元。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成績,使它在1937年榮獲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
《飄》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組合成為這部小說的一個重大亮點,以戰爭背景,鮮活的彰顯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更從斯嘉麗一家展現作者對於黑人平等的看法。
性格組合展現了一個圓形的人物,通過圓形的人物集合又展示了小說歷史環境的多個方面,從而詳盡地記錄下了一段動盪的歷史,一段硝煙的時刻,以及在這種時刻不同人的成長。通過不同的性格發展,揭示了環境對於人的甚遠影響,這種性格組合的描述方法也對後世小說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僅因一部作品就名揚天下並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絕無僅有的。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便是這樣一位獨一無二的作家。《飄》1936年問世後引起轟動,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後,米切爾更名揚四海。面對榮譽,米切爾謙虛地表示,《飄》的文字欠美麗,思想欠偉大,她自己也不過是位業余寫作愛好者。
她婉拒了各種邀請,一直與丈夫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此書自1936年首次出版後,在世界上被翻譯成29種文字,總共銷售了近3000萬冊 。1937年,小說獲得普利策獎。根據此書拍成的電影《亂世佳人》於1939年12月15日在亞特蘭大舉行首映,引起轟動,並迅速風靡全球。而扮演男女主角的演員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更是因此而留在了許多影迷的心中。
⑼ 血腥王冠之爭,玫瑰戰爭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
在大約600年前,英格蘭面對一連串血腥又殘忍的王位爭奪戰爭,分崩離析,動盪不安,僅僅三十年的時間,王冠就易手了七次之多,而在此之間,上萬人遭受戰爭之苦,屠戮過程中哀嚎遍野,許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這就是大不列顛王國歷史上最混亂且最殘暴的時期之一,後人稱之為“玫瑰戰爭”。
玫瑰戰爭
所以,罪魁禍首是誰?不是不顧一切試圖阻止丈夫的統治分崩離析的瑪格麗特,也不是那個以高尚的意圖為出發點試圖拯救英格蘭的約克公爵理查德。因為,他們兩個都是想要拯救英格蘭,而是懦弱無能的亨利六世,他的不作為讓整個英格蘭遭受重創,讓幫助他維持國家的人反目成仇,流血犧牲,讓這種憤怒與仇恨延續下去幾十年,從而引發了玫瑰戰爭。所以,玫瑰戰爭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答案也就昭然若揭。
參見《英國全史》
BBC紀錄片
⑽ 紅白玫瑰戰爭是什麼
紅白玫瑰戰爭即薔薇戰爭,又稱玫瑰戰爭。
薔薇戰爭(又稱玫瑰戰爭;英語: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
一、起因
繼承權之爭
兩個家族之間的對立始於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魯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
根據先例,理查二世立了愛德華三世的次子萊昂納爾的外孫羅傑·莫提梅(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為王位繼承人。作為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約翰(John of Gaunt)的兒子,博林布魯克對王位有不是很強的繼承權。但是,博林布魯克加冕為亨利四世,因為理查二世的統治不得人心,所以他得到了容忍。
博林布魯克在1413年死去。他的兒子兼繼承人,亨利五世是個傑出的軍人,他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軍事勝利為他贏得了大量的支持度,強化了蘭開斯特的統治權。亨利五世的統治經歷了一次由埃德蒙之子劍橋伯爵所領導的政治陰謀。
劍橋因叛國罪而在1415年被處決,而劍橋的哥哥約克公爵愛德華也在戰役中陣亡,沒有後代,劍橋的兒子理查便繼承伯父成為約克公爵。劍橋的妻子安妮·莫提梅也對王位有一定的繼承權,因為她是羅傑·莫提梅的女兒,是萊昂納爾的後裔。
亨利五世死於1422年,而劍橋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兒子約克公爵理查將對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發起挑戰。
蘭開斯特家族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歡迎的攝政和謀士所包圍。最有名的是埃德蒙·博福特(Edmund Beaufort)和威廉·德拉波羅(William de la Pole),有人指責他們管理政府無能並且在對法蘭西的百年戰爭中指揮不利。在亨利六世之下,幾乎所有在法國的據點,包括亨利五世所贏得的,喪失殆盡。
亨利六世開始被視為無能昏庸的國王。而且,他還受到令人尷尬的間發性精神疾病的困擾。到1450年代,很多人認為亨利不適合他的角色。
蘭開斯特的短暫的王朝被合法性的問題所困擾,而相信約克家族對王位有更強的繼承權。不斷增加的民眾不滿,眾多的封建貴族的私人軍隊,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敗使得內戰的政治氣候已經成熟。
當國王亨利六世在1453年遭受第一輪精神病時,攝政理事會建立了,由強大的約克家族的首領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Duke of York)任攝政王。
理查很快更大膽的開始加強了他對王位的要求,他囚禁了蒲福,並在一系列和亨利的支持者(如諾森伯蘭伯爵)的小沖突中給予他的同盟者薩爾斯堡和沃里克以支持。
亨利在1455年的痊癒挫敗了理查的野心,約克公爵被亨利的王後安茹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趕出朝廷。強力上進的瑪格麗特王後成了蘭開斯特派系的實際領袖。瑪格麗特王後建立了針對理查的一個同盟並和其他貴族密謀削弱他的影響力。
遭受到更多挫敗的理查最終付諸武力,在1455年在第一次聖阿爾班斯戰役(First Battle of St Albans)中挑起爭端。
二、經過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萊斯特召開咨議會。約克公爵以自己赴會安全無保證為理由,率領他的內佷、驍勇善戰的沃里克伯爵及數千名軍隊隨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後瑪格利特和執掌朝廷大權的薩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領一小股武裝赴會。
5月22日,雙方在聖阿爾朋斯鎮附近相遇。約克公爵於上午10時下令向搶先佔據小鎮的亨利六世軍隊發起進攻。經數次沖鋒,亨利六世的軍隊招架不住,吃了敗仗,死亡約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負傷,藏在一個皮匠家中,戰斗結束後被搜出抓獲。
1460年7月10日,雙方在北安普頓發生第二次戰斗。戰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軍打敗了蘭開斯特軍隊,隨軍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這兩次勝利沖昏了約克公爵的頭腦,他未與親信貴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為攝政和王位繼承人,這就意味著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繼承權。
王後瑪格利特聞訊大怒,她從蘇格蘭借到一支人馬,集合了追隨蘭開斯特家族的軍隊,在約克公爵的領地騷亂。約克公爵匆忙湊合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前去征剿,由於輕敵冒進,被包圍在威克菲爾德城。
12月30日,在內外夾攻下的約克軍四散逃跑,約克公爵及其次子愛德蒙被殺死,約克公爵的首級還被懸掛在約克城上示眾,並扣上紙糊的王冠,用以譏諷。
但約克公爵19歲的長子愛德華於1461年2月26日進入倫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倫敦上層市民的支持下自立為王,稱愛德華四世。他知道瑪格利特決不肯罷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隊,向北進發,去打瑪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雙方在約克城附近展開決戰。蘭開斯特軍隊有2.2萬餘人,遠遠超過了約克軍。當時蘭開斯特軍隊處於逆風之中,撲面的風雪打得他們睜不開眼楮,射出的箭也發揮不出威力。而約克軍隊則借強勁的風力增加了發射弓箭的射程,並蜂擁沖上山坡,使蘭開斯特軍隊損失慘重。
蘭開斯特軍隊為扭轉被動的防守局面,決定向山下的敵人發動反攻,雙方一直激戰到傍晚,仍然難分勝負。這時,約克軍隊的後續部隊趕到,這支生力軍向蘭開斯特軍隊未設屏障的一側發動進攻。蘭開斯特軍隊抵擋不住,被迫退潰。約克軍隊一直追殺到深夜。
瑪格利特帶著亨利六世和少數隨從倉皇逃亡蘇格蘭。這次戰役的勝利使愛德華四世的王位暫時得以鞏固。
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倫敦塔中,瑪格利特只好攜幼子逃往法國。玫瑰戰爭中這幾次大戰役,都使用當時特有的戰法,即雙方騎士乘馬或徒步進行單個分散的搏鬥。通過交戰,雙方共損失5.5萬人以上,半數貴族和幾乎全部封建諸侯都死掉了。
三、結果
戰役結束
1485年,亨利·都鐸的軍隊在博斯沃思原野(Bosworth Field)戰役擊敗了理查德的軍隊,亨利成了國王亨利七世。然後亨利通過娶愛德華四世的女兒——約克家族最佳的繼承人約克的伊麗莎白為妻來鞏固他的統治。
這樣,他重新統一了兩個王族,把紅玫瑰和白玫瑰這兩個對立的符號合並到紅白都鐸玫瑰的徽章中。亨利通過一有機會就處決其他可能的王位繼承人來確保他的地位,其子亨利八世繼續了這個策略。
很多史學家以亨利七世繼位為玫瑰戰爭結束的標志。其他人則認為玫瑰戰爭直到1487年的斯托克戰役(Battle of Stoke)之後才結束,該戰役因一名王位的偽冒者的出現而發生,一個名為蘭伯特·西姆內爾(Lambert Simnel)的男孩長得很像約克家族最佳的男繼承人沃里克伯爵。
偽冒者的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因為年輕的伯爵還活著並被亨利國王所拘禁,所以沒人真正懷疑過他除了是騙子還能是什麼。
在斯托克,亨利擊敗了林肯伯爵約翰·德拉波羅的軍隊(John de la Pole,Earl of Lincoln) —— 他被理查三世任命為繼承人,但是在博斯沃思(Bosworth)戰役之後被亨利廢黜——這樣約克家族剩餘的抵抗實際上被除掉了。西姆內爾(Simnel)在叛變中的活動被赦免並被送去王室廚房工作。
(10)戰場上的玫瑰擴展閱讀
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也叫薔薇戰爭。在1455到1485年之間,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進行了斷斷續續的內戰。
這兩支後裔分別是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蘭開斯特家族的族徽為紅玫瑰,約克家族族徽為白玫瑰。在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後,玫瑰戰爭成為普遍用語。
在1337年到1453年,英法之間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史稱百年戰爭。百年戰爭之中,英國的封建貴族們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在戰爭結束後,這些武裝就成了隱患。
這些封建貴族蠢蠢欲動,對國家政權充滿企圖。在分化組合一段時間之後,分別形成了以白玫瑰為族徽的約克家族和以紅玫瑰為族徽的蘭開斯特家族。
這兩個家族從1399年英王理查二世被其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推翻開始,原因反正就各種繼承權不符合啊各種家族親戚的糾結關系啊不說了太復雜了,反正只要知道在1422年亨利六世上位之後,兩個家族對立達到頂峰了。
玫瑰戰爭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同歸於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增長,為都鐸王朝的君主專制政體的建立提供了支柱。
這場戰爭使英國專制政體確立之前的最後一次戰爭,為英國後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戰爭說明
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
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男爵以上貴族陣亡約65人,中小封建主數以千計,家兵80000餘人),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