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肉桂醛

丁香肉桂醛

發布時間: 2022-04-06 11:15:05

Ⅰ 肉桂和桂皮區別求圖

1.肉桂:植物科屬及發展演進肉桂樹是樟樹科的常綠植物。野生的肉桂樹高10米以上。肉桂是選用新鮮優質的樹皮,將其剝下,去除外層的軟木質,經乾燥3—4天製成,靠近樹干中心剝出製得的肉桂為上等品。肉桂是人類最早發現並應用的香料之一。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一帶,是古代宗教禮儀及保存埃及木乃伊必備的香料之一。肉桂甘甜且又略帶刺激的香氣,自古被視為愛情與思念的象徵,更是進貢王公貴族的最佳贈禮。傳說古羅馬有位君主為了悼念死去的愛妻,便搜掠了全羅馬的肉桂並集中焚燒,以示對愛妻的摯情摯愛。另有傳說:在為親人送葬時,手捧肉桂也是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在15-16世紀的航海時代,肉桂也是探險家遠渡重洋尋找的香料之一。1636年,荷蘭商人先在斯里蘭卡掠取加工肉桂並壟斷了肉桂市場,為了維護高額利潤,不惜將生產過量的肉桂燒毀。 2.肉桂和桂皮的比較 桂皮原產於牙買加群島一帶,和肉桂一樣同屬樟樹科,樹高約3米,樹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顏色也深;雖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夾帶著苦澀。中國、緬甸、越南等地都生產桂皮,市場上將桂皮粉當作肉桂粉來販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3.肉桂的主要成分 在我國種植的肉桂主要有3個品種:即白茅肉桂(黑油桂)、紅茅肉桂(黃油桂)和沙皮桂。以白茅肉桂品質好,含油量高。肉桂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其次還有乙酸肉桂酯、肉桂酸等。肉桂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不同,如錫蘭肉桂的樹皮中含80%肉桂醛和8%-15%的丁香酚,而在桂葉中含有70%~90%的丁香酚,肉桂醛僅為0-4%;樹根中只含50%樟腦,而不含丁香酚和肉桂醛。 4.應用 肉桂在使用時有片狀和粉狀。肉桂作為中葯和重要調味料已有悠久的歷史,中醫書記載為:補命門火,平肝通四脈,引火歸元,有強心、健胃、驅風邪止吐的效用。肉桂在製作中國的五香粉、印度咖喱粉等復合調味料中都是必備的原料,主要用以去除腥膻,腌制泡菜、燉菜、煲湯。有的將肉桂片製成精巧的湯匙,用來盛舀咖啡和紅茶,使其甘甜的香氣藉此融入其中。肉桂粉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在各種甜點中使用,會使甜點味道更為香甜醇厚。肉桂樹脂精油也被廣泛用於食用香精、煙用及日化香精。 肉桂與桂皮不是同一種,一般我們稱肉桂,又稱是中國肉桂。是肉桂的樹皮及莖部表皮,經乾燥而成。成品捲曲呈圓筒狀或半圓筒狀。原產越南及喜馬拉雅山東麓,以我國雲南、廣東一帶所產最多。桂皮(斯里蘭卡肉桂),是桂皮樹的樹皮內層部分。成品內外光滑,由8-10層疊捲成捲筒狀。產於斯里蘭卡。

Ⅱ 鹵菜常用哪些香精

1、花椒:又名秦椒、風椒,其味芳香、微甜,辛溫麻辣。花椒的用途可居諸香料之首,
由於它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辛麻而持久,生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後香味才溢出。
2、胡椒:又名胡、黑川、百川,胡椒氣味芳香,有刺激性及強烈的辛辣味,
溫中祛寒、消炎、解毒。
3、丁香:丁香又名公丁香、丁子香,其氣味強烈芳香、濃郁、味辛辣、可調
味、制香精,並克入葯。
4、小茴香:又名茴香、小茴、小香、角茴香,刺荔(江蘇)等。其氣味香辛、
溫和、帶有樟臟酸氣味、微甜、又略有苦味和有炙舌之感。
5、砂仁:砂仁又名宿砂密、陽春砂仁。其乾果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6、百里香:又名五助百里香,俗稱山胡椒,有獨特的葉臭和麻舌樣口味,帶
甜味,芳香強烈,用於魚尖加工烹飪及湯的調味增香。
7、孜然:又名青蒿,藏苗香、苗香。具有獨特的薄荷,水果狀香味,還帶適口的苦味,咀嚼時有收斂作用。
8、山奈:又名沙姜。有樟木香氣。作為香料克加工肉脯,是製作扒雞、熏雞
的增香辛香料,也是西式調味料的原料之一。
9、肉桂:又名木桂,桂樹,陰桂,連桂。有強烈的肉桂醛香氣和微迢辛辣味,性溫熱,略苦。
出味後,味稍辛,肉料吸收後,可去油滯,解燥熱及暖和腸胃。
10、香草:主要用增香、加味、增加色彩。果味辛,性溫,氣芳香,有調味,疏風散寒發表開胃的功能。
11、肉豆蔻:又稱肉果、香玉果,葯用:香果,肉豆蔻性溫,味辛香,有調味、行氣、止瀉、祛濕和胃,收斂固澀作用。作為調料,可解腥增香,是配置咖喱粉的原料之一。
此外還有草果、香葉、甘菘、排草、八角、甘草、陳皮、干辣椒、乾薑等。

Ⅲ 面膜里含有香茅醇,薴烯,芳樟醇,水楊酸苄酯安全嗎

摘要 容易致敏的香精包括芳樟醇,檸檬烯,香茅醇,香葉醇,丁苯基甲基丙醛,苯甲醇,己基肉桂醛,水楊酸苄酯,苯甲酸苄酯,α-異甲基紫羅蘭酮,以及檸檬醛,香豆素,羥基異己基3-環己烯基甲醛,丁香酚,羥基香茅醇,戊基肉桂醛,戊基肉桂醇,茴香醇,肉桂酸苄酯,肉桂醛,肉桂醇,樹苔提取物,橡苔提取物,合歡醇。(前十種成分按照美國食品葯品監督局根據自願申報的配方統計使用頻度的結果排序)

Ⅳ 如何鑒定肉桂提取物中的化學成分

肉桂,原名菌桂、牡桂,是樟科(Lauraceae)植物樟屬(Cin-namomum)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乾燥樹皮,是全世界最重要、最流行的香料之一,且為常用中葯。肉桂的嫩枝(桂枝)、幼嫩果實(桂丁)、葉均可供葯用。肉桂中主要含有揮發油、二萜及其糖苷、黃烷醇及其多聚體,此外還含有黃酮類、多酚類等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肉桂醛(Cinnamal-dehyde),以反式結構的形式存在於肉桂揮發油中。肉桂中的肉桂醛等成分具有多種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降血糖、抗心血管疾病、抗癌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肉桂提取物的主要化學成分及葯理活性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對PubMed資料庫、谷歌學術及Elsevier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中1980-2014年發表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系統完整地檢索和綜述,旨在為肉桂提取物的深入開發提供參考。

1化學成分
GengS等從不同的肉桂揮發油中分離鑒定出41種不同成分,包括肉桂醛、肉桂酸、肉桂醇乙酸酯等,其組成比例主要取決於肉桂的生長階段和產地。TungYT等[7]從土肉桂的嫩枝中提取不同蒸餾時段的揮發油,並利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法進行分析,其主要成分包括丁香酚、石竹烯氧化物、β-石竹烯、γ-桉葉油醇、δ-蓽澄茄油烯、δ-杜松醇、L-冰片、E-橙花叔醇等。梁忠雲等[8]從肉桂皮揮發油中鑒定出21個組分,包括咕吧烯(Copaene)、反式-肉桂醛、α-依蘭油烯等。

葯理活性
抗氧化
肉桂中的抗氧化化合物在延緩和防止食物變質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該類化合物對因年老引起的自由基損傷和代謝類疾病綜合征等都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9]。肉桂提取物的化學成分多為高極性化合物,採用乙醇提取法制備的提取物比超臨界流體技術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Shoba-naS等[10]報道,肉桂的乙醚、水以及甲醇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能夠在體外顯著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和脂質的過氧化反應。AravindR等[11]的初步研究表明,肉桂葉各類提取物(如正己烷、乙醇、水提取物)中都含有酚類化合物,且該類化合物具有潛在的抗過氧化氫、一氧化氮和脂質過氧化自由基的作用。DongY等[12]研究發現,肉桂提取物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為E-肉桂醛,其在肉桂葉中含量高達72%。此外,肉桂提取物作為一種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劑能夠抑制色素沉著、褐變等,在食品、化妝品以及葯品中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2抗炎
肉桂植物的抗炎活性於1987年被首次報道。迄今為止,已有來自不同部位的多種肉桂提取物被發現具有明顯的抗炎活性,其抗炎機制也各有不同。LeeSH等[14]從肉桂皮中提取出的2′-羥基肉桂醛是一種較好的消炎劑,其抗炎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核因子NF-κB的激活來降低一氧化氮的生成。YuT等[15]認為,肉桂乙醇提取物主要通過抑制Src/Syk-酪氨酸酶介導的NF-κB的活性來發揮其抗炎活性。同時,有研究指出,多種肉桂提取物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誘導型一氧化氮(iNO)、環氧化酶2(COX-2)的合成發揮其抗炎活性。由此提示,肉桂提取物可成為炎症介導的神經變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的潛在新型化合物[16]。此外,肉桂水提物可通過降低人血漿中脂多糖誘導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表達來發揮抗炎機制。

2.3降血糖
肉桂提取物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並被譽為「胰島素強化因子」(IPF),其水提物的胰島素增效作用比其他香料高約20倍。

據報道,肉桂水提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在體外和體內均能增強胰島素的生物活性,而且分離純化的肉桂多酚A型聚合物還可作為胰島素樣分子提高體內葡萄糖的代謝。KimSH等[21]對肉桂多酚A型聚合物進行結構改造,得到一種新型羥基肉桂酸衍生物萘甲基酯,對C57BL/Ksdb/db型糖尿病小鼠給葯12周後,小鼠的血糖水平和脂質過氧化反應均可明顯降低。CaoH等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對多酚類化合物進行純化得到一系列化合物,包括蘆丁(9.0672%)、兒茶素(1.9%)、槲皮素(0.172%)、山柰酚(0.016%)、異鼠李素(0.103%)等,這些化合物均具有胰島素樣活性,能夠參與胰島素受體信號轉導和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生成。

ZhengH等提取出了一系列的肉桂揮發油成分,該類成分能靶向激活核因子E2相關因子2(Nrf2),改善糖尿病腎病引起的代謝紊亂,保護腎功能。另有研究顯示,肉桂提取物能競爭性抑制哺乳動物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降低餐後高血糖,從而使整體血糖趨於平穩,這與阿卡波糖的降糖作用相似。

2.4抗心血管疾病

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肉桂能夠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冠脈循環和心肌營養狀況,故常用於冠心病、心律失常、風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

據報道,肉桂揮發油中的主要成分肉桂醛、肉桂酸等均能夠保護模型大鼠伴發缺血性心肌損傷,這與二者減少一氧化氮的生成、抗炎、抗氧化的活性有關。HwaJS等[27]從肉桂中分離提取出化合物2-甲氧基肉桂醛(2-MCA),並利用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證實該化合物能減少TNF-α活化的內皮細胞中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CAM-1)表達以及誘導血紅素氧合酶1(HO-1)生成來改善局部缺血/再灌注(I/R)損傷。XueYL等[28]研究表明,肉桂醛能夠擴張內皮非依賴性大鼠血管平滑肌的舒張,這與其能夠阻滯Ca+通道有關。

此外,肉桂提取物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研究較多的是一種木脂素類化合物Cinnamophilin。該化合物是一種新型的血栓素A2受體拮抗葯(TXA2)和潛在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能夠抑制血栓素受體介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對預防血管疾病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具有潛在作用。

2.5抗癌

近年來,水溶性聚合物肉桂多酚類化合物的抗腫瘤作用日益引起關注。SchoeneNW等研究發現,肉桂總多酚能抑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其可能機制是通過調節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細胞周期蛋白B1兩種信號蛋白,破壞細胞周期G2/M期中磷酸化/去磷酸化作用,阻礙細胞周期G2/M期的進程。AssadollahiV等[32]研究發現,肉桂水提取物能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HL-60的增殖,並且呈現劑量和時間依賴性,這與其能阻滯細胞周期於G1期有關。

此外,肉桂醛在體內外對多種腫瘤細胞也具有明顯的殺傷、抑制或細胞毒作用。KingAA等研究發現,用最小濃度(0.5~2.5mmol/L)的肉桂醛體外作用於結腸癌HCT細胞4~6h即可以明顯誘導腫瘤細胞DNA損傷發生,抑制其DNA修復重組,減少自發性突變的發生。給予雄性轉基因小鼠CB6F1-TgHras2(rasH2)5000ppm肉桂醛26周後發現,甲基鹽硝氨基吡啶(NNK)誘發的肺癌發生率以及腫瘤的基因多態性均明顯降低。CabelloCM等[35]研究發現,反式-肉桂醛是一種親電的邁克爾反應受體分子,其在低濃度時能夠抑制黑色素瘤細胞的增殖,且對荷黑色素瘤的SCID小鼠(T、B淋巴細胞缺陷型)模型也表現出明顯的治療作用。

2.6其他

肉桂提取物除了上述葯理活性之外,還具有止咳、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以及抑制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cts,AGEs)形成等活性[衰老、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跟體內AGEs的慢性蓄積有著密切的關系]。

侯仙明等[36]利用小鼠哮喘模型觀察肉桂的鎮咳、平喘機制,發現肉桂能夠通過顯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白細胞介素2和5(IL-2、5)的含量,減少內皮素(ET)的分泌,以及抑制內源性一氧化氮和IL-5的分泌等,達到舒張支氣管和減輕炎症反應的作用。

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AD老年斑的核心成分是β-澱粉樣蛋白多肽聚合物(Aβ)。Frydman-MaromA等[37]從肉桂皮中提取出一種天然化合物CEppt,該化合物能夠顯著減少毒性Aβ聚合物的形成與沉澱,且在體外能有效抑制神經嗜鉻細胞瘤(PC12)細胞的活性。對AD轉基因小鼠口服100μg/mlCEppt化合物4個月後,發現小鼠腦內56KDaAβ聚年第合物水平明顯降低,其認知行為也發生了明顯的改善。

從肉桂中提取分離的酚類化合物,如表兒茶素、兒茶酸和原花青素B2等能夠顯著抑制AGEs的形成。而AGEs與單核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可產生一系列的病理學作用,導致慢性腎衰竭患者遠期並發症如心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及透析相關性澱粉樣變的發生和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肉桂提取物中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並具有多種葯理活性,其中肉桂醛類、酚類等是肉桂提取物中發揮葯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這對於揭示肉桂提取物的葯效物質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也為相關多活性新葯的研發奠定了基礎。但是,對具有多種生理活性的肉桂提取物的分離提取率的提高及葯理活性的分子機制的揭示尚需更進一步的研究。

Ⅳ 肉桂的副作用

葯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1.1. 鎮靜作用: 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應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動的方法證明它有鎮痛作用。 1.2. 降溫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熱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可延遲士的寧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菸鹼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戌四唑引起者則無效。 2.降壓作用: 附子、肉桂復方對腎上腺皮質性高血壓大鼠(灼傷一側腎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大鼠(8字形結扎腎臟所形成之模型),則無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進機能降低了的腎上腺活動,使之趨向正常所致。 3.預防血吸蟲病的作用: 小鼠每天口服浸劑(未註明品種)0.2ml/10g體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葯之第3天感染血吸蟲,並無預防作用,如與雄黃、檳榔及阿魏同用則有一定效果。 4.對血液的作用: 肉桂體外及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抑制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體外試驗顯示肉桂水煎劑及溶甲醇部分有較強的抗凝作用。從肉桂中提取的單體--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顯。體內試驗肉桂水煎劑也無抗凝作用,不影響兔纖維蛋白溶解活性。5.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5.1. 健胃作用: 桂皮油刺激嗅覺,能反射地促進胃機能,也能直接對胃粘膜有緩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動增強,呈芳香性健胃作用。 5.2. 腸管興奮作用: 桂皮油給家兔口服,能促進腸運動,使腸管興奮。對離體家兔腸管亦具有同樣作用,為古人暖脾胃,除冷積之說作了很好的解釋。 6.其他作用: 6.1. 通經作用: 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宮充血,顯示通經作用,此為古本草說的墜胎作用提供了一個實驗依據。 6.2. 殺菌作用: 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葯物,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 6.3. 健胃和驅風劑: 內服可作健胃和驅風劑。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曾應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療頭癬。桂皮醛及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張及家兔白細胞增加。 6.4. 祛痰鎮咳作用: 桂皮油吸收後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釋,呈現祛痰鎮咳作用。 6.5. 利尿作用: 從腎排出而致局部刺激,顯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6.6. 抗放射作用: 桂皮酸鈉對給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鈷60,丙種射線的致死量的實驗,證明有抗放射作用。 6.7. 抗補體作用: 肉桂中的二萜類成份有抗補體作用。 中葯化學成分 桂皮含揮發油1.98%-2.06%,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佔52.92%-61.20%,還有乙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桂皮酸乙酯(ethylcinnamate),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苯甲醛(benzaldehyde),香豆精(coumarin),β-蓽澄茄烯(β-cadinene),菖蒲烯(calamenene),β-欖香烯(β-elemane),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反式桂皮酸(transcinnamic acid)等。 桂皮還含3'-甲基-左旋-表兒茶精〔3'-○-methyl-(-)-epicatechin〕,5,3'-二甲基-左旋-表兒茶精,5,7,3'-三甲氧基-左旋-表兒茶精,4'-甲基-右旋-兒茶精〔4'-○-methyl-(+)-catechin〕,7,4'-二甲基-右旋-兒茶精,5,7,4'-三甲基-右旋-兒茶精,左旋-表兒茶精-3-○-β-葡萄糖甙,左旋-表兒茶精-8-β-葡萄糖甙,左旋-表兒茶精-6-β-葡萄糖甙,左旋-表兒茶精,桂皮鞣質(cinnamtannin)A2、A3、A4,原矢車菊素(procyanidin)C1、B1、B2、B5、B7、A2,原矢車菊素B2-8-C-β-D-葡萄糖甙,原矢車菊素B2-6-C-β-D-葡萄糖甙,錫蘭肉桂素(cinnzeylanine),錫蘭肉桂醇(cinnzeylanol),脫水錫蘭肉桂素,脫水錫蘭肉桂醇及多種二萜類化合物-肉桂新醇(cinncassiols)A、B、C1、C2、C3、D1、D2、D3、D4、E,肉桂新醇A、B、C1、D2、的-19-○-β-D-葡萄糖甙,D4的-2-○-β-D-葡萄糖甙等,另外還含有南燭木樹脂酚-3α-○-β-D-葡萄糖甙(lyoniresinol-3α-○-β-D-gluranoside),3,4,5-三甲氧基酚-β-D-洋芫荽糖(1→6)-β-D-葡萄糖甙〔3,4,5-trimethoxyphenol-β-D-apiofuranosyl(1→6)-β-D-gluranoside〕,消旋-丁香樹脂酚(syringaresinol),5,7-二甲基-3',4'-二氧亞甲基-消旋-表兒茶精〔5,7-dimethyl-3',4'-di-○-methylene-(±)-epicatechin〕,肉桂醛環甘油-1,3-縮醛(9,2'-反式)〔cinnamic aldehydecyclicglycerol-1,3-acetal(9,2'-trans)〕,肉桂醛環甘油-1,3-縮醛(9,2'-順式),肉桂甙(cassioside),桂皮甙(cinnamoside)和桂皮多糖AX(cinnaman AX)等化合物。 功效 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葯(毒)理學 1.小量桂皮醛引起小鼠運動抑制,眼瞼下垂,大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耳血管擴張,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觀表現鎮靜,但對聲音及觸覺刺激反應仍敏感。對小鼠半數致死量(mg/kg),靜脈注射為132、腹腔注射為610、口服為2225。桂皮油6-18g可致狗死亡,死後見胃腸道粘膜發炎與腐蝕現象。 2.毒性:肉桂醛對小鼠的LD50,靜脈注射為132mg/kg,腹腔注射為610mg/kg,灌胃為2225mg/kg。肉桂煎劑小鼠iv的LD50為18.48±1.80g(生葯)/kg。桂皮醛對小鼠iv、ip、ig的LD50分別為132、610、2,225mg/kg,小劑量的桂皮醛使動物運動抑制;大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呼吸急迫,最終麻痹而死。桂枝浸液小鼠ipLD50624.7mg/kg(白晝給葯),子夜給葯組的LD50為773.6mg/kg。

麻煩採納,謝謝!

Ⅵ 肉桂的化學成分

肉桂為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Trew植物,肉桂的樹皮、枝(桂枝)、葉、幼嫩果實(桂丁)皆可入葯,肉桂的干皮為常用香料,樟腦、樟油、肉桂油等為醫葯及化工重要原料,有重要經濟價值[1]。《中國葯典》2015年版記載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乾燥樹皮,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之功效,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等病症。肉桂在歷代本草中皆列為上品,按其規格可分為官桂、企邊桂、板桂、油桂、油通、桂心、桂碎等[2]。據《中國葯典》2015年版、《國家中成葯標准匯編》和《衛生部葯品標准》及醫學網路網、葯智數據網等數據統計,在中國以肉桂入葯的成葯品種達565種,肉桂與其他中葯組成復方,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氣血兩虛、怯寒畏冷、腰膝酸軟、肢冷尿頻、腎囊濕冷等多種疾病。近年來,對肉桂的葯理作用、化學成分及臨床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對肉桂資源、化學成分、葯理活性進行綜述,探討不同產地、不同品種、不同規格肉桂的主要化學成分的差異性,分析其生源途徑、傳統功效、現代葯理作用與其化學成分之間的關系,為明確肉桂中質量標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開展基於「質量標志物」理論的質量標准研究提供基礎。

1資源分布

樟科植物約45屬,2 000~2 500種,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中樟屬植物約250種,我國有46種和1變型,主產南方各省區,北達陝西及甘肅南部。樟屬分為2組,肉桂與其他28種植物同屬於樟屬肉桂組(Sect. Cinnamomum)。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中國、東南亞國家以及世界各國許多熱帶地區都有栽種。我國肉桂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雲南等省區[1]。根據《南方草木狀》《三輔黃圖》《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古代著作中關於「桂」的原植物記載,肉桂的道地產區為中國廣西、廣東和越南部分地區。

2化學成分

肉桂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揮發油、黃酮類、黃烷醇及其多聚體、萜類、木脂素類、酚酸類、香豆素類、皂苷類、多糖類等成分,此外還含無機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

2.1揮發油

2.1.1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肉桂含豐富的揮發油,油中以肉桂醛(cinnamaldehyde)為主[3-11],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3],也是《中國葯典》規定的指標性成分,但不同品種和產地的肉桂中肉桂醛的相對含量差異很大[4-5]。肉桂酸(cinnamic acid)也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6-7],在桂丁中的量高達1 275.50 μg/g[7]。

肉桂揮發油中還含多種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鄰甲氧基肉桂醛(2- methoxycinnamaldehyde)、鄰甲氧基肉桂酸(2- methoxycinnamic acid)、乙酸苯丙酯(phenylpropyl acetate)、乙酸肉桂酯(cinnamyl acetate)、肉桂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鄰甲氧基肉桂酸乙酯(ethyl 2-methoxycinnamate)、丁香酚(eugenol)、丹皮酚(paeonol)、1,2,3,4,4a,5,6,8a-八氫化萘、1,2,4a,5,8,8a-六氫化萘、1-甲氧基-4-(1-苯基)-苯、3-苯基-2-丙烯醛、3-環已烯-1-甲醇、3-(2-甲氧丙基)-2-丙烯醛、3-(2-甲氧丙基)-2-丙烯醛、4-甲氧基-苯甲醛、4-苯基-異噻唑、4-異丙基-1,6-二甲萘、苯並呋喃、苯甲醛、苯乙烯、苯乙醇、苯乙酮、苯丙醛、氫化肉桂醛、水楊醛、香芹酚、1-甲基-3-(1-甲乙酮) 苯酚、甲基丁香酚[7]等。

Ⅶ 肉桂精油的植物簡介

中文名稱:肉桂
英文名稱:Cinnamon
學名:cinnamomum zeylanicum
中文別名:肉桂油; 桂油;桂皮油
CAS 編號:8007-80-5
性狀:屬揮發性油,是一種黃色至紅褐色澄清液體
香味:具有中國肉桂特有的辛烈、暖甜香氣
特性:時間放置或露置於空氣中,肉桂油會逐漸氧化變成深褐色的黏稠液體。先是有甜味,然後有辛辣味。
溶解情況:溶於乙醇、冰乙酸中,不溶於甘油和礦物油。
主要成分:肉桂醛(98.2%),其次為α-水芹烯、1,8-桉葉油素、對傘花烴、樟腦、芳樟醇、β-石竹烯、α-依蘭烯、α-松油醇、香葉醇、桂酸甲酯、桂酸乙酯、丁香酚、肉桂醇等。
制備:以唇形科植物中國肉桂樹的鮮枝葉、梗和樹皮為原料,採用水蒸氣蒸餾法提油,並經熏蒸精製而得。由於內桂油的相對密度大於1,餾液油水分離時油沉於水的底部,油水較難分離,易產生乳白色的液體。因此,須採用破乳技術來提高出油率。
用途:可用於調配煙草、飲料、酒、牙膏用香精。在某些皂、薰香香精中也可使用。可從油中單離肉桂醛,並進一步合成肉桂醇和桂酸酯。
葯理作用:肉桂可以擴張末稍血管、進進血液循環,能緩和地刺激腸胃功能,幫助腸胃排氣,避免腸胃痙攣,也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此外,肉桂還可以強化胰島素的分泌,並清除血中壞的膽固醇,不但有助於降血糖、降血脂,而且還有預防癌症發生的食療效果。

Ⅷ 玉桂桂皮區別

玉桂,又名肉桂。生長在亞熱帶的常綠喬木,是世界主要的香料植物之一。盛產廣西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玉桂枝葉含有揮發性桂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等成份,味辛,甘。玉桂作為中葯,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經痛等。
桂皮,學名:柴桂 ,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樟屬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葯,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葯。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桂皮,廣東民間叫「陰香」屬樟科肉桂之一種。中國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產。用作芳香調味品,此外還可提取桂皮油,為食品工業之重要香料,亦入葯。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

熱點內容
辦公桌綠植講究 發布:2025-08-23 11:12:45 瀏覽:257
百合康牌蘆薈軟膠囊 發布:2025-08-23 11:06:58 瀏覽:390
山葡萄盆景 發布:2025-08-23 11:06:19 瀏覽:283
買了溫室花卉 發布:2025-08-23 11:04:47 瀏覽:131
總裁的出牆戲妻七夕 發布:2025-08-23 11:04:36 瀏覽:737
聯合活動花語 發布:2025-08-23 11:01:50 瀏覽:274
鏡子對綠植 發布:2025-08-23 10:41:41 瀏覽:77
哪裡可以看蘭花劫 發布:2025-08-23 10:22:33 瀏覽:206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有門下載 發布:2025-08-23 10:14:26 瀏覽:203
黑色情人節發布會電影 發布:2025-08-23 10:13:23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