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削弱

玫瑰削弱

發布時間: 2022-04-06 10:37:59

㈠ 紅白玫瑰戰爭是什麼事

紅白玫瑰戰爭是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

紅白玫瑰戰爭是約克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三代、第四代繼承人(父系:蘭利的埃德蒙系)/第五代、第六代繼承人(母系:安特衛普的萊昂內爾系) 對蘭卡斯特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繼承人的王位戰爭。

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為結束,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了新的威爾士人都鐸王朝的統治。 也標記著在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並走向新的文藝復興時代。

(1)玫瑰削弱擴展閱讀

紅白玫瑰戰爭的結果:

1471—1483年,英國國內恢復了和平,英王愛德華四世用殘忍暴力的手法懲治了那些不順從的大貴族們。而愛德華四世死後,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樣使用殘酷和恐怖的手段處決不馴服的大貴族,沒收其領地。

他的所作所為卻促進了兩個家族聯合在亨利都鐸附近來反對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鐸的5000人的軍隊激戰於英格蘭中部的博斯沃爾特。

戰爭的緊要關頭,理查軍中3000人倒戈,約克軍瓦解,理查三世亦戰死,約克家族統治結束。紅玫瑰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結束了玫瑰戰爭,登上了英國王位,稱亨利七世。

㈡ 玫瑰花應該怎樣打理鮮切花

首先進貨要新鮮,以枝條粗壯並且每扎粗細基本均勻的為好,花頭專不要太大,最好是花頭較長屬,如果是卡羅拉品種,顏色黑黑的遠比紅紅的好.
保養方式很簡單,如果有冷庫存放是最好,冰櫃也行,玫瑰最好的儲存溫度是5度.注意空氣濕度要大一些.可以使用商用保鮮劑.簡單處理的話,箭桶的水裡適當放入幾滴84消毒液,3到4滴既可,切不可過多.否則會有漂白作用.帶套的玫瑰注意花頭不要著水,否則會爛.
http://www.flowerlife.cn/master.asp 鮮花保鮮網,裡面的一些文章可以學習一下.

㈢ 玫瑰花老根發芽又死了有什麼補救的辦法

玫瑰老樁出芽後葉子漸枯萎?影響老樁移植成活率的問題一般來說都,是多方面的。對於植物來說其正常生長影響會有光照,熱量,種植土壤,水分,肥,病蟲害等綜合影響它的生長長勢。尤其對於移植老樁來說,玫瑰植株本身生理條件, 移植的時間,等等,對他的成活率都有較大的影響。而抽芽後,萎芽僅僅是我們能看到的一個表徵,他更多的可能是反應其移 植後,植株本身的代謝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月季栽種專用土壤

移植時間對老樁的影響
從移植時間上來看,移植時間主要決定移栽植物本身生理條件和移栽過後養養護環境的差異。這兩個方面對移栽成活率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不同移栽季節植物本身的生理差異
我們都知道植物在春夏秋冬,植物生長都具有著不同的形態。春季萌芽,根系復甦,枝條萌發率高;夏季漲勢蓬勃,生長趨於穩定,枝繁葉茂;秋季結果,果實成熟後,枝條還會有二次生長的一個高峰期;深秋落葉,養分迴流,到寒冷的冬季則進入了一個非常穩定的休眠期,根系活動量降到最低。當然這些只是我們宏觀上能夠感受到的形態上的變化,但是在植物體內更多的是我們看不到的體內內源激素成分,分布上的差異,生長是主導方向的差異。想要提高存活率,一定要,均衡的去考慮這些因素。

季節光照差異與植物反應,從一年的光照差異來看,春秋季節光照和輻射量,更容易刺激植物萌發。對於夏季來說,光照強度過強,光照時間長,對於裸干萌芽的生長則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季節與熱量差異。不同的季節擁有不同的溫度變化。對植物生長來說,他們各自都有著最適的生長溫度范圍,不同的溫度范圍,對植物體內的酶的活性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這些季節當中,過低溫度的冬季和過高溫度的夏季,對體內酶的活性生長都不利,那沒得活性對植株的代謝有著極大的影響。
從長期的實踐中表明,在春秋季節移栽,成活率是最高的。根系活動量,新梢的活動量都是最高的。而在其他季節的話,我們則需要調控溫度光照等等環境因素來調節植株的生長。
月季盆景

移植體的綜合素質
在移栽苗木的綜合素質,對移栽成活也有很大的影響。就是我們常說的苗的狀態,苗的狀態,包括根量,枝條的發育程度,枝條的數量,有無病蟲害,等等。

根量越大,移植後的恢復,養分疏鬆能力越高。
枝條發育程度越高,能發能力越差,因此,對於,分化過高的一些枝幹,盡量進行重強剪,有利於芽的萌發。相反則更高。
枝條的數量,枝條數量決定移栽後養分消耗的數量。對於老樁移植過程,我們需要適當的削減這條數量,減少萌發後的養分消耗。
病蟲害,病蟲害往往是病原菌的載體來源,因此我們在移栽過程中,盡量要對植株進行消毒,減少病原菌的數量,防止在萌發後,病原生長,侵染侵害植株。那麼大多數,移栽養護過程中,影響存活率的多半是,在這一方面沒有做好防護。
玫瑰月季移栽扦插常爛根枯芽怎麼回事?多半是這些個方面出問題
地栽月月紅

老樁移植步驟
那麼從上面,我們可以獲悉,選擇好了移栽的時節,會對移栽的成活率事半功倍。那麼移栽的細節,就是決定成活的關鍵。那麼我們怎麼進行老莊的移植呢

老樁盡量帶土球,若不帶土球,就盡量削減上部枝條,清洗清理成裸根。土球可以盡量的保護根系的狀態,移栽服盆會有影響。
上部枝條修剪。對於上部的生長長勢一定要削減,減少在養護過程中不必要的消耗。同時要是減了一些病殘枝,枯枝等等。同時高強度的重剪截,可以刺激枝條的萌芽。
配土,移栽後的配置土壤,主要要利於,新根萌發壯根疏鬆肥沃透氣良好的土壤為主。培植的土壤要進行殺菌消毒,避免移栽後,土傳性病害從損傷的根系切口,感染影響成活。
種植體處理,種植體處理除了修剪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殺菌,用常規的廣譜性殺菌劑浸泡。殺菌後用生根劑,對植株的根系進行浸泡,促進根系的萌發。
移栽後水分管理,移栽的時候我們盡量選擇時通透性優良保水性好的土壤,這就避免我們在後期,頻繁的澆水,過多的澆水會泡爛根系。而在,新芽萌發後4-5CM,我們就需要適當的控水,以利於根系呼吸與生長。同時對,植株進行罩膜,減少植株蒸騰帶來的水分消耗。
光照管理,初次後要適當減弱光照,利於芽的萌發。
病蟲害管理,栽種過後,澆水過程,我們需要在水裡面添加一定的殺菌劑,避免病菌的滋生。

㈣ cl感覺軟,想換玫瑰7,大家覺得有必要嗎

這要看你覺得oc哪裡不滿意了,要是沒有不滿意,建議繼續用下去,還有,橫版不建議換納米oc,還沒純oc好使呢,就是加強了點反手,正手弧圈削弱了不少,而且納米oc手感發空很厲害。

覺得oc很好,但是反手穩定性、小球控制不好的話,建議換玫瑰5。

覺得oc擊打太差,容錯性差、實戰連續性不好的話,可以換尼塔庫大鳥專業版(無字鳥)。軟7夾,有5夾的手感,弧圈性能突出,不過穩定性比5夾板強很多。

至於配置的話,玫瑰5一般就是正手省狂,反手多尼克鉑金x1。大鳥建議正手多尼克baracuda,反手鉑金jo

㈤ 玫瑰戰爭對於英國歷史產生了什麼重要影響安茹王朝如何結束的

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 (1455年–1487年),或稱薔薇戰爭,通常指英國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王朝(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之間為了英格蘭王位的斷續內戰。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皇族的分支,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後裔。玫瑰戰爭不是當時所用的名字,它來源於兩個皇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男爵以上貴族陣亡約65人,中小封建主數以千計,家兵80000餘人),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

㈥ 如今被削弱的玫瑰精靈和m4狼牙,黑虎彈道,威力誰更厲害

威力的話必須是狼牙。他再怎麼垃圾也是AK。威力本來就比M4大

㈦ 玫瑰是英國的國花,在中世紀的英國爆發的「玫瑰戰爭」是怎麼回事

國花既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也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標志。

英國的國花是玫瑰。英國有名的玫瑰戰爭是以紅、白玫瑰各為象徵。最後以亨利七世與伊麗莎白通婚收場。

在中世紀的英國,有一場被稱為「玫瑰戰爭」的王位爭奪大戰,

紅玫瑰與白玫瑰分別是交戰雙方兩個家族的家徽。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的筆下的英王亨利六世,也是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這場戰爭的開始。

紅玫瑰代表蘭卡斯特家族,代表另一方約克家族的則是白玫瑰。戰爭進行得十分血腥,身佩白玫瑰的約克家族最終取勝,但雙方在戰後通過聯姻而和解,而兩個家族的代表物,這兩種玫瑰也合而為一,成為白蕊的紅玫瑰。

於是,白心紅玫瑰成為了英格蘭的象徵,也逐漸成為了整個英國的象徵。

更為有趣的是,為了紀念玫瑰戰爭,蘭卡斯特大學與約克大學(從這兩所大學的名字上即可看出它們與兩個家族的淵源)會在每年的五月舉行僅在兩校之間舉行的玫瑰錦標賽(Roses Tournament)。這項比賽從1964年蘭卡斯特大學建校以來就延續至今。

最初是由時任約克大學副校長的詹姆斯男爵提議在兩校間每年舉行皮劃艇比賽,後被兩校學生會擴大為為期三天包括30多項比賽的系列賽,由兩校輪流在校園內舉辦並由兩校各個社團共同參與。玫瑰錦標賽也是歐洲范圍內最大的大學間體育競賽。截止去年(2013年),約克大學總共獲勝25次,而蘭卡斯特大學獲勝23次,雙方在1974年打成平手。

玫瑰戰爭發生時,我們的中國正處於明朝,明成祖朱棣與建文帝朱允文的王位爭奪戰也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但這兩場相近的戰爭並沒有為兩個古老帝國開啟相似的命運,幾百年後,腐朽的封建中國被堅船利炮敲開了國內,而英國則以列強的姿態出現在東方。

這場「玫瑰戰爭」大部分由馬上的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戰爭導致了貴族的大量傷亡,使英國的貴族封建力量急劇削弱,有學者稱「玫瑰戰爭終結了英國騎士階層的時代」。

這導致了戰後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對英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分別以紅、白玫瑰作為標幟。英國人為了紀念這個事跡,就以玫瑰作為國花了。玫瑰色澤艷麗,一年四季都會開花。象徵高貴與恆久。

所以,英國人又把它當作皇室的徽幟。英國(England )的國花叫Tudor Rose是紅白兩種玫瑰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人工花在自然界是沒有的。

㈧ 世界上有座「玫瑰古城」,為何現今已經成了廢墟

提起佩特拉,它的名聲似乎要低調一些,“遺址”位於現在約旦南部沙漠,整座城市幾乎全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由於,岩石呈現出了特殊的猶如珊瑚寶石般的“紅色”,所以,它有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玫瑰古城”。

公元前一世紀,是其鼎盛發展時期。到了七世紀,在阿拉伯軍隊踏上這片土地之時,這里已經成了“廢墟”。


群山包圍的佩特拉,留下的那些刻在山崖上的圖案文字,那些交匯相融的古希臘建築和古老的東方傳統留給了後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雖然,文明已逝去,但探索卻還在繼續。其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一些消失的古城,一些逝去的文明。它們代表著一段時間豐富的歷史文化,代表著當時人的智慧,讓世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偉大,能夠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

當然,不管怎樣,不管消失的文明有多麼捉摸不透。相信,總有一天,世人會在某個隱秘的角落,發現它們的秘密,將它們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㈨ 幫忙推薦幾本關於玫瑰的書,謝謝

1丹·布朗經典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 其中有一部分是關於玫瑰花花形崇拜的文字概述。
2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

3歌劇 玫瑰騎士
《玫瑰騎士》

三幕喜歌劇,霍夫曼斯塔爾編劇,理查·斯特勞斯譜曲,1911年1月26日在德累斯頓的皇家歌劇院首次公演。1913年 12月9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

這個全部演奏需費三小時的歌劇,除合唱團外,需要27名歌手和114名管弦樂團員,其總譜的龐大,可想而知。它是純粹的「音樂喜劇」,富於默與感傷的情緒,用明晰的音樂結構寫作的。各場面都密切地連貫起來,有歌曲、有詠嘆調、有圓舞曲,是最迷人、而且充滿情趣的喜歌劇。也有人說它與與瓦格納《名歌手》同為近代德國喜歌劇的「雙璧」。阿弗烈德·夏特曼曾研究這作品,他說《玫瑰騎士》是由118個動機串連起來的。

斯特勞斯是一位有著深謀遠慮的音樂家。有過一段軼事說,當《玫瑰騎士》在德累斯頓宮廷歌劇院簽定首演契約時,斯特勞斯曾提出一個附帶條件,就是此後十年的每一樂季,必須上演四次《莎樂美》與《艾蕾克屈拉》兩部歌劇。斯特勞斯在當時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曾說:「從前有過作曲者完全順從歌劇經理人意志的時代,但這種時代已成為歷史陳跡。」可是不幸得很,斯特勞斯的附帶條件,最後還是沒有被採納。

在斯特勞斯的歌劇中,雖有妙筆生花般的寫作技巧,但過於深奧莫測,以致在歌劇院演出時,不容易被觀眾所了解。斯特勞斯的傳記作者史泰尼哲曾批評斯特勞斯分辨不清什麼是

「耳聽」的音樂與「眼見」的樂譜,這真是一針見血的評語。當拿著他的總譜默讀時,覺得精彩非凡;但拿來實際演奏時,則感到雕琢過於微細復雜,無法產生想像中的美感與效果。《玫瑰騎土》也正如斯特勞斯的其他歌劇作品一樣,有一些德國評論家也指出在音樂的進行中,無法聽清楚歌詞在講些什麼。即使《玫瑰騎士》中也有這一些缺陷,但今日已證明這是斯特勞斯的歌劇作品中,最受大眾歡迎、演奏次數也最多的成功之作。尤其第二幕所奏的《玫瑰騎士圓舞曲》,就常單獨在音樂會中演奏,還編曲成各種器樂的獨奏曲。

劇中人物:

費爾德瑪莎琳 公爵夫人 女高音

奧克斯 費爾德瑪莎琳表兄 男低音

奧塔維安 青年貴族伯爵 女中音

法尼納爾 富商 男中音

蘇菲 法尼納爾的女兒 女高音

瑪麗亞納 女管家 女高音

瓦爾查奇 詐取錢財的義大利商人 男高音

安妮娜 瓦爾查奇的同謀者 女中音

歌手 男高音

警官 男低音

公證人、旅館主人、女帽商、貴族孤兒等人由女高、中、低音扮裝,其他商人、小孩、侍役、小黑奴等數人。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於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雷澤統治時代。1840年以後的維也納,也是奧地利最強盛時期。

開頭短小的前奏,是描寫威登堡公爵夫人和奧塔維安愛情的行為,其中巧妙地織入主要人物的主題。夫人費爾德瑪莎琳趁公爵出外打獵不在家的夜裡,跟十七歲的年輕貴族奧塔維安愉愉地在寢室中幽會。一開始,便是年輕奔放的奧塔維的主題,然後以這主題為中心,展開成新的熱情旋律,其中《愛》與《愛之夜》的歌曲,像狂風般疾掠而過。然後是公爵夫人自我陶醉的的主題。兩人的柔情,正如烈焰在升騰。奧塔維安的求愛是如此的猛烈粗魯,熟知快感的公爵夫人,以女性的撫媚迎合他。在銷魂的擁抱與親吻後,他們陶醉在愛的狂喜之中。音樂從戀愛游戲轉變為描寫清晨的氣氛時,幕啟。

第一幕 公爵夫人的寢室

這是公爵夫人費爾德瑪莎琳的寢室。早晨,朝陽清麗。兩人情意綿綿的對話,是從回憶夜裏狂熱的愛情開始的。年輕的奧塔維安先唱道:「你多麼令人神醉!又有誰能知道你身上的秘密呢?」公爵夫人隨即嫣然一笑,但表情是那樣羞答答地。她昵稱這位心愛的青年為「孩子」。在兩人愛的對話間,太陽已高高升起。夫人開始感到不安,怕公爵突然歸來。聽!是腳步聲,會是公爵回來了嗎?兩人慌亂成一團,奧塔維安趕忙躲起來。可是進來的,卻是用盤子端著巧克力糖的小黑奴。

兩人才知道是虛驚一場,外面又傳來粗魯的聲音,從這吵雜聲,夫人立刻猜出是表兄奧克斯男爵的突然來臨。於是她把情人推進鄰房,換上女裝,稍加化妝後,就成為一個嬌美的侍女出來了。這時奧克斯男爵進來,這位自命風流的男爵,立即以小丑般的姿態與語氣,和公爵夫人高談起來。他在年輕時,曾鍾情於這位表妹。最近他就要和富商法尼納爾的女兒蘇菲結婚,因此來跟表妹商談如何進行婚事。他說要物色一個在婚禮時照顧新娘的侍女,並露骨地談論一些和女人間的艷遇奇聞。扮成侍女的奧塔維安,好幾次想溜掉,但都被好色的男爵攔回,因為他被這位嬌美的侍女迷住了。

奧克斯男爵繼續和表妹費爾德瑪莎琳胡扯,並向奧塔維安大獻殷勤,他邀請奧塔維安(這時夫人叫他為瑪麗安多)在婚禮時為他服侍新娘。他還贊揚說像她這樣可愛的姑娘,一定是什麼貴族的私生子。奧塔維開心地和他周旋,賣弄風情。接著男爵又請求表妹為他選一位可靠的《玫瑰騎士》,以便照當地的習俗,送一朵銀制玫瑰給未來的新娘,作為結婚的信物。這時公爵夫人拿出一幅青年的肖像給他看,並靜靜地唱出了《所謂歲月,到頭來都是空空》。她說自己曾半夜起來使時鍾停擺,但時光依然流逝,你要丟棄我的日子一定會來到。隨後公爵夫人叫奧塔維安擔任此項工作以視其用意。一切安排就緒,夫人就露出孤單的微笑要奧塔維安回去,她現在也要去教堂,說好下午在普拉達公園見面,因此奧塔維安就悵然離去。此時她又懊悔起來,立刻叫僕人把情人找回來,但已經趕不上了,於是就把奧克斯男爵要送新娘的銀玫瑰,叫人轉交給奧塔維安。

第二幕 法尼納爾的府邸

短小的序奏,是採用法尼納爾的主題,表達訂婚喜慶時熱鬧的氣氛。大廳雖然裝飾得金碧輝煌,但很俗氣。法尼納爾的女兒蘇菲,因受宗教熏陶,具有高貴嫻慧的氣質。法尼納爾因為和古老世家締結秦晉之好,心中感到無限榮耀。他和僕人們,正盛裝等候奧克斯男爵的使者蒞臨。可是蘇菲姑娘卻沉默不語,陷入沉思中。面向上蒼唱出:《喜慶已近》,祈求神的保佑,使自己配得上高貴的奧克斯男爵。

不一會兒,屋外傳來馬蹄聲,由遠而近,女人們把頭伸出窗外,交談著《玫瑰騎土》的容姿。接著奧塔維安這位年輕英俊的伯爵,捧著銀玫瑰走入眾目睽睽的大廳中,靜靜走到蘇菲面前莊重地把銀玫瑰獻上。這時豎琴、獨奏小提琴與鍾琴,在管弦樂情調輕快的和弦上,奏出了玫瑰的主題。

奧塔維安和蘇菲面對面站著,他緩慢地說出一段祝詞,蘇菲聞過玫瑰後,稱贊說這是一朵天國之花。這時成為優美的二重唱「很難想像這是地上之物,還是天上的玫瑰」。

這時奧塔維安才仔細端詳了這位姑娘的容貌,她有多麼美呀!簡直出乎意外。這時他的心動盪起來了。蘇菲抬頭看到這位英俊的使者,也為之心亂。她想到即將到來的婚事,反而感到悲傷。他們倆含情脈脈地交談了一會兒,奧克斯男爵很快便隨後駕到。

這位粗魯的準新郎,盡管首次見面,就顧不得禮節,撫摸起蘇菲來,而且還要拉她的玉手。盡管蘇菲已顯示憎惡之情,奧克斯男爵仍厚著臉皮說,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所謂的女人只要跟她睡一晚萬事就OK,於是唱出圓舞曲《只要跟我在一起,任何房間都不嫌小》。 他說:「蘇菲會很快會了解他的作風,然後歌頌夫妻間的恩愛。這位輕狂的男爵一邊唱著,一邊想擁抱蘇菲,不料已經被激怒的蘇菲卻甩開他的手逃走了。

接著,法尼納爾就把男爵接到另一個房間,商談婚事該如何進行,以及財產怎樣分贈之事。這時由於酒醉的男爵僕人偷襲法尼納爾家的女僕而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蘇菲的女僕瑪麗亞納也被捲入,但他們很快就離去。

舞台上只剩下奧塔維安和蘇菲。這一對一見傾心的戀人,情不自禁熱烈地擁吻起來,然後唱出愛的二重唱《跟中淚水汪汪》

不料,這時男爵的爪牙瓦爾查奇和安妮娜卻悄悄地走進來,看到這情景後立刻大聲喊叫男爵前來。但奧塔維安反倒責罵男爵,奧克斯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被迫拔劍和奧塔維安決鬥起來。奧克斯實在斗不過年輕人,不一會兒,他的手臂受了輕傷,怪模怪樣地呼救著。眾人奔了出來,法尼納爾責備女兒的輕率,但蘇菲毫無悔意。奧克斯像瘋狗般亂叫,但經大家多方安慰,並送上一瓶葡萄美酒後,怒氣稍息,但仍破口大罵奧塔維安。這時安妮娜悄然遞給奧克斯一封香箋。

安妮娜開始為主人朗讀信的內容,原來是公爵夫人的女僕給他的情書,邀他今晚在旅館幽會。這一下使他悲痛全消,喜上眉梢,得意地唱出輕佻的歌:《與我共渡,夜將是短的》,邊唱邊走進另一房間寫他的回信去了。剛才奧克斯的主題在此變形並發展成熱鬧的圓舞曲場面,這正是著名的《玫瑰騎士圓舞曲》。

第三幕 某一餐廳的特別房,左邊窗簾後有卧房

這是郊外酒店兼旅館的特別房間。室內只有一根蠟燭,光線幽暗。音樂奏出瓦爾查奇的賦格風樂曲。這前奏有如漩渦,又如細語。瓦爾查奇和安妮娜,原是奧克斯男爵的爪牙,因為主人過於吝嗇,就轉投在奧塔維安手下。這批人正在排演一場戲。奧塔維安又打扮成僕人(瑪麗安多)的模樣。不一會兒,他們就分別躲在角落裡和窗簾後。音樂變成急管繁弦,空落落的房間中好像妖氣飄盪。

接著奧克斯男爵挽著瑪麗安多進入屋裡。這時舞台後傳來小型樂隊的圓舞曲調。奧克斯舉杯勸飲,並以低柔的聲音,向瑪麗安多傾吐愛意。隨著烈酒的下肚,他就毛手毛腳起來;奧塔維安也裝成羞答答的嬌態,和這個好色之徒周旋。適才的圓舞曲主題又出現,但這時卻在追逐著另一個圓舞曲,然後交織成對位旋律。這時屋裡的角落和窗簾後,好像有人在窺視,音樂奏出此前的各種動機。奧塔維安佯裝酒醉的模樣,嘴裡哼唱著《妙哉樂音》。

當瑪麗安多(奧塔維安)唱出一段宿命的小曲時,窗簾後又探出人頭來,男爵心中很不痛快。奧克斯雖笨頭笨腦,但這時也起了疑心,覺得瑪麗安多很像那《可惡的小子》奧塔維安。突然房門砰的一聲開了,有一個女人(安妮娜所扮)帶了四個高喊著「爸爸」的小孩奔了進來。店主和酒保發覺這場騷動,也趕來查問怎麼回事。接著又來兩個巡邏的警官,追問那姑娘是什麼人,男爵支吾其詞,後來謊稱為他的未婚妻法尼納爾的女兒。當他撒謊時,法尼納爾也進來,並厲聲指責他的淫盪。接著蘇菲也來了,她立刻宣布解除兩人的婚約。但這話卻使法尼納爾失望地昏倒椅子上,因為他的金龜婿吹掉了。在這尷尬的場合里奧克斯男爵還死不要臉地說,那婚事只是一場玩笑而已,他指著瑪麗安多說,他要娶的是這位少女。但瑪麗安多不屑地轉過身,走到隔壁房間去了。這時管弦樂配合著這一場鬧劇與笑聲,精神抖擻地高叫著。當音樂情調中途一變,店主進來宣布公爵夫人駕到。她以莊重的語氣向警官解釋,這只是一場假面具鬧劇而已,沒什麼要緊的事。

公爵夫人向眾人說一切已終了,奧克斯明白自己被愚弄了,悻悻然離去。瑪麗安多已卸去女裝,恢復本來面目,和蘇菲擁在一起喃喃細語。公爵夫人見狀明白奧塔維安已找到真正的情侶,經過一番理性與感情的斗爭後,領悟了自己應該從這不正常的愛情中引退,於是她決心促成這一對青年人的結合,並為他們的愛情祝福。這時他們三人共唱著名的三重唱《我決心以純正的方式去愛她》。接著公爵夫人就好像要拋棄一切煩惱一樣離開這對情人。

這時舞台上又只剩下奧塔維安和蘇菲兩人,他們充滿感激地陶醉在柔情中,熱情地緊抱在一起,而且唱出愛的二重唱《這好像是夢, 而不是真的》。不一會兒,公爵夫人帶著法尼納爾進來,和這對年輕人告別後就走了。奧塔維安和蘇菲也相擁著離開這地方,這時蘇菲掉落一條手帕。他們走後一個小黑奴進來,撿了手帕蹦跳著退去。在管弦樂發出輕快的鈴般聲音中幕落。

㈩ 恩格斯說:「英國由於玫瑰戰爭消滅了上層貴族而統一起來了。」 這句話來自恩格斯哪本著作

玫瑰戰爭(又稱薔薇戰爭;英語: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為了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王室的分支,為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後裔。「玫瑰戰爭」一名並未使用於當時,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為此恩格斯曾經評價:「英國由於玫瑰戰爭消滅了上層貴族而統一起來了。」

戰爭最後以亨利七世(Henry VII)與約克的伊麗莎白(Elizabeth of York)通婚收場,為了紀念英格蘭以玫瑰為國花,並把皇室徽章改為紅白玫瑰。

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是1485至1603年間統治英格蘭王國和其屬土的王朝。而該王朝首位君主亨利·都鐸乃威爾士古代德赫巴思公國 (Welsh principality of Deheubarth)統治者和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室的後代。都鐸家族在薔薇戰爭後期漸漸得勢,得益於蘭開斯特王室的主脈,相信在戰爭當中經已絕嗣。

亨利·都鐸不但得到蘭開斯特王朝的支持者的民心,更在戰爭中獲得蘭開斯特宿敵——約克王室的支持,才得以登上英王大位,是為亨利七世。而他和伊麗莎白·約克的聯姻,象徵著過往開戰的雙方,在新王朝的旗幟下聯合起來,進一步鞏固了都鐸家族的勝利。而都鐸王朝的權勢並不局限在英格蘭,他們成功將威爾士兼並入英格蘭(《1535-1542年威爾士系列法案》),並確立了英格蘭對愛爾蘭王國的治權。他們亦維持了對法國王位的主張,但歷任君主都沒有在實現該主張上有任何實質進展。

總共五位都鐸君主統治過英格蘭的屬地超過一個世紀。而亨利八世是唯一一位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後裔。因此王位繼承一直是都鐸年間的主要政治議題。

終身不嫁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駕崩,標志著都鐸王室絕嗣。而當時在位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長姊馬格麗特·都鐸公主。因此詹姆斯根據和伊麗莎白生前的秘密約定,入繼英格蘭王位。英蘇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結束兩國持續近六百年的戰爭,英倫三島進入斯圖亞特王朝

熱點內容
百合康牌蘆薈軟膠囊 發布:2025-08-23 11:06:58 瀏覽:390
山葡萄盆景 發布:2025-08-23 11:06:19 瀏覽:283
買了溫室花卉 發布:2025-08-23 11:04:47 瀏覽:131
總裁的出牆戲妻七夕 發布:2025-08-23 11:04:36 瀏覽:737
聯合活動花語 發布:2025-08-23 11:01:50 瀏覽:274
鏡子對綠植 發布:2025-08-23 10:41:41 瀏覽:77
哪裡可以看蘭花劫 發布:2025-08-23 10:22:33 瀏覽:206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有門下載 發布:2025-08-23 10:14:26 瀏覽:203
黑色情人節發布會電影 發布:2025-08-23 10:13:23 瀏覽:552
梅花怎麼畫花 發布:2025-08-23 10:12:47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