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酥做法
❶ 牡丹酥三國歷史
蛇。蛇是柔軟的脊椎動物。柔韌性相當好。正如謎面所說的雕塑將手裡的泥巴。可以隨心所欲,自由盤轉。所以謎底是蛇。牡丹酥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色白似牡丹花,酥香可口,宜於高級宴會用。將麵粉分為三份,分別與檸檬黃、玫瑰紅、豬油揉成面團。將有顏色的麵包住油麵,然後擀成條狀,再捲成卷,疊三下,最後團成圓形酥皮。紅色皮放外,黃色的皮放里,再包入蓮茸後搓成小球。放入冰箱2小時。用刀將面團開成6瓣。用溫油炸後,撒上椰子碎即可。
製作方法
1.皮面:將富強粉500克過羅,放在案板上開個窩,放入凍豬油160克、清水215克,混合均勻後再摻勻麵粉,拌勻擦透摔至光滑,稍餳待用。
2.心面:將富強粉500克過羅,放在案上開個窩,放入凍豬油275克,摻入麵粉拌勻,放一旁待用。
3. 將皮面揪成小劑(個大小隨意),包酥心面(酥心面同皮面大小一致)成圓球狀,輕輕摁扁,用擀麵杖擀薄成長方形條狀,左手從上往下捲成卷,摁扁後再橫著捲成圓球劑狀,再將劑擀薄,包豆沙餡成長圓形狀,放入冰箱,凍硬後取出用刀拉六瓣待炸。
4.鍋置於火上注入油,燒熱後將拉成六瓣的牡丹酥,用筷子夾起立著放進油鍋,隨著油溫漸增,徐徐催開花瓣,鍋離火位。用熱油浸炸至成形,然後再上火用熱油炸一下,即可出鍋,成品最好放到能吸油的紙上,吸去部分油。用綿白糖放少許食紅調成粉紅色,放在瓣中間即成。
產品特點
色白似牡丹花,酥香可口,宜於高級宴會用。
❷ 牡丹花蜜餞的做法
秘制茶香金桔蜜餞的做法(自製零食)做法圖解: 杏肉蜜餞的做法果肉做成果醬 早餐伴侶
果醬的配方:杏肉500克,糖250克,1)杏肉放入容器中,加入1/2的砂糖拌勻,放入冰箱腌制一天後會有果汁浸出,2)把腌過的果肉放入不銹鋼鍋,加入剩餘的砂糖,小火輕輕攪拌,煮至濃稠,3)離火晾至70~80度,放入預先煮沸殺菌的玻璃瓶中,封好,晾至溫熱,放入冰箱保存。蜜漬蜜漬的果肉
蜜漬的方法:1)漬:選個大肉厚的杏兒,洗凈晾乾,掰開去核,放入消毒過的大玻璃瓶內,加入蜂蜜,腌漬。一至兩天後,果肉回縮,原來滿滿一瓶的果肉變成半瓶,瓶子里的液體成分增多了。2)煮:撿出果肉,把汁液放入不銹鋼的鍋內,用小火加熱濃縮,再倒入果肉一起加熱後離火,晾至約70~80度裝入瓶內,封好。 如果汁液多可以在3~4天後再重復一次煮的過程。 金桔蜜餞的做法(自製零食)金桔蜜餞,很不錯的零食,煮蜜餞最後剩下的糖漿就是金桔果醬了,可以用來塗麵包,卷餅,還可以泡水喝,一點都不浪費哦 金桔的處理
摘下來的金桔用檸檬水先浸泡10分鍾,然後用清水再清洗一遍後撈起。將金桔對半切開,用手擠出金桔核。
材料:500克金桔,250克冰糖,水50到60毫升
鍋里放進砸碎的冰糖(嫌麻煩的朋友可以直接用白糖)加清水小火熬成糖漿,然後加入金桔邊熬邊攪拌,小火煮大約10分鍾,熄火。蓋上鍋蓋腌一個晚上。 第二天撈起金桔,放烤箱里低溫烘烤,100C預熱烤箱,50C烘烤一個半小時
誘人的金桔蜜餞就做好了。剩下的糖漿可以用來沖水喝,酸酸甜甜滴,是很不錯的飲品哦。
附:沒有烤箱的朋友也可以不烤,直接把糖漿煮至收汁便可。唯一要注意的是熬得時候要不停攪拌,不要煮糊了。
最後友情提示一下:做好的蜜餞因為沒有加防腐劑,保存期有限,最好在兩周內吃完,用冰箱保存可以存放的時候相對久一點,但也不適宜太久,盡快吃完就對了 蜜餞捶藕色香味: 藕片軟糯、食之香甜不膩
主料: 老白藕400克
輔料: 糯米75克、糖青梅絲5克、金桔餅5克、蜜棗25克、清水蓮子50克、雞蛋25克、精鹽1克、澱粉15克、白糖50克、熟豬油500克(實耗油30克)、蜂蜜20克
製作:
1)糯米淘洗干凈,放入60℃的溫水中浸20分鍾;
2)藕洗凈,削去兩頭,一頭不見藕孔,從另一頭的藕孔中將糯米灌入(不可灌得太實),用刀背將藕孔敲合,然後上籠蒸至酥爛取出,削去皮,順長切成寬6厘米、厚1.5厘米的塊;
3)將雞蛋加入干澱粉調成蛋糊,將藕塊裹上蛋糊,再粘勻干澱粉,用麵杖反復捶扁至藕片酥鬆;
4)鍋上火,放入熟豬油,燒至六成熱(約132℃)時,逐一放入藕片炸至淡黃色撈起,橫切成長條;
5)取碗一個,抹熟豬油,將糖青梅絲、金桔餅絲、蜜棗絲、蓮子排入碗底,再排入藕條,放入白糖、熟豬油,上籠蒸15分鍾取出,復扣入盤中;
6)炒鍋上火,潷出盤內湯汁,加清水適量、白糖、蜂蜜燒沸,用水澱粉勾芡,起鍋裝盤即成。
❸ 牡丹銀絲酥的配料和做法
牡丹酥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色白似牡丹花,酥香可口,宜於高級宴會用。將麵粉分為三份,分別與檸檬黃、玫瑰紅、豬油揉成面團。將有顏色的麵包住油麵,然後擀成條狀,再捲成卷,疊三下,最後團成圓形酥皮。紅色皮放外,黃色的皮放里,再包入蓮茸後搓成小球。放入冰箱2小時。用刀將面團開成6瓣。用溫油炸後,撒上椰子碎即可
❹ 牡丹銀絲酥的做法
潔白細粉絲13千克、白糖17千克、飴糖10千克、豬油17千克、熟芝麻500克、花生油25千克。
⑴過油。花生油略加溫,至不燙手時,將粉絲放入,15分鍾後撈出,瀝去余油備用。若粉絲比較干,油溫可略低些;若粉絲比較濕,油溫可略高。
⑵油炸。豬油入鍋,燒至約150℃,粉絲分批下鍋,炸10-20分鍾膨化,使粉絲完全起泡;撈出瀝干、冷卻、打碎、打碎長度約為5cm的細條,不宜太碎。在油炸過程中,炸制不能過度,否則粉絲變焦黃,影響銀絲酥的外觀色澤。
⑶熬糖。將白砂
糖、飴糖入鍋,加150-200克豬油,熬至約115℃,待到能用竹筷拉起絲,即可離火;然後放入打碎的粉絲條,輕輕拌勻。熬糖關鍵在於糖漿配比和熬糖程
度。若熬糖不夠,黏度太小,粉絲不能黏連在一起;若熬糖太過,會使銀絲酥顏色焦黃,口感變硬,甜味不純。
⑷成型。將上熬好的糖放入一個高4cm、長與寬各56cm的木閘中,閘底撒約為製品1%的熟芝麻,用木杖壓平倒出,切成長寬各7cm的方塊。
❺ 牡丹鮮花餅怎麼做
食材—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食用玫瑰花為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但屬雲南種植的最為上乘。雲南素有「植物王國」、「鮮花國度」的美譽,全國七成多的鮮花產自這里,正是因為雲南擁有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優勢——四季如春的氣候,優質充沛的日照,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食用玫瑰花的生長提供了優異條件。工藝—道道精心層層考究採摘:食用玫瑰花的採摘是一項十分考究的工作,必須在每天清晨伴著晨露開始採摘,採摘至上午九點前後便須結束。因為九點之後氣溫開始上升,鮮花的香氣會隨之揮發,進而影響花卉品質。儲存:採摘下的玫瑰花經過工人的初步篩選,便需進入冷庫儲存或通過冷藏車及時運輸至用花工廠進行後期加工。制餅:鮮花餅的大致做法是——用含苞欲放或者微微開放的玫瑰花的花瓣製作成玫瑰花餡,加之以麵粉、香油、白糖、蜂蜜等配料焙烤而製成,新鮮出爐的鮮花餅酥軟爽口、花香濃郁、沁人心脾。功效—美容保健之佳品「活血理氣、平肝解毒,對噤口痢、乳癰、腫毒初起、肝胃氣痛」這是《本草綱目拾遺》對食用玫瑰花的療理功效的記載。營養專家對食用玫瑰花進行微量元素分析,結果表明,食用玫瑰花比普通蔬菜含有更豐富的營養元素,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食用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肝、脾、胃經,芳香行散,具有舒肝解郁,和血調經的功效,是天然健康的滋補佳品。
❻ 日本傳統點心:紅豆荻餅(牡丹餅)怎樣做好吃呢
萩餅(おはぎ,日語發音為 OHAGI),萩餅是日本常見的和果子,據說秋天時候叫萩餅,春天就叫牡丹餅。因為它象是春天裡盛開的牡丹花,故又得「牡丹餅」之名。大小如小孩拳頭。按這個食譜,做的是縮小版本的,太大容易吃多哈。
不過呢,感覺這個實在不太象牡丹,所以查找了相關資料,據說確實有牡丹餅這個東西,曾經由我國唐代時候傳到日本國內,但是現在洛陽也有牡丹餅,但樣子完全不一樣了,據說已把古時候牡丹餅改良成酥脆了,看外型象月餅似的,但餡里有牡丹花瓣呢。皮原料用大豆、黃豆、紅豆等為原料。這個皮的材料倒是和日本的一樣呢。
日本這個國家把我國唐代的好多精華都繼承了下來,這個牡丹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國唐代的點心呢?而沒有絲毫改變呢?
再配上一碗加入抹茶的綠茶,恩,美啊。真的挺好吃的,又軟又糯又甜又香還不粘牙,裹了黃豆粉的,很象老北京驢打滾,但口感不一樣。不用到日本來,你就在家吃到在日本賣的萩餅哦。
材料:(以下材料可做30個)
糯米 2/3杯
大米 1/3杯
鹽 少許
(糯米、大米的比例為2:1,掌握好這個比例,就能做的很好吃了,沒必要非按這個份量。)
煮的甜紅豆 200G (或者甜紅豆加一部分紅豆沙)
黃豆粉衣:
炒香熟黃豆粉 3大勺(きなこ)
糖 2小勺
鹽 少許
做法:
1、先用水洗凈後,再浸泡糯米2小時左右。大米洗凈,一起放入電飯鍋里象普通蒸飯一樣,加入少許鹽,180CC的水,蒸熟後,先不要急著開蓋,再燜15分鍾。
2、把飯取出,用飯勺切按,讓它變的粘軟,但還要保持半顆米粒的形狀。
3、甜紅豆一半壓成泥,一半讓它保持半顆左右顆粒狀。
4、把飯分別搓成5個大一些的飯團,和10個小一些的飯團。
5、把大飯團壓成餅狀,包入紅豆粒沙團子,再滾勻黃豆粉。即完成黃豆餅。
6、把大紅豆粒沙團子,壓成餅,包入小的米飯團,即完成豆沙餅。
貼心小叮嚀:
做法中加的鹽都很少,幾乎是吃不出來的,請掌握好。喜歡吃黃豆餅,所以做了10個,你也可以裹黑芝麻碎的,做法同黃豆餅,同樣加比例的糖和少許鹽。黃豆粉一定要買炒香的熟黃豆粉,如果自己做的話,要把黃豆炒熟,再磨成粉。
簡單說一下甜紅豆做法,紅豆用水泡過夜後,入鍋加水煮,水開後把水倒出,再加水繼續煮,水要剛沒過豆,水開後,加入涼水繼續煮,如此重復,切記不
❼ 萬洛牡丹酥受眾的優點
摘要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紮根於洛陽五千年文化厚土的牡丹文化不僅成長為一朵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奇葩,也成就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佳話。
❽ 牡丹餅牡丹酥可以帶上飛機不
牡丹餅牡丹酥經過安檢以後是可以帶上飛機的,這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❾ 單酥面團分什麼
劉姥姥在大觀園見到眾多花樣點心後,從點心盒中揀出一朵牡丹花樣的點心開心的笑道:「我們那裡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么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捨不得吃。包些家裡去給他們做花去倒好。」這種點心的名字叫「牡丹酥」。它是以油酥為基礎,再用巧奪天工的成型手法,烤制出來的花樣酥點之一。油酥面點是我國的一種製法獨特、內容豐富的面點,油酥面團的概念是:主要用油脂和麵粉(主要是麥粉)調制的面團。但它全用油脂調成面團過於鬆散,且難以加工成型,成熟後又會散碎。那麼就要配合一些水或其它輔料調製成「皮面」,配合使用。從我國油酥面團的製品來看,大多數品種是干油酥和水油酥合制而成。主要通過炸烤方法加熱成熟。採用油酥面團製作的各種花樣點心總的特點是:色澤美觀,花樣繁多,成品層次分明,干香松酥,口味多變,營養豐富,富有民族風格。
油酥面團是起酥製品所用面團的總稱。它也分有很多種類,我們可以多角度來劃分它。根據成品分層次與否,可分為層酥面團和混酥面團兩種。根據調制面團時是否放水,又分為干酥和水油酥兩種。根據成品表現形式,劃分為「明酥」、「暗酥」、「半明半暗酥」三種。根據操作時的手法分為大包酥和小包酥兩種。下面主要談談層酥面和混酥面團調製法,欠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層酥的起酥原理與調制
所謂層酥,是用水油麵團包入干油麵團經過擀片、包餡、成型等過程製成的酥類製品。成品成熟後,顯現出明顯的層次,標准要求是層層如紙,口感松酥脆,口味多變。如北京的「如意酥」、山東的「干層酥」、河北的「油酥燒餅」都是層酥的代表作。
為什麼層酥需用水油麵團做皮,干油酥面團做餡才能做好層酥點心呢?這是因為僅僅用干油酥面團做酥點,當然可以起酥,但面質過軟乏,缺乏筋力和韌性,就是勉強成形,在加熱制熟過程中也會遇熱而散碎。為了保證酥點酥鬆的特點,又要成形完整,就不能用干油酥面團來做皮,要用有一定筋力和韌性的面團來作皮料。用水調面團雖然做皮成形效果好,但影響點心酥性。最好的選擇是用適量水、油調制的大油麵團做皮。這樣皮和餡心密切結合,水油酥包住干油酥,經過折疊,擀壓,使水油酥與干油酥層層間隔,既有聯系,又不粘連,既能使面團性質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包捏性能,又能使熟制後的成品具有良好的膨鬆起酥性,並形成層次而不散碎。
在調制層酥面以前,要簡要的弄明白什麼叫干油酥面團?什麼叫水油酥面團?它們在起酥中的作用和起酥與調成團的原理。
(一)首先,談談在干油酥面團調制中有關問題的探討和見解。
干油酥,指的是全部用油、麵粉調制而成的面團。它具有很大的起酥性,但面質鬆散、軟滑、缺乏筋力和粘度,故不能單獨製成成品。它在層酥中的作用,一是作為餡心。二是成品熟制後酥鬆。干油酥之所以能夠起酥,是因為調制時只用油不用水與麵粉調成面團的原故。干油酥所用的油質是一種膠體物質,具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張力。麵粉加油調和,使麵粉顆粒被油脂包圍,隔開而成為糊狀物。在面團中油脂使澱粉之間聯系中斷,失去粘性,同時麵粉顆粒膨脹形成松疏性,同時蛋白質吸不到水,失去了麵筋質膨脹性能,使面團不能形成很強的麵筋網路體。原料成形後,再經過烤制加熱成熟,使麵粉粒本身膨脹,受熱失水「碳化」變脆,就達到層酥的要求。這就是干油酥面團起酥的原理。
在認識到起酥原理後,下步就要弄明白油酥面團的成型原理了。當我們把油脂與麵粉和成團後,麵粉的顆粒被油脂包圍,粘在一起。由於油脂的表面張力強,不易化開,所以油脂和麵粉開始結合的不緊密。但經過反復地搓、擦、擴大油脂顆粒與麵粉的接觸面。也就是充分增強了油脂的粘性,使粘結力逐漸加強,成為油酥面團。看來油酥面團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靠油脂表面張力粘結成團的。
在我們充分認識到起酥原理、成團原理後,還不等於能調制好層酥面團。這就要求操作者要了解和掌握住它的調制方法了。由於用油脂與麵粉調制面團,和用水、麵粉調制面團的情況不同,所以調制面團的方法也就不相同。它所用的是「搓擦」法,行話叫「擦酥」。所謂擦酥,是指面團拌和後,放在案板上滾成團,用雙手的掌根一層層向前推,邊推邊擦,推成一堆後,再滾成團繼續推擦。反復擦透的目的是使其增加油滑性和粘性。干油酥面團能否達到標准全在於面點師搓擦的水平。一般來說,3 kg一塊干油酥面,要反復的推擦20分鍾左右。擦好的標準是:面團透明潤滑。調制干油酥,除了明白搓擦調制方法外,還應把握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1)和油酥面團的麵粉,選用低筋質的生粉(也有用蒸熟的麵粉)起酥效果好。
(2)用動物性油脂比植物性油脂起酥效果好。這是因為動物性油脂在面團中呈片狀和薄膜狀,潤滑面積大,結合的空氣較多,所以起酥性更強。
(3)調制干油酥需用涼油,如果用熱油,面團會粘結不起來。製成的成品容易脫殼和炸邊。
(4)掌握配方要准。一般500 g麵粉,加油量200 g為宜。
(5)調制好的干油酥面團軟硬度和水油麵團相一致。
(6)注意水油酥和干油酥的比例要適當。一般干油酥40 %,水油酥60 %。
(二)水油麵團在調制過程中有關問題的探索和見解。
水油麵團,是用適當的水、油、麵粉調製成的面團。它既有水調面團的筋力、韌性和保持氣體的能力,又有油酥面團的滑潤性、柔順性和起酥性。它是介於這兩者之間而形成特殊性能的面質。它的作用是與干油酥配合後互相間隔,互相依存,起著分層起酥的效果。使油酥面團具備了成形和包捏的條件,將干油酥層層包住,解決了干油酥熟制後散碎的問題。使成品既能成形完整,又能膨鬆起酥,達到了層酥的成品特點。
水油酥面團的調制與一般面團的調制方法相同。麵粉中的蛋白質與水結合,形成麵筋,使面團有了彈性、韌性,而油脂則限制麵筋的形成。在面團中油脂以油膜的形成分布在麵粉顆粒周圍,限制了蛋白質吸水,阻止了麵筋網膜形成。即使在和面過程中形成了一些麵筋碎塊(小局部),也由於油脂的隔離作用不能彼此粘結在一起,不會出現水調面團網路形成的現象,從而使面團彈性降低,可塑性和延伸性增強。水油酥面團的特性,決定了它在層酥中只能做皮的地位。要想使層酥的點心製作成功,水油酥面團調制就要達標。調制好水油麵團的關鍵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1)必須正確掌握水、油、面的配料比例。一般要求:500 g面摻水200 g、油100 g左右。
(2)以油、水摻全後同時摻入麵粉為好,如果分別摻入面團,會給和面均勻帶來不便。
(3)面團要反復揉搓。搓透的標準是面團光滑、有韌性。否則製成的成品易產生裂縫。
(4)用水溫度要在30 ℃-40 ℃,夏天水溫低一些,冬天水溫高一些。
(三)層酥起層原理和實例。
水油麵團和干油酥面團各自的特性,決定了它們在層酥面團中的作用。水油酥面團具有一定的筋力和延伸性,可以進行擀制、成形和包捏,適宜作皮料。干油酥面團性質鬆散,沒有筋力,不能作皮料。但作為酥心包在水油麵團中,也可以被擀製成功和包捏。水油酥面團包住干油酥面團後,經過多次擀、卷、疊製成層酥面團。因干油酥面和水油麵是層層阻隔,利用油脂的隔離作用,經加熱後,水油皮和干油瓤分層,就形成了層酥面點特有的造型完美、酥鬆香脆的口感。
實例:牡丹酥
原料:富強粉、五仁餡各500 g,熟豬油250 g,食用紅色素少許。
製作過程:1.將富強粉過籮後分成兩份。取一份麵粉 (250 g)加入175 g熟豬油,在面案上搓擦均勻,成為油酥面團。在另一份麵粉中加入75 g熟豬油、85 g清水和成水油麵團,在面案上搓揉至面不粘案。然後將和好的皮面用潔濕布蓋上餳一下待用。
2.在面案上撒少許乾麵,用水油麵包住油酥面,捏嚴,按扁,擀成薄皮,疊成3折;再擀薄,捲成圓柱形。然後,下成50個面劑。
3.將每個面劑放在案板上按扁壓成皮,放上10 g五仁餡包嚴。用鋸齒花鑷子捏上4層牡丹花狀的花瓣,在花芯上點一個紅點,製成牡丹花坯。
4.將牡丹坯放在烤盤中,放入200 ℃爐溫的烤箱內,烤約20分鍾即成。
二、混酥面團起酥原理與調制
所謂的混酥,是用蛋、糖、油和其它輔料混合在一起調製成的面團。混酥面團製成食品的特點是:成形方便,製品成熟後無層次,但質地酥脆,代表作有「紅梅酥」、「金橘酥」等。
為什麼用混酥面團做成的點心能達到以上特點呢?這是因為:
(1)混酥面團內加了大量的油脂起了作用。油脂的表現形式是球狀或條狀、薄膜狀存於面團內。在這些球狀或條狀的油脂中,存有大量的空氣,這些空氣也隨著油脂攪進了面團中。待成型坯料在加熱中遇到高度熱能後,面團內的空氣就要膨脹。另外,混酥面團用的油量大,面團的吸水率就低。因為水是形成面團麵筋網路條件之一,面團缺水嚴重,麵筋生成量就降低了。面團的麵筋量越低,製品就越松酥。同時,油脂中的脂肪酸飽和程度也和成品的酥鬆性有關。油脂中飽和脂肪越高,結合空氣的能力越大,面團的起酥就越好。
(2)混酥面團中加糖起了作用。糖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很強的吸水性,糖能吸收面中的水分,面團中水分被糖吸收的越多,麵筋形成的網路面積就越少,製品就越松酥。
(3)混酥面團中加入的化學疏鬆劑起了作用。在調制混酥時,只憑油所帶進的面團的空氣和糖吸收水分的作用,還是不夠的。為了使製品更酥鬆,有些點心在混酥面團調制時,為了補充氣體,往往要加入小蘇打等。這是為了借用能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疏鬆劑的功效,從而使製品更加酥鬆。以上三種作用,就使混酥面團達到了酥脆效果。
混酥面團的成團原理:調制混酥面團,必須具備蛋、水、油(乳)等物料。這些物料中的蛋乳含有磷脂,磷脂是良好的乳化劑。它可以促進面團中油水乳化。乳化越充分,油脂微粒或水微粒就越細小。這些細小的微粒分散在面團中,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麵筋網路的大量生成。這就使混酥面團具有細膩柔軟的性質了。混酥面團調制的過程是:糖、油、蛋摻拌乳化→麵粉、發酵粉拌勻→成團面。調制好混酥面團,除了知道一般用麵粉500 g、白糖200 g、豬油200 g、雞蛋200 g、發酵粉10 g的配方外,還應掌握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①油、糖、蛋等輔料要攪拌均勻,才能拌粉。
②混酥調制適合22 ℃-30℃的室內溫度。
③面團調制的時間不宜太長。
④面團軟硬度要適中。在調制面團時要一次加准水量。
實例:紅梅酥
原料:(按成品50隻計算)麵粉500 g,白糖100 g,豬油75 g,雞蛋3隻,砂糖170 g,發粉、紅色素少許,青紅絲適量。
製作過程:1.把麵粉倒在案板上,並成凹窩狀,窩內加白糖、豬油、發粉和溫水225 g,和成面團。揉勻,略餳片刻。
2.將餳好的面團揉成長條,下成50隻小面劑,將面劑整形為紅梅狀。頂端再用一條青紅絲做把,外表刷一層蛋液,粘上一層用紅色食素染好的粉紅色砂糖即可。
3.待烤爐熱,把坯放入烤盤,入爐烤制,待酥鼓起,烤熟取出,擺盤上席。
❿ 洛陽的牡丹酥哪家最有名最好吃
九龍鼎哪有家蛋糕店,挨著麥多餡餅,在那買過一次牡丹餅,包裝好的4塊一個,挺好吃的,和雲南的嘉華鮮花餅的包裝有點像,我吃過好幾種這種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