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發布時間: 2022-04-02 00:42:17

①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其生平經歷是怎樣的

《牡丹亭》是一部古典浪漫主義的文學傑作。其作者是湯顯祖(1550~1616年),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或清遠道人,別號玉茗堂主人,江西臨川人。是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文學家。

湯顯祖一生蔑視權貴,不肯趨炎附勢,因此經常得罪人。早年參加進士考試,因拒絕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招致而落選。直到三十三歲時才中進士。中進士後,拒絕當時執掌朝政的張四維、申時行的拉攏行賄而遭排擠,仕途坎坷,很不得志。湯顯祖晚年潛心佛學,自稱「偏州浪士,盛世遺民」,說「天下事耳之而已,順之而已」,後又自號「繭翁」。

湯顯祖的主要創作成就在戲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它和《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稱「臨川四夢」。他生前有《玉茗堂文集》刊行。湯顯祖也是世界文化偉人之一,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中國近世戲曲史》中,將他和莎士比亞並稱為東西方交相輝映的兩顆明星,有「東方的莎士比亞」之稱。

②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他是明代具有進步思想的傑出的戲曲家、文學家。出身於書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歲中舉,因其風骨遒勁,不肯靦顏事權貴並拒絕大學士張居正、宰相張四維、申時行的招攬,直到43歲(1583年)才中進士,開始進入官場。先後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時值南京連年災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卻貪贓宴樂;他投袂而起,於萬曆十九年(1591)上疏抨擊時政,矛頭直指當權者申時行,結果降職為邊遠之地廣東徐聞典吏,兩年後改任浙江遂昌知縣。因抑制豪強、整頓稅制招致非議,他苦於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加上佛道思想的影響,49歲時憤然辭官回歸故鄉臨川。不朽傑作《牡丹亭》就創作於這期間。他的作品有傳奇《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種,因其都寫了夢境,文學史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玉茗堂系其書堂名)。

【故事大概】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或稱《牡丹亭還魂記》,是湯顯祖劇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說:「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全本55出。故事寫南宋南安太守杜寶膝下唯有一女,喚麗娘,因終日獨守綉房,不免白日眠睡,被杜寶所訓斥,並請來腐儒陳最良給麗娘講授《詩經》;麗娘在侍女春香的誘導下,不滿於終日閨塾的陳式生活,趁杜寶下鄉之日偕春香游園遣悶,因睏乏靠柳樹而眠,夢中與一持柳少年在牡丹亭相親相愛;醒後感傷不已,多次尋夢而不得,苦悶中描下自己的肖像,又感無處可寄,更加憂愁幽思,一病不起,終於死亡。廣州書生柳夢梅去臨安應試路經南安,拾杜麗娘畫像,悅其貌美,終日把玩,為魂游地界的麗娘所感識,遂令他掘墳而再生。麗娘復活後,與夢梅同往揚州求其已升任淮揚安撫使的父親許婚。杜寶見而大怒,誣夢梅私掘女墳,上書奏明皇帝,請求治罪於夢梅。夢梅亦上書自辯,麗娘敢於登朝申訴。皇帝英明裁斷,翁婿父女歡欣和好,並皆加官進職封誥,全家皆大歡喜。

③ 《牡丹亭》作者是誰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湯顯祖

④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

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萬曆十一年(1583)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明萬曆十九年(1591)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牡丹亭》創作背景: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閑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還魂記》的寫作。《牡丹亭還魂記》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

在明朝初期,由於各地方語言、風俗以及傳統音樂的差異,傳奇劇可以說是諸腔競作,包括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地方聲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為盛行的四大聲腔為:「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

嘉靖、隆慶年間,以魏良輔為代表的一批戲曲音樂家,對崑山腔進行了全面改進。在唱曲的板眼、宮調等方面,伴奏方面,氣韻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將崑山腔進行重新的規劃整理,創立了一種清新典雅的聲腔風格,時稱「水磨調」、「冷板曲」。 《牡丹亭還魂記》就採取了由海鹽腔衍化而來的宜黃腔為基礎寫作。

⑤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作者是明朝湯顯祖,劇中歌頌了青年男女大膽追求自由愛回情,堅決反對答封建禮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顥)朱(朱熹)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虛偽和殘酷,形成了反封建社會沒落時期思想、文化專制的一次沖擊。
《牡丹亭》是明代大麴家湯顯祖的代表作。

⑥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牡丹亭》的作者是湯顯祖。

《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創作於1598年,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

文學地位:

《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劇本推出之時,便一舉超過了另一部古代愛情故事《西廂記》。據記載「《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此劇在明末一經上演,就受到民眾的歡迎,特別是感情受壓抑婦女。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出戲時感情激動,卒於台上。

⑦ 牡丹亭作者是誰

青春版崑曲《牡復丹亭》由制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汪世瑜、張繼青、王童、任永新、曾詠霓、林克華攜手打造的。

《牡丹亭》的主題在於一個「情」字,劇本也就貼近湯顯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來發展:第一本啟蒙於「夢中情」,第二本轉折為「人鬼情 」,第三本歸結到「人間情」。

湯顯祖筆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終於返回人間,與柳生夢梅結成連理。

(7)牡丹亭的作者是誰擴展閱讀:

2004年,由白先勇和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的表演藝術家改編創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世界巡演,獲得成功。他開始四處奔波、接受采訪,著魔一樣推廣崑曲。

在白先勇心裡,最終目的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時光流逝,母親、父親早已離他遠去。他說,晚年有兩大心願:推廣崑曲《牡丹亭》和《紅樓夢》。

⑧ 牡丹亭的作者是誰

湯顯祖

⑨ 牡丹亭作者是誰

作者為明朝劇作家湯顯祖。
《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改編於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熱點內容
兒童插花的意義 發布:2025-08-24 14:43:49 瀏覽:930
如果你是一朵白雲 發布:2025-08-24 14:43:38 瀏覽:548
插花效果圖 發布:2025-08-24 14:43:37 瀏覽:49
牡丹江熊寶樂園門票 發布:2025-08-24 14:37:55 瀏覽:962
插花長壽花 發布:2025-08-24 14:28:34 瀏覽:34
花藝紋身 發布:2025-08-24 14:27:33 瀏覽:464
九件荷花壺 發布:2025-08-24 14:12:57 瀏覽:344
最好花盆栽 發布:2025-08-24 14:10:33 瀏覽:647
一朵雲吶 發布:2025-08-24 13:57:07 瀏覽:16
梅花樁的尺寸 發布:2025-08-24 13:57:00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