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養牡丹
1. 牡丹花如何澆水養護
給牡丹花澆水總體要按照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方法進行。具體的澆水頻率要根據生長階段和季節進行。
若是在生長旺季,且氣候乾燥,則要勤澆,三五天就要補水一次。若是在開花階段,需水量也比較多,要勤澆水,噴水。若是在冬季休眠階段,需水量少,要控水。不過不論是哪次澆水都不可過量,不要有水澇現象。
如果澆水過多後要及時處理,避免發生各種生長不良現象。如果是盆栽的植株要移到通風處,加強吹風,還要多曬太陽,讓水快點蒸發掉。若是積水比較嚴重,可直接換土,避免爛根。如果是地栽管理的,可添加新土吸收水分,平時勤鬆土,加速蒸發。
種植牡丹養護方法:
第一、家庭種植牡丹花如何配土選盆
牡丹花最適合栽種在露天,因為光照充足,空間足夠大,土層深厚,所以地栽會讓它長得更加旺盛,開花更大更多一些,如果一定要盆栽牡丹花,那麼選盆就要注意一下,一定要選擇直徑大一些,深度足夠的花盆。因為牡丹花的根系比較發達,要讓它的根系順利生長,就必須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土壤的話,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普通的泥土園土就可以直接用來養牡丹花,但是加一些肥沃疏鬆的腐殖土也是不錯的,盆栽牡丹花,需要施肥,盆底要加入足夠的底肥,地栽就比較簡單省心一點,施肥可以不用太勤。
第二、牡丹花適合什麼時候栽種
一般選在在秋季,九月份底,十月份栽種牡丹花是比較合適的,因為牡丹花需要在冬天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促使它在低溫的環境下春化,這樣才能讓它順利在花期開花。
2. 牡丹花怎麼養牡丹花養殖技巧
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不同的植物會有不同的養殖方法,有的植物養殖方法雖是大同小異,但是在異這個方面的變化卻十分的多的。作為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牡丹的養殖無疑是有一些不同的,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牡丹花怎麼養吧。 一、栽植 選擇向陽、不積水之地,最好是朝陽斜坡,土質肥沃、排水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適當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內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過深,以剛剛埋住根為好。 二、光照與溫度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 牡丹最低能耐- 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 三、澆水與施肥 栽植前澆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證其安全越冬。開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給水,但不要澆水過大。全年一般施3次肥,第1次為花前肥,施速效肥,促其花開得大開得好。第2次為花後肥,追施1次有機液肥。笫3次是秋冬肥,以基肥為主,促翌年春季生長。 四、整形修剪 花謝後及時摘花、剪枝,根據樹形自然長勢結合自己希望的樹形下剪,同時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治病菌侵入感染。如果想要植株低矮、花叢密集,則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條擴展和根櫱發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個分枝為宜。 五、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過冬季催花處理而春節開花,方法是春節前60天選健壯鱗芽飽滿的牡丹品種帶土起出,盡量少傷根、在陰涼處晾12~13天後上盆,並進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個頂芽飽滿的枝條,留頂芽,其餘芽抹掉。上盆時,盆大小應和植株相配, 達到滿意株型。澆透水後,正常管理。 春節前50~60天將其移入10℃左右溫室內每天噴2~3次水,盆士保持濕潤。當鱗芽膨大後,逐漸加溫至 25~30℃,夜溫不低於15℃,這樣春節可見花。 牡丹養殖注意事項 牡丹栽植的時候,要因地制宜,栽植的土地,最好的選用高照向陽之處,在背陰之處生長的牡丹植株瘦弱,並且還不能開花。有側陰之處生長最好。土壤要選擇疏鬆、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以中性為好,微酸或微鹼亦可。 栽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的修剪,剪去病根以及折斷的根,然後再用0.1%硫酸銅溶液或者是5%的石灰水尺泡根部一半小時,進行消毒,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後再進行栽植。 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與土面齊平為好。栽植時間以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為宜。北方地區可以適當栽早一些,南方地區可適當栽遲一些,栽植時間適宜,栽後傷日易癒合,並易於生根,有利於生長開花。 以上就是牡丹花在養殖過程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各位養殖牡丹的朋友能夠注意一下。明確養殖方法,一定要小心栽種,不同的植物,它們所對應的養殖方法都是不一樣的。
3. 牡丹花耐旱還是澇,怎麼養好
干牡丹,濕茶花牡丹喜陽不耐曬,在弱陰環境下生長良好,南方最好避免西曬,牡丹肉質根所以忌諱濕澇,
4. 怎麼養殖牡丹花哪
1、光照要充足
牡丹是喜陽植物,但是不能在烈日下直接曬,好多花友的牡丹就是因為被曬死的。讓牡丹能夠接受充足的陽光,有利於花芽分化,促進花苞快速膨大,而且牡丹也會長得更加的健壯。春季的陽光是非常適合牡丹花的,因為春季的陽光比較溫和,沒有夏日的光照強度。所以,三四月份的光照是非常適合牡丹的,這個時間段就盡情的讓牡丹去曬太陽吧。到了5月中旬或者6月,光照開始變強,尤其是南方地區,這時候就要注意了,不能再把牡丹放在烈日下去暴曬了,容易曬死。
總結:牡丹花怎麼養,需要注意些什麼?其實只要把根系養好,溫度和光照適宜,養分跟上,牡丹就能夠開花。並不是說牡丹只能開一次花,也不是說牡丹第二年就會死掉。只要按照它適宜的環境去養護它,它就能夠不斷的去開花,每年都能夠開花,非常的好看。
5. 在室內如何養牡丹花
盆土配置
牡丹花的盆土配製比較簡單,盆土一樣是要選擇排水良好、較肥沃、沙質壤土,一般是用「腐葉土加田園土加細河沙(比例2:2:1)然後經噴葯(多菌靈,甲基托不津,代森錳鋅等都可以,具體濃度參考土壤用量和說明書)消毒後配成栽培土
上盆管理
上盆的時間最好是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之間。盆底用碎盆片或碎石板墊好,添加大約2cm厚的石礫或爐渣,這樣有以利排水。然後放人牡丹植株,注意剪除斷根、碎根和生長不良的根。然後再加入上面配置的培養土。加土至盆深1/3時,將牡丹輕提2到3cm,可使根部伸展,使培養土滲入根系之間,然後壓實土壤。楊注意的是栽植不能太深或太淺,最好是根頸剛露出土面為好。
光照管理
牡丹花喜陽但怕暴曬,所以夏季要注意保證充足光照的同時又要避免暴曬。而春秋兩季則擺放於背風向陽的地方為好。一般來說總的原則是「夏季中午要適當遮蔭,冬季放於陽光處,充分接受陽光」。
溫度管理
牡丹是喜溫暖,不耐嚴寒和高溫的花卉。一般來說盆栽牡丹越冬,溫度最好能保持在5~8℃為宜,能夠使其不萌動。冬季室溫在16℃以上,恆溫的情況,芽有可能不能通過春化作用,所以這個時候要注意,在10月底以後將牡丹放在室外背風向陽的地方,使芽經低溫來打破休眠,以利於牡丹開花。4月花期之前可以放在室內觀賞。夏季要注意經常噴水增濕,來降低溫度。
水分管理
牡丹喜乾燥,不喜濕,所以給牡丹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一般情況是初栽澆1次透水就可以了,春季注意保持盆土略濕,但是夏季氣溫較高,就要適當多澆。而秋季澆水就要減少,如果這個時候澆多了水,牡丹葉片就會發黃,影響開花。冬季進入休眠後,盆土不幹就不要澆水了。
施肥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注意適時追肥。但是新上盆的牡丹切忌施肥,盆土配製時加入的基肥就可以滿足其生長的需要了。一般是上盆半年後開始追肥。一年2到3次施肥為宜。主要是春季花蕾期,開花盛開期和秋季施肥。施用傳統有機肥就可以,注意結合澆水施肥。
病蟲害管理
盆栽牡丹主要病害是灰霉病、炭疽病和葉斑病。以預防為主,注意調節水分和溫度,及時去除病枝。蟲害同樣是及時觀察,及時預防,可結合葯物控制。
6. 洋牡丹怎麼養
1、洋牡丹本身對環境雖然要求不高,但這種植物更喜歡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不耐乾旱,因此需要朋友們為其准備合適的環境,不能將其擺放在南向的陽台上,否則植株很容易被曬壞。
2、在光照十分充足的環境中養洋牡丹,植株會開出比較鮮艷的花朵。但是當光照過分強烈的話,洋牡丹的花朵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需要適當為其遮蔭。
3、為了讓洋牡丹開出更多的花朵,需要經常修剪殘花,並為其施足液態肥。這樣做能讓根系生長更為強壯,植株才會開出更多的花朵來,而且在養殖的過程中,也不能澆水太多,不然根系會很快腐爛。
(6)清水養牡丹擴展閱讀:
喜涼爽及半陰環境,忌炎熱,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20℃左右,夜間7~10℃,既怕濕又怕旱,宜種植於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偏鹼性土壤。
6月後塊根進入休眠期。原產於以土耳其為中心的亞洲西部和歐洲東南部,性喜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濕潤、生長環境疏蔭,不耐嚴寒冷凍,更怕酷暑烈日。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進入休眠狀態。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
7. 我家要養牡丹鸚鵡 該怎麼養
鸚鵡飼養知識
基本的飲食須知包括: 1.清水(每天更換數次) 2.合成糧(包含各種維他命及礦物質) 3.新鮮蔬果(切割後適合你愛鳥的體型)供給水份, 維他命, 不同種類選擇及趣味。 4.不要給它細沙石. 吞下太多對胃囊有不良影響, 甚至死亡。 5.鈣片和墨魚骨對所有鸚鵡都重要, 灰鸚尤其須要。如要供給鈣水, 請先查詢鸚鵡獸醫有關份量。 6.你的愛鳥會很高興和你一起進食, 對你健康的食物它都可以吃, 但請注意不要給它牛油果、朱古力、含酒精、咖啡因、高糖、高脂肪和高鹽份的食品。 7.維他命A對組織發展, 尤其是竇骨, 呯吸系統和咽喉過濾細菌很有幫助。哈密瓜、芒果和甘薯都含有豐富維他命A。 8.維他命D3 對鈣質吸收很有幫助。缺乏維他命D3可引起骨折。鸚鵡可從陽光直接吸收到, 但並不是玻璃窗過濾後的光線。鸚鵡大概須要每天25-30分鍾的陽光照射。在戶外的時候應給它有遮陰的位置, 如它覺得熱時可以躲避。你亦可以安裝塵全光譜燈在室內, 不要離鳥籠超過三尺。記著要定期換燈, 經長時間使用後全光譜燈可能會失去效用。請記著: 多在戶外活動的鸚鵡會較健康。
疾病防治
在飼養鸚鵡過程中,常見的疾病有呼吸器官病、消化器官病和寄生蟲病等。現介紹其防治方法如下: 1. 呼吸器官病:呼吸器官常見的是感冒,其症狀是流鼻涕。鳥兒感冒後,立即移到室內飼養,並給以保溫,很快就會自愈。若病情不能自愈,可將硼砂溶於溫水中,配成2一4%的硼酸溶液,用來沖洗鼻孔周圍,並喂給金絲雀草種子飼料,以增強抵抗力。也可在飲水中滴幾滴葡萄酒或喂給維生素制劑,幫助它恢復健康。 2. 消化器官病:由於吃了不清潔的青飼料或飲水不衛生,引起拉痢,病鳥一般排白色漿狀稀糞,下腹部羽毛沾污。鳥兒患此病後,主食飼料只喂稗子,並轉放暖和的地方飼養,要一鳥一籠隔離,防止傳染。在飲水中滴入紅酒數滴。重者可使用葯物,在飲水中加痢特靈0.01%(每片研碎後加水1000毫升)。連飲3天即愈。 3. 寄生蟲病:虎皮鸚鵡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須注意消滅。除虱的辦法可用獸用消滅清粉或用神奇葯筆塗抹。此外,虎皮鸚鵡還受吸血蟲的危害。巢箱往往是產生吸血蟲的大本營。每次孵窩完畢,要馬上用開水燙一遍巢箱,再在箱內塗上對鳥無害的殺蟲葯BGP水溶液,保持清潔乾燥,預防寄生蟲。 另外: 鸚鵡熱又稱飼鳥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於它來自家養的鸚鵡,故取名為「鸚鵡熱」。目前已發現海鷗、鴿子、金絲雀、相思鳥、紅雀、蒼鷺、雞、鴨等190餘種鳥類和家禽可傳播此病。當人們吸入含有病原體的空氣時即會感染此病,而養鳥老人在清掃鳥籠、鳥糞、投喂飼料或撫弄愛鳥時,如不當心就會成為被感染者。 鸚鵡熱的主要症狀是發燒、頭痛、全身無力、食慾不振、咳嗽、惡心嘔吐,像得了重感冒一樣。有的患者皮膚還會出現玫瑰疹、淋巴結炎等。 得了鸚鵡熱首選葯物為四環素,日服2g,連服半月左右,直至體溫下降到正常為止。土黴素治療鸚鵡熱肺炎,效果較好。日服600mg,每日2次,平均治療期限為2周。此外,在飼養和逗弄愛鳥過程中要注意衛生,打掃鳥籠,清除糞便時,應戴口罩,防止乾燥的鳥糞塵土吸入鼻腔。鳥籠應經常使用2%漂白粉噴灑,或用5%的甲酚皂液沖洗。發現病鳥要及時隔離、消毒或宰殺。 亞歷山大鸚鵡
防病須知(如何讓你家的鸚鵡遠離疾病) 環境衛生狀況差是伴侶鸚鵡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鸚鵡的糞便、羽毛在溫暖潮濕的居家環境中是細菌滋生的溫床,為保證鸚鵡及家人的健康,對籠子、棲架和鸚鵡接觸的其他物品要經常清洗消毒。當鸚鵡在家人經常活動的區域(如地板、沙發和床上)遊玩時,要用報紙、塑料袋或布片等進行襯墊,防止被鸚鵡的遺留物污染。鑒於鸚鵡有用舌舔物的嗜好,籠具和棲架不能用消毒液處理,最好是用熱水沖洗後置於陽光下曝曬消毒。鸚鵡咬著玩的玩具可採用蒸煮的方法消毒,不耐高溫的物件可以用流動清水漂洗後在室外通風處晾乾。 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統疾病是伴侶鸚鵡的常見病,主要是由誤食了不潔食物引起。很多書上都介紹了鳥食物中毒之後如何搶救的方法,但是等事情發生後再去補救,對鸚鵡的身體和情緒都是極端不利的。積極的做法是避免鸚鵡在各種情況下發生誤食。 伴侶鸚鵡比其他任何家養動物都更能接受熟食,這是非常有利的。食物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可以在蒸煮過程中被殺死,熟食也更有利於食物中的營養被消化吸收。伴侶鸚鵡的食物加工方法與我們習慣的烹調方法應有所不同,不能添加油脂和各種調料,煮熟的食物要放涼至室溫後才能喂鳥。有的鸚鵡在進食了熟食後會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幾個方面尋找原因:食物未煮透,尤其是魚、肉、蛋等葷腥原料;有些食物被放入冰箱保存,取出後未解凍就喂給鸚鵡;有的食物不宜熟食而被煮熟喂給;原料不潔。 瓜果蔬菜最好是生喂,但在喂給前先要洗凈、消毒。食物的消毒不能採用通常的家用洗滌劑和消毒液,您可以在清潔的盆中放入冷水,加入幾匙精鹽和少許檸檬汁釀成浸泡液,水果和蔬菜在其中浸泡5-10分鍾、葉菜浸泡3分鍾左右後取出,再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漂干凈。 室內的溫度不適可以使鸚鵡的體質下降、免疫力變差,嚴重的還會導致鸚鵡死亡。 大多數種類的鸚鵡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鸚鵡主人不了解這一點,於寒冬季節額外在鳥籠附近加溫,結果是當鸚鵡往來於籠子和活動場所時,太大的溫差變化使鳥感冒。只要保證鸚鵡不挨餓,不被寒風直吹,冬季保持5℃以上的室溫,就能讓鸚鵡舒適地越冬。 鸚鵡其實是很怕熱的,炎熱對鸚鵡的傷害遠甚於寒冷。環境溫度超過35℃時,大多數鸚鵡就會煩躁不安;超過37℃時,個別體質差的鸚鵡就可能因為中樞神經麻痹而死亡。預防鸚鵡中暑的做法很簡單:夏季注意室內通風,別把鳥籠和棲架放在光照強烈的地方,飼料中多給新鮮蔬果,有條件的可用空調或冰塊給室內降溫,當鸚鵡出現熱現象時可以朝它噴水霧
生活環境
玄鳳雞尾鸚鵡
鳥兒的耐熱程度遠遠比人要高,它們雖然可以耐熱,但不能耐潮,愛鳥的朋友們很多人在家中養著鸚鵡。這種鳥類並不像貓犬那樣怕熱,但是它們最怕的就是潮濕。像近段時間,陰雨連綿,這樣的天氣對於鸚鵡來說真是糟糕透頂。如果空氣悶熱,氧分子減少,鸚鵡的身體會感到極度地不適應,在這個時候,主人最好開啟空調,對室內空氣進行降溫除濕,同時不要把鸚鵡放在空氣不流通的陽台上。如果是冬天,盡可能讓鸚鵡呆在沒有空氣加濕器的屋子裡,以防受潮生病。暖氣倒不會對鸚鵡造成任何威脅。在它看來,潮比熱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