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感想

牡丹亭感想

發布時間: 2022-04-01 01:24:02

⑴ 昆劇牡丹亭觀後感300字

1、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謳歌了反對封建禮內教和要求個性容解放的精神。 2、 用現實主義手法,批判了封建禮教害人,展現了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社會生活。 3、優美的文字和唱詞,情景交融地委婉地表達了主人公傷感情懷,成為千古絕唱。

⑵ 觀牡丹亭有感我的愛情觀

牡丹亭讀後感(一)
高中買了西廂記沒看完,只知道裡面的一些詩句很美。這次花了好幾天把牡丹亭而且連著注釋好好地過了一遍。其間數度停頓,每一階段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一開頭很順當,書我已經還了,我不能夠說出在具體哪個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講十幾回的時候我覺得不就是做了個夢嘛,犯得著大費周章鋪演成戲么?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謂無巧不成書是也。結尾大團合結局讓我不怎麼滿意,覺得不夠深刻也不現實。能有這樣的結局絕對是意外,甚至可以說是奇跡。只要中間哪個環節稍微合常理一點,比如柳夢梅怎麼就到了梅花庵里頭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內一座橋邊滑倒,恰巧就讓陳最良碰上,如果沒碰上呢,就不會進梅花庵,就不會進那後花園,戲也就完了。
這類不可思議的碰巧的事層出不窮,我直想真要來實踐一番,還不得要NG幾百萬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過,故事就這么安排了,就這么巧,咱們也不怎麼追究了。 可喜的是湯顯祖的文字功底詩詞素養十分了得,全出劇都用唱詞寫了出來,很美。而且杜麗娘的形象確實光鮮可愛。柳夢梅雖愛吹噓自己是擎天柱現世寶,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狀元。對杜麗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幾分可取之處。陳最良的形象從頭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 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對杜寶的印象也不錯,對妻女都很有感情,也還算恪盡職守。就是淮城一役解圍那當口,我以為會使出什麼妙計,不想就寫兩通信去打發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還真給打發走了。那也真是巧了。在最尾一出里杜平章的表現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輿論壓力面前很好地堅持了人類的理性判斷。眾口一詞都說女兒死了三年給柳生挖墳救了回來,起死回生,柳生還登堂入室沒打聲招呼把婚就給結了(這很有違於當時的風俗傳統),我當時就想杜平章快快認了女兒女壻這大團賀結局就愈發地無趣了。沒想到平章老先生還不依不撓,力排眾議,堅持理性判斷,不為情所動。稍微換一個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不相信一個人在埋在地里的棺材裡待了三年還能起死回生,換我我就不信。當然杜老爺出於維護自家聲譽,風綱紀常的考慮不能說絕然沒有,但我想這不是主要的。杜老這一番堅持不僅表現了杜老為人正直剛正的作派,還讓整出劇在最末尾形成了一個連綿的小高潮。湯顯祖不愧為劇作一大家。
回轉頭說一下柳夢梅,柳生在我看來絕對不同於一般的文弱書生。有一處表現得很明白,他乃壯男子也。杜小娘出墳還陽,身體虛弱,急需安神調養。石道姑問陳絕糧安神葯。陳絕糧回說壯男子褲檔布燒成灰服了,百試百靈。這光榮的任各自然責無旁貸地落到柳生身上。柳夢梅毫不含糊,當場就剪了下來燒灰入水給杜小姐服了,結果證明是有效的,這說明陳最良三代傳醫名不虛傳之外,更雄辯地說明了柳生果真一壯男子也。還有在中山嶴見寶打秋風,淮城鬧宴頂撞杜老爺,沒幾分勇力是做不到的。
相當久一段時間之前,R跟我聊到杜麗娘跟柳夢梅,當時我未曾讀過原著,對故事很不瞭然,心中慚愧。看得出R是以為我自應當知曉的,那時我不夠坦誠沒說我不曾讀過牡丹亭。而今讀罷,身心舒暢。 其實在文學作品裡頭,死而復生,生而復死,神神鬼鬼是不足為奇的,且放開心胸去關照。湯顯祖說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愛得死去活來,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牡丹亭讀後感(二)
《牡丹亭》一部中國經典古代小說,出生在崑曲發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過由這部小說改編而成的戲曲。但由於年齡過小,一直未曾領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專學生,再次拜讀這本小說,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翻開已開始泛黃的書頁,想來是有些年數了。《牡丹亭》這本由湯顯祖創作的小說,語言細膩,文辭華麗。由於閱讀了大量的現在言情小說,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愛戀,多數是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而這部小說顛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圖式的愛情可以存在。杜麗娘一個有著聰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頭春香的慫恿下決定去游園,游園前還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為人看,但她說「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又怕被人看見。這確實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狀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帶著無限的傷懷杜麗娘回到了自己的閨房,不一會就覺得乏了,伏於案幾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為這一睡,改變了她的命運,在夢中他夢見了一英俊瀟灑的少年郎,兩人情意綿綿,私下定了終身。在那之後麗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麗娘死後葬於梅花樹下,雖在冥界仍不忘尋覓夢中情郎,歷經千般苦難,終得大團圓。
文明禮貌月又開始了,哪些是文明行為,哪些又不是的報貼隨處可見,最顯眼的一條便是文明戀愛。雖說進了中專校,談談「戀愛」是很正常的,但要論起文明來,恐怕就差遠啦。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中學里戀愛的開始,便意味著分手的結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說明。
我走進圖書館,借了《牡丹亭》,早就聽說是一部將戀情寫的不錯的古代作品。我們且來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稱道。
《牡丹亭》中杜麗娘是一個知書答禮的富家小姐,而柳夢梅則是貧窮的文弱書生。文章雖然用極其荒誕的手法,讓杜麗娘死而復生,成就了一段佳話。但我們應該看到,即使他們不是富家小姐或貧弱書生,他們對對方的感情都是真摯的,是賦有責任感的。本書單此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
當代中學生談戀愛,很大成分上都只是游戲,圖得一時快樂。中學里勤工儉學的學生還是很少的,大部分學生拿的都是家長辛苦掙來的錢,錢花完了,伸手向家長要,錢便來了,根本是衣食無憂。那些「鴛鴦們」自然不會考慮到出了中學校門以後的情況,即使明知是分手的結局,也還是樂不可止。培養出真感情的也不是沒有,但結局既然是分手,又何苦要傷了這份感情,要知道,身體上的傷痛不算什麼,心靈上的傷痛是無法彌補的啊!
感情本就是讓人難以琢磨的東西,而感情中的戀情又是一種特例。那是因為責任的存在,如果沒有弄清楚這一點,就不要談戀愛。也有人說:感情是可以培養的。話是不錯,但培養不是玩鬧開心,培養的目的到最後是要負責任的。我說不清楚,只道:那是別人的事,我不管,看不慣也無權過問。語文寫作能力差,也不去思考這些問題,我過的瀟灑快樂。既然沒有戀愛也能快樂,又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戀愛的快樂呢?

⑶ 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字數一千五百字左右)

按照圖片內容寫即可

⑷ 牡丹亭讀後感六百字

《牡丹亭》一部中國經典古代小說,出生在崑曲發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過由這部小說改編而成的戲曲。但由於年齡過小,一直未曾領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專學生,再次拜讀這本小說,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翻開已開始泛黃的書頁,想來是有些年數了。《牡丹亭》這本由湯顯祖創作的小說,語言細膩,文辭華麗。由於閱讀了大量的現在言情小說,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愛戀,多數是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而這部小說顛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圖式的愛情可以存在。杜麗娘一個有著聰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頭春香的慫恿下決定去游園,游園前還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為人看,但她說「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又怕被人看見。這確實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狀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帶著無限的傷懷杜麗娘回到了自己的閨房,不一會就覺得乏了,伏於案幾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為這一睡,改變了她的命運,在夢中他夢見了一英俊瀟灑的少年郎,兩人情意綿綿,私下定了終身。在那之後麗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麗娘死後葬於梅花樹下,雖在冥界仍不忘尋覓夢中情郎,歷經千般苦難,終得大團圓。
文明禮貌月又開始了,哪些是文明行為,哪些又不是的報貼隨處可見,最顯眼的一條便是文明戀愛。雖說進了中專校,談談「戀愛」是很正常的,但要論起文明來,恐怕就差遠啦。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中學里戀愛的開始,便意味著分手的結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說明。
我走進圖書館,借了《牡丹亭》,早就聽說是一部將戀情寫的不錯的古代作品。我們且來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稱道。(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牡丹亭》中杜麗娘是一個知書答禮的富家小姐,而柳夢梅則是貧窮的文弱書生。文章雖然用極其荒誕的手法,讓杜麗娘死而復生,成就了一段佳話。但我們應該看到,即使他們不是富家小姐或貧弱書生,他們對對方的感情都是真摯的,是賦有責任感的。本書單此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
當代中學生談戀愛,很大成分上都只是游戲,圖得一時快樂。中學里勤工儉學的學生還是很少的,大部分學生拿的都是家長辛苦掙來的錢,錢花完了,伸手向家長要,錢便來了,根本是衣食無憂。那些「鴛鴦們」自然不會考慮到出了中學校門以後的情況,即使明知是分手的結局,也還是樂不可止。培養出真感情的也不是沒有,但結局既然是分手,又何苦要傷了這份感情,要知道,身體上的傷痛不算什麼,心靈上的傷痛是無法彌補的啊!
感情本就是讓人難以琢磨的東西,而感情中的戀情又是一種特例。那是因為責任的存在,如果沒有弄清楚這一點,就不要談戀愛。也有人說:感情是可以培養的。話是不錯,但培養不是玩鬧開心,培養的目的到最後是要負責任的。我說不清楚,只道:那是別人的事,我不管,看不慣也無權過問。語文寫作能力差,也不去思考這些問題,我過的瀟灑快樂。既然沒有戀愛也能快樂,又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戀愛的快樂呢?

⑸ 求 芙蓉鎮 西廂記 牡丹亭 三本書的讀後感,字數越多越好,謝謝了

芙蓉鎮的讀後感
這部小說通過幾個主人公描寫新時期下反省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錯誤並提出合理的人性、合理的經濟社會環境。
讀後感可以從分析人性的合理入手。由於這部小說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以最好不要從這方面入手,因為很多人都會從這個角度出發。另外這部小說的藝術結構也是文學理論值得探討的范疇。用幾個母題去表達一個主題的情節很有意義。如果從文章的布局分析,也可以做出一篇優秀的讀後感。
最後希望您學習愉快。
就像愛情祭的意義——唯有觸及死亡的愛情才有意義,愛情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足以與生命相提並論」,值得將生命相互託付,如同婚姻的誓言「I do」,愛情本來就是「直教人生死相許」的。而牡丹亭的戲劇性在於整個愛情故事穿插於生生死死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故事主要是講「少女杜麗娘長期深居閨閣中, 接受封建倫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 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與柳夢梅結婚,並最終還魂復生,與柳在人間結成夫婦。」
牡丹亭的讀後感
一、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青春是每個人的財富,人生能有幾回搏,人生又有幾回年少,人不輕狂枉少年,站在青春的風口浪尖,我們常常會經歷一些讓成年人稱羨的故事,請好好珍惜這段彌足珍貴的人生旅程,我們已在路上,請享受沿路的風景,一路哈皮。
二、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少甚麼底就高來粉畫垣,元來春心無處不飛懸。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好處牽。」
女人的容顏是脆弱不堪的,如同花朵的盛開然後獨自凋零,一地的心碎,一地的黃花堆積。在愛人的呵護下,找到超越美醜的意義,找到人生更加值得珍惜的東西,愛情的滋潤怎能不讓人留戀,不讓人忘乎所以,精神的共鳴永遠比物質的滿足來得更深刻徹底。
三、 「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思而不得的愁緒是很折磨人的,英雄難過的是美人計,「溫柔鄉即是英雄冢」有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被這句話不幸言中,我們的杜麗娘也是位性情中人,在愛情的漩渦中沉浮,無力自拔。說,相思病的症狀是手腳冰涼,臉發紅,怎麼看都像是得了不治之症,恐怕只有沉浸在感情蜜罐里的人才能說出個一二來吧,不過,「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身陷戀愛八卦陣,也許更加說不清道不明。
四、 顰有為顰,笑有為笑,
不顰不笑,哀哉年少。
年輕的生命充滿著活力,想笑的時候笑,不開心的時候就哭出來,這樣的情感表露是配得上年輕這個詞的。然而杜麗娘生病後,表情就很少變化了,顯然感情壓抑無處發泄的郁悶吞噬了她的活力,也預示著生活缺少希望,終將面臨死亡的結果。彌漫著失落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生機盪然無存。做自己就好,做自己應該就是最自然的神態,最美麗的樣子。
五、 骨冷怕成秋夢,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個斷魂心痛。
雖說人終有一死,但誰又會甘心默默的死去,即使是毫無傷痛,也不能忍受 「夢想沒有完成的遺憾」。 情為何物,徒增不舍而已。
六、 做不的病嬋娟桂窟里長生,

則分的粉骷髏向梅花古洞。

恨蒼穹,妒花風雨,偏在月明中。

故事發展到這里,杜麗娘懷著遺憾悲傷逝去。

七、 好景艷陽天, 萬紫千紅盡開遍。 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 督春工珍護芳菲,免被那曉風吹顫。 使佳人才子少繫念,夢兒中也十分歡忭

有一種感傷便是「景物相似人不同」,每段揪心的故事都發生在春天,消失在秋天,就像四季里景物的更替,由盛轉衰,萬物陷入不盡的輪回。人生的成功取決於一個細節,愛情的甜蜜開始於你的一點創意,對於感情我們或許可以嘗試用守候來代替默默祝福,守候心中難舍的情誼,給予幫助但是不留戀。祝福之外還有我們自己的幸福在等著。

憐香惜玉方能春光燦爛,
故事沒有寫完,悲劇總是能更好的揪住讀者的心,就這樣留一點遺憾,留一點憂心,留一份關注給《牡丹亭》

最後分享一句話:牢牢的把握愛,愛身邊的可人兒,愛身邊的傻大個,愛吃醋的乖小孩,愛淘氣的調皮鬼。在我們能夠把握的時候狠狠愛!

⑹ 牡丹亭的理解和感悟

《牡丹亭》這個故事是非常浪漫的,但是也是很現實的。杜麗娘在夢中遇見了柳公子,一見傾心,兩人在夢里愛的十分熱烈,後來夢醒了,杜麗娘沒有尋到柳夢梅,因此抑鬱而死。但是,最後也是因為情,杜麗娘被柳公子所救活,在柳公子考取了狀元後兩人被皇帝賜婚厚成親,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故事是非常浪漫的,杜麗娘因為情而死也因情而生。但是這個故事卻又是很現實的。杜麗娘為何而死?是因為做春夢被自己的母親呵斥不守婦道而鬱郁寡歡。

而杜麗娘還魂後為什麼能和柳夢梅有情人成為眷屬呢?在我看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柳夢梅考取了狀元,加上皇帝的賜婚才能在一起的,畢竟在此之前當柳夢梅告訴他的岳父杜麗娘能復活是被其岳父吊起來打了一頓的。所以說,這個故事是現實的,但是這也不能阻擋讀這本書的人對愛情的一個嚮往與追求。因為書中的杜麗娘沖破了生死的界限,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牡丹亭的感悟:每個不曾想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對於我們來說,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所經歷的只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人生,獲得的體驗也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生命充滿色彩,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我們能夠認識到書中各種不一樣的人物,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們的命運悲欣,在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之中照見自己,體味過去,從而也能獲得對未來的思考。

⑺ 牡丹亭驚夢中杜麗娘在游園賞春過程的心理變化

從熱愛青春和自然,到青春流失的無奈與不甘

1、游園驚夢細致地刻畫了杜麗娘在美好的自然春光啟迪下的復雜心理活動。

這一部分由六支曲子組成。前三支曲子著重寫她熱愛自然和青春,卻因初出綉房而嬌羞的復雜心態;後三支曲子將她面對春景的驚喜和由此感發的對青春流失的無奈和不甘,展現得十分委婉動人。

杜麗娘的心中情和眼前景巧妙、完全地結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充分揭示了杜麗娘復雜微妙的心理波動。

2、《游園·驚夢》是《牡丹亭》中塑造杜麗娘形象的關鍵情節。是游園驚夢喚起了杜麗娘青春的覺醒,表現了她熱愛自然、珍惜青春、熱烈追求美好愛情的性格特點。

(7)牡丹亭感想擴展閱讀

《游園驚夢》的故事背景

《游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個曲目。作者為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游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游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一起來為他們做媒。

杜麗娘的母親來到床前將女兒喚醒,母親看見女兒神情恍惚;囑咐她以後少去後花園。杜麗娘雖然應允,但心裡仍在追戀夢境,不久竟憂郁成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游園驚夢》

⑻ 崑曲牡丹亭青春版觀後感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湯顯祖的《牡丹亭》唯美而動人。那麼由白先勇先生改編的《游園驚夢》更是唯美的演繹——青春版的《游園驚夢》。三十年代的蘇州,得月樓的歌妓古翠花以其超凡脫俗的容貌和絕佳的崑曲造詣成為紅極一時的名妓,後嫁入當地豪門榮府。榮蘭是榮家的親戚,論輩分當與翠花的丈夫(榮老爺)稱得上是兄妹,身為女兒身的她卻有男兒之志,雖家道中落但一心要做時代女性,擺脫封建束縛報效國家。榮蘭和翠花雖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卻是天生絕配,在演唱崑曲《牡丹亭》時,一飾杜麗娘一飾柳夢梅,配合得天衣無縫,羨煞旁人。侯門一入深如海,榮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榮蘭痴迷於翠花的美麗和哀愁,常常過府相伴對她關愛有嘉,兩人漸漸便生出曖昧的感情來,歷經幾番波折,最終相濡以沫共同生活。 一個奼紫嫣紅的年代;一座紙醉金迷的豪宅;一對相看儼然的美人。這是一部對崑曲闡釋的很唯美的影片,而我對其中的細膩情感卻不能真正會意。也許是導演的執著追求,未必所有人都能得到很深刻的理解。但是崑曲在影片中有如詩一般將主人公的生活串聯起來。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⑼ 牡丹亭 游園驚夢觀後感

正式版,需要買,下不來的,因為知道崑曲的人少 那個不是青春版的,是為這次節目特別拍攝的,扮柳夢梅和杜麗娘的是廳堂版牡丹亭的演員,曾傑和胡

⑽ 求一篇戲曲《牡丹亭》觀後感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取材於明朝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 通過杜麗娘為追求自由愛情「由生而之死,由死而之生」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包辦婚姻的對人性的扼殺,表達了青年男女,尤其是青年女子追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願望和要求個性解放的呼聲。
 杜麗娘出身官宦之家,才貌端妍,聰慧過人。比如,《四書》能逐一記誦,摹衛夫人書法幾可亂真。對父母與老師,也無比孝順與尊重,所以她顯然是淑靜溫順的嬌小姐。
但是杜麗娘更是一個敢於追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禮教、封建婚姻的,要求個性解放的貴族少女。因為她出生名門望族,受的是正統的封建教育,她所能見到的,只有用禮教束縛她的所謂嚴父杜寶與慈母甄夫人,只會教她「思無邪」、「收放心」的迂腐的老師陳最良以及年幼的婢女春香;她除了空寂的閨閣,似乎是哪裡都不能去,哪怕是自家的花園。但即使如此,封建禮教仍然束縛不了她對愛情的渴望的正當天性,所以她仍然堅定地走上了背叛封建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道路。她大膽地與心上人私自結合,表現了她對傳統道德禮教的蔑視與挑戰。尋夢的徒然雖然使她為情而死,但是她又是一往情深的,即使死後,面對閻羅王仍然據理力爭,即使身為鬼魂仍然對情人柳夢梅深情相待並以身相慰,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在《冥誓》《回生》兩場戲中與柳夢梅結合。不僅如此,當歷經劫難的愛情遭到父親的反對的時候,杜麗娘更是挺身捍衛與保護,這又使她的反抗性格的最終成熟。可以說,杜麗娘的每一個行動都是極其艱難的,這既表明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愛情、婚姻自主的艱難,尤其是他們追求個性解放同封建禮教之間存在著的尖銳矛盾,同時也深刻暴露出了封建禮教、封建婚姻扼殺人性的腐朽本質

熱點內容
朱果盆栽 發布:2025-08-24 23:19:32 瀏覽:606
滇霞蘭花 發布:2025-08-24 23:15:34 瀏覽:480
名篇海棠花 發布:2025-08-24 23:07:24 瀏覽:428
老太婆七夕 發布:2025-08-24 22:55:55 瀏覽:503
畫梅花的意境 發布:2025-08-24 22:36:21 瀏覽:8
創意花卉攝影 發布:2025-08-24 22:19:08 瀏覽:15
花卉綠植店鋪名字大全 發布:2025-08-24 22:15:49 瀏覽:293
台州百合公寓 發布:2025-08-24 21:59:21 瀏覽:265
水影型盆景 發布:2025-08-24 21:44:11 瀏覽:661
海櫻花落 發布:2025-08-24 21:42:10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