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樹高位嫁接
① 牡丹怎麼嫁接圖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版。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權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
② 牡丹花春季嫁接的方法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見效快,對一些發枝力弱的名品種的繁殖尤為適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
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牡丹與芍葯嫁接,其優點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長較快,費力較少。缺點是多肉質的芍葯根易受地下害蟲食蝕,損害嚴重時嫁接的新苗會突然死去。應當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後,芍葯根日漸老化,而接穗下端則慢慢長出牡丹根來。這時若不剪除芍葯根,樹齡很少有超過10年的。如果將芍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長,樹齡也會因此如長。
③ 牡丹可用什麼樹或根嫁接
嫁接要遵循親緣關系,保證成活率。牡丹一般用牡丹或者芍葯嫁接。在植物學大類上他們是同一科屬的。屬於毛茛科,芍葯屬
④ 你好請問高枝嫁接牡丹花十月份能成活嗎
高枝嫁接牡丹花十月份能成活,因為此時溫度和氣候十分適合牡丹嫁接後生長,存活率非常高,利於嫁接傷口癒合。
牡丹枝條的最佳選擇是選擇當年生長健康的枝條。從母株上切下7-10CM長,用消毒刀在連接穗根部切一個v形切口。消毒後用濕布包裹,置於通風環境中。
砧木選擇可選用牡丹或芍葯,以苗根3年20厘米為主要品種。選好根莖後,將芍葯枝頭切掉,注意切口一定要平整,然後將切口切成凹v形,有利於接穗拼接。最後,傷口消毒。
將牡丹接穗介面直接插入砧木的溝槽,並注意插接緊密。剪接後,外圍塗少許泥,用膠帶將接穗纏繞幾圈,外圍用膜纏繞幾圈,完成牡丹嫁接。
相關如下
牡丹嫁接後的養護
牡丹嫁接後,可以先保存在涼爽的地方。一般20天左右即可癒合。
當冬天來臨時,我們需要提前採取措施保暖。我們可以用薄膜袋覆蓋它,它可以保持溫暖和保濕,有效的避開冬天被凍傷。
一般在第二年春季,根莖容易發芽,這將直接影響接穗的生長,因此需要及時抽芽春天生長的雜草也需要及時清除。
⑤ 種植牡丹為什麼需要嫁接,不嫁接就不能長出牡丹花嗎
種植牡丹嫁接的目的:
1、牡丹嫁接可以保持原有的品種,還可以提早還花,如果用種子繁殖需四到五年才能開花,而且品種還會變異,一般好的品種都要嫁接的。
2、提高牡丹花的開花效果,嫁接的一棵牡丹可以開好幾種顏色。
3、嫁接的方法。
(1)嵌接法:此法的砧木為芍葯根,若用牡丹根則不易成活,但牡丹壽命較長。嫁接時間: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最佳時期。砧木選擇及處理:選取直徑1.5—2.0厘米,長10—15厘米、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葯根,晾2—3天,使其變軟。接穗選擇:選取頂芽健全,品種對路,當年生且髓心必須充實的土芽,長8一10厘米,帶1—3個芽。嫁接方法:用利刀削接穗成2.5一3.0厘米長的楔形削麵,砧木橫斷面半側垂直切2.5-3厘米長的切口,把接穗嵌入根砧切口內,形成層對准,再用塑料薄膜自上而下綁緊介面,並用泥糊塗抹傷口。及時開溝栽植:土壤以上干下濕為宜,保持一定密度。介面上部低於土表2一3厘米或與土表相平即可。栽後土壤一般不澆水,可封壠,封丘8—10厘米厚,將接穗埋入土內。末春管理:地溫回升後可逐漸扒去壠、丘上的鬆土(也可以不扒開,但以保證芽能破土而出為度),萌發後如出現花蕾應及時去掉花蕾,促進枝、葉生長。嫁接後的芍葯根在土內只發粗、不長須根。接穗基部的芽和傷痕處會發生很多須根,移栽時須除掉芍葯根只保留自生根即可。
(2)腹接法:此法多用於改良品種用,如洛陽的「什樣錦」牡丹即用此法,亦即平常所謂的高接換頭法。這種方法的嫁接時間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接穗為長5—7厘米,有2—3個壯芽的土芽枝。去掉葉片只留一個葉柄,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一面在花芽的背面削,削麵是1.5—2.0厘米,另一面削成0.3—0.5厘米。在砧木當年生枝條基部1—2芽光滑處斜切一長1.5—2.0厘米開口,深度以達到枝條橫截面的1/3—1/2為宜,不可過深,迅速插入接穗,形成層對齊、捆紮,同時剪去砧木切口上方枝條長度的1/3或l/2,以防墜裂嫁接處的切口。接芽成活後,逐步去掉砧木上的腋芽,保證頂芽優勢。待真正成活並長出新芽後,可去掉塑料布,並增施水肥,保持土壤濕度。另外,由於嫁接時正值高溫季節,可在嫁接後進行牡丹的遮蔭管理,提高成活率。
(3)芽接法:芽接法俗稱「熱粘皮」法,嫁接時間為5—7月的晴天,每天l0一16時為宜,具體可分為貼皮法和換芽法: ①貼皮法:取接穗上呈盾形或長方形包括木質部在內的芽塊,迅速貼在砧木上(當年生枝條)的同樣大小且去掉皮層和木質部的切口上,迅速用塑料繩綁緊。 ②換芽法:把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連同形成層(10mm×30mm)一起去掉,但必須保留木質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後用同樣方法剝下接穗形狀相同的腋芽,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芽胚要對准,二者要吻合好,並用塑料繩扎緊。上述兩種方法在嫁接後要加強管理,及時鬆土、澆水、施肥,促進傷口癒合。一個月以後,確認已接活時,方可去掉扎繩,並抹掉砧木枝條上的贅芽,但要保留砧木上的葉片,以保證有較多的養分供應接芽。
⑥ 牡丹要怎樣嫁接繁殖
對於發枝力弱的名貴品種,常用芍葯或牡丹根作為砧木嫁接。
9月下旬版至10月上旬,選取帶權1~2個飽滿芽的良種牡丹枝條做接穗,芽下切削部分長度要有2.5~3厘米,在下部芽的兩側,斜削成正面寬、反面窄、側面成斜口的刀形(圖6-1),斜削麵長一點,形成層接觸面大,成活率高。
選取健壯的芍葯根,削去半球形頭部和尾,保留中段做砧木,長度視用盆深淺而定。從砧木正中垂直切下,深度應超過接穗斜削麵長度0.5厘米左右,這樣撬開砧木插接穗時不致於脆斷。將接穗正面向外,對准形成層,插至斜削麵不外露,下面留出0.5厘米左右罅縫。然後用麻皮自罅縫處向上綁扎,使罅縫閉合(圖6-2)。日後麻皮腐爛,不需解縛。介面與接穗用薄膜包紮,植入盆中,壅土至與頂芽齊平,澆一次水,放置向陽溫暖處,覆草保濕防凍。約一個半月後,解開薄膜,頂芽若現鮮紅色,證明已經成活,出苗後介面上應分次蓋土3~5厘米。芍葯根經3~5年後會腐爛,屆時牡丹入土部分可長出根來自養,但名貴牡丹品種多嬌氣,根系不夠發達,影響樹勢。若用粗種牡丹根作砧木,則根繁樹壯,壽命也長,嫁接方法同上。
牡丹芽接在花後半月晴天進行,此時腋芽已經膨大,樹液流動旺盛,成活率高,常用嵌芽接法
⑦ 牡丹樹高位嫁接時間最好
看天氣預報30天即將接近無霜期10天芽前。
⑧ 牡丹花怎樣嫁接,具體一些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見效快,對一些發枝力弱的名品種的繁殖尤為適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牡丹與芍葯嫁接,其優點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長較快,費力較少。缺點是多肉質的芍葯根易受地下害蟲食蝕,損害嚴重時嫁接的新苗會突然死去。應當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後,芍葯根日漸老化,而接穗下端則慢慢長出牡丹根來。這時若不剪除芍葯根,樹齡很少有超過10年的。如果將芍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長,樹齡也會因此如長。
⑨ 牡丹如何嫁接繁殖
1.嫁接繁殖的特點
嫁接繁殖主要應用於觀賞牡丹和優良品種的繁殖。菏澤、洛陽等牡丹種苗生產基地,嫁接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它有以下特點:一是通過嫁接,保留牡丹品種優良性狀。將嫁接繁殖與牡丹的播種、分株、壓條繁殖相結合,可大大提高優良品種的繁殖系數;二是通過嫁接,提高牡丹觀賞品質和應用價值;三是提高抗性,擴大牡丹栽培范圍。
2.砧木與接穗的選擇
(1)砧木的選擇
牡丹嫁接所用砧木有以下幾種:①芍葯根砧
用葯用芍葯根作砧木或用觀賞芍葯分株時取下的粗根作砧木均可。以粗度在1.5~2厘米,長15~20厘米以上,帶有須根的為好。據觀察,砧根年齡對嫁接成活率有明顯影響。從1年生到4年平均嫁接成活率分別為45.0%、88.3%、61.7%、11.7%。因此,選用2~3年生芍葯作砧木為宜。此外,砧根太粗(削口處直徑3.0厘米以上)成活率亦大幅度下降。
②牡丹根根砧
一般用生長3~4年,須根多粗度在1.5厘米以上的根作砧木,長25~30厘米。
③牡丹實生苗根砧
用2~3年生,根莖粗1厘米以上的鳳丹實生苗作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且成活後植株生長旺盛,苗木生長整齊規范,是今後出口苗木培育的主要方法。
(2)接穗的選擇
接穗宜選健壯植株上一年生粗壯萌櫱枝(俗稱土芽),其髓心實,接後易發根保活;次為上部當年生枝。接穗一般長約6~10厘米,帶有健壯的頂芽和一個或幾個小側芽。接穗要隨剪隨接,不可久放。遠途運輸以水苔或鋸末裝入塑料袋內保鮮。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與接穗的品種有關,如種生紅、硃砂壘、藍田玉、大棕紫、盛丹爐、趙粉、狀元紅、大胡紅等嫁接成活率較高。而煙龍紫珠盤、梨花雪、三奇集盛等僅為10%左右。但改用牡丹實生苗做砧木,成活率可提高到68%以上。
(3)不同根砧對嫁接苗生長發育的影響
芍葯、牡丹兩種根砧對牡丹嫁接苗生長發育的影響各不相同。在生產上,一般牡丹嫁接多用芍葯根砧,其原因:一是芍葯根軟,操作容易,大多數品種成活率高;二是嫁接苗有矮化傾向,適於盆栽;三是耐濕程度增加,適於牡丹南移,但芍葯作根砧,牡丹苗後期生長弱,易感染病蟲害,培育出口優質苗木,建議慎用。而牡丹根作砧木,粗根較少,質地較硬,對嫁接技術要求較高且嫁後生長勢較弱。實生苗作根砧,由於具有完整的根系,親合力較高,嫁接後生長旺盛。不過嫁接苗的生長由於根砧不同,生長情況有一定差別:芍葯根嫁接初期生長快,但以後從接穗基部發根少,萌櫱不多,植株壽命較短;牡丹根砧嫁接苗接穗基部較易發根,萌櫱較多,壽命較長。不過芍葯根砧嫁接苗的生根情況也因品種而異,有的品種雖然嫁接成活率高達85%以上,但接穗本身不易生根,而只生長芍葯根,如趙粉、假葛巾紫、朱紅絕倫等,50%以上嫁接苗生長7~8年仍不生牡丹根。而首案紅、脂紅、藍田玉等品種,不但成活率高,而且接穗上生牡丹根者高達95%以上。
3.嫁接方法
牡丹嫁接的方法,以接穗的性質分,有枝接與芽接兩類;在枝接中,以在砧木上接合的部位而分莖接和根接;按嫁接時砧木的狀況,可分為地接法和掘接法。
(1)枝接
①嫁接時間與方法
牡丹枝接多於秋季進行。實踐證明,在秋季嫁接時間越早越好,最晚不能遲於11月份。不論是掘接或是居接,均需根據砧木性質或粗細而採用嵌接或切接、劈接等各種操作方法。
掘接法
生產中多用以芍葯根為砧的嵌接法。從2~3年生芍葯上取下1.5~2厘米的粗根作砧,放陰涼處2~3天,變軟後待用。若挖起就接,根砧質脆,不易嫁接。接穗宜用基部一年生萌櫱枝,以節間較短的好,長約5~10厘米,帶1~2個充實芽。嫁接時在選好的接穗下面對稱地斜削兩刀,注意使切口平滑。切口長2~3厘米,橫斷面成三角形。後將根砧頂部修平,自一側向下切一直口,長度與接穗切面相同。用右手拇指在切口對面向切口方向擠壓,使砧木切口張開立即放入削好的接穗,使二者形成層密合,然後松開拇指,用麻皮等物捆縛,用配好的稀泥漿塗抹切口,如圖2。
圖2掘接法
居接法
此法操作較掘接困難,但因砧木根系未受損傷,接苗成活後生長旺盛。嫁接時在砧木距地面6~7厘米處剪平,隨後削取接穗。其餘操作方法與掘接相同。接後就地培土、封埋。枝接中,各地接穗多帶2個芽。而日本牡丹產區多用單芽枝接,其操作順序如圖3。
圖3居接法
在具體嫁接方法中,洛陽等地還將皮下接應用於「什樣錦」的培養。
②接後管理
掘接嫁接苗應立即栽植於事先准備好的苗床內,苗床土壤且下部稍濕,表土稍干以防嫁接苗傷口感染,栽植深度約在介面以上約2厘米處,然後培土高出接穗8~10厘米以防寒、防旱。翌春較暖後逐漸除去覆土。注意嫁接苗栽植後在傷口癒合前不能澆水。
1年生苗高可達12厘米,第三年秋(2年生苗)可以移栽。移栽時可見牡丹接穗上有自生根,這時可將芍葯根砧剪去後栽植。若不剪去,幼苗生長不旺。
居接的牡丹入冬前培土封埋,以利保溫、保濕,促進接芽生長。翌春也需完全去掉培土。
(2)芽接
牡丹的芽接主要用於更換品種或培養一株多花色(「什樣錦」)的植株。方法有貼皮法和換芽法兩種。芽接時間以5月上旬到7月上旬最好(菏澤),操作時間宜在10:00~17:00,這時皮層易於分離與黏合。
①貼皮法
在砧木當年生枝條上連同木質部切削掉一塊長方形或盾形切口,再將接穗的腋芽連同木質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切口大小形狀相同的牙塊,然後迅速將其貼在砧木切口上,用塑料帶扎緊。
②換芽法
將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連同形成層一起取下,保留木質部完整的芽胚;用同樣方法將接穗上的芽剝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二者要相互吻合,最後用塑料帶扎緊。
嫁接植株注意管理,接後1個月,認定接芽已成活時,解開塑料帶,去掉砧木上贅芽。砧木上的葉片應保留,使養分集中於接芽,使當年形成飽滿花芽。翌年即可開花。
4.一株多色牡丹的嫁接
一株多色牡丹或者叫「什樣錦」的培育,可以用枝接,也可用芽接,但都是高接。
(1)砧木與接穗的選擇與組合
①砧木
與前述牡丹芽接相同。主要用鳳丹白或其他牡丹實生苗,多年生,獨干(干高20~30厘米)而多分枝。為使砧木本身的花色成為「什樣錦」中的主色調,也可選用生長旺盛,著花容易、乾性強、較易繁殖的品種,如洛陽紅等。
②接穗
選花色、花型不同,花朵艷麗但花期基本一致的優良品種,如趙粉、白雪塔、似荷蓮、二喬、洛陽紅、姚黃、胡紅、藍田玉、首案紅、青龍卧墨池等。以其飽滿健壯的頂芽作接穗。
(2)嫁接時期與方法
以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嫁接為宜。當氣溫20~25℃時傷口易癒合。
嫁接方法:洛陽紅用皮下接。接穗長4~8厘米,多選花芽,先削去葉片,再在接穗下部2~3厘米處兩面各削一刀,深達木質部,削口要光滑呈尖削狀三角形。在三角形削口背面還要削去1~1.5厘米皮層,但不傷及髓部。砧木是選植株上部粗壯側枝,在其中上部光滑的枝段側面,順形成層內側向下(稍內斜)削一2~3厘米長的介面。將接穗垂直(稍斜)插入砧木切口底部,使二者形成層密接對緊。如接穗比砧木細,可使其一側形成層與砧木對准。用尼龍、麻等材料從下向上綁縛介面,並用塑料作纏扎。然後用塑料袋將接穗及介面罩住,在介面1厘米處將塑料袋口扎緊,以保溫保濕,避免雨水滲入。
(3)接後管理
及時剔除砧木根部萌櫱,抹去枝幹上所有腋芽和不定芽。每株可施入腐熟餅肥0.5千克或復合肥100~150克。施後立即澆透水。頂芽上的葉片有利水分、養分向上輸送,一開始可予保留,待嫁接成活後再逐步剪去。如操作得當,最高成活率可達100%。翌春有30%~40%的接芽開花。操作熟練者,每人每天可嫁接100~120個接芽。若嫁接植株分枝多,每株可接10個以上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