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以前的樣子

牡丹江以前的樣子

發布時間: 2022-03-26 15:44:36

牡丹江的變化作文

「塞北江南」牡丹江的崛起 歷史之壁,鐫刻著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1978年12月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如果說,這一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撥亂反正開端的會議是一聲時代的驚雷,那麼,它炸響在十年「文革」形成的沉沉暗夜,呼喚著一顆顆沉睡的心靈快快蘇醒;如果說,它是一柄歷史之劍,那麼,它的一面寫著「結束」,另一面則寫著「開始」:結束了眼淚與罪惡,流血與戕害,結束了倒行逆施與心有餘悸;開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始農村的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實行市場經濟…… 1978年至今,歷史大步跨過了30年。回溯這30年,真是翻天覆地!而我的家鄉東北,也一步步走向輝煌。而我生活的雪城牡丹江,雖然常年寒冷,但這里改革開放的熱潮卻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激情,我們在溫暖中回望這不尋常的30年。歷史鏡頭推回到30年前。農村吃大鍋飯,搞大幫轟,農民終年披星戴月,嚴寒酷暑,流血流汗,還吃不飽肚子。城裡人吃飯穿衣也要憑糧票、布票、油票、肉票、蛋票,限量供應。誰要想結婚買個手錶、自行車,更要找票證,「走後門」。那是30年前牡丹江人民的生活情景。為什麼勤勞,聰明的東北人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因為頭腦被禁錮著,手腳被捆綁著。現在講改革開放,已是一個很普通的詞彙了,而在30年前不啻石破天驚。當村裡辦一個小工廠、搞一點運輸、手藝人外出打幾天工,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時,當小鎮上集貿市場被取消,農村老大媽挎著一籃自家的雞蛋准備換幾個錢而被趕得東躲西藏時,除了等著受窮還能有什麼非分之想。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感到不可思議,但那是歷史,那是真實,那是當年東北人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困惑和無奈。 如果不搞改革,還是當年的干法,真不知道鄉親們今天怎樣過活。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裕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改善中國老百姓的生活。 要改革開放,就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這也不能動,那也不可行,沒辦法搞改革開放。於是就有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就有了打破「兩個凡是」的無畏先聲和果敢行動。打破禁錮,放開手腳,才能開啟沉重的改革之門。觀念一變,機制一變,面貌大變。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解放思想也永無止境。今後還會遇到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問題,那就牢記一條根本的經驗——到什麼時候都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按照這個經驗,牡丹江市積極發展,將獨特的自然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牡丹江市素有「塞北江南」之稱。風光旖旎,景色天成。中國獨有、世界有二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風景秀麗。國家級森林公園鏡泊湖「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八女投江紀念雕像蓮花湖山清水秀,森林虎園驚心動魄,冰雪旅遊獨具特色,跨國旅遊風情迥然……牡丹江市景色天成牡丹江市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旅遊城市。目前,已開發利用的主要風景名勝古跡及人文景點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自然保護區、雪鄉滑雪場、牡丹峰滑雪場、八女投江紀念雕像、橫道河子東北虎飼養場及冬季在牡丹江江面上建設的雪堡等等。 以前的東北,家家戶戶最常見的是儲存大白菜,而如今的牡丹江的飲食文化足以證明改革開放的成效。現在在牡丹江可吃到地道的東北農家飯和朝鮮族特色美食,如涮羊肉、魚宴、筋餅、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朝鮮冷麵、朝鮮烤肉、狗肉湯、狗肉全席等,還有各種特色山珍野味,如榛蘑、鹿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牡丹江本地網路互聯網信息化建設已經基本成型,並沿著多方位多角度多極化邁進。 積30年之經驗,早改革早發展,晚改革晚發展,大改革大發展,小改革小發展,不改革不發展,改革是富民強國的必由之路;看今日之中國,沿海正在率先,中部志在崛起,西部要大開發,各地你追我趕,而東北的振興更是轟轟烈烈!

② 關於牡丹江名字的由來!

牡丹江系滿語牡丹烏拉的轉譯音,意思是彎曲的江。牡丹江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這里原來是一片人煙稀少的黃花甸子,一九零三年修築中東鐵路時,沙俄在這里設立了車站,因位於牡丹江畔,而取名牡丹江。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建市,當時是日偽東滿總省省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牡丹江市獲得解放。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牡丹江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快,現在是黑龍江省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
牡丹江流域的歷史比較悠久,從商周到隋朝的二千三百多的間,這里是滿族的祖先肅慎、挹婁、勿吉等部族的居住地,均與中原保持密切的聯系。唐代,公元六七一年至九二六年間,粟末靺鞨(原靺鞨的一部)在牡丹江流域興起,建立了渤海國,首府上京龍泉府設在現寧安縣渤海鎮境內,國王被唐王朝封為渤海郡王。宋代,女貞族(黑水靺鞨後裔)在阿城縣建立了金國,這里是金的一個路——努爾哈路。元代,這里設置了軍民萬戶府。明代,永樂年間在黑龍江下游設立了努爾干都指揮使司,轄一百七十九衛,牡丹江流域大部分是其下轄的毛憐衛所屬地。後來女貞族後裔努爾哈赤從牡丹江流域一代興起,統一了東北,進關建立了清帝國。清代,這里先後是寧古塔將軍和吉林將軍的管轄地。當時,牡丹江沿岸「漢旗雜,已無曠土」,但由於清王朝以「祖宗發祥之聖地」實行禁墾政策,沿岸以外的大部分地方還沒有開發。----近代牡丹江歷史是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牡丹江市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地抗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東北抗日聯軍在牡丹江區域內的鏡泊湖畔、牡丹江沿岸以及廣大的深山老林,同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業績。牡丹江市是全國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解放後,牡丹江市的行政區劃和隸屬關系曾發生多次變化。一九四六年成立了綏寧省,後改牡丹江省,省會設在牡丹江市。一九四八年十月並入松江省。一九五四年松江省和黑龍江省合並,歸黑龍江省,並於一九五六年二月設立了牡丹江專員公署。一九六八年在「文革」中地市合並,成立了牡丹江地區「革命委員會」。一九七三年地市分設。一九八三年十月根據國務院決定,地市再次合並,撤銷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帶縣的領導體制。

③ 牡丹江東京城以前什麼樣子 視頻

視頻沒有不過滿路鋪的都是方方的大石頭 坐車時感覺還顛顛的 很懷念

④ 牡丹江以前是怎樣的

牡丹:滿語稱「穆丹烏拉」,「穆丹」漢譯為「曲曲彎彎」之意。 「烏拉」為「江」之意。即彎彎曲曲的江。此江在唐代時期稱「敖羅河」;以後又稱「忽漢河」;金代稱「胡里改江」;元代稱「窩多里江」,又稱「忽爾哈江」; 清代稱「庫爾堪江」、「忽爾哈河」,後稱牡丹江。上述所涉及的「敖羅」、「忽汗」、「庫爾堪」、「忽爾哈」等滿語的含義均是「圍網」的意思。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三國、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財特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眾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洲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洲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滿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地區。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區,當時的地圖記載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點綴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分散居住,屬於寧安第五區管轄。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從此,人口不斷增加,牡丹江站開始迅速發展。
1907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屬吉林省寧安府管轄。民國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襲清制,仍歸吉林管轄。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五縣。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當時的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蘇聯紅軍進駐牡丹江。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8月18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受東北黨委員會派抗聯幹部20餘人進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衛戍司令部,維持剛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府成立,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擔任市長。隨後延安幹部團團長張聞天等高級幹部陸續到達牡丹江市,張聞天同志以中共中央東北及駐牡丹江地區代表的身份,指揮和領導了這里的工作。

⑤ 牡丹江是以前的北大荒嗎

北大荒——位於中國的黑龍江省境內,橫跨東經123°40′到134°40′的11個經度、縱跨北緯44°10′到50°20′的8個緯度之間。總面積5.43萬平方公里。 北部是氣度不凡的小興安嶺地區。莽莽山地,平緩丘陵,闊大的谷地,峰迴路轉,藏珍奇無數。西部是松嫩平原區。嫩江從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與松花江雙水合流,相擁東去,給人夢幻般的遐想。東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區。黑龍江一瀉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烏蘇里江溫和恬靜。三條水脈在平原深處幽然相會,東流到海。浩瀚的興凱湖依傍其旁,秀麗的完達山橫貫其中。平均海拔54米,萬分之一的坡降構成罕見的平 坦地勢。
「北大荒」一詞來自「大荒」,最早見於《山海經》,書中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的記載。原意指整個東北,後來,遼寧、吉林摘去了北大荒的帽子,但黑龍江地處大荒之北,「北大荒」就成了黑龍江的代名詞。
但「北大荒」更准確的所指是現在行政區劃中黑龍江省東部的密山、虎林、饒河、寶清等縣市的大片土地。地理位置在三江平原南部,興凱湖及穆棱河平原的北部地區。

⑥ 牡丹江真實生活水平是什麼樣子

牡丹江是五線城市,GDP824億 當地沒什麼製造大企業 工資低 樓房燈都沒有幾戶亮的

⑦ 牡丹江的地域是什麼樣子的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市轄四市、兩縣,總人口259萬,總面積4萬平方公里。 牡丹江市地域遼闊,清山環繞碧水中流,高山平湖之美相映成趣,資源特產之萃富甲一方,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 牡丹峰自然保護區位於牡丹江市區東南約30公里處,地處老爺嶺山脈西北端。總面積4萬公頃。它是一處較原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和巨大而豐富的植物種屬基因庫,是世界上少有的距城市和交通樞紐最近的原始森林式的國家級森林公國,1994年被國家列為全國20個示範森林公園之一。園內氣勢宏偉,風光秀麗,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山有山勢,樹有樹姿,水有水容,物有物軌,具有旅遊觀光、休閑娛樂和科研教學等多種功能,是牡丹江市得天獨厚的天然綠色寶庫。加之它充滿原始風情,飽含天然秀色,是森林旅遊的勝地,著名景觀有龍頭泉、小桂林、仙人洞、古城垣、玄武河、佛手山、白樺川、鷹峰頂等。

⑧ 以前牡丹江是什麼樣子

二十多年以前的牡丹江是個非常發達的城市,現在的牡丹江主城區大多數基本上還是那時候的風貌。

⑨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原先是什麼樣子的

低碳環保。山清水秀,物產豐富。天然氧吧。

熱點內容
丁香婷婷6月 發布:2025-08-26 12:42:57 瀏覽:784
梅花鹿動圖 發布:2025-08-26 12:39:47 瀏覽:172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6 12:39:29 瀏覽:143
福建茶盆景修剪 發布:2025-08-26 12:34:34 瀏覽:71
灌木山茶花 發布:2025-08-26 12:25:03 瀏覽:804
卡絲櫻花套裝官方價格 發布:2025-08-26 12:22:01 瀏覽:977
深圳馬克花藝 發布:2025-08-26 12:21:56 瀏覽:528
栽土豆盆栽 發布:2025-08-26 12:20:31 瀏覽:965
到山裡找盆景樹怎麼選 發布:2025-08-26 12:19:07 瀏覽:629
木質綉球盆景 發布:2025-08-26 12:18:57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