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骨結核
1. 醫學影像論文下載
關於普放診斷方面的心得體會
【摘要】放射診斷的出現使醫學的進展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方向。它能使人做出許多具有空前准確性的診斷,有助於醫師探查人體病患之處。普放診療是其中最基礎、最有用的診療手段。
【關鍵字】普通放射;診斷;X線;
通過多年在影像科的工作經歷,在我看來普放診斷對於醫院各科都是十分重要的。許多病症的確診都需要普放診斷的支持,並且影像學也在進一步被用於多種疑難雜症的治療。然而普放診斷並不是一項有利無害的事業,因此醫務人員對普放診斷發展史的了解和對普放診斷工作的進一步研究是尤為重要的。
1.X線的醫學史
從事普放診斷,首先要了解普放診斷史,掌握診斷的原理和方法技術。1895年倫琴發現的X射線在二十世紀被醫學界廣泛應用。X線成為診斷和治療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它以絕對的可靠性引導著醫師的診治。普通放射診斷是現代醫療機構確診病人患病的重要手段。今天,每一個有聲望的醫院無論大小,都要有一個X線部門,並備有做疾病診斷和治療所用的設備和裝置。
普放診斷原理主要依據X線成像原理。它與X線的性質、人體組織密度和厚度有關,X線能穿透人體是由X線的性質所決定的。X線成像原理是:X線的基本特性和人體組織器官密度與厚度之差導致各個不同密度的組織相鄰排列,吸收及透過X線的量不同,產生透視或照片上的影像。凡是密度大的部分(例如骨骼)吸收X線最多,通過X線很少,故在照片上顯出白色影像;反之,密度較小的部分(例如空氣或是軟組織)在照片上出現黑色影像。這使X射線技術立即為外科所採用,用於骨折、骨病的診斷及異物的識別。
醫院配置X線裝置後內部器官的檢查也迅速採用了X線技術。由於X線可被不緻密的器官或骨予以部分阻斷,故在X線片上可將軟部分識別。肺部檢查又擴大了其應用范圍,在支氣管和肺中的異物,能藉此找到其准確的所在部位。胸部X線檢查成了臨床檢查的常規,現已在學校和軍隊中發現了上千個早期無症狀的結核病例。X線檢查在大多數的重復健康檢查中成為必要的措施。骨和關節的放射學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普放診斷還應用在脊髓體和椎間盤疾病病理分析,齒部的X線攝影,腎和其他結石以及病理性鈣化的X線診斷等方面。
2.對於影像診斷的一點建議
主治醫師通常讓病人做的診斷檢查是透視或照相。
透視是使X線透過人體被檢查部位並在熒光屏上形成影像。優點是能夠看到心肺、橫膈及胃腸等活動的情況,同時還可以轉動患者體位,做多方面觀察,以顯示病變及其特徵,便於分析病變的性質,多用於胸部及胃腸檢查。因此,在術前病人一般都需要進行透視檢查,觀察多系統的器官。檢查人身體機能是否適合手術。對於某一特定部位的檢查不僅可以觀察病灶,同時也能夠觀察病變與周圍的關系。
照相亦稱為攝影或攝片,X線通過人體後使受檢部位在膠片上顯影,利用了X線的穿透性和對膠片的感光作用。這種影像診斷方法比較昂貴,但可留作永久記錄,便於分析對比、集體討論和復查比較。然而它的缺點是不能顯示臟器活動狀態。一張照片僅反映一個體位(體位即照相位置)。因此攝片可適應於各系統、器官疾病,如頭顱、脊椎及腹部等部位的檢查。
要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適當的診斷方法,為病症的確診提供有效的數據。
3.普通放射診斷的優勢
普放診斷的好處很多,以下是我這些年來個人的一些體會。
1、 普放診斷的簡便性 只需影像科人員通過病人的X線影像檢查就能夠看出其機體是否正常,隨時檢查給其主治醫師一些建議。
2、 普放診斷是快速的 影像檢查能在很短的時間里看到人體部位的X片,無需復雜的觀察等待。普通檢查可在半分鍾到兩分鍾內完成。
3、 普放診斷的准確性 不同於醫生通過經驗或常理主觀判斷病人病情,同過客觀事實為醫生的確診提供幫助。
4、 普放診斷無痛苦 檢查時病人只需站在規定的位置,檢查者不會覺得身體有任何不適,使病人願意選擇此診斷方法。
普放診斷的優點還有很多,它是不可取代的,它使疾病的檢查更加安全有效。
4.普放診斷應用實例
今天X線攝影診斷及熒光屏法已能夠探查出更小或更模糊不清的病灶來,X線不僅在消化道內,幾乎在所有的「外」腔內、尿道內,甚至在動脈內,以及某些極重要的器官(例如腦和脊髓內)也能應用。
靜脈注射腎盂照相術,開始是利用一些如碘化鈉和尿路顯影劑等不透明制劑,這些物質在靜脈注射後不久即由尿道排出。因此由一系列的X線攝影,就能顯出腎臟、腎盂、輸尿管及膀胱的准確形象。碘油及其他不透明物質,是用來顯示肺部支氣管擴大或脊椎管的外形,也用於女性生殖道內以診斷子宮腔內的腫瘤以及鑒定輸卵管有無閉鎖。羊膜照相術,即將碘化鍶溶液通過腹壁而注入,藉此,胎兒軟部得以顯影,胎盤亦得以確定位置。通過此術常能確定胎兒的性別。
5.放射診斷的危害
X線在對人類做出貢獻的同時,對人的身體組織也有很大危害,這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長期接觸X線,使手及其它暴露部分出現有慢性和疼痛的皮膚潰瘍,其中一些人用各種治療均無效果,轉變為不治的癌症。早年許多這樣的工作者,在他們認識這個危害作用之前,均以因皮膚的復發癌症或是不治的再生障礙性貧血而死亡。現在我們用鉛屏以及含有鉛的玻璃在病人檢查室和影像觀察室中間做隔膜板予以防護。
科學不斷進步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學界也不會落後。普放診斷會更加完善,更多的病症將能通過普通放射影像診斷出來,並可讓病人進行及時的治療,也讓診斷結症時無痛、簡單、快速、准確的理念達到了極致。診斷儀器對人體的危害也將通過醫院的防護措施和研究人員對醫療器械的改進慢慢消除。對於普通放射性診斷技術我們要取其精華避其糟粕。在世界所有大醫院和外科門診中,放射部門以及專院,都積極的致力於常規的診斷和治療,並不斷研究創新,在放射學的活動范圍中開辟了一個新園地。
參考文獻
[1]羅立民、舒華忠等.模擬影像學技術.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04.
[2]賀能樹、吳恩慧等.中華影像醫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06.
[3][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譯.醫史學.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3.
[4]鄒雄、呂建新.基本檢驗技術及儀器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5]王蓮芸.現代醫學導論.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03.
2. 淋巴結結核繼續用葯,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1、你的淋巴結是小了些,這也是根據B超報告說的,不同的人會有些差異,但不是很大,特別是同一醫院同一科室差異是很小的。
2、結核的治療是按方案的,但也可根據病情進行調整。頓服(每日一次)和間歇療法(隔日一次)都是可以的。療效區別不大,我認為還是每日服葯較好。
3、肺外結核病療程都較長,六個月似乎短了些,應用到九個月。不能功虧一簣。
4、關於用葯,還應根據病情來定,乙胺丁醇是個抑菌葯,效果不一定好。但不會產生耐葯性,因不是單一用葯,是與異煙肼和利福平同用的。
5、肝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葯物對肝的傷害多發生在治療的初期,治療幾個月後就不易發生了。
3. 醫學影像學招聘試題庫
一.名詞解釋:(每題 5分,共 分)
1. 骨質疏鬆:1.)骨質疏鬆:指一定單位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減少,即骨組織的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有機成分和鈣鹽含量比例仍正常。組織學是骨皮質變薄,哈氏管擴大和骨小梁減少,X線表現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骨小梁間隙增寬,在嚴重時,椎體變扁上下緣內凹如魚椎骨狀。CT表現和徵象與X線基本相同。MRI除骨外形改變由於骨小梁變細和數量減少以及黃髓的增多,骨髓在T1Wl和T2Wl信號增高。炎症、外傷為邊緣模糊的長T1、長 T2信號影。
廣泛性骨質疏鬆由於成骨減少,老年、營養代謝或內分泌障礙,
局限性見廢用、骨折後、感染、腫瘤。
扣分
2. 關節破壞:是關節軟骨及其下方的骨性關節面骨質為病理組織侵犯、代替所致。X線:累及軟骨時,間隙變窄,在累及關節面骨質時可見破壞和缺損,嚴重時可半脫位和變形。CT可顯示關節軟骨下的破壞可清晰顯示關節軟骨下的骨質破壞。MRI早期軟骨表面毛糙、凹凸不平、表層缺損,嚴重低信號的骨性關節面中斷不連續。
關節破壞時診斷關節疾病的重要依據。炎症:破壞廣泛。結核:破壞呈蟲蝕 類風濕:破壞呈小囊狀。
扣分
3.腦瘤定位征:(2.5)。
顱內腫瘤定位征:(1)局限性顱骨變化骨質增生或破壞多見於腦膜瘤,岩骨尖破壞多見於三叉神經瘤,內耳道擴大多見於聽神經瘤。(2)蝶鞍改變;鞍內型、氣球樣膨大,見於垂體瘤;蝶鞍上型鞍變平,鞍背縮短,見於鞍上腫瘤;鞍旁骨質改變雙蝶底,前床突上翹或破壞,見於鞍旁腫瘤。(3)根據鈣化初步判斷病變部位和性質,根據松果體鈣化的移位情況可推斷腫瘤的大致部位。
扣分
4. 肺實變(灶性、肺段、大葉陰影):指終末細支氣管以遠的含氣腔隙肺泡內的空氣被病理性液體、蛋白、細胞或組織所替代。多見於各種急性炎症、滲出性肺結核、肺出血、及肺水腫。X線檢查:實變范圍可大可小,多數連續的肺泡發生實變,則形成單一的片狀緻密影;多處不連續的實變,隔以含氣的肺組織,則形成多個灶性影,邊界模糊。如實變可見占據一個肺段或整個肺葉。當時變擴展致肺門附近,在實變區內可見含氣的支氣管分支影,稱空氣支氣管征。
扣分
5.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橫徑與胸廓最大橫徑之比。心影最大橫徑是心影左右緣最突出一點至胸廓中線垂直距離之和。胸廓最大橫徑是在右膈頂平面兩側胸廓肋骨內緣間連線的長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扣分
二.多選題:(每題 2分,共 分)
1.長骨骺和干骺端結核X線表現有:( A D )
A局限性類圓形,邊緣清楚骨質破壞B易向骨幹方向發展
C破壞區周圍可見骨質增生D破壞區內可見「泥沙」死骨
扣分
2.惡性骨腫瘤的X線表現有:( B D )
A呈膨脹性骨質破壞 B破壞邊緣不整
C病理性骨折後可有少量骨膜增生D 侵入軟組織形成腫塊
扣分
3.醫學影像學包括:( A B C E )
A X線診斷 B CT
C MAI D 心電圖 E ECT
扣分
4.以下觀點正確的是:(C D E )
A只有組織密度存在差別CT、MRI超聲均能成像。
B腹部存在良好的自然對比,平片或透視就可對腹腔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C急腹症平片是首選的檢查方法。D超聲檢查無創傷無痛苦,腹腔內除胃腸道外其它器官是首選的檢查方法E腹腔內游離氣體與腸腔擴張積液積氣,呈階梯排列的氣液平面分別為胃腸道穿孔於腸梗阻的主要X線表現。
扣分
5.胃十二指腸潰瘍的X線表現是( A C E )
A龕影B充盈缺損C黏膜糾集D黏膜破壞中斷
E十二指腸球變形
扣分
三.簡答題:(每題 10 分,共 分
1. 簡述肺部良、惡性腫塊的X線鑒別診斷?
肺內良惡性腫塊的鑒別診斷?
良性:(1).大小:腫塊多在三厘米以下
(2).形態:圓形或橢圓形陰影,邊緣銳利,無毛刺,少數有分葉
(3).密度:密度上均勻,腫塊內出現鈣化或脂肪組織
(4).增強:不強化、輕度強、化環狀強化或明顯強化
(5).周圍:有衛星病灶、過渡充氣、纖維條索
(6).胸膜:近胸膜處有粘連帶及胸膜增厚
惡性:(1).大小:不定
(2).邊緣:多數腫塊邊緣清楚,有分葉或切跡
(3).中心(小):腫塊內可有一至二毫米的空泡征及空氣支氣管證,對診斷肺腺癌有重要價值
(4).中心(大):腫塊可發生偏心空洞,內緣不整並有結節多見鱗癌
(5).強化:實性部分中度強化,壞死部分不規則不強化
(6).周圍:放射狀、短而細的毛刺
(7).胸膜:近胸膜處可見臟層胸膜向腫塊凹陷
(8)肺門:腫塊近肺門側可見紊亂聚擾的血管影
(9).支氣管:可見支氣管直達腫塊邊緣,呈截斷或管壁增厚變窄
(10).轉移或(和)浸潤徵象
2.簡述左心室增大的X線表現?後前位;左心緣向左增大延伸,相反搏動點上移,心尖向下、向外移位。左前斜 左心緣向後凸出,左前斜;轉到60度時左心室仍與脊椎重疊,室間溝前移。左側位;心後下緣膈上食管前間隙消失,心後膈上脊柱前間隙變窄甚至消失。
四.論述題:(每題 15 分,共 分)
腎癌的CT表現?
腎癌CT檢查;腎實質內腫塊,較大可突向腎外,腫塊密度可較均勻(2.5),低或類似周圍腎實質(2.5),偶爾為略高或不均勻,少數腫塊內可見點狀或不規則鈣化灶。增強檢查早期有明顯不均一強化(2.5),其後因周圍腎實質顯著強化而呈相對低密度。腫瘤向外侵犯,致腎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腎筋膜增厚;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瘤栓時,管徑增粗,增強檢查其內低密度充盈缺損;淋巴結轉移為腎血管和/或腹主動脈周圍單個或多個類圓形軟組織密度結節。
2.CT有那些優點?何為CT平掃、何為強化掃描?
1.(1)優點提高密度分辨能力,密度差別≤0.5%即可分辨。
(2).橫斷層掃描無組織結構重疊,定位準確。
(3).密度量化,及組織密度數值顯示即CT值;避免肉眼觀察誤差。
(4).螺旋CT快速連續的三維容積掃描,一定長度范圍內三維容積立體圖像重建,CTA、防內鏡、CT灌注技術等。
2.CT平掃即不靜脈內注射劑的掃描。
3. CT強化掃描即靜脈內注射水溶性有機碘制劑再進行掃描。
3.脊柱結核的X線主要表現?脊椎結核X線脊椎結核占骨結核的40%,兒童、青年以腰椎多,好累及相臨兩個椎體。
椎體結核主要乾酪性骨炎(1)引起松質骨侵蝕破壞,椎體變扁或呈楔形。(2)椎間隙變窄或消失 椎體嵌入融合。(3)乾酪樣物質流入軟組織形成冷膿腫。腰大肌膿腫可見弧形突出。如下胸椎可呈梭形。頸椎咽後壁軟組織增厚,膿腫較久可鈣化。
主要X線表現:(1)椎體破壞變形,(2)椎間隙變窄(3)冷膿腫形成。應同壓縮性骨折和轉移瘤鑒別。
4. 我得系統紅斑狼瘡十年,現在全身水腫血和蛋白3+ 補體總膽紅素總蛋白白蛋白都低。我該咋辦高蛋白飲食嗎
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的十大注意事項
系統性紅斑狼瘡(以下簡寫為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發病與家族遺傳、紫外線照射、體內雌激素水平、某些葯物、食物及感染有關。SLE的表現多種多樣:反復高熱或長期低熱,面頰部蝴蝶形紅斑或盤狀紅斑,口腔粘膜點狀出血、糜爛或潰瘍,關節腫脹、酸痛。SLE還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腎臟,對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SLE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特別青睞青壯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SLE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如有上述表現的人,應當抓緊時間去醫院檢查,以便盡早確診。一旦確診便應配合醫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 醫生在為您治療的同時,會特別提醒您十大項注意事項: 一、注意調養,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中醫學認為,SLE的發病與外邪、飲食、七情所傷有關。憂郁悲傷、喜怒無常、情志不暢都能化火,火邪內盛可傷及五臟六腑而誘發並加重本病。因此,保持情志豁達、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使人體臟腑功能協調,氣血調和,才會有益於疾病恢復。 二、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鍛煉,節制性生活。SLE患者在病情處於活動期時,應卧床休息,病情穩定後適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不宜過勞。適當鍛煉身體,注意節制性生活,病情活動期應嚴格避孕,病情穩定一年以上才可考慮妊娠。 三、注意預防感冒,積極防治各種感染。感冒及各種感染如急性扁桃腺炎、肺部感染、腸道感染都易誘發SLE並加重病情。 四、注意避免皮膚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SLE患者對紫外線特殊敏感(光過敏),故外出時要特別注意。另外,某些食物如香菇、芹菜、草頭(南苜宿、紫雲英),某些葯物如補骨脂、獨活、紫草、白疾藜、白芷等能引起光敏感,應盡量不用。 五、注意戒煙、戒酒。香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能刺激血管壁而加重血管炎症,應戒除。酒性溫烈,會加重SLE病人的內熱症狀,不宜飲用。 六、有一些西葯常能引發或加重本病,注意避免使用。如肼苯達嗪、心得安、氯丙嗪、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金制劑、D-青黴胺、苯妥英鈉、異煙肼、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等。 七、注意有的保健品對SLE病人非旦無益,反而有害。如人參、西洋參、絞股藍及其復方制劑,因含人參皂甙,既能提高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體的體液免疫,這對非SLE的人確實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但對SLE病人,由於這類保健品提高了免疫球蛋白,使免疫復合物增多,激活了抗核抗體,從而可加重或誘發SLE。 八、注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葯品和食品。紫河車(胎盤)、臍帶、蜂皇漿、蛤蟆油、某些女性避孕葯均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SLE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注意不吃羊肉、狗肉、馬肉、鹿肉、驢肉。這類肉食品性溫熱食,用後不僅會加重SLE病人的內熱症狀,而且臨床上發現有個別病人吃了這類肉類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後果。 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多種維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狼瘡性腎炎病人長期有蛋白從尿中丟失,故應及時補充。較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有牛奶、雞蛋、瘦肉、魚等。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對防治SLE的某些症狀大有裨益,應多加補充。
SLE病人如何判斷疾病是否活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據上海的流行病學調查,患病率約為70/1O萬,女性約為1/1O00,估計我國約有100萬SLE患者。 由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未明,這為本病的根治帶來了困難。但隨著近代免疫學的飛速發展,對本病的發病機制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同時,先進的免疫診斷技術、診斷標准和免疫治療措施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SLE的早期診斷率,改善了該病的預後。 1963年Jessar等報道SLE的五年生存率僅2O%,1973年Dubois等報道10年的生存率為57%, 199O年Reville等及1993年陳順樂等分別報道的10年生存率皆達84%,說明近2O年來本病的預後有了顯著改善。 SLE的病人只要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多數病人能處於長期緩解,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SLE 患者病情緩解後,亦需要經常關注自己的病情有無活動,一旦發現疾病有活動跡象,應及時與專科醫生取得聯系。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病情有無活動呢?了解以下幾點,對自我判斷有很大幫助: 1.自我感覺有無乏力、易疲勞。正常情況下,病人如出現較之平時容易疲勞,經休息後沒有明顯改善,就應想到病情活動可能。 2.關節(如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膝關書、踝關節等)疼痛、紅腫,可伴晨僵或有關節積液。 3.新出現的皮疹(如頰部紅斑、盤狀紅斑、凍瘡樣皮損、多形性紅斑樣皮損、血管炎性皮膚病變、甲周紅斑等)或原有皮疹加重。 4.無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瀉、尿頻尿急尿痛等感染情況存在下,不明原因的發熱或不明原因的血沉明顯增高。 5.新出現或經常發作的口腔或鼻部潰瘍。新出現的或經常發作的斑塊狀或彌漫性脫發。 6. 胸膜炎症是SLE患者最常見的肺部病變。患者常主訴胸痛,隨呼吸運動或體位變換而加重。SLE的心臟病變中,以心包炎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鈍痛,或尖銳性胸痛,隨呼吸、咳嗽或吞咽動作而加重,身體前傾時胸痛減輕。如果病程中出現以上情況,應去醫生處檢查。 7.若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血小板、血色素低於正常水平或小便常規中出現尿蛋白、紅細胞,應考慮是否有疾病活動。 8.不明原因的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經過抗感染及對症處理後沒有好轉,應考慮到是否有狼瘡性胃腸道活動存在。 9.如果SLE患者出現幻覺、妄想、被控制感等思維障礙,輕躁狂、抑鬱等精神症狀,意識障礙、定向力障礙、計算不能等器質性腦病綜合征及嚴重而持續的頭痛、抽搐等,應考慮SLE的中樞表現,應及早就診。 總之,要全面地判斷了解自己病情的變化,定期去醫生處隨訪,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這是SLE治療策略中很關鍵的一環。
激素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激素是治療紅斑狼瘡中最主要的抗炎,免疫抑制葯物。皮質激素治療紅斑狼瘡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不長的歷史上,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不斷的摸索,有斷探討過程中,人們總結出任何葯物的應用都有其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就激素來說,用得好可說是救命葯,把其比喻為通往健康之路的橋梁也不為過,但用得不好,激素又可成為毒葯,其副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總體來說,其副作用多數與劑量和治療持續時間有關。 1、感染:因為能抑制機體對炎症的反應,而使機體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因此,表淺的或輕微的感染可能演變為全身性感染,靜止期感染可能轉變為活動性感染,能使潛在的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等活動和擴散,所以平時應注意預防感染,細心觀察病情,必要時及時減量並停用,而當有急性感染中毒發生時,必須與足量、有效的抗菌葯物配合應用,合並結核者與足量的抗結核葯同用。 2、體態改變:許多激素治療的患者可發生體態的改變,以致影響患者的精神,情緒,由於長期應用激素可使脂肪重新分布,患者可出現滿月臉、水牛背、軀乾肥胖、四肢瘦小向心性肥胖等體態改變,還可出現痤瘡、多毛、皮膚紫紋等影響美容。 3、糖尿病:激素可增高肝糖元,補充血糖,誘發糖尿病,應用大量皮質激素時應注意觀察血糖、尿糖變化,發生高血糖則應給予降糖葯治療,必要時可應用胰島素治療,但隨著激素用量的減少,降糖葯或胰島素用量可減少。 4、骨質疏鬆:激素可使骨質脫鈣,變為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即指單位體積骨量的減少,就好象蓋房子減少了鋼筋用量一樣,很容易造成骨折。無菌性骨壞死,尤其是發生在股骨頭的骨壞死也是一種常見的並發症,但其發病機理可能是由股骨頭血液循環障礙與毛細血管炎所造成的骨股頭壞死,因其壞死原因不是細菌感染而致,也稱之為無菌性股骨頭壞死。所以長期用激素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做骨密度測定,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在服用激素時,加服維生素和鈣制劑,這樣可減輕皮質類固醇所致的骨質減少,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促進骨骼的血液循環, 促進新陳代謝,對防治骨質疏鬆與股骨頭壞死有一定的幫助。補鈣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患者務必要持之以衡,堅持不懈,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5、消化性潰瘍:激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的消化液常可造成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甚至穿孔出血,患者如出現消化道症狀,在服用激素時應與制酸劑同服,以保護胃粘膜免受損傷,臨床常用的有雷尼替丁,陳香露百露等,可作為口服激素葯的協同用葯常規使用。 6、電解質紊亂和高血壓:激素可導致水鈉瀦留而引起水腫,有很多患者出現高血壓,由於鉀排泄增多,患者常有低鉀發生,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明顯的周圍性水腫病人應選用對水鹽代謝影響小的激素類,定期檢查患者的電解質平衡狀況。激素類葯物治療常並發高血壓,尤其是狼瘡腎的患者,此時,一方面盡量減少激素用量,一方面使用合適的抗高血壓葯物,如心痛定、開搏通等。盡管有些抗高血壓葯物可能對狼瘡體質帶來副作用,但在權衡了利弊之後仍需果斷使用。 7、其他:大量應用皮質類固醇時患者可明顯的出現興奮,易激惹,欣快感,神精過敏,失眠,也可出現抑鬱症或精神病,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可出現肌無力,肌萎縮,甚至肌炎,眼壓增高,甚至青光眼,皮質腺功能減退等。月經不調甚至閉經也是很常見的。
如何應用中葯對抗激素的副反應?
(2002-01-25 10:04:50)
激素治療紅斑狼瘡時,由於劑量較大,應用時間較長,常出現副反應,而加用中葯後可以明顯減少副反應的發生,常見的副反應有興奮失眠,柯興氏征,骨壞死,高脂血症,糖尿病,胃部疼痛等。患者的興奮可以達到整夜不眠,煩燥,激動,類似精神病發作等,宜配合中醫鎮心寧神治療,應用酸棗仁湯加減,主要葯物有酸棗仁、夜交藤、知母、甘草、硃砂、黃連、琥珀粉、磁石等。出現柯興氏征,表現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等,屬中醫的水虧火旺、濕濁內停,用滋陰清熱、化濕利尿法治療,選用地麥四苓散,主要葯物生地、麥冬、茯苓、澤瀉、豬苓、白術等,激素可引起無菌性骨壞死,多見於骰骨頭及骨關節,出現牽拉性疼痛,繼而出現局部循環障礙,骨壞死,應在停減激素的基礎上加用中醫補腎活血法治療,應用六味地黃丸加味,以牛膝、蜈蚣、杜仲、川斷、毛冬青、接骨木、川穹、丹參、甘草等煎湯送服六味地黃丸治療。激素的另一個副反應是引起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可以選用瀉濁降脂的中葯,主要有澤瀉、決明子、大黃、山楂、蓮子心、枸杞子等。激素能促進糖元異生,降低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有一些患者在應用激素治療時會出現葯物性糖尿病,血糖升高,尿糖陽性,還可以出現口渴多食多飲多尿等三多症狀,屬中醫的陰虛內熱症,中葯加用生地、知母、生石膏、花粉等葯,長期服用中葯還可以減少激素升糖的副反應。激素能誘發和加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嚴重者可引起出血,加用辛開苦降,和胃理氣的葯物能起到中和與抑制胃酸、調節胃腸動力、保護胃粘膜、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葯物為半夏、瓦欏子、佛手片、白豆寇、廣鬱金、枳殼等。 總之激素與中葯配合應用,治療作用得到加強而副反應則明顯減少。
紅斑狼瘡患者應如何調配飲食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損害多系統多臟器的自身免疫病,在發病過程中往往伴隨發熱現象,屬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在治療該病時,不但要正確使用葯物,更應該調配好患者飲食,因為自古就有葯食同源之說,調配好患者飲食,不但能增強患者體質,更能協助葯物使其發揮最佳療效。 紅斑狼瘡患者的飲食調配原則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鹽、低糖、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鈣的食物。紅斑狼瘡患者50%以上有明顯的腎臟損害,蛋白質常常從尿中大量丟失造成低蛋白質血症,水腫,引起身體的很多病理變化,因此必須及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補充的蛋白質要以動物性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牛奶,雞蛋,瘦肉等。食入量要適當,瘦肉每天每人不超過2兩,雞蛋不超過兩個,如果食入量過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還增加腎臟負擔,腎病尿蛋白陽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類及豆製品。從臨床看,紅斑狼瘡病人能量代謝發生障礙,在形成低蛋白血症的同時,有的還形成高脂血症,特別是當病人伴有發熱時,消化功能降低,故宜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富含脂肪的大魚大肉。侵害腎臟的病人,大多伴隨水腫,在單採用激素治療時,又會導致水鈉瀦留,因此要限制病人的食鹽攝入量,給予低鹽飲食,以免水腫症狀加重。 激素是治療紅斑狼瘡的首選葯物,在紅斑狼瘡患者長期使用激素後,常可影響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而使胰島素分泌減少,使糖代謝功能發生紊亂,嚴重者可形成糖尿病。所以在長期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中,提倡少食高糖食物,限製糖的攝入量,是十分必要的。紅斑狼瘡的病理基礎是全身性血管炎,此時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現內臟器官的炎症表現或出現雷諾氏現象,因此要多吃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長期服用激素治療的患者,可引起鈣磷代謝紊亂,骨鈣丟失,造成骨質疏鬆,嚴重者可造成骨壞死,因此平時除常規服用補鈣劑以外,還應多吃一些含鈣食物。
紅斑狼瘡病人的飲食禁忌
紅斑狼瘡的忌口問題在民間流行的比較混亂,就是在不同的醫生那裡,說法也大相徑庭。甚至有個別人故弄玄虛,把除了白面及少數青菜以外的東西,都開列到忌口的食物中去,弄得人們無所適從。這樣做是沒有依據的,而且時間一長還會影響患者的營養情況,在臨床觀察中,確實某些食物會誘發或加重狼瘡病情,排列如下,以便患者參考: 1、海鮮。老百姓俗稱發物。有些紅斑狼瘡患者食用海鮮後會出現過敏現象(本病患者大多為高過敏體質)誘發或加重病情。 2、羊肉、狗肉、鹿肉、桂園。性溫熱,紅斑狼瘡患者表現為陰虛內熱現象者。食後能使患者內熱症狀加重。 3、香菜、芹菜。久食引起光過敏,使患者面部紅斑皮損加重,故不宜食用。 4、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等能加重患者內熱現象,不宜食用。 5、絕對禁止吸煙,飲酒。 實際上紅斑狼瘡的忌口是十分復雜的,也是因人而異的,上述所列這些禁忌也只是相對一般而言的,由於個體差異較大,個別問題還應個別對待。掌握的原則是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是"肆無忌憚",患者可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適當掌握。
紅斑狼瘡是否遺傳
由於紅斑狼瘡患者大多數為育齡期婦女,因此紅斑狼瘡有沒有遺傳性這個問題自然就成了患者及其家屬十分關注的問題。大量的遺傳流行病學調查證明,紅斑狼瘡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人們發現紅斑狼瘡患者的近親發病率為5~12%,在異卵攣生者中發病率則為23~69%,這說明遺傳和本病的發生有關,從遺傳基因角度看,在人類第六號染色體的短臂上有一種稱為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的東西,它由多種基因組成,與人類的遺傳有密切的關系。HLA分為I類,II類,III類基因。研究發現,HLA-II類分子與紅斑狼瘡的易感性和紅斑狼瘡發病過程中多種自身抗體的形成有密切關系,通過檢測,攜帶HLA-DR2,HLA-DR3基因者的紅斑狼瘡發病率遠遠高於正常對照人群,這也證明了該病的遺傳傾向。但是在臨床上我們也看到很多紅斑狼瘡患者所生子女非常健康,並不得紅斑狼瘡。實際上,紅斑狼瘡的發病原因,是包括了感染、內分泌和環境影響在內的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臨床發現精神因素是誘發和加重本病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據此,只能說紅斑狼瘡有遺傳傾向,而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因此紅斑狼瘡患者大可不必過分擔心自己的病會遺傳給自己的子女。
狼瘡緩解後激素如何減量?
狼瘡緩解後,激素應逐漸減量。減量方法不當,會引起狼瘡復發。有兩種減量方法應當避免。其一、有的患者家住偏遠地區,購葯不方便,激素用完後,就停用激素。其二、有的患者,特別是年輕女性,擔心體形改變,往往激素減量過快。以上兩種情況可能會引起狼瘡復發。 大多數病人希望醫生告訴一個具體方法,比如多少天減一片,多長時間減完。實際上每個病人的病情都不一樣,每個人對葯物的反應也不一樣,很難說出一個固定方案,但可說出幾條應該遵循的原則。病情基本控制後,可開始減量。日服劑量為40mg以上時,每次可減10%,約為一片強的松。每一、二周減一次。日服劑量為25mg時,減量速度漸慢,間隔4~8周為宜。每次減量前都要注意有無新出現的低熱、倦怠、皮疹、肌痛、關節痛、口腔潰瘍、脫發等變化,化驗項目中要注意有無補體減低,抗ds-DNA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滴度增高,有無蛋白尿和血象的變化。如果症狀和化驗都無問題,可繼續減量 。如懷疑有復發的可能,應停止減量,密切觀察。一般有腎炎、血小板減少、間質肺炎等重要臟器受累的病人,往往需要一個15~10mg/日的維持量,不一定全部減完。
5.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的介紹
醫院概況
1986年,中山醫科大學派出以梅驊教授為首的醫療團隊支援深圳特區衛生事業,組建了中山醫科大學深圳醫療中心。1997年升級為中山醫科大學深圳泌尿外科醫院。同年,「中國試管嬰兒之父」中山醫科大學庄廣倫教授在本院創建深圳首家試管嬰兒中心,也是首批獲得衛生部門批准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生殖醫學中心之一,最早為深圳市民提供第一代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服務。2003年因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醫院改制並更名為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醫院以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度的責任感承載生命為己任,致力於建設以生殖醫學為主體,具有領先技術、現代化、區域性的專科醫院。
醫療服務
2009年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醫院由羅湖搬遷至福田中心區,辦醫條件顯著改善,同年成立生殖與遺傳研究所。截至2019年10月31日,醫院共有職工377人,其中醫務人員232人,中高級職稱78人,碩博士49人,海外高層次人才3人。生殖醫學中心的試管嬰兒治療連續三年均超過5000取卵周期且逐年遞增,排名深圳第一。截至目前,經我院輔助生殖誕生的試管寶寶已近30000名。在深圳市醫療行業公眾滿意度調查中連續多年獲得全市社會辦醫院滿意度前三名的優異成績,連續十餘年榮獲深圳市醫保信用等級AAA級單位。在丁香園及麥肯錫發起的「中國醫療機構最佳僱主評選」中,我院連續高分獲評為最佳僱主單位。
科研創新
醫院於2006年開始探索性開展生殖免疫學研究,並於2010年正式成立生殖免疫診療中心,以解析復發性流產及反復胚胎種植失敗的病因學和探索臨床干預方案為目標。我院科研秉承科研「源於臨床,服務臨床」的理念,圍繞臨床面臨的實際問題開展應用性基礎研究及前瞻性臨床研究,以期實現對患者的精準診療。近10年來,我院先後組建深圳中山生殖與遺傳研究所、深圳市優勢醫學重點學科(群)-生殖實驗室、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深圳市圍著床期生殖免疫重點實驗室、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廣東省圍著床期生殖免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承擔國家及省市級科研課題56項,科研經費近3000萬元,發表科研論文465篇,其中SCI論文近60篇,授權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8項。同時,我院科研人員承擔了包括《Seminars
in Immunopathology》、《Human Reproction》、《Scientific
Report》、《Repro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ctive Immunology》、《Journal of
Reproctive Immunology》在內的10餘本雜志的審稿義務,年均審稿超過50篇。
國際交流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的學科建設立足國際化視野,自成立之初便向國內外最優秀的研究機構學習。2014-2017年,我院連續主辦或合辦四屆「國際生殖免疫新進展學術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國內外免疫學、風濕免疫學及生殖免疫學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就生殖免疫學前沿進展、年度最受關注的熱門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方向展開精彩的報告與交流。2018年,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與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聯合承辦了「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洲生殖免疫大會」,進一步加強我院與國內外生殖免疫領域學者的聯系與合作。此外,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臨床醫生與科研人員多次受邀參加各類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並在會上做精彩報告和演講,彰顯了我院在生殖免疫學領域的影響力。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通過多種合作形式,不斷提升團隊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醫院引進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李大金教授為首的生殖免疫診療創新團隊,成立生殖免疫聯合研發中心。2017-2018年,我院與武漢大學等單位聯合榮獲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我院先後聘請了Udo
Markert教授, Gil Mor教授, Joanne Kwak-Kim教授, Yehuda Shoenfeld教授, Wenwei
Tu教授及Surendra Sharma
教授等國際知名教授作為科學顧問。我院重視人才培養,近年來,醫院派遣了大量骨幹醫生和科研人員前往國內外知名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深造學習,這些人才正逐步返院服務,為我院學科平台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