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劉忻
1. 牡丹江今年氣溫是歷史最高嗎
牡丹江
(黑龍江省地級市)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牡丹江市黑龍江省省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黑龍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東北東部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和黑龍江的重要開放門戶。全市總面積3.8827萬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年末,總人口278.5萬。
牡丹江市,因黑龍江省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橫跨市區因而得名。牡丹江市已開發利用的主要風景名勝古跡及人文景點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和牡國家自然保護區、雪鄉滑雪場、牡丹峰滑雪場、八女投江紀念群雕、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及冬季在牡丹江江面上建設的雪堡等。
城市網路景點美食文化人物歷史建設學校
快速導航
旅遊預測
中文名稱
牡丹江市
外文名稱
Mudanjiang City(英語)、Муданьцзян(俄語)
別 名
中國雪城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
下轄地區
4市轄區、5縣級市、1縣
政府駐地
江南新區
電話區號
0453
郵政區碼
157000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東南部
面 積
3.8827萬平方公里
人 口
278.5萬人(2012年)
方 言
東北官話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鏡泊湖風景區、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楊子榮烈士陵園等
機 場
牡丹江海浪機場
火車站
牡丹江站
車牌代碼
黑C
行政區劃代碼
231000
行政代碼
231000
GDP
1318.4億元(2015年)
市 花
牡丹花
市 樹
雲杉
市 歌
我的牡丹江
高等學府
牡丹江師范學院、牡丹江醫學院等
城市名人
韓庚、潘長江、董璇、斯琴高麗等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張雨浦、市長劉忻
目錄
1 歷史沿革
▪ 古代歷史
▪ 近現代歷史
2 地理環境
▪ 位置
▪ 地貌
▪ 氣候
3 自然資源
4 行政區劃
▪ 區劃沿革
▪ 區劃詳情
5 人口
6 經濟發展
▪ 農業
▪ 工業
▪ 固定資產
▪ 國內貿易
▪ 招商引資
7 社會事業
▪ 科學教育
▪ 廣電體育
▪ 社會保障
▪ 友好城市
8 交通運輸
▪ 航空
▪ 鐵路
▪ 公路
9 旅遊信息
▪ 風景名勝
▪ 小吃特產
▪ 地標街景
10 城市榮譽
11 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
歷史沿革
編輯
古代歷史
牡丹江市歷史照片 (44張)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稱為滿洲族,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1]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
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
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
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
老光華街
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從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帝國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
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愛新覺羅·孟特穆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州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州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
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
老西三條路
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漢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現代歷史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地區。
老太平路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區,當時的地圖記載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點綴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分散居住,屬於寧安第五區管轄。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從此,人口不斷增加,牡丹江站開始迅速發展。
1907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屬吉林省寧安府管轄。民國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襲清制,仍歸吉林管轄。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五縣。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當時的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
牡丹江老汽車站(現文化廣場)
1945年8月14日,蘇聯紅軍進駐牡丹江。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同年8月18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受東北黨委員會派抗聯幹部20餘人進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衛戍司令部,維持剛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府成立,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擔任市長。隨後延安幹部團團長張聞天等高級幹部陸續到達牡丹江市,張聞天同志以中共中央東北及駐牡丹江地區代表的身份,指揮和領導了這里的工作。[2]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的東南部,地處中、俄、朝合圍的「金三角」腹地,北鄰哈爾濱市的依蘭縣和七台河市的勃利縣,西鄰哈爾濱市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縣,南鄰吉林省的汪清縣、敦化市,東鄰雞西市、雞東縣,並與俄羅斯接壤。[1]
地貌
市區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個地區凸現山勢並且連綿起伏,亦縱橫河流,被稱為「九分山水一分田」。地形則是以山地,丘陵為主,呈現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四種地質形態。全市平均海拔高度230米,牡丹江地區的海拔最高處位於張廣才嶺的白突山,其海拔高度為1686.9米;而海拔最低地區則是位於綏芬河市與俄羅斯的邊境地區,為86.5米。[1]
氣候
牡丹江市東南瀕臨日本海,相距1000km。受海陸巨大熱力差異的影響,形成海洋(半濕潤型)中溫帶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冬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寒冷乾燥。牡丹江地處盆地,四面環山,四季分明。西部山脈阻擋沙塵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地區免受沙塵天氣。[1]
自然資源
編輯
全市共有林地面積244.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2.3%。樹種有25科百餘種,主要優質木材有紅松、落葉松、樟子松、雲杉、冷杉、水曲柳等。林區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各種可開發利用的野生經濟植物2200餘種,其中葯用植物500餘種,年貯量20餘萬噸,主要品種有山參、細辛、刺五加、黃芪、杜鵑、五味子、桔梗、防風等。可食用的山野菜有80餘種,其中蘑菇、木耳、松茸、蕨菜、薇菜、刺老芽等被視為「山珍」、「天然無污染綠色食品」,暢銷海內外,年蘊藏量40萬噸。可開發利用的山野果有紅松籽、榛子、山核桃、山葡萄、刺玫果等15種,年貯量15萬噸。此外,在林區還棲有東北虎、梅花鹿、狍子、黑熊、野豬、狐狸等18科53種珍稀野生動物。鳥類資源有48科256種。[1]
截至2012年,已發現的礦產有煤、黃金、大理石等78種。旅遊資源豐富,全市境內擁有可開發的景點450餘處,其中,自然景觀約有270處,人文景觀約有l80處,已開發並具備接待能力的自然、人文景觀230處。[1]
行政區劃
編輯
區劃沿革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2月,沙俄修築中東鐵路,建牡丹江站。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7月,鐵路全線通車後,沙俄將鐵路沿線兩側,劃為其附屬地。附屬地的行政權、司法權、設警權、駐軍權以及森林、礦產、土地的開發、經營管理權,均被沙俄中東鐵路局(亦稱俄國鐵路公司)攫取。車站周圍設立居民組織自治會,具體掌管工交、財經、民政、文教衛生等事宜。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撤銷寧古塔副都統,寧安府劃歸綏芬廳管轄。1910年改綏芬廳為寧安府,歸吉林行省管轄,牡丹江境域屬寧安府管轄。
民國初年沿襲清制,牡丹江地域仍歸吉林省寧安府(後稱縣公署、縣政府)管轄,今市郊乜河,屬寧安縣第五行政區團聚鄉所在地,為當時境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牡丹江站兩側歸哈爾濱中東鐵路公司督辦公署轄屬。[3]
1920—1930年,中東鐵路哈爾濱地畝管理局在牡丹江站周圍地段發放過三次街基號,街路地段不斷擴大,人口繼續增加,店鋪作坊日益興起,逐步形成集鎮。寧安縣第五區的政治、經濟活動中心很快從乜河轉移到火車站周圍。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及乜河、鐵嶺河、卡路、海浪、南嶺(今勝利村)等地。1933年7月,將東省特別區改為北滿特別區(1936年1月撤銷);將中東鐵路改為北滿鐵路。1934年10月,將寧安等縣劃為新成立的濱江省管轄。今牡丹江市大部分境域仍屬寧安縣五區。1935年,偽滿洲國當局成立濱江省牡丹江辦事處。1936年12月圖們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通車後,牡丹江新站(即今火車站,原稱寧北站),成為貫穿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1937年7月1日,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5縣。在偽省公署內設立牡丹江市政籌備處(即市正式建置的前身)。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時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市。
1943年10月1 日,日本侵略者為使國境地帶的軍事管轄區域和行政管轄區域一致起來,以加強其「國防要塞」和行政機構,設立東滿總省,轄牡丹江省、東安省和間島省(今吉林省延邊地區),共3市16縣。總省省會設在牡丹江市。
1945年5 月28日,撤銷東滿總省,劃出間島省;將原牡丹江省和原東安省合並,設立東滿省,轄2市11縣,省會仍設在牡丹江市。當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
1945年8月18日,在蘇聯紅軍駐軍幫助下,成立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同年8月下旬,受東北黨委員會派遣的金光俠、陶雨峰、喬書貴等抗聯幹部,隨同蘇聯紅軍進入牡丹江市,於當月25日成立中共牡丹江市委員會,隸屬中共牡丹江地區委員會領導。10月14日,牡丹江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接收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建立在中共領導下的牡丹江市民主政府。
1946年4月8日至10日,綏寧省首屆臨時參議會在本市召開,成立綏寧省政府。牡丹江市劃屬綏寧省領導。
1946年10月7 日,綏寧省撤銷,成立東北政聯直屬牡丹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牡丹江市隸屬牡丹江專員公署領導。
1947年8 月20日,牡丹江專區與東安專區合並,成立牡丹江省,牡丹江市隸屬牡丹江省領導。
1948年7月9日,撤銷牡丹江省建制,並入松江省,牡丹江市為松江省直轄市。
1949年5月27日,牡丹江市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
1954年6 月19日,松江省建制撤銷,與黑龍江省合並。統稱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劃為黑龍江省直轄市。 1955年3月24日,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改稱牡丹江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6月18日,牡丹江市劃歸牡丹江專員公署領導,變為地轄市。
1960年4月5日,寧安縣由牡丹江專員公署管轄改為牡丹江市管轄。1962年9 月22日,又將寧安縣劃回牡丹江專員公署。
1966年2月8日,牡丹江市由地轄市又改為黑龍江省直轄市。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牡丹江市人民委員會受沖擊。1967年1月,市人委被「造反派」接管。
1967年3 月30日,撤銷牡丹江專員公署,成立牡丹江地區革命委員會(以下簡稱地革委),牡丹江市隸屬牡丹江地革委領導。
1967年4月8日。撤銷牡丹江市人民委員會,成立牡丹江市革命委員會(以下簡稱市革委)。4月19日市革委召開成立大會,並發布《第一號通告》。
1968年2月6日,根據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潘復生的指示。市革委和地革委機構合並,統稱牡丹江地革委。撤銷牡丹江市建制,原市轄的先鋒(西安)區、東風(東安)區、愛民區和郊區直接由地革委領導。並在地革委內部設城市工作部門,具體管理協調各區工作。
1973年9月1日。牡丹江地、市革委分設,恢復牡丹江市建制,仍歸牡丹江地革委領導。地革委直轄的東風區、先鋒區、愛民區、陽明區(1970年10月新成立)和郊區重新劃回市管轄。
1979年2月8日,牡丹江地革委改稱牡丹江行政公署。牡丹江市革委仍隸屬牡丹江行政公署領導。 1980年12月1日,牡丹江市革委改稱牡丹江市人民政府,仍歸牡丹江行政公署領導。
1983年9月29日,牡丹江地、市合並.撤銷牡丹江行政公署建制。牡丹江市為省轄市,實行市管縣的領導體制。除原行政公署管轄的雞東縣劃歸雞西市外,牡丹江市管轄原行政公署管轄的海林、寧安、林口、穆棱、東寧、密山、虎林7縣、綏芬河1市(代管)和市內的西安區、東安區、愛民區、陽明區、郊區5個區。同年10月17日,合並完成,正式辦公。[3]
1986年,設立鏡泊湖市,由牡丹江市代轄。
1987年,撤銷鏡泊湖市。
1988年,撤銷密山縣,設立密山市。
1992年,撤銷海林縣,設立海林市。[3]
1992年10月5日,密山市改由雞西市代管。
1993年6月14日,國務院批准將虎林縣劃歸雞西市管轄。
1993年,撤銷寧安縣,設立寧安市。
1995年,撤銷穆棱縣,設立穆棱市。[3]
1997年,撤銷牡丹江市郊區。
2010年5月19日,穆棱市磨刀石鎮、林口縣五林鎮和海林市海南朝鮮族鄉劃歸牡丹江市,磨刀石鎮、五林鎮劃入陽明區,海南朝鮮族鄉劃入西安區。
望採納
2. 黑龍江的明星有哪些
劉忻 韓庚 孫悅 陳紅 殷秀梅 張咪 萬山紅 張繼紅 安又琪 付笛聲 牟玄甫 馮曉泉 李雙江 郭頌 劉和剛 湯潮 陳旭(蛟龍) 刁寒 陳妃平
演 員: 趙文卓 任泉 李冰冰 孫紅雷 吳若甫 薛佳凝 沈傲君 於莉 傅藝偉 王璐瑤 劉丹 劉佳 任天野 姜鴻波 胡亞捷 周小斌 原華 任程偉 何琳 丁嘉麗 賈乃亮 馬蘇 鮑蕾 鮑莉 劉崴崴 李穎 寇振海 張譯 張國強 遲志強老師 高強老師 彭玉老師 杜雨露老師 劉江老師 李明啟老師 程礪老師 姜黎黎老師 呂曉禾老師
相聲小品: 黃宏 潘長江 師勝傑 博林 劉流 鄒德江
3. 黑龍江省都有哪些明星
孫 悅: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祝你平安》
李 健: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中學時代》
李雙江: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紅星照我去戰斗》
張 咪:黑龍江伊春人,歌曲《藍藍的夜,藍藍的夢》.
馮曉泉: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冰糖葫蘆》
付笛生: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知心愛人》
殷秀梅:黑龍江鶴崗人,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
陳 紅: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常回家看看》
孫彥軍:黑龍江巴彥縣人,影視《三國演義》
吳若莆: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影視《牽手》《紅色警戒》
彭 玉: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東北一家人》
王璐瑤: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雪山飛狐》
馬 蘇: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大唐歌妃》《絲路豪俠》
徐錦江:黑龍江牡丹江人,影視《省港旗兵》
呂小品:黑龍江伊春市人,影視《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
任 泉: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影視《都是天使惹的禍》《少年包青天》
孫紅雷: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永不瞑目》《軍歌嘹亮》
李冰冰:黑龍江五常市人,影視《少年包青天》《一腳定江山》
趙文卓: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方世玉》《霍元甲》《風雲》
沈傲君: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神醫喜來樂》《大唐情史》
薛佳凝: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我愛河東獅》《粉紅女郎》
傅藝偉: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紅樓夢》《封神榜》《大馬幫》
鮑 蕾: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危情24小時》《啼笑因緣》
黃 宏:黑龍江哈爾濱人,小品《超生游擊隊》《打撲克》
潘長江:黑龍江省東寧縣人,小品《橋》《過河》《迎親》
師勝傑:黑龍江哈爾濱人,相聲《肝膽相照 》《小鞋匠的奇遇》
鄒德江: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央電視台《周末喜相逢》欄目的主持人。
卓 林:黑龍江哈爾濱人,相聲《如此指導》《常言說》
刁 寒: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歌曲《花好月圓》
萬山紅:黑龍江省伊春市人,歌曲《公僕贊》、歌劇《白毛女》
楊洋、金彪: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我給青春一個吻》
思濃、思雨:黑龍江哈爾濱人《雙雙飛》《竹馬沙沙》
宋雪萊: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雪花飄來》《風中的無腳鳥》。
張繼紅:黑龍江哈爾濱人,歌曲《戲說乾隆》片頭曲演唱者
金鐵霖: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音樂教育家
劉錫津: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央歌劇院院長、著名作曲家
付 林:黑龍江富錦市人,作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媽媽的吻》
安又琪:黑龍江雞西市人,歌曲《你好,周傑倫》
陳妃平:黑龍江安達市人,歌曲《永遠到底有多遠》《那就好好過吧》
賈乃亮: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紅拂女》《楊門虎將》《北京假日》
齊 豫:黑龍江東寧縣人,歌曲《橄欖樹》
趙明義:黑龍江哈爾濱人,黑豹樂團鼓手
薛 飛:黑龍江哈爾濱人,影視《281封信》《水晶之戀》
齊 秦:黑龍江省東寧縣人,歌曲 《相約在冬季》
韓 庚: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韓國SM企劃的13人組合Super Junior成員
郭東臨:黑龍江大慶市人,小品 《路口》《有事您說話》
任天野: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影視《情有千千結》《雪花女神龍》
4. 劉忻的人物履歷
1987年09月--1992年02月,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助教;
1992年02月--1995年05月,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人事處技術幹部科工程師、副科長;
1995年05月--1995年12月,哈爾濱工程大學211工程辦公室主任科員;
1995年12月--1998年09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外事處副處長、副研究員並主持工作(期間,1996年7月-1998年2月,掛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人事教育局副處長);
1998年09月--2001年01月,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
2001年01月--2001年12月,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
2001年12月--2005年06月,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期間,2005年4月任正局級);
2005年06月--2008年09月,哈爾濱市平房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
2008年09月--2008年12月,哈爾濱市平房區委書記、政府區長;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哈爾濱市平房區委書記;
2009年11月--2012年01月,哈爾濱市平房區委書記、兼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2年01月--2013年04月,哈爾濱市委常委、兼平房區委書記、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3年04月--2013年12月,哈爾濱市委常委、哈爾濱市政府黨組成員、兼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3年12月--2014年01月,牡丹江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
2014年01月--,牡丹江市委副書記,市長、黨組書記。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5. 大家好!我是牡丹江人,現就讀於沈陽音樂學院,從小學習鋼琴、視唱練耳、樂理、和聲等,請問哪有生源我
沈陽音樂學院,讓我聯想到劉忻。。。。。她也是那個學院,她是自己打拚的,參加些比賽之類的
6. 黑龍江省政府新任副省長是誰
最近沒有新任。
11月2日綜合報道 據吉林長春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日,長春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中央及省委決定,劉忻同志任長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長春市市長候選人。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劉忻,1965年1月生,長期在黑龍江省工作,曾任哈爾濱市委常委,牡丹江市長,牡丹江市委書記等職務,今年1月任黑龍江省副省長。原任長春市市長的劉長龍今年8月辭去市長職務。
7. 劉忻的介紹
劉忻,1965年1月生,漢族,陝西西安人,1987年9月參加工作,1991年4月入黨,哈爾濱工程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現任牡丹江市委副書記、市長。
8. 劉忻的任免信息
2014年1月6日,在牡丹江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任命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決定代理市長
2014年1月16日,在牡丹江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補選為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9. 龍廣高校台的大事記
10月26日,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高校廣播網(龍廣高校台)正式開播。
11月23日,黑龍江高校廣播網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園主持人大賽。
12月5日,高校廣播網開展迎接大冬會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宣傳活動。
12月10日,高校廣播網邀請穿越羅布荒原的雷殿生做客直播間。
12月11日,高校廣播網與大冬會推進委辦公室、哈爾濱團市委主辦「哈爾濱第二十四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文明禮儀形象大使』評選活動」。 1月11日,龍廣高校台主辦「大冬會文明禮儀形象大使評選活動」決賽暨頒獎晚會並在哈爾濱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3月2日,龍廣高校台推出「三型校園」主題報道活動。
4月16日,龍廣高校台與龍廣在線網站同步推出與絕症勇敢戰斗大學生的播客日記《生命的驪歌》,引起轟動。
4月21日,龍廣高校台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閃亮的青春」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5月10日,龍廣高校台組織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志願服務」系列活動。
5月12日,龍廣高校台策劃了《5·12,中國愛》——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別節目。
5月末至6月末,龍廣高校台主辦「美麗心靈」黑龍江高校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
6月13日,龍廣高校台主辦「2009哈爾濱高考報名志願咨詢會」活動。
5月至6月,龍廣高校台推出2009龍江平民音樂會校園巡演活動。
7月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批復同意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開辦第九套節目高校廣播,播出時稱「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高校廣播」。
7月12日,龍廣高校台承辦「2009哈爾濱國際啤酒節」閉幕式。
8月15日,龍廣高校台在哈爾濱火車站廣場舉辦迎新活動。
9月16日,龍廣高校台推出抗甲型H1N1流感特別活動——溫暖校園,愛動你我。
11月1日,龍廣高校台成立「龍廣高校台駐校園記者站」。
12月7日,龍廣高校台主辦「2009冬季大型招聘會」。
12月9日,龍廣高校台推出「12.9我與龍江共奮進,我與祖國同發展」為主題的比賽活動。
12月27日,龍廣高校台推出黑龍江首屆高校冰雪趣味運動會。 2月13日,舉辦大型春節特別行動《一起過大年》。
3月13日,推出5小時現場直播活動--「信心之春,相約高校」2010哈爾濱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
4月9日——5月27日,「為愛歌唱」龍廣高校台走進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東北林業大學校園系列歌會,共計五場演出。
5月9日,承辦「我為家鄉種棵樹」全省萬人植樹活動。
6月15日,組織聽眾「二龍山端午踏青」活動。
7月3日,承辦哈爾濱之夏國際啤酒節「移動專場」晚會。
7月9日,承辦哈爾濱之夏國際啤酒節「高校專場」晚會。
8月末至9月初,與中國移動哈爾濱分公司聯手開展「動感地帶校園行,我們都是行動派」空中迎新活動。
9月,推出「贏在龍江」黑龍江大學生就業創業系列講座。
9月,舉辦從容就業,激情創業——商界傳媒(2009-2010)企業家高校巡講哈爾濱工大行。
9月9日,「廣結音緣 情定北疆」龍廣高校台落戶齊齊哈爾專場晚會。
9月15日,「廣結音緣 情定北疆」龍廣高校台落戶牡丹江專場晚會。
10月8日,承辦「萬千百貨摸車大賽」活動。
10月9日,承辦「校園星主播」龍廣主持人大賽活動。
10月14日,「廣結音緣 情定北疆」龍廣高校台落戶佳木斯專場晚會。
10月21日,「廣結音緣 情定北疆」龍廣高校台落戶綏化專場晚會。
10月26日,「廣結音緣 情定北疆」龍廣高校台落戶大慶專場晚會。
11月1日,為「哈爾濱大學生創業大賽」活動提供獨家媒體支持。 4月10日,龍廣高校台首屆「書香高校」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現場邀請了央視「名嘴」白岩松,白岩松發表了精彩演講並與龍江高校學子零距離接觸。
10月12日,鳳凰衛視著名記者閭丘露薇當日17:00做客龍廣高校台,接受龍廣十佳主持人洪源的專訪。龍廣高校台、龍廣音樂台進行了直播。龍廣在線網站和龍廣手機廣播也進行了視頻直播。隨後閭丘露薇於18:30做客哈爾濱工業大學新基論壇。
10月24日,龍廣高校台聯合哈爾濱中央書店在哈爾濱新建成的中央大街文化角舉辦了書香高校系列活動之喬布斯唯一授權傳記《史蒂夫·喬布斯傳》新書首發式活動。
11月20日,龍廣高校台改版升級,推出了《八顆牙齒曬太陽》、《校園大歌星》、《好好學習》、《音樂聽了沒》等新節目,恢復播出了《寢室鬧翻天》、《校園故事會》等原有節目,對《校園晚點名》等節目進行了改版。
12月4日,從12月4日起,推出星期天特別節目《校園尋寶》。
12月5日,龍廣高校台《寢室鬧翻天》節目創造了龍廣史上最高簡訊量:90分鍾3249條,單小時2799條。 1月2日,龍廣高校台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舉辦的「『動感地帶●青春型動派』龍廣高校台新年歌會」於19:00在哈爾濱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行。現場請到了2011年快樂女聲季軍劉忻、2010年快樂男聲亞軍劉心、華語歌手樊凡等著名歌手為龍江學子傾情獻唱。
3月10日至11日,龍廣高校台開學團購「匯」暨「高校台青蘋果直營店」揭牌儀式在哈爾濱西城匯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