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帝卡玫瑰7
Ⅰ 怎麼辨別斯蒂卡玫瑰7乒乓球底板的真偽
拍柄底部貼復有圓形鐳射標制簽的一般就沒問題了,編碼在拍柄側面,底板的包裝膜上有防偽貼紙,可以打電話查詢真偽。
上面說的是行貨,水貨不太好區別真假,有些JS拿假貨來當水貨賣……找比較有信譽的賣家就木有問題,只要價格不是低的離譜應該不會有假。
Ⅱ 斯蒂卡玫瑰7與狂飆龍五比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1
Ⅲ 斯蒂卡玫瑰7底板特點 弧旋結合快攻打法 適合怎麼配膠 高低檔次 請專業人士詳細說明
玫瑰來7是快弧的板子,玫瑰5才是弧快自的,所以建議玫瑰5,不過現在人打球,弧圈和快攻分得都不是那麼細了,因為現在幾乎都是拉打結合,所以7層的底板就是要配相對軟一點的套膠,要不吃不住球,5層配的可以比7層的硬一些,要不殺傷力小,底勁不足,7層稍厚一點,也重一點,看你習不習慣用重的拍子,如果不習慣就玫瑰5吧,反正價格也差不了多少!希望滿意!
Ⅳ 斯蒂卡的玫瑰7底板配哪個膠皮好我是直板打法
看具體情況
直板快攻,正手選擇正膠,如tsp正膠,729-802-40
直板快弧打法,正手選擇狂三。
反手套膠考慮斯蒂卡超輕一諾王
Ⅳ 斯蒂卡玫瑰7和狂飆龍5哪個更好
斯蒂卡玫瑰7更好
Ⅵ 斯蒂卡玫瑰5和玫瑰7有什麼區別
都差不多呢,沒有你想的那麼復雜
玫瑰5擊球形變大,更穩
玫瑰7速度快,更暴力
Ⅶ 【求解】斯蒂卡玫瑰5和7的區別,玫瑰5是不是相對算是軟球板 手感呢 謝謝
玫瑰5的結構是來:玫瑰木+雲杉+阿尤自斯+雲杉+玫瑰木玫瑰7的結構是:玫瑰木+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玫瑰木玫瑰5在底板中算是硬度中等的底板,因為畢竟是五夾,還有七夾、碳板的存在。如果光算五夾的話,玫瑰5是很硬的底板了。玫瑰5手感爽脆,咬球能力不錯,底勁較強,控制一流,球速很快,性能方面要什麼有什麼的。但要駕馭玫瑰5你要有比較好的發力,打得透面材才行,否則只是塊死硬的球板。另外,斯蒂卡的拍柄設計一如既往的惡心,這板拍柄略呈方型,橫打不太順手
Ⅷ 斯蒂卡玫瑰7底板適合什麼膠皮我是橫板,擅常反手快攻,正手還行.價格不是問題.
燒拍是個無底洞,其實我很不推薦外套國套:正手39°狂3(灌膠的話就40°)+反手焦點3(不要內能)外套:正手大巴+反手F1(入門的可以選SRIVER,但是不推薦)在我眼中玫瑰5是塊快弧板,正手選擇稍軟一點的粘性膠皮對增加拉沖時的吃球時間有力,反手選擇澀套沒什麼爭議,關鍵在於有沒有必要選外套。因為我沒有用過玫瑰,但是從我用的幾塊快弧板如CL,紅黑等等來看,我這個推薦配置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Ⅸ 斯帝卡底板玫瑰5玫瑰7的區別
1、斯帝卡玫瑰5
斯帝卡玫瑰5底板是世界冠軍許昕的利器,玫瑰木也是製作吉他樂器的上等木材,將玫瑰木放於乒乓球底板的面材,經過斯帝卡NCT的工藝加工處理,能有效的提高球速,在中近台對攻是玫瑰5的亮點之一,底板彈性與形變較突出,手感也很清晰。
①玫瑰5面材使用玫瑰木,內部結構是雲杉+阿尤斯。橫板樣品,厚度5.9mm,重量80.9g,兩項指標中規中矩,膠皮配重餘地很大。
②中小力量下,玫瑰5的速度一般,甚至有偏「肉」之嫌,出球穩當。隨著逐漸加力,速度提升較快,「脆」感越發明顯。尤其在合力到位情況下,擊球聲音很響,出球威猛。換句話說,玫瑰木五在速度上的不同檔位變化分明,細節豐富,並且提速合理,各種過渡球與中性球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手感具有最典型的STIGA味道,極容易上手。
③極大發力時,面材少量形變有益於底勁,而較硬的「存在感」則使力道傳遞不順,是由於硬面材與雲杉+阿尤斯回彈速度存在差別。中小力量差別微弱,力道越強越能被放大出來。
2、斯帝卡玫瑰7
玫瑰7頂級七層純木底板,適合快攻弧圈打法,玫瑰7為古典古典風格,手感柔和細膩。七層底板的結構,中間是木質較硬、較厚的芯材,跟著兩層也偏厚,然後兩層偏薄的力材,最後用紅木做外表面材。這樣的結構給人帶來的是擊球感的扎實可靠,球速和弧線依然保持了很好的質量和效果。
①斯帝卡玫瑰7較硬的板身使擊球手感扎實而穩定。不但剛性較強且厚度較厚(約7mm左右),手感十分扎實,雖然發力仍能感覺到一絲絲形變所帶來的振動,沒我想像中那麼硬。但和傳統五層弧圈板比,其擊球時的感覺十分穩定,完全不會有振手感;由於其扎實、穩定,又不失清晰的手感,在擊打時更易把握球的落點。
②斯蒂卡玫瑰7擊打質量高。擊打本身就是七夾板的強項。對於斯蒂卡玫瑰7無論是正手擊打還是反手彈擊,都有上佳的表現。擊球的質量高,速度快,不發飄。
斯蒂卡玫瑰7防守優秀。雖然板子本身較硬,但適宜的持球感和本身的通透性賦予了優秀的防守能力。只要板型調整好,無論是防守弧圈,還是封擋突擊,都有很高的上台率。使用者只需適當調整手型,就可以逸待勞,甚至伺機反攻。
③斯蒂卡玫瑰7弧圈表現可圈可點。斯蒂卡玫瑰7迎合了拉弧圈球的需要,做得少許柔和。但作為七夾,雖然弧圈能力比不上專為弧圈而生的玫瑰5,但變軟的玫瑰7弧圈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快速薄摩擦時,能拉出很轉的上旋;拉前沖的話,弧線低平,雖然二跳下扎並不太明顯,但球很頂、很沖。但硬板拉弧圈對使用者的要求也較軟板高。由於軟板拉球時的容錯性較大,所以拉球時的動作可以比較大。但硬板不行,由於剛性強,出球塊,所以持球時間相對較短,導致拉球動作不能太大,而且發力要集中,才能拉出高質量的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