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賀知章牡丹

賀知章牡丹

發布時間: 2022-03-21 03:36:15

㈠ 李白壯士脫靴貴妃磨墨是怎麼回事

說的是李白在喝醉酒時讓高力士給他脫靴;酒還未醒,作詩時,是楊貴妃在一旁為他磨墨。

天寶初年,李白來到長安,有人把他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他,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在寫詩作文。

有一天宮中牡丹盛開,唐玄宗帶了楊貴妃,在沉香亭飲酒賞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寫幾首歌詞助興,就派人把他召來。這時,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爛醉如泥。人們把他扶上馬背,送到宮中,用冷水洗他的頭。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筆來,一下子寫了《清平調詞》三首頌揚楊貴妃和牡丹花,詩句優美清新,唐玄宗和楊貴妃高興極了。傳說他寫詩時,楊貴妃在一旁為他磨墨。

李白雖然經常參加宮廷宴會,但他蔑視權貴,並不把皇帝和皇帝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放在眼裡。

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腳,對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說:「給我脫掉靴子。」

高力士一時不知所措,只得給李白脫下靴子。當時,高力士權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他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決定找機會報復李白。

楊貴妃愛吟李白的《清平樂詞》,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說:「我本以為貴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對他恨之入骨,沒想到你這么愛他的詩!」楊貴妃吃驚地問道:」李學士怎麼會侮辱我呢?」

高力士說:「詩中不是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意思:敢問漢宮中哪一個可以這樣美貌,就是那趙飛燕也要倚靠濃妝艷抹呀。)兩句嗎?」楊貴妃說:「對呀!」高力士又說:「漢朝宮廷里的趙飛燕,出身歌女,後來雖然立為皇後,但作風不正最後還是被貶為庶人,李白將趙飛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賤了嗎?」

楊貴妃聽了高力士的話,也對李白惱怒起來,這以後,唐玄宗幾次想任命李白官職,都被楊貴妃阻止了。

(1)賀知章牡丹擴展閱讀:

原文:

《清平調詞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白話譯文:

其一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其二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楊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傷。

請問漢宮佳麗誰能和她媲美,就算趙飛燕也要靠精心化妝。

其三

名花伴著絕色美人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

春風中消解了君王無限悵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著欄桿。

㈡ 描寫牡丹花的現代詩

【古今菊花詩】
唐·元稹《菊花》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楊東彪《野菊花》

褪去浮華和雕飾
天的寬闊和地的無垠
渲染雲朵落地的快樂

以太陽的微笑迎接太陽的微笑
飽滿的對話
碰撞出一縷縷寧靜的目光
質朴的對白無需言語

往往是由一朵啟程
被風輕拂或卷動
都一樣跑滿山坳
雨水賦予了純凈的血
纖細的枝
同樣是昂頭的脊樑

詩人叩動生活
舒展曠野
卻遺落了曠野的魂
別樣的精彩
在背離塵囂的地方濕潤
【紅樓菊花詩】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自己找!

㈢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1、牡丹

作者:李商隱 朝代 唐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2、賞牡丹

作者:劉禹錫 朝代 唐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3、《詠幽蘭》

作者:的愛新覺羅·玄燁 清朝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譯文:蘭花的花朵婀娜多姿,葉子碧綠狹長,風吹過帶來了蘭花的香氣。蘭花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帶裝飾而自貴,即使沒有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

5、宋代蘇軾《海棠

原文: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

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㈣ 賀知章、李商隱的詩各兩首,要有注釋

賀知章
《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①回,
鄉音②無改鬢毛③衰④。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⑤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注釋:
①老大:年紀大了。
②鄉音:家鄉的口音。
③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
④衰(cuī):疏落,衰敗。
⑤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餘里。
翻譯:
其一
我在年少時外出,到了遲暮之年才回故鄉。
我口音雖未改變,但我那雙鬢卻已經斑白。
所有兒童們看見我,都沒有一個認識我的;
他們笑著互相問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呀?
其二
離別家鄉已很長時間了,
回家後才知道家鄉的人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只有門前鏡湖的碧水,
在春風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樣漾著清波。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1、寄北:寄贈給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說是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說是友人。
3、問:詢問。
4、歸期:回歸的日期。
5、未有期:意思是還沒有一個准確的日子。未,沒。
6、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泛指四川東部一帶的山)
7、夜雨:晚上下雨。
8、漲秋池:秋雨使池塘注滿了水。漲,水位升高。
9、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夠。
10、共剪西窗燭:在西窗下共剪燭芯.剪:剪去燭花,使燭光更加明亮。西窗,西窗之下。這里指親友聚談指所。燭:燭花。
11、卻:副詞。還,再,且。表示小小的轉折。
12、話:談論。
13、巴山夜雨時:意思指巴山夜雨時的心情。
譯文:
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沒有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池子。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一起剪西窗燭芯;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時,我痛苦地情思著你。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釋:
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漢書·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數亦不同。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有「錦瑟驚弦破夢頻」;《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詩有「雨打湘靈五十弦」。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此隱隱有悲傷之感,乃全詩之情感基調。歷代解義山詩者,多以此詩為晚年之作。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
⑵庄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這裡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也有著人生如夢的惆悵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於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
⑷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⑸藍田日暖玉生煙:《元和郡縣志》:「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雲:「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惆悵了.那麼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這兩句詩表達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
譯文:
綺麗的瑟啊,為什麼沒有端由的有著五十根琴弦?每一根琴弦、每一根柱,在在使我想起已然磲的美好歲月。這心情彷彿莊周在清曉的夢中,幻化成翩翩的蝴蝶迷離飛舞。也或許想古代蜀國君主望帝那樣,將滿腔心事多付給哀鳴啼血的杜鵑。當明月照耀,蒼茫的大海中,我已分不清那究竟是晶瑩的珍珠或鮫人的淚水。暖日暴曬,藍田因為有美玉蘊藏,地面升起陣陣輕煙。所有的情感。不管再怎麼美好,只怕都將成為記憶罷。心頭浮現往日情事的時候,才覺得一片惆悵,惘然。

㈤ 求翻譯這兩段古文

意思一下,不到之處還請諒解。
李白開始從西蜀來到京城的時候名聲還未打響,因此用自己所寫的作品來拜謁賀知章,賀知章看了蜀道難一篇,興奮地對李白說:您不是這人世上的普通人,你可不就是那太白星下凡嗎
開元年間,皇宮里剛剛開始種植木芍葯,就是現在的牡丹。得到四個品種,紅,紫,淺紅,通白。皇帝將其移植到興慶池東邊沉香亭之前。正值牡丹花剛剛盛開,皇帝騎著照夜白的名駒,太真妃子坐在步輦上跟著。皇上命特別選出梨園中優秀的藝術家,賞賜16盆。李龜年是當時以歌喉出名的一代名家,他捧著樂器站在眾樂師前,正准備開始表演。皇上說:觀賞名花,又有愛妃在側,怎麼還能用舊曲子?隨即命李龜年拿著金花箋去宣傳翰林供奉李白,讓他作三首清平調。李白很高興地領了旨意,樣子好像喝了一夜酒還沒太清醒,就拿筆來寫下了這三首清平調。是這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由於前面這些出色的表現)皇上從此對李白看得比其他學士都要高。

㈥ 《唐才子傳》的《王維》和《李白》的譯文

王維

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屬(zhǔ)辭〕撰寫詩文。工草隸,閑〔閑〕通「嫻」,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歡與文士交往。
重之。維將應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維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郁輪袍》。」〔《郁輪袍》〕琵琶曲名,相傳是王維所作。因出詩卷。主曰:「皆我習諷,〔習諷〕熟悉的、經常誦讀的(詩作)。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於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為解頭,〔解頭〕即解元,科舉鄉試第一名。榮哉!」力薦之。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擢右拾遺,遷給事中。賊陷兩京,駕出幸,維扈從〔扈從〕隨從護駕。不及,為所擒,服葯稱喑病。〔喑病〕啞,口不能言。祿山愛其才,逼至洛陽供舊職,拘於普施寺。賊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合樂〕諸樂合奏。維痛悼賦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詩聞行在〔行在〕皇帝駐留的地方。所。賊平後,授偽官者皆定罪,獨維得免。仕至尚書右丞。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皆天機所到,非學而能。自為詩雲:「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人評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信哉。客有以《按樂圖》示維者,曰:「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對曲果然。篤志〔篤志〕誠心。奉佛,蔬食素衣,喪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別墅在藍田縣南輞川,亭館相望。嘗自寫其景物奇勝,日與文士丘為、裴迪、崔興宗游覽賦詩,琴樽自樂。後表〔表〕上表。請舍宅以為寺。臨終,作書辭親友,停筆而化。代宗訪維文章,弟縉〔弟縉〕王維的弟弟王縉。集賦詩等十卷上之,今傳於世。

李白

白,字太白,山東〔山東〕關於李白的籍貫,有很多說法,這是一說。人。母夢長庚星〔長庚星〕又稱為太白金星。而誕,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天才贍逸〕他的天賦充盈,超越一般人。贍,充滿。逸,超出、超越。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任俠〕以俠義自任。任,承擔、承受。輕財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現在山東濟寧。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所業〕所寫的(詩文)。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清平調》〕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於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調》三首,譜入樂府。其二雲:「一枝濃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中引用漢代趙飛燕故事,高力士以為李白以「飛燕」比楊玉環,寫其奪寵。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僚佐〕屬官,屬吏。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白晚節〔晚節〕晚年。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雲:白,涼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孫也。
回答者: yibanghundang - 舉人 五級 4-4 20:04

王維

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屬(zhǔ)辭〕撰寫詩文。工草隸,閑〔閑〕通「嫻」,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歡與文士交往。
重之。維將應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維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郁輪袍》。」〔《郁輪袍》〕琵琶曲名,相傳是王維所作。因出詩卷。主曰:「皆我習諷,〔習諷〕熟悉的、經常誦讀的(詩作)。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於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為解頭,〔解頭〕即解元,科舉鄉試第一名。榮哉!」力薦之。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擢右拾遺,遷給事中。賊陷兩京,駕出幸,維扈從〔扈從〕隨從護駕。不及,為所擒,服葯稱喑病。〔喑病〕啞,口不能言。祿山愛其才,逼至洛陽供舊職,拘於普施寺。賊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合樂〕諸樂合奏。維痛悼賦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詩聞行在〔行在〕皇帝駐留的地方。所。賊平後,授偽官者皆定罪,獨維得免。仕至尚書右丞。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皆天機所到,非學而能。自為詩雲:「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人評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信哉。客有以《按樂圖》示維者,曰:「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對曲果然。篤志〔篤志〕誠心。奉佛,蔬食素衣,喪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別墅在藍田縣南輞川,亭館相望。嘗自寫其景物奇勝,日與文士丘為、裴迪、崔興宗游覽賦詩,琴樽自樂。後表〔表〕上表。請舍宅以為寺。臨終,作書辭親友,停筆而化。代宗訪維文章,弟縉〔弟縉〕王維的弟弟王縉。集賦詩等十卷上之,今傳於世。

李白

白,字太白,山東〔山東〕關於李白的籍貫,有很多說法,這是一說。人。母夢長庚星〔長庚星〕又稱為太白金星。而誕,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天才贍逸〕他的天賦充盈,超越一般人。贍,充滿。逸,超出、超越。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任俠〕以俠義自任。任,承擔、承受。輕財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現在山東濟寧。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所業〕所寫的(詩文)。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清平調》〕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於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調》三首,譜入樂府。其二雲:「一枝濃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中引用漢代趙飛燕故事,高力士以為李白以「飛燕」比楊玉環,寫其奪寵。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僚佐〕屬官,屬吏。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白晚節〔晚節〕晚年。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雲:白,涼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孫也。
回答者:南武書生 - 舉人 五級 4-6 18:11

王維

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屬(zhǔ)辭〕撰寫詩文。工草隸,閑〔閑〕通「嫻」,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歡與文士交往。
李白

白,字太白,山東〔山東〕關於李白的籍貫,有很多說法,這是一說。人。母夢長庚星〔長庚星〕又稱為太白金星。而誕,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命,命名。

參考資料:www.li.com
回答者:fangda3 - 秀才 二級 4-17 20:22

㈦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仙才媲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講的是誰

講的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

天寶初年,李白來到長安,被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他,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在寫詩作文。

有一天宮中牡丹盛開,唐玄宗帶了楊貴妃,在沉香亭飲酒賞花。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寫幾首歌詞助興,就派人把他召來。這時的李白正喝酒喝得醉意朦朧。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筆來,一下子寫了《清平調詞》三首頌揚楊貴妃和牡丹花,詩句優美清新,唐玄宗和楊貴妃高興極了。據傳他寫詩的時候,是楊貴妃在旁為他捧硯。

李白雖然經常參加宮廷宴會,但他蔑視權貴,並不把皇帝和皇帝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放在眼裡。

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腳,對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說:「給我脫掉靴子。」高力士一時不知所措,只得給李白脫下靴子。

李白剛從蜀地來到京師長安的時候,無人認識,賀知章聽說他的才名,去拜訪他。首先就被他的奇偉姿容所折服,後來李白拿出自己寫的文章《蜀道難》,賀知章還沒讀完,竟有四次出聲嘆服,把他稱為『謫仙』,兩人從此成為忘年好友。

(7)賀知章牡丹擴展閱讀:

李白供奉翰林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

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疏之。

㈧ 賀知章寫給李白的詩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大李杜」。身長七尺有餘(約1.83米)。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言,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㈨ 詠花的詩或詞,如《牡丹詞》洛陽千古斗春芳,富貴爭誇濃艷妝,一自清平傳唱後,至今人尚說花王

001.菊花
晉·袁崧《菊》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002.扶桑
晉·楊方《扶桑》
豐翹被長條,綠葉蔽朱花。因風吐微音,芳氣入紫霞。
我心羨此木,願徙著吾家。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花。
003.荷花
隋·杜公瞻《詠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004.合歡花
唐·元稹《夜合》
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雨多疑濯錦,風散似分妝。
葉密煙蒙火,枝低綉拂牆。更憐當暑見,留詠日偏長。
005.月臨花
唐·元稹《月臨花》
臨風颺颺花,透影朧朧月。巫峽隔波雲,姑峰漏霞雪。
鏡勻嬌麵粉,燈泛高籠纈。夜久清露多,啼珠墜還結。
006.雞冠花
唐·羅鄴《雞冠花》
詠花古詩詞100首搖倚砌旁。
曉景乍看何處似,謝家新染紫羅裳。
007.木槿
唐·李白《詠槿》
園花笑芳年,池草艷春色。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
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豈若瓊樹枝,終歲長翕赩。
008.紫藤
唐·李白《紫藤樹》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
009.丁香
唐·杜甫《丁香》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010.木蘭
唐·白居易·《戲題木蘭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011.松樹
唐·白居易《松樹》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012.迎春花
唐·詠花古詩詞100首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013.凌霄花
唐·白居易《詠凌霄花》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014.垂柳
唐·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015.紅楓
唐·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016.金燈花
唐·薛濤《金燈花》
闌邊不見蓑蓑葉,砌下惟翻艷艷叢。
細視欲將何物比,曉霞初疊赤城宮。
017.牡丹
唐·劉禹錫《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018.芍葯
唐·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葯》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
夜窗藹芳氣,幽卧知相親。
願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

熱點內容
春河花卉 發布:2025-08-27 01:49:28 瀏覽:124
梅花檔案演員表 發布:2025-08-27 01:49:20 瀏覽:745
萊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27 01:47:01 瀏覽:977
情人節是男生 發布:2025-08-27 01:46:16 瀏覽:431
灤河牡丹石 發布:2025-08-27 01:39:53 瀏覽:548
賣花卉廣告 發布:2025-08-27 01:32:49 瀏覽:740
婚禮相框花藝 發布:2025-08-27 01:27:48 瀏覽:45
沙石種蘭花 發布:2025-08-27 01:26:28 瀏覽:289
祝福夫妻七夕節快樂 發布:2025-08-27 01:16:00 瀏覽:574
夜玫瑰家庭服務視頻 發布:2025-08-27 01:07:03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