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伊人西西

丁香伊人西西

發布時間: 2022-03-20 11:27:57

『壹』 歷代文人墨客描寫丁香的詩句

李商隱的『代贈』

『貳』 又到丁香花開時求通順的下一句

下:
又到丁香花開時,
何日夫君回桑梓。/ 兒郎

又到丁香花開時,
枝頭喜鵲鳴心思。

上:
更喜春風拂柳絲,
又到丁香花開時。

物轉星移人漸近,
又到丁香花開時。

『叄』 丁香,象徵著什麼

1、天真無邪

在很多文學家的筆下,丁香花是一個嬌弱的少女的形象,而我們平時看見的丁香花確實面向陽光、充滿活力的,丁香花象徵著天真無邪,可以用來送給女子,來表示她的天真無邪和對她的喜愛與贊美。

2、消愁思念

丁香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思念的意向,古時候丁香花就是詩人筆下常用來表達自己思愁、消愁、思念情節的意向,寓意自己的迷茫與無助,丁香花本就高潔淡雅,消愁思念這一絲的憂傷也很是搭配。

(3)丁香伊人西西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全屬約30種。中國產23種,是丁香屬植物的分布中心,由東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嶺及西南地區所產種類較多。

野生種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區則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

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於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

『肆』 北京青年裡面何西是怎麼追到的丁香

堅持,其實丁香第一次見到何西還是對何西有好感的,只是他覺得何西年齡太小,就像她自己說的,姐弟戀玩不起。還有一個原因丁香不能接受何西,丁香前男友把丁香傷的太深了,如果她一早就跟何西好上了,到時候何西把她甩了那何西還沒事,丁香恐怕又繞不過這個彎了,所以丁香對何西存有戒心。但他們兩個在一起喝酒時,何西醉了,丁香把何西送回了家,何西還當著他爸的面抱丁香,因此他爸知道了兒子和丁香的感情有多深,而丁香好像也在思考,覺得何西還是不錯的,因此,她心動了。在煙台時,他們用計把丁香騙來了,丁香很生氣,何西說丁香如果走了他就跳海,而丁香說何西要是跳了她就不走了,何西其實也不想跳,只是丁香太生氣了,無奈而已,最後何西還是沒扶住滑了下去,這段可好玩了。還有在深圳時,任知了把丁香的被褥灑上水了,何西把自己的被褥給丁香蓋,所以她愛上了何西,在買過年的東西時,她終於牽了何西的手,還有他們開酒吧時,丁香的前男友沈昌來找他,何西用自己對丁香的真心,用酒瓶砸向了自己的手臂,而沈昌不敢,他被嚇退了,就在沈昌走了以後,丁香出來了,看見一個男人為了自己居然能做出這樣驚人的舉動,她終於對何西說出了那句最振奮人心的三個字,我愛你,因此兩人一吻定情,就這樣,丁香終於表明了對何西愛。
其實,追女孩並不講究什麼方式方法,最重要的幾個字就是,堅持、真心、專一,所以何西如願追到了丁香。
哦對了,如果有不懂的就來問我,我很熟悉北京青年的每一個細節,我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把握回答你們所有問題

『伍』 丁香話在古代詩問文中的含義 求詳解

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刊發了藍棣之先生的《談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藍先生的文章的核心是提出「這里的核心意象丁香、春雨是在暗示嗎?那麼是在暗示什麼呢?」這么兩個問題。通過與《荒原》的比較解讀,藍先生得出答案「戴望舒《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長在荒原上的)和春雨(不是無聲滋潤丁香的)都在這里找到了出處」,並進一步說道「『殘忍』一詞,艾略特直接說出來了,但《荒原》全詩的題旨迄今未被透徹闡述。這個『殘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說的題旨。」在後面的文字里,盡管藍先生也提到「丁香」意象在中國古詩里的淵源如杜甫的「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和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但認為它們「都只是個『愁品』而已」,而非「本質上卻是現代的」《雨巷》所依。
在藍先生新論出來以前對《雨巷》的評論提到「丁香」意象的出處一般都本自卞之琳先生在《戴望舒詩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里說的「《雨巷》讀起來好像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如毛翰先生《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感遇試卷》(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270頁),朱壽桐先生《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505頁)均持此論。但卞先生認為「《雨巷》……用慣了的意象和用濫了的詞藻,卻更使這首詩的成功顯得淺易、浮泛」,則鮮為後學者認同。與之相反,朱壽桐先生認為「戴望舒是借用了這些意象和境界,又超越了它們的原有的內涵……把東方的傳統意象與西方的現代派詩緒兩者藝術相融合,從而絕妙地表達出現代知識分子靈魂深處所潛藏著的那份理想的追求和幻滅的痛苦。」
由上可知,「丁香」的出處是藍先生的立論和以往評論歧義的源頭。以往的評論認為《雨巷》「丁香」意象出自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因而更多地讀出了《雨巷》所傳達的「愁怨」和「惆悵」,而藍先生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本自《荒原》,因而認為它暗示了「殘忍」的題旨。
我認為這兩種論述都有點道理,但也都有偏頗的地方。因為它們都是「詩外看(證)詩」,而不是從文本本身引出的邏輯結論。從創作背景、意象淵源出發所作的猜想,可以成為解讀文本的佐證,但不能取代對文本的細致解讀。《雨巷》自面世以來,對它的解讀眾說紛紜。拋開對《雨巷》的簡單化政治批判不說,它的題材歸屬便一直爭訟未決:王干大先生將其收入他主編的《中國現代名家詩歌分類品匯》中的「情愛卷」,而毛翰先生則在《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中將它收入「感遇詩卷」。但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臧此否彼,只要不脫離文本,言之成理,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但完全脫離文本,放任自己的想像得出的結論,卻不能看作是」象外之象」,而只是」象」外之」象」而已。也就是說後面的「象」固然有它存在的價值,但已不是前面的「象」所生發出來的,因而將它解讀為 「題中之義」是不妥當的。
因此我認為,過於強調並拘執於「丁香」和「雨」的出處是不利於我們對於《雨巷》的讀解的。詩人也許讀過《浣溪沙》和《荒原》其中之一,也許兩者都讀過,但我認為這其實並不重要。「丁香」這個意象在中外文學史上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其含義不斷變遷和豐富。後起義與原初義有一定的聯系,但越往後發展,這種聯系會越顯得疏淡,甚至難以辨認。不但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和李璟「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丁香」有別,而且艾略特「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哺育著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著記憶和慾望,撥動著沉悶的根芽,在一陣陣春雨里。」中的「丁香」意象更是迥異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因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盡管有變化,但基本上仍指「丁香花」,亦即「丁香結」。而外國詩中的「丁香(lilac)」卻既可能指「丁香樹」,也可能指「丁香花」,而且外國詩歌中「丁香」少有中國詩歌中「愁怨」意思的表達。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詩人,戴望舒是不大可能去作李璟《浣溪沙》或艾略特《荒原》的簡單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的。對這一點,孫玉石先生也表達了相似的意見,他在《〈雨巷〉淺談》(《名作欣賞》1982年第一期)一文中說「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以為不能這么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孫先生的持論還是比較公正的。
而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孫玉石先生在《〈雨巷〉淺談》一文中指出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在《雨巷》中已被創造性轉化為「如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這自然是對藍棣之先生新見的有力質疑。其實,我倒覺得《雨巷》中這位「姑娘」有點類似於《詩經·蒹葭》中的「伊人」。《雨巷》中的「姑娘」和《蒹葭》中的「伊人」一樣「可遇不可求」。中國古詩中表現這種心境的詩篇很多,如《詩·河廣》即雲:「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嘆「不可」,亦示「可望而不可求」之意 。另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更將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可望難即,欲求不遂」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戴望舒在表達這種「距離悵惘」(錢鍾書先生語)時略似前賢,但由於時代風雲的籠罩和獨特個性的凸現,《雨巷》和上述諸詩又顯得「和而不同」。由於戴望舒在《雨巷》中僅只想「逢(遇)」著那位「姑娘」,而不同於《蒹葭》中那位抒情主人公對「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因而《雨巷》更多一份「哀怨又旁彷」的詩緒,而少一份堅定不移的追求。
至於詩中的「雨」,我認為主要為營造那種朦朧的意境所設,可能是春雨,也可能是「愁煞人」的秋雨。藍先生指認為「春雨」,是因為他先在的認定《雨巷》一定本自《荒原》,因而以《荒原》中的「春雨」來論證《雨巷》中的「雨」為「春雨」,這是未免有點倒果為因的。「雨」既非定指,「雨巷」亦非定指。我們只知道它是引發和寄託詩人愁思的所在,何以知道又何必知道它位於江南抑或江北?而且我想這里能給予我們更重要的啟示並不僅於此。我們在讀解詩歌是既要從意象出發,同時又不要拘執於某個具體的意象,更不要簡單地加以比附,才能避免以先入為主的印象損害詩歌的原意。
戴望舒在《論詩零札》中說「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作題材(我不反對拿新的事物作題材);舊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詩情。」同時他又說「舊的古典的應用是無可反對的,在它給予我們一個新情緒的時候。」我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意象當然不是全無依傍,但我更願意相信它是通過戴望舒長久的對古今中外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而潛化於他心中的一個虛泛的意象。它身上或許有《浣溪沙》或《荒原》的印痕,但已經成為戴望舒自己的「獨特的這一個」。在某一刻一種激動他心靈的詩情來襲,與「丁香」這個意象猝然遇合,並進一步勾連出一個「姑娘」的意象,它是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和「憂愁」,充分表達了詩人充滿希冀和失望,但又「無地徘徊」的心境。通過「那種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的意境在那回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中飄然呈現後,詩人的這種心境或許有些許緩和?因為詩人在詩的結尾處仍未放棄他的希望,雖然這希望仍充滿著「哀怨和惆悵」。
藍棣之先生反叛他先前所認同的「社會理想像征」說,而翻新出「殘忍暗示」說,表面上迥然相異,實際上則具有一致性:都是對《雨巷》作出一種比附性詮釋。而這卻有悖於藍先生所認定的西方象徵主義詩派對於戴望舒的影響。因為西方象徵主義詩派的特點是「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復雜微妙的情緒、感受」(《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1994,553頁)。從《雨巷》的文本來看,它的表現手法有借鑒象徵主義詩派的地方,但它表現的詩情卻更具有古典的味道,它是「古典與現代交媾」的產物。它「可意味而不可言傳」,更不可確指。藍先生實犯了自己的大忌,因而得出了並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結論。我們可以說戴望舒接受了西方象徵派的影響,但我認為似乎更應該把這種影響理解為象徵派注重音樂性和暗示等詩藝給他提供了一個和中國傳統詩藝比較接受的參照系,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為他對西方象徵派詩歌的意象移植。更何況他對象徵派和傳統詩藝都進行了揚棄,如他在《論詩零札》中說「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又說「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雨巷》可謂這種理論的完美表現,它既以往返回復的旋律取勝,但又成功地實現了對外在的音樂性的超越,以一種「與生命同構」(蘇珊·朗格語)的形式,長久地撥動著更多人的靈魂。
我認為只有超越把目光鎖定在「丁香」上的視點,從整體詩情出發對《雨巷》進行觀照,才可以試圖領悟它的意蘊,而避免對它作狹義和牽強的理解。而且我們也無需深究它到底是一首愛情詩還是一首感遇詩,《雨巷》僅只是「渡河之筏」,不同的讀者憑依它駛向不同的彼岸。我相信更多的讀者是在「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葉聖陶先生語)的音樂旋律中悟到了詩人的詩情,而不是知道了更多的什麼。不知我這種說法是否確當,特見教於藍先生和各位讀者。

『陸』 茜羅結就丁香顆顆顆相思的意思

意思是言瑞香花像茜復紅色制的一顆顆丁香子一般漂亮,這顆顆花球,似乎都寄託著送花人的一番相思情意。

這句話出自《採桑子·茜羅結就丁香顆》作者為宋朝詩人吳文英。全文如下:

茜羅結就丁香顆,顆顆相思。猶記年時。一曲春風酒一卮。

彩鸞依舊乘雲到,不負心期。清睡濃時。香趁銀屏胡蝶飛。



譯文:

言瑞香花像茜紅色的一顆顆丁香子一般漂亮,這顆顆花球,似乎都寄託著送花人的一番相思情意。你曼聲歌吟,我頻頻飲酒,這種春風得意的景象,現在還歷歷在目呢。

如今你果然沒有辜負我心中殷切的期望,像彩鸞乘雲而來一般特地派人給我送來了這寄託相思情意的瑞香花。這里有你送來的瑞香花陪伴著我,使我即使在濃睡夢中也能依稀聞到花香。並且這花香還伴隨著我進入美妙的蝴蝶夢的境界之中。

(6)丁香伊人西西擴展閱讀:

採桑子·瑞香》是宋代詞人吳文英所作的一首作品。此詞托物抒情,通過吟詠瑞香花,表達了作者對心中伊人的追憶與思念之情。上片寫見花而思伊人,下片寫見花所感。同時詞人使用典故,更能表達出自己內心對伊人的思念之情。

讀者可從詞中「相思」兩字猜測,送瑞香來給詞人的是一位多情女子。作結兩句化用「莊周夢為蝴蝶,自由飛舞,不知為己」的典故。下片寫見花所感。

『柒』 紅丁香的象徵寓意是什麼

01 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早在中國古代,丁香就被賦予了典雅莊重、情味雋永的文化符號。而到了今天,丁香依然被人們喜愛著,賦予其諸多的文化含義。比如紅丁香就象徵著深深的愛、珍惜愛情、美好時光、堅韌不拔等寓意。

丁香自古就被詩人賦予了諸多的文化符號,丁香花朵纖小文弱,花筒稍長,故給人以欲盡未放之感。宋代王十朋稱丁香“結愁干緒,似憶江南主”。歷代詠丁香詩,大多有典雅莊重、情味雋永的特點。丁香花未開時,其花蕾密布枝頭,稱丁香結。唐宋以來,詩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用來寫夫妻、情人或友人間深重的離愁別恨。而到了今天丁香依然為人們所喜愛,同樣賦予丁香新時代的含義。紅丁香,因其火紅熱烈的顏色,被賦予寓意深深的愛、珍惜愛情、美好時光、堅韌不拔等。

(7)丁香伊人西西擴展閱讀:

丁香花是素雅的。它那白色或淡紫的小花,常常不為人們所注目。也許有人嫌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鮮艷奪目而言,然而它實在是很可愛的。丁香的性格是溫柔的,但也不缺乏熱烈。它雖然素裝淡裹,卻有許多的內秀。丁香又是嚴肅的,它柔中有剛。

丁香的花蕾叫丁香結。唐代李商隱在詩句中“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用未展開的芭蕉和丁香結來表達對伊人的思念,後來有不少人將丁香結作為憂愁思念的象徵。當然丁香作為中國傳統的插花,也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

在法國,“丁香花開的時候”意指氣候最好的時候。 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運花是丁香花。 在西方,該花象徵著“年輕人純真無邪,初戀和謙遜”。

『捌』 含丁香的相關詩集,丁香被賦予怎樣的含義

詩詞中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用來寫夫妻、情人內或友人間深重的離愁別恨。容

相關詩詞: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的《代贈》

原詩: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釋義: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

(8)丁香伊人西西擴展閱讀:

丁香花自古以來的寓意: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聖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

『玖』 雨巷的丁香姑娘和蒹葭的伊人有什麼不同

兩首詩的抒情主人公,一位在深秋清晨徘徊蒹葭河畔,翹首以望那位在水一方的伊人,並不辭艱辛「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一位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目的只為「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拾』 歷代文人墨客描寫丁香的詩

歷代詠丁香花詩詞選名家匯萃 2010-05-23 11:58:07 閱讀42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

歷代詠丁香花詩詞選

【唐】李商隱 代贈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唐】杜甫 江頭 四詠·丁香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人念。

【唐】陸龜蒙 丁香
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涎香。

【唐】牛嶠 感恩多
兩條紅粉淚,多少香閨意。強攀桃李枝,斂愁眉。
陌上鶯啼蝶舞,柳花飛。
柳花飛,願得郎心,憶家還早歸。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近來情轉深。憶鴛衾。
幾度將書托煙雁,淚盈襟。淚盈襟。
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

【唐】韋庄 悼亡姬
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
若無少女花應老,為有姮娥月易沈。
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
湘江水闊蒼梧遠,何處相思弄舜琴。

【南唐中主】李璟 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芭蕉彎彎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別離,
丁香欲減別離痛,卻頻增幾多恨!
離別話語在耳畔,心語絲絲在道旁。
怎知離愁恰難渡!

【南唐】李煜 一斛珠
香口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
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宋】陳允平 摸魚兒
倚東風、畫闌十二,芳陰簾幕低護。
玉屏翠冷梨花瘦,寂寞小樓煙雨。
腸斷處。悵折柳柔情,舊別長亭路。
年華似羽。任錦瑟聲寒,瓊簫夢遠,羞對彩鶯舞。
文園賦。重憶河橋眉嫵。啼痕猶濺紈素。
丁香共結相思恨,空托綉羅金縷。
春已暮。蹤燕約鶯盟,無計留春住。
傷春倦旅。趁暗綠稀紅,扁舟短棹,載酒送春去。

【宋】李清照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南宋】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元】元好問 賦瓶中雜花
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
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

【明】許邦才 丁香花
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
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

【清】陳至言 詠白丁香花
幾樹瑤花小院東,分明素女傍簾櫳;
冷垂串串玲瓏雪,香送幽幽露簌風;
穩稱輕奩勻粉後,細添簿鬢洗妝中;
最憐千結朝來坼,十二闌干玉一叢。

【近代】王國維 點絳唇
(時王之前妻莫夫人新喪,此詞為悼亡之作)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
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
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
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李珣 河傳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
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
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毛文錫 更漏子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
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
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卷070.【西江月】(詠丁香菊)
書名:《全宋詞》 作者:陳師道

淺色千重柔葉,深心一點嬌黃。只消可意更須香。好個風流模樣。 玉蕊
今誰攀折,詩人此日凄涼。正須蠻素作伊涼。與插釵傍鬢上。

集紫竹齋前輩詠丁香詩句抒懷

丕夫

(一)

書案臨窗日月長,丁香花謝夢難香。
心潮靜海波瀾起,卻喜素心淡淡芳。

(二)

雞鳴喚起舊愁長,釀首新詩墨放香。
樓上黃昏休遠望,炎涼世態莫爭芳。

詠丁香
紫竹齋
(限韻長、香、芳)

疏影橫窗綠葉長,閑庭信步漫幽香。
不施粉黛尋清雅,卻喜素心淡淡芳。

寂寞庭空月影長,清風吹過有花香。
端莊漏笑奢庸忌,陋室書齋簇簇芳。

纖弱含嬌艷影長,甘霖放蕊滿庭香。
紫衣素稿容顏翠,承露瓊枝亦艷芳。

亭亭玉蕊韻悠長,釀首新詩墨放香。
滿院花開風正醉,不爭艷麗競芬芳。

書案臨窗日月長,一盆黃土養丁香。
朋友賞花花亂墜,猶如美酒醉心芳。

親密伊人別去長,丁香花謝夢難香。
心潮靜海波瀾起,吟詩剪句盼花芳。

雞鳴喚起舊愁長,麗日枝頭百卉香。
樓上黃昏休遠望,藩籬難束憶馨芳。

青根嫩葉樹枝長,春到人間未肯香。
斜紫妖紅輕柔競,炎涼世態莫爭芳。

熱點內容
一朵小綠花 發布:2025-08-27 03:56:43 瀏覽:539
花卉採收 發布:2025-08-27 03:49:20 瀏覽:592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