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路教案

丁香路教案

發布時間: 2022-03-20 04:01:13

⑴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 一株紫丁香 備課教案用目標導學法怎樣寫

雪花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地下來了,它們像一隻只可愛的小精靈,好像是仙女精心雕刻,送給冬天的禮物。雪花飛到了千奇百怪的高山哥哥的肩上,使高山哥哥變得更加有魅力了.雪花飄到了愛打扮的果樹妹妹身上,送給果樹妹妹一瓶雪花潤膚霜,使果樹妹妹更加可愛迷人.雪花跳到了誠實的小麥先生身上,為正凍得瑟瑟發抖的小麥先生蓋上一層厚厚地棉被.雪花落到了慈祥地大地母親的懷抱,為大地母親披上一層潔白的地毯.雪停了,人們在雪中留下的腳印就像一串串和諧美好的音符,它們在演奏著一首冬天的贊歌.向四周望望,沒有人在掃雪,可能是人們不想破壞著美好的景色吧!雪!你是潔白的象徵,你是冬天的精靈.你凈化了人們的心靈,美化了環境.我愛你雪,世界因你而精彩!

⑵ 幼兒園繪本教案:《花園里有什麼》

花園里有花、草、樹

⑶ 急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我有六冊的教案,你們拿去看吧,八冊的語文書都沒有,哪裡會有教案呢?我也在找八冊教案,誰有消息別忘了通知一聲,謝謝了!

第一單元 走進春天單元主題分析:
春風、春雨帶來《春的消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奏響春天的序曲,枝頭吐出新綠,雛菊綻開笑靨,《柳笛和榆錢》里,榆錢舞,柳笛飄,又是一年春來早,人們的臉上和心裡更是春意盎然……本單元一是要學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用心去體驗、感受春天帶給自然萬物的變化,春天給萬物帶來的勃勃生機;二要促使學生用心研讀課文,透過作者觀察春天的視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現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無論是古詩、現代詩歌、還是散文,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者對生活真摯的熱愛與贊美。讓學生通過字里行間去應和「走進春天」的主旋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漂、雛、耀、」等38個生字,並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冬、換、牽」等56個生字。
2、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字、詞、句。
7、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把握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
2、 通過品讀、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3、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4、 能用普通話交談,並能就他人發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3、 結合活動安排習作訓練,使學生認識習作在生活中的價值,並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4、樂意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春的消息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 「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3、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4、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麼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
(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
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裡?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 ;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 ;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 ;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
第六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第2課時
一、復習:指名讀課文,說說春天的消息有哪些。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4、利用寫字書進行書寫練習。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關於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現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2、燕子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俊俏、聚攏、生機、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展開想像,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4、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
5、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得細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學生欣賞。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准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說句子。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奏、湊」不能寫成「秦」字。
五、作業:記住生字。
第2課時
一、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 課文美在以下四個方面:外形
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
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
2、 出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外形美: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
春之美: 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飛行美: 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歇息美: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想想: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春天裡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還知道那些小動物春天了,就和大家見面,說說他們在春天裡的快樂吧!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3、柳笛和榆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柳笛和榆錢在春天裡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新鮮的柳條和榆錢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柳笛和榆錢
師: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猜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呢?
(學生暢談)
師:文章的作者,圍繞著柳笛和榆錢都寫些什麼呢?讓我們細細的讀讀課文,通過自己的邊讀邊思考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 明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查字典讀准字音;
(2)參考課文題目,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可以講一講,也可以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准備和同學討論。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 開火車認讀詞語
(2)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2、出示組內學習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錢)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
(3) 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全體同學交流,互相補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的動手操作一下!
榆錢:抓住: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亮晶晶、綠瑩瑩,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也可以讓學生親口嘗一嘗。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唇」上下結構,但是上半部撇寫的要長些。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柳樹和榆樹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你還知道還有哪些書給春天增添了色彩,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呢?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4、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9個生字。
2.能結合語言環境或藉助工具書理解「不值」、「應」、「屐齒」、「小扣」、「柴扉」、「勝日」、「泗水濱」、「等閑」等詞語的意思。
3、入情入境地品讀古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思,想像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藉助工具書理解古詩
教師准備: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春回大地,我們讀了春的詩歌,春的散文,今天我們來看看春的古詩,在以前你讀過的詩中,還記得哪一首詩描寫春天的景色?給大家背一背。
(學生背誦)
師:今天我們還要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游園不值》、《春日》
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
1、讀詩。
2、解詩題。詩題「游園不值」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園去遊玩,但沒有遇上他。
3、解詩句。
(1)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發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看注釋、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
(3)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
(4)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
根據學生發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
(5)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體會「一枝」的妙處。游園心切的葉紹翁只看到了一枝紅杏,這枝紅杏給他帶來了什麼?一枝紅杏就說帶來了滿園春色,那麼數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滿園春色嗎?
2、展示滿園春色。詩人善於發現春天、欣賞春天,能從一枝紅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想像到春色滿園,談談你想像的滿園春色。
3、讀好後兩句。這枝紅杏還帶給了吃閉門羹的葉紹翁什麼?找到表現他驚喜心情的詩句,讀出他的這份驚喜。
指名學生對比讀,從語調、語速、表情角度進行指導。
3、 讀全詩。讀出從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
第二課時
一、學習《春日》:
1)、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今天咱們再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
我們上學期曾經學過朱熹的哪首古詩?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
6、朗讀品位兩首古詩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齒」字,下半部應該是不封口的。
三、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古代詩人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收集整理。

5、陽氣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藉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4、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
教師准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春的詩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詩,還有春的諺語「大罷春,陽氣升」奶奶對我說,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學生背誦)
師:讓我們來一起進入文章深入體會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1)、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復讀,直到讀通順。
(2)、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2、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軲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
3.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概括奶奶說的諺語的意思。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
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
「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出示生詞,學生認讀。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棗」字,上下兩部分的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收集有關於春天的諺語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春》

閱讀鏈接
走進春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的內容。
2、能夠利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字詞的問題。
3、合理展開想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課前准備:課下布置學生對本單元的課文多通讀幾遍,回顧課文內容。在課下搜集和春天有關的一切內容。白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內容,為「走進春天」做好儲備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在本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課文?
這幾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2、師:可以看出,我們這幾篇課文都和春天有關,而且在我們身邊春天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就讓我們在這節課中一起「走進春天」。
二、閱讀文本,初步了解閱讀鏈接的大概內容
師:下面,請大家打開書18頁,自已認真的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
找2-3名學生說一說。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內容?
找四名學生,每位學生讀一個板塊的內容。
三、再回歸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1、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懷著愉快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再讀一讀課文的內容吧,一會兒我要找同學們說一說你讀後的感受。
2、同學們自由讀。
3、讀後先小組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
4、然後找同學圍繞知春、踏春、惜春、詠春四個內容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可讀課文,也可結合課下搜集的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四、走進春天,走進想像的樂園
1、師:同學們, 剛才我們在一起走進春天,走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樂園,此時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畫來表達你的心情?
2、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紙筆做畫。
3、師:誰能向大家來展示你的作品?
同學生踴躍參與。
5、師: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作品呀?
五、擴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直沉浸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課下到我們身邊找一找春天,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我們有時間會再一起來交流,好不好?
六、課下作業
寫一篇春天的景物的文章
綜合學習一
教學目標:
1、更多的積累關於春天的詞語。
2、將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初步的習作能力有機結合,通過口語交際積累、展示生活的素材,
3、承接上一冊「漫步書林」的系列安排,在學生了解了文房四寶和永字八法的基礎上,學習描紅和仿影。
4、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驗詩人來源於生活中的心境
5、幫助學生樹立喜歡漢字、主動寫好漢字的意識。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詞語、詩歌、諺語、古詩等。A4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
孩子們,真是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剛剛開學兩個星期,已經很講究學習的效率,學習了很多關於春的文章,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都學習了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可以是詞語、古詩、詩歌、或者優秀的段落。
(學生暢談)
二、我的采蜜集
1.請將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關於春天的詞語展示給大家吧!
2.選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成語,自辦手抄報,版面設計可以採用春天的明快色彩!
3.評選「成語積累之星」,「成語積累優勝小組」。
三、讀讀背背
1.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式讀通、讀准《春遊》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首詩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四、漫步樹林:
1.欣賞書法作品,激發學生從美學的角度審視漢字的情趣。
2.教師親自為學生示範,讓學生欣賞書法的筆畫美、神韻美。
3.回憶學過的書法的基本筆畫特點,練習描紅和仿影。要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寫多練。

口語交際 「春的消息」發布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學會展開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讀著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著春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

進了春天的懷抱。綠油油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盛開的迎春花、丁香花、櫻花……好美的春天啊!同學們,在前面我們組織的活動中你積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那麼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跟小夥伴們講一講,好嗎?
二、互動交際 自己眼中的春天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可補充可評價。
三、評價總結
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多、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評選出最佳「春天小使者」。

我的小筆頭 我 們 眼 里 的 春 天
《綜合學習一》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讓春天來到你的筆下,讓春意走進字里行間。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你可以寫一首小詩,也可以寫一件事或編一個童話,還可以畫幅畫兒,配上你喜歡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筆下的春天。
教材分析:
教材順應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安排這次習作,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學設計思想:
1、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放鬆自我,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培養寫作能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創境激情,感受春天
同學們,現在正是和風送暖的春天。說到春天,你們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可能有春光明媚、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詩句?同學們積累得可真多!
春天是一首小詩,清新雅緻;春天是一幅畫,絢麗多姿;春天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充滿生機。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和春姑娘一起去旅遊吧!(播放歌曲《綠紗巾》)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描繪春天,留住春天
春天就在小鳥動聽的歌唱中,就在筍芽兒破土而出的劈啪聲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歡樂的笑臉上。生活中,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幫助,也會讓人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遠在我們心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美好的春天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知道你眼中的春天呢?
1、小組交流
2、全班互動交流,師點撥
(預設:可以寫一首小詩,可以編一首歌,可以畫下來或用相機照下來,還可編一個童話故事……)
好,同學們那快快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眼中的春天吧!在寫之前,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設想,那就是把你們寫好的「春天」分組裝訂在一起,名字、封面由你們自己設計,然後,我們還要把它給各年級的同學看一看,讓春天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怎麼樣?
三、學生動筆描繪自己眼裡的春天
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修改整理,裝訂成冊

⑷ 一株紫丁香的課本教案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讀著這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我們會覺得心裡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著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著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願。 (一)識字寫字
鑒於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可讓學生先自學生字,再在自讀課文時進一步識字。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再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驗。教師可從課文中抽出含生字的詞語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讀,在讀中鞏固識字,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朗讀課文後指導學生寫字。
可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採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如,「牽、困」可以用編順口溜、猜字謎的方法來識記:「牽」,牛兒躲在屋頂下,抬頭看天少一畫;「困」,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放中央。
「倦、困、踮」可能是讀音的難點,「倦、困」比較拗口,「踮」要防止學生讀成「diàn」。可用下面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鞏固認讀的生字。
踮起腳尖,走進小院,
放下書包,給樹除草。
牽牽小手,唱唱兒歌,
笑聲甜甜,不覺疲倦。
(二)朗讀感悟
一要讀實:讀書有目的,有層次,有情趣。
二要讀活: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形式朗讀,但要注意讀書形式為目的服務,為內容服務。
1.讀正確,讀流利。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可自由讀或小組交流讀。也可在適當時候范讀(或聽錄音)。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教師可重點指導讀第一節,注意「踮」和「尖兒」的讀音。
2.聯繫上下文讀書,整體感悟文中蘊含的情感。
(1)學生自讀以後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的想法。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節讀一讀,說說為什麼喜歡。
(3)指導用說話的語氣讀第二、三、四、五節。可獨立或小組合作上台表演讀。這幾節詩中都有對老師的呼喚,要通過聲音的高低和長短變化表現不同的語氣。
(4)第三節中的「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這一句,生字較多,要提醒學生注意。還可以從這里切入設計擴展式談話,幫助學生理解尊敬老師的感情,引起他們的共鳴,讀出感情。可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或者聯想到什麼。在學生談感受、說見解的過程中不要忽視朗讀,注意在讀中感悟,讀出味道。
3.本課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要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在讀中體會師生情,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詩歌語言的優美。要重視引導自讀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指導朗讀時,要重視情感和聲音的和諧統一,不要把重點放在朗讀技巧上。停頓、輕重、快慢、升降以及聲音的虛實等技巧,可通過教師的示範朗讀和學生自己的揣摩去把握,切忌概念化。
4.本課詞語優美,對學生的表達很有幫助。教學中要重視課後詞語的朗讀,還可以鼓勵學生寫一寫。
(三)實踐活動
1.舉辦詩歌朗誦會,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可以朗誦課文,也可朗誦其他表現師生情的詩文。要關注准備的過程,淡化比賽的結果。
2.以「老師,我愛您」為主題,用畫圖畫、做手工、講故事、朗誦詩歌等形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情。 片斷:讀中悟情、抒情
1.自由朗讀,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為什麼要在老師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師范讀,讀出師生之間的真摯感情。
3.學生自讀,說說自己從詩中體會到了什麼,並讀讀有關的詩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問題。
4.分小組合作探究朗讀,每組選一節,先准備,再上講台朗讀。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三、四節。
(1)在老師有感情地朗讀中出示第二、三、四節。
(2)學生就老師的朗讀進行評議,再自己揣摩朗讀。
(3)品味詞語。
口頭填空:「綠葉沙沙」像(),「盛開的花兒」像()。
將「疲倦」換成「疲勞、勞累」,將「掛牽」換成「掛念、牽掛」,讓學生比較朗讀,體會到「疲倦、掛牽」讀起來押韻。
6.學生朗讀課文,表達出詩中飽含的感情,直至背誦。 丁香
木犀科丁香屬植物。別名紫丁香。丁香的葉對生,卵圓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濃香。丁香花春季盛開,芳香四溢,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

⑸ 新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課 丁香結)說課稿

丁向傑,這篇課文,主要說圖書館北面的第三三角散發著淡淡的香甜,傍晚山谷里寫的格外清香,眼前灕江像黑色的斷待發出冤案,廟里令人一座大花園,奇花異木,優雅優質

⑹ 小班啟蒙語言樹傘的教案

鏈接:https://pan..com/s/1WhetPLCSQ9RKtqvCfnhkzQ

提取碼:mc7q

嬰幼兒的語言教育,從一出生就開始了。在現代社會,孩子所面臨的語言環境復雜多樣,除了第一語言,還可能會面臨第二、第三種,甚至更多語言的學習。

⑺ 戴望舒 雨巷 教案

戴望舒 《雨巷》教案範文

《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裡空盪盪的,只有詩人

撐著油紙傘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透露著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後,詩中出現了一段詩人的內心獨白: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並非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姑娘呢?詩中接著寫道: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有不少吟詠丁香的名句,如:「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紗》詞);「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由於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反復吟詠和廣泛傳唱,在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漸成為美麗、高潔、柔弱、愁怨之類性質或具有這類性質的事物的象徵。《雨巷》中出現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像而創造出來之後,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詩中所寫的雨巷裡,本來只有詩人一個人獨行;自「丁香姑娘」出現後,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在有兩個各自孤獨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可以推想,這)也正是詩人當時所想知道的。詩中接著寫道: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終於向詩人走近了,(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這時的心跳),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後,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我們在心底里叫:為什麼只是這樣啊?)當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裡實際上是不願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說不清楚的)原因,她卻不得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甚至連表情和步態都那麼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後,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啊!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等到走過一道「頹圮的籬牆」──這「頹圮的籬牆」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徵──,「丁香姑娘」終於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並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我們可以想見:)詩人一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後,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自彷徨: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後一節,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熱點內容
梅花三六 發布:2025-08-27 04:12:34 瀏覽:584
一朵小綠花 發布:2025-08-27 03:56:43 瀏覽:539
花卉採收 發布:2025-08-27 03:49:20 瀏覽:592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