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花鑒賞

玫瑰花鑒賞

發布時間: 2022-03-15 22:45:37

1. 急求《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鑒賞

我們的愛米麗與愛米麗的我們

——從敘事學角度試談《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內容摘要:《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是W-福克納的短篇小說代表作。在布魯克斯與沃倫合作編著的《小說鑒賞》(《Understanding Fiction》)中,緊接文本的第一句評論就是:「這是一篇恐怖小說。」 可是,若將《紀念》只當作一篇懸疑小說來讀,未免太低估了福克納作為20世紀「偉大的實驗小說家」的實力。本文將結合結構主義與敘事學的理論,借鑒新批評的文本細讀,主要依據W-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提出的方法,嘗試分析《紀念愛米麗的一朵花》中「隱含的作者」問題。

關鍵詞:敘事學隱含作者 敘述者 聲音 主題

在布魯克斯與沃倫合作編著的《小說鑒賞》(《Understanding Fiction》)中,W-福克納的短篇小說代表作《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被安排在「主題」一章,緊接文本的第一句評論就是:「這是一篇恐怖小說。」就其內容而言,愛米麗小姐的一生,尤其是深居寡出的老年,的確令讀者不寒而慄。小說懸念設置與最後揭曉的過程,亦顯得得十分沉著和精巧。

可是,若將《紀念》只當作一篇懸疑小說來讀,未免太低估了福克納作為20世紀「偉大的實驗小說家」的實力。當我多次閱讀這篇小說後,最初的驚恐感消失了;文本結構所蘊含的豐富的解讀可能,漸漸凸現出來。

為什麼這么短短幾千字的小說,卻彷彿包容了一個巨大的傑弗生鎮,彷彿清晰地顯示出了這個南方小鎮的過去、現在,甚至一部分未來?如何看待身為主要人物的愛米麗,卻除了買砒霜時說的四句話之外,全部靠「非她」的聲音來構成她的形象?那個常常出場的「我們」是誰?「我們」是否無處不在?「我們」說的都是真話嗎?

本文將結合結構主義與敘事學的理論,借鑒新批評的文本細讀,主要依據W-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提出的方法,嘗試分析《紀念愛米麗的一朵花》的隱含作者、敘述者等問題。

一.什麼是「隱含的作者」?它與「敘述者」和作者有什麼區別?

「隱含作者」 (implied author) ,是布斯小說美學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具獨創性的概念,即作者的「第二自我」, 小說中作者潛在的「替身。有了這樣的「隱含的作者」, 作家對作品的介入方式就可以趨於隱蔽和巧妙, 就能避免那種笨拙的直接介入方式。另一方面, 對於讀者來說, 當他面對含義豐富的作品——處於多種價值觀念紛雜的世界中時, 他需要知道他的位置, 即「需要知道作者要他站在哪裡」。而「隱含的作者」就能承擔起這種引導讀者的作用。

布斯提出:「我們對隱含作者的感覺,不僅包括從所有人物的每一點行動和受難中可以得出的意義,而且還包括它們的道德和情感內容。簡而言之,它包括對一部完成的藝術整體的直覺理解;這個隱含的作者信奉的主要價值觀念是由全部形式表達的一切,而無論他的創造者在真實生活中屬於何種黨派。……這個『隱含的作者』有意無意地選擇我們所閱讀的內容;我們把他視為真人的一個理想的、文學的、創造出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選擇的東西的總和。」

「隱含的作者」同小說的「敘述者」是不同的。「隱含的作者」是作者通過他所創造的「敘述者」和他對事件的安排及調度, 通過他寫作小說的全部行為, 而投射出的他自己的形象;「敘述者」則是作品中的講話人, 他只是「隱含的作者」創造出的多種元素之一種。平時我們閱讀作品時,往往只能發現 「敘述者」的存在(像《紀念》中的「我們」,即傑弗生鎮上的居民們),而容易忽略作者與「敘述者」之間尚有很大的距離。

而從作者到「敘述者」,就必須經過「隱含的作者」。「隱含的作者」不同於真實的作者:真實的作者可以在一部作品中表現完全不同於他在真實生活中所擁有的思想、信念和情感;他也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現不同的思想、信念和情感。而在一部作品(以《紀念》為例)中, 「隱含的作者」是一種穩定的存在, 它通過「敘述者」和它所創造出的其他元素表達的一切,都是和它的自我保持一致的。

「隱含的作者」其實是隱蔽的寫作態度,作者站在一個或多個比較確定的立場,選擇以顯在形式(即文本)表達的內容,揭示或暗示以潛在形式表達的主題。

二.尋找「聲音」背後的 「隱含的作者」

按照韋勒克的觀點,文學作品的第一個層面是「聲音」,主要指作品的韻律、節奏等。而本文中將使用由荷蘭敘事學理論家米克·巴爾在《敘述學: 敘事理論導論》中提出的「聲音」概念。敘事學發展初期,理論界還沒有對視覺與表現那一視覺的聲音的本體之間作出明確區分。巴爾提出了「聚焦」和「聲音」的概念,把早期的「視點」概念所混淆的問題區分開來,「聚焦」指誰看, 「聲音」則指誰說。

先來看一下,《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都存在些什麼聲音。從而找出這位「隱含的作者」都在傑弗生的什麼地方現身過。

大致一看,愛米麗的故事幾乎都是以「我們」(即「敘述者」)的口吻講述的。「我們」去為愛米麗送喪,「我們」看見愛米麗的大木屋被時光抹煞了原有的庄嚴,「我們」聽說愛米麗年輕時候的荒唐事情……凡此種種,這些敘述者從42年前老格里爾生先生去世後,一直陪伴愛米麗小姐進了墳墓,可謂「忠心耿耿」的旁觀者和打聽者。

這個「我們」似乎努力想讓自己的敘述客觀可信,對鎮子里居民大都以「婦女們」、「男人們」相稱,然而文本中的「我們」遠非傳統意義上全知全能的敘述者。我們能夠感覺到愛米麗正在被「談論」,而非全程「掌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敘述者「我們」是這篇小說的另一大主要人物,不過是以比較特殊的群像方式展現的罷了。這些人一邊敘述著「我們」所知的那部分愛米麗40多年來的人生起伏,一邊表明自己的態度,從而也勾勒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狀態。

因為文本成了一場「談論」結果的公布,則必有側重點,必有遺漏、錯誤之處。讀者發現,對一個女性南方貴族後裔長達70多年的人生的認識,全靠「我們」零散片段的回憶是遠遠不夠的。不僅如此,讀者甚至無法相信被告知的那一小部分「事實」確乃「事實」。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先從聲音的來源說起。

讀者知道,「我們」關於愛米麗的敘述來自於「我們」關於愛米麗的回憶。那麼,這回憶里就包括親身經歷、道聽途說、臆測和誤解等等。可以說「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相對完整的關於愛米麗的故事。從多個敘述者的角度講述同一個故事也未嘗不可,福克納在《喧嘩與騷動》中就是那樣實行的。可這部短篇卻達成了一個比較統一的敘述聲音,總是以團結的「我們」的面貌示人。那麼,讀者很快就能想到,「我們」的多聲部回憶是如何變成獨唱的?

很明顯,有一個「我們」言論的記錄與整理者存在,他(她)就是讀者要找的「隱含的作者」。「隱含的作者」篩選了傑弗生鎮上居民的回憶,使生活中閑言碎語似的談話,變成了文本中振振有詞的「聲音」。

其次,從聲音的內容來說。

通過一個整合之後的「我們」的敘述,讀者基本可以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愛米麗小姐的大致形象:貴族後裔、南方傳統、嚴父、黑人男僕、生死不分、奇怪的戀愛、買砒霜、氣味事件、繪畫課、拒絕交稅和郵箱、與世隔絕的晚年、真相大白……這一系列內容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全部與愛米麗小姐與眾不同的特性相關;反過來講,亦是全部與「我們」對愛米麗的看法及心態相關。這就涉及到了該小說的主題。

讀者知道,《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納「約克納帕塔法」系列小說的第一篇。福克納在寫作這篇小說時,是否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傑弗生鎮的構想,讀者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頹敗的南方」始終是積壓在作者心頭的存在,傳統與現代、北方與南方之間的沖突或融合始終是作者思考的重心。那麼,身為故事中人的「我們」怎麼會知曉自己身上背負的沉重意義?

明智的福克納派遣了一個「隱含的作者」來表述這一關於南方的主題。「我們」不過是在一段時間和一塊空間里活過然後死去的男人女人罷了,一個特立獨行的愛米麗反而使「我們」的人生變得不那麼虛空:「我們」是她的故事的見證人,「我們」因愛米麗獲得了意義。同時,一個愛米麗也無法涵蓋整個傑弗生,她不過是南方、傳統、過去的某一種代表。「我們」與愛米麗在故事中看似對立,在小說主題上卻是無比統一的。簡而言之,「隱含的作者」的態度即小說主題。

另外,從聲音的影響力來說。

即使是在福克納這樣有著某種強烈的主題傾向的小說家筆下,讀者仍要注意,「隱含的作者」的態度並不等於作者的態度。布斯提出:「在任何閱讀體驗中都存在著作者、敘述者、其他人物及讀者四方之間隱含的對話。」

讀者每一次閱讀《紀念》時,「隱含的作者」的影響力會隨著讀者的經驗儲備與領悟能力波動變化。比如,初次閱讀時,讀者會在結尾倒抽一口涼氣——「隱含的作者」勝利了。熟悉文本以後,讀者也許不再需要 「隱含的作者」的向導,直接把握人物和敘述者;也許會與「隱含的作者」的態度形成沖突;也許發現了福克納本人對愛米麗的真正看法……

至此,讀者認識了小說中「隱含的作者」,形成自己的閱讀經驗,同時超越了他(她)。

對《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的解讀層出不窮,本文不過是從一個很小的敘事學角度談了文本中存在的「隱含作者」的問題。借用波蘭女詩人希姆博斯卡的一句詩:「反復無常則更為美麗。」那麼,閱讀的樂趣就在於爭論不休。這位無名無姓的「隱含的作者」所引起的話題,將永遠開放。

2. 如何鑒賞玫瑰花茶

茶的鑒賞從茶葉的外型上來看,玫瑰花茶以外形肥碩飽滿,色澤均勻,花朵大且雜質少,花瓣完整、重實為優品;以花瓣少,碎的多,質輕,有雜質為次品。從葉底看,玫瑰花茶有紅玫瑰或者粉玫瑰製成,玫瑰入水後,花瓣顏色逐漸變淡,慢慢蛻變為枯黃色。從湯色和滋味來看,玫瑰花茶以湯色偏淡紅或者土黃,香氣沖鼻,無異味為優品;以湯色通體紅艷潤澤,香氣寡淡,甚至有異味為次品。玫瑰花茶性溫和,能夠溫養血脈,溫胃養胃、清熱養肝、舒發體內邪氣、調理血氣等。玫瑰花茶可以調經,促進血液循環,防皺紋、防凍傷,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達到養顏美容的功效。玫瑰花茶可以緩和腸胃神經,促進傷口癒合,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茶的貯存保存玫瑰花茶的第一要則就是密封,否則誘人的花香就容易流失。還要注意避光,這樣花的顏色會保存的很好,品飲時色香味俱全。密封好以後,可以將玫瑰花茶放在乾燥陰涼處,避免受潮,也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但是夏天一定要把玫瑰花茶密封好放入冰箱,否則容易生蟲。

3. 《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許多唧唧喳喳的肉體喜悅突然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一種荒涼的安寧,幾乎沒有感情的一種滿足。 ——《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

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

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閱讀至此時,心裡便不知不覺被張愛玲那精闢華美的文筆所吸引。一個女子竟能用文字表達的如此冷漠、傲然、慘淡和蒼涼,可感可觸,徹底而堅決,她用雲端里看廝殺的傲然與冷漠靜觀俗世的故事,用敏銳而又冷酷的筆觸描寫生活的真實。

當我閱讀完《紅玫瑰與白玫瑰》故事後,感覺玫瑰花意象最為典型。小說中,紅玫瑰與白玫瑰象徵伴隨男人生命流程的兩種女人類型。在以振保為敘述主體的「玫瑰之戀」中,振保與紅玫瑰、白玫瑰分別發生了各自獨立的人生故事,但是因為有玫瑰花意象作為小說的結構焦點,兩個分離的敘事環在情感意緒層面構成了正反並置的矛盾體,藉助內在的心理邏輯,張愛玲建構起文本的復調性與有機性。

而從意象意蘊上看,「紅玫瑰與白玫瑰」意象深層次地隱喻了男人(其實也可以包括女人)在情感(婚姻)選擇上的困惑。這種生命困惑本質上是一種人性衍生物,所以具有不可避免性,雖然振保的「玫瑰之戀」囿於個體原因不見得蒼涼透骨,但張愛玲卻在玫瑰花意象隱喻的情感世界中看到了深深的絕望。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這個人物可以讓我們看到白描出的人性,還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掙扎與悲哀,其中又有瑣屑且易逝的歡喜,最終卻是是無奈,被淹沒在時代里浪潮里。

振保的生命里就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佟振保帶著點悲涼的犧牲感,娶了身材單薄、靜如止水的孟煙鸝。新娘給人的感覺只是籠統的白凈。卻喚不起他的愛憐。而他生命中的「紅玫瑰」嬌蕊,風情萬種,光艷照人。不禁讓她憐愛有加,只是往往得到幸福的那位,卻不是攜手共度一生的人。雖然振保是有始有終的,有條有理的。是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給他自己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彷彿理想化了,萬物各得其所。

張愛玲在書里那段對男人的描寫最為精闢,很佩服她能分析的如此透!男人初始時,大多是喜歡淡雅清麗的白玫瑰,像是冰涼的高山之雪,願意付出一生的代價,求的在這冰涼的水流中的沉淪。然而,在度過如此如醉如痴的欣喜之後,男人漸漸變的不知滿足他開始想要一個紅玫瑰,芳香彌散,辛辣魅惑。其實,女人的美,有著千個面目,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它。在一個聰明的男子面前,它會展露給你世上最微妙的色彩。彼刻,純白艷紅,呈現另番甜美的面貌。每一個女子的靈魂中都同時存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但只有懂得愛的男子,才會令他愛的女子越來越美,即便是星光一樣寒冷的白色花朵,也同時可以嬌媚地盛放風情。可惜世間,懂得愛的男子實在是太少!在男人心裡真正完美的女人,總是隨著時間,閱歷的變化,不斷地變化著!你永遠達不到的。所以,不管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都永遠有不能讓人滿足的遺憾和欠缺,所以男人總是永遠地渴望別的玫瑰媚惑的來臨。
張愛玲的小說在語言表達方面技巧圓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她能准確地描繪帶你看到實質,文字又如此的干凈才氣盎然,妙喻蓋世,不得不承認她是一代才女啊!讀她的文章,猶如敲打鋼琴上的音符,讓人樂而忘憂,創造生的和諧,而且總會讓我們有所感慨,有所啟迪,有所思考。

4. 玫瑰花的葬禮的歌曲鑒賞

這首歌R&B節奏強烈,用低吟的訴說方式表達了一種傷感的情懷。
《玫瑰花的葬禮》受到了相當廣泛的好評;Fans們對寫手積極發揚的「力挺」的精神,從歌詞到曲到編曲都很成熟,而且拿捏到位.在現在來說也應該是非常具有市場的流行歌曲。

5. 送我一支玫瑰花賞析

旋律優美、抄舒展、活潑、深情,充分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堅貞執著追求。

送我一朵玫瑰花
你送我一隻玫瑰花

我要誠懇地謝謝你

哪怕你自己看得像個傻子

我還是能夠看得上你

哪怕你自己看的像個傻子

你要驕傲輕視我

我要看看你的本領

我要嫁上一個比你還強的

就會刺痛你的心

百靈鳥兒從手中飛去

落到美麗的花園里

花兒一樣可愛的百靈鳥兒

梳著你的美發

我們像黃鶯和百靈鳥

我們相愛如鴛鴦

我們的愛情像那燃燒的火焰

大風也不能把它吹熄

6. 去倫敦英國欣賞國花玫瑰花,這時玫瑰花開滿大街小巷是哪個月

4-5月

7. 衣領上的玫瑰 賞析

小男孩要把「我」不要的花送給和他相依為命的奶奶說明他並沒有因為缺失父愛母愛而丟失內心的愛,他懂得去愛關心和照顧他的人,懂得去愛愛他的人。送他奶奶玫瑰花並不僅僅是一種被動的知恩圖報,更是一種主動去關愛別人的體現。
在「我」給小男孩提出建議後,小男孩得到了「我」這個陌生人的愛,此外,他把每朵玫瑰都看做是一份來自他人的關愛,讓他能說出文章結尾的話。雖然小男孩家庭並不完整,但是他的心理沒有陰影,是健康的、樂觀的、向上的。小男孩的身世是不幸的,但他從他人的關愛中得到了幸福,進而將愛表達出來,去愛他的奶奶去熱愛生活,這是一種愛的傳遞吧。(套用俗一點的話說就是文章最後點明了中心,升華了主題。)
希望能幫上樓主^_^

8. 急求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的賞析

這個真不懂

9. 十二生肖 電影里的《玫瑰花》是真的還是假的,那人說的值2億美元,算下來比龍首還要值錢得多

【有】它的原型是一張叫《玫瑰花》的郵票。電影里則換成了油畫,而這張名叫《玫瑰花》的郵票之所以價值上億美元,是因為它是世界僅存的一枚。真實來歷是這枚郵票在最早期曾是以全4枚的姿態,在拍賣會上以百萬被一位商人拍下。商人拿到郵票後,在記者面前,將三枚撕毀,餘下的這枚成為了全世界的唯一。讓這張本只值百萬的郵票價值瞬間上億。當時可謂轟動一時。而這張《玫瑰花》郵票的故事在這部電影的一開始,導演就巧妙的暗示過了。至於這張郵票如今去了哪裡,大家就不要去過問了。或許就像電影中所說的,被雪藏在某個古堡中,隨著記憶被歲月的沖刷而無人問津。

熱點內容
再過情人節 發布:2025-08-27 18:32:05 瀏覽:743
盆栽軟文 發布:2025-08-27 18:22:35 瀏覽:8
夢見家裡開一朵大黃花 發布:2025-08-27 18:21:02 瀏覽:497
玫瑰碧琳 發布:2025-08-27 18:18:37 瀏覽:245
百合蓮葉羹 發布:2025-08-27 18:11:59 瀏覽:958
去煙味花卉 發布:2025-08-27 17:52:26 瀏覽:951
托卡七夕 發布:2025-08-27 17:52:09 瀏覽:842
紫炫葉盆栽 發布:2025-08-27 17:44:52 瀏覽:284
鹽養玫瑰花 發布:2025-08-27 17:44:25 瀏覽:367
騎士王的百合物語 發布:2025-08-27 17:33:06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