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鸚鵡繁殖
A. 北部玫瑰鸚鵡的繁殖方式
築巢產卵季節從6月至9月,有時稍早。鳥巢一般建在樹干或分枝上。通常在桉樹的樹洞里。平均一窩產4枚卵,孵化19天。雛鳥逗留比較長,可長達7個星期。
B. 玫瑰鸚鵡多大可以繁殖
品種不同成年時間也不同,小型鸚鵡成年快些,虎皮鸚鵡六個月左右, 牡丹鸚鵡7個月左右,玄鳳鸚鵡九個月左右,中大型鸚鵡更長些,都在一年以上,也有好幾年才成年的,建議成年後晚幾月再繁殖,這樣鳥發育更成熟,
C. 黃色玫瑰鸚鵡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雄鳥會靠近雌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雄鳥會有餵食雌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枚卵蛋,孵化期約21天,雄鳥一天餵食雌鳥2次,5周後幼鳥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D. 東玫瑰鸚鵡的生長繁殖
繁殖期通常在7-3月間, 主要築巢於樹洞中,尤其喜愛尤佳利樹,但也常築巢於籬笆上、電線桿上、兔子的洞穴、白蟻洞與食蜂獸的洞穴中,一旦築巢,公鳥會盡力保護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窩約有4-6顆卵孵化期約需18天,母鳥獨自孵雛,一天離巢2-3次讓公鳥餵食,幼鳥孵出後前10天由母鳥獨自餵食,之後公鳥也會幫忙餵食雛鳥,幼鳥約33天後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會離巢;籠養的東玫瑰鸚鵡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強壯, 也會變的十分活潑有活力,喜愛洗澡,最好能為它們作定期的驅蟲, 提供小樹枝或玩具供它們啃咬,東玫瑰鸚鵡有一些不常見的變種,可惜數量不多。繁殖難度不高,東玫瑰鸚鵡是十分多產的種類,繁殖期間公鳥有侵略性,幼鳥孵出後若要觀察巢內情況,最好等親鳥不在巢內時再觀察,母鳥一窩約產3-7顆蛋,約19-21天後孵化,30-35天後幼鳥羽毛長成,若是幼鳥羽毛長成後還沒離巢或飼主未移出巢外會受公鳥的攻擊。
E. 玫瑰鸚鵡人工繁殖
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於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於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喂。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谷殼,青菜在喂前要洗凈,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干,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贊同0|評論
F. 玫瑰鸚鵡屬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雄鳥會靠近雌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雄鳥會有餵食雌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顆蛋,孵化期約21天,雄鳥一天餵食雌鳥2次,5周後幼鳥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籠養鳥需定期作驅蟲的工作,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能耐低溫,成鳥較有侵略性,購買時注意雄鳥是否對雌鳥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喜愛啃食樹枝。
挖人工繁殖,准備提供深的巢箱和軟木,以提供繁殖之用,注意觀察雄性是否過於猛烈的追逐雌性,事實證明有的雄鳥比其他雄鳥更富於進攻性,如果雄鳥猛烈進攻雌鳥的話,可以讓雄鳥離開巢舍一段時間,或者剪去他的一隻翅膀上的飛羽。還要注意觀察成鳥是否會啄食雛鳥的羽毛,可以在雛鳥身上撒些蘆薈粉來避免這種情況,當幼鳥可以獨立取食後,就要把它們移走,否則當成鳥想再次築巢時,就會攻擊幼鳥。
飼養方法: 以桉樹子,小米,少許向日葵子以及綠色蔬菜飼養。這種健壯的鳥飼養在3.6米長的鳥舍中,鮮艷的羽毛在陽光下十分的美麗。
G. 玫瑰鸚鵡一般都什麼時候繁殖
玫瑰鸚鵡與其它的澳洲鸚鵡一樣,常至農作物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作物損失,經常可在年雨量超過500公釐的森林中發現它們的蹤跡,北部地區的族群喜愛棲息在海拔600-1500m的丘陵林地中,但海拔450-1900m皆可發現其族群,南部地區的族群則活動於各種高度的區域,野外的玫瑰鸚鵡並不怕人,有人接近時不會驚慌地逃開,常至公園、花園或住家後院讓人餵食,天然食物包括花朵、花蜜、草類與樹木的種子等,通常4-6隻成群活動,
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公鳥會靠近母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公鳥會有餵食母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
繁殖: 需要提供較深的巢箱和軟木,這種鳥咬斷軟木來鋪墊。雖然他們長至11個月就能繁殖,但最好等到他們18個月大,更成熟的時候再讓他們繁殖,沒有必要讓他們盡早繁殖,因為他們在籠養條件下可以繁殖超過10個年頭。這種鳥天性容易緊張不安,不太容易適應居室生活。
H. 玫瑰鸚鵡繁殖要用多大的窩
大一些為好 親鳥們會進去喂養幼鳥 幼鳥在裡面活動的啊
養過虎皮鸚鵡 跟玫瑰長得很像 繁殖箱及繁殖期間注意事項給你參考!
虎皮鸚鵡的飼養參考:..com/question/1174615375794596099.html?oldq=1(網址復制到地址欄里)
I. 深紅玫瑰鸚鵡多大可以繁殖技術
一般是16個月即可長得和成年一樣,但要兩歲以上才能穩定繁殖,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雄鳥會靠近雌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雄鳥會有餵食雌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枚卵蛋,孵化期約21天,雄鳥一天餵食雌鳥2次,5周後幼鳥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籠養鳥需定期作驅蟲的工作,用桉樹種子,小米,少許向日葵子以及綠色蔬菜飼養。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能耐低溫,成鳥較有侵略性,購買時注意雄鳥是否對雌鳥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喜愛啃食樹枝。深紅玫瑰鸚鵡有時會有拔羽的症狀出現,也會拔幼鳥的羽毛,所以不宜讓幼鳥待在巢內過久,一發現幼鳥被拔羽毛的情形需馬上移出巢外手養,繁殖期間雄鳥會追著雌鳥跑。
這種來自澳洲的彩色鸚鵡很容易飼養繁殖,並可連續兩次築巢。已經繁殖出幾種不同羽色的變種,其中以藍色最為常見。剛開始飼養這種鸚鵡時,不要飼養無法配成對的成鳥,最好從一對可以交配繁殖的成鳥開始飼養,或是飼養幼鳥,這樣可以增加和鸚鵡和睦共處的機會。形成配偶的鸚鵡十分多產,可以有規律的繁殖20年以上。
由於體型大,巢箱要夠深(約60cm)。准備提供深的巢箱和軟木,以提供繁殖之用,注意觀察雄性是否過於猛烈的追逐雌性,事實證明有的雄鳥比其他雄鳥更富於進攻性,如果雄鳥猛烈進攻雌鳥的話,可以讓雄鳥離開巢舍一段時間,或者剪去它的一隻翅膀上的飛羽。還要注意觀察成鳥是否會啄食雛鳥的羽毛,可以在雛鳥身上撒些蘆薈粉來避免這種情況,當幼鳥可以獨立取食後,就要把它們移走,否則當成鳥想再次築巢時,就會攻擊幼鳥。....(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給我的回答採納選優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