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糕粑
A. 糕粑稀飯(簡易版)怎麼做
用料
糯米:粘米
3:7
糖
藕粉
玫瑰蜂蜜
花生碎
黑白芝麻
糕粑稀飯(簡易版)的做法
准備好糯米
粘米,也就是日常吃的大米就行。
這里補充一下,因為是第一次做,所以經驗不足。個人覺得米按比例混勻,淘洗後泡兩小時,瀝干後打碎,入鍋蒸,會比較好熟哦
糯米和大米比例為3:7
米用料理機打成顆粒微粗的米粉
花生打碎,也可以直接掰成半即可
打好的米粉
米粉按比例,加入適量糖混合均勻
放入模具
大火上汽蒸熟
如果米粉偏多,建議還是用蒸屜蒸
期間可以分點水,容易熟透
蒸好的米粉,米香四溢
准備藕粉和玫瑰蜂蜜
藕粉加入涼水調勻,中小火不停攪動至透明
熬好的藕粉
米粉放進模具整形,即為糕粑
糕粑倒入藕粉里,加入玫瑰蜂蜜,芝麻,花生碎
邊調邊吃。入口清甜,很健康的一款早餐哦
B. 貴州特色小吃
主要有:腸滉面、踏哨餛飩、吳家油炸湯圓、雷家豆腐元子、糕粑、花江狗肉、都勻沖糕、畢節湯圓、刷把頭、一品大包、荷葉糍粑、玫瑰肉糕、遵義豆花面、戀愛豆腐果、碗耳糕、糖麻圓 、紅袍油糕、菊花酥、蛋黃酥、香炸玉米餅、南瓜酥、遵義雞蛋糕 、威寧蕎酥等幾十種。
C. 青岩糕粑稀飯怎麼做是用什麼米
用料
糯米:粘米 3:7
糖
藕粉
玫瑰蜂蜜
花生碎
黑白芝麻
糕粑稀飯(簡易版)的做法
准備好糯米
粘米,也就是日常吃的大米就行。
這里補充一下,因為是第一次做,所以經驗不足。個人覺得米按比例混勻,淘洗後泡兩小時,瀝干後打碎,入鍋蒸,會比較好熟哦
糯米和大米比例為3:7
米用料理機打成顆粒微粗的米粉
花生打碎,也可以直接掰成半即可
打好的米粉
米粉按比例,加入適量糖混合均勻
放入模具
大火上汽蒸熟
如果米粉偏多,建議還是用蒸屜蒸
期間可以分點水,容易熟透
蒸好的米粉,米香四溢
准備藕粉和玫瑰蜂蜜
藕粉加入涼水調勻,中小火不停攪動至透明
熬好的藕粉
米粉放進模具整形,即為糕粑
糕粑倒入藕粉里,加入玫瑰蜂蜜,芝麻,花生碎
邊調邊吃。入口清甜,很健康的一款早餐哦
D. 貴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1,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名點。鮮香酥脆,味道回味無窮。問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1874年青岩街上平正寬家首創的,相傳,一天平正寬逛街看到一小孩叫賣玫瑰花瓣,他想,玫瑰花瓣香味誘人,摻在糖里,又香又甜,一定好。於是就買一些玫瑰花來切碎,加入碗兒糖舂成密餞,用陶缽裝上在太陽下曬干。
然後用糯米和小麥製成麥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沙糖和玫瑰花蜜餞,搓均後切成薄片或長條,這就成了香甜酥脆的有玫瑰香味的麻片糖。
2,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最初由佛教素麵,創制於20世紀初。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遵義豆花面以面條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咸鮮。
3,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4,劉二媽米皮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老字型大小的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皮,卷粉、大頭菜等。它起源於90年代,已遍布遵義各個地方。
5,南白黃糕粑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其原料為上好的大米,糯米各一半,再加兩米總和8%-10%黃豆。
將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黃豆磨漿,摻合拌勻,待漿干後搓揉成團,打成長條形塊狀,外包斑竹筍殼,用繩扎緊,然後上甑猛火蒸2-3小時,讓粑熟透。再小火悶24小時左右即可出甑。出甑後水分蒸發"收汗",粑表面黃亮油潤,不沾手、不稀皮。
E. 糕粑的介紹
糕粑是貴陽的地方漢族糕類名小吃之一,清光緒年間由貴陽盧姓首創,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它外形方正,松泡似雪,糕餡精製,甜美可口。取一大碗放入干藕粉,用少許冷水調濕,再燒沸水邊沖邊熬至半透明的糊狀,放入白糖、玫瑰糖調好甜香味,放一塊糕粑,再撒上熟芝麻和切碎的枯餅,瓜片、桃仁、果脯即成。
F. 到貴州最好吃什麼小吃
貴州小吃-絲娃娃
有米麵粉做成薄紙狀小圓餅,烙熟,將蘿卜絲、折耳根、綠豆芽、海帶絲、炸黃豆、 糊辣椒等多種佐料,包在麵皮裹成小卷食用,別名素春卷。……
--------------------------------------------------------------------------------
貴州小吃—杠子面
「杠子面」原稱手工面或人工面,原產地在貴州的興義地區,屬中國南方面系。……
--------------------------------------------------------------------------------
貴州小吃—長島海菜包
以海菜做包子,長島人稱之為海菜夾子(也有叫菜角子)。長島一年四季均有時新海菜,可做包子的用菜。……
--------------------------------------------------------------------------------
貴州小吃—燕麥炒麵
燕麥炒麵是用燕麥和花椒做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種食品,是彝家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
--------------------------------------------------------------------------------
貴州小吃-雞絨銀杏
銀杏,常稱白果,不僅可做成食品,還可入葯治久咳氣喘,小便自濁,白帶;偎熟能治夜尿病。雞城銀杏,為筵席中之佳。……
--------------------------------------------------------------------------------
貴州小吃—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面條脆細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腸旺鮮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膩;湯鮮味美、回味悠長。……
--------------------------------------------------------------------------------
貴州小吃—康家脆哨面
豬槽頭肉或五花肉去皮,肥瘦分開,切成約0.5厘米見方的丁,肥肉丁先入鍋加鹽、料酒、甜酒汁,炒到金黃色時,倒入碼鹽的瘦肉丁,煸出油後加入紅糖,待肉丁呈深紅色後灑少許冷水將肉內余油追出……
--------------------------------------------------------------------------------
貴州小吃—太師面
將麵粉150克加清水50毫升和發面調勻,待其發酵(發酵時間夏天約1小時,冬天2小時)後放入鹼揉勻。另用麵粉250克加清水75毫升和成水面。然後把兩種面混合一起,用力揉透……
--------------------------------------------------------------------------------
G. 貴州黃糕粑怎麼做
黃粑的製作材料:
主料:糯米500克,稻米500克
調料:赤砂糖200克
黃粑的特色:
成菜金黃耀目,皮脆肉軟,香甜適口,令人食後難忘。
黃粑的做法:
1. 將糯米、大米淘洗干凈;
2. 入清水中泡透後,磨成米漿汁,裝入白布口袋中吊干水分;
3. 將吊漿粉倒在案板上搓散,揉勻,分成小坨,入籠蒸熟;
4. 紅糖切碎加入蒸熟的玉米粉團內反復揉勻,再搓成長條;
5. 冷後切成厚1厘米的片即可;
6. 食時鍋置微火上,用菜油刷鍋將黃粑片入鍋烙成二面黃,起鍋入盤。
健康提示
1. 糯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鎂、鋅、硒等豐富;
2. 其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黃草粑又叫清明粑,清明粑的製作歷史已有100餘年,解放前後貴州各地就有許多專營點。早期的清明粑做成月餅形狀,餡心有火腿、洗沙、玫瑰、白糖等品種,食時用平鍋放少許豬油,微火煎成兩面微黃,香脆清甜可口。如今,貴州各地的清明粑品種隨餡心的不同而紛繁蕪雜,口味和形狀也多種多樣。本款是眾多品種中較普遍的一種。
原料:糯米3千克;清明菜500克;白糖餡心4千克;引子300克
製作方法:
1.選用上等糯米經淘洗後浸泡4-6小時,濾去水分待用。
2.戶外採摘黃草,並選用嫩芽和花蕾,經清洗去渣處理。
3.先舂黃草,並在舂的過程中多次把汁水擠出,後將糯米與黃草混合入甑蒸熟,倒入石礁窩或特製木槽中,用木棒舂成茸狀,並分成若干塊,每塊約100克
4.黃草粑可以用葉子蒸制或直接煎制.
製作黃草粑還有兩種方法可以選用:
1.把糯米磨成粉,灑適量清水,至米粉潤濕而鬆散,與黃草蒸熟後舂成茸狀。
2.在糯米中加少許秈米混合,加水磨漿,入布袋吊干或壓干(含水量約為30%),與黃草一起蒸熟,用白布包裹置之案板上,再搗茸成粑或舂茸成粑。蒸制時吊漿粉因含水量重,要分成不規則塊狀,並留空隙與用黃草隔開,使之通氣。
H. 糕粑稀飯是怎麼做的呢
看顏色純藕粉含有多量的鐵質和還原糖等成分,與空氣接觸後極易因氧化而使藕粉的顏色由白轉微紅。其他澱粉,如馬鈴薯、甘薯、荸薺、木薯、葛根等澱粉均無這種變化,都呈白色或略帶黃色;如果呈玫瑰紅色,則是加入色素染色的。
用鼻聞藕粉具有獨特的清香氣味,其他澱粉則沒有清香氣。
試手感取少許藕粉用手指揉擦,其質地比其他澱粉都要細膩且滑爽如脂。
口嘗取少許藕粉放入口中,其觸及唾液後即會很快溶化。其他澱粉入口後則不易溶化,反而會黏糊在一起或形成團狀。
此外,藕粉保存時間長,顏色會由微紅變為紅褐色,這不是變質,不妨礙食用。
第一步:先加少量冷水(剛沒過藕粉的量),然後再攪勻直到看不到顆粒狀的藕粉為止
第二步:加入滾燙的開水(記住,一定要滾燙的不能用飲水機的)一邊加一邊攪拌
第三步:快速攪拌,一直攪拌,直至藕粉變成淡褐色透明的膠狀。
要注意的是:兩道水的順序不能顛倒,第一次是涼開水,第二次是滾燙的沸水。
I. 糍粑怎麼樣煮才好吃
荷葉糍粑主料:精糯米;輔料:花生火腿、芝麻、玫瑰糖; 調料:豬板油、白糖;做法:將精糯米洗凈,凈泡10個小時,然後用蒸鍋蒸熟,打成糍粑後做成荷葉狀成品,然後用豬油煎黃。將糯米打成糍粑,分成小碗,再放入烙鍋以豬油烙成薄片,加入糖心,再折成一半復烙,粑粑黃脆,糖心融化即可。 玫瑰涼糍粑製法:上等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漲發後放蒸籠中蒸至軟爛,取出春成糍粑,晾涼後扯成25克一個的劑子;豆沙用漲發,加油炒至酥香,放白糖和蜜玫瑰,復炒至糖溶即成洗沙餡心;芝麻炒熟碾成粉,黃豆炒熟磨成粉,加糖粉合勻成為麻糖粉;糍粑團壓成圓片,包入洗沙餡心,壓成餅狀,在麻糖粉中上一層,面上撒少許已用食紅拌成胭脂色的白糖即成。涼糍粑製作方法:1、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溫水泡二三個小時,控干水後裝入飯甑內,用旺火蒸熟,然後,將熟米飯放入石礁窩內。舂茸成糍粑,用熱的帕子搭蓋。2、把芝麻粉、蜜桂花、白糖、食用桃紅色素拌勻,製成芝麻糖。再把黃豆炒熟,磨成粉待用。3、糍粑放在案板上晾涼後,分成兩半,一半放在撒有黃豆粉的案板上,攤開壓平成片,將「洗沙」均勻地抹上。將另一半糍粑成大小、厚薄差不多的片,蓋在其上,再把芝麻糖撒在面上,切成塊就可以了。
J. 糍粑的來歷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越國勾踐乘機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餓殍遍野,國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難。
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製成的磚石。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
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後來,在楚天一帶,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製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糍粑,以此來祭奠伍子胥。
(10)玫瑰糕粑擴展閱讀: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來代替)搗成泥狀製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糍粑,是南方各族的小吃,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
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貴州、重慶、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陝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河南潢川、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區最為盛行,其中又以廣西梧州的做法最為特別。
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四川地區的人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
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