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乳腺癌丁香圓

乳腺癌丁香圓

發布時間: 2022-03-07 05:30:08

① 醫學手機app有比較推薦的么

(1)臨床資訊和用葯指南類:medscape,主要分新聞資訊,葯物配伍禁忌,治療指南,醫學計算器,醫學培訓等。其中葯物和治療指南內容較全,醫學培訓有視頻教學,視頻緩沖速度也比較快。另外,還可以一鍵收藏感興趣的內容。唯一不好的地方都是英文,不過學過醫學的對英文都不怵,推薦試用。類似的APP還可以參考Epocrates、Skyscape等,文獻可以參考NEJM this week。(2)臨床醫療圖片分享類:Figure1,只針對醫(學)生專業用戶, 用戶每天上傳大量的照片,大家可以評論、分享、收藏,有些類似微博,朋友圈,用戶活躍度比較高,進行病歷分析和討論。畢竟,照片比文字更直接、更有說服力。Figure1極大地保護病人的隱私以及防範其他風險。在丁香園和愛愛醫論壇上,病歷分析一直保持比較高的活躍度。(3)細分專業臨床指南類:例如心電圖的:ECG-guide,操作簡便,實例權威,心電圖參考可以給醫生、護士、實習學生帶來很大幫助;介紹X光學的專業軟體ED Radiology;腫瘤(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結腸癌)領域內基於基因組學的治療指南CancerRx,選擇不同時期的症狀和指標推薦最佳治療方案以及葯物等等上面推薦是面向醫生的APP,下面推薦兩個面向患者的服葯和疾病管理的兩個APP:(4)服葯管理類:mango health,主要提醒患者服葯,提供葯物的使用相關信息,另外會有一些積分獎勵活動,界面比較美觀、操作簡便易懂。此外比較好的APP如:GoodRx,幫助患者找到出售最便宜處方葯物的葯房,以及掃描葯物的二維碼可以查詢葯物的相關使用信息。(5)疾病管理類:Lymphoma,主要針對淋巴瘤患者疾病管理類的APP,打開APP第一個界面時向患者介紹淋巴瘤的基礎知識、診治、治療方案、患者治療分享等,另外還包括服葯管理,症狀、檢查指標記錄,醫生咨詢交流,還可以在上面尋找臨床試驗等,該APP曾獲得2013年 Best New Medical Apps.

② 各位大神您好,我做了108例乳腺癌標本,以22例癌旁正常乳腺組織和相應良性增生25例乳腺組織作為對照。

這個首先要看你具體的研究目的和首要研究的指標,是探索性的還是有明確的假設要驗證,前者一般是看你能獲得的標本量和預算,你研究的指標(biomaker?)的發生率;後者則要明確計算樣本量。
即使是前者,通常在這種回顧性研究中疾病組和對照組的比例至少是1:1(這個是統計效率最高的情況。

③ 代謝性骨病、骨髓逆轉化或轉移瘤

綜述:轉移性骨腫瘤

2014-10-18 01:20來源:丁香園作者:jianmolanyin

字體大小

-|+

骨骼是最常見的轉移瘤發生部位之一(最常見的為肺和肝,骨骼排第三),患者常表現為多發轉移灶,孤立的轉移灶僅占患者的 2%-3%。引起骨轉移瘤的原發灶最常見部位分別為乳腺(約占女性骨轉移瘤的 70%)、前列腺(約占男性骨轉移瘤的 60%)、肺臟、腎臟、甲狀腺、胃腸系統及生殖系統。

在常見的實質器官腫瘤中,肺臟和腎臟腫瘤發生骨轉移的時間早於乳腺和前列腺。約 3%-4% 的骨轉移瘤患者出現轉移灶症狀時仍不確定原發灶位於何處,這些患者最常見的原發灶為肺臟,其次為腎臟。導致少年兒童骨轉移瘤的最常見的播散性腫瘤為神經母細胞瘤和白血病。長骨的骨幹及干骺端、脊柱的椎體多發生骨轉移瘤,其中骨轉移瘤最常侵犯的骨骼分別為椎體(胸椎 > 腰椎 > 骶椎 > 頸椎)、骨盆、肋骨、胸骨、股骨、肱骨近端和頭骨。但骨轉移瘤很少累及膝和肘關節遠端骨骼,這些部位一旦受累,原發灶多位於肺臟或腎臟,轉移途徑包括血運轉移(最常見)和或淋巴道轉移。

臨床特點

疼痛是大多數骨轉移瘤最常見的症狀(約占 67%),通常是持續性或者隱匿性的,夜間常可加重。當轉移瘤侵犯骨皮質並侵襲軟組織時則會出現軟組織腫脹,骨骼遭受嚴重的骨皮質破壞時則會出現病理性骨折,骨轉移瘤侵犯脊柱時常為多發病灶,除了原發灶相症狀外還可出現腰痛、椎體壓縮骨折、脊柱不穩定、脊柱畸形甚至脊髓或神經根受壓的症狀等。老年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肌肉骨骼疼痛或者既往及近期診斷為遠處原發腫瘤患者出現病理性骨折時應高度懷疑骨轉移瘤的可能。某些骨轉移瘤可能會出現副腫瘤綜合征,表現為感覺神經病變、內分泌疾病等,高凝狀態可能會導致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高鈣血症是骨轉移瘤患者中最常見的代謝異常,常與乳腺癌,肺癌和腎癌,骨髓瘤和淋巴瘤有關,低鈣血症和腫瘤性骨軟化症則很少發生。.

實驗室檢測

鹼性磷酸酶是檢測骨轉移瘤最敏感的指標,也可用於評估轉移瘤的進展。尿中羥脯氨酸增加表明與骨轉移瘤導致的骨破壞相關的骨轉換增加。同時非特異性的成骨細胞活躍標志物(骨鈣素和前膠原 1 羧基末端肽)及破骨細胞活躍的標志物(脫氧吡啶酚和 吡啶類交聯的羧基末端肽)也會增加。骨轉移瘤特異性檢測包括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前列腺癌)、尿血液分析(腎細胞癌或膀胱癌)、血清和尿蛋白電泳(多發 骨髓瘤)、外周血塗片和骨髓穿刺(淋巴瘤和白血病)。其他檢測如肝酶譜、甲狀腺功能檢測、血液尿素氮 / 肌酐以及 乳房 X 光檢查可能對某些特殊骨轉移瘤的診斷有幫助。貧血及腎功能改變時仍不具有特應性,但應考慮到多發骨髓瘤的可能性。

影像學特點

如果懷疑骨轉移瘤的存在,首先必須行整塊骨的前後位及側位 X 線片檢查,至少 30%-40% 骨轉移瘤患者的 X 線片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骨質破壞,根據腫瘤組織組成的不同,病變部位出現溶骨性改變、硬化或者混合樣改變。長骨轉移瘤 X 線可出現鈣沉積、浸潤性或蟲蝕樣骨質破壞,導致病灶邊緣不整,通常情況下表現為病變皮質出現透亮區(如鯊魚咬過)。與原發骨腫瘤相比,骨轉移瘤的骨質膨脹、骨膜反應、腫瘤骨形成以及軟組織腫塊較少見。腎癌和甲狀腺癌骨轉移可能在遠處骨質會出現一個大的膨脹性 轉移性病灶(「井噴」樣轉移)。

老年患者遭受輕微暴力便出現骨折,同時影像學檢查發現骨折處存在骨質破壞的透亮區時應高度懷疑骨轉移瘤的存在。脊柱轉移瘤通常首先累及椎體與椎弓根的交界處,椎間隙的高度一般可以保留,繼續進展時可出現椎體塌陷或者後凸畸形。

脊柱前後位 X 線片顯示椎弓根消失是脊柱骨轉移瘤的特徵性表現(眨眼征)。MR 可以評估普通 X 線無法顯示的其他損傷,比如骨髓病變情況,軟組織腫塊性質,腫瘤與正常組織分界情況等,但這些標志性的特點以及轉移瘤明顯的表現不具有特異性。對於脊柱轉移瘤來說,MR 是評估脊髓受壓的理想檢查方法。CT 尤其是高解析度 CT 在判斷骨皮質是否中斷及預測病理性骨折方面具有優勢。核素掃描可用於檢測 X 線不能發現的轉移瘤病灶,但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發現多發轉移灶。全身磁共振成像和 PET / CT 檢查是檢測亞臨床骨轉移瘤和評估化療的效果的重要方法。穿刺活檢的適用於初次懷疑骨轉移瘤的患者(尤其是病變臨近組織或器官存在腫瘤的情況)或者既往無孤立性骨病的患者。

鑒別診斷

需要與多發性骨病相鑒別的骨轉移瘤包括:原發性骨肉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郎格罕細胞增生症、骨髓炎以及兒童白血病和神經母細胞瘤等。雖然臨床體檢有助於診斷,穿刺活檢對於診斷來說仍必不可少,此外穿刺活檢樣本最好進行組織培養。

治療

對於骨轉移瘤的不同的治療方案存在較多的爭論,不同治療方案的適應證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總體來說治療的目標為緩解疼痛,預防或治療病理性骨折,提高功能,但不包括治癒骨轉移瘤。

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適應證為小的局限的無症狀的轉移瘤病灶或者合並症較多的不適於手術治療的患者。治療方案包括支具保護,鎮痛及放療以緩解局部疼痛並延緩腫瘤生長。

放療、激素療法、免疫療法、全身放療及靶向治療可控制局部原發灶和遠處轉移灶的病變,雙膦酸鹽類葯物可較少遠處轉移灶的骨相關並發症並預防骨轉移,激素可緩解脊髓受壓症狀。

四肢骨及中軸骨轉移瘤的手術治療

大部分的骨轉移瘤患者可接受非手術治療,通常可引起較多並發症並需要手術治療的骨轉移瘤包括骨盆、股骨、肱骨轉移瘤,其中股骨轉移瘤最常見的並發症為病理性骨折,約 50% 的病理性骨折發生於股骨頸。手術治療可緩解疼痛並能有效預防及治療病理性骨折(長骨的病理性骨折風險可通過 Mirels 評分進行評估,Mirels 評分包括病變部位及大小,病變類型為成骨還是溶骨,是否具有疼痛等症狀)。

決定是否手術需要考慮的方麵包括預期壽命至少 1-3 個月,患者的功能狀態,病變范圍及組織學性質。對於大關節周圍溶骨性骨轉移瘤可採取腫物廣泛切除 + 關節假體功能重建,這一手術方案同樣適用於對全身放化療不敏感的骨轉移瘤(腎細胞癌、的黑色素瘤和甲狀腺癌等)患者。對於長骨轉移瘤,跨越整個長骨縱軸的髓內釘療效明顯優於鋼板及其他內固定系統。乳腺或前列腺骨轉移瘤患者出現病理性骨折時骨癒合的幾率明顯高於肺癌骨轉移患者,可能與前者生存率較高有關。病變部位切除後的骨缺損可通過內固定系統結合骨水泥進行修復。對於含血管豐富的骨轉移瘤(腎癌、骨轉移癌、多發性骨髓瘤等)術前栓塞血管可減少術中出血。

骨轉移瘤患者行截肢治療的適應征較窄,只有當轉移瘤累及手或足,呈現蕈傘型腫物,感染和頑固性疼痛時方可截肢。手術治療中軸骨轉移瘤時,脊柱病理性骨折的風險難以估計,需手術介入的適應症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畸形、脊柱不穩定、出現或者神經症狀進行性加重以及對放化療不敏感的轉移瘤,可供選擇的手術方案較多但基本的手術原則包括:盡可能完整的切除腫物、脊髓或神經根減壓、調整並維持脊柱的生物力學穩定、利用椎間融合器等進行椎間融合。經皮椎體成形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可應用於因椎體轉移瘤而出現骨折的患者,尤其是乳腺癌骨轉移或者多發性骨髓瘤導致的椎體壓縮性骨折。

預後及隨訪

預後及生存率主要取決於其他因素,對於大部分常見的骨轉移瘤來說患者存活時間平均為 18.8 個月,其中前列腺和乳腺骨轉移瘤生存時間最長,預後最佳;腎及甲狀腺轉移瘤生存時間及預後居中;肺癌骨轉移最差。

④ 丁香園醫學影像,鉬靶:乳腺炎症與炎症性乳癌如何鑒別

急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發病多見於哺乳期多見於非哺乳期病程短,預後良好長,且頑固局部症狀好發於乳房的下部象限,或深部,有紅腫熱痛或化膿。好發於乳暈部,大多有乳頭先天性凹陷史,膿液中夾有豆腐渣樣、極臭的分泌物,部分可形成瘺管,創口反復發作全身症狀寒戰、高熱,渾身乏力,大便乾燥急性期可有發熱,但不如急性乳腺炎那樣高,慢性期一般無全身症狀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顯著升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數顯著升高溢液塗片或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大量的漿細胞及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炎性乳癌又稱彌漫性乳癌,是一種比較少見的乳腺癌。

其主要臨床特徵為乳房紅腫、疼痛亦很明顯,但一般局部沒有腫塊可捫及。腫瘤發展迅速,常累及整個乳房。由於其惡性程度高,病理切片見癌細胞呈彌漫性,乳房和乳房淋巴管內充滿大量癌細胞。炎性乳癌亦好發於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由於其來勢兇猛,轉移出現早且廣泛,患者常於1~3年內死亡。

兩者的主要鑒別點為:①兩者均可見到乳房部的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但急性乳腺炎時皮膚紅腫可較局限,亦可較廣泛,顏色為鮮紅;而炎性乳癌時皮膚改變廣泛,往往累及整個乳房,其顏色為暗紅或紫紅色。急性乳腺炎時皮膚呈一般的凹陷性水腫;而炎性乳癌的皮膚水腫則呈「橘皮樣」。②兩者均可見到腋下淋巴結腫大,但急性乳腺炎的腋下淋巴結相對比較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推之活動性好;而炎性乳癌的腋下淋巴結腫大而質硬,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粘連,用手推之不活動。③從全身症狀來看,急性乳腺炎常有寒戰、高熱等明顯的全身性炎症反應;而炎性乳癌通常無明顯全身炎症反應,如伴有發熱,則為低熱或中等熱度。④從病程來看,急性乳腺炎病程短,可在短期內化膿,抗炎治療有效,預後好;而炎性乳癌則病情凶險,一般不成膿,不發生皮膚潰破,卻可延及同側乳房以外的頸部及手臂,甚至可侵及對側乳房,抗炎治療無效,預後差。

⑤ 乳腺癌轉移骨癌已經只能考奇跡了嗎

二樓和三樓請你們沒有專業不要瞎說特別是二樓的人,你了解嗎?你不了解乳腺癌發表這樣的言論非常的垃圾知道嗎?骨轉是乳腺癌最輕也是最常見的轉移,只要控製得當,很多人都能長期正常生活,重要的心理調節和選擇科學的治療方式

⑥ 什麼原因導致圍絕經期雌激素水平增加

圍絕經期盡管仍然有月經出血,但 FSH 水平已升至絕經後水平(>20IU/L),而 LH 仍在正常范圍,雌二醇水平會出現輕度的升高,這種現象可由這個時期卵泡對升高的 FSH 水平的反應升高來解釋。因此相對而言,雌激素水平並不低,缺乏的是孕激素,在這個過程中,卵巢功能是處於一種波動性下降中的。需要注意圍絕經期婦女仍有意外妊娠的可能,除非 FSH>20IU/L 和 LH>30IU/L。
絕經期的激素補充治療(HRT)指什麼?
HRT 主要指對卵巢功能衰退的婦女,在有適用證、無禁忌證的前提下,個體化給予低劑量的雌和(或)孕激素葯物治療。對於有子宮者需在補充雌激素的同時添加孕激素,稱為雌、孕激素治療,而對無子宮者則可採用單純雌激素治療。其治療的總體原則為:個體化用葯,採用最低有效劑量,不限制 HRT 期限,有子宮的婦女必須添加孕激素。
HRT 的適用證包括:
1. 為緩解絕經症狀(血管舒縮症狀、精神神經症狀及與其相關的睡眠障礙等)的首選和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2. 可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縮相關的問題(如陰道干澀、疼痛、排尿困難、反復發作的陰道炎、反復泌尿系感染、尿頻、尿急等)。
3. 是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的有效方法之一。
HRT 的禁忌證包括:
1. 已知或懷疑妊娠;
2. 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即使只有 1 次絕經後出血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當絕經後婦女陰道超聲提示子宮內膜厚度>0.5 cm 或回聲異常時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的病變。
3. 已知或懷疑患有乳腺癌;
HRT 可增加乳腺癌的復發,迄今為止,乳腺癌仍是 HRT 的禁忌證。
4. 已知或懷疑患有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
(1)子宮內膜癌:單用雌激素可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增高,但對所有有子宮的患者在 HRT 時添加孕激素後,子宮內膜癌發病率無增加。到目前為止的多數資料表明,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後使用 HRT,並未增加腫瘤復發的風險,反而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對這些患者 HRT 時是否加用孕激素尚存在爭議,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加用孕激素對這些患者有益。
(2)癌肉瘤、子宮內膜間質肉瘤與雌激素明顯相關。對癌肉瘤目前尚無研究報道術後使用安全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禁忌激素治療。
(3)卵巢惡性腫瘤:目前尚缺少循證醫學證據表明 HRT 在卵巢癌術後的患者中應用是安全的。子宮平滑肌肉瘤:該型子宮肉瘤為非激素依賴型,HRT 並非該類術後患者的禁忌證。
5. 患有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最近 6 個月內);
在活動期(血栓發生 6 個月內),應避免應用 HRT。既往(>6 個月)出現過靜脈血栓栓塞的婦女應用 HRT 勿口服用葯,經皮給葯不增加風險。
6. 嚴重肝腎功能障礙;7. 血卟啉症和耳硬化症;8. 腦膜瘤(禁用孕激素)。
HRT 的慎用情況:
慎用並非禁忌,這些情況是可以應用激素補充治療的。但應用過程中應謹慎對待,密切隨訪。這些情況包括:
1. 子宮肌瘤;
目前 HRT 對子宮肌瘤體積的影響尚存在爭論,考慮到子宮肌瘤在絕經後傾向於穩定和萎縮,一般認為 3 cm 以下小肌瘤影響不大,5 cm 以上肌瘤可能會增大。口服給葯途徑可能比經皮途徑給葯更安全。
2. 子宮內膜異位症;
無論患者有無子宮,HRT 時均建議採取連續聯合療法或替勃龍,雌激素建議採用超低劑量,孕激素應採用連續聯合療法,不建議採用周期療法。建議採用最低有效劑量進行治療。
3. 子宮內膜增生史;
診斷為子宮內膜增生、未經治療的患者,應在進行 HRT 前先針對內膜增生進行恰當的治療直至完全逆轉。從保護子宮內膜的角度,連續聯合方案可能優於序貫方案。
4. 有血栓形成傾向;
HRT 與動脈和靜脈血栓形成相關,其風險在開始 HRT 的前 6 個月~一年之間最高。
目前研究顯示經皮吸收雌激素可能不增加血栓形成傾向,可用於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需特別指出的是我國與西方國家存在種屬差異,血栓傾向和血栓性疾病發生率相對較低,具體相互影響尚需進一步的臨床研究確定。
5. 膽囊疾病、癲癇、偏頭疼、哮喘和高催乳素血症;
雌激素可能增加膽汁結石的形成,某些婦女用葯期間易患膽囊疾病。有研究發現經皮雌激素並不增加膽汁飽和度,提示經皮雌激素引起膽結石的可能性較小。
6. 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嚴重高血壓;7. 系統性紅斑狼瘡;8. 乳腺良性疾病;9. 乳腺癌家族史。

作者:楊孝明
鏈接:http://obgyn.dxy.cn/article/489603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丁香園」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丁香園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丁香園」。

⑦ 癌旁組織怎麼定義的,與正常組織怎麼區別

1、 一般認為,小於3cm為癌旁組織,3——5cm為近癌組織,大於5cm為遠癌組織。具體到結腸癌,也有認為小於2cm的為癌旁組織的。
2、 癌旁組織是指距病灶2cm的組織.部分採用免疫組化ABC法染色.光鏡下可見細胞漿或核被染成黃色或棕色,呈現陽性反應。
3、 肉眼可見邊緣以外1cm區域。癌旁不同於正常,是non-tumor。

以上3種解釋應該都正確,只不過適用於不同的癌組織樣本。
具體也需根據臨床上腫瘤實際生長情況而定。針對肝癌的早期症狀早期發現,關於小肝癌的定義現在有幾種說法,我們國家一般定義五個公分以下叫小肝癌,國際抗癌協會定的標準是在兩個公分以上。過去因為檢查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發現小肝癌不太容易,現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尤其檢查手段的不斷發展,對小肝癌的診斷比以前越來越成為可能。這是在早期發現,在腫瘤比較小的時候。
肝癌的早期症狀要早期發現,我們知道中國的肝癌是從肝炎、肝硬化發展過來的,從肝炎、肝硬化發展到肝癌是一個過程,我們通常說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如何轉化成肝癌?從病理上發現,首先是病人在肝炎轉化為肝硬化的時候有一個肝組織彌漫性的增生,正常的肝組織結構被破壞了,形成結節叫再生結節,這是一個良性結節,如果這個結節再進一步發展,細胞不斷增生的話,就發展成發育不良性結節,這種發育不良性結節很容易轉變為肝癌,叫做癌前病變。我們通過一些方法發育不良性結節,如果發現已經發展到癌前病變了,及時通過醫學手段進行干預來阻斷進一步發展成肝癌,也可以達到肝癌的早期發現的目的。

⑧ 57歲,乳腺癌術後化療後ER\PR強陽性,her-2陰性骨轉移,本人ER\PR強陽性,her-2陰性,術後分期三期,予AC

還是要看中醫才穩妥啊。

⑨ p63陰性是什麼意思

P63是肌上皮細胞標志物,陰性代表是浸潤性癌。考慮可能是存在乳腺導管內惡性腫瘤。

陽性陰性的判斷標準的激素水平。

早期表現: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征,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征。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並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濕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9)乳腺癌丁香圓擴展閱讀:

預防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還沒有確切的預防乳腺癌的方法。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喂養;

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

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煉;

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乳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卜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開展葯物性預防。美國國立癌症中心負責開展了三苯氧胺與雷洛昔芬等葯物預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⑩ 重症急性胰腺炎

膽結石與胰腺炎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由於結石的梗阻導致胰腺分泌的化學物質不能順利通過胰腺管道排除,致胰腺自身被所分泌的物質消化,導致胰腺炎的發生。所以,首先要解決結石對膽道的梗阻,這是關鍵,不然很容易胰腺炎的再度發生。
另外不能暴飲暴食,
戒酒也是很重要的。
你說患者不想吃飯,那很自然呀,由於胰腺分泌的物質是幫助消化的,現在被結石梗阻了。不能排到十二指腸,所以就不能消化食物了,當然就沒有食慾了呀

熱點內容
浪花一朵朵周五周六更新嗎 發布:2025-08-30 02:47:22 瀏覽:868
櫻花櫻花祭 發布:2025-08-30 02:42:12 瀏覽:431
七夕評選 發布:2025-08-30 02:32:12 瀏覽:100
我想買一朵花 發布:2025-08-30 02:25:19 瀏覽:23
情人節送大蔥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30 01:42:53 瀏覽:312
梅花沖 發布:2025-08-30 01:32:06 瀏覽:223
圓葉子的盆栽植物 發布:2025-08-30 01:29:27 瀏覽:21
花語唇形 發布:2025-08-30 01:17:38 瀏覽:711
一朵雲的葯用價值 發布:2025-08-30 01:17:38 瀏覽:879
牡丹鸚鵡能說話嗎 發布:2025-08-30 01:17:27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