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山地玫瑰養殖

山地玫瑰養殖

發布時間: 2022-03-02 21:51:56

❶ 小多肉山地玫瑰怎麼養

山地玫瑰的選擇:現在山地玫瑰的種類也是非常多,大的、小的、單頭的、群生的、綠色的、黃色的、粉色的等等,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去選擇。建議購買的時間最好不要選擇在休眠期,特別是新手。當然在休眠期的時候購買價格上會有一些優勢,自己來衡量。如果休眠期能買到帶盆土栽種好的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你可以等過了休眠期之後再換盆。有人喜歡買種子自己繁殖,這也是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出芽率、成活率很難保證。不過種出來之後肯定會很有成就感的。



山地玫瑰喜歡涼爽乾燥的環境,所以在夏季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栽種土壤和正常的多肉土一樣就可以,山地玫瑰不太挑土壤,透水性好點的就可以。露養的一定要注意遮陰,休眠期不需要太多光照,避免淋雨,但每個月要給水一至兩次,在涼爽的傍晚給水比較合適,只是用尖嘴壺溜著盆邊走一圈,可別滿盆灌,會爛根的,注意不要讓水進到葉片中間。稍稍的給點水一是給盆土降降溫,二是防止盆土過干,直接傷害到根系。室內養殖的也一樣注意遮陰,還要有個通風的環境,澆水同露養一樣。



過了休眠期之後,山地玫瑰會慢慢醒來,這時候給水的頻率和水量要逐漸增多,發現已經蘇醒的,可以慢慢適應光照,到最後恢復正常。澆水和光照都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突然就被陽光暴曬、一下子澆很多水,這樣對玫瑰都有傷害的,嚴重的會死掉。以上就是我自己總結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❷ 山地玫瑰冬天怎麼養殖

山地玫瑰種植技術如下:
養護要點
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9月中旬至翌年晚春6月,此時宜給予植株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使得植株徒長,從而造成株形鬆散,葉片變薄。冬季搬入室內可以正常生長,注意經常通風。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休眠期7月至8月。

冬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生長期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土壤積水和過於乾旱都不利於植株生長,尤其是要避免葉叢的中心部位積水,否則很容易造成爛心。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生長需要。

這種宛若玫瑰花苞的整體植株狀態只出現在夏季的休眠季,其他三季里,它的葉片和其他蓮花掌屬植物一樣,呈蓮座狀正常打開。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山地玫瑰在休眠時所有葉片卷向中心所團成的花骨朵,和很多蓮花掌屬植物在夏季時的葉心樣貌是很相似的。另外提醒一下,實際種植中請盡量別在葉子中心積水,否則很容易爛心,尤其是在室內通風情況不好的環境里。如果不慎在葉心積了水,用棉簽吸干後最好再盡量多通風。

下面羅列某愛好者的種植經驗,供江浙滬地區的愛好者參考——我國地域龐大,不同地區間環境有很大差別,參考種植手法時最好找相似地區的經驗,這樣更有針對性。
基質
室內封閉陽台的通風不好,所以基質里非顆粒的部分用量很少,只有大概1/6的礱糠殼和泥炭;其餘5/6全是各種顆粒,包括蜂窩煤渣、蘭石、輕石、陶粒、珍珠岩、小石子等;另外用2毫米直徑的麥飯石和小石子鋪面。墊盆底的顆粒可以大一些,但中間的顆粒尺寸最好控制在3毫米及以內,因為山地玫瑰的根系比較細,顆粒過大,會不利根系生長。我個人不會在基質里放殺蟲劑,也很少使用高錳酸鉀以外的殺菌劑。所有基質在使用前都泡水後進微波爐高火20分鍾,以犧牲部分有利菌群的代價換取避免農葯殘留毒害的安心。
給水
南京的空氣濕度比較大,相對雨水比較多,光照強度也不足,所以一般4周才給一次水,有利於控制株型。個人習慣浸盆,水面大概在盆的2/3高度,浸幾秒鍾就撈出,保持基質表面常年乾燥,這樣能盡量避免爛心。浸盆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自由控制給水量,比如在春末,為了保險起見,很多種植者會逐步減少給水量而後過渡到整個夏季的斷水。但我沒給夏天的山地玫瑰們斷過水,頂多在水裡淺淺地迅速浸一下就拿出,保持盆底有濕氣,事實證明沒什麼問題,尤其是小苗,夏季基本沒有必要斷水,頂多略微控控水。
通風
山地玫瑰度夏一定要強通風。比如白天放在打開的窗口,晚上大家一般會開空調。如果不開空調,那就全天放在打開的窗口,實在不放心,您甚至可以在附近掛個微風吊扇,只要通風好,植物根系健康,它們就能安全度夏。但最好別早上放這里,晚上放那裡,每天不停地搬動它,那樣過度的溺愛反而不利於植物正常生長。想種好植物,關鍵的不是你想給它們什麼,而是應該努力弄清楚它們想要什麼。
光照
南向窗口很理想,當然更理想的狀態是露天養植,可惜這對大多數陽台戶來說只是夢想。所以除了類似昆明等福地的愛好者,大多數景天愛好者很難見到山地玫瑰被曬紅的模樣,那是多麼迷人的帶著灰白底子的紫紅色啊!

至於山地玫瑰的繁殖,我特別喜歡播種,而山地玫瑰的播種育苗也十分簡單,哪怕是新手也可以試一試。關鍵是,籽播的植物最適應它所在的環境,抗性也絕對好過外購的植物。景天類種子個人喜歡即收即播,雖然最佳播種時期是類似最低10度最高20度出頭這樣人類也覺得十分愜意的時段,但考慮到種子新鮮度的問題,我還是會一年四季都播種景天,只看種子的到手時間,畢竟爭取更高的出芽率才是我的目標,盡管景天種子是有延期出芽的情況,但我寧願追求即收即播的出芽率,至於延期出芽的小苗們,只當是附送的驚喜。基質和成株大概相同,鋪面的顆粒最好選用1毫米的麥飯石,方便小苗紮根,而且盡量不用泥炭,改用礱糠殼,正如英國愛好者所說,泥炭很容易招惹蕈蚊,蕈蚊幼蟲會在幾天里就迅速啃光你心愛的小苗們,除非你在基質里埋入毒性夠大的殺蟲劑。

播種前最好用濃度很低的高錳酸鉀溶液(以顏色為淡淡的紫紅色為度,寧淺不深)浸泡那些像灰塵一樣大的山地玫瑰種子30分鍾,因為種子里常常會混有種皮等雜質,不注意消毒的話,在高濕度下容易發霉。然後連著高錳酸鉀溶液一起倒在基質上,不能再覆土,它們是光萌發的。然後在花盆上加個透明頂蓋(比如奶茶杯的球型頂蓋之類,或者戳了透氣孔的保鮮膜),放在室內的南向或東向窗邊,每天傍晚打開頂蓋通風30分鍾,其餘時間都悶著,直到種子開始出芽。

我的播種經歷里,山地玫瑰最快5天就能出芽,出芽後就要逐步增加每天的通風時間直到全通風以防爛苗。濕度低、溫度不高、光照不強的地區甚至可以一直悶養小苗,視乎具體情況而定,悶養的小苗長速很驚人。小苗的莖部比較長,夏季容易倒伏,可以用高溫消毒過的1毫米直徑麥飯石類顆粒把莖部輕輕埋上。

除了播種,山地玫瑰的葉插非常困難。基本只能靠砍頭繁殖,通常是在秋季,用牙線或魚線繞植物中間高度的位置一圈,一勒,就能把芯子和底座分開,底座留在原盆里,注意別讓傷口沾水,否則容易腐爛,很快就會在葉片之間孳生出n個側芽;勒下來的芯子放通風處晾乾傷口,看植物大小和環境濕度,晾2、3天到一周不等,然後潮土干栽(潮土干栽是指基質潮而不濕,用手捏起來會成團,鬆手即散開),等待它發根即可。一旦觀察到有生長跡象,就能正常給水養護了。

至於新購入的山地玫瑰植株,如果外圍葉片都枯萎了,那麼最好把枯萎的葉片剝除,否則上盆後容易霉爛進而感染植株。另外上盆前建議去除枯萎的根系,只保留健康飽滿的根系,晾2-7天不等後,再潮土干栽,修根後的植物恢復會更快。

希望大家也種株山地玫瑰試試看,能親手培育這么漂亮的植物,真可以算是景天愛好者們的幸事,種植的樂趣就在於過程不是么? 中國有機農業網

❸ 山地玫瑰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山地玫瑰作為景天科大家族裡的一員,其實很好養活。
顆粒土種植,保證土壤專的透水性,光照一定要夠,最好戶屬外養殖。干透澆透,寖盆最好。因為山地玫瑰有很多品種,休眠期不同,一般大多數都是夏季休眠,休眠期不需要經常澆水,放在通風的角落裡每一個月左右寖盆一次就可以。等到生長季的時候,記得放點顆粒肥,干透澆透就可以。

❹ 山地玫瑰品種有哪些 山地玫瑰怎麼養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

Greenovia aizoon 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

Greenovia
aurea 加那利黃金山玫瑰,分布於大加那利(GranCanaria)、特內里費島(Tenerife)、耶羅島(El
Hierro)、戈梅拉島(La Gomera)和拉帕爾馬島(La Palma)的海拔1000-
1900m北向山坡針葉林區域的岩縫中。葉子展開直徑為20-25cm,葉子顏色淡藍色,表面有一層白粉。花期為5-7月,花色奶黃色,花後有大量的種
子,同樣也可以長出很多側芽。
aurea屬可以說是山地玫瑰的代表,幾乎大家見到的比較美艷的品種都是出自這個屬,山地玫瑰中的豪門貴族。

Greenovia diplocycla(巨型山地 或者雞蛋山地)花瓣厚實的玫瑰,分布於拉帕爾瑪島、耶羅島和戈梅拉島的北側海拔650m左右的針葉林中開闊地帶。
聽說這個屬的玫瑰和aurea屬是好基友,經常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屬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包心菜山地玫瑰,其中的一種叫gigantea。

Greenovia dodrentalis(翡翠球)分布於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拔為350m偏僻的東、西部地區。直徑在10cm,非常容易長出側芽。
這個屬的玫瑰感覺著實低調,幾乎不出現在視野中,不過,等等,說到容易出側芽,馬上想到的就是棒子國的翡翠球。沒錯,棒子國那個非常容易出側芽爆盆的,就是這個屬的玫瑰!而爆側芽幾乎也是這個屬所有玫瑰的共同屬性

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
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
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❺ 多肉山地玫瑰怎麼養

山地玫瑰可不是玫瑰花,它是一種多肉,株形長的跟玫瑰花很像,整棵多肉長的跟玫瑰花的花苞一樣,春秋兩季生長,冬夏兩季休眠,生長期的山地玫瑰是相當好看的,它在太陽光照下也是可以變色的,綠色可以變成粉紅色。

2.多施肥,一年至少要用4次肥料,秋天間隔40天用一次,施肥可以加快側芽的生長,母本山地玫瑰能爆出更多的小側芽。

3.秋季露養最佳,放在院子里,讓露水滋潤山地玫瑰的葉子,加上室外的晝夜溫差大,山地玫瑰可以達到一個更好更佳的狀態。

❻ 山地玫瑰怎麼種

關於山地玫瑰種植的基質
因為種植的環境是室內封閉陽台通風不好,所以使用的基質里非顆粒部分用量很少,只有大概1/6 的礱糠殼和泥炭;其餘5/6全是各種顆粒,包括蜂窩煤渣、蘭石、輕石、陶粒、珍珠岩、小石子等;另外用2毫米直徑的麥飯石和小石子鋪面。墊盆底的顆粒大一些,但中間的顆粒尺寸最好控制在3毫米及以內,因為山地玫瑰的根系比較細,顆粒過大,會不利於根系生長。基質里並沒有放殺蟲劑,也很少使用高錳酸鉀以外的殺菌劑。所有基質使用前都先泡水,然後放進微波爐高火消毒20 分鍾,以犧牲部分有益菌群的代價換取避免農葯殘留的安心。

關於山地玫瑰的澆水
南京的空氣濕度比較大,雨水相對比較多,光照強度不足,所以一般4周才給一次水,以利於控制株型。但1 年內小苗的基質不能幹透,一般給水量要比成株至少多1倍。可浸盆給水,水面大概在盆的2/3高度,浸幾秒鍾就撈出,保持基質表面常年乾燥,這樣能盡量避免爛心。浸盆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自由控制給水量,比如在春末,為了保險起見,很多種植者會逐步減少給水量,慢慢過渡到整個夏季斷水。也可以選擇使用快速浸盆的方法,在水裡淺淺地迅速浸一下就拿出,保持盆底有濕氣。尤其是小苗,夏季基本沒有必要斷水,頂多略微控控水。另外提醒一下,盡量別在葉子中心積水,否則很容易爛芯,尤其是在室內通風不好的環境里。如果不慎葉心積了水,要趕快用棉簽吸干,再盡量多通風。

關於山地玫瑰的通風
山地玫瑰度夏一定要強通風。比如白天放在打開的窗口處,晚上放在空調房中。如果不開空調,那就全天放在打開的窗口邊。實在不放心,甚至可以在附近掛個微風吊扇。只要通風好,植物根系健康,就能安全度夏。但最好別早上放這里,晚上放那裡,每天不停地搬動,過度的溺愛反而不利於山地玫瑰的正常生長。想種好植物,關鍵不是你想給它們什麼,而是應該努力弄清楚它們想要什麼。
其他季節在室內正常擺放就行,不需要刻意開窗通風。春秋通風也行,不通風也可。冬季基本不需要通風。

關於山地玫瑰的光照
南向窗口很理想,當然更理想的狀態是露天養植,可惜這對大多數只有陽台的朋友來說只是夢想。所以除了類似昆明等福地的愛好者,大多數景天愛好者很難見到山地玫瑰被曬紅的模樣,那是多麼迷人的帶著灰白底子的紫紅色啊!

熱點內容
海棠花觚 發布:2025-09-01 02:06:05 瀏覽:99
羽葉蔦蘿花語 發布:2025-09-01 02:03:42 瀏覽:346
江寧花卉谷 發布:2025-09-01 01:53:49 瀏覽:89
福建綠植源 發布:2025-09-01 01:47:01 瀏覽:976
櫻花城煉獄 發布:2025-09-01 01:36:32 瀏覽:791
情人節小熊花束賣多少錢 發布:2025-09-01 01:23:11 瀏覽:306
荷花劉存恵 發布:2025-09-01 01:14:11 瀏覽:194
玫瑰糠疹拔罐 發布:2025-09-01 01:07:05 瀏覽:676
公司大廳台階綠植擺放圖 發布:2025-09-01 01:05:50 瀏覽:802
小齊四季茶花 發布:2025-09-01 01:05:50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