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情詩

牡丹亭情詩

發布時間: 2022-03-01 11:14:45

1. 《牡丹亭》與《西廂記》在愛情描寫上有何異同

現實的愛情追求
《西廂記》是一部現實主義劇作,在塑造女主人公崔鶯鶯時,作者王實甫用寫實主義的筆法,加以藝術的創造,給大家展現在舞台上的是一個活脫脫的青年女子形象。她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喜有憂有個性。她情竇初開,渴望愛情,但又不肯輕易流露真情,不乏少女特有的羞澀;她不滿包辦婚姻,想追求自由幸福,但又瞻前顧後,顧慮重重,不敢徹底背叛封建禮法……作者從人物愛情追求的真實感上下功夫,從熱烈的愛情,猶豫的心理,勇敢的反抗等方面體現其現實性。而《牡丹亭》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劇作,所描寫的愛情,有著和其它愛情劇不同的特色。作者湯顯祖把故事放在虛構的夢境中發展,以人鬼幻化的浪漫過程,表現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追求。讓一對陌生的青年男女在夢中相會,在夢中相合,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愛情理想。而女主人公杜麗娘由夢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復生。這種異乎尋常、出死入生的愛情,使全劇從主題情節到人物塑造都富於浪漫主義的色彩,在愛情劇方面形成了新的獨特的風格,是千萬人愛情理想的展現。
理想的愛情追求
《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是一個晶瑩通透的純真少女,她愛自然、愛生命、愛自由,卻被森嚴的禮教限制在深閨綉閣之中。她在官衙里住了三年,居然連自家的後花園都沒有去過;白天睡個午覺也讓母親責備不合禮教;在裙子上綉一對鴛鴦鳥,母親也生怕引動女兒的情思。在這樣一個滅絕情慾的世界裡,正常的情慾得不到對象化,封建禮教的魔影吞噬了正常的感情。然而,生命意識是頑強的,不可戰勝的,湯顯祖用如椽神筆生動展示了杜麗娘對真摯愛情生死不渝的追求。在《牡丹亭》中,男女愛情,被寫的纏綿悱惻,超凡入幻。「夢其人即病,病即彌,至乎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這是何等奇幻的愛的歷程。

2. 王力宏《牡丹亭》的歌詞

歌名有誤,「牡丹亭」是王力宏演唱歌曲《在梅邊》中的歌詞。

歌曲:在梅邊
歌手:王力宏
作詞:阿信,王力宏
作曲:王力宏
專輯:《蓋世英雄》
發行時間:2005年
具體歌詞:
這廂是夢梅戀上畫中的仙
那廂是麗娘為愛消香殞碎
為了愛不吃不喝不睡
但穿過千年愛情不再流行生死相戀
愛是什麼什麼是愛
接近以後就電
喜歡以後就追
膩了以後就飛
但親愛我為你狂我為你變
就讓我愛你愛的很深很遠很古典
春水望斷夏花宿妝殘
誰聞秋蟬誰知冬來
冷鞦韆笑聲似猶在
剪不斷思念欲理還亂
前緣等待再續後愛
夢梅麗娘還魂歸來
歲月摧殘發白
就叫我白了頭鐵了心去等去愛
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
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
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不停歇不恨不怪不怨尤誰
只等待牡丹開成燦爛的天
讓傳奇永遠被人看見
讓紅塵世人能夠感動能夠深深了解
愛是什麼愛並不是
接近以後就電
喜歡以後就追
膩了以後就飛
就讓這雋永傳說為你重演
就讓我愛你愛的很深很遠很古典
春水望斷夏花宿妝殘
誰聞秋蟬誰知冬來
冷鞦韆笑聲似猶在
剪不斷思念欲理還亂
前緣等待再續後愛
夢梅麗娘還魂歸來
歲月摧殘發白
就叫我白了頭鐵了心去等去愛
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
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
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崑曲)他年得傍蟾宮客
不在梅邊在柳邊
他年得傍蟾宮客
不在梅邊在柳邊
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
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
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未停歇 未停歇 未停歇
在梅邊不知愛何時出現
在現實生活還是只能在夢裡面
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議
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新新人類
尤其是對我們生活太忙亂
沒有時間吃飯
上網到眼睛酸
科技發達好有效率
而生活的節奏比明朝的快速一萬倍
怎樣才能夠滿足
小朋友哪有時間坐在那裡看牡丹亭
花十九個小時唱到所有觀眾老了
作火車地鐵飛機高速公路又在堵車
聰明的人知道時間就是錢要把握
失控之前要喘一口氣
湯顯祖讓我向你學習
這么夢幻沒人比你浪漫
四百年的流傳我只能說贊
我的世界一切越來越方便
但奇怪還是沒有辦法找到一種愛
我不要跟你們賽跑
因為我知道生命是個禮物不希望這一輩子
沒有愛而馬不停蹄好想掉進那故事裡
步驟慢點兒氣氛神秘柳夢梅的美夢里
湯大師帶我們回去充滿愛的牡丹亭

3. 求一些關於五月天的浪漫的情詩

那陽光碎裂在熟悉場景好安靜
一個人能背多少的往事真不輕
誰的笑誰的溫暖的手心我著迷
傷痕好像都變成了曾經
全劇終看見滿場空座椅燈亮起
這故事好像真實又象虛幻的情境
只是那好不容易被說服的自己
藉口又頂不住懊惱的侵襲
好後悔好傷心想重來行不行
再一次我就不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好後悔好傷心誰把我放回去
我願意付出所有來換一個時光機
對不起獨自回盪在空氣沒人聽
最後又是孤單到天明
真的痛總是來的很輕盈沒聲音
從背後慢慢緩緩抱著我就像你
你和我還有很多的地方還沒去
為何留我荒唐的坐在這里
好後悔好傷心想重來行不行
再一次我就不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好後悔好傷心誰把我放回去
我願意付出所有來換一個時光機
對不起獨自回盪在空氣沒人聽
最後又是孤單到天明
(最後又是孤單到天明)

4. 西廂記 牡丹亭

《牡丹亭抄》和《西廂記》都是我國古典襲戲劇名作,兩者是不同的。

《牡丹亭》又稱《牡丹亭還魂記》,明代大麴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它的曲詞華艷優美,富於詩的意境,可以說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詩。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這兩部作品都是我國古典戲劇乃至我國國學文化的瑰寶,現在當然還有的賣了。如果樓主感興趣,可以上當當網搜一下,會有很多書供你選擇的。當然如果上書店的話,也可以找到很多,關鍵字是「戲劇」,「戲曲」,「王實甫」,「湯顯祖」,「牡丹亭」,「西廂記」等。由於這兩部作品不一定獨立成書,而可能與其他作品一起結集。所以要多留個心眼,仔細找找。

5.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落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書。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拓展資料:

譯文: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6. 跪求情詩

現代詩哦:

《愛》

如果愛是一條蜿蜒孤獨的路

但你執燈在路的盡頭等著我

那麼

親愛的無論晝夜

我來

如果愛是一棵荒漠里的樹

你把手裡最後一掬水給了我

那麼

親愛的無論悲喜

我來

7. 湯顯祖《牡丹亭》的主題及藝術特色

〖思想內容〗
《牡丹亭》是一部愛情劇。少女杜麗娘長期深居閨閣中,接受封建倫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 春之情,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與柳夢梅結婚,並最終還魂復生,與柳在人間結成夫婦。劇本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歌頌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表達了掙脫封建牢籠、粉碎宋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嚮往理想生活的朦朧願望。從內容來說,《牡丹亭》表現的還是古老的「愛欲與文明的沖突」這一主題,不過,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內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極力宣揚的理學、禮教。杜麗娘對愛情的嚮往是天生的,盡管她被長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強烈的思春之情,並最終獲得了愛情。《牡丹亭》的意義在於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愛欲的客觀性與合理性,並對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強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與《西廂記》有類似之處,但是,《西廂記》是先情後欲,《牡丹亭》則是先欲後情;《西廂記》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發展,更多的是表達「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而《牡丹亭》則特別突出了情(欲)與理(禮)的沖突,強調了情的客觀性與合理性。這種不同,是時代的差異造成的。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作者讓劇中的青年男女為了愛情,出生入死,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戲劇的嶄新思想是通過嶄新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無疑是塑造了杜麗娘這一人物形象,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形象。杜麗娘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在追求愛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定執著。她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當時現實社會中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真實結果,同時也是她的一種超越現實束縛的手段。

〖藝術特色〗
沈德符《顧曲雜言》說:「《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外,其藝術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義手法引入傳奇創作。首先,貫穿整個作品的是杜麗娘對理想的強烈追求。其次,藝術構思具有離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節離奇,曲折多變。再次,從「情」的理想高度來觀察生活和表現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人物內心幽微細密的情感,使之形神畢露,從而賦予人物形象以鮮明的性格特徵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三是語言濃麗華艷,意境深遠。全劇採用抒情詩的筆法,傾瀉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纖細的語言風格。這些特點向來深受肯定。一些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

8. 《牡丹亭》中經典的詩句有哪些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這般,都付與了斷瓦殘垣。

2、西風揚子津頭樹,望長淮渺渺愁予。

3、砧聲又報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4、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待打並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6、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見。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來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萊洞里。蹙金蓮紅綉鞋,盪湘裙嗚環佩,轉過那曲檻之西。

12、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原來這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16、天意秋初,金風微度,城闕外畫橋煙樹。

17、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20、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9. 牡丹亭驚夢詞

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注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瑱。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出自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9)牡丹亭情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牡丹亭》因教書先生教授了《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詞,杜麗娘萌生傷感之情,在與丫環一起游覽了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內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里多情郎。由此,也就有了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游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戲。

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編成各種戲曲傳唱了數百年之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詞句更是膾炙人口。在江南蘇杭一帶,崑曲是當年頗為流行的一種戲曲,而《牡丹亭》則一直是崑曲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10. 最著名的愛情詩

1、《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作為愛情詩高手,李商隱詩詞絕對能夠入選,而且不止一首,尤其頷聯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信一定稱得上家喻戶曉吧!

2、《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頷聯也是傳唱千古的名句。

3、《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最後一句你一定也聽過吧!

4、《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如今,紅豆已經成為了相思的代名詞。

5.、《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不知道有多少人為首聯所傾倒。

6、《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此詞以長江起興。開頭兩句,「我」「君」對起,而一住江頭,一住江尾,見雙方空間距離之懸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長。重疊復沓的句式,加強了詠嘆的情味,彷彿可以感觸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與嘆息,在閣中翹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於此江山萬里的悠廣背景下凸現出來。

7、《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最後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8、《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回盪,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熱點內容
撲克梅花蛋 發布:2025-09-02 20:00:57 瀏覽:541
花卉龍蝦花 發布:2025-09-02 20:00:28 瀏覽:361
山藤花語 發布:2025-09-02 19:51:17 瀏覽:944
鐵絲盆景製作 發布:2025-09-02 18:59:18 瀏覽:326
木蘭花的色號 發布:2025-09-02 18:59:14 瀏覽:657
萬宇花卉 發布:2025-09-02 18:57:50 瀏覽:608
讓你們在過七夕 發布:2025-09-02 18:56:03 瀏覽:224
怎麼養活玫瑰花 發布:2025-09-02 18:54:50 瀏覽:729
臨沂七夕夜 發布:2025-09-02 18:47:29 瀏覽:917
靜海綠植盆栽 發布:2025-09-02 18:47:2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