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閑結
1.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詩什麼意思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詩什麼意思?——芭 蕉 的 蕉 心 尚 未 展 開,丁 香 的 花 蕾 叢 生 如 結;同 是 春 風 吹 拂,而 二 人 異 地 同 心,都 在 為 不 得 與 對 方 相 會 而 愁 苦。
「春 風」反 襯 了「愁」。愁 人 眼 里 無 春 色,抬 頭 望 月,新 月 如 鉤。低 頭 近 觀,只 見 芭 蕉 樹 的 蕉 心 還 未 舒 展,丁 香 樹 上 盡 是 緘結 不開 的 花 蕾;它 們 共 同 對 著 黃 昏 時 清 冷 的 春 風,各 自 含 愁 不 解。這 既 是 主 人 公 眼 前 實 景 的 描 繪,同 時 又 是 借 物 寫 人,以 芭 蕉 喻 情 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 在 為 不 得 與 對 方 相 會 而 愁 苦。
芭 蕉 未 展、丁 香 未 開 本 是 客 觀 的 自 然 景 物,無 所 謂 愁,但 在 主 人 公 眼 里 卻 是 滿 目 哀 愁。這 是 因 為 心 中 有 愁,所 以 蕉 葉 難 以 舒 展;滿 腹 是 恨,故 而 花 瓣 怨 結 難 開。人 之 愁 極,故 而 觸 目 傷 情,而 觸 目 之 悲 更 添 離 人 之 恨。這 兩 句 詩 移 情 入 景,借 景 寫 情,設 喻 精 巧,融 比 興 象 征 為 一 體。
詩 人 用 不 展 的 芭 蕉 和 固 結 的 丁 香 來 比 喻 愁 緒,不 僅 使 得 抽 象 的 情 感 變 得 可 見 可 感、具 體 形 象,更 使 得 這 種 比 況 具 有 某 種 象 征 的 意 味。不 展 的 芭 蕉 與 固 結 的 丁 香,不 僅 是 主 人 公 愁 緒 的 觸 發 物;作 為 詩 歌 的 意 象,又 成 為 其 愁 思 的 載 體 和 象 征。
這 兩 句 意 境 優 美,音 情 搖 曳,把「一 種 相 思,兩 處 閑 愁」的 兩 地 徘 徊 表 現 得 興 味 悠 長,多 少 情 思 盡 在 其 中。清 人 陸 鳴 皋 說:「妙 在『同』,又 妙 在『各 自』,他 人 累 言 不 能 盡 者,此 以 一 語 蔽 之。」贊 嘆 的 就 是 這 兩 句 詩 的 含 韻 不 盡。
代 贈 二 首 · 其 一
[ 唐 ] 李 商 隱
樓 上 黃 昏 欲 望 休,玉 梯 橫 絕 月 如 鉤。
芭 蕉 不 展 丁 香 結,同 向 春 風 各 自 愁。
【注釋】
1、芭 蕉 不 展:芭 蕉 的 蕉 心 沒 有 展 開。
2、丁 香 結:本 指 丁 香 之 花 蕾,叢 生 如 結。此 處 用 以 象 征 固 結 不 解 之 愁 緒。
3、同 向 春 風:芭 蕉 和 丁 香 一 同 對 著 黃 昏 清 冷 的 春 風( 以 芭 蕉 喻 情 人,以 丁 香 喻 女 子 自 己)。這 兩 句 是 說,芭 蕉 的 蕉 心 尚 未 展 開,丁 香 的 花 蕾 叢 生 如 結;同 是 春 風 吹 拂,而 二 人 異 地 同 心,都 在 為 不 得 與 對 方 相 會 而 愁 苦。這 既 是 思 婦 眼 前 實 景 的 真 實 描 繪,同 時 又 是 借 物 寫 人,以 芭 蕉 喻 情 人,以 丁 香 喻 女 子 自 己。意 境 很 美,含 蘊 無 窮,歷 來 為 人 所 稱 道。
2. 豆蔻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第一次出現在哪篇文章
應該是這個吧
義山是晚唐的,如果要說像也就只有這個了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或者是這個
代人寄遠 六言二首
杜牧
河橋酒旆風軟,候館梅花雪嬌。
宛陵樓上瞪目,我郎何處情饒?
綉領任垂蓬髻,丁香閑結春梢。
剩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再或者.....
如夢令
謝薖
人似已圓孤月。心似丁香百結。不見謫仙人,孤負梅花時節。愁絕。愁絕。江上落英如雪
3. 關於丁香花的詩句和意思
一、《江頭五詠·丁香》
【唐】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這首丁香詩是詩人杜甫晚年在成都所作。使人觀察入微,描寫細膩,前兩句寫丁香花的形狀:丁香花纖小柔弱,錯亂糾結在一起,反而垂掛下來,枝條不得不作為承托;葉片纖小,上面略到紛飛的柳絮毛,在枝葉之間,花朵扶疏,顏色素雅,非常艷麗。後兩句寫感慨:自己把丁香花栽在書齋的後面,讀書的時候離的很近可以獨自領略丁香的倩麗韻味(幽人是詩人自稱,幽居之士。),夜晚丁香花凋謝,然而散發出猶如蘭麝般的香氣,絲毫沒有對自己凋零感到遺憾。杜甫這首丁香詩,高度贊美了丁香花的倩麗幽香,聖潔高雅,對自己的凋零並沒有哀怨,反而是散發出蘭麝般的香氣灑向人間。
4. 豆蔻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 第一次出現是在小窗幽記里嗎
應該是這個吧
義山是晚唐的,如果要說像也就只有這個了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或者是這個
代人寄遠 六言二首
杜牧
河橋酒旆風軟,候館梅花雪嬌。
宛陵樓上瞪目,我郎何處情饒?
綉領任垂蓬髻,丁香閑結春梢。
剩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再或者.....
如夢令
謝薖
人似已圓孤月。心似丁香百結。不見謫仙人,孤負梅花時節。愁絕。愁絕。江上落英如雪
5. 古詩中有哪些描寫丁香的名句
.毛文錫《更漏子》來
春夜闌,春恨源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2、一斛珠·香口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
綉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絨,
笑向檀郎唾。
3.河傳 李珣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4.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6. 「丁香花」為什麼又叫「百結」
出自
清代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丁香》:「江南人謂丁香為百結花。」所以流傳版下來之後,也稱權之為百結花!丁香花蕾稱丁香結,南唐中主李璟有《攤破浣溪紗》其中一句是「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以喻愁思郁結。
而李商隱《代贈》中也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以丁香來郁結故稱百結花!
百結花是丁香的別名。又稱百結、情客、紫丁香 、子丁香 、洋丁香、 二度梅等多種名稱。
(6)丁香閑結擴展閱讀:
宋代蘇軾在《留題顯聖寺》寫道:「幽人自種千頭橘,遠客來尋百結花。」
丁香花的花語是光輝,也許是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因此丁香花的花語,也是配得上天國之花外號的光輝。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由於太聰明,而有喜歡走捷徑的毛病。希望在追求的過程中,別忘了最終的目的。
7.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是什麼意思
1、釋義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2、原文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3、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4、簡析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沉。
8. 關於「丁香」的詩詞有哪些
江頭四詠·丁香
(唐)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賦得池上雙丁香樹
(唐)錢起
得地移根遠,交柯繞指柔。
露香濃結桂,池影斗蟠虯。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
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丁香》
(唐)陸龜蒙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蔣侯神歌》
(唐)溫庭筠
楚神鐵馬金鳴珂,夜動蛟潭生素波。
商風刮水報西帝,廟前古樹蟠白蛇。
吳王赤斧斫雲陣,畫堂列壁叢霜刃。
巫娥傳意托悲絲,鐸語琅琅理雙鬢。
湘煙刷翠湘山斜,東方日出飛神鴉。
青雲自有黑龍子,潘妃莫結丁香花。
《代人寄遠六言》
(唐)杜牧
綉領任垂蓬髻,丁香閑結春梢。
剩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別葯欄》
(唐)王建
芍葯丁香手裡栽,臨行一日繞千回。
外人應怪難辭別,總是山中自取來。
《代贈》
(唐)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醉花間》
(唐)馮延巳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月落霜繁深院閉,洞房人正睡。
桐樹倚雕檐,金井臨瑤砌。
曉風寒不啻,獨立成憔悴。
閑愁渾未已,離人心緒自無端,莫思量,休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