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百合標准
❶ 蘭州哪裡可以買到正宗的蘭州百合,沒有硫熏的那種。
你說的沒錯現在蘭州的百合水很深,網上更是魚龍混雜,掛羊頭賣狗肉,不要相信他們什麼大批量進貨價格能拉低。蘭州百合和龍牙百合有本質的區別,蘭州百合需要5年到6年的時間才能成熟,而龍山的只能呵呵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蘭州百合那麼貴的原因,至於網上那些賣40多一斤的,完全就是扯淡,假貨無疑,在蘭州硫熏的都不止這個價格。 小西湖那裡更亂,只有西湖商貿中心負一層的食路花語還有老義烏負一層的一家抱歉名字記不太清楚了是做無硫百合的,據我所知就這兩家吧,價格當然比回民他們賣的要高,一百多一斤吧,但是為了健康那十幾二十塊錢上完全沒有可比性吧。據說含硫的百合超國家標准20倍。
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看在這么誠懇的份上分拿來吧。
❷ 蘭州百合的發展現狀
【發展概況】
蘭州百合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十分曲折的發展過程。上個世紀80年代,北京林學院教授陳俊愉將其命名為「蘭州百合」,自此以後,蘭州百合才作為通用名稱,有別於其他種植地而聞名全國,由此掀起了蘭州百合種植的高峰。至1987年,蘭州百合總面積達到3萬多畝,總產超過750萬公斤。然而,好景不長,1988年蘭州百合出現了第一波的「賣難、價跌」,隨後不斷萎縮,至1991年,七里河區的種植面積僅有6400畝。有關部門分析原因時認為,一是加工能力有限,二是市場開發不足,三是千字頭百合過多(相對高質量的獨頭百合而言),導致商品百合質量下降。
1992年開始,蘭州百合種植開始復甦,連續9年價格不斷上揚,至2001年收購最高時,商品百合每公斤達17元。也正是在2001年12月,七里河區獲得了「蘭州百合」的證明商標(原產地保護證明)。此時,七里河區的百合種植面積達到近4萬畝,蘭州市各縣區、及周邊地縣也紛紛栽種百合,全省百合種植面積達10萬畝。
【無公害產品示範基地的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高百合品質,全面貫徹落實甘肅省及蘭州市種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行動計劃,在省市技術監督局的監督指導下,規范農戶種植標准,加強田間管理,在各項建設條件較好的青崗村建成省級無公害百合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1處,基地面積1000畝,帶動面積10000畝。截至2005年經甘肅省農牧廳無公害農產品認定委員會認定的無公害百合產地面積達22370畝,從而為百合產業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市場機制】
蘭州充分結合優越的百合資源優勢,明確提出「布局合理化、生產基地化、經營一體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名牌化、品質無公害化」的發展思路。並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運營機制,發動組織農戶,不斷開拓市場,搶抓信息,推廣技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通過這種運營機制,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與國內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形成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走集團化經營之路。目前,全市共有百合加工戶500多家,年加工量幾十萬余噸。百合產品主要以真空鮮百合,百合干為主,此外還研發了百合粉、百合含片、百合營養麥片、百合飲料等深加工系列產品。百合主產品主要銷往廣州、上海、北京等國內外大中城市,其中以廣州為中心的銷售網點佔百合銷量的51%,以上海為中心的銷售網點佔百合銷售的21%,以北京為中心的銷售網點佔百合銷量的18%。其餘的在本地市場零散銷售,還有部分百合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❸ 菜市場里買的鮮百合可以種嗎
種得活。不過只能收獲一些百合,不能開花。花市賣的百合花(鬱金香、水仙及專其他球根花卉)都是人家在屬地里種了好幾年,長了花芽才拿來賣的。菜市場賣的百合最多長了一年,沒有花芽。我有一年種了幾棵,最後收獲了3倍的百合。
❹ 蘭州什麼季節有百合
鮮百合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就有。真空包裝的、百合干什麼時間都有。
蘭州百合屬多年生長草本植物,學名為「LiLum davidi var unicdor cotton」因其地下莖塊由數十瓣鱗片相疊抱合,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百合是一種有較高營養保健價值的蔬菜,有極高的食用價值。
「蘭州百合」含糖量高,粗纖維少,肉質細膩,還含有其它有益成分。始栽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江蘇宜興(葯百合)、甘肅蘭州(甜百合)、湖南隆回、江西永豐(龍牙百合)為全國四大百合產地。
❺ 蘭州百合有那些榮譽珍果田蘭州百合好不
1999年經農業部食品檢測中心檢測,蘭州百合完全符合「綠色食品」標准,並榮獲「中華老字型大小」,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經濟效益上看,都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珍果田蘭州百合更是蘭州百合優中之選,廣受消費者喜愛。
❻ 蘭州百合價格
檔次不一樣。
干百合的價格好的能到80一斤,一般來說買40-50元一斤的就行了。買的時版候注意聞聞有沒有味道權,有些商家會用硫把百合熏白。干百合在小西湖的地下干鮮市場就能買到。
鮮百合的價格大概在30一斤以上(價格現在不是很了解了)。小西湖也有真空包裝的鮮百合。
❼ 請教專家「西洋百合」的栽培技術
一、 選地整地
(一)、選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處不宜栽培百合。丘陵地區宜選擇坡度為5度以下的緩坡地,避免連作。合理輪作換茬可以調節肥力,減少病蟲害從而提高產量。一般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前茬不宜種蔥蒜類植物,而宜選種瓜類、豆類或稻麥類。百合連茬,根系不發達,色澤變黃,病蟲害加重,繁殖系數下降,產量大幅度下降。吳漢斌等在宜興市進行了實驗栽種,結果見表3—1。
(二)、整地
地選好後,為防治病蟲害,可結合耕翻對土壤進行葯劑處理。每畝用2.5kg甲六粉或呋喃丹2~2.5kg殺死地下害蟲;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kg兌水500kg噴灑土壤,進行滅菌。
整地時,因地制宜,施足基肥。百合比較耐肥,需要較多的肥料。一般每畝用堆肥或廄肥1500~2500kg,發酵餅肥50~75kg,尿素15kg,鈣鎂磷肥20~30kg,硫酸鉀7.5~10kg。若不間作,可減少用量。各地土壤肥力不同,肥料施用也應根據土壤實際情況而定。
在肥料施用過程中,應注意堆肥、廄肥、餅肥等必須充分腐熟,基肥不可與種球直接接觸,防止引起腐爛。同時也應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科學施用。
整地要細,並應視地勢和氣候而定。凡坡地、丘陵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暢的地方,可整成平畦。畦寬1~1.2m,兩畦間開寬20~25cm,深10~15cm的排水溝。在地下水位高,雨水較多的地方,應整成高畦載培,畦面寬2.0~2.5m左右,溝寬40~50cm,深15~20cm,以利排水。北方也有採用壟作,壟基部寬60cm,頂寬約30cm,高約25~30cm,溝底寬約30cm,灌排水均較方便。
二、繁殖方法
百合的繁殖方式有鱗片、小鱗莖(仔球)、珠芽和種子繁殖等多種方法,在生產上一般先培育種球。但有的百合如宜興百合播種用的種球是將成品百合鱗瓣剝離播種的,可以不培育種球。
(一)、鱗片繁殖
此法適用於龍芽百合,因其不產生珠芽,也很少產生小鱗莖,同時也可用於蘭州百合。鱗片繁殖是百合無性繁殖中最常用的,而且繁殖系數也是最高的。
秋季當田間百合葉片開始枯黃時,選擇健壯、無病植株,採挖鱗莖作繁殖材料,剝除鱗莖表面質量差或乾枯鱗片,里層的鱗片在剝後進行葯劑處理,即將鱗片放入500倍多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分鍾,殺死鱗片上的病菌,取出後陰干,進行扦插繁殖。當前鱗片繁殖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苗床扦插法:首先要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沒有種過蔥蒜以及茄科類作物的沙質土壤,做好寬1.3m,高25cm左右的苗床,長度依地形而定。扦插時期一般為8~9月(南方地區),北方於早春化凍後進行。插鱗片時,基部向下,各片距離3~6cm,上覆厚約6cm細砂。然後蓋草以利於保持土壤濕度。床土不可過濕,以防鱗片腐爛,並做好日常田間管理工作。鱗片發生小鱗莖的適溫為20℃。一般於插植後經15~20天,從鱗片下端的切口處發生很小的鱗莖,自其下生根。翌春小鱗莖發芽出苗,形成具基生葉的植株。生長期追施肥料,促進生長。南方秋季插植的鱗片,第二年秋季可採收直徑約1cm的小鱗莖,再按株行距12cm×15cm播種培育1年,第三年秋季採收,大的已達到種球標准,小的可繼續培育1年。北方早春播種的鱗片不掘起,到第三年鱗莖長成,達到種球標准時,才掘出為大田栽培用。如龍牙百合播種1畝苗床,需鱗莖300kg,第二年秋天可收獲小鱗莖350kg,播種苗圃2~3畝,第三年可收1050kg,播種大田5畝。蘭州百合播種1畝苗床需鱗莖250kg,第三年收獲的種球可播大田5畝。
2.室內砂培法:選擇蔭涼通風,氣溫較低(20℃左右)且較穩定的泥土地面房子1間,先在地面鋪一層5cm厚的潔凈濕砂,寬1m,長度不限,然後擺一層鱗片,蓋一層濕砂,共擺5層,上面再蓋5cm厚的濕砂。堆高25~30cm為宜,不可過高。以後視情況在砂堆上均勻淋水(底部無水滲流為宜),以保持濕潤。一般15天左右鱗片上即可長出很小的小鱗莖,經25天左右能長出3cm長的底根。在1個月內,便可連同鱗片、小鱗莖,帶根移植到大田苗床,繼續生長。
3.鱗片氣培技術:鱗片氣培是將剝離的百合鱗片暴露在空氣中進行人工培養的栽培技術,其方法簡單、成本低,在室內經60~80天培養,再經一個自然生長季節可獲得相當於鱗片土壤扦插法兩個生長季節的生長量,有效地縮短了百合開花、收獲的生長周期。
(1)材料准備:用於氣培的百合鱗莖片質量對氣培效果影響很大。因此,在確定品種後,應選用質量好的母球,即選球體較大,直徑在3.5cm以上,無病害,外觀整潔、光亮,鱗片大而厚的母球。
(2)剝取鱗片:將選出的母球先除外圍干皺的鱗片,再用手掰取新鮮的鱗片進行培養。鱗片利用率一般在70%~80%,直徑4~7cm的母球,一般可取鱗片35~55片。剝離鱗片時,應從鱗片基部進行剝離,要避免損傷,並將剩餘部分種於土中。
(3)入筐培養:將剝下的鱗片洗干凈,裝入通風透氣的塑料筐中。裝筐時不宜過多過滿,以便於沖洗,並減少腐爛。筐內不添加任何營養物質和基質,可用濕布墊底,將鱗片放於濕布上面,其上用濕布覆蓋。為充分利用空間,培養時,筐可搭疊放置。培養時間應選擇正好與大田茬口相接時。如西北地區,在12月至次年1月進行即可。
(4)氣培中的管理:在氣培過程中,鱗片上小鱗莖的分化是氣培成功的關鍵。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0~25℃,過低不利於分化,過高則易增加腐爛。氣培10天後,鱗片基部開始加粗,此期也是腐爛最多的時期,所以要控制好溫度。同時,每天對鱗片進行1次小水沖洗,並及時揀出腐爛鱗片,待小鱗莖分化形成後,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透氣條件。氣培初期,即40天內,光照對其影響不大,以後應加強光照。
(5)鱗片上各器官的分化:鱗片氣培10天以後,基部維管束明顯加粗,14~16天時,基部開始膨大,形成愈傷組織,16~18天時,鱗片基部開始分化形成小鱗莖,鱗莖出現1周以後基部開始生根;40天後,小鱗莖開始抽生葉片,形成鱗莖、根、芽齊全的小苗。一般只要鱗片質量有保證,鱗莖的分化率可達90%以上,空瓣率在1%左右,腐爛率在3%以下。
(6)移植大田生長:經過室內60~80天培養,鱗片上鱗莖、根、芽形成,小鱗莖數目基本穩定,直徑生長日趨緩慢,鱗片養分消耗很大,此時,應及時移入大田苗床,以加強養分的供給,並加強光照,以免因養分和光照不足造成小鱗莖萎縮,抽生葉片黃化等現象。未抽生葉片的小鱗莖移入大田仍可正常生長。氣培的鱗莖移入田間後,經30~40天的適應期,重新開始生長,一般再經過一個生長季節後,單株葉片可達8片左右,株高10cm以上,鱗莖直徑在0.8~2.5cm,小籽球可達2~5個。
(二)、小鱗莖繁殖
小鱗莖亦稱仔球,生於地上莖桿基部土壤內。此法適用於蘭州百合,因其不產生珠芽,而易產生小鱗莖。在蘭州百合採收時,可將30~50g的鱗莖直接作為種球用於播種,對不足30g的鱗莖,則接大小分級,待培育2~3年後達到30g以上者,再進行播種。用小鱗莖培育種球,在初冬或早春均可播種。冬季播種出苗早,生長快,如土壤墒情較好時,應盡可能初冬播種。播種前要挑選無病蟲害的小鱗莖作種,並將其莖底盤上的須根剪去,按鱗片繁殖方法消毒。在選好的播種地上,每畝施1000kg左右的腐熟廄肥和15kg過磷酸鈣作基肥,然後進行土壤耕翻,整平地面,相隔40cm開溝,寬17~20cm,溝深7cm。順溝方向間隔5cm播種一行,每溝共播3~4行,株距6~7cm。鱗莖頭向上擺入溝內,覆土3cm,亦可再蓋一層稻草,以保溫保濕,防止雜草。如用薄膜覆蓋,效果更佳,可提前一個星期出苗。
翌年春季,待苗出齊後,用稀人畜尿水澆施,注意疏溝排水,除草。下年春末出苗前將肥料撒播田間,出苗後再進行中耕工作,加強田間管理,一般較大的鱗莖,生長2年後,秋末冬初可進行採收作種球用,較小者如未達到種球標准,則再培育1年。
(三)、珠芽繁殖
此法適用於宜興百合,因宜興百合產生珠芽。夏季珠芽成熟要脫落時採收,沙藏於通風陰涼處。秋天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cm開5cm深的淺溝,將珠芽均勻播於溝內,珠芽間距3~5cm,播後覆土2~3cm厚,蓋草保濕。翌年春出苗時揭去蓋草,加強肥水管理,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挖出鱗莖,按行株距15cm×7cm左右播於苗床,經過一年培育,一部分可作種球,小鱗莖再培育一二年。珠芽繁殖生長緩慢,在田間的時間長,培育過程中無收益。因此宜興百合生產上一般不採用此法,而採用大鱗莖分瓣法繁殖,但在引種和大量發展生產中遇到種球缺乏時用珠芽培育種球仍是一種較好的方法。野生卷丹珠芽繁殖見圖3-1。
1.珠芽落地面
2.第一年冬季的珠芽
3.第二年幼小鱗莖在地下
4.鱗莖達到正常深度的成年植株
(四)、鱗瓣繁殖
此法適用於宜興百合和龍芽百合。其鱗片腋間有腋芽,腋芽被小鱗片層層抱合成鱗瓣。採用鱗瓣培育種球時,於秋季播種鱗瓣,第二年每個鱗莖可產生3~5個鱗瓣。最後,由於地上莖發生,把老鱗片的養分消耗盡,而致使老鱗片萎縮腐爛,鱗瓣生長成熟成為新鱗莖,可用於大田播種。
(五)、種子繁殖
百合、細葉百合等都能產生種子,可用於繁殖。百合種子形態:蒴果矩圓形,長5cm,直徑3cm,有棱,熟時室背開裂。種子多數,長圓形,圍以三角形翅,翅膜質,棕褐色,密布細致網紋,種子長1.3cm,寬0.8cm,厚0.35mm。胚乳軟骨質,胚細小,子葉1枚,線形,胚根短小。千粒重約6.2g。
細葉百合種子形態:蒴果長圓狀廣橢圓形,長1.5~2cm,具鈍棱,頂端平坦。種子三角狀卵圓形,薄片,褐色,周圍略具翅,中央略可見長條形胚,直徑4~6mm,厚0.2mm,表面無光澤,無毛。千粒重約1.48g。
秋季將成熟的種子採下,隨即播於苗床。床土用4份菜園土和4份充分腐熟的堆肥,與2份河沙混合拌勻,並鋪於苗床,厚約10cm。播種後,蓋厚約3cm細土,再蓋草。種子可在冬季分化生根,翌春出苗早而生長快。若延到第二年春季播種,則發苗較遲,而且種子發芽率低。春季出苗後,揭除蓋草,進行間苗、追肥,秋季可產生小鱗莖。小鱗莖再經4年左右培養,便可作種球用。此法培育種球,因時間長,種性易變,生產上一般少用。
百合主要栽培品種繁殖方法
表3-2 百合主要栽培品種繁殖方法
三、 播 種
(一)、播種期
百合在我國栽培分布較廣,各地氣候條件相差很大,因此播種期的確定應根據本地情況靈活掌握。秋季栽植,冬前雖不出苗,但在土中發根,翌春出苗早,苗的長勢比春植的旺盛。但應注意,栽植過早,年內也會發芽而遭凍害,而過遲不利於根生長。播種時一般要求種球已完成休眠階段,部分根已萌動,外界氣溫已下降到日平均氣溫在20℃左右,無32℃以上高溫出現,選在秋雨過後晴天播種。如江蘇宜興產區宜興百合適宜栽植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在栽植期內適當早種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積溫,促使下盤根的生長發育,在越冬前形成較好的根系利於過冬和翌春早出苗出壯苗,實驗地栽種試驗表明,以9月上中旬為宜興百合栽種的最佳期,9月下旬次之,以後平均每遲栽20天,出苗遲3天,遲栽40天,出苗遲7天。江西萬載產區龍牙百合的適宜栽植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若為稻田栽培,栽培期為10月中、下旬。湖南邵陽產區龍牙百合的適宜栽植期為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
北方嚴寒地區,為了防止凍害,宜於春季開凍後盡早播種。而蘭州地區袁家灣的經驗是,臨冬栽植比春天栽植早出苗20天,現蕾期提前7天,株高平均增高7.9cm。在甘肅蘭州產區,一般蘭州百合的栽植期為春播3月下旬,冬播11月上旬。
(二)、種球選擇
百合種球質量對產量影響很大,選擇單個大的種球,雖植株生長旺盛,並能獲得較高產量,但投資成本高。因此播種一般選擇中等種球為宜。
田間選無病健壯植株,收獲後對種球再進行選擇。種球應根據種的特性進行選擇。蘭州百合要選擇鱗片潔白、抱合緊密、大小均勻、表面無病斑的種球,特別要選單芽的,即「獨頭百合」作種球。宜興百合是以成品鱗莖的鱗瓣即子鱗莖作種球,因每個成品鱗莖含鱗瓣數目不等,一般選用含4瓣的作種用鱗莖,這種鱗莖做種球既不過大又不過小,每個子鱗莖重30~40g,而且形狀圓整。此外,種球還要選擇無病蟲害,鱗片無污點,莖盤無霉爛的。龍牙百合的種球和宜興百合相似,一般一個種球含有2~3個鱗瓣,重量大小為100~150g,播種前分瓣後,種球重約50g,除對重量大小要選擇外,其他條件和蘭州百合相同。在收獲時選為種球的百合,不宜立即栽植,必須經過晾種,即在室內鋪開種球,其厚度不超過65cm,上面蓋草晾種7天左右,讓百合表層水分有所蒸發,促進後熟,有利發根和出苗。
(三)、種球處理
種球選好後,播種前要將底根剪去,宜興百合和龍牙百合還要將母鱗莖進行分瓣,即把鱗瓣逐個剝離。在分瓣時要注要用力均勻,一定要使每個子鱗莖帶上莖底盤,同時將莖底盤灰黑、無力、鱗片有病斑、隔心爛片、蟲口嚴重等缺陷的全部剔除。並按子鱗莖的大小分成大、中、小三級,以作分級栽植之用。分級栽植有利於大田平衡生長和分級管理奪取高產。據報道,大子鱗莖比小子鱗莖增產32.5%~45.23%,二級子鱗莖比小子鱗莖增產15.95%~17.01%,分級栽種的平均產量比常規混合栽種的增產24.23%。
葯劑處理:可用50%多菌靈及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kg,加水500倍,浸種15~30分鍾;或用20%生石灰水浸種15~20分鍾,晾乾後播種。也可將滅菌葯、殺蟲葯加土拌勻後,撒在種球上,然後再覆土。
(四)、栽培方法
栽植前在整好的地上先按行距開深9~12cm的溝,鋤松底土,然後按株距栽下種球並覆土。為了防凍和保持土壤濕潤,可蓋草,以利於地下發根生長。
株行距一般為宜興百合株距20cm,行距25cm,每畝13000株;蘭州百合株距40cm,行距20cm,每畝8000株;龍牙百合株距60cm,行距28cm,每畝4000株。
種植深度根據種球大小而定,一般小球的種植深度為3~5cm,大球為5~8cm。土壤粘重地區要種的淺一些,土質疏鬆、保水性能差的土壤要種得深一些。
宜興百合用子鱗莖種植以淺一些為好,據試驗,子鱗莖頂端離土表3cm比深栽6cm的增產28%,而且苞口好,鱗莖頂端滿平圓。如深栽9cm,不但出苗遲、苗莖細弱,而且缺棵率增加1倍以上。
目前常見高畦方式栽培模式見圖3-4。
四、田間管理
不同種類的百合生長期有所不同,如宜興百合播種種球後一年即可收獲,而蘭州百合生長周期較長,從小鱗莖(4g左右)培育種球需2年,挖出再移栽到大田裡培育三年才能長成商品大百合(150g以上)。
百合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施肥培土,植株調整等,但因百合品種不同,各地區栽培條件有異,所以在管理上也有不同措施。
(一)、土壤管理
1.中耕除草
百合在9~10月栽植後,如套種其他作物,10月份後以套種蘿卜為主,在此期間要進行鬆土除草。間種作物最好在11~12月份適時早收,在大地未封凍前的晴天進行。蘿卜收獲後,要及時中耕平整蘿卜洞穴,以防凍保暖。如收獲其它套種蔬菜,應拔除殘根,並中耕一次。沒有間種作物的百合田,也要抓緊晴天中耕,曬白表土,以利保墒保溫通氣增肥,保進百合地下部分根系的良好生長。同時應注意防除雜草。沒有間作也未蓋草或雜草過多過密地塊,可選擇晴天,每畝用草甘膦1.5kg,兌水70~80kg,全田均勻噴灑1次,消滅雜草,防止草荒。
第二年春季氣溫回升後,百合很快出苗,在出苗前要及早收獲套種的春季作物,看準晴天及時鬆土除草。鬆土宜淺不宜深,將表土鋤松讓陽光照入,可提高地溫,促進百合苗早出,但不能鋤深了,否則會傷害百合的芽。
2.清溝排水
百合耐旱怕澇,土壤粘濕易導致百合鱗莖得病腐爛。在冬季,雨水較多,容易造成大田積水,所以要結合施肥培土進行清溝,到2~3月份出苗前,通過中耕除草,少量補肥,再加深田間溝系,做到排水暢通,大雨後田間不積水。冬前春後如遇乾旱,要及時進行灌溉,防止土壤過分乾旱,造成種球乾枯、萎縮,影響地下生長。但灌水不可過多,以濕潤土壤為宜。
5月上中旬,幼鱗莖鮮嫩多汁,在溫度高、溫度大、土壤透氣性差的情況下,易引起病害。在雨天或雨後切忌下田踩踏田塊,以免踏實土壤,造成鱗莖腐爛。除草應掌握在土壤乾燥時進行。平時應經常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百合是較耐旱的作物,但還是需要較充足的水分,只要土壤排水良好,應適當保持土壤濕潤。過多的水分或忽干忽濕容易引起鱗莖腐爛,病蟲害大量發生。高溫乾旱時要及時灌水,一般根據天氣和土壤狀況,每年灌水1~2次。
若發現百合植株葉片發黃變紫,說明地下鱗莖已開始腐爛,應及時挖掉病株,可減少損失。
3.覆蓋地膜
覆蓋地膜對提高地溫,增加積溫,促進越冬期間百合種子根的生長,對早出苗有明顯的作用。據不同時期地膜覆蓋試驗,平均增產7%,其中以2月5日覆蓋的最好,能增產11%,使用地膜成本不高,操作管理也極為方便。蓋膜的目的是保濕保溫,在生產上以2月上旬覆蓋地膜,也可適當提早到1月中、下旬。蓋膜要選擇天氣晴朗,不封凍,土壤墒情較好時,即不宜過干過濕時蓋膜。蓋膜的方式可採用整畦平蓋,地膜緊貼土面,畦邊用泥土壓好,防止風吹掀掉。地膜覆蓋後,百合可在3月上旬出苗,一般要比不蓋膜的提早半月左右。此時可揭膜或破膜,當齊苗後把地膜全部揭掉收藏保管,並進行除草,爾後覆蓋稻草。
4.遮蔭降溫
遮蔭是防高溫的一種措施,苗期加蓋稻草,對百合後期生長有利,可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土溫。另外,促進套種作物的生長,以蔓葉遮蔭,防高溫的效果也很好,套種山芋、蔬菜、瓜類、甘薯等能使百合獲得較高的產量。如有的產區,在百合行間,4月份種瓜類、豇豆類作物,5月份瓜、豆上架後,可適當遮蔭。
(二)、施肥培土
秋季栽植的百合,在土壤封凍前追肥一次。每畝用豬羊灰糞1000kg左右鋪撒畦面。如條件可能,可用腐熟餅肥50~75kg,效果更好。
春季出苗前,如土壤肥力差或基肥不充足,可補施氮、磷、鉀復合肥,每畝用量為15~20kg,但不可過多施用碳酸銨和含酸重的過磷酸鈣及氯化鉀,以免燒傷將要出土的幼芽。如果補施草木灰,則效果更好。一般情況可先補肥後鬆土,在表土曬白後,再進行清溝,把溝底的積泥重新覆蓋在畦面上。
在4月上旬清明前後,百合苗逐步長高約在10cm時,要及時施肥提苗,促進秧苗生長。據試驗,每畝施人糞或豬灰糞1500kg左右,約可增產百合7%~8%。如施肥量在500kg以下,無明顯增產效果,施肥量增加到2000kg,施用速效肥,有利於上盤根的生出和吸肥,能促進苗期加速生長。因南方雨水較多,一般視苗長勢,進行多次施肥。上述所說清明前後施肥是第一次,第二次應在地上莖「上盤根」尚未大量發生前,每畝施餅肥150~250kg,施入行間,結合中耕培土,壓埋土中。追施餅肥肥效持久,三要素多而全,尤其磷、鉀成分多,對增產有顯著效果。
當百合珠芽成熟,標志百合已進入後期生長,在及時收獲珠芽後,如百合葉色逐漸變淺,說明養分已失調,必須增加養分防止百合早衰。此時要適量補施速效化肥。百合開花期,每畝用20kg碳酸氫銨對水澆施,可獲得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在葉面噴施濃度0.2%的磷酸二氫鉀,以滿足百合後期對磷鉀的需要。
此外需注意在打頂後要適當控制追肥,特別是氮肥,以防止莖葉過旺生長,影響鱗莖發育肥大。同時亦可防止套種瓜類作物藤蔓過早爬上百合植株,影響百合光合效果而造成減產。
(三)、植株調整
在百合生長中後期,為了抑制地上部分營養生長,使養分集中向鱗莖轉移,應採取適當措施,促使鱗莖發育膨大。通常採用的技術措施是打頂(摘心)、摘除花蕾和抹除珠芽。
1.打頂(摘心)
5月20至25日前後,為百合打頂的適合時期,一般說苗高40cm就需要打頂,使地上植株高度控制在45cm左右,這樣既保證植株有一定的生長量和葉面積,又可及時調控,減少養分不必要的消耗,使營養物質向珠芽和地下鱗莖轉送,加速鱗莖的發育生長。打頂宜擇晴天中午進行,以利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入。打頂要在苗高生長過旺時多打,苗小苗弱可推遲幾天打頂或只少量打掉心,以達到生長平衡。
2.摘除花蕾
百合是以收獲地下鱗莖為栽培目的,而不希望生產種子,如果任其開花結實,將會消耗大量養分,影響鱗莖發育,而且產量低,品質劣。及時摘除花蕾,可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使營養轉入地下鱗莖中,促使鱗莖發育。摘除花蕾,宜在花序形成,組織尚未老化,能用手摺斷時進行。如過遲,不但養分消耗較多,而且較難折斷,費力較大。摘除花蕾需要連續進行多次才能除凈。
3.抹除珠芽
珠芽適期早收有增產趨勢,一般情況,6月中旬是收獲珠芽的適宜時期,再遲收獲不但影響百合產量,珠芽成熟後也會自動脫落。如不準備用珠芽繁殖種珠,珠芽可提前採摘,以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百合產量。珠芽收獲宜在晴天進行,要防止折斷植株和打掉上部綠色葉片。
五、病蟲害防治
實行合理輪作是防治百合病蟲害的主要方法。此外丘陵坡地應先由下坡種起,逐年由下向上輪作,切忌由上而下輪作,否則下坡地會受到病菌浸染,加重百合的病菌危害。
(一)、病害
葉枯病
又稱灰霉病,是百合植株上發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在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發生較重,發病嚴重時造成莖葉枯死,花蕾腐爛,影響鱗莖產量。
1.症狀
病害的症狀隨發病部位的不同而有差異,葉片上通常為黃褐色至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斑塊,大小不一,長2~10mm,某些斑塊的中央為淺灰色,邊緣呈淡紫色(圖3-5)。天氣極度潮濕時斑上生灰霉層;乾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半透明狀,淺灰色,嚴重受侵染的葉片引起葉枯。病害蔓延到莖稈,會使生長點死亡。花蕾上發生病斑,則花蕾變成褐色,不能正常開花。發生在花朵上,則花瓣形成水漬狀斑塊。該病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從生長期到開花結果期均可發病,尤其在花蕾上的病斑發展非常迅速。果實上發生病斑,會引起局部腐爛。
2.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生存渡過不良環境,菌核很少生在鱗莖上,但經常產生在夏季落在地面的花上,第二年春天土壤中的菌核上長出灰霉層,含大量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在植株間迅速傳播。病原菌生長適宜溫度為22~25℃,從6月上旬起因雨水多,霧露重,病害擴展較快。
3.防治方法
(1)將患病植株的葉片集中燒毀,防止病菌傳播。
(2)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如水旱輪作也要至少二年,以免病菌通過土壤傳播。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增施磷鉀肥,增加抗病力,注意清溝排水,及田間通風透光。(4)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速克靈1000倍液噴灑,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病毒病
該病是百合受害較普通,較難防治的一種病害。
1.症狀
葉片變黃,或發生黃色斑點,黃色條斑,急性落葉,植株萎縮,花蕾萎黃不能開放,花冠開裂。植株受病害侵染後,生長、開花不良,甚至枯萎死亡。
2.發病規律
一般是由蚜蟲危害而傳染,也可由人為的接觸如中耕除草、人手撫摸等傳播。
3.防治方法
目前,對病毒病主要是通過預防來解決,已經受害的植株就很難治好。預防主要有下列措施:
(1)及時防治蚜蟲。蚜蟲具有一種刺吸式口器,它像針一樣刺入植物,吸取汁液。當它吸取了受病毒感染植株的汁液後,又去刺吸健康的植株時,就把病株汁液中的病毒也傳了過去。特別是有翅蚜,能在較大范圍內傳播病害。所以,防治蚜蟲是防止病毒蔓延的有效途徑。
(2)防止接觸傳染。不要經常用手或工具接觸百合植株,以減少植株傳染病毒的機會。
(3)拔除受害嚴重的植株。對受害嚴重的植株,必須及時拔除並燒毀。對有輕度感染尚能開花的植株,則要勤管理,多施肥,其種球只能作商品,絕不能再作種留用。
百合疫病
在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時有發生,尤其在雨水多的年份發病較重,導致莖葉腐爛,植株倒伏,影響鱗莖產量。
1.症狀
發病期於6~8月,主要危害莖和葉片。莖和土表面下面的莖桿上,形成水漬狀乃至褐色斑塊,受害植株很快死亡。如果在鱗莖萌發時受害,則嫩莖頂端發生枯萎。葉片發病,產生水漬狀小斑,逐漸擴大成灰綠至淡褐色大斑,無明顯邊緣,嚴重時葉片和花朵軟化腐爛。天氣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霉層。
2.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絲體隨病殘組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春季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萌發,侵染寄主引起發病。降雨多、空氣和土壤濕度大,病殘組織能產生大量孢子囊,通過雨水飛濺引起再浸染,短期能造成病害大發生。
3.防治方法
(1)將病株掘起集中燒毀。
(2)注意清溝排水,中耕除草不要碰傷根莖部,以免病菌從傷口侵入。
(3)發病初期,用0.5%波爾多液1000倍液,或40%乙磷鋁300倍液,或25%甲霜靈2000倍液,或70%敵克松原粉1000倍液噴灑,噴灑時應使足夠的葯液流到病株莖基部及周圍土壤。
立枯病
這是苗期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寄主廣泛。
1.症狀
嫩芽感染後根莖部變褐色、枯死。成年植株受害後,從下部葉開始變黃,然後整株枯黃以至死亡。鱗莖受害後,逐漸變褐色,鱗片上形成不規則的褐色斑塊。
2.發病規律
病菌能在土壤中病殘體或腐殖質上生存。一般可存活2~3年,遇適宜條件即
❽ 蘭州百合的生長環境
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990231分析報告
總 糖 13% 鈣mg/kg 89.5
粗 纖 維 0.67% 鋅mg/kg 7.85
粗 脂 肪 0.21% 鐵mg/kg 64.1
鉀 0.38% VB1 mg/kg 0.11
蛋 白 質 3.36% VB2 mg/kg 0.44%
總類胡蘿卜素/100g 706.75 VC g/100g 4.87%
根據甘肅省科學院生物所的分析,認為「蘭州百合」蛋白質含量較高,是其它根莖蔬菜的2—5倍,並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八種氨基酸(其中色氨酸未測)。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B2(核黃素)含量大0.44mg/g,為一般蔬菜含量的10倍,與蛋類、豆類、動物肝臟中的含量相近。此外,還含有較豐富的鋅元素,可調節機理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 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990231分析報告
指 標 國家標准 蘭州百合實測值
六六六 mg/kg <0.2 未檢出
滴滴滴 mg/kg <0.1 未檢出
鉀拌磷 mg/kg 不得檢出 未檢出
殺螟硫磷mg/kg 0.4 未檢出
倍硫磷 mg/kg 0.05 未檢出
砷(以總As計)mg/kg <0.5 0.034低於國標14.7倍
汞(以Hg計)mg/kg <0.01 未檢出
❾ 蘭州百合的發展歷史
日本對百合的最早記載是公元642年,當時有把百合花作為供品獻給天皇的記載。
歐洲歷史上百合的記載也很多。基督教的儀式上,百合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花卉,特別是復活節、聖誕節,百合花是作為純潔少女的象徵出現的。
法國從十二世紀起,將百合作為國徽上的圖案。智利國徽上也有一簇百合花,它是獨立、自由的象花,也曾被西方人奉為聖物,有諺語說:「百合花賽過所羅門的榮華。」就連中國古代大詩人陸游也曾感慨:「芳蘭移取偏中林,餘地向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那由六枚花瓣組成的喇叭花型,優雅柔和,令人陶醉。
中國百合的歷史
中國百合的主要產區有湖南邵陽(隆回)、江西萬載、江西永豐、江蘇南京、宜興,浙江湖州、山東萊陽、甘肅蘭州等。我國是野生百合資源最多的國家,也是百合栽培開發利用最早的國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百合就有庭園栽培。如南北朝梁宣帝贊百合花是:「接葉多重,含露低垂,從風偃柳。」《千金翼方》(公元581—682年)中記述的百合栽培法已很詳細:「上好肥地加糞熟屬介訖,春中取根大者,擘取瓣於畦中種,如蒜法,五寸一瓣種之,直作行,又加糞灌水苗出,即鋤四邊,絕令無草,春後看稀稠所得,稠處更別移亦得,畦中干,即灌水,三年後其大小如芋,又取子種是得,一年以後二年始生,甚小,不如種瓣,《本草綱目》中也提到了按徐鍇歲時廣記「二月種百合,法宜雞糞.」的栽培方法。
以食用價值著稱於世的我國百合,在甘肅省臨洮府志和平涼縣志中記載,距今已有500多年.蘭州栽培百合的歷史從引種到現在約有130多年了,據《皋蘭縣志》記載,蘭州百合系七里河區黃峪溝農民揚萬貴(世稱揚百合)於1858年(清咸豐八年)從陝西長武、彬縣引種,1863年(清同治二年)試種成功,到1883年(清光緒九年)由於當時陝甘總督譚鍾林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百合得以大力發展。當時種植的百合只供一些達官貴人食用和地方官僚向清朝政府官員和皇室進貢,到1890年開始作為蔬菜上市。當時的種植面積355畝,每畝產量1200市斤。
蘭州百合的發展
全國解放以後,蘭州百合的發展經歷挫折,終於得到發展。1974年,原蘭州市委書記王耀華曾在袁家灣村現場召開市委常委會,把該村定為百合基地村,解決有關問題,促進發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幹部、群眾思想逐步解放,干勁越來越大,特別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後,幹部群眾勁頭更足,發展速度更快。截止1999年,僅七里河區百合種植面積以達到2.2萬多畝,總產量850多萬公斤,1999年經農業部食品檢測中心檢測,蘭州百合完全符合「綠色食品」標准,並榮獲「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及99中國國家農業博覽會「知名品牌」及2001年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2001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將「蘭州百合」證明商標授予七里河區,2004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開始對蘭州百合原產地域進行長期保護,蘭州百合產業化也被列為「國家山區農業產業化試點示範項目;而最新消息2014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已將「蘭州百合」證明商標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蘭州百合」馳名商標的確認,意味著該品牌的品位再次得到提升,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蘭州百合產業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