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秋題從牡丹

秋題從牡丹

發布時間: 2022-02-23 22:05:43

㈠ 關於題牡丹的詩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賞析:

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葯,荷花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

通過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荷花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㈡ 形容人是秋後牡丹是什麼意思

牡丹再秋後一般都凋謝了,形容一個人的容顏已不在像以前那麼漂亮了,已經年老珠黃了.

㈢ 關於牡丹的朗誦詞

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701-761)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描寫甘肅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德興(759-818)
澹盪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台時共美,間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描寫西安慈恩寺牡丹
賞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稜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題所賃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王建(767-830)
曉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月光裁不得,蘇合點難勝。
柔膩於雲葉,新鮮掩鶴膺。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棱。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並香幽蕙死,比艷美人憎。
價數千金貴,形相兩眼疼。自知顏色好,愁被彩光凌。
宮詞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為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閑說 王建(767-830)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長安春遊 王建(767-830)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赴東都別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戲題牡丹 韓愈(768-824)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依斗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牡丹 薛濤(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渾侍中宅牡丹 劉禹錫(772-842)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秋題牡丹叢 (772-863)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牡丹種曲 白居易 (772-863)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葯,釋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赩雞冠。燕拂驚還語,蜂貪困未安。倘令紅臉笑,兼解翠眉攢。
少長呈連萼,驕矜寄合歡。息肩移九軌,無脛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風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稱貯碧水盤。譬要連城與,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異泥蟠。
騷詠應遺恨,農經只略刊。魯班雕不得,延壽筆將殫。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來苑囿,全勝在林巒。泥滓常澆灑,庭除又綽寬。若將桃李並,更覺效顰難。
牡丹芳 白居易(772-863)
牡丹芳, 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十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臣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穠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悉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無人知, 可嘆息。
少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 卿干愛花心,同似事君憂稼穡。
買花 白居易(772-863)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牡丹新品種。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西明寺牡丹花時憶元九 白居易(772-863)
前年題名處,今日看花來。
一作雲香吏,三見牡丹開。
豈獨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何況尋花伴,東都去未回。
詎知紅芳側,春盡思悠哉。
和李紳助教不赴看花 姚合
笑辭聘禮深坊住,門館長閑似退居。
太學官資清品秩,高人公事說經書。
年華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
且看牡丹吟麗句,不知此外復何如。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姚合
葩疊萼相重,燒欄復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艷晚煙中。
乍怪霞臨砌,還疑燭出籠。繞行驚地赤,移坐覺衣紅。
殷麗開繁朵,香濃發幾叢。裁綃樣豈似,染茜色寧同。
嫩畏人看損,鮮愁日炙融。嬋娟涵宿露,爛熳抵春風。
縱賞襟情合,閑吟景思通。客來歸盡懶,鶯戀語無窮。
萬物珍那比,千金買不充。如今難更有,縱有在仙宮。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元稹(779-831)
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凈。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籠處彩雲合,露湛紅珠瑩。結葉影自交,搖風光不定。
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西明寺牡丹 元稹(779-831)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風炫轉紫雲英。
自從天女盤中見,
直至今朝眼更明。
酬胡三憑人問牡丹 元稹(779-831)
竊見胡三問牡丹,為言依舊滿西欄。
花時何處偏相憶,寥落衰紅雨後看。
牡丹二首 元稹(779-831)
簇蕊風頻壞, 裁紅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 便別一年春。
繁綠陰全合,衰紅展漸難。
風光一抬舉,猶得暫時看。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 元稹(779-831)
鶯澀餘聲絮墮風,
牡丹花盡葉成叢。
可憐顏色經年別,
收取朱闌一片紅。
裴給事宅白牡丹 裴潾(?-838)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
別有玉杯承露冷,無有起就月中看。
西明寺合歡牡丹 顧非熊(795-854)
綠莖同本兩花連,似證分身色相圓。
黃葯斗香欺瑞麥,檀葩並秀掩嘉蓮。
奏開祥瑞來天使,折去芳枝到御筵。
想得六宮人盡愛,幾多纖指遞相傳。
賞牡丹句 李正封
國色朝酣酒 , 天香夜染衣。
題開元寺牡丹 徐疑
此花南地知難種,慚愧僧間用意栽。
海燕解憐頻睥睨,胡蜂未識更徘徊。
虛生芍葯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
惟有數苞紅萼在,含芳只待舍人來。
牡丹 徐疑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種曲 李賀(790-816)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斷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韓琮
殘花何處藏,盡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結綉襄。
雲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應恨年華促,遲遲待日長。
牡丹 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牡丹 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杭州開元寺牡丹 張祜(792-854)
濃艷初開小葯欄,人人惆悵出長安。
風流郤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京城寓懷 張祜(792-854)
三十年持一釣竿,偶隨書薦入長安。
由來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風看牡丹。
僧院牡丹 陳標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關散曉霞。
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
牡丹 張又新(795-?)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牛尊師宅看牡丹 段成式(803-863)
洞里仙春日更長,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筲史通家客,情願扣壺入醉鄉。
看牡丹贈段成式 周繇
金蕊霞英疊彩香,初疑少女出蘭房。
逡巡又是一年別,寄語集仙呼索郎。
牡丹 李商隱(813-858)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牡丹 李商隱 (813-858)
壓徑復緣溝,當窗又映樓。
終銷一國破,不啻萬金求。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應憐萱草淡,卻得號忘憂。
僧院牡丹 李商隱 (813-858)
薄葉風才倚,枝輕霧不勝。
開先如避客,色淺為依僧。
粉壁正盪水,緗幃初卷燈。
傾城惟待笑,要裂幾多繒。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李商隱 (813-858)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悵卧遙幃。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問宮腰捐幾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圊,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並覺今朝粉態新。
夜看牡丹 溫庭筠(812-870)
高低深淺一闌紅,把火殷影繞露叢。
希逸近來成懶病,不能容易向春風。
牡丹二首 溫庭筠(812-870)
輕陰隔翠幃,宿雨泣晴暉。
醉後佳期在,歌餘舊意非。
蝶繁經粉住,蜂重抱香歸。
莫惜薰爐夜,因風到舞衣。
水漾晴紅壓疊波,曉來金粉覆庭莎。
裁成艷思偏應巧,分得春光最數多。
欲綻似含雙靨笑,正繁疑有一聲歌。
華堂客散簾垂地,想憑闌干斂翠蛾。
菩薩蠻 溫庭筠 (812-870)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菩薩蠻 溫庭筠 (812-870)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菩薩蠻 溫庭筠 (812-870)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牡丹四首 薛能(?-880)

異色稟陶甄,常疑主者偏。眾芳殊不類,一笑獨奢妍。
顆折羞含懶,叢虛隱陷園。亞心堆勝被,美色艷於蓮。
品格如寒食,精光似少年。種堪收子子,價合易賢賢。
回秀應無妒,奇香稱有仙。深陰宜映幕,富貴助開筵。
蜀水爭能染,巫山未可憐。數難忘次第,立困戀傍邊。
逐日愁風雨,和星祝夜天。且從留盡賞,離此便歸田。

萬朵照初筵,狂游憶少年。曉光如曲水,顏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從造化研。眾開成伴侶,相笑極神仙。
見焰寧勞火,聞香不帶煙。自高輕月桂,非偶賤池蓮。
影接雕盤動,叢遭惡草偏。招歡憂事阻,就卧覺情牽。
四面宜綈錦,當頭稱管弦。泊來鶯定憶,粉擾蝶何顛。
蘇息承朝露,滋榮仰霽天。壓欄多盡好,敵國貴宜然。
未落須迷醉,因茲任病纏。人誰知極物,空負感麟篇。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隨巫峽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欲就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牡丹愁為牡丹飢,自惜多情慾瘦羸。
濃艷冷香初蓋後,好風乾雨正開時。
吟蜂遍坐無間蕊,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國別來誰占玩,此花光景屬吾詩。
牡丹 方干 (?-888)
借問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畫屏開。花分淺淺胭脂臉,
葉墮殷殷膩粉腮。紅砌不須誇芍葯,白蘋何用逞重台。
殷勤為報看花客,莫學游蜂日日來。
不逢盛暑不沖寒,種子成叢用法難。醉眼若為拋去得,
狂心更擬折來看。凌霜烈火吹無艷,裛露陰霞曬不幹。
莫道嬌紅怕風雨,經時猶自未凋殘。
紅白牡丹 吳融(?-930)
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對更情多。
殷鮮一半霞分綺,潔澈傍邊月颭波。
看久願成庄叟夢,惜留須待魯陽戈。
重來應共今來別,風墮香殘襯綠莎。
和僧詠牡丹 吳融(?-930)
萬緣銷盡本無心,何事看花恨卻深。
都是支郎足情調,墮香殘蕊亦成吟。
僧舍白牡丹二首 吳融(?-930)
膩若裁雲薄綴霜,春殘獨自殿群芳。
梅妝向日霏霏暖,紈扇搖風閃閃光。
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後更多香。
天生潔白宜清凈,何必殷紅映洞房。
侯家萬朵簇霞丹,若並霜林素艷難。
合影只應天際月,分香多是畹中蘭。
雖饒百卉爭先發,還在三春向後殘。
想得惠林憑此檻,肯將榮落意來看。
牡丹 羅鄴(831-896)
落盡春紅始見花,花時此屋事豪奢。
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
門倚長衢攢綉轂,幄籠輕日護香霞。
歌鍾對此爭歡賞,肯信流年鬢有華。
牡丹花 羅隱(833-909)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解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朝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牡丹 羅隱(833-909)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擅。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欄桿。
扇上畫牡丹 羅隱(833-909)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華嚴寺 羅隱(833-909)
華嚴西傳轉繞坡,每到春時日夕過。
曾向姚家園里醉,牡丹紅柴數千窠。
虛白堂前牡丹相傳雲太傅手植在錢塘 羅隱
欲詢往事奈無言,六十年來托此根。
香暖幾飄袁虎扇,格高長對孔融樽。
曾憂世亂陰難合,且喜春殘色上存。
莫背闌干便相笑,與君俱受主人恩。
唐代牡丹詩詞(下)
牡丹 皮日休 (834-883)
牡丹詩詞知多少(唐)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做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白牡丹 韋庄 (836-910)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牡丹 司空圖( 837-908)
得地牡丹盛,曉添龍麝香。主人猶自惜,錦幕護春霜。
牡丹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 唐彥謙
真宰多情巧思新,固將能事送殘春。
為雲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開日綺霞應失色,落時青帝合傷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鴉黃作蕊塵。
買殘牡丹 魚玄機(女) (844-868)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中山臨上人院觀牡丹寄諸從事 杜荀鶴(846-907)
閑來吟繞牡丹叢,花艷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風三月內,多愁多病百年中。
開當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別無唯此有,忍教醒坐對支公。
菩薩蠻 牛嶠
風簾燕舞鶯啼柳,妝台約鬢低纖手。釵重髻盤珊,
一枝紅牡丹。
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故故墜金鞭,回頭應眼穿。
白牡丹 崔崖
覓得驊騮被綉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揚州近日無雙價,一朵能行白牡丹。
牡丹 李山甫
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輕薄,斜倚闌干首重回。
牡丹 鄭谷(851-910)..
畫堂簾卷張清宴,含香帶霧情無限。
春風愛惜未放開,柘枝鼓振紅英綻。
街西晚歸 鄭谷(851-910)
御溝春水繞閑坊,信馬歸來傍短牆。幽榭名園臨紫陌,晚風時帶牡丹香。
牡丹 孫魴
意態天生異,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清醒復何因。
主人司空後廳牡丹 孫魴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絕倫。望開從隔歲,愁過即無春。
體物真英氣,余花似庶人。蜂攢知眷戀,鳥語亦殷勤。
況在豪華地,寧同里巷塵。酷憐應喪德,多賞奈怡神。
忌穢栽時土,嘗甜折處津。繞行那識倦,圍坐豈辭頻。
入夢殊巫峽,臨池勝洛濱。樂喧絲雜竹,露漬卯連寅。
飲興尤思滿,吟情自合新。怕風惟怯夜,憂雨不經旬。
欄檻為良援,亭台是四鄰。雖非能伐性,爭免礙還淳。
斗艷何慚蜀,矜繁未讓秦。私心期一日,許近看逡巡。
看牡丹二首 孫魴
莫將紅粉比穠華,紅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聞香誰不惜,出欄呈艷自應誇。
北方有態須傾國,西子能言亦喪家。
輸我一枝和曉露,真珠簾外向人斜。

看花長到牡丹月,萬事全忘自不知。
風促乍開方可惜,雨淋將謝可堪悲。
閑年對坐渾成偶,醉後拋眠恐負伊。
也擬便休還改過,迢迢爭奈一年期。
題未開牡丹 孫魴
青苞雖小葉雖疏,貴氣高情便有餘。
渾未盛時猶若此,算應開日合何如。
尋芳蝶已棲丹檻,襯落苔先染石渠。
無限風光言不得,一心留在暮春初。
主人司空見和《未開牡丹》,輒卻奉和 孫魴
把筆臨芳不自怡,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驚常調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絕代貞名應愈重,千金方笑更難移。
狂歌狂醉猶堪羨,大拙當時是老時。
牡丹落後有作 孫魴
未發先愁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銷。
青叢別後無多色, 紅線穿來已半焦。
蓄恨綺羅猶眷眷,薄情蜂蝶去飄飄。
明年雖道還期在,爭奈憑欄乍寂寥。
有題牡丹上主人司空 孫魴
一年芳勝一年芳,愛重賢侯意異常。
手辟紅房看闊狹, 自張青幄蓋馨香。
白疑美玉無多潤,紫覺靈芝不是祥。
只恐夢征他日去,又須疑向鳳池傍。
殘牡丹 李建勛 (873-952)
腸斷題詩如執別,芳茵愁更繞闌鋪。
風飄金蕊看全落,露滴檀英又暫蘇。
失意婕妤妝漸薄,背身妃子病難扶。
回看池館春休也,又是迢迢看畫圖。
晚春送牡丹 李建勛
攜觴邀客繞朱闌,腸斷殘春送牡丹。
風雨數來留不得,離披將謝忍重看。
氛氳蘭麝香初減,零落雲霞色漸干。
借問少年能幾許,不許推酒厭杯盤。
牡丹 秦韜玉
拆妖放艷有誰催,疑就仙中旋折來。
圖把一春皆占斷,固留三月始教開。
壓枝金蕊香如撲,逐朵檀心巧勝裁。
好是酒闌絲竹罷,倚風含笑向樓台。 .
牡丹花二首 徐夤
看遍花無勝此花,剪雲披雪蘸丹砂。
開當青律二三月,破卻長安千萬家。
天縱穠華刳鄙吝,春教妖艷毒豪奢。
不隨寒令同時放,倍種雙松與辟邪。
萬萬花中第一流,淺霞輕染嫩銀甌。
能狂綺陌千金子,也惑朱門萬戶侯。
朝日照開攜酒看,暮風吹落繞欄收。
詩書滿架塵埃撲,盡日無人略舉頭。
尚書座上賦牡丹花得輕字韻其花自越中移植 徐夤
流蘇凝作瑞華精,仙閣開時麗日晴。
霜月冷銷銀燭焰,寶甌圓印彩雲英。
嬌含嫩臉春妝薄,紅蘸香綃艷色輕。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將贈董雙成。
郡庭惜牡丹 徐夤
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芳菲借客看。
以韻和尚書再增牡丹花 徐夤
爛銀基地薄紅妝,羞殺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門今在繞欄望。
龍分夜雨資嬌態,天與春風發好香。
多著黃金何處買,輕橈挑過鏡湖光。
惜牡丹 徐夤
今日狂風揭錦筵,預愁吹落夕陽天。
閑看紅艷只須醉,謾惜黃金豈是賢。
南國好偷誇粉黛,漢宮宜摘贈神仙。
良時雖作鶯花主,白馬王孫恰少年。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徐夤
蓓蕾抽開素練囊,瓊葩薰出白龍香。
裁分楚女朝雲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豈須征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檻邊幾笑東籬菊,冷折金風待降霜。
憶牡丹 徐夤
綠樹多和雪霰栽,長安一別十年來。
王侯買得價偏重,桃李落殘花始開。
宋玉鄰邊腮正嫩,文君機上錦初裁。
滄洲春暮空腸斷,畫看猶將勸酒杯。
憶薦福寺南院 徐夤
憶昔長安落第春,佛宮南院獨游頻。
燈前不動惟金像,壁上曾題盡古人。
鴂聲中雙闕雨,牡丹花際六街塵。
啼猿溪上將歸去,合問昇平詣秉鈞。
和僕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 徐夤
帝王城裡看,無故亦無新。
忍摘都緣借,移栽未有因。
光陰嫌太促,開落一何頻。
羞殺登牆女,饒將解佩人。
蕊堪靈鳳啄,香許白龍親。
素練籠霞曉,紅妝帶臉春。
莫辭終夕醉,易老少年身。
買取歸天上,寧教逐世塵。
看天王院牡丹 王貞白
前年帝里探春時,寺寺名花我盡知。
今日長安已灰燼,忍隨南國對芳枝。
白牡丹 王貞白
穀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
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濕,宵傾月魄寒。
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

㈣ 在明清以前題扇面牡丹花有哪些詩詞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木末:樹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顏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維《辛夷塢》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晚發:花開得晚。
唐·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天下真花獨牡丹。
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
姚黃魏紫:兩種名貴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詩》
篔簹竟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篔簹:大竹名,節長而竿高。躑躅:即羊躑躅,杜鵑花科,春季開花,花紅黃色,鮮艷奪目。
唐·韓愈《答張十一》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
南朝陳·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唐·駱賓王《晚泊》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芙蓉:荷花。
唐·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
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葉不沒於水。
唐·李頎《粲公院各賦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凈:光潔。雨裛:濕透。紅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芙蓉:荷的別名 東風:春風。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宋·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宿雨:指荷葉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葉清凈圓潤。風荷舉:晨風吹動著荷葉在水面上舒展開來。
宋·周邦彥《蘇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仙》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西陵:西興鎮,在今浙江蕭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苑牆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紅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顏色。沉水:沉香,閨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葉上滾動。指荷葉上滾動的水珠。
金·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牡丹在我國被譽為「國花」、「國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負有盛名。

牡丹花,嬌艷多姿 ,雍容大方,富麗堂皇。自古以來引起許多騷人墨客的謳歌、贊美,是很自然的。據初步收集,歷代文人專寫牡丹的詩詞就有四百餘首。其中,以唐、宋兩朝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餘首。包括象王維、李白、李賀、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李商隱、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辛棄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在內。僅蘇軾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餘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餘首。近代和當代文人,也寫了不少詠牡丹的詩。

唐朝殷文圭詩: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詩,頗能表達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對人生短暫、青春不駐的感嘆,更是動人:

斷腸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㈤ 關於牡丹花的詩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㈥ 《題牡丹》徐溥,全詩意思

這首詩以朴實清新的語言借牡丹抒發了自己的情懷,表達了自己的意向。
這首詩名為「題牡丹」,卻沒有去描繪它雍容華貴的儀態,沒有去贊美它奪目如霞的色彩。作者的起筆很有特色,是從牡丹的濃郁的香氣著筆,「一種芳菲出後庭」,巧妙地點出了牡丹花生長的環境——狹小的後庭院,同時贊美了牡丹花襲人的芳香。「出」字的含義頗深,說明了小小的庭院圍住了牡丹花,但牡丹的香氣卻越過院牆飄到四方,表現了牡丹花敢於沖破束縛的精神。這一句也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香飄四野的贊美和對牡丹花生長環境的遺憾。「卻輸桃李得佳名」,是通過與桃李的對比進一步贊美了牡丹花,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桃花李花繁艷非常,嬌美可愛,但在牡丹花面前只能服輸。牡丹也因此得到國色天香的美名。這兩句,作者贊美了芳姿艷質的牡丹花。表達了對牡丹的喜愛之情。
第三四兩句意思陡轉,借牡丹直抒胸臆,作者為牡丹花生長在狹小的後庭而深深婉惜。他衷心希望有人替牡丹花訴說不平,將它的生命之根移向廣闊的大自然中。「誰能為向天人說,從此移根近太清。」這是作者的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想像,是在替牡丹花呼喊,他多麼希望牡丹花能生長在一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環境里呵! 這也是作者自己的呼聲。
這首詩表面是寫牡丹花,實際上寄寓了作者本人爭取自由的強烈願望。詩的作者捧劍仆名字失傳,據全唐詩記載,他是郭氏之仆,雖身為奴僕,但熱愛生活,「嘗以望水眺雲為事,遭鞭箠,終不改」(《全唐詩》卷732「捧劍仆小傳」)這首詩是以牡丹自比,把後庭比做自己的生活環境,在對牡丹的希望中寄寓了自己的心願,從詩中看出,作者不安於被禁錮的天地,嚮往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首詩使我們聽到了被奴役的人們爭取自由的吶喊,看到了他們的美好的心靈。
這首詩構思巧妙,詩名為「題牡丹」,全篇無一處出現牡丹二字,沒有直接描寫牡丹的花姿及色彩,而是從花的芳香著筆,觸發聯想,字字句句不離牡丹。並且將強烈的感情熔鑄於字里行間,詩情濃重,發人深思。

㈦ 古詩中「牡丹

1.《詠牡丹》
一自胡塵入漢關,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
獨立東風看牡丹。
2.《詠牡丹》
棗花至小能成實,
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3.《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4.《惜牡丹花二首》
翰林院北廳花下作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新昌竇給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紅低向雨,
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
何況飄零泥土中。
5.《牡丹芳》
牡丹芳,
牡丹芳,
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6.《牡丹》
何人不愛牡丹花,
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嬌萬態破朝霞。
7.《牡丹花》
似共東風別有因,
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
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
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
辜負穠華過此身。
8.《牡丹》
牡丹一朵值千金,
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
一生辜負看花心。
9.《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時,
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
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
夜深閑共說相思。
10.《牡丹》

紫蕊叢開未到家,
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
滿眼空中別有花。

㈧ 唐詩李商隱《牡丹》詩歌鑒賞問題及解析

《牡丹》李商隱唐詩鑒賞

【作品介紹】
《牡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詠懷詩。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艷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全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

【原文】
牡丹

錦幃初卷衛夫人①,綉被猶堆越鄂君②。
垂手亂翻雕玉佩③,折腰爭舞鬱金裙④。
石家蠟燭何曾剪⑤,荀令香爐可待熏⑥。
我是夢中傳彩筆⑦,欲書花葉寄朝雲⑧。

【注釋】
①錦幃(wéi):錦帳。衛夫人: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艷著稱。《典略》載,孔子回到衛國,受到南子接見。南子在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環佩之聲璆然。
②「綉被」句:原典是鄂君舉綉被擁越人,此句謂「綉被猶堆越鄂君」,清人馬位《秋窗隨筆》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為誤用(桂謂當為「楚鄂君」)。此將牡丹喻為綉被擁裹的越人。或謂越鄂君系兼取美婦人美男子為比,見錢鍾書《談藝錄補訂》。
③「垂手」句:《樂府解題》: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獨垂手。《樂府雜錄》謂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驚鴻,或如飛燕。故舞時玉佩亂翻。
④折:一作「招」。折腰爭舞:一作「細腰頻換。」《西京雜記》: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鬱金裙:用鬱金草染色的裙。
⑤「石家」句:《世說新語·汰侈》載,石崇豪侈,「用蠟燭作炊」。蠟燭當柴燒,無須剪芯,故說「何曾剪」。此狀牡丹之色如燃燒的大片燭焰。
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為侍中,曾守尚書令。曹操所有軍政之事均與他協商,呼之荀令君。此句謂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須熏得。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傳》載,淹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此自詡有才。
⑧葉:一作「片。」朝雲:指巫山神女。

【白話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那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那俊秀的越鄂君。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它光彩四照,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自然溫馨,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的那支彩筆,想把清麗詞句,題在花片上寄給朝雲。

【創作背景】
這首《牡丹》詩托物詠懷,當為李商隱早期的作品,其具體創作年份難以確指。

【賞析】
首聯是單株牡丹的特寫圖。衛夫人指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艷著稱。這里借用《典略》典故,以錦帷乍卷、容顏初露的衛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時的艷麗奪目含羞嬌艷。據《說苑·善說篇》記載,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劃槳的越人唱歌表示對鄂君的愛戴,鄂君為歌所動,揚起長袖,舉綉被覆之。詩人將牡丹的綠葉想像成鄂君的綉被,將牡丹花想像成綉被覆蓋的越人,傳神地描繪初開的牡丹花在綠葉的簇擁中鮮艷的風采。「猶堆」二字刻畫花苞初盛時綠葉緊包的形狀,與「初卷」相呼應。
頷聯展示牡丹隨風搖曳時的綽約豐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飾物;鬱金裙指鬱金草染色的裙。這兩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時垂手摺腰,佩飾翻動,長裙飄揚的輕盈姿態來作比喻,牡丹花葉在迎風起舞時起伏翻卷,搖曳多姿的形象。
前兩聯重在描繪牡丹靜中的形態,頸聯具體地描寫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蠟燭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顏色像燃燒著的大片燭火,卻無須修剪燭芯。「何曾剪」西晉石崇豪奢至極,用蠟燭當柴,燭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是說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豈待香爐熏烘。據說荀彧到人家,坐處三日香。舊時衣香皆由香爐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說「可待熏」。
詩人陶醉於國色天香。他恍惚夢見了巫山神女,盼望她傳授一支生花彩筆,將思慕之情題寫在這花葉上,寄給巫山神女。夢中傳彩筆,典出《南史·江淹傳》,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詩人心搖神盪的興奮激動之情。
這首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借衛夫人、越人、貴家舞伎、石家燃燭、荀令香爐等故事描寫牡丹花葉的風姿綽約、艷麗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態畢現。最後詩人突發奇想,欲寄牡丹花葉於巫山神女。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介紹】
李商隱(公元813—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漢族,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生於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李商隱的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著有《李義山詩集》。

㈨ 題牡丹詩一首詞一首

清平樂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椅欄桿。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白牡丹 韋庄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 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 直恐明年花不開。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 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 何況飄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蘇軾: 雨中花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盪颺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艷帶酒,天香染秧,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 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十分春態,付於明年.

熱點內容
藻鈴玉花語 發布:2025-09-10 17:31:23 瀏覽:652
幾月蘭花香 發布:2025-09-10 17:20:48 瀏覽:624
櫻花和戰隊 發布:2025-09-10 17:20:37 瀏覽:354
櫻花任務3 發布:2025-09-10 17:14:23 瀏覽:986
我想要的情人節 發布:2025-09-10 17:05:03 瀏覽:129
花藝前沿 發布:2025-09-10 17:04:11 瀏覽:896
牡丹配色表 發布:2025-09-10 16:31:11 瀏覽:80
牡丹江市公安局地址 發布:2025-09-10 16:31:10 瀏覽:460
金瓶花花語 發布:2025-09-10 16:26:14 瀏覽:796
拿錢疊玫瑰 發布:2025-09-10 16:21:59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