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牡丹花
㈠ 曹州牡丹園怎樣
曹州牡丹園是菏澤最大的牡丹、芍葯培育和輸出中心。擁有牡丹、芍葯、綠化苗木大田花卉生產基地近4000畝,其中牡丹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450畝,牡丹品種800餘個,芍葯品種200餘個。從北京中南海到全國各大中城市,都植有該園的牡丹、芍葯,並遠銷美、日、韓、英、法、荷蘭、南非等國,為日本承建的大型「中國牡丹園」,受到日本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曹州牡丹園也是菏澤牡丹民間科研中心,科研成果近百項,分別獲國家、部委和省、市獎。1994年代表國家參加法國波爾多國際花卉博覽會,獲得大獎。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獲牡丹單項獎81項,佔世界牡丹總獎項的73%。在2002年全國牡丹催花大賽中,獲得獎項114個,高居榜首。牡丹園被中國花協評為「全國花卉先進企業」,被國家標准化委員會指定為「國家級牡丹芍葯標准化示範園區」,並作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菏澤科研育種基地。
將三個牡丹園合為一體,建南、北兩座仿明建築樣式的牌坊門樓,高達十餘米。檐出角翹,雕花彩繪,金碧輝煌,既敞朗宏偉,又古樸典雅。門坊正中的「鳳凰戲牡丹」彩色圖案下,懸掛著一塊燦燦閃光的鎏金橫匾,上書「曹州牡丹園」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著名書法家舒同所題。花園內有三個觀賞區,若干觀賞點,每區各成體系,形成園中園。「觀花樓」、「天香閣」是園內主體建築,新穎別致,古樸典雅,登樓眺望,園中景色盡收眼底。2002年開始進行改建。曹州牡丹園是目前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園。
㈡ 賞曹州牡丹古詩句
一、賞牡丹
作者: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賞析:
此詩乃贊頌牡丹之作,其贊頌之手法,乃用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詩人沒有從正面描寫牡丹的姿色,而是從側面來寫牡丹。詩一開始先評賞芍葯和芙蕖。芍葯與芙蕖本是為人所喜愛的花卉,然而詩人贊頌牡丹,乃用「芍葯妖無格」和「芙蕖凈少情」以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
「芍葯」,本來同樣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但據說到了唐代武則天以後,「牡丹始盛而芍葯之艷衰」 (王禹傅《芍葯詩序》)。以至有人將牡丹比為「花王」,把芍葯比作「近侍」。此處,劉禹錫也懷著主觀感情,把芍葯說成雖妖嬈但格調不高。
「芙蕖」,是在詩文中常以清高潔凈的面目出現的花卉,但劉禹錫大概因為她亭亭玉立於池面之中,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說她純潔而寡情。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凈、格、情四種資質,可謂花中之最美者。
二、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作者:唐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
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
賞析:
此詩想像巧妙,信手拈來,不露造作之痕。詩中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
首先,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楊貴妃的容顏與衣裳之美,表現出楊貴妃的富貴之態。
其次,運用了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比如,「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句就是通過擬人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楊貴妃的亮麗容顏和高貴身份。
三、買花·牡丹
作者: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譯文:
這一年暮春,長安城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原來是到了牡丹盛開的時節,長安城裡的名門大戶紛紛相隨前去買花。牡丹花的價錢貴賤不一,價錢多少以花的品種來定。
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葉茂,鮮紅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絹的價錢。它們被精心呵護著,主人還給張上了帷幕,築起了樊籬,辛勤澆灌之餘還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顏色還和以前一樣鮮艷。
家家習以為俗,更沒有人認為是錯的。有一個老農無意中也來到了買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頭長嘆,然而此嘆又有誰在意呢:這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錢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了。
賞析:
與白居易同時的李肇在《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金召鋪宮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萬者。」
這首詩,通過對「京城貴游」買牡丹花的描寫,揭露了社會矛盾的某些本質方面,表現了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從買花處所發現了一位別人視而不見的「田舍翁」,從而觸發了他的靈感,完成了獨創性的藝術構思。
四、紅牡丹
作者: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賞析:
這首詩以美人喻花,意境優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費苦心.以「綠艷」襯托「紅衣」,使牡丹顯得嬌媚動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紅顏易衰,而讓花兒自愁自哀自傷自嘆,真是翻奇出新,別有一番情致。
全詩把牡丹花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達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較好的詠物詩。
五、思黯南墅賞牡丹
作者:唐 劉禹錫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譯文: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花開重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傾國傾城的好顏色,上天應該讓你晚點開放與諸花爭艷!
賞析:
七絕《思黯南墅賞牡丹》,則運用典故,寫牡丹花艷壓群芳的美麗。全詩詩人以虛寫稱妙,此詩首二句敘寫詩人偶遇牡丹之喜,牡丹 末二句嘆賞其色澤之佳。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首句點明在牛僧孺南墅中,偶然的機會,初次見到牡丹花,就如同遇到生命中「貴人」似的,無意之中技露出牡丹花在詩人心目中的崇高境界,在詩人看來,牡丹是日月精華的結晶,應栽天上,今日人間相逢,純屬「偶然」,所以一見到牛宅中牡丹,就作驚人語。
第三句由初見牡丹時的萼然驚嘆轉入對花容花貌的由衷禮贊,牡丹之貌,詩人美其名日「傾城」,這「傾城」二字,殊非過譽。
最後,詩人以「天教晚發賽諸花」一句再評花之品性。重在『晚」與「賽」兩字上做文章。牡丹晚發,開於暮春。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麗娘在「游園驚夢」一折中唱道:「牡丹雖好,她春歸怎佔得先!」既是嘆亦是贊。牡丹俏不爭春,天教晚發而集眾芳之長。
㈢ 曹州牡丹園牡丹花現在開了么
曹州牡丹甲天下,國色天香冠群芳。又到一年花開季,第24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將於4月16日拉開帷幕。
本屆牡丹文化旅遊節,共策劃活動60項。其中,市政府主辦活動2項,分別為第24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開幕式、2015(春季)中國菏澤投資貿易洽談會;市直部門主辦活動28項,主要有第13屆牡丹杯美術作品展、第12屆住宅與房地產博覽會、慶花會戲曲演出月(全市優秀舞台劇目展演)、曹州非遺大講堂、僑星耀菏澤、山東省電視藝術牡丹獎評獎及頒獎典禮、第3屆「中國夢·牡丹行」公益演唱會、動漫文化節、第8屆太極拳錦標賽等;縣區主辦活動30項,主要有牡丹區第12屆群眾文藝調演、曹縣第2屆民俗文化旅遊節、「古澤之首 養生天堂」浮龍湖文化旅遊節、鄆城縣民間藝術展演、東明縣全民健身運動會等。
㈣ 為什麼說曹州牡丹甲天下,而不是洛陽,這
原句是洛陽牡丹甲天下,不是曹州。
曹州的牡丹跟洛陽的有些差距。
洛陽牡丹簡介牡丹是中國名花之一,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稱。牡丹的根皮在中葯中叫丹皮,是具有清熱化瘀功效的良葯。牡丹原為野生的落葉小灌木,在中國大約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
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於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宋人歐陽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後」,尤為人們所喜愛。
每逢「清明」,「穀雨」時節(即每年四月下旬),洛陽市內各公園里的牡丹競放:「姚黃」金光燦燦,「魏紫」光彩灼灼,「洛陽紅」噴紅吐艷,「煙絨紫」墨里含金,「二喬」紅白斗艷,「豆綠」美如碧玉,……紅白黛綠,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每年四月,洛陽都要舉行盛大的牡丹花會,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竟相觀賞,真正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是中國傳統的著名花卉。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自古盛名,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譽。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舉辦洛陽花會,同時還舉辦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和牡丹燈會,屆時中外遊人雲集洛陽,花海人潮,熱鬧非凡。
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
建國後,洛陽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和發展工作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擴大繁殖,建立了牡丹花園和牡丹花壇,牡丹又恢復生機,並於1982年被正式命名為市花,同時決定舉辦牡丹花會。洛陽的牡丹已由三十多個品種發展到一千多個品種。
每年清明前後,牡丹花會拉開序幕,數百萬株牡丹發蕊齊放,五彩繽紛,蔚為壯觀。使得洛陽變的更加絢麗多姿。
㈤ 如照片所示,曹州牡丹園內這種花是什麼花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 L.[1])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鬱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於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5]等國的國花。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㈥ 曹州牡丹園怎麼樣
曹州牡丹園環境還是不錯的,值得去玩。
曹州牡丹園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辦專事處,緊靠220國道,建屬於1982年,是目前世界上品種最多,面積最大的牡丹園,集中了曹州牡丹傳古至今的發展成果,是曹州牡丹觀賞、旅遊、生產、科研中心。園內牡丹100餘萬株,800多個品種。
夜幕降臨,也正是精彩節目上演之際。絢麗的燈光將整個夜空點亮,城樓與樹木宛如剪影一般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背景牆。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著絢爛的燈光與煙花,在幽藍與鮮紅之間來回變換,似科幻一般奇妙。
㈦ 曹州牡丹園牡丹花種類有多少
曹州牡丹園建於1982年,位於菏澤城東北濟(南)蘭(考)公路東側,總面積1100多畝,由趙樓、李集、何樓、毛胡同4個自然村原有的幾個牡丹園連接而成。牡丹品種600多個,是世界上品種最多、面積最大的牡丹園,是全國牡丹觀賞旅遊和生產、科研的中心。
㈧ 曹州牡丹園簡介
答:樓主我家就是菏澤的,離曹州牡丹園西門大約3.5公里。歡迎你來菏澤旅遊哦,專沒事可以找我玩,我可以帶你屬去,今年的門票70元。
曹州牡丹園是在清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菏澤古稱曹州,故稱曹州牡丹園。菏澤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歷史,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長盛明、清兩代,管領風騷500餘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曹州牡丹園
外文名:Caozhou Garden
建立時間:1982
淡季門票:65
開園時間:7:00
閉園時間:21:00
適宜遊玩季節:春季
地理位置: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民北路1000號
特色景觀:牡丹博物館、牡丹仙子、天香樓
所屬國家:中國
景區等級:AAAA級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開放時間:早7:00-晚9:00
佔地面積:4000畝
所在地:山東省菏澤市
會展時間: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
㈨ 曹州牡丹園的介紹
曹州牡丹園是在清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菏澤古稱曹州,故稱曹州牡丹園。菏澤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歷史,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長盛明、清兩代,管領風騷500餘年。
㈩ 牡丹花代表的是哪個城市
洛陽和菏澤
洛陽牡丹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土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爭相來."在洛陽牡丹盛開的日子裡,花開如海,人似潮湧."九衢遊人"慕名而來.還有許多外國朋友和僑胞,跋山涉水,遠渡重洋,來觀賞洛陽牡丹的獨特風采,都為這"花中之王"所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菏澤牡丹
牡丹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以葯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隋代,北方已大量種植;唐代,盛植於長安;北宋,洛陽牡丹為天下冠;南宋,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稱。天彭牡丹之後的亳州牡丹也曾經盛極一時。再後來「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縣志》)「至明,曹州牡丹甲於海內」(清朝蘇毓眉的《曹南牡丹譜》)。「曹南」即指今菏澤一帶。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已難於查考。早在南宋就記載,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曾建牡丹園數處,尤以「桑籬園」「凝香園」「綺園」最為著名,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獨領風騷500餘年,現在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朝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當時的縣志記載:「每至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同時,讓牡丹冬季開放的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了菏澤花農的一門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和空氣,使牡丹隆冬發育,春節怒放。
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佔地一千畝,目前菏澤牡丹種植約二萬余畝。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時候,千頃牡丹,一望無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好似人間仙境一般。現在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延繹不斷,新育品種日益增多。如今,菏澤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了國家級鑒定。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兩萬余畝,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趙樓、李集、何樓牡丹集中產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園」,王梨庄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洪廟新辟了具有傳統品種的「百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