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市蒂散
『壹』 丁香柿蒂散的用法
上葯研為粗末。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
『貳』 早上開始肚子一直往外打氣,如喝可樂一樣,到現在還在打,這是什麼出問題,有什麼辦法治療
病情分析:
您好,您這是打嗝,引起打嗝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多見的是膈肌痙攣引起的.建議如果是受涼引起的膈肌痙攣引起的打嗝,你可以用溫水袋外用,
意見建議:
你也可以讓患者和茶壓下去或憋口氣,葯物你可以用丁香柿蒂散或用胃復安,或肌注氯丙嗪,心情一定要舒暢.
『叄』 不停的打嗝是不是病,求治療法
指導意見:
你好 ,引起打嗝的原因很 多,臨 床上多見的是膈肌痙攣引起的。建議 如果是受涼引起的膈肌痙攣引起的打嗝,你可以用溫水袋外用,2,你也可以讓患者和茶壓下去或憋口氣,3,葯物你可以用丁香柿蒂散或用胃復安,或肌注氯丙嗪,4,心情一定要舒暢。
『肆』 柿蒂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柿蒂的功效與作用有:
第一、幫助胃腸道消化
柿蒂以及柿子中都是含有豐富的有機酸,這種物質進入體內後可以有效的增加胃腸的消化能力,同時我們的食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除此之外,使用柿蒂這種中葯材還具有澀腸止血的作用,所以對腸胃的保健效果很不錯。
第二、潤肺生津
潤肺生津也是柿蒂泡水喝的一種常見的作用。這是因為柿蒂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養分,所以進入體內後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起到潤肺生津的功效。
第三、治療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腫大出現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於缺碘,所以若是身體出現了這種疾病,那就應該對身體進行攝取碘鹽了。柿蒂中含有一定的碘和維生素,這兩種物質可以有效的治療甲狀腺腫大的毛病,令身體快速會恢復健康。
(4)丁香市蒂散擴展閱讀
柿蒂呈扁圓形,直徑1.5~2.5cm。中央較厚,微隆起,有果實脫落後的圓形疤痕,邊緣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圓孔狀的果梗痕。外表面黃褐色或紅棕色,內表面黃棕色,密被細絨毛。質硬而脆。氣微,味澀。
《本草綱目》:「古方單用柿蒂煮汁飲之,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濟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薑之辛熱,以開痰散郁,蓋從治之法,而昔人常用之收效矣。」《滇南本草》:「治氣隔反胃。」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 柿蒂的葯用及美容功效
『伍』 丫嘎子的作用與功效
柿蒂為柿樹科植物柿子的乾燥宿萼。別名:柿錢、柿丁、柿子把、柿萼。有降逆下氣、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胃熱呃逆,可配伍黃連、竹茹等同用;痰濁內阻之呃逆,配伍半夏、陳皮、厚朴等同用;柿蒂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薑等同用,如柿蒂湯(《濟生方》);柿蒂治虛寒呃逆,常與人參、丁香同用,如丁香柿蒂湯(《症因脈治》);若命門火衰,元氣暴脫,上逆作呃,則須配伍附子、人參、丁香等。
柿蒂的功效
柿蒂中葯材.jpg
【性味】:
苦;澀;性平。
①《綱目》:澀,平,無毒。
②《本草匯言》:味苦澀,氣溫,無毒。
【歸經】:
歸胃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太陰肺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胃。
【功效主治】:
降逆下氣。主呃逆;噫氣;反胃。
①孟詵:治咳逆、噦氣,煮汁服。
②《滇南本草》:治氣隔反胃。
第1步降逆止呃
《靈柩·口問》篇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混,真邪相干,氣並相逆於胃,而胃腑不受,復出於胃,故呃逆也。」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寒涼葯物,寒氣蘊胃,沿手太陰,循經上犯,入膈襲肺,胃氣不降,氣逆而上,發為呃逆。復因膈間不利,呃聲短頻,深沉有力,不能自製,伴見膈間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愈甚,食慾減少,口和不渴,舌苔白潤,脈象遲緩。治當溫中祛寒止呃。《本草拾遺》曰:「蒂煮服之治噦氣。」孟詵曰:「噦氣,煮汁服。」柿蒂苦平偏溫,苦可泄降,溫能祛寒,苦溫通泄,又入肺胃,善降肺胃之氣,為溫中祛寒,降逆止呃之常用葯物。又本品性平,和入養陰或清熱之品,又可用於胃陰不足、胃火上炎及氣機郁滯之呃逆。
第2步止咳下氣
《醫學三字經·咳嗽》曰:「《內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然肺為氣之主,諸氣上逆於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乎肺也。」 外感風寒,邪束肺衛,宣肅失常,或痰濁內壅,肺氣壅塞,均致肺氣上逆,發而為咳。症見:胸悶氣急,上逆而咳,咳嗽聲重,咽癢則咳,痰咯則爽,咯痰清白,食少體倦,或兼寒熱,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象濡滑,抑或浮緊。表當疏風,里當燥濕,二者均應降氣止咳。柿蒂苦平,又入肺經,善降肺氣,肺氣肅降,氣不上逆,協宣肺止咳化痰之品,降氣止咳,外感內傷,皆可應用。
第3步淋下尿血
本品燒灰存性,服之治血淋,取其苦澀之性,加之燒灰存性,能入血分,止血澀淋,則血淋自止。
柿蒂的作用
第1步抗心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腹腔注射於小鼠,能顯著對抗氯仿誘發的室顫;亦能對抗烏頭鹼、氯化鋇所致大鼠心律失常;ST12.5mg/(kg.天)腹腔注射,連續5天; 能對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第2步鎮靜作用
ST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使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增強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延長其睡眠時間,並明顯拮抗嗎啡引起的小鼠豎尾反應。
第3步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篩選中,初步證實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優於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為79.6%。
柿蒂治病驗方
治呃逆:柿錢、丁香、人參等分。為細末,水煎,食後服。(《潔古家珍》柿錢散)
治呃逆不止:柿蒂(燒灰存性)為末。黃酒調服,或用薑汁、砂糖等分和勻,燉熱徐服。(《村居救急方》)
治傷寒嘔噦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聖濟總錄》柿蒂湯)
治胞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濟生方》柿蒂湯)
治百日咳:柿蒂四錢(陰干),烏梅核中之白仁十個(細切),加白糖三錢。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數回分服,連服數日。(《江西中醫葯》(3):20~22,1953)
治血淋:干柿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服。(《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呃逆:柿錢、丁香、人參等分。上為細末,水煎,食後服。方中柿蒂降逆止嘔,為君葯。(《潔古家珍》柿錢散)
治血淋:干柿蒂(燒炭存性)。為末,每服6g,空心米飲調服。方中柿蒂清熱止血,為君葯。(《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胸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上細切,每服12g,水1.5盞,姜5片,煎至7分,去渣,熱服,不拘時。方中柿蒂降逆止嘔,為君葯。(《濟生方》柿蒂湯)
柿蒂方劑制劑
柿錢散(《潔古家珍》) :柿錢、丁香、人參等分。為細末,水煎,食盾服。治呃逆屬氣虛者。
柿蒂湯(《聖濟總錄》) :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用水 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治傷寒嘔噦不止。
柿蒂湯(《濟生方》) :本品、丁香各30克。上細切,每服12克,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水約 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治胸滿咳逆不止。
治呃逆不止(《村居救急方》) :本品(燒灰存性)為末。黃酒凋服,或用薑汁、砂糖等分和勻,燉熱徐服。
治百日咳(《江西中醫葯》) :本品12克(陰干),烏梅核中白仁十個(細切),加白糖9克。用水300 毫升,煎至150毫升。一日數回分服,連服數日。
柿蒂散(《奇效良方》):本品(燒灰存性),為末。每服6克,空心米飲調服。治血淋。
丁香散(《古今醫統》) :丁香、柿蒂、高良姜、炙甘草。劑型:散劑。上葯各等分,研為散。服法用量:每服6克,每日2—3次,空心白開水或米飲調服。功效主治:溫中祛寒止呃。用於胃中寒冷所致之呃逆。症見呃聲沉緩有力,膈間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愈甚,食慾減少,口中和而不渴,舌苔白潤,脈象遲緩。
柿蒂宜忌配伍
(一)柿蒂和合宜忌
中氣下陷及下元不固者慎用。
(二)柿蒂配伍應用
配丁香,於二胃寒呃逆,胸滿脘脹之候。
配旋復花,諸花皆升,惟旋復花獨降。其體輕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可用於脾胃氣虛,痰濕上逆之嘔吐噫氣之症。二者合用,降逆止嘔之力更著,用於胃寒挾濕之嘔惡、噫氣、心下痞滿之候。
配刀豆子,刀豆子甘溫,入胃、大腸二經,可溫中下氣,益腎補元,二葯相伍,共用於胃寒呃逆,氣不得降之候。
配枇杷葉,枇杷葉苦平,入肺胃二經,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二葯合用,性味歸經相近,枇杷葉助柿蒂降逆止呃,柿蒂助枇杷葉下氣止咳,相須為用,用於胃熱呃逆及氣逆咳喘之候。
配蘇子, 蘇子辛溫,專入肺經,有下氣止咳平喘之功。三者相合,用於痰壅氣逆,喘咳上氣之症。
柿蒂食用方法
玉米柿蒂粥
柿蒂10克.玉竹l5克,粳米50克。柿蒂、玉竹加清水300克煎至150克.取汁。粳米加水400克煮熟.加入葯汁再煮一會即可,早晚食用。本食療方養陰清熱.和胃止嘔:適用於胃陰虛口乾嘔逆者。
丁香柿蒂湯
原料:柿蒂10克,丁香3克,生薑5片。
做法:將柿蒂、丁香、生薑洗凈,放入砂鍋內。鍋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每日早晚,空腹乘熱食用。
葯膳功效:此湯溫中降逆,下氣止呃,能預防胃癌。
柿蒂白梅湯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降逆。適用於暖氣者。
組成:柿蒂15枚,鹽白梅3枚。
製作:水煎,取葯汁200毫升。
用法:頻頻飲服。
生薑柿蒂茶
功效:溫中和胃,散寒止嘔。適用於胃寒嘔吐,症見不思飲食,嘔吐泄瀉,舌苔白、小兒嘔吐。
材料:生薑5克,柿蒂5枚,紅糖10克。
做法:將上葯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燜10分鍾,代茶頻飲。
柿蒂竹茹茶
功效:降氣和胃止呃,主治呃逆,見呃聲沉緩有力,胸宇滿悶,厭食冷物,飲食減少,嘔吐痰涎。
組成:柿蒂3個,竹茹3克,茶葉10克。將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
製法:上葯,放入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蓋悶20分鍾後即可飲用。1日內服飲完,不拘次數。
宜忌: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忌用。
來源:《葯茶治百病》
柿蒂用葯禁忌
空腹慎吃生柿子或食柿後忌飲白酒、熱湯、以防患胃柿石症;
糖尿病人、脾胃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後、外感風寒者忌食;
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術後不宜食柿子。
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飯後吃;
吃柿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柿子含單寧,易與鐵質結合,從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所以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
柿蒂食物相剋:
柿子不宜與酸菜、黑棗同食;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食柿子前後不可食醋。
『陸』 丁香柿蒂散沖劑要怎樣製作
丁香柿蒂散沖劑:丁香10克,柿蒂30克。將上2味研為細末,混勻備用。每次取版3~5克,以米湯水權送服,每日3次。
效用:和胃降逆,止嘔止呃。用治胃失和降之呃逆、嘔吐。
丁香橘皮茶:丁香3克,橘皮10克。將上2味放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劑。
效用:舒肝理氣,健脾降逆。用治肝鬱氣滯之呃逆、嘔吐等。
『柒』 經常打嗝,吃丁香柿蒂散有用嗎
你好,可以試試。
打嗝即噯氣,屬於進食後胃排空障礙,與胃動力不足有關。可服用增強回胃動力的葯物,答如莫沙比利。注意每頓飯不要吃得過飽、過甜,忌食辛辣、韭菜及豆類等產氣過多的食物。發生打嗝時不要心焦氣燥,若因過飽過急飲食造成者,數分鍾內可自動緩解,因慢性病導致者在解痙、加強胃動力治療後也無大礙。不過不要在打嗝時服冷飲,也不要做劇烈運動。
『捌』 中醫如何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中醫對於反流性食道炎通常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根據中醫理論將反流性食道炎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情志不暢型症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慾不振等。治療採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白芍15克,烏賊骨15克,鬱金、元胡、制香附、蘇梗、半夏、枳殼各10克,甘草5克。
脾虛氣滯型症見劍突下或胸骨後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慾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等。治療採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減:丁香3克,柿蒂20克,白術、元胡、生薑各10克,黨參、茯苓、蘇梗各15克,半夏12克。
肝鬱化熱型症見胸骨後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乾口苦、多飲、大便干結、舌紅。可採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治法,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大黃、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蔞各20克,石決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虛胃熱型症見劍突下灼熱、胃脘隱痛脹悶、納呆、反酸、欲吐清水、噯氣等。以健脾益氣、清胃降逆為治法,方選半夏瀉心湯加減:黨參、半夏、黃芩、元胡、大棗各10克,乾薑、黃連、炙甘草各5克,烏賊骨20克,茯苓15克。
氣虛血瘀型症見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陰、化瘀散結為治法,方選啟隔散加減:丹參、茯苓、太子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荷葉、蒂各15克,當歸、鬱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後應盡量保持直立位或軀干直立,還應注意減輕腹壓,避免劇烈的活動,不要穿緊身衣和束腰帶。睡前少進熱茶或飲料,戒煙,平時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對於較嚴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葯進行治療,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總之,調情志,適寒溫,配合適當的治療,就能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以上是網上搜索得來,僅供參考。具體治療建議到正規醫院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