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國畫牡丹壁畫

國畫牡丹壁畫

發布時間: 2022-02-19 06:53:49

『壹』 中華傳統文化國畫內容

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地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於傳統特色。國畫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種。
1、人物畫
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在我國繪畫是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閆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後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准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
2、山水畫
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是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於紙上,其買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台、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
3、花鳥畫
中國花鳥畫多姿多彩,引人入勝。它與山水、人物畫並列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專門學科。花鳥畫就廣義講,應包括花鳥、禽獸、昆蟲、魚介等。
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豐、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

『貳』 卧室床頭壁畫選擇 牡丹國畫有何講究

1、卧室掛畫:書法畫
書法在風水上最常見用處是擋「門煞」,例如大門正對著卧室,在堪輿學上房被門正對著有不利之說,因為大門開閉所形成的急速氣流會直「沖」入房,遇上這種情況就可以在房門上掛墨寶。利用物品的誘導特性,起到補益人生的作用。

2、卧室掛畫:眾魚嬉水字畫

在風水學中時以「水」為財,而魚又有著年年有餘、連年有餘的吉祥喻意,所以雙魚嬉水圖、九魚圖最適宜擺客廳正門45度對角錢的「財位」上,取其「招財」喻意。

『叄』 正對門玄關貼發財樹壁畫好嗎 開門看見過道 玄關過道頂位掛什麼畫好

『肆』 國畫牡丹作品一般都怎麼落款啊,有哪些常用的題詞呢,進來看看

有朋友留言要求提供一些關於牡丹圖題款的知識,於是勤奮的國畫藝術小編就在網上搜索了一番,總結出來這么一篇,如有偏頗之處,還請朋友們多多海涵。另外希望那些轉載的公眾號能夠尊重一下別人的勞動成果,編輯整理比復制粘貼要辛苦多了,勞駕你轉載時標注一下出處好嗎?

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或稱為款識,是中國書畫的傳統藝術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出土的壁畫及帛畫上就已有明確的題字,但畫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畫上題款,據記載是從唐代開始的。到了宋代以蘇軾等文人為代表的文人畫家開始大量地在畫面上題字,元代以後題款藝術已經成熟,元以後,幾乎每幅畫都有題款。

牡丹圖 標題精選二字標題豐神 紅芳 凝香 凝露 彩鳳 紅雲 紅嬌 幽馥 嬌韻 曉艷 綴霜 春風 春韻 溫香 雪魂 雪素 醉艷 醉露 醉玉 朝雲 暮香 神韻 紫霞 碧玉 鳳丹 霞綺 霞冠 戴雲 豐姿 神品 素光 玉潔三字標題

月朦朧 天香品 醉西施 醉春暉 醉春容 寶貴花 洛陽紅 倚朝暉 況春花 國色頌 蝶戀花 無雙色 大富貴 露凝香 傾國艷 殿春花 滿園春 野芳香 情濃濃 賽玉魁 綠扶春 浴陽春 千金貴 香自在 白龍香

四字標題

天香暖暖 天香初染 天香染露 天香國色 露沐芳苞 獨占天工 獨領風騷 獨領郡芳 獨領繁華 獨占春花 獨報榮華 獨領春風 玉顏映月 玉液輕波 羞落百花 朝陽驚夢 華堂韶光 無言有情 雪艷迎春 雪塔冰魂 丹心獨抱 丹爐吐焰 丹墀曉月 丹雲擁秀 丹霞流雲 墨魁競舞 墨撒金盤 舞破霓裳 舞破東風 大富大貴 又是春光 神仙富貴 醉花香冷 富貴映月 富貴禎祥 富貴神仙 富貴大吉 富貴花魂 富貴臨風 富貴天成 富貴領春 烏龍初露 國迎無雙 國色天香 國色祥和 國色留春 國色頌春 國色冉冉 國色盪魂 國色璀璨 國色朝酣 國色爛漫 崑山夜光 暖風遞香 藍田藏玉 郡芳羞妒 紫衣瀟瀟 紫霞燦爛 紫燕消魂 麗影倩倩 青龍卧墨 一品朱霞 二喬初嫁 三春早芳 獨占春光 占斷春光 芙蓉點翠 朝暮留連 春韻渺渺 春意盈盈 春深游夢 春思悠揚 春雨芳菲 春意酥酥 景和春醉 玉盤承露 玉骨嬌嬌 玉骨冰肌 玉堂富貴 翠袖紅雲 馨香逐風 馨冠千紅 魂斷花露 碧叢著華 金輪迎日 金輪映月 金蕊凝香 金蕊霞英 金屋嬌容 金屋藏嬌 洛陽佳麗 含煙洗露 含煙拜月 翠蓋風流 翠流賜緋 翠滴紫英 素華映月 香魂繞月 香風撲面 香色滿園 朝霞照耀 紅霞臨風 紅妒石榴 紅霞斷魂 紅雲富貴 花扶人醉 暗香瀟瀟 瑤池盪花 花紅戲珠 冰清玉潤 滿堂富貴 調笑春風 霞光流翠 紫光融融 東風搖魂 山花爛漫 山野芳香 暖日香花 碧天一色 碧玉滿堂 碧玉玲瓏 日麗花綺 沉香醉墨 會向瑤台 粉黛輕搖 寄雨國香 清潤鮮花 祥和昌盛 帶笑迎賓 輕風搖露 剪雲披雪 楊妃酒醉

七字標題唯有牡丹真國色 總領郡芳是冠首 萬紫千紅總是春 富極成雙貴極妍 天下真色獨牡丹 好香難掩蝶先知 玉妃醉罷春無景 千嬌萬態破朝霞 花雖富貴不驕人

吟誦牡丹詩句摘錄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清平調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官誰得似,可憐飛燕倚紅妝。

題御筆牡丹 王國維(清)

摩羅西域竟時妝, 東海櫻花侈國香。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栽牡丹 陸游(宋)

攜鋤庭下蒼苔, 墨紫紅手自栽。老子龍鍾逾八十,死前猶見幾回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圖:贈送懸掛兩相宜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畫送給朋友和自家懸掛,這里有一個小竅訣:如果不是對某些內容的作品有特殊喜愛或者特別厭惡的話,都可以選擇牡丹題材的畫。牡丹題材畫作,就象衣服里最「百搭」的那件衣服一樣,適用范圍非常廣泛——

朋友結婚,送牡丹,畫題可以寫《花好月圓》,象徵新婚夫婦的美滿愛情。

搬進新居,家裡掛牡丹,畫題可以寫《富貴平安》,象徵家運昌隆。

新店開張,掛牡丹,可以題《花開富貴》,祈佑多財多金。

給女友表達心意,送牡丹,可以題《名花傾國兩相歡》,在我國最古老的《詩經》中「贈之於芍葯。」來表達愛情!這芍葯不單指芍葯,亦指牡丹。

文人雅士,可以送水墨牡丹。「墨痕別種洛陽花,彷佛春風似魏家。應是主人忘富貴,故將閑淡洗鉛華。」

朋友陞官,送牡丹,可以題《花開富貴》,《錦上添花》。或者一些含蓄的牡丹詩詞均可,因為牡丹是公認的花中之王,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送外國友人,牡丹最好,可以象徵來自中國的祝福。牡丹是我國的特產,被譽為「國花」。從公元8世紀起,中國牡丹從長安、洛陽傳到日本,歐美各國,被稱為「中國花」和「天都神花」,現在各國月季花的品種中,都有牡丹的血統。

過新年更應該選牡丹!畫題可以寫《富貴平安》、《花開富貴》、《富貴有餘》、《金玉滿堂》、《富貴大吉》等等。明代以後,牡丹的栽培已開始盛行。那時叫做催花,也叫熏花或堂花,有錢有勢的人家,每逢春節,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個好吉兆,請花工將牡丹提前於春節開花,以便供於財神菩薩前,祈求富貴。所以,過年懸掛和牡丹題材有關的畫,自古就有。

『伍』 國畫牡丹紫顏色怎麼調

紫牡丹:筆身曙紅和白+筆尖曙紅
若是寫意的話以下幾個可參考 :
紅牡丹:筆身曙紅和水+筆尖曙紅
粉牡丹:筆身酞青藍和曙紅和水+筆尖曙紅
墨牡丹:筆身曙紅+筆尖墨

『陸』 表國畫牡丹壁畫選什麼顏色框

這個不僅僅看畫,還要看所在廳的環境.如果是黑白灰的現代簡約風格,建議白色,如果是歐式風格家居等,框就搞個很多花紋的土豪金色,如果是中國風格,建議實木的,中國風格家居都是實木風格,,,,,,,,,

『柒』 孔雀牡丹圖的寓意是什麼】

孔雀牡丹圖是一幅很精緻的風水字畫,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在國畫花鳥字專畫中也是屬獨樹一幟。

從上圖可以看出,孔雀牡丹圖的寓意詳解,是一幅美觀大方的吉祥風水字畫,當代工筆重彩傳人王一容十分擅長其的創作,其富貴呈祥牡丹畫也已經獲獎、被國外收藏。

『捌』 牡丹畫 牡丹畫名家 洛陽牡丹畫家李蘭(李春蘭)詳細信息

中國美協會員洛陽畫家李蘭【李蘭簡歷】洛陽畫家李蘭·中國美協會員【李蘭簡歷】

【李蘭】李春蘭簡歷

1995年9月---1997年7月,天津美院何家英助教班進修;
1999年6月---1999年8月,中央美院第三屆工筆重彩班進修;
1999年9月---2000年8月,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研修班進修;
2000年9月---2013年9月,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國畫系任教;2013年9月---2015年6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工筆人物畫專業,唐勇力工作室碩士班。

李蘭 又名李春蘭,齋號「幽蘭齋」,畫家,擅工筆人物、花鳥、山水,尤精沒骨牡丹。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河南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委員,河南省美協工筆畫藝委會委員。1972年出生於鄭州市。先後研修於天津美術學院(師從何家英、霍春陽、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優秀美術教師、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稱號。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特邀參展畫家。現為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李蘭作品《走過走過》入選全國第十一屆美展、2012·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國畫類全國入選60幅,河南省唯一入選);《浮華》獲全國第二屆線描展一等獎;《浮華之二》獲「錦綉中原--中國畫作品展」第一名金獎;《河洛逸韻》入選「2012全國中國工筆畫展」;《流年與君共從容》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國人物畫展」一等獎;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當代名家繪畫品鑒系列·李蘭·《李蘭中國畫集》出版發行」;「中原行寫生」活動作品《古都春韻》被河南省美術館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於美術類核心期刊《美術》《國畫家》《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國畫廊》《書法導報》及《大河報》《青年導報》等。
李蘭歷年獲獎情況李蘭歷年獲獎情況李蘭歷年獲獎情況
1、1993年9月,工筆作品獲《俸皇杯國際書畫友誼賽》銀獎;
2、1997年11月,工筆作品《尋韻》獲《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三等獎;
3、1999年7月,工筆作品《都市風景》入選河南省第九屆美展;
4、2000年12月,工筆作品《閑日》入選《亞亭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
5、2001年2月,工筆作品《流美年華》入選《新 世 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展》;
6、2001年6月,工筆作品《淡日》入選《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
7、2004年8月,工筆作品《繁華細語》獲河南省第十屆美展二等獎;
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選第七屆全國水彩水粉畫作品展;
9、2009年7月,工筆作品《走過,走過》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美展金獎(鄭州);同時入選全國十一屆美展(上海);同時,工筆作品《昨天的日記》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美展三等獎;
10、2010年12月,線描作品《浮華》獲全國第二屆線描展一等獎(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術》雜志第5期);
11、2011年7月,獲「第二屆河南中國人物畫提名展」一等獎;
12、2011年9月,工筆作品《三月風》獲河南省第二屆工筆畫作品大展二等獎;
13、2011年11月,工筆作品《婚姻物語》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作品展覽一等獎;
14、2011年11月,工筆作品《放風箏的女孩》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作品展覽一等獎;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稱號。15、2011年12月,國畫《蝶戀花》獲河南省第十屆中國畫藝術展一等獎。
16、2012年1月,作品《放風箏的女孩》刊登於《中國書畫報》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藝苑掇英》;
17、2012年1月,作品《三月風》刊登於《國畫家》2012年第1期;
18、2012年2月,輔導學生作品《抉擇》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作品甲組一等獎。
19、2012年4月,工筆作品《浮華之二》獲「錦綉中原--中國畫作品展」金獎。20、2012年6月,工筆作品《走過,走過》入選2012·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本屆北京雙年展於2012年9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期30天。展出83個國家的261件作品(國際部分),以及國內182位藝術家的182件作品(其中國畫作品僅60件),另外還有約30位特邀藝術家】。21、2012年6月,被特邀參加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於2012年9月10日-25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入展作品《古都新韻》被河南省美術館永久收藏(此次展覽展出來自全國的近130位當代著名畫家作品)。
22、2012年9月,工筆作品《河洛逸韻》入選「2012全國中國工筆畫展」。23、2012年9月,中國當代名家繪畫品鑒系列·李蘭·《李蘭中國畫集》發行。本書由李蘭老師何家英先生題寫書名並作序,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李蘭中國畫集》 ISBN 987-7-5303-4985-8經銷:全國新華書店。定價:¥38:00元24、2012年11月,牡丹題材6尺寫意作品《春暖意濃》入選「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25、2012年12月,工兼寫作品6尺豎幅人物《流年與君共從容》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國人物畫作品展」一等獎(刊登於2013年1月26日《美術報》第62版)。26、2012年12月,獲第九屆「河南省五四文藝獎」銀獎。27、河南省美協推薦:李蘭繪畫印象--《大河報》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術館 刊登。

丁丁,又名丁筱潔。洛陽老城牡丹書畫院副院長,洛陽市廛河回族區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國畫家李蘭(李春蘭)老師入室弟子。工筆作品《願景》獲「河南省第十七屆美術新人新作展」優秀獎。

李蘭作品潤格:

李蘭工筆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李蘭工筆花鳥每平方尺¥15000元;

李蘭寫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李蘭寫意花鳥每平方尺¥5000元;

李蘭工兼寫每平方尺¥10000元;李蘭沒骨牡丹每平方尺¥10000元。


李蘭獲獎作品潤格:


李蘭全國參展/獲獎作品10萬元每平方尺;

李蘭省級獲獎作品5萬元每平方尺。

超大規格和命題作品另議。

【截止2012年底之前】

『玖』 國畫與油畫的區別

一、 中國畫於西洋畫在內容方面的比較

世界上的繪畫,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體系,就是東方畫於西方畫,也可以叫做東洋畫於西方畫。東方畫以中國畫為主,西方畫以油畫為主。

東方畫於西方畫著兩大繪畫體系各有其特點,若就中國畫於西洋畫比較,則不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兩者比較以後,不斷可對中國畫,夜空對西洋畫有個初步的了解,而且對於坐在進一步的研究是有幫助的,對於「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也是有利的。

現在,先就內容方面來說,中國畫於西洋畫相似的地方,約有三點。

第一點,中國畫於西洋畫的歷史,其發展的初期,都是注重人物畫的。並且都曾為宗教服務過,構成所謂宗教畫。由於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在帝王、貴族、地主的反動統治下,要繪畫為他們服務。中國畫在漢朝以前,曾把帝王、聖賢、功臣像極其事跡,畫在壁畫上,還畫有二十四孝圖等,宣揚忠孝等封建禮教。後來,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就有了佛畫,再為晉南北朝時代,道釋教、佛教盛行一時,到處建立寺、院,大畫道釋畫,尤其是佛畫更為發達,當時著名的畫,例如衛協的「七佛圖」、顧愷之的「維摩詰圖」和「洛神賦圖卷」、陸探微的「阿難維摩圖」、孫僧繇的「定光如來像」等。這種宣揚封建禮教和宣揚宗教極其出世思想。其目的都是封建統治階級麻痹人民鞏固其政權的手段。

在西洋畫方面也有相似的情況,就是西歐各國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世紀時期,其文化完全為基督教神學所籠罩,科學、教育、文學、藝術都帶有宗教性質,西洋畫也沒有例外,是為宗教服務的。十五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已有資本主義萌芽,藝術雖然開始從封建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有描繪當時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藝術出現,不過,還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的束縛。人物畫興盛,但大多仍從宗教或古代神話中吸取題材,例如喬托(Giottodi Bondene)畫有「基督之死」、「猶大之吻」、。到了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全盛時代,都市繁榮,導致了資本主義藝術的昌盛,但人物畫仍多取材於宗教故事,不過已經撥去了神的神秘外衣,而帶有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例如芬奇(Leonardoda Vinci)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基羅(Michelanglo Buonarroti)的「最後的審判」、拉斐爾(Raffello Sanzio)的「聖母像」、「西斯廷聖母像」等都是。

上面舉的幾個畫例,「基督之死」是描繪季度被捕,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宗教故事。「猶大之吻」是描繪門徒猶大在基督被捕前虛偽地和她問別的故事。「最後的晚餐」是描繪季度在被捕前和門徒的最後一次晚餐。「最後的審判」是描繪一些使徒和殉教者到基督面前受最後審判的宗教故事。 「聖母像」是描繪聖母的肖像。所謂聖母,是基督教徒對己都耶穌的母親瑪麗亞的尊稱。「西斯廷聖母像」是描繪聖母把她的愛子即幾多耶穌獻給人類的宗教故事。

第二點,中國畫的山水,在古代本來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存在著,在畫面上所佔的地位不多,後來,山水在畫面上所佔的地位逐漸擴大,終於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種繪畫,花鳥畫也有類似的情況。就西洋畫來說,西洋的風景畫與中國的山水畫雖然不同,其靜物畫也與中國的花鳥畫不同,但其發展過程卻與山水畫和花鳥畫有相似的情況。

在中國畫方面,山水畫在漢朝有萌芽,據傳劉褒畫有「雲漢圖」和「北風圖」。在成都出土的漢畫像磚中,有塊磚上描寫山中狩獵於井礦采鹽的場面,在畫面上大部分畫的是群峰羅列的山景,人物幾乎成為點綴。山水畫開始脫離人物畫而獨立起來,是在六朝時代,那時候,顧愷之、王微、宗炳都能畫山水,顧愷之寫有《畫雲台山記》一文,宗炳寫有《畫山水序》一文,據傳宗炳是「好山水,西涉荊巫,南登衡岳,因結宇衡山。」並且「方所游歷,皆圖於壁。」(《歷代名畫記》卷六)可惜其畫失傳。發展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是一直保存到現在的最古的一幅山水畫。到了唐代,山水畫已經成熟,不但完全獨立,並且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畫科。當時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吳道子、李思訓、王維、張璪……等。

花鳥畫也是到了唐代才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種畫科。到了晚唐,花鳥畫更昌盛,著名的畫家有邊鸞、刁光胤……等。

山水畫和花鳥畫之所以能夠成為獨立的一科。也是有一定的階級關系的,當時畫山水、花鳥的,多是一班士大夫階級的文人、名士甚至是隱士,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繪畫與詩文結合起來,脫離了政治和宗教的束縛,走到另外一個境界中去了。

在西洋畫方面,最初,風景畫也是以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後來,在十七世紀的荷蘭,才有純粹的風景畫的萌芽,例如侖勃蘭德(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訶貝瑪(meindert Hobbema)、路易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等的風景畫。十八世紀末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此後,浪漫主義畫派興起,出現了不少風景畫家。但是,風景畫真正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科,是在十九世紀初期,具體地說,是在一八三零年左右,那時候重要的風景畫家先後有:英國的忒涅(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法國的科洛(Millet Corot)、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等人。印象畫派則更進一步發展了風景畫,其中主要的畫家是莫奈(Claude Monet)、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西斯萊(Alfred Sisley)等人。莫奈的代表作有「威尼斯」、「泰姆士」及其連坐(Serie)「草堆」和「廬安寺的前門」等。

所謂靜物畫,是把畫中的「五」看成是靜止的不動的東西。靜物畫的萌芽較後與風景畫,約在十八世紀初,開始有「靜物畫」(stilllfe)的名詞,最初的靜物畫畫的是「食桌」,在食桌上放一些食物和杯盤等物,例如夏爾丹(J. S. Chardin)的靜物畫。靜物畫之成為獨立的一科,同樣是在十九世紀初的那個時期。

第三點,中國畫於西洋畫,最初都是注重內容的,但發展到後來,都變為注重畫面上的筆墨色彩而不注重其內容了,這種從重視內容到重視形式的趨勢是相似的。

在中國畫方面,前面已經說過,在歷史上,起初是指畫人物,為宗教服務。但發展到後來,山水畫和花鳥畫興起後,所畫的山水或花鳥,都含有一定的意義,例如一幅古代的山水畫往往是表示隱逸的消極思想,一幅古代的花鳥畫並非為花鳥而畫花鳥,而是含有一種意義在內的,例如畫竹子以象徵清高,畫牡丹以象徵富貴等等。不過,發展到後來,其所含的象徵意義漸漸被視為次要的,而畫面上的筆墨趣味及其優劣卻變成為重要的了。但是這種輕重倒置的情況,在全國解放以後,已經逐漸轉變過來,基本上實現了評價中國畫的標准為內容第一、政治第一,而形式和筆墨已褪去到第二位了。

在西洋畫方面,也由於中國畫相似的情況,就是西洋畫在繪畫宗教化的時期,也是注重畫的內容的。但是,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自然主義畫派」和「印象畫派」都注重於描繪畫面上光和色的變化,注重於外形的呈現,並且不但對風景畫、靜物畫是這樣描繪,就是對於人物畫也是這樣畫的,對於畫的內容則反不加註重。

在內容方面,中國畫於西洋畫不同的地方也約有三點。

第一點,中國畫方面,所畫的山水、花鳥往往含有象徵性,注入了一定的主觀部分,例如畫梅花、松樹或菊花,以象徵其不怕嚴寒,用於冰雪斗爭的精神。古代人所畫的山水畫,往往是謳歌消極的隱逸思想的,例如宋馬遠華的「寒江獨釣圖」和元錢選畫的「山居圖卷」。

而西洋畫的風景畫和靜物畫是沒有什麼象徵性的,主要是純粹地追求畫面上的美,講究光和色的調和,花的內容反而處於次要的地位。

第二點,中國畫在主題內容方面的選擇,除人物、山水、花鳥等幾種畫科外,有些東西如花鳥中的梅竹、鳥獸中的馬、牛、羊及其他雜物,畫家們喜專門擅長畫其中之一物,例如在唐朝,韓干長於畫馬,韓滉長於畫牛;張南本長於畫火,孫位長於畫水;元王冕長於畫梅等等。晚唐在山水畫和花鳥畫興起以後,出現了這種情況。

但是在西洋畫方面,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第三點,在中國畫的畫面上,可以題詩以闡發那幅畫的主題思想,詩和畫互相結合起來,這種例子是很多的。而在西洋畫方面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二、中國畫於西洋畫在形式方面的比較

再就形式方面來看,則中國畫於西洋畫所不同的地方較多,而相通的地方太少。

第一,在中國畫方面,人物畫中的人物都穿著衣服,很少是裸體的,主要在於表現人物的姿態和特點,並不在於講究人體各部分的比例和動作時肌肉和外形的變化,所以沒有研究「藝術解剖學」的必要。

在西洋畫方面,人物畫中的人物有裸體的,所以必須研究「藝術解剖學」,嚴究人體各部的骨骼比例及動作時肌肉外形的變化等等。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西洋人對待人體美的態度和著眼點,與中國人有所不同。

第二,中國畫中的景物,不重視也不描繪物體上的光及物體上的色彩因受到光的影響所起的變化,換一句話說,就是不大注重形似,所注重描繪的是景物的神奇和性格,也就是說,注重神思。花鳥畫里的畫是生動的,鳥也是有動態的。

西洋畫里的景物,非常注重物體上的光和其色彩因受到光的影響所引起的變化,要求描繪的肖似,與真實景物一般無二,換一句話說,就是重視形似,靜物畫里的鳥是靜的死的。

第三,中國畫可以不受「透視法」的拘束,在一幅畫的畫面上,其視點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後自由移動,突破了空間的約束。

西洋畫由於重視形似,誅求立體化,要求肖似真實的景物,所以非常重視「透視法」,在一幅畫面上,只能有一個固定的觀點,不能隨意移動。

第四,中國畫在畫面上很重視線。畫人物,要先勾線,後填色,在衣服上所勾的線叫做「衣褶」。畫花鳥,也有先勾線後填色的方法,如工筆花鳥。畫山水時,畫山的線叫做「皴法」。這些線都要求它具有寫字的筆法。並且,這種線並非僅指當作界線或輪廓看待,還具有表現人物的感情或物體的性質的作用。

在西洋畫的畫面上,不注重線而注重色,如在油畫的畫面上,一般只用色來分別出物與物之間的「界」,在界上並不描「線」,在十九世紀末的一些西洋畫派也描線,不過這種線僅只起著輪廓的作用而已。鉛筆畫、木炭畫等素描畫,在畫面的物體上所描的線,其作用也是如此。

第五,中國畫不重視背景,畫面上往往要留出很多空白。

西洋畫則重視畫背景,不論人物、風景或靜物畫,都要畫背景,畫面上塗滿了色彩,不留一點空白的地方。

第六,中國畫的畫幅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幅畫有冊頁或扇面等形式。較大的畫有叫做「卷軸畫」的形式,卷軸畫除直幅者外,還有叫做「手卷」的橫幅形式,無論直幅或橫幅都可以長達一丈有餘。

西洋畫幅的形式,一般為長方形,長方形的大邊與小邊紙幣,約為5:3,叫做「黃金律」比較缺少變化。

第七,中國畫的工具,一般是毛筆和宣紙,除用顏色外,還用墨,在硯上磨成黑色後畫之。西洋畫的工具,除水彩畫所用的毛筆與顏色,與中國畫所用者相似外,其所用的至於宣紙不同。畫油畫,要利用油來代理水來調色,不畫在紙上而畫在布上。與中國畫所用的工具有顯著的不同。

熱點內容
一朵非雲 發布:2025-09-11 11:57:48 瀏覽:282
唐代插花 發布:2025-09-11 11:50:16 瀏覽:420
七夕的中街 發布:2025-09-11 11:45:44 瀏覽:837
綠植龍鱗 發布:2025-09-11 11:25:07 瀏覽:114
插花藝術作品鑒賞 發布:2025-09-11 11:10:31 瀏覽:609
菊花根盆景 發布:2025-09-11 11:05:59 瀏覽:667
梅花土壤6 發布:2025-09-11 10:58:18 瀏覽:586
楓樹盆景怎麼修剪 發布:2025-09-11 10:53:11 瀏覽:583
夏季里荷花開 發布:2025-09-11 10:33:00 瀏覽:448
櫻花圖簡筆 發布:2025-09-11 10:11:36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