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曹超婚禮
『壹』 曹沖13歲就死了,為什麼曹操還要給他舉辦冥婚
為了曹沖能夠不孤單,曹沖小小年紀就去世了,曹操覺得十分愧疚,自己沒有照顧好曹操,便想補償一下盡到父親的責任。曹沖是曹操和環夫人的兒子,曹沖出生的時候,曹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有時間承擔父親的責任,所以曹沖在小的時候便一直跟隨在曹操的身邊。
可惜天妒英才,在曹沖十三歲的時候突然得了重病,古代的醫療條件是非常差的,雖然曹操立即請天下名醫為他診斷,但還是沒有留住曹沖的性命。在曹沖去世之後,曹操悲痛欲絕,甚至連政務都不能處理,經常捧著曹沖生前穿過的衣服哭泣,後來更是為了曹沖一個人不孤單,為他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冥婚。
『貳』 曹操為什麼要給曹沖辦冥婚
我認為之所以曹操在曹沖死後給他辦了冥婚,原因主要是曹沖年幼則亡,曹操內心悲痛無比,為曹沖辦冥婚是祭奠自己兒子的一種方式,也是對自己內心無盡的傷害的修復。
由此也可以知道,曹操對自己兒子曹沖的喜愛程度之深,試想若不是曹沖英年早逝,恐怕日後繼承曹操王位的就是曹沖了吧,估計就沒曹丕什麼事了,可歷史就是這樣,正是一次次的偶然的事件最終形成了歷史,剩下的是非功過只留給後人評說吧,正所謂史海無邊,其中道理一二我們來說,事實真相和歷史發展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歡迎批評指正~
『叄』 曹操的一生簡介
曹操(155.2.24-220.1.15),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恢復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毛澤東寫詞贊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瞞」。
唐太宗說曹操是: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曹瞞傳》評價曹操: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
裴松之寫過:「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三國志(注)》 」
周瑜評價曹操:「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
劉備評價曹操:「董卓首難,盪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後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
陳琳評價曹操:「操贅閹遺丑,本無令德,僄狡鋒俠,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埽夷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董逃行》
劉知幾評價曹操:「罪百田常,禍千王莽。」——《史通·探賾》
洪邁評價曹操:「曹操為漢鬼蜮,君子所不道」——《容齋隨筆》
王夫之評價曹操:「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是也;阬殺男女數十萬人於泗水,徧屠城邑,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非道也。」——《讀通鑒論》
古人評價曹操:「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辯亡論》
李宗吾評價曹操:「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後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厚黑學》 」
顧炎武評價曹賊:「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於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
三國志(注)》評價曹操:太祖少好飛鷹走狗,游盪無度。
司馬光評價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資治通鑒》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易中天評價曹操: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於雄。
『肆』 曹操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全都嫁給了一個人,他是誰這么厲害
曹操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全都嫁給了一個人,他是誰這么厲害?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想每一個人在年少時都曾設想有這樣一種愛情。看到他,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心會如小鹿亂撞。只一眼,似乎就像過了一生,那句「一眼執念,一念執著」就是最好的詮釋。現在的女性是幸地,可以享受一生只愛一人,而古代的女子,生在那男尊女卑的時代里,婚姻向來由不得自己,很多人的婚姻是被自己的親人拿來作為獲取自身利益的籌碼。
曹操在歷史上算得上響當當的人物,人們似乎只知道他有很多的兒子,最出名的三個分別是魏文帝曹丕,寫出《七步詩》的曹植以及天資聰穎卻早夭的曹沖。其實曹操除了有25個兒子,還有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最為離奇的是她們竟全都嫁給一人,到底是何人如此厲害,可以讓曹操許配7個女兒給他?
很喜歡一句話「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樣的美好誰不想要,真正得到的不多,尤其像現在這樣的時代,離婚率高的出奇的時代。很多明明很相愛的兩個人,明明信誓旦旦的在婚禮上發誓一世一雙人,卻也可以在幾天後走到相看兩相厭的地步。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難道愛情只是一時沖動的結果嗎?有句歌詞中寫道「從前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遙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我深信這樣的愛情,我也堅信我們都能夠擁有!
『伍』 易中天品三國中曹操袁紹偷新娘一事在哪裡有記載
世說新語
假譎第二十七
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游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枳棘中,紹不能得動。復大叫雲:「偷兒在此!」紹遑迫自擲出,遂以俱免。
『陸』 曹操與袁紹鬧洞房時偷走了誰家的新娘
關於袁紹和曹操偷新娘這個事情我認為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歷史書上有這么樣的記載,所以是真的可能性應該也比較大。書中記載的話,曹操和袁紹兩個人是兄弟,關系比較好,狐朋狗友吧。
曹操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他本來就是一個好色之徒,所以做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我認為他們兩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血氣方剛,搶搶新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至於說是搶誰的新娘,這個我們也不知道,也沒有留下那個新娘的姓名。
『柒』 曹操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為何都嫁給同一人,是誰這么厲害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想每一個人在年少時都曾設想有這樣一種愛情。看到他,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心會如小鹿亂撞。只一眼,似乎就像過了一生,那句「一眼執念,一念執著」就是最好的詮釋。現在的女性是幸地,可以享受一生只愛一人,而古代的女子,生在那男尊女卑的時代里,婚姻向來由不得自己,很多人的婚姻是被自己的親人拿來作為獲取自身利益的籌碼。
曹操在歷史上算得上響當當的人物,人們似乎只知道他有很多的兒子,最出名的三個分別是魏文帝曹丕,寫出《七步詩》的曹植以及天資聰穎卻早夭的曹沖。其實曹操除了有25個兒子,還有7個仙女級別的女兒,最為離奇的是她們竟全都嫁給一人,到底是何人如此厲害,可以讓曹操許配7個女兒給他?
很喜歡一句話「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樣的美好誰不想要,真正得到的不多,尤其像現在這樣的時代,離婚率高的出奇的時代。很多明明很相愛的兩個人,明明信誓旦旦的在婚禮上發誓一世一雙人,卻也可以在幾天後走到相看兩相厭的地步。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難道愛情只是一時沖動的結果嗎?有句歌詞中寫道「從前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遙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我深信這樣的愛情,我也堅信我們都能夠擁有!
『捌』 曹操的趣事
和袁紹搶新娘子:有一次,一家人家結婚,曹操和袁紹去看熱鬧,居然動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倆先是躲在人家的園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聲大叫:有賊!參加婚禮的人紛紛從屋裡跑出來,曹操則趁亂鑽進洞房搶走新娘。匆忙間路沒走好,袁紹掉進帶刺的灌木叢中,動彈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聲:賊在這里!袁紹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來。」
床頭捉刀人: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玖』 曹操為人
奸詐而豪邁,就是一般說的「奸雄」。大家都很熟悉的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所謂「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嚴嵩、秦檜那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賊」;像董卓那樣,橫行霸道,蠻不講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梟雄」。梟雄這個詞,也有多種解釋。梟,本義是貓頭鷹,引伸為首領、魁首、雄長,比如鹽梟、毒梟;也引伸為驍勇、豪雄、桀驁不馴,比如梟 騎、梟將。所以,《現代漢語詞典》對「梟雄」的解釋,就是「強橫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傑出的人物;魁首」。魯肅說「劉備天下梟雄」(《三國 志•魯肅傳》),黃權說「劉備天下梟雄」(《後漢書•劉焉傳》),便都是看出劉備乃「智勇傑出的人物」,驍勇、 豪雄、桀驁不馴;而我們把董卓看作梟雄,則指他「強橫而有野心」。梟雄是「強橫而有野心」,則奸賊就是「奸滑而有賊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詐而又豪雄也。那麼,曹操是這樣的人物嗎?
是。
曹操從小就姦猾。他這個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時候的表現也不好。
實際上曹操出生成長於一個宦官家庭。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而曹騰則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宦官,封費亭侯,任大長秋。大長秋是宦官中的大官,秩二千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省部級」。曹騰的為人,在宦官中算是相當不錯,和士人的關系也比較好。他做過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做過許多好事、大事, 所以《後漢書》中有傳。但不管怎麼說,曹操總歸是宦官養子之子。這在當時,就要算作出身不好。但家境應該是好的,至少不缺錢花。曹操的父親曹嵩後來官居太尉(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就是出錢一億買來的。曹家既然這么有錢,曹操小時候就完全有可能過著紈袴子弟的生活。
曹操受的家教可能也不怎麼樣。曹嵩對他這個兒子的教育,大約是很少過問的。曹操自己的詩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所謂「三徙」, 是說孟子的母親為了保證兒子有一個好的環境,不受壞的影響。竟三次搬家。所謂「過庭」,則是說孔子的兒子兩次從庭院走過,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學詩,一次叫他學禮。這樣的事情,在曹操家裡都沒有發生過。看來,曹操小時候,父親母親都不怎麼管教他。
父母不管教,家境又不錯,曹操便成為一個「問題少年」。《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說,曹操年少時,「好飛鷹走狗,游盪無度」。他叔叔實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應該好好管教一下這個兒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個鬼點子,來對付他那多管閑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遠遠地見叔叔來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狀。叔問其故,則答以突然中風。叔叔當即又去報告曹嵩。等曹嵩把曹操叫來一看,什麼事都沒有。曹操趁機說,我哪裡會中什麼風!只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才亂講我的壞話。有這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墊底,自然以後叔叔再說曹操什麼,曹嵩都不信了,曹操也就更加胡作非為。
曹操的哥們兒袁紹、張邈等人,大約也是同類角色。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胡鬧,事情做得十分出格。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有一次,一家人家結婚,曹操和袁紹去看熱鬧,居然動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倆先是躲在人家的園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聲大叫:有賊!參加婚禮的人紛紛從屋裡跑出來,曹操則趁亂鑽進洞房搶走了新娘。匆忙間路沒走好,袁紹掉進帶刺的灌木叢,動彈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聲:「賊在這里!」袁紹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來。
顯然,青少年時代的曹操,是一個典型的公子哥兒,游手好閑,不務正業,鬼點子和壞主意層出不窮。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曹操是一個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的人,也是一個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人。所以《三國志》說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因此許多人沒把他放在眼裡(世人未之奇也),甚至鄙視他(薄其為人)。比如南陽名士宗世林,就自稱有「松柏之志」,堅決不和他交往(見《世說新語•方正》)。
然而有一個人卻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橋玄認為曹操是難得地人才,將來平定天下,非操莫屬,因此竟以妻兒相托。橋玄說: 「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材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這話是記載在《三國志》正文的,應該靠得住,也有道理,因為曹操並非一般地流氓地痞或紈袴子弟。 孫盛的《異同雜語》說他「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有一次行刺宦官張讓時,竟能舞短戟全身而退。這說明曹操是一個胸懷大志、雄心勃勃的 人。既雄心勃勃,又奸詐狡猾,十分符合「奸雄」的定義。
那麼,曹操自己怎麼看?
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認同「奸雄」這個評價。這個評價是許劭給出的,而結交許劭則是橋玄的建議。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人, 是當時最有名的鑒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從此進入上層社會。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評,還是天機不可泄漏,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逼得沒辦法,才冒出這么一句:你這個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後,大笑而去。
這就是曹操了。他大氣、深沉、豁達、豪爽、灑脫、風趣、機敏、隨和、詭譎、狡詐、冷酷、殘忍,實在是一個極為豐富、多面,極有個性又極富戲據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坦誠的一面。他的奸與誠統一於「雄」,他的善與惡也統一於「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惡的,所以我不稱他「英雄」而稱他「奸雄」。
『拾』 曹沖死後,曹操為他舉辦了一場驚世冥婚,究竟是什麼情況
曹沖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他本來是想要把他培養成自己接班人的,沒有想到曹沖英年早逝,曹操非常傷心,一度曾經昏迷過去,為了表示自己對曹沖的重視,曹操為他舉辦了一場驚世冥婚。曹操喜歡曹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給曹沖配了最好的老師,自己也多次親自指導他,還為曹沖准備了一套領導班子,就等著自己百年之後,把自己的權力過渡到曹沖的手裡,曹沖就是曹操未來的希望,曹沖的死對於晚年的曹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曹沖的去世不僅讓曹操失去了一個親人,更加失去了自己的希望,打破了自己構建的藍圖。曹沖的死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曹丕和曹植雖然也是接班人的人選,但是他們兩個都不是曹操心中最完美的人選,曹沖的死也讓曹操對自己的國家事務感到非常厭倦,曹沖從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一個君王應該具備的素質,不幸的是,天妒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