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丁香路
Ⅰ 南昌各公交車路線
南昌公交經過八一橋的封橋,有些車的路線改了,沒改的網上還能查到,我把該了的打出!: 經過八一大橋的公交線路調整
經過八一橋現有公交線路27條、公交車428輛,日均客運量近20萬人次,是溝通南昌市兩岸的重要交通紐帶。根據南昌市政府提出「不影響八一大橋維修施工現場」的要求,在八一大橋全封閉維修期間,為保證市民乘公交車過江的需求,公交車將採取主要從洪都、英雄大橋繞行,部分從南昌大橋繞行的方式,以滿足昌南、昌北廣大市民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
其一:16條經過八一大橋的公交線路調整從洪都、英雄大橋繞行。其中, 209路、210路、223路、227路、232路、240路、245路、機場1線及304路夜間車起終站點不變,原經陽明路、八一大橋調整為從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繞行。
調整後線路走向圖:
209路(火炬廣場——紅谷灘行政中心):火炬廣場——青山湖北大道——南京東、西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豐和北大道——豐和中大道——紅谷灘行政中心,與245路合並為原短班,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0路(英雄開發區——青山路口):英雄開發區——廬山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青山路口,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3路(藍天碧水——江西理工大學):藍天碧水——青山南路——陽明東路(單向)——永外正街(單向)——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廬山大道——雙港東大街——江西理工大學,返回由青山南路直接進入藍天碧水,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7路(七二O廠——省體育館):七二O廠——工業大道——興國路——長征路——二手車大市場——豐和中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八一大道——南京西路——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32路(北大科技園——火車站):北大科技園——楓林大道——青嵐大道——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八一大道——孺子東路——廣場東路——丁公路——洛陽路——天佑路——站前路——火車站,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40路(青山路立交橋下——梅嶺腳):由青山路立交橋下調整到洪都大橋引橋下始發,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廬山大道——志敏大道——梅嶺腳,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該線路未走昌北——玉屏東大街段由210、232路替代)。
245路(火炬廣場——南大前湖校區):火炬廣場——青山湖北大道——南京東、西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豐和北大道——豐和中大道——紅谷灘行政中心——紅谷大道——翠園路——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南大前湖校區,與209路合並為原長班,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機場公交巴士1線(火車站——昌北機場):火車站——站前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昌九高速——昌北機場,沿途停靠現機場巴士公交站點;陽明路、昌北、舍里甲三個站點取消,在青山南路口與現公交站合並,增設機場巴士站點。
304路(藍天碧水——江西理工大學夜間線):藍天碧水——青山南路(單向)——陽明東路(單向)——永外正街(單向)——青山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鳳凰洲互通立交——豐和北大道——廬山南大道——玉屏東大街——青嵐大道——楓林大道——廬山大道——雙港東大街——江西理工大學,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二:107路、118路、131路、135路、137路、142路、143路7條原由塘子河立交橋下發往下新建方向的遠郊線路,起終點不變,運行線路調整為從沿江北路經洪都、英雄大橋繞行。124路、213路、214路由原塘子河立交橋下調整到鳳凰洲豐和大道始發,下羅、昌北經開區、廬山南大道的乘客及部分高校園區師生往返市內的,可以在鳳凰洲公交站點換乘經過洪都、英雄大橋的210路、209路、227路、245路、232路等公交線路。另外,旅遊2線原從紅谷灘公交停車場始發,調整為從塘子河立交橋下始發,不再進入紅谷灘地區,線路其它路段不變。
調整後線路走向圖:
107路、118路、131路、135路、137路、142路、143路(八一大橋下——下新建縣鄉鎮):八一大橋下——沿江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樂化——至下新建縣鄉鎮,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124路(八一大橋下——西河):豐和北大道——廬山大道——雙港東路——西河路——西河,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3路(八一大橋下——旅遊商貿學院):豐和北大道——廬山大道——玉屏東大街——瑞香路——丁香路——旅遊商貿學院,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4路(林科院——八一大橋下):林科院——麥園路——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珠江路口昌北停車場)豐和北大道,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該線路由林科院運行到鳳凰洲調頭返回。
旅遊2線(紅谷灘公交停車場——梅湖景區):八一橋下——榕門路——中山路——象山南路——站前西路——撫河南路——施堯路——江鈴西四路——迎賓大道——昌南大道——梅湖景區,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三:從南昌大橋運行的公交線路不變,其中204路在施工期間內外線經南昌大橋到新建縣「牌樓」後,在新建縣城仍保持繞解放路、長征路、興國路雙向環行;並臨時增開從長堎至昌北八一大橋下的204路短班區間線路,維持原204路在紅谷灘區域運行的線路,解決長堎一帶居民與紅谷灘新區居民之間出行。
調整後線路走向圖:
204路(省體育館——省體育館環行線)
外線:省體育館——八一大道——井岡山大道——洪城路——南昌大橋——解放路——新建大道——興國路——長征路——南昌大橋——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內線:省體育館——八一大道——井岡山大道——洪城路——南昌大橋——長征路——興國路——新建大道——解放路——南昌大橋——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04路短班:昌北——紅谷中大道——會展路——長征路——長凌;往返運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四:228/229路起終站點也不變,由原經南昌大橋、八一大橋雙向環行調整為從南昌大橋往返運行,主要保障紅谷灘行政中心與老城區的交通。另外222路由經八一橋調整為經撫河路從南昌大橋繞行。
調整後線路走向圖:
228/229路(紅谷世紀花園——紅谷世紀花園環行線):紅谷世紀花園——綠茵路——新府路——雄州路——紅谷大道——翠苑路——豐和大道——南昌大橋——洪城路——桃花中路——撫河橋——撫河路——孺子路——象山南、北路——勝利路口——榕門路——八一大橋下返回,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2路(八一大橋下——灣里水庫):八一大橋下——撫河路——洪城路——南昌大橋——長征路——雲灣公路——磨盤山南路——灣里水庫,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五:為緩解南昌大橋、洪都、英雄大橋的交通壓力,避免部分公交線路調整引起線路重復造成資源浪費,對可改乘其它線路,對乘客出行影響不大的17路(南昌國際展覽中心——中山橋)、306路夜間線(省體育館——二手車市場)、506路短班(鳳凰洲——八一大橋下)三條線路採取臨時停開的辦法。其中,17路的乘客可改乘233路、504路、506路長班等線路往返;506路短班的乘客可改乘繞道鳳凰洲後的209路、210路、227路、232路、245路等線路往返;306路是我司為方便市民夜間出行把相關道路串聯在一起由省體育館始發到紅谷灘的夜間線路,暫停運行後,通過延長相關線路收班時間,如204路收班時間已經延長到了23點,減少對乘客夜間出行的影響,可以滿足百姓出行的需求。
經過陽明路的公交線路的調整
經過陽明路現有公交線路23條、公交車416輛,日均客運量近28萬人次,是南昌市的主要客流走廊。根據南昌市政府的交通組織方案,在陽明路改造期間,南昌公交總公司將採取調整線路走向的方式,以滿足廣大市民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
其一:2路電車全部停駛,用公共汽車代替;線路走向由原來的從八一大道經陽明路進入勝利路,調整為從八一大道左轉進入疊山路,由疊山路進入子固路,回到原行駛線路,避開陽明路施工地段,維持原內外線雙向環行不變。
調整後線路走向:
2路(火車站——火車站環行線):火車站——站前路——八一大道——中山路——榕門路(返回走子固路)——疊山路——八一大道——站前路——火車站雙向環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二:7路由原來從北京路經八一大道、陽明路、勝利路、榕門路至孺子路調整為從北京路經中山路、撫河路到孺子路,雙向環行。
調整後線路走向:
7路(省二醫院——省二醫院環行線):省二醫院——北京東、西路——中山路——撫河路——孺子路——北京西、東路——省二醫院雙向環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三:3/4路、8路、12路、302路、307路由原來從陽明路經過調整為從疊山路通行,其它路段運行不變。另外,20路由陽明路改走榕門路到撫河路;28路從陽明路改走榕門路到八一大橋下。
調整後線路走向:
3/4路(中大公交停車場——中大公交停車場環行線)線路調整後走向:中大公交停車場——青山路——沿江北路——維持原疊山路運行——八一大道——北京西路——洪都大道——青山南路——中大公交停車場雙向環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8路(塘山——朝陽農場)線路調整後走向:塘山——青山南路——八一大道——疊山路——榕門路——中山路——撫河路——撫河橋——桃花中路——洪城路——撫生路口,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因撫生路改造,未進朝陽農場)。
12路(民營科技園——洪城大市場)線路調整後走向:民營科技園——青山湖北大道——國威路——國安路——南京東路——洪都大道——陽明東路——八一大道——疊山路——撫河路——洪城路——洪城大市場,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302路(火車站——火車站夜間通宵環行線)線路調整後走向:火車站——站前路——八一大道——中山路——榕門路(返回走子固路)——疊山路——八一大道——站前路——火車站雙向環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307路(火車站——中山橋夜間線)線路調整後走向:火車站——二七路——陽明東路——八一大道——疊山路——象山北路——民德路——中山橋,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0路(塘子河——昌南客運站)線路調整後走向:塘子河——榕門路——疊山路——撫河路——迎賓大道——昌南客運站,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8路(歐亞達——八一橋下)線路調整後走向:歐亞達——高新大道——順外路——洪都大道——南京西路——維持原疊山路運行——榕門路——八一橋下,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其四:25路、33路、230路三條通過陽明路進入濱江地區的線路由於道路全封閉施工,將借道繞行,避開陽明路。25路將終點站由女職調整到八一大橋,經榕門路、勝利路口至象山路,回到原線路;33路起終點不變,由環湖路、二經路行駛,調整為從建德觀街經象山路直接到豫章路至省人民醫院,返回由豫章路、象山路左轉進入環湖路回到原線路運行; 230路起終點不變,不進入濱江地區,改變原先從濱江地區到青山路,調整為直接從蘇圃路經疊山路口、八一大道到青山路,返回時從青山路、八一大道、民德路回蘇圃路原線運行,調整後的公交站點與現有公交站點合並。
調整後線路走向:
25路(昌南客運站——女職)線路調整後走向:昌南客運站——迎賓大道——施堯路——撫河路——站前西路——象山南、北路——豫章路——愛國路——二經路——環湖路——疊山路——象山路,按原線路運行;如果二經路口全封閉不能進入時,則改走由象山南、北路——勝利路口——榕門路——八一大橋下調頭返回,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33路(水業集團——省人民醫院)線路調整後走向:二經路未實行封閉,該線路維持現行走向不變;如果二經路口全封閉施工,該線路則改走由淵明北路——建德觀街——象山路——豫章路——省人民醫院;返回由省人民醫院——豫章路——象山北路——環湖路——淵明北路,按原線路運行至水業集團。
230路(青山路立交橋下——昌南客運站)線路調整後走向:三經路未實行封閉,該線路維持現行走向不變;如果三經路全封閉施工,則改由蘇圃路——疊山路口——八一大道——青山南路——青山路立交橋下。返回由青山路——八一大道——疊山路(或民德路)進入蘇圃路,按原線路運行至昌南客運站。
Ⅱ 洛陽市的市花是什麼
洛陽市的市花是牡丹花。
洛陽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它不但是國內著名的千年古都,內而且容是國內有名的牡丹花城。自古就有這么一句話「「洛陽牡丹天下無」。
歷史上,洛陽市境內最多的花卉品種就是牡丹花,而且洛陽的牡丹花也是我國范圍內最好的。正是因為如此,洛陽市將牡丹花定為市花。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是洛陽市花——牡丹花會節。
丹花的花朵十分的美麗,就像是一位端莊的大家閨秀,亭亭玉立。牡丹花不僅色彩艷麗,而且顏色非常豐富,可為白色、黃色、紅色、粉色等十多種花色。木牡丹花雖美,不過它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牡丹花性喜陰厭熱,具有一定的耐低溫性。
(2)洛陽丁香路擴展閱讀:
牡丹花不僅僅是洛陽市的市花,而且也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國人的喜愛。牡丹花屬於是多年生的落葉小灌木,其植株生長相對緩慢,株型較小,一般情況下,牡丹花的成體植株的高度在0.5m至2m之間。
1982年9月21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牡丹花作為洛陽市「市花」,每年根據牡丹開放情況於4月某日至5月某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從1983年至今(2013年),洛陽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31屆牡丹花會。
Ⅲ 洛陽牛肉湯
清燉牛肉湯
材料:牛大骨1根,洋蔥半個,胡蘿卜、白蘿卜各半條,蔥1根,姜1小塊,八角1顆,水2000毫升。
調味料:A料:冰糖1小匙,米酒2大匙。 B料:鹽適量。 做法: 1、先將牛大骨氽湯後洗干凈,備用;胡蘿卜呵白蘿卜去皮,洗凈,切塊;蔥、姜均洗凈,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2、鍋內加水煮開放入所有材料及牛大骨,加入A料小火熬煮90分鍾,最後加入B料調味即可。 ps:燉牛肉湯為什麼要加胡蘿卜、白蘿卜一起煮?因為蘿卜本身含有天然的辛味及甜味,一方面可以消除牛骨的腥味,提升高湯鮮美,使骨汁越煮越香醇。也可以只用1根胡蘿卜洗凈,不削皮直接燉煮。
麻辣牛肉湯
材料: 牛大骨1根,洋蔥半個,胡蘿卜、白蘿卜各半條,小魚干30克,油漬紅辣椒1根,冰糖3茶匙,水2000毫升。 鹵包: 干辣椒20克,八角10顆,花椒3小匙,月桂葉2片。 調味料: A料:辣豆瓣醬2大匙,辣椒粉1大匙。 B料:米酒2大匙,老抽醬油1大匙,鹽1小匙。 做法: 1、將牛大骨入開水氽燙後洗凈,鹵包材料裝入布袋中綁緊,做成鹵包備用;油漬辣椒切碎,蔥姜蒜洗凈,切末,洋蔥去皮,切絲。 2、鍋中倒入適量色拉油燒熱,放入冰糖以小火拌炒出糖色,加入A料和油漬辣椒末爆香。再加入洋蔥、蔥、姜、蒜炒香,做成麻辣湯底。 3、鍋中倒入2000毫升清水煮開,放入燙好的牛大骨,小魚干,鹵包和麻辣湯底,再加入B料一起燉煮2小時即可。
做法:
1 將大塊牛肉洗凈後整塊放入鍋里,加入淹沒牛肉的清水;
2 大火燒開後煮3分鍾,倒去湯撈出牛肉洗凈浮沫;
3 將洗干凈的整塊牛肉放入高壓鍋里,放入足量清水;
4 加入蔥段、薑片 、香葉、陳皮、料酒,大火煮開後用中小火壓半小時關火;
5 等自然冷卻排氣後,將牛肉取出備用,撈去湯里的蔥段、薑片 、香葉、陳皮即是原味牛肉清湯了;
6 如沒有高壓鍋,用普通鍋小火燉1小時也可。
Ⅳ 洛陽有哪些特色美食
洛陽必吃的十大美食
洛陽的飲食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既有出自宮廷、有「金枝玉葉」之稱的洛陽燕菜,也有在民間廣受歡迎的鯉魚躍龍門,既有好喝的不翻湯,也有好吃的的張記燒雞等,到了洛陽一定不要錯過這些好吃的。
1、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
其特點是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Ⅳ 紅谷灘會展路綠地中心到哪坐506
209路(火炬廣場--紅谷灘行政中心):火炬廣場--青山湖北大道--南京東、西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豐和北大道--豐和中大道--紅谷灘行政中心,與245路合並為原短班,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0路(英雄開發區--青山路口):英雄開發區--廬山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青山路口,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3路(藍天碧水--江西理工大學):藍天碧水--青山南路--陽明東路(單向)--永外正街(單向)--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廬山大道--雙港東大街--江西理工大學,返回由青山南路直接進入藍天碧水,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7路(七二O廠--省體育館):七二O廠--工業大道--興國路--長征路--二手車大市場--豐和中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八一大道--南京西路--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32路(北大科技園--火車站):北大科技園--楓林大道--青嵐大道--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豐和北大道--鳳凰洲互通立交--英雄、洪都大橋--青山南路--八一大道--孺子東路--廣場東路--丁公路--洛陽路--天佑路--站前路--火車站,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40路(青山路立交橋下--梅嶺腳):由青山路立交橋下調整到洪都大橋引橋下始發,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廬山大道--志敏大道--梅嶺腳,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該線路未走昌北--玉屏東大街段由210、232路替代)。
245路(火炬廣場--南大前湖校區):火炬廣場--青山湖北大道--南京東、西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英雄大橋--豐和北大道--豐和中大道--紅谷灘行政中心--紅谷大道--翠園路--豐和南大道--學府大道--南大前湖校區,與209路合並為原長班,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機場公交巴士1線(火車站--昌北機場):火車站--站前路--八一大道--青山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昌九高速--昌北機場,沿途停靠現機場巴士公交站點;陽明路、昌北、舍里甲三個站點取消,在青山南路口與現公交站合並,增設機場巴士站點。
304路(藍天碧水--江西理工大學夜間線):藍天碧水--青山南路(單向)--陽明東路(單向)--永外正街(單向)--青山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鳳凰洲互通立交--豐和北大道--廬山南大道--玉屏東大街--青嵐大道--楓林大道--廬山大道--雙港東大街--江西理工大學,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107路、118路、131路、135路、137路、142路、143路(八一大橋下--下新建縣鄉鎮):八一大橋下--沿江北路--洪都大橋--英雄大橋--玉屏東大街互通立交--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樂化--至下新建縣鄉鎮,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124路(八一大橋下--西河):豐和北大道--廬山大道--雙港東路--西河路--西河,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3路(八一大橋下--旅遊商貿學院):豐和北大道--廬山大道--玉屏東大街--瑞香路--丁香路--旅遊商貿學院,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14路(林科院--八一大橋下):林科院--麥園路--玉屏東大街--廬山大道--(珠江路口昌北停車場)豐和北大道,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該線路由林科院運行到鳳凰洲調頭返回。
旅遊2線(紅谷灘公交停車場--梅湖景區):八一橋下--榕門路--中山路--象山南路--站前西路--撫河南路--施堯路--江鈴西四路--迎賓大道--昌南大道--梅湖景區,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04路(省體育館--省體育館環行線)
外線:省體育館--八一大道--井岡山大道--洪城路--南昌大橋--解放路--新建大道--興國路--長征路--南昌大橋--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內線:省體育館--八一大道--井岡山大道--洪城路--南昌大橋--長征路--興國路--新建大道--解放路--南昌大橋--省體育館,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04路短班:昌北--紅谷中大道--會展路--長征路--長凌;往返運行,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228/229路(紅谷世紀花園--紅谷世紀花園環行線):紅谷世紀花園--綠茵路--新府路--雄州路--紅谷大道--翠苑路--豐和大道--南昌大橋--洪城路--桃花中路--撫河橋--撫河路--孺子路--象山南、北路--勝利路口--榕門路--八一大橋下返回,沿途停靠現有公交站點。
Ⅵ 洛龍區的行政區劃
1949年1月,洛陽縣與洛陽市合署,縣領導市。轄區屬洛陽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1月,洛陽縣、市分治。縣下設9個區:一區駐地麻屯,二區駐地海資,三區駐地平樂,四區駐地谷水,五區駐地軍屯,六區駐地佃庄,七區駐地豐李,八區駐地李村,九區駐地寇店。1952年12月,又增加3個區:十區駐地龍門,十一區駐地鳳凰台,十二區駐地辛店。
1950年5月,為管理四關農村工作,成立洛陽市郊區公所,轄塔灣、馬坡、岳村、小屯、金谷園、下池6鄉和西工鎮。
1954年2月,劃洛陽縣四區(谷水)歸洛陽市。
1955年11月,洛陽縣建制撤銷,將原洛陽縣所轄的五區、十區、十二區劃歸洛陽市領導,計55個鄉鎮,領224個村。
1956年1月,根據洛陽市人民委員會指示,在原洛陽市郊區辦事處的基礎上,組建中共洛陽市郊區委員會、郊區人民委員會。同時將郊區所轄的65個鄉、鎮,合並為關林、杜村、魏屯、古城、安樂、軍屯、石人、焦寨、營庄、冢頭、楊冢、王灣、延秋、董窯、辛店、大鎙、孫旗屯、白馬寺、孔寨等19鄉和龍門鎮。
1958年8月,按照黨中央「大辦人民公社」的指示,關林、龍門、杜村、魏屯、古城、安樂、軍屯、石人、焦寨等9鄉鎮合並建立洛南人民公社;營庄、冢頭、楊冢、王灣等4鄉成立邙山人民公社;延秋、董窯、辛店、大鎙、孫鎮屯等5鄉成立秦嶺人民公社;白馬寺、孔寨2鄉成立白馬寺人民公社。在澗西區各村成立火星人民公社;瀍河區各村成立紅旗人民公社;洛北區各村成立洛北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撤銷郊區建制。建立市屬洛南、洛北、瀍河、澗西4個人民公社。除洛南公社未動外,秦嶺公社劃歸澗西人民公社;邙山公社劃歸洛北人民公社;白馬寺公社劃歸瀍河人民公社,成為其分社。
1959年8月,恢復郊區建制,區下轄洛南、邙山、秦嶺、白馬寺4個人民公社。
1961年1月,洛陽市調整政區、郊區再次撤銷,在原洛南公社轄區建立市屬洛南區,邙山公社轄區建立市屬邙山區,秦嶺、白馬寺分別劃歸澗西、瀍河區。
1962年6月,郊區再度恢復。區下轄關林、龍門、杜村、范灘、古城、安樂、軍屯、李樓、焦寨、營庄、冢頭、中溝、楊冢、延秋、董窯、辛店、三山、大鎙、白馬寺、帽郭等20個人民公社。
1965年3月,根據上級指示,開始並社。郊區將20個公社合並為關林、龍門、古城、安樂、李樓、營庄、楊冢、辛店、孫旗屯、白馬寺等10個人民公社。瀍河區的馬坡、旭升合並為瀍河人民公社;澗西區的七里河、谷水兩社合並為工農人民公社。
1968年3月,經洛陽市革命委員會批准,建立洛陽市郊區革命委員會。爾後,各公社相繼成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68年8月,經洛陽市批准,將原屬澗西區的工農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瀍河區的瀍河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洛北區的洛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等,劃歸郊區管轄。至此,洛陽市郊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3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8月,郊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撤銷洛陽市郊區革命委員會,建立洛陽市郊區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公社革命委員會,建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3月,進行機構改革。根據政社分設的精神,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鄉、鎮人民政府。區下轄10個鄉、3個鎮。
1990年底,洛陽市郊區人民政府管轄范圍為關林、龍門、白馬寺3個鎮人民政府和工農、洛北、瀍河、邙山、紅山、辛店、古城、安樂、李樓、孫旗屯10個鄉人民政府。領村民委員會226個,居民委員會20個,轄自然村401個。
2000年,洛陽市城市區區劃調整。
洛龍區下轄安樂街道和開元街道2個辦事處,龍門、關林、白馬寺、安樂、豐李、李樓6個鎮,古城1個鄉。
2006年2月28日,洛陽市將宜陽縣的10個行政村劃歸洛龍區古城鄉管轄,將洛龍區辛店鎮整建制委託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行政區劃不變。
2007年6月27日,將古城鄉的夜叉磨、古城、楊庄、孫庄4個村和關林鎮的曹屯、王圪壋2個村從所在鄉鎮析出,組建開元路街道辦事處。
洛龍區地理坐標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3′-34°46′。南北寬21.5公里,東西長33.5公里。 洛龍區常見的獸類有野兔、狐狸、黃鼬、岩松鼠、狗獾、狸貓、褐家鼠、小家鼠、田鼠、大倉鼠等。洛龍區常見的鳥類有環頸雉、山斑鳩、石雞(俗稱呱呱雞)火斑鳩、灰鴿、喜鵲、山雀、烏鴉、燕、綠嘴啄木、星頭啄木、布穀鳥、鴛鴦,睢鳩、黃鸝、鵊雞、鵪鶉、紅嘴鴨、雁、灰喜鵲、雀鷹、鳶(俗稱老鷹)、金雕(俗稱兔鷹),麻雀、桃蟲(俗稱槐串、小鳥)、鷺鷥、貓頭鷹、戴勝、鴉雀、鴿子、白鸛等。
水生動物有草魚、鰱魚、鯉魚、蝦、鱉、蟹、河蚌等。
兩棲類有青蛙、黑斑蛙、蟾蜍等。
蟲類有蠶、蜂、蟬、蝴蝶、螳螂、蜻蜓、棉蚜蟲、棉蛉蟲、椿象(俗名臭斑斑)、樗雞、蜘蛛、蚊子、白翎子、蠍子、蝸牛、螢火蟲、蚯蚓、土鱉、飛蛾、撲燈蛾、百足蟲、七星瓢蟲、金龜子、螞蜂、叩頭蟲、跳蚤、臭蟲、長蛇、蚰蜒、天牛、蚱蜢、狗蠅、蠅、蠅虎、牛虻、蟋蟀、紡織娘、蟻、斑毛、衣魚、蜣螂、守宮、蝗、蠓、麻蜥等。
珍貴動物有豆雁、鴛鴦(國家二級保護)、紅腹錦雞(省級保護)等。 喬木與灌木
洛龍區的樹種有:
松樹類共5種,即油松、華山松、落葉松、白皮鬆和雪松,分布在洛龍區各處。
柏樹類有側柏、檜柏、塔柏、龍柏、千頭柏、竹柏、鎮柏,分布於全區各地,龍門山、關林廟為側柏的集中區。
楊樹有15種,即大(小)葉楊、毛白楊、箭桿楊、加拿大楊、銀白楊、沙蘭楊、加龍楊、哈佛楊、克魯斯楊、義大利楊、新疆楊、晚花楊、楓楊等。其中白毛楊多在公路兩旁,其餘全區各處均有栽培。
柳樹有4種,即龍柳、垂柳、銀葉柳、旱柳,分布於洛河及伊河兩岸,其它地區的渠道兩旁也有零星分布。
榆樹有5種,即榔榆、南陽白榆、襄樊白榆、廂鋪榆、本地白榆,分布於洛龍區各地,邙山丘陵一帶較多。
槐樹有國槐、刺槐、無刺洋槐、紫花刺槐、盤槐、垂槐等6種,洛龍區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桐樹有泡桐、梧桐、法國桐3種,法國桐多在公路兩旁種植,泡桐遍布洛龍區,梧桐在洛龍區有零星分布。
椿樹有兩種,即臭椿和香椿,分布於洛龍區各地。
除此而外,還有金獅楸、合歡、王角楓、雞爪槭、銀杏、柿樹、紅楓、重陽木、杜仲、皂角、黃楝、苦楝、構樹、桑、榕、唐槭、山胡桃、水冬瓜、白玉蘭、水杉、文冠果、刺楸、櫻花、紅葉李、黃山櫟、廣玉蘭、枇杷、棕櫚、黃連木等29種,多在各園林內種植,柿樹、皂角、桑、構、榕等,在各地有零星分布。
花灌木類
牡丹、芍葯、月季、小月季、十姊妹、紫荊、花石榴、丁香、玫瑰、刺瑰、木芙容、棣棠、迎春、麻葉綉球、溲疏、郁李、木槿、臘梅、榆葉梅、紅綠梅、碧桃、垂枝桃、無花果、花椒、探春、臭八仙、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木爪海棠、木本夜來香、大葉黃楊、雀舌黃楊、瓜子黃楊、金心黃楊、海桐、石楠、桂花、刺桂、女貞、小葉冬青、南天竺、十大功勞、窄葉十大功勞、蚊母、頭棘、鳳尾柏、孔雀柏、米真柏、翠蘭柏、枸骨冬青、夾竹桃、茉莉、忍冬等。
藤木類
爬牆虎、靈霄、紫藤、葡萄。
葯材
地骨皮、五加皮、白蘚皮、棗核、白蒺藜、野菊花、透骨草、大力草、防風、蒼耳子、蒲公英、遠志、白頭翁、木回頭、南沙參、全瓜萎、地丁、首烏、白丑、柏子仁、杏仁、桃仁、女貞子、薄荷、旱蓮草、青蒿、旋復花、扁畜、天花粉、生地、連翹、車前、桔梗、丹皮、白芍、金銀花、荊芥、柴胡、枸杞、蓖麻子、桑白皮、艾葉、大服子、小茴、獨葉蓮、細辛、龍葵、敗醬、合歡、雞內金、雞冠花、土蟹蟲、馬齒莧、澤瀉、白茅根,冬瓜子、冬瓜皮、絲瓜絡、地龍、麥冬、西瓜皮、血餘、花椒、瓜蒂、皂角刺、側柏葉、茵陳、柿蒂、韭菜、荷葉、桑葉、黑芝麻、槐米、蜂房、蜂蜜、蟬蛻等。葯材分布於邙山、秦嶺丘陵地、龍門山及伊、洛河兩岸。
Ⅶ 洛陽龍門石窟管委會的龍門自然地理
龍門位於河南省西部「九朝古都」洛陽市南郊,北距市區十三公里,地處北緯34º33´,東經112º28´。
龍門地處豫西旅遊中心,東有嵩山風景名勝區,南有臨汝風穴寺、范仲淹墓、陸渾水庫、二程書院、曲里溫泉、老君山和龍池幔自然保護區,西有宜陽靈山寺、新安千唐志齋,北有光武陵黃河游覽區,東有白馬寺、漢魏故城商城遺址旅遊區,位居豫西旅遊區中心。 龍門風景區東接萬安山,南通伊河大谷,北瀕洛陽盆地,西接宜陽丘陵。具體范圍,東至郜庄到水泥廠的小道,南至乾元山南山腳和魏灣,西至洛欒公路西五百米,北至龍門鎮北公路和鐵路橋,面積9.21平方公里。
龍門山系秦嶺余脈熊耳山之分支,走向由西向東,至龍門突然斷裂,分成東、西兩山,巍然對峙,伊水中流(河谷寬150—300米),形成一座天然「石闕」,故古稱「伊闕」、「闕塞』』。
伊闕西山,古時稱鍾山、天竺山,俗稱昆脊里山。海拔263.9米,與河谷高差116米,山之北有紅石溝,山之南有梁溝、岔子溝、柿樹溝。東山因古時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海拔303.5米,與河谷高差166米。山之北有青山琵琶峰,南有羅圈溝,萬佛溝、吊橋溝、乾元溝,均由西向東開破山樑。
兩山南北坡度較緩(20—30º),臨河山勢陡峭(60—85º),山頂坡度較緩 (在15º左右)。伊水西岸的石窟區,懸崖峭立,氣勢壯觀雄偉。
龍門山峰巔,視野開闊,北望古都洛陽和北邙,南望鳴皋山(亦稱九皋山),西望宜陽山,東望嵩山,崗嶺起伏,層巒疊翠,青山隱隱。 1、地質
龍門風景區為單斜構造,傾向北偏東,其地層由古生代的寒武紀(五億年前)、石炭紀(二億七千萬年前)、二疊紀(二億五千萬年前)和新生代的第四紀全新世(二百萬年前)岩層構成,南邊老、北邊新。風景區地質構造簡單,東、西山均為單斜山岩狀構造,走向NE80º,傾向NW,傾角25--28º。
岔子溝正斷層位於風景區南緣岔子溝,在伊河河心沿斷層有熱泉出露,水溫約40℃。龍門橋正斷層,位於龍門公路橋北,斷於石炭紀地層中。水文站----香山寺正斷層,沿斷層岩石破碎,溶洞較多。
風景區基岩中節理發育,成為地表水下通道。節理延伸很遠,岩層均為一塊一塊,影響其穩定性,裂隙系地下水運動的通道,在水的作用下,沿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溶洞。
風景區裸露的岩石屬五億年前古生代的中寒武紀和下奧陶紀造山運動形成的石灰岩,顏色呈青灰色、灰白色,質地堅硬均勻,宜於雕鑿。山頂多的被厚度 不等的中性砂質粘土覆蓋,土質肥沃,適於植物生長。
2、地震
中國科學院1955年5月15日鑒定洛陽是六度地震區域,地裂縫與地震無直接關系。
中共中央(1978)13號文件規定:「地震烈度在七度以上的城市要編制抗震規劃,並入城市規劃統一組織實施。」根據中國地震局預測分析,河南豫西北地區已成為防震的重點。洛陽市地震震源地區范圍,地震烈度已由六度改為七度,已列入設防抗震的城市。龍門建築工程均應該按洛陽市統一規定的七度設防抗震。
3、地熱
龍門橋南,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岩中,有出露裂隙----溶洞泉。普查有十九處。其中西山九處,東山六處,河谷四處,總涌水量每小時146噸,其中禹王池、鑼鼓洞、珍珠泉、香山泉等流量較大。水溫24—26℃左右,礦化度0.398—0.41克/升,為淡水,符合飲用標准。
1982年在龍門南口,對1971年勘探的2號井,擴孔鑽探抽水,勘查結果,在鑽探深距地面45米時,空壓機抽水達94噸/時,水溫46℃--52.5℃。水質為含有氡元素的醫用礦泉水。
4、土壤
龍門表層土壤均為石灰岩殘積母質上發育而成,土層較薄,且含大量石礫和新生料礓,均屬褐土。根據土壤分類上均屬褐土類:山地褐土亞類,灰石土土屬。
根據勘查,龍門西山土壤以少礫質中層灰石土和多礫質中層灰石土為主,其土層厚度一般為0.5米左右,局部山間窪地之土層可達一米以上,其中混有礫石和砂礓,含量約10----30%。土壤較厚,土壤腐殖質含量較高。
龍門東山則以少礫質薄層灰石土和多礫質薄層灰石土為主,土層較薄,多處基岩裸露,土層厚度一般不足0.3米,僅山谷一帶土層稍厚一些。
5、氣候
龍門風景區位於洛陽、伊川、偃師交界處,其氣候特點與洛陽地區基本相同,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大風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
四季分明:冬季四個半月,夏季三個半月,春秋各兩個月,六至九月為雨季,十月至翌年五月為乾季。
(1) 氣溫:年平均氣溫 14.5℃
最熱月平均氣溫 27.4℃,
最冷月平均氣溫 -0.5℃。
日平均溫度低於+5℃ 96天
室外計算穩定:冬季採暖 -5℃
冬季通風 -1℃
夏季通風 32℃
極端最高氣溫 44.2℃(66年6月20日)
極端最低氣溫 -18.2℃(69年2月1日)
(2)濕度:最熱月 75%
最冷月 63%
年平均 65%
(3)風:
風向:夏季主導風向及頻率NE(16)
冬季主導風向及頻率NE(19)
風速:室外平均風速:冬季 2.5米∕秒
夏季 2.2米∕秒
最大風力 八級
(4)降雨量:年總降雨量 593.8毫米(多年平均)其中60%集中於夏季
一晝夜最大量: 105.0毫米
一小時最大量: 39.1毫米
(5)積雪深度:最大積雪深度 25厘米
(6)最大凍土深度 21厘米
(7)年雷暴日數 28.3天
(8)霜:無霜期 200天
早霜期:十月下旬
終霜期,四月中旬
(9)地溫:地面極端最高溫度:69℃(1968年7月6日)
地面極端最低溫度:-25.1℃(1954年1月26日)
6、水文
伊河發源於欒川縣境內秦嶺余脈,熊耳山南麓陶灣山谷,流經嵩縣、伊川、洛陽、偃師、於偃師的岳灘、楊村間與洛河合流,稱伊洛河,匯入黃河。伊河主流全長286公里,匯流面積約6120平方公里。伊河在冬季有結冰現象,汛期為七、八月份,冬季為枯水季節。
1963年在上游建成陸渾水庫,由水庫到龍門,幹流長53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830平方,河床縱比為1∕400,河床內多砂卵石,粒徑一般為2----5厘米,少量為10----15厘米,水勢奔放,河槽常左右擺動,兩岸沖刷嚴重,洪水較頻繁,據明代以來600餘年記載,發生洪水40餘次,平均十五年一次,洪峰多在七、八月份。龍門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陸渾水庫建成前為7180米³∕秒(1937年)。年平均流量為38.5米³∕秒(近28年平均),冬春流量30米³∕秒。非汛期含沙量在0~76.5公斤∕米³。
伊河水溫年平均14--15℃,夏季水溫21—26℃,有時河水溫度高達30—35℃,冬季水溫0.1--2℃,基本無冰凍。
伊河歷史最高水位系1958年洪水位154.35米,經常水位148.5米左右,最枯水位為148米。計算50年一遇洪水位為152.74米。
龍門攔水閘南北水面長度1.2公里,東西水面寬0.2公里。
7、植被
龍門地區植被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龍門屬豫西黃土丘陵山地,屬夏雨型大陸性氣候。
風景區2004年實行退耕還林,西山農田已基本上全部退耕還林,東山也有一部分農田退耕還林。現在整個林地面積達到533公頃。風景區現有針葉幼齡林13.8公頃,針葉壯齡林148.3公頃,闊葉幼齡林17.9公頃,闊葉成熟林12公頃。林區林木為三十年代至今陸續栽植的側柏及其它喬木,總株數40萬余株。其中側柏約32萬余株,綠化覆蓋面積為192多公頃,東、西山林區覆蓋率為55.68%。
龍門風景區現有主要植物品種:
(1)常綠樹:側柏、檜柏、千頭柏、油松等。
(2)落葉闊葉樹:垂柳、旱柳、毛白楊、刺槐、椿樹、楝樹、皂角、烏桕、雞爪槭、五角楓、黃櫨、荷花、榆樹、銀杏、火炬樹等。
(3)經濟樹種:核桃樹、柿樹、大棗樹、軟棗樹、蘋果樹等。
(4)花灌木:百日紅、黃楊、桂花、紫荊、木槿、花石榴、玉蘭、迎春、丁香、牡丹等。
(5)野生植物:酸棗、荊條、黃白草、翻白草、鳶尾草、野菊花、野胡蘿卜、霍香薊、野酢漿草、野苜蓿、野莧菜等。還有防風、柴胡、首烏、枸杞子、遠志、地丁、大薊、小薊、細莘、桔梗、毛茛等中草葯。
(6)低等植物有青苔、蕨類等十幾種,伊河有藻類等植物。
(7)農作物: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
Ⅷ 洛陽最好吃的肉夾饃
1五花肉切塊入鍋,倒入沒過肉的清水,水開焯去浮沫後再煮3分鍾左右,把肉撈出,水倒掉不要。
2鍋內再次倒入清水、焯好的五花肉,大火燒開,放入調料:紅燒汁3大勺、香葉3片、八角2粒、桂皮半根、花椒5/6粒、陳皮2片後,改小火慢燉。
3炒鍋燉一小時後,改入砂鍋,繼續小火慢燉,共燉3個多小時,肉肉超級噴香、酥軟(改不改砂鍋無所謂)。
4酵母溶於溫熱(3-40℃)的清水並靜置5分鍾左右,然後倒入麵粉中,先用筷子把面攪打成雪花狀,然後用手和面,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蓋子或保鮮膜靜置發酵。
5大約1.5-2個小時,面團發酵至2倍大,中間戳洞不會縮,就可以啦。
6將面團分成7-80g左右的小面團,六個。取一個,擀成長條,然後捲起。
7卷好後立起來,拍扁成餅。
8餅大小嘛,比手掌略大;厚度嘛,不到1cm。
9拍好的餅放入乾乾的無油無水的平底鍋中,小火煎熟至兩面金黃色,關火,燜5-10分鍾。
10尖椒、香菜和頓好的五花肉混合,加點兒肉汁剁碎備用。
11烙好的餅,中間橫著切開不要切斷,把肉碎夾入餅中,然後開始大快朵頤吧!
主料:麵粉600g、五花肉1000g
輔料:鹽適量、水320ml、酵母3g、蔥適量、姜兩片、花椒10粒、大料2粒、香葉2片、肉蔻1粒、桂皮少許、丁香2粒、山楂片5片、紅燒醬油50ml、冰糖30g
1肉的製作:五花肉切塊,冷水入鍋焯水後撈出,另起鍋注入清水,水開後,再放入焯好水的五花肉,小火燉煮。這種方法只是我家的習慣,如果覺得麻煩,也可水開後撇去浮沫,直接燉制,或者為節約時間高壓鍋燉,自己看著辦。
2准備料盒:花椒10粒、大料2顆、香葉1片、肉蔻1顆、桂皮少許、丁香2粒、山楂片5片。
3放入蔥、姜、料盒小火燉制約40分鍾。
4用筷子扎一下,如果一下即透,就加入料酒、紅燒醬油、冰糖、鹽繼續燉煮。
5燉至湯汁收的差不多時起鍋入盤備用,湯汁不要完全收干。
6面餅製作,面做成份量相同的兩部分:一部分發面,另一部分做成普通的面。300g麵粉、160g左右的清水、3g酵母混和均勻,和成面團,發酵約一個小時。自己估量一下面團發酵的時間,離面團發酵完成還有20分鍾的時候,製作別一塊普通面團,300g麵粉 160g左右的清水和成面團,餳15分鍾左右。
7兩個面團全部完成後,壓成餅狀,疊在一起後,充分地揉和,餳成光滑的面團。
8做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擀成小餅,餅放入平底鍋中,小火烙制,烙至餅漲起,兩面焦黃,出鍋即可。
9餅從一側切開,留少許不斷開,肉加青椒、香菜跺碎,澆上少許湯汁,夾入饃中即可。
小貼士
1.建議先燉上肉,然後發面,時間安排最好是肉燉好了,餅也差不多烙好了,這樣會更美味。
2.燉肉的湯汁不能完全燉干,肉剁碎後,還要澆上少許湯汁。
3.以上份量我做成了15個小餅,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個大約需要40g麵粉。
Ⅸ 洛陽市社保中心的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啊
單位名稱:洛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通訊地址:洛陽市新區開元大道286號洛陽會展中心二樓
(9)洛陽丁香路擴展閱讀:
洛陽市首次辦理社保卡指南
參保人員首次申領社會保障卡,需攜帶以下材料:
1、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
2、若參保人員未滿16周歲,則需由其監護人陪同或代為辦理,並提交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和監護人身份證原件,參保人員沒有辦理身份證的可提供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
辦理地點:
到洛陽市社會保障卡指定信息採集點進行信息採集
註:採集信息後等待省廳制卡,制卡時間為90日,等待制卡期間不影響本人任何社保待遇
洛陽市社會保障保卡現場採集點地址:
1、洛陽銀行老城支行-洛陽市老城區青年宮對面
2、安徽路老澗西區社保中心-洛陽市天津路與安徽路交叉口東50米洛軸醫院後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