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粉濃郁
『壹』 公丁香製作丁香油怎麼弄,比例是多少丁香油是用香油弄的嗎
丁香油是植物的提取物,近些年來在釣界不少的釣友用他來加入餌料當中,作為添加劑。屬於天然的小葯,有不少的釣友只是將買來的丁香油直接兌入餌料中使用,這樣並不能將它的威力完全發揮出來。其實還有更好的使用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丁香油是什麼
丁香亦稱丁子香,桃金娘科番櫻桃屬,為常綠喬木。主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坦尚尼亞、馬來西亞、桑給巴爾、印度、越南及中國的海南、雲南。可利用部分為乾花蕾、莖、葉。用水蒸氣蒸餾法蒸餾花蕾,可得丁香花蕾油,得油率為15%~18%;
丁香油製作方法
(1)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丁香油
將處理好的丁香用小型穀物粉碎機粉碎。准確稱取一定量的乾燥丁香粉置於蒸餾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接好冷凝管,開始蒸餾,蒸餾結束後,將所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靜置,待其分層後,分離得到粗製丁香油。
向粗製丁香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醚,用分液漏斗分離出其中的水,然後用無水硫酸鈉處理,在減壓條件下除去丁香油中的乙醚,得到精製丁香油。丁香油提取率為9.94%。揮發油均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具有丁香特有的香味。
(2)丁香油樹脂提取的工藝流程
丁香粉碎,准確稱量,用乾燥過的濾紙包好,放入三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有機溶劑,密封,放入恆溫水浴箱中在一定的溫度下靜置不同時間,然後取出濾紙包,回收有機溶劑,得到丁香油樹脂。丁香油樹脂較為黏稠,氣味不如丁香揮發油濃郁。
(3)超臨界CO2提取丁香油
將丁香粉碎成粗粉,置於CO2超臨界提取設備中,按陳耕夫(2002)研究所用的工藝條件:壓力為10MPa,溫度為40℃,CO2流量為22L/h的條件進行萃取4h,以壓力為7.0MPa、溫度45℃進行解析,獲得丁香油。
丁香油釣魚配方
1、半斤香油加入20粒丁香,最好砸碎,泡的時間越久越好。
2、在中葯店購買若干丁香, 用食用油加熱至七分,倒入丁香,當炸出香味即關火,去渣冷卻裝瓶即可。
3、到中葯店購買公丁香,回來後將丁香泡入油里,按油與丁香10:1的比例泡製的,一般一個星期後就可以用了。
4、首先准備一個能耐高溫的小瓶,如陶瓷酒瓶等。向裡面加入適量(量我也沒計算過,大概100毫升用5克左右。)公丁香備用。食用油加熱到八。九成熱,關火,把熱油倒如瓶中馬上密封。放上一兩天就成丁香油了。
自製小葯丁香油的方法
自做垂釣用丁香油方法一、我們釣魚用丁香油可按以下方法自己做。到超市買公丁香,母丁香各30克,公丁香顆粒細些,母丁香顆粒大一些,一般在操作上要將母丁香打細至公丁香顆粒一半,這樣製作丁香油的過程中便於操作,也就是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味同時浸於油中,如果不打細母丁香,公丁香和母丁香同一鍋製作,公丁香燒糊母丁香也沒浸出味來。
操作時,先將鍋內加冷油,油的多少看自己的需要,將具備的公丁香和母丁香倒入油鍋,加小火炸。待公丁香和母丁香的香味炸出,就將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渣取出,冷卻後丁香油就做好了。
方法二、可以直接香油浸泡得丁香油。取100克香油,然後將30克丁香放入香油中,浸泡一周就可得垂釣用丁香油。
丁香油釣魚配方
1、半斤香油加入20粒丁香,最好砸碎,泡的時間越久越好。
2、在中葯店購買若干丁香, 用食用油加熱至七分,倒入丁香,當炸出香味即關火,去渣冷卻裝瓶即可。
3、到中葯店購買公丁香,回來後將丁香泡入油里,按油與丁香10:1的比例泡製的,一般一個星期後就可以用了。
4、首先准備一個能耐高溫的小瓶,如陶瓷酒瓶等。向裡面加入適量(量我也沒計算過,大概100毫升用5克左右。)公丁香備用。食用油加熱到八。九成熱,關火,把熱油倒如瓶中馬上密封。放上一兩天就成丁香油了。
丁香油釣魚怎麼用
1、喜歡用葷餌的釣友不妨試試丁香油拌蚯蚓釣魚。加入丁香比單獨使用蚯蚓作餌料釣獲量要高6~8倍,是極好的釣魚餌料。
2、用丁香油泡製酒米,可以用來打窩垂釣。至於效果,不同的水域效果可能相差比較大。只有釣友們自己去體會了。
丁香油釣魚注意事項
這里要注意蚯蚓與丁香油需要在施釣前才混合攪拌,杜絕將攪拌後的成品餌料擺放太長時間,更不能隔夜使用。丁香油餌料擺放時間過長的話,餌料中的丁香油揮發之後會影響釣魚效果。當魚兒聞到丁香油香味時,便會迅速聚集到釣竿處覓食,就會頻頻上鉤。
『貳』 丁香粉散發香味能維持多久
雖然檀香和沉香都有香味,但是沉香卻是樹脂和木質的混合物,香味是靠回著油脂的揮發散發出答來的;而檀香不同,檀香是木質所帶的香味。不過兩者的香味都是需要靠著後天的良好保養才能保持更長時間,一般來說,檀香要盡量少沾水以及洗滌用品這一類的化學物質,如果只是日常的佩戴,那麼香味通常保持個十幾年到幾十年都是沒有問題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誰知道什麼叫十八香,所有香料又有那些呢急,謝謝~~
多香果香料
多香果香料是取自西印度多香果樹的漿果變干而成,包括丁香、肉桂、肉豆蔻末混合製成,味道辛辣而芳香。漿果變干後,呈一個深褐色細小球狀,只比胡椒粒大一點點,牙買加人喜歡把它加在調味料、湯、燉菜、用咖喱烹調的菜中,亦可用來做腌漬香料、蛋糕、餅干、果餡批等,食物生產商則用來做茄汁、腌菜及香腸。
大茴香籽
大回香籽原產於中東,它有一種類似甘草的特殊香味,中東人或印度人喜歡把它加在湯或燉菜中,歐洲人常用來做蛋糕、餅乾和甜麵包,用來做成糖果或做成大茴香油則最常見。此外,大茴香籽可用來搭配魚或貝類,做出濃厚地中海風味的海鮮燉菜,或是混合溶化的奶油、烤香的大茴香籽和檸檬汁,淋在燒烤好的海鮮上。貯存方面,應把它放置在陰涼乾爽的地方。
葛粉
葛粉原產於西印度,是採集西印度葛樹根部而製成的白色澱粉,看來像玉蜀黍粉,本身沒有味道,主要用來做調味醬料、果餡批、布丁等。
紫蘇
紫蘇原名出自於希臘文,意即『皇室之香油』,原產於太平洋群島,十六世紀時由亞洲傳到歐洲。原生種之紫蘇花呈白色小花,精油色呈淡黃綠色,味道甜中刺鼻,全世界的紫蘇約有一百五十種之多,其中荷力羅勒(Holy Basil)及甜羅勒(Sweet Basil)經常加入泰國菜,亦可加入沙律及用作裝飾菜料。
月桂葉
月桂葉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的綠灌木或小喬木,兩種月桂葉都是綠色,呈長橢圓披針形,約長三英寸,葉面光滑,帶有辛辣及強烈苦味。月桂葉是歐洲人常用的調味料和餐點裝飾,如用在湯、肉、蔬菜、燉食等,可說是一種健胃劑。
葛縷子
葛縷子又稱茴香子,原產於亞洲、北歐及中歐,是兩年生歐芹科草本植物的果實種子,約長1/5英寸,至末端漸窄,仿如彎月形,硬的葛縷子殼有五條鐵灰色的脊樑。葛縷子帶有水果般清甜芳香,咬碎後卻有檸檬皮般辛辣苦澀,通常用作食用調味,如各式黑麥麵包、香腸、芝士、泡羊白菜絲、捲心菜、湯等。
小豆蔻
小豆蔻自古已是最珍貴的辛香料食材之一,原產於印度及斯里蘭卡地區,泰國東南面近柬埔寨一帶亦有生長,植株屬於姜類植物,是存在橢圓形的綠色豆莢里的黑色種子,約長1/4英寸,外莢原為青綠色,有些地區的人把它放在太陽下曬成白色或麥黃色。小豆蔻芳香甜美,有用於各式香甜或香薄荷味的泰國菜,
芹菜
芹菜分為本芹(中國類型)和洋芹(西芹類型)兩大類,本芹葉柄細長,西芹則是從國外引入的一個芹菜變種,葉柄寬而扁。芹菜是歐亞大陸普遍生長的草本植物,葉片翠綠,呈薄薄的三尖形,以葉片和葉柄鮮綠而光亮為優質,味道清香,作裝飾菜料,既為菜餚錦上添花,亦可引起食慾。
芹菜子
芹菜子是從歐芹科兩年生植物芹菜的種子萃取製成,體形非常細小,呈卵形,淺棕色,與味道微辛而香,含多種有效成份,對風濕症、風濕關節炎、痛風、高尿酸症等具有舒解作用,亦是極佳的利尿劑,並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安作用,能安神、舒解脹氣及消化不良的毛病。
峨參
峨參原產於蘇聯南部、中東、法國,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鮮綠色,常用作裝飾菜料,所含有的荷蘭芹氣味,可作為精緻葯草的成份。峨參通常用來做調味醬料,蒼白的莖則加強綠色沙拉、食用醋及多種菜餚的味道。
辣椒
辣椒為茄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和印度西部,現在全球熱帶地區都有種植,種類多不勝數,知名的已超過200多種,是分布最廣的香料植物。辣椒除了辣味之外,幾乎沒有其它味道,最辣的部份是子粒及其旁邊的白色脈絡,至於辣的程度,則因品種而異。
香蔥
香蔥又稱冬蔥、火蔥、細香蔥或四季蔥,屬百合科蔥屬,是一種多重生宿根的草本植物,原產地有說是中國,也有說是西亞。 ys 32^N
香蔥為鮮綠色,蔥葉長而空心,莖柔細而香,含有頗高的揮發油,烹調加熱後便會迅速在空氣中釋放,為不同菜餚添上色香味美。
香菜
香菜屬歐芹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傘形科植物芫荽的葉片,原產地為地中海東部沿岸。香菜呈羽毛狀,味甘香甜,傳統上用於中東、墨西哥及亞洲菜式,尤其用在墨西哥式的蘸著燒砂醬及豆醬更佳,又可把碾碎的香菜混入酸奶油中,用作墨西哥起司碎肉卷餅、塔可、咖哩料理等香料,香菜用作炒類菜餚的裝飾,亦增添色香味美。
肉桂
肉桂是一種月桂科的長綠植物,原產於斯里蘭卡和東印度群島,白色花,淺綠色莖,葉片光滑,味道有點像木材、辛辣、麝香三者的混合,強烈辛辣中帶甘甜。肉桂有棒狀、樹皮狀、粉末狀,肉桂棒是用長片樹皮卷壓及曬干而成的,可用於飯菜及魚類、雞類或豬肉菜餚,肉桂粉是用桂樹的干樹皮磨成粉末而成的,多用作西式烹飪及烘焙的香料,如霜飾、蛋糕、小西餅、水果餡、高成分甜麵包等,能為菜餚及甜品加添辛香甘甜,尤其是朱古力的最佳夥伴。但注意肉桂粉不可加入熱的液體中,以避免肉桂變韌及流失香味。肉桂密封保存,避免放在其它香料或材料存放的地方,以免損及風味。
丁香
丁香又名丁子香,原產於馬達斯加、坦尚尼亞、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及格瑞那達,是一種從熱帶常綠喬木的花蕾芽提煉而成的香料,辛辣帶點苦味。
丁香粉是把花蕾曬干後磨成粉末,濃郁芳香,常用作鹵菜香料,亦有用於小西餅、生果餡、蛋糕等甜品糕點,丁香粒亦多用於西菜中,插入豬脾肉燴熟或烤焗,既解膻增香,又殺菌防霉。
胡荽
胡荽又名芫荽,芫荽屬芹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東歐,現在全球都有種稙。芫荽的英文名稱Coriander原自於希臘語中意指「臭蟲」的Koris,原因是芫荽的種子未成熟前,莖葉的味道類似甲蟲味般不太好聞,待果實成熟後則轉變成類似茴香的辛香味。胡荽可在烹調方面廣泛使用,如切碎或磨成粉末,灑在肉品、湯品、咸稀飯中作提味香料,也可捲入春卷、墨西哥餅中,或是搭配川燙的肉類、海鮮,辟除腥味及做盤飾。
小茴香
小茴香原產於印度及地中海一帶,目前埃及也有廣泛種植,屬歐芹科草本植物。種子呈深綠色橢圓形,經曬干及壓碎後呈淺黃色,帶有葯味辛香味,因此只需少量加入烤肉及醬料,已散發濃烈香味。
沙姜
沙姜為姜科植物的根莖,含有揮發油、姜辣素、氨基酸等成分,帶有淡淡樟腦味,味辛性溫,除用於燉品、湯品、咖哩菜作調味外,亦可葯用,其味入肺胃脾經,既可發散風寒,祛痰止咳,又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杜松子
杜松子原產於北美洲及歐洲,是杜松子樹的莓果,最早為埃及人當作醫葯食用,多數作為腌漬食物的醬汁,或用作燉煮肉類的調味料,最重要的功用是釀制琴酒。在北歐及美國,杜松子多數用於腌泡汁、烤豬肉、泡甘藍菜等,使野味、肉類、禽類、香腸、燉品、湯品的味道更香濃。
香茅
香茅原產於東南亞,現在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等地都有種植,葉片幼長,形似韭菜,莖干由嫩葉片層層包裹,帶有檸檬及柑橘的清香。乾的香茅通常用來沖泡成花草茶,只有新鮮的香茅可用作烹煮,使用香茅之前,應將根部切除及剝去葉的外皮,讓葉片散發香味,亦可將莖部放入水中煲出葉香。用香茅草造成的塞瑞香(Sereh Powder)可作為沙律、魚和湯品的調味料。
青檸
青檸是一種皮薄的小型水果,貌似檸檬,表皮綠色,經壓榨或蒸餾後,帶有檸檬、松油、檜木味。青檸經常用來代替檸檬調制食物,亦有製成青檸汁,用於調酒、咖哩菜、海鮮、餐後甜點等,亦同樣味美。它的皮可放在爐子上烘烤,放在盤中或杯緣做裝飾,以增加顏色與氣味。
馬郁蘭草
馬郁蘭草原產於地中海,是一種矮草,葉片呈橄欖型,溫和芳香中略帶點苦葯味,通常用於肉類、湯品、燉品作調味,食用前宜用手或杵把葉片擠壓及搗碎。
薄荷葉
薄荷葉素有「芳香葯草之王」之美譽,原產於亞洲,是多年生中草葯的干葉,其中最常見的兩種品種為留蘭香(spearmint)及胡椒薄荷(peppermint)。
薄荷葉色澤均勻,帶有濃烈甘香味,入口清爽涼快,不單止被廣泛採用其葯效,還應用於烹調料理作調味香草,多數用來去除魚及羊肉的腥味,或是搭配水果及甜點,用以提味。
貯存方面,把薄荷葉包裹在塑料袋,放入雪櫃,可貯存兩天,或把葉切碎,與水混於小冰塊盤,放進冰凍層冷凍。
迷迭香
迷迭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屬紫蘇科草本植物,葉子呈長條形,花色外緣紅紫色,內緣白色,葉子製成的香料帶有茶葉及松樹一般的清新香味,經常用於烹調料理,尤其用作羊肉、豬肉、雞肉、兔肉等菜餚的調味料,亦有用作清淡的魚肉、蔬菜、西紅柿醬提味添加香味。
八角
八角原產於中國,屬常綠大喬木,種子蘊藏在豆莢里,含甘草味,通常用於燉菜或燜菜中提味,或用於特級醬油,如豉油雞及紅燒羊肉,亦是中國五香粉的主要成份,經常用於紅燒菜餚。
香草
香草原產於墨西哥,香草豆是熱帶蘭科植物的豆莢,香草粉及香草精便是從香草豆中取得的。香草豆莢在未熟時摘下,經過六個月加工處理至深褐色,再把它浸在酒精中,便可釀成香草精。
『肆』 如何炮製家常腌菜
醬油青椒
原料配方 咸青椒皮100公斤 二級醬油25公斤 乏油15公斤 苯甲酸鈉0.05公斤
製作方法 青椒去籽後切成2厘米的塊,用清水浸泡沏鹽10小時後,撈出控干,放入配好輔料的醬油中浸漬3天,每天倒一次缸,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色青褐,質嫩脆,味鮮,微辣,稍咸
腌尖辣椒
原料配方 尖辣椒100公斤 25度鹽水100公斤
製作方法 選用個大整齊,辣味足,色綠肉厚的尖辣椒。將尖辣椒洗凈,用拍子(木板上釘上釘子)扎眼後入缸。浸泡於鹽水中,每天倒兩次缸,15天後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色綠,質嫩不爛,具有濃厚的辣味。
腌椒辣
在紅辣椒大量上市季節,正是腌椒時期。下述腌椒方法可保持椒色紅艷,味鮮,存放時間長。
原料配方 紅辣椒10公斤 食鹽2公斤 明礬、鮮大蒜、鮮姜、熟菜油少許
製作方法 精選皮光滑、肉厚、個大的新鮮紅椒,去柄(椒籽可去可不去,隨各人喜好)、清洗瀝干、用刀切成小片,按10公斤紅椒加食鹽2公斤腌制。如食椒片,可加少許明礬(使椒片起脆);如食磨椒,可加適量鮮大蒜、鮮姜一道入磨。然後盛入干凈容器,用玻璃片蓋嚴,經日光照曬3~4次,滴入少量熟菜油或麻油,存封半個月即可食用。
辣白菜
原料配方 白菜、紅辣椒末、大蒜、鮮姜、精鹽、蘋果、白梨、牛肉湯、雞湯適量
製作方法 將白菜摘去老幫、老葉洗凈,一切兩開,用適量的鹽水腌泡一至兩天,擠去水分。用大蒜、鮮姜、蘋果、白梨、紅辣椒末、牛肉湯、雞湯調成干汁糊,均勻地抹在泡好的白菜上,然後將白菜整齊地碼在缸中,再把缸埋在地下,周圍用稻草墊好,缸的1/5部分留在地面,用草墊子密封好,溫度保持在4℃左右,腌制15~20天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這種菜鮮辣爽口,有除煩、解渴利尿、暖胃寬中的作用,適用於食慾不振、腹部寒痛、關節疼痛、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北方酸白菜
製作方法 選菜棵飽滿,包心結實,菜葉白嫩的大白菜。將大白菜根切掉,剝去黃,老菜幫,用刀切成半。用清水洗凈後,放入沸水中進行熱燙。熱燙時,應先將菜的莖部放入沸水裡,然後再慢慢地將葉梢放入。約熱燙1分鍾,即菜幫呈乳白色撈出,放入涼水中冷卻。冷卻後將菜做輻射狀放在缸內,放滿缸後,在菜的上面壓上石頭。之後倒入清潔的冷水,灌水量以超過菜面10厘米為宜。經過20天的發酵,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色乳白,質清脆,味微酸。
注意事項 貯藏的環境溫度要保持在15℃以下,溫度過高,容易腐敗。缸內的水要始終保持漫過菜面10厘米左右。每隔10天換一次水,即從缸內舀出一部分菜水,然後倒入清水,補足為止。
醬油大頭菜
原料配方 咸大頭菜100公斤 一級醬油20公斤 乏油15公斤 花椒0.1公斤 苯甲酸鈉0.05公斤
製作方法 將咸大頭菜浸泡沏鹽10小時後,撈出瀝干,入缸。待煮沸的花椒水冷卻後,兌入醬油等調勻,倒入菜中浸漬4天,每天倒一次缸。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色棕紅,質嫩脆,味鮮香微咸。
腌芹菜
原料配方 芹菜100公斤 食鹽30公斤
製作方法 要根大色綠,梗長30厘米以上,實心的最佳。先用竹板打去葉子,然後切去根部,再切成適當長短的段。捆把1.5公斤左右,下鍋用開水(燒一個開,以芹菜不扎手為佳)。然後撈到冷水桶里,待完全冷卻之後,排列缸中,分層用益,次日倒缸,連續3次,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色青綠,質嫩而且有芹菜本身的脆鮮味。
醬小菜
原料配方 苤藍尖35公斤 蘿卜棍30公斤 芹菜10公斤 青椒絲10公斤 黃瓜片10公斤 豇豆角5公斤 二級醬油30公斤
製作方法 咸青椒樞除籽後,切成寬0.4厘米的絲。藍尖、蘿卜棍、豇豆角、黃瓜的切制及加工方法與醬八寶菜相同。
質量標准 色醬紅、味鮮略咸。
糖醋蒜
原料配方 鮮蒜頭100千克 食鹽10千克 紅糖18千克 糧食醋70千克 糖精25克
製作方法 1.將蒜莖切去,留有約6厘米假莖。
2.將蒜頭洗凈,瀝去水分。
3.將蒜頭放入缸中,放一層撒一層鹽,裝至半缸,再加水。每天早晚將蒜、鹽、鹽水倒入另一隻缸內,並用缸中鹽水澆灑缸內蒜頭,使之全部濕潤腌透。
4.將腌好的蒜頭撈出晾曬,每天翻曬一次。
5.把半乾的咸蒜頭裝入空缸中,只裝一半,留一半准備倒入糖溶液。
6.將醋煮沸,再把紅糖摻入,另用少許沸水溶解糖精,然後摻入糖醋液中。
7.將配好的溶液倒入蒜缸內進行泡製,缸內放一個十字形竹篾片,防止蒜頭體積膨脹,沖出缸口。
8.用皮紙將缸口糊上,上面再用豬血調石灰塗好,使缸口封閉嚴密。
產品特點 蒜皮呈褐色,蒜肉呈黃褐色,滋味酸甜,略帶咸辣味,蒜肉嫩脆,蒜皮可食。
香辣白菜
原料配方 大白菜5000克 精鹽50克 白糖500克 醋150克 香油100克 干辣椒100克 蔥白50克 姜50克
製作方法 1.將大白菜老幫、根去掉,洗凈,用刀切成兩半,再切成1.5厘米寬的條。
2.把切好的白菜條放入盆內,撒上鹽腌2~3小時,再將白菜中的水分擠掉,擺入盆內。
3.將干辣椒、蔥白、生薑分別切成細絲。
4.取砂鍋上火,倒入香油燒熱,投入辣椒絲,炸出辣香味,放入蔥、姜絲炒出香味,隨即倒入醋、糖,離火晾涼,把涼了的汁澆在白菜條上,腌4~5小時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色澤鮮艷,香辣脆甜,清爽適口
酸辣白菜心
原料配方 白菜心500克 精鹽25克 醋15毫升 醬油10毫升 白糖5克 泡紅辣椒絲、姜絲、花椒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白菜心用水洗凈,切成長絲,再用開水燙一下,加鹽拌勻,鹽腌2小時後,擠出水分,放入大碗內。
2.將醋、醬油、白糖、泡紅辣椒絲、姜絲和花椒在另一隻碗內拌勻後,倒入白菜心中,稍加攪拌,蓋好,30分鍾後即成。
產品特點 酸辣爽口,解熱去火,隨吃隨做,十分方便。
蒜茸白菜
原料配方 白菜葉2500克 食鹽150克 生薑25克 大蒜250克 白酒、白糖、熟芝麻各少許
製作方法 1.取用大白菜菜葉部分,清洗干凈,瀝干水分。然後切成塊,攤放在干凈的容器內,置通風處吹晾至菜葉發蔫。
2.將生薑冼凈,剁成碎末,大蒜去皮,砸成蒜泥。
3.把曬蔫的菜葉放入干凈的大盆內,加入鹽、薑末,用手搓揉至菜葉出水,再加入白糖、蒜泥、熟芝麻等攪拌均勻,裝入干凈的小壇內,壓實後再在表層均勻地撒少許白酒封口,24小時之後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鮮嫩味香,潔利爽口,有解腥去膩之功效
怪味白菜幫
原料配方 白菜幫5000克 食鹽750克 辣椒面50克 白醋50克 五香粉50克 大蒜60克
製作方法 1.將白菜幫洗凈,用刀切成長條,放入盆內撒鹽拌勻,腌一天取出,擠出水分。
2.將辣椒面、白醋、大蒜、五香粉倒在白菜條上一起拌和均勻,分層次裝入壇中,約1星期後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色澤潔白,脆嫩爽口,微帶辣味。
珊瑚白菜
原料配方 鮮嫩圓白菜1000克 冬筍100克 香菇100克 青紅椒50克 干辣椒25克 白糖400克 精鹽15克 醋精(白醋)25克 蔥、姜各25克 紅油(用香油、干辣椒炸成)少許
製作方法 1.將冬筍、香菇(水發、洗凈)、青紅椒、干辣椒均切成絲,放入開水鍋中焯透,冷水浸涼;蔥、姜切絲,連同以上配料投入油鍋,加糖、醋精、鹽煸炒幾下盛出。
2.將圓白菜老葉去掉,洗凈,一劈4瓣,用開水焯透撈出。在涼開水中浸泡,再撈出控干,放入鹽、糖、醋精,拌勻腌上即成。食時,圓白菜改刀,澆上紅油,將炒好晾涼的「五絲」放在圓白菜上面。
產品特點 色呈珊瑚粉紅,味酸、甜、辣,而又爽口。
醬芹菜
原料配方 鮮芹菜2000克 稀甜面醬500克 醬油500克 精鹽100克
製作方法 1.選用莖粗質嫩、品質優良的大稈芹菜。削去根須,摘去菜葉,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切成長約12~15厘米的段,放入盆內,倒入沸水略浸燙一下,然後控盡水,晾乾。
2.取凈壇一隻,放入面醬、醬油及食鹽攪勻(其中醬油須上火燒沸晾涼),再放入芹菜段,浸入醬湯內,約40~45天後即成。
產品特點 色澤橙黃透明,質地脆嫩無渣,味鮮美而回甜,清香宜人,為佐餐之佳品。
辣味茄絲
原料配方 茄子500克 精鹽5克 辣椒油15克 植物油25克 醬油25克 姜絲5克 白糖5克 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將茄子去蒂,用清水洗凈,先切成片,然後改刀切成絲。
2.鍋上火,倒入植物油燒到6~7成熟時放入姜絲略炸一下隨即倒入茄絲顛翻幾下加入精鹽、辣油、醬油、味精、白糖攪拌均勻,待湯汁微干時即可裝盤食用。
產品特點 軟爛適口,香辣味濃郁
酸番茄
原料配方 番茄50千克 紅辣椒粉375克 芹菜375克 蒜頭812克 丁香粉31克 香草310克 食鹽1.5千克 安息香酸鈉125克
製作方法
1.選擇色澤碧綠、肉質肥厚、中等大小的番茄洗凈,瀝去水分,在蒂根處扎眼數個。
2.將芹菜洗凈去根,切成小段,將蒜頭搗碎。然後將芹菜、蒜泥、辣椒粉、丁香粉、香草混合均勻,成為香辛料。
3.將食鹽與15千克水混合,然後加安息香酸鈉煮沸,晾涼。
4.將整理好的番茄放入壇中,放一層撒一層香辛料,裝完後將鹽水倒入,然後密封壇口,發酵期滿,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口味清脆酸辣,色澤碧綠。
醬黃瓜
原料配方 小黃瓜500克 精鹽100克 甜面醬350克
製作方法
1.將小黃瓜用清水洗凈,一層鹽一層小黃瓜放入瓷缸內,鹽腌15天(每天翻攪1次)。
2.鹽腌後的小黃瓜,用清水洗凈後浸泡1天,然後撈出,瀝凈水分,晾乾。
3.將晾乾的小黃瓜放入甜面醬中,醬腌8~10天即可(須經常翻攪)。
產品特點 鹹淡適中,脆爽怡人,吃時若佐以香油,則更加爽口
酸黃瓜
原料配方 鮮黃瓜(小黃瓜最好)12.5千克 鹽500克 蒜頭200克 干辣椒15克 芹菜250克 鮮茴香250克 青椒150克 辣根250克 香葉4片 胡椒粒5克 清水12.5升
製作方法
1.黃瓜洗凈。芹菜去掉葉洗凈。鮮茴香擇凈洗好。辣根洗凈切片。蒜頭洗凈橫切開。
2.將洗凈的黃瓜碼在小缸內,放一層黃瓜,放一層胡椒粒、香葉、蒜頭、辣根、茄香、芹菜、干辣椒。順序放3~4層。
3.用12.5升清水把500克鹽化開,倒入黃瓜缸內。上面放一個竹木製的篦子,壓上一塊石頭(要壓緊不可漂浮)。缸口加蓋。
4.放置在37℃左右環境下,使其發酵。當發到上面起泡沫時移至1~5℃冰箱內儲藏,冷透後即成酸黃瓜。
產品特點 脆酸清口,解膩助消化。可生食,也可配菜。
糖醋辣黃瓜
原料配方 黃瓜5000克 白糖500克 醋200克 干辣椒絲50克 精鹽200克 生薑絲50克 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黃瓜用清水洗凈,剖開去籽,切成1.7厘米長的條放在盆內,撒上鹽腌約0.5小時,取出擠去水分待用。
2.鍋上火加少許水燒開,加入干辣椒絲、生薑絲、糖、醋、味精開鍋後離火涼透,將黃瓜條和汁液一起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色鮮味美,酸甜脆辣
蒜冬瓜
原料配方 冬瓜一個(約500克) 精鹽250克 蒜瓣500克 醋750克 白礬、石灰少許
製作方法
1.將冬瓜洗凈,去掉皮、瓣,切成一指寬的條;蒜去掉皮搗成蒜泥。
2.將白礬和石灰放於清水中,溶化後取其澄清液,倒入鍋內燒開後,投入瓜條略焯,然後撈出控干水分。
3.將瓜條放一凈瓷器皿內,撒入精鹽、蒜泥拌勻,然後再將醋上鍋燒沸,晾涼後倒入瓜條中,浸泡數日後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此菜食之爽嫩、清香、酸辣可口。
腌姜豆角
原料配方 姜豆角2千克 尖辣椒500克 紅辣椒4個 姜50克 蒜100克 鹽100克 醬蝦50克
製作方法
1.把姜豆角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用鹽水腌2~3天。尖辣椒去蒂、去籽,用鹽水腌1~2天。
2.紅辣椒切成絲,姜、蒜切成片,醬蝦用水煮一下,調出適合自己口味的鹹淡。
3.把腌好的姜豆角取出,用清水洗兩遍放入壇中,把尖辣椒取出,也漂洗兩遍後,切成寬絲放入盛姜豆角的壇中。把薑片、蒜片、紅辣椒絲一起投入,然後把煮好的醬蝦湯倒進去,密封保存。
4.4~5天後取出食用。
『伍』 香腸的製作方法和配方要詳細的!
主料:五花肉1000g
輔料:蔥姜適量、鹽200g、糖適量、白酒適量、生抽200g、腸衣適量
1、五花肉切成粗條,放入薑片。
『陸』 東南亞有哪些特色美食
泰國香茅芝麻麵包蝦、印度風味漢堡扒、越南牛肉炒粉,馬來西亞咖喱蟹、西域古法烤羊腿,桑巴醬炒米粉等東南亞風情熱菜激發味蕾的極致誘惑;三文魚周打湯,印尼牛尾湯,海鮮冬陰功湯,奶油甘筍湯等西域特色湯品美味之餘養顏又養身;挪威鮮三文魚、北極蝦、三點花蟹、蜘蛛蟹、阿拉斯加雪蟹、紐西蘭青口貝、琵琶蝦等
1.越式香茅牛肉檬粉
香茅因其會散發檸檬的香氣,又稱為檸檬草,屬於天然的芳香類調料,是東南亞菜中常用的一種香料。此粉混有香茅特有的香氣、檸檬的清香酸甜,牛肉爽口而不膩。此外,廚師一改越南傳統用的寬粉選用細米粉,能使調料的香味最大限度的融入到細米粉中。
2.柚子鮮蝦沙律
此道菜融入了蝦的鮮、柚子的香、檸檬的酸,格外的開胃。柚子清香、酸甜、涼潤,營養豐富,葯用價值很高,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的作用。
3.香蘭葉炸雞
香蘭葉是東南亞常用的香料之一,能讓食物更具清新、香甜,此道泰式美食,先用魚露、蒜、蔥、姜、等調料腌制雞肉,而後用香蘭葉包住雞肉成三角形下油鍋炸,香蘭葉的香經油炸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被包裹的雞肉被香氣縈繞著,打開香蘭葉後,香氣撲鼻,雞肉香嫩可口。
美味甜點
南瓜毛士
將小南瓜內部掏空做瓮,內放芝士,蒸熟後的南瓜肉質糯軟潤滑、清香可口、甜而不膩,芝士奶香濃郁、口感醇厚細膩,兩者一起入口,味道絕妙。此外,此道甜點外觀猶如一彎明月,甚是喜人。
『柒』 丁香粉是什麼
丁香粉丁香主產於印尼、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廣東、廣西等,又名公丁香,其氣味強烈、芳香濃郁、味辛辣麻,為桃娘科植物,可用在各類調味料中,也可製成香精或人葯,是人們普遍嘉歡的一種調味料,在食品加工上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製品、炒貨和膨化食品等的調味。
『捌』 請問各種香辛料的特性和作用是什麼
請問各種香辛料的特性和作用
一.蔥
又名大蔥,蔥白,為百合科屬兩年生草本植物蔥的全枝,包括鱗,莖和葉,鱗和莖為長圓柱形,肉質鱗葉白色,葉圓柱形中空,含少量黏液.具有辛辣味,大蔥含蔥蒜辣素.
二.姜
也稱生薑,白姜,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肉質根狀莖,外觀扁平肥厚,呈不規則塊狀,表皮土黃,而內為黃色,有特殊芳香和辛辣味.姜有穿透性辛辣氣和溫和芳香.含有0.25%-3.0%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姜醇,水芹烯,寧烯,龍腦,芳樟醇,桉油精等,呈特殊的芳香味,辛辣成分為姜酮,姜烯酮,二氫姜酚等
三.大蒜
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宿根植物蒜的鱗莖,又稱葫蒜,從鱗莖的結構上分為多瓣蒜和獨頭蒜,又稱獨蒜,獨頭蒜的稱渭:從鱗莖的外皮色上又有紫皮和白皮的不同。紫皮蒜外皮呈紫紅色,瓣肥大而數少,辛辣味濃厚,大蒜有農列穿透性辛辣味和特殊氣味,分別由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引起。大蒜辣素不是蒜的成分,只有在切開或因擠壓使細胞壁破壞時,由蒜苷酶水解蒜氨酸產生。大蒜辣素是不穩定的廣譜抗菌劑。大蒜新素是大蒜強烈,特徵大蒜臭味的根源,有較強而穩定的抗細菌,黴菌的能力。大蒜是傳統的調料。大蒜所含硫醚類化合物經由熱炒在150~160的加熱中,能夠形成特殊的滋味和特有焦香香氣,配蔬菜的清香別有風味,為現代城市素食人群所喜愛。大蒜與肉類原料共同煮制時,蒜素可與蛋白質作用,分解部分蛋白質,使蛋白質更易於為人體肖化吸收;另外,蒜素還有利於提高對維生素B1的吸收,原因被認為是蒜素能與維生素B1結合,使其由水溶性變為脂容性,延長了在體內的停留時間。
四.辣椒
辣椒為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的果實,在熱帶為多年生灌木,俗稱番椒,大椒,辣子辣椒主要成分是類辣椒素,辣椒的辣味是無芳香的灼燒熱辣味感,有強烈的刺激性.而辣椒鮮艷的紅色,則主要源於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等胡蘿卜素,辣椒紅色素有特殊氣味.通常,類辣椒素,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等類胡蘿卜素等為油溶性,不溶於冷水,微溶於熱水,而在130度油脂中溶解性最好.辣椒含有部分紿維生素,胡蘿卜素,乳酸,檸檬酸,酒石酸等有機酸,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在熱油處理時對增強辣椒的芳香味和鮮紅色澤有貢獻.
五.八角茴香
為木蘭科八角屬常綠喬木植物八角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因果實呈八角而得名,別稱大茴香,大料.有強列的山楂花香氣,帶甜味.含4%-9%的人八角茴香油,主要成分有28種,其中約80%-90%為反式茴香醚,和a-蒎烯,茴香醛,黃樟醚,甲基胡椒酚等
六.肉桂
肉桂是樟科樟屬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干樹皮,別名安桂,玉桂,牡桂,樹桂,菌桂.肉桂有強烈的肉桂醛香氣,先有甜感,後為辛辣味,略苦.含有1%-2%的桂皮油,主要成分為桂醛(在85%左右),苯甲醛,水楊醛,丁香酚等.肉桂是五香粉的基本成分.
七.花椒
花椒為芸香料花椒屬落葉小喬木植物花椒或川椒乾燥果皮,也稱香椒,大花椒,椒月.花椒有特殊辛香氣味,芳香強烈,辛麻持久,味微甜.花椒與川椒的果皮均含揮發油,但成分有差別,花椒主要含檸檬烯(25.1%),8-桉葉素和月桂烯等.而川椒主要含愛樟腦(75%).
八.胡椒
胡椒科胡椒屬常綠小喬木植物胡椒的乾燥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球形果實,有白鬍椒,黑胡椒之分.胡椒有特異的香氣,強烈的辛辣味.胡椒含有的主要成分為胡椒鹼,胡椒林鹼等多種醯胺類化合物:又含主要為胡椒醛和二氫香芹醇等成分的揮發油(香精油),其主要成分為水芹烯及丁香烯.黑胡椒含有香精油量為1.2%-2.6%,而白鬍椒含0.8%,胡椒鹼的含量差不多,但白鬍椒的澱粉含量為黑胡椒的1.6倍,因此黑胡椒的香辣氣味更加濃烈.
九.小茴香
為傘形花科小茴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成孰乾燥果實,別名茴香,香絲菜.小茴香有溫和的氣香味辛,有樟腦般氣味,微甜略苦,有灸舌之感.果實含揮發油約3%-8%,其主要成分為60%-78%茴香醚,18%-20%小茴香酮,還有檸檬烯,蒎烯.二戊烯.茴香醛等,此外,還含有18%的脂肪油.
十.甘草
為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乾燥根狀莖及根,也稱甜草根,紅苷草,美草.甘草中含6%-14%甘草甜素(即甘草酸)及少量甘草苷,甘草次酸,草甜素等成分,一般作矯味劑.甜味劑.
十一.豆蔻
豆蔻為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種子,別名圓豆蔻,白豆蔻,波蔻。
有濃郁的芳香氣味,略帶辣的辛味。豆蔻種子,豆蔻殼及豆蔻花都含有主要成分為豆蔻素,右旋龍腦,右旋樟腦的揮發油,以種子中含量為最高。豆蔻是重要的香辛料,為咖喱粉的基本成分;也用於酒類,糖果,燒烤食品等;
十二.洋蔥
與大蔥同屬百合科蔥屬2年生草本植物,中國人稱其為蔥頭,肉蔥或圓蔥,日本人稱其為玉蔥。洋蔥以鯪片緊密肥厚,不抽芽變色者為佳。有刺激性辛辣味,有甜味。辛辣味主要成分是二丙基二硫化物和甲基丙基二硫化物,刺激眼睛的成分是環蒜氨酸。洋蔥是西式菜餚的重要調味品。
十三.砂仁
砂仁為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陽春砂或縮砂的成熟果實或種子。
砂仁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味辛涼微苦。陽春砂仁和縮砂仁都含揮發性香精油1.7%~3%,主要成分都是右旋樟腦,乙酸龍腦脂,芳樟醇等,但含量差異很大,造成氣味上的差別。
十四.丁香
為桃金娘科番櫻桃屬常綠喬木植物丁香的花和果實。
丁香香氣濃烈,有熱辣感。花蕾含揮發油(丁香油)14%~20%,油中含丁香粉,乙醇丁香粉和β-丁香烯等。磨碎後加入製品中,香氣極為顯著,能掩蓋其他香料香味,用量要適當,但對亞硝酸鹽有消色作用,所以只在少數不經腌制的灌腸中使用。也用於調味品,糖果,烘烤食品,酒類,冰淇淋,果凍,飲料。
十五.草果
為姜科豆蔻屬多年草生本植物草果的果實,別名草果仁。草果有特異香氣,味辛辣微苦。種子內含揮發油約0.4%,主要成分為碳烯醛,香葉醇,檸檬醛和蒎烯等,還有澱粉和油脂。紅豆蔻,草豆蔻,草果可用作醬鹵類的辛香調味品。草果特別適於牛羊肉去膻除腥,令味道更好。
十六.橘皮
為芸香料柑橘屬常綠小喬木植物橘的多種橘類的乾燥果皮,有柑橘的特徵香氣,味辛溫。果皮含揮發油1.5%~2%,主要成分為右旋-檸檬烯,β-月桂烯,松油烯,枸櫞醛,蒎烯等。
十七,白芷
為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根,油杭白芷,川白芷,興安白芷等種類。白芷含揮發油0.24%,主要成分有香豆精類化合物,白芷素,白芷醚,氧化前胡素,珊瑚素等。因其氣味芳香有除腥去膻的功能,多用於肉製品加工,是傳統醬鹵製品中的常用香料。山東菏澤地區熬羊湯習慣有濃烈的白芷味。
十八.薄荷
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的葉,莖和花序,學名亞洲薄荷。薄荷有芳香,涼氣中帶青氣,涼味。薄荷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脂等。
十九.高良姜
為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乾燥根狀莖,別名良姜,大良姜。高良姜有特殊香辣氣味,含0.5%~1.5%揮發油,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蒎烯,丁香油酚,高良姜酚,桂皮酸甲脂等。高良姜味辛,能健脾消食,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肉製品調料,北京特色肉製品的香料秘方中配用高良姜。調味時,與花椒,大料等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二十,桂花
為木犀屬長綠喬木或小喬木植物桂花的花,也稱岩桂,木犀,九里香。桂花有清新濃郁的香氣,香中帶甜,幽遠四溢,清雅超凡。品種不同的桂花浸膏的成分有差異,共同的成分包括2,4-甲基己烷,反式-芳樟醇氧化物,順式-芳樟醇氧化物等:金桂的特有成分反式-葉醇,順式-葉醇,1-乙基-2甲基苯,月桂烯等160餘種:銀桂的特有成分有乙醇,乙醇異戊醇,5-甲基庚烷等120多個。
作為我國特有的芳香植物,民間傳統上常將鮮花直接用於糕點,或浸制調配桂花酒,或熏制桂花茶,也可用於鹽或糖腌制用於日常的烹調。
二十一,山奈
為姜科山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山奈的乾燥根莖,別名沙姜,三籟。山奈有樟腦樣香氣,味辛辣。含揮發油3%~4%,揮發油中主要成分為龍腦桉油精,對-甲氧基桂皮酸和桂皮酸。多用於肉製品加工,特別是醬鹵類調香。
二十二,紫蘇
為唇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山奈的乾燥葉,也稱為赤榮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紫蘇有特異的清鮮草樣的香氣,莖葉含揮發油約0.1%-0.2%,主要成分為左旋紫蘇醛,左旋檸檬烯,紫蘇酮,蒎烯等.
二十三.檀香
為檀香科檀香屬半寄生性常綠小喬木植物檀香的乾燥心材,別名白檀,白檀木.檀香有強列持久的特異香氣,味微苦,含揮發油(白檀油)1.6%-6.0%,主要成分為檀香醇(90%以上),其它為紅沒葯烯,檀香萜酮,檀香烯,愈創木酚等,可用於肉製品,復合香味.
『玖』 麻辣燙內面可以用丁香粉嗎
摘要 可以。麻辣燙底料所需的香料:丁香,丁香的特點是香味濃郁,味甘甜,可大幅度提高肉類的香味。刺激味型的香料有胡椒、花椒、沙姜、辣椒,篳菝有特異香氣,味辛辣,能很好的增進肉的香味,且篳菝具有去腥、臭、膻的作用,同樣作用的還有桂皮、山萘、小茴香,草果等。
『拾』 丁香粉是什麼東西
丁香來粉又名公丁香,其氣源味強烈、芳香濃郁、味辛辣麻,為桃娘科植物,可用在各類調味料中,也可製成香精或入葯,是人們普遍喜歡的一種調味料,在食品加工上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製品、炒貨和膨化食品等的調味。
用途及特點:
1. 丁香粉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製作配製調味品。
2. 胃寒呃逆,脈遲者,可與柿蒂、人參、生薑配伍。
3. 久患心腹冷痛者,可與肉桂、乾薑等相伍。
4. 腎陽虛衰,陽痿遺精,陰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與肉桂、附子、鹿角膠等相配。
5. 少腹寒疝腹痛者可與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烹調用途:作調味料,可矯味增香。常用於製作鹵菜,亦用於制糕點和飲料。亦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