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廈門百合田

廈門百合田

發布時間: 2022-02-17 22:20:38

百合干吃法大全

干百合怎麼吃呢?

1.百合花茶:干百合、蜂蜜,將干百合以沸水沖泡10分鍾然後加蜂蜜飲用即可。百合花茶排毒、美容養顏,如果加綠茶、金銀花、菊花進行飲用,還有利咽消腫、清肝明目的效果。

2.百合粥:百合50g、粳米60g,用水先將粳米下進鍋內,等米爛成粥的時候加百合在煮一會,煮15分鍾左右就差不多了,根據個人的口味在適量加冰糖即成。百合粥具有潤燥止咳、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效果,還可以用來治療熱病失眠多夢、勞嗽久咳、燥熱咳嗽等疾病,但是要注意百合粥不能多服久服,要適情況而服用。

干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1.潤肺止咳:百合中含有黏液質,在曬幹了以後還是會留有一定的營養成分,這種成分有潤燥清熱的作用,在中醫中還有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的效果。

2.寧心安神:百合性微寒入心經,能夠有效的清心除煩,寧心安神,對一些情況還有緩解的作用,比如:喜悲傷欲哭、心情抑鬱、失眠多夢、余熱未消、神思恍惚等等。

3.美容養顏:百合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因此經常的食用有一定的美容養顏效果,女性們可以採取食用百合來擁有美麗哦,但是具體的食用量一定要掌握好。

以上是為大家介紹的「干百合怎麼吃呢、干百合的功效與作用」,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百合的功效多多,其中百合含有的多種生物鹼有防癌抗癌的效果,這個效果對老年人比較適合,此外,百合的其他功效都要對症食用,有些人群不適合食用,一定要提前了解好了。

Ⅱ 請問這是什麼花呀

建蘭

編輯


建蘭俗稱雄蘭、駿河蘭、劍蕙等,建蘭葉片寬厚,直立如劍。花瓣較寬,形似竹葉般;花多葶長,香濃。 建蘭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國地生根蘭花。植物學界以其主產地福建而為名。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差,越冬溫度不低於3℃,怕強光直射,不耐水澇和乾旱,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葉上。

中文學名

建蘭

拉丁學名

Cymbidium ensifolium

別稱

雄蘭、駿河蘭、劍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天門冬目

蘭科

亞科

樹蘭亞科

蕙蘭族

蘭屬

建蘭

分布區域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

目錄

1形態描述

2生長習性

3物種分布

4品種分類

▪正格花

▪異型花

5主要價值

▪葯用

▪盆景

6栽培技術

7養護管理

▪施肥時間

▪病害防治

8植物文化

▪歷史文化

▪歷史故事


1形態描述編輯

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4 (~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1.5(~2.5)厘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2~4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35厘米或更長,但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可達1.5~2厘米外,其餘的長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3,至多不超過1/2;花梗和子房長2~2.5(~3)厘米;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3~2.8厘米,寬5~8毫米;側萼片常向下斜展;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1]

植物形態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建蘭全株(10張)



建蘭花果(6張)


2生長習性編輯

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1~1800米。[1]


3物種分布編輯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


建蘭

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貴州和雲南等地。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1]


4品種分類編輯

正格花


建蘭

荷瓣

君荷,金荷,金皺虹荷,瀏陽荷

梅瓣

一品梅,紅一品,光登梅,綠梅

水仙瓣

梅仙:夏皇梅

水仙:四季汪字

荷仙:瀘州荷仙,荷王

異型花


建蘭

奇花

爪花:玉雪天香

三捧:七仙女,向日葵

蝶花

外蝶:天公蝶,舉國歡慶

內蝶(彩捧):寶島仙女,大寶島

內蝶(三星蝶):峨眉三星,聖火

奇蝶花

菊瓣:綠雲仙女

牡丹型:富山奇蝶,玉山奇蝶,嶺南奇蝶

玉樹型:翠玉牡丹,寶島金龍


5主要價值編輯

葯用

建蘭根

【異名】:土續斷(《續古今考》),蘭根(《五雜俎)),蘭花根(《分類草葯性》)。


建蘭

【來源】:為蘭科植物建蘭的根,植物形態詳"建蘭花"條。

【採集】:隨時可采,鮮用。

【性味】:辛,平。①《醫林纂要》:"苦甘,溫。"②《植物名實圖考》:"有毒。"③《分類草葯性》:"溫,平,無毒。"④《四川中葯志》:"性平,味辛,無毒。"

【功用主治】: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咳嗽吐血,腸風,血崩,淋病,白濁,白帶,跌打損傷,癰腫。

①《醫林纂要》:"治腸風,塗癰腫。"

②《綱目拾遺》:"治跌打,和血;痰嗽後吐血。"

③《分類草葯性》:"治月經不調;紅崩,白帶。兼能順氣。"

④《天寶本草》:"消腫脹,治淋症。"

⑤《四川中葯志》:"除風邪,理氣。治白濁、白帶及婦女干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5兩;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選方】

①治肺勞咳嗽溢血:建蘭鮮根搗絞汁,調冰糖燉服。每次五至八錢。(《泉州本草》)

②治尿血或小便澀痛:建蘭鮮根一兩半,蔥白三、五個。清水煎湯調烏糖服。(《泉州本草》)

③治婦女白帶:蕙蘭根、天冬、百合、百節藕.燉雞或肉服。

④治婦女干病:蕙蘭根、百節藕、石竹根、黃精。燉肉服。

⑤治婦女干病,手足心發燒:蕙蘭根、大茅香各一兩。煎水去渣,加甜酒燉豬心肺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葯志》)

建蘭葉

理氣,寬中,明目。 治久咳,胸悶,腹瀉,青盲內障。


建蘭(8張)

①《綱目拾遺》:素心建蘭花除宿氣,解郁。

蜜漬青蘭花點茶飲,調和氣血,寬中醒酒。

黃花者名蜜蘭,可以止瀉。

色黑者名墨蘭,治青盲最效。

②《分類草葯性》:明目。

③《泉州本草》:治久嗽。

④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葯選編》:清肺除熱,消痰止咳。治久嗽:建蘭花十四朵,水燉服。[2]

盆景

建蘭植株雄健,根粗且長。適宜用五筒以上的蘭盆栽植,每盆苗數稍多,置於林間、庭園或廳堂,花繁葉茂,氣魄很大,也可用較大的高腰簽筒盆栽植數苗,長時蒼綠峭拔,很有神采。花開盛夏,涼風吹送蘭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蘭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在我國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陽台、客廳、花架和小庭院台階陳設佳品,顯得清新高稚。


6栽培技術編輯

1、盆具的選擇: 以質地粗糙、無上軸、邊底多孔、有盆腳的蘭盆栽蘭較好。


建蘭的養殖方法[3]

2、植料的調配: 植料應選擇質地疏鬆團粒結構好;香菇 泥土30%,火燒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20%。

3、蘭株的種植

苗木處理

建蘭養殖方法主要順應種性要求,使生物與環境協調和諧。只有了解和掌握了這一點,才能把蘭養好。
①上芽早、生長快,應早分勤肥.在幾種常見蘭花中數建蘭生長早而快,若無凍害或在室內越冬情況下,2~3月份起即見新芽出土,至5月中早生新株就長高到15厘米以上,即半株長成了,而此時春蘭、墨蘭,蕙蘭等正是新芽出土的高峰期,可見建蘭要比其他蘭種生長快平代。所以建蘭早生當年的新株有可能開花或再長第二代新株。據此,建蘭的分株換盆應在晚秋的10月下旬至11月份進行,伏盆後越冬,這樣開春後即進入生長期;2~3月上芽開始即著手施肥,薄肥施多次,以滿足其早生快長和多次開花之營養消耗的需要。
②長勢健、分櫱強,可平價出售。建蘭長勢強健,只要環境。適宜,肥水充沛,一般都是3~4枚葉的壯株,並具碩大的假鱗莖。所以,上年的新株一般都能抽發2~3個新株、還相繼開l~2葶花,雖多時一母株能發5~6苗草;為其他蘭種所罕見。分櫱力強、繁殖系數大,本來是促發展的好事,可因發展快,普及不夠,往往帶來蘭花滯銷、積壓、跌價的情況,甚至出現毀蘭的副作用。對此,筆者以為除宣傳促銷外,應平價出售,以利於蘭業的昌盛。
③適見陽,略偏干,求多花。建蘭開花有自己的獨特性,即在長日照條件下盈蕾並開花。花芽分化宜「陽而干」,花芽出土後無休眠期,約半個月至20天即開花,花芽期和花期都相對較短,所以在栽培上應給予適當多一點光照,盆土也應略干一些,不能同春蘭、墨蘭一樣蒔養,否則,只長新草而開花無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7~9月高溫炎熱時期,既不可任陽光灼傷葉子,又不可遮陽過嚴和澆水過多。
④冬保暖,夏遮涼,保安全。怕凍是建蘭的習性之一,這一點僅次於墨蘭,遠不如春蕙。若在露地蒔養無保暖設施,其受凍的概率較大。一般通-2℃即要受凍。所以養建蘭冬季應在室內或在大棚中保暖越冬,氣溫不能低於0℃。夏日太烈時應稍加遮陽,避免直射光(尤其是中午),即使僅1/3至半幅葉子灼傷了,也會影響其生長和開花。除此兩項外其他管理措施如土、肥、水、葯等粗放一些亦無妨。保安全至關生死存亡,故不能不提。[4]


7養護管理編輯

1、控光降溫: 建蘭生長適於在年平均氣溫15~23℃之間,夏天氣溫炎熱,用7


建蘭[3]

0~80%的塑料遮光網來降溫。

2、高溫促降: 因光照過強而引起的高溫,應採取增加遮蔭的層次和密度促使降溫;夏秋季節有光照強,空氣悶熱,氣溫高,應開啟門窗,讓蘭場空氣徹底對流,促使降溫。向通道、蘭架下淋灑清水,向室內空間噴水霧,也可促使降溫溫。

3、保濕通風: 蘭場保濕與通風要調控到一個最合理的狀態,以利蘭花生長。保持空氣濕度要採用先進的全自動加濕機亦可向空間、通道、蘭架下噴淋水霧。

保持基質濕度要根據光照、濕度、通風等條件來調控。有土栽培的以2~4天澆1次水,堅持「寧干勿濕」,澆水的時限要因地制宜。野生蘭花原生於山野幽谷,產地四面敞開,但又有林草遮蔭,時有和風吹拂,長期能生長於空氣清新的環境,因此,蘭場也需創造這些蘭花生長條件,蘭場較閉塞的要增開門窗,促使空氣對流。

4、保溫防凍: 建蘭只能在有遮擋風霜的防護條件下耐受短暫性的、間歇性的-2~-5℃的低溫 ,因此,應在冬季溫室保溫,有條件的還可採取加溫設備。

5、施肥: 採取「因蘭制宜,看苗定肥、寧淡勿濃、適時薄施」。即根據蘭種、苗勢、生理特點,掌握時機。乾肥採用:牛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鉀6.41%),餅肥(氮7%、磷1.32%、鉀2.12%)及火燒土混合肥配製與復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內不少於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機質肥過濾沖淡液,尿素、磷酸二氫鉀或專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噴時前後二天用清水噴灑葉面一次,沖洗塵土、葯液殘渣。[5]

施肥時間

①催芽肥(春末夏初):乾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鉀肥為主,促進地上部莖葉抽發,地下部根系擴展。②發育肥(夏末初秋):新芽葉片伸長出葉,促使新芽健壯,以氮為主,勤施薄施,新芽開葉後以鉀為主促使壯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鉀噴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葉片不再生長時即轉入花芽分化期,以磷為主,乾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間蘭花將轉入休眠期,下乾肥一次,液肥二次,葉面噴施每10天一次,以保證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來春萌芽率。[2]

病害防治

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根腐病:又叫線蟲病。線蟲寄生於蘭花根部,引起根系腐爛,地上葉片生長不良, 葉色退綠、發黃,甚至造成植株萎焉。線蟲危害造成大量傷口,還引起其他土傳病菌的侵染,導致植株發病,加速植株枯死。栽培基質應消毒,可用100度蒸汽滅菌消毒,殺死蟲卵。危害重的要立即換盆,將病株泡入葯液中20~30分鍾,撈出晾乾,用新基質從新栽種。[6]


8植物文化編輯

歷史文化

據日本的田邊賀堂史生著的《蘭花栽培四枝節》載:「建蘭由中國秦始皇特使徐福攜來」。它間接地證明了,建蘭的栽培史,應始於秦始皇統治(公元前221年)前,迄今已有2200餘年了。

」秋蘭蔭玉池,池水清且芬。」這是晉代詩人傅雲先生贊美建蘭花香的詩句。

據譽滿海內外的中國蘭花學者和活動家何清正先生的考證,建蘭為線藝之鼻祖。各色線藝、水晶藝、圖畫斑藝均十分豐富,花藝的續變力也十分強盛。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朵開三重花,每重有3~4朵奇彩蝶的「三重彩蝶」,便是典型的代表。

歷史故事

大宋提刑官與建蘭外傳

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縣3年,縣衙所在地為2013年的福建省長汀縣,當時的閩西首府,范圍為2013年的福建省龍岩市管轄區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產蘭花,百姓愛種蘭花,素有用蘭花為孕婦催生助產、搬遷新居饋贈蘭花、婚嫁以蘭陪嫁、種蘭避邪以求子孫滿堂等民情風俗。宋慈在任知縣時是不是與眾文人一樣愛蘭,對蘭花的賞愛是否入鄉隨俗尚無文字記載,但史記他是首開汀江水路運輸的知縣。汀江水路的開辟為建蘭主產區打開了一條通向海內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對建蘭的外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汀江是福建省境內的第四大河,它發源於長汀縣,幹流全長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縱貫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永定三縣,流至廣東省的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為韓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屬丁,故汀江古稱丁水,後來人們把「丁」與「水」合為「 汀」字,取名「汀江」。毛澤東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 的著名詩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氣魄。

宋紹定年間,宋慈從江西信豐主簿調任長汀知縣,發現百姓食鹽從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運而來。古代的長汀地處山區,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鹽「愈年而至」,食鹽官賣,鹽官貪賄,哄抬鹽價,窮苦百姓買不起鹽,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細察民間疾苦,水路運輸可直抵汀州城,決定開辟汀江,從廣東潮州船運食鹽。閩西大山是蘭花生長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峽谷之中,古時汀江灘多水急,有棉花灘、回灘、大姑灘、折灘、龍灘等,且到處暗礁密布,航道艱險,江水漲落無常,宋慈經過沿途觀測探險,開鑿疏浚航線,鼓勵農民造船,操習撐船技巧,同時改革鹽政,懲治貪賄鹽官。

汀江水路交通的開辟,縮短了運鹽路線,減少了運費,降低了鹽價,免除了挨家挨戶抽調勞役肩運食鹽之苦。同時,使潮州至汀州、贛州運輸通暢,促進了汀、潮、贛包括蘭花在內的物資交流,鹽商米商往來其間,「鹽上米下」的一派繁榮景象,汀江上百舸爭流,曾有 「上三千下八百」之說。宋慈開汀江水路的功績為閩西百姓世代相傳,如今汀江兩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馬祖廟,見證了當年水路交通的繁榮歷史。

據連城縣、永定縣和上杭縣的老人介紹,過去他們那裡還出現了 「蘭商」,專門靠賣蘭發大財,通過賣蘭暴富,建土樓,買河段養魚養鴨過休閑日子。

宋代建蘭並不出名,甚至連福建本地的蘭家和文人雅士都說不準蘭花的正名。「建蘭」是我國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蘭花中的一類,而且是唯一以產地命名的一大類蘭花。據考證,「福建」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是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專管軍事,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為「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福建的名稱出現歷史不算遲。

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福建漳州的趙時庚著述的《金漳蘭譜》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蘭花譜。全書共三卷,分「敘蘭容質」、「品蘭高下」、「天下養愛」、「堅性封植」和「灌溉得宜 」五部分。對紫蘭和白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與栽培管理作了簡明論述,並論及蘭花的品位。《金漳蘭譜》中「紫蘭」指的是墨蘭, 「白蘭」指的就是我們2013年說的素心建蘭。趙時庚生活的地方為漳州府,與汀州府毗鄰,趙時庚尚且沒有給建蘭確切的名字。另外,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 年)修纂的《臨汀志》土產門花之屬中記述的33中花果中,有「素馨」指的也是素心蘭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內外的愛蘭人還沒有把福建所產的蘭花叫「建蘭」。這些充分說明宋時建蘭還不夠知名。

閩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國東南沿海腹地的林區,也是距台灣海峽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近、自然氣候優勢最強的中國蘭產區之一。南宋之後閩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獨厚的蘭花生長環境與古代交通占優勢的水上運輸,使閩西的「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 「永福素」等蜚聲海內外。

隨著汀江水上運輸業的興盛,蘭花高雅之物從汀州人文古城,逐漸通過文人儒商傳到海內外。1995年,筆者從汀江的源頭龍門出發,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廣東大埔、潮州、汕頭考察建蘭的流播路徑,發現沿線深宅大院養的建蘭都是從閩西境內傳種的。一些載入世界各地眾多蘭花專著名品譜中品種,由於當時人們對植物分類不太了解,而被習慣以原產地稱呼,比如「龍岩素」、「長汀素」、 「上杭素」、「永福素」,而且是說得更准確的原產地。而對於福建境外的人稱福建外傳的蘭花,籠統地就叫「建蘭」。由此可見,建蘭及建蘭中的傳統名品「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永福素"都是外來名,因為外傳而得名的。所以,建蘭的外傳與汀江水上運輸的興起、發展、繁榮密不可分,與大宋提刑官開辟汀江水路運輸息息相關。

Ⅲ 廈門集美哪個地方有比較好的小吃

味友食府」,在同集路上,以鴨肉面線、軟殼蝦、芋頭出名。生意奇好,11點半後就基本沒位了.

集美中心花園大門口巴蜀隔壁那家"秦淮人家"粉不錯,田雞很不錯,招牌菜大盤雞味道不錯,可以考慮考慮.

再說下集美其他地方的,我最喜歡的是龍舟池的雪克燒仙草,5塊一杯,超贊!還有航海後門的鐵板燒,好吃.財院旁邊有家特色小吃的冬粉鴨好吃.
最後隆重推出的是一家不起眼的小炒,就在易購商場的對面,某家沒有名字的,但是是玻璃推拉門,還內設空調的小店,店裡炒菜的就是一位中年的阿姨。店不大,但是天天爆滿,阿姨的菜不單好吃,而且分量很足。某次我去點了一道苦瓜炒肉片,滿盤子肉片比苦瓜還多。價格還十分公道。這是特別特別推薦的。

在水產學院對面有家湯包,味道也是很好,推薦。

然後是集源路,集源路有幾家也是聚餐常去的,如一品鮮和北疆。
一品鮮也是一家川菜館,價格也是相對較貴,但是味道還不錯,個人認為那裡的水煮活魚是所見識過的集美最好的,還有東坡豆腐也很不錯。

北疆是東北菜,在吃遍了集美眾多川菜後,東北菜換換口味也是不錯,那裡的玉米烙尤其味道好,入口都是玉米的清甜,這道菜是上桌之後在十分鍾之內就會被眾人一搶而空的。還推薦粉條雞肉,還有某道羊肉(不記得名字了),就是把生的調味好的羊肉和一個加熱著的鐵盤一起端上,然後自己把羊肉放入鐵盤加熱,待熟後即可。

還有一家很不起眼,但是很有特色不可錯過的就是小粥軒,在沿著集源路走一段,過了中國銀行後有條向左走的小路,沿著那條小路走即可看到一家由自家別墅改的小店,晴天會在門外的草坪上放很多陽傘和桌椅很是愜意,可以在那裡點一些喝的東西。房子裡面是一間間由房間改成的,很有家的感覺。
那裡經營粥品為主,粥的種類很多,但以鹹粥為主,並且會不時推出新的粥品。那裡的百合雞絲粥口味清淡,但是又有百合的清甜和雞肉的鮮美。還有很有閩南特色的魚粥。
強烈推薦。

然後是航海附近。
覺得住在航海算是蠻不錯的,離集美區中心比較近,而且學院旁邊有很多又很有特色的小吃店,這里推薦一下黃師傅和麥薯香。
這里的黃師傅開了蠻久,口碑不錯,只吃過那裡的套餐。這里的黃師傅好象是西苑三樓那家的總店。
麥薯香有經營西餐和中餐,但是覺得那裡的套餐很是不錯,推薦水煮牛肉套餐。環境不錯,價格也算公道。

從財院往龍舟池去,一顆大榕樹下的灌口鹵味樓上也有小吃,據說那裡的冬粉鴨不錯,還有鹵鴨套餐也是很受歡迎的。

龍舟池邊小吃店不少,冬天龍舟池邊晚上會搭起許多帳篷經營火鍋,感覺還是蠻愜意的。
集美去真實惠的那條街上,忘了名字了,就在銀行旁,有一家小吃,沙茶麵不錯,不過挺辣的,還沒豆腐,在水院食堂也有沙茶麵,味道一般
那家灌口鹵味我對它的印象不好,因為服務態度,你買多的話會很殷勤,如果買的少,她就愛理不理的,很討厭。
從學生街進去一直往裡走,快到岑東路那裡,也就是中國銀行那條街上,有一家龍岩小吃,裡面的牛肉麵很好吃哦,我去了好幾次,而且料也足,不過真想吃牛肉麵的話,還是去杏林吧,是有點遠,呵呵
我沒叫過餐,因為我待在外面的時間比在宿舍里多得多,呵呵
然後是餅,山東大餅師院門口有一家,不過,我不喜歡那個芝麻醬,所以每次吃我都叫她把芝麻醬弄少一點,很咸,非常咸,那個餅的味道還是很好的,呵呵,雞蛋餅,非常想念啊,夏天都不賣了,不知道冬天會不會回來,聽說集美最好吃的雞蛋餅是易購門口那一攤,也就是我經常光顧的那一攤,非常好吃.

Ⅳ 在廈門過生日請客哪裡比較好

到金象灣的泰國餐廳吧。

像麥當勞或者批薩等平時都可以吃,而且平時可能吃的次數也比較多,若生日再去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金象灣的泰國餐廳的菜味道很好哦,首推咖喱蟹、咖喱牛肉、榴槤拋餅……

Ⅳ 廈門有哪些好吃的

(一)、中山路周圍老市區

1、廈台特產,包羅廈門台灣特產:人和路33號;2、傳統九市鹵面:局口街71號;3、浮嶼鴨肉粥:廈禾路174號;

4、烏糖沙茶麵:民族路27號;5、廣州美食店:思明南路127號(叉燒飯);

6、雅子海景休閑餐廳:鷺江道國際銀行大廈4樓(日式咖喱);7、鷺江賓館:晚茶;

8、小眼鏡排檔:幸福路122號之三(醬油水);海鮮, 大家推薦的小眼鏡海鮮不錯, 湖濱中路7號, 不在湖濱路面上, 在稍微進去的一個很短的馬路, 在一家經濟型酒店的一, 二樓, 黃色的, 要留意. 價格合適, 而且分大份小份, 味道不錯.

蟶子, 海瓜子什麼的都是: 10元/小份, 大花蛤 20, 蒸花蟹 25/只, 豆豉蒸鰻魚 40/只, 炒米線 5元, 素菜 5元, 湯5-10元.

9、新廈蝦面:人和路51號;10、春卷攤:局口街中山路口;

11、月華沙茶麵:鎮邦路78號(沙茶麵,肉粽);12、西門土筍凍:斗西路33號;

13、謝記牛肉飯庄:公園南路38號(牛肉蛋炒飯);14、思西沙茶烤肉:局口街132號(沙茶烤肉,海蠣炸)

15、名人居東北菜館:忠孝里8號(拌肘花、溜肥腸);16、小李鮮包坊:虎園路11號(精肉包,紅糖饅頭);

17、野戰排:公園西路43號別墅(海豹煎蟹,澎澎土豆);18、王老吉涼茶鋪:中山路206號(各式四季涼茶)

19、廣西信都雞餐館:鷺江道海濱美食城外圍1號(信都雞,田螺雞);

(二)、湖濱東西南北

20、寶貴風味店:石亭路165號之一(燉罐);21、四里沙茶麵:湖濱四里菜市場;22、福聯大酒店:自助茶;

23、湖濱南路老知青:纖絲驢肉;24、白鷺洲大酒店:美極雞骨蓋;25、白鷺洲歡樂園:雅片魚頭;

26、亞珠餐廳:斗西路祥和廣場(白灼章魚,小鮑撈飯);27、福滿樓:廈禾路銀行中心(多寶魚,鯊魚骨湯);

28、北方人獨一處:湖濱南路(烤羊小腿);29、振興大排擋:湖濱四里菜市場(翻豆乾,翻魚蝦);

30、巴西烤肉:湖濱北路中信惠揚大廈;31、鑫客家府第:官任路38號(汀洲米粉,黃骨魚燉豆腐);

32、胡一刀小吃:後埭溪路102號(西安涼皮);33、榮記魚粥:廈禾路871號之九(深海魚粥);

34、譚魚頭:湖濱北路28號(番茄火鍋);35、湖濱餐廳:湖濱北路大華文雅公寓3樓(海南雞飯,新加坡肉骨茶)36、上海龍記湯包:湖濱北路20號(鮮美湯包味);

(三)、禾祥東西路

37、糊塗火鍋:白鷺洲路267號之十(青椒雞);38、漢宮薑母鴨:角濱路雙福花園18號;

39、山裡人家閩北菜館:禾祥東路龍翔花園19號(官餅,草根湯);40、新奔馬飲食店:禾祥東路13號(醬排套餐)41、二娃川菜:禾祥東路奔馬新村(水煮活魚);42、老客家食府:禾祥東路12號之30店面(狗肉煲,河田雞);43、金永福:禾祥西路美仁新村商場1號(醬海螺肉,蟹虎串燒);

44、問泉美食園:豆仔尾路338號(涼拌海蟄頭,椒鹽茶樹菇);

45、阿發醬油水:美仁新村48號(海鮮醬油水,炸海蠣);

(四)、蓮花一帶

46、隴上人家:蓮花北路44-45號(羊羔肉、丁丁炒麵,特色涼拌菜,正宗蘭州風味);

47、莎諾西餐廳:嘉蓮路172號(西式甜點,以提拉米蘇特別出色);

48、鑫西域食府:廈融賓館旁,涵光路8號(新疆風味,大盤雞、爆炒羊肉、手抓肉);

49、上海·上海:嘉禾路寶龍中心A-8號(毛蟹年糕、蟹粉豆腐、大閘蟹等;特別推薦松鼠桂魚、油炸冰淇淋);

50、天驕內蒙食府:嘉禾路104號,香江商場一樓右側大廳(草原風味,烤羊腿、烤羊棒骨、椒鹽羊排)

51、不二齋:蓮花北路53號(豆腐腦、京式炸醬面、芝麻燒餅、醬牛肉)

52、大森林飯店:蓮花北路54號(醬大骨頭最受寵)

53、冷麵館:蓮花北路34號(特色菜:冷麵、醬骨頭)

54、花中勝餐廳:蓮花二村蓮花醫院對面麥當勞旁(由王小二傳人帶來的特色菜,有小二豆腐、小二魚片、石頭鍋);55、哈瓦那:菱香里88號(西班牙餐廳與復合式拉丁吧);56.漳江蟹王:香蓮里18號5樓;

57.驢肉香:香蓮里26號(蔥燒驢排、當歸鍋仔湯、百合燴蘆薈、醬驢肉);

(五)、湖裡

58、湖裡金寶鴨肉店:竹坑路34號(特色菜:冬粉鴨,鹽水鴨);

59、莆田阿雄鹵面:湖裡工行東門斜對面,竹坑路口(特色:興化燴腸、鹵面、熗肉,晚上才開店);

60、岳陽樓湘菜:海天路36號(特色:魚雜火鍋,長沙干鍋雞);61、南翔小籠:SM廣場一樓(上海風味,廈門惟一);62、津魚頭火鍋:南山路466號(魚頭火鍋);

(六)、蓮岳、松柏一帶

63、亞亮餐廳:嶼後南里386號105室(特色:冬粉鴨、正宗石碼五香);

64、阿健牛肉庵:嶼後路354號(泉州正宗風味);

65、新疆寶文飯庄:松柏中心C座04號(主營新疆菜,菊花羊腿、風味羊腰、涮羊肉等);

66、焦記西安風味小吃店:嶼後南里150號(羊肉泡饃、擀麵皮、油酥餅等多樣西安小吃);

67、芭緹雅泰餐廳:蓮岳路37號(泰國餐廳,有濃郁的異國風情);

68、天香閣:松柏小區嶼後路236—238號(新派川菜、閩菜;特色菜有梅菜扣肉、南乳空心菜、砂鍋魚頭);

69、龍洲飯店:長青路90—91號(特色菜:筍干燜肉、姜雞、冬筍芥菜);

70、玉麟閣:湖濱南路619號(杭州菜,特色菜有叫化雞、老鴨煲)

(七)、廈大、白城一帶

71、洋洋小吃:廈大建行斜坡邊(閩南家常菜,紅燒豆腐做得最好吃);

72、陶然居:演武路普大廣場二樓,廈門大學西校門對面(特色菜有辣子田螺,晾桿白肉、辣子串串兔,豆沙脆鍋餅)73、三千里韓國料理:海濱街76號(拌飯、紅燒雞塊、冷麵口味極佳);

74、黑糖咖啡(著名):南華路27號(海鮮飯、義大利面,還有多種口味的手工蛋糕);

(八)、鼓浪嶼

75、黃金香:龍頭路95號(肉鬆、肉脯);76.葉氏麻糍:新華書店三叉路口;

77、龍頭魚丸湯:龍頭路各餐廳的魚丸湯都很

Ⅵ 福州結婚習俗

福州結婚習俗有「換帖」、「合八字」。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專日子,帶男方去「過屬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可約在酒店內訂婚,後大家吃頓便飯)。女方回禮,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

(6)廈門百合田擴展閱讀: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

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Ⅶ 廈門主要最好吃的特色小吃是哪種

廈門小吃 黃則和的花生湯、扁食、拌面 、土筍凍、燒肉棕、蚝仔煎、韭菜盒、貢魷魚、芋包、沙茶麵、魚丸湯 、蝦面 、麻茲、 炸五香、薑母鴨 廈門好吃的 按地區分類: 一、中山路周圍的老市區 1、中山路的燒肉棕,靠近文化宮的。沙茶麵也不錯 2、九市的鹵面 3、大同鴨肉粥 4、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5、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6、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7、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8、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9、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10、鷺江賓館的晚茶 11、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沒料了 12、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13、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腳面 14、靠近鹽業公司醬油廠的廈港沙茶麵 14、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 15、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 16、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 17、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阿婆親自配料。 18、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罐、番鴨罐都加了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19、西門的土筍凍 二、湖濱東西南北 1、濱北的「寶貴」八寶飯(燉罐特別好)(濱北轉盤附近,加油站的正對面) 2、四里的沙茶麵 3、福聯的自助茶 4、市府大道邊巷子里的阿發醬油水-新鮮好吃又便宜只是在路邊環境不是很好 5、湖濱舊貨市場對面的好再來川菜館 6、湖明路瀟湘湘菜館 7、湖濱南老知青的纖絲驢肉 8、白鷺洲大酒店的雞軟骨、還有種海苔加著怎麼去做的對蝦 9、歡樂園的鴉片魚頭還有那小菜里的雞爪 10、亞珠餐廳的白灼章魚和芡實煲,亞珠的-小鮑撈飯 11、福滿樓的多寶魚、鯊魚骨湯、黃金炒飯… 12、濱南路北方人獨一處的烤養小腿,味道很正哦 13、柄豆乾:在湖濱四里菜市場的南段除了柄豆乾之外還可以柄魚、蝦等等 14、廈門六中的牛肉羹,現已經遷到阿朱餐廳隔壁 15、濱北挨近市政府處的巴西烤肉(近二十種肉) 16、濱北中行後頭的客家菜(怎麼也記不得店名) 17、振業大廈對面的西安小吃:涼皮很好 18、百味鮮的-水煮桂花魚 三、禾祥東西路 1、糊塗火鍋的青椒雞(繁榮廣場) 2、好好啃大骨頭是在湖濱南建行紅樓邊上的路口進去 3、逍遙津徽菜(國貿廣場和匯禾新城之間) 4、魚樵耕讀里頭的鋦飯 5、小城故事附近的山裡人家閩北菜館的大田螺 6、奔馬飲食店的醬排套餐,8元/份,可以和無錫醬排相比美 7、禾祥路上海湯包的湯包配剁骨肉湯 8、和祥東二娃的水煮活魚 9、禾祥東奔馬對面的客家菜 10、金永福的醬海螺肉、蟹虎串燒、豆腐羹 四、文灶 1、鑫安賓館後面的榮記深海魚(魚皮熬粥20元/份,註:深海魚油很有營養) 2、榮記深海魚一旁的牛慶牛肉,里頭的牛肉和溪魚都相當不錯 五、蓮花 1、蓮花二村:市場附近的韓國料理,地道又便宜。 2、蓮花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壟上人家蘭州菜館,羊羔肉和丁丁炒麵 3、烤肉:位於蓮岳里科技幼兒園邊。晚上7:00以後才營業。他的烤雞翅和豆乾 4、甜點以莎諾西餐廳(圓山酒樓一樓)做得最好,尤以「提拿米酥」為我至愛。 5、蓮花廣場附近煎蟹一條街上有個客家飯店,燉的大筍很好吃 6、蓮花廈融賓館後面的西域食府的大盤雞 7、蓮花盈翠一條街里有一家賣咖喱雞飯,是一個印泥老華僑開的,做的很地道,而且咖喱都是從印泥帶回來的或者用帶回來的原料自己加工的,可惜現在老人去世了,總感覺咖喱的味道越來越象超市買的。 8、蓮花西新疆食府的饢 9、寶龍上海餐館的油炸冰淇淋 10、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不二齋面館:豆花,面,燒餅,醬牛肉 11、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一家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東北菜館很好吃 12、香江花園一樓的內蒙食府:怪味羊腿 13、蓮花二村的東北飯館『大森林』的醬骨架非常的可口。旁邊的朝鮮冷麵館的冷麵很正宗 14、蓮花麥當勞後的小二豆腐,小二魚片,石頭鍋等好多特色菜 六、湖裡 1、湖裡:水上樂園附近廣東客家菜館 2、湖裡活魚街靠建行路口的冬粉鴨店的鹽水鴨很好吃,雖然和南京鹽水鴨已經完全不同,味道還是可以的,推薦愛啃鴨頭的嘗試。 3、湖裡菜市場的阿強鹵面 4、湖裡芙蓉苑一條街上有很多好吃的。

Ⅷ 福建各市的市花市樹

福建省地級市有:福州市(省會)、廈門市(副省級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寧德市、龍岩市、三明市、南平市。

1.福州市(省會):別稱榕城,簡稱「榕」。

市花:茉莉花

市樹:榕樹

2.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市花:三角梅

市樹:鳳凰木

3.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市花:刺桐花,泉州市把刺桐作為它的市花,是有典故的。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為了擴建泉州的城廓,曾經環城遍植刺桐。後來,刺桐生長得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成為泉州一大特徵,泉州也因此而名聞海內外。因此,刺桐花成為了泉州的一種標志,被定為泉州市花。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充滿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市樹:刺桐樹,是豆科刺桐屬的落葉性喬木。該樹種用於公路行道樹、城市街道綠化的樹種,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發枝能力,生長速度快等特點;刺桐樹還具有扦插的特性,在一般條件下(沙土和泥土)成活率高達98%以上。在冬季落葉後開花。中國華南地區及四川栽培較廣。

4.漳州: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域,是海峽西岸城市之一,中國「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生態競爭力位居福建前列,國家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市花:水仙花

市樹:樟樹

5.莆田:福建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一。

市花:月季花

市樹:荔枝樹

6.寧德市: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台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

市花:目前沒有,還在甄選中。

市樹:目前沒有,還在甄選中。

7.龍岩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設市。

市花:山茶花

市樹:香樟

8.三明市:隸屬福建省,位於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地處北緯25°30′~27°07′、東經116°22′~118°39′之間,全市面積22965平方千米。東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鄰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龍岩市。

市花:三角梅、迎春花

市樹:黃花槐、紅花紫荊

9.南平市: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

市花:百合

市樹:目前還沒有,還在甄選中。

刺桐花

(8)廈門百合田擴展閱讀:

市樹(city tree)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市樹。市樹的確定,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評選標准

  1. 高大喬木。指樹干高大,主幹和分枝有明顯區別的木本植物。

  2. 栽培容易,適應性強,生長壽命較長。指該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符合該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特點的要求,生長良好,繁殖、栽種容易,生長壽命至少50年以上。

  3. 種植歷史長。指該樹種在該地區歷經長期氣候變化的考驗,栽培歷史悠久。

  4. 公眾認同,雅俗共賞。指該樹種形態美觀,深受廣大市民群眾喜愛,具有較高的環境、社會效益。

  5. 分布廣泛,指該樹種在該地區分布范圍廣泛、應用廣泛,種植數量多。

  6. 具有地方特色。指該樹種能夠體現城市綠化風貌,彰顯城市特色,確定為市樹後,成為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成為綠城文化和綠城人民精神風貌的一種象徵。

市花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花卉。作為一種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該城市常見的品種。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大中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確定,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市花不能輕視或隨意損壞。

參考資料:市花-網路市樹-網路

Ⅸ 廈門本地人的美食街在哪

一、中山路周圍老市區
1.加料燒肉粽:中山路353號
2.傳統九市鹵面:局口街71號
3.浮嶼鴨肉粥:廈禾路174號
4.烏糖沙茶麵:民族路27號
5.廣州美食店:思明南路127號(叉燒飯)
6.雅子海景休閑餐廳:鷺江道國際銀行大廈4樓(日式咖喱)
7.鷺江賓館:晚茶
8.小眼鏡排檔:幸福路122號之三(醬油水)
9.新廈蝦面:人和路51號
10.春卷攤:局口街中山路口
11.月華沙茶麵:鎮邦路78號(沙茶麵,肉粽)
12.西門土筍凍:斗西路33號
13.謝記牛肉飯庄:公園南路38號(牛肉蛋炒飯)
14.思西沙茶烤肉:局口街132號(沙茶烤肉,海蠣炸)
15.名人居東北菜館:忠孝里8號(拌肘花、溜肥腸)
16.小李鮮包坊:虎園路11號(精肉包,紅糖饅頭)
17.野戰排:公園西路43號別墅(海豹煎蟹,澎澎土豆)
18.王老吉涼茶鋪:中山路206號(各式四季涼茶)
19.廣西信都雞餐館:鷺江道海濱美食城外圍1號(信都雞,田螺雞)
二、湖濱東西南北
20.寶貴風味店:石亭路165號之一(燉罐)
21.四里沙茶麵:湖濱四里菜市場
22.福聯大酒店:自助茶
23.湖濱南路老知青:纖絲驢肉
24.白鷺洲大酒店:美極雞骨蓋
25.白鷺洲歡樂園:雅片魚頭
26.亞珠餐廳:斗西路祥和廣場(白灼章魚,小鮑撈飯)
27.福滿樓:廈禾路銀行中心(多寶魚,鯊魚骨湯)
28.北方人獨一處:湖濱南路(烤羊小腿)
29.振興大排擋:湖濱四里菜市場(翻豆乾,翻魚蝦)
30.巴西烤肉:湖濱北路中信惠揚大廈
31.鑫客家府第:官任路38號(汀洲米粉,黃骨魚燉豆腐)
32.胡一刀小吃:後埭溪路102號(西安涼皮)
33.榮記魚粥:廈禾路871號之九(深海魚粥)
34.譚魚頭:湖濱北路28號(番茄火鍋)
35.湖濱餐廳:湖濱北路大華文雅公寓3樓(海南雞飯,新加坡肉骨茶)
36.上海龍記湯包:湖濱北路20號(鮮美湯包味)
三、禾祥東西路
37.糊塗火鍋:白鷺洲路267號之十(青椒雞)
38.漢宮薑母鴨:角濱路雙福花園18號
39.山裡人家閩北菜館:禾祥東路龍翔花園19號(官餅,草根湯)
40.新奔馬飲食店:禾祥東路13號(醬排套餐)
41.二娃川菜:禾祥東路奔馬新村(水煮活魚)
42.老客家食府:禾祥東路12號之30店面(狗肉煲,河田雞)
43.金永福:禾祥西路美仁新村商場1號(醬海螺肉,蟹虎串燒)
44.問泉美食園:豆仔尾路338號(涼拌海蟄頭,椒鹽茶樹菇)
45.阿發醬油水:美仁新村48號(海鮮醬油水,炸海蠣)
四、蓮花一帶
46.隴上人家:蓮花北路44-45號(羊羔肉、丁丁炒麵,特色涼拌菜,正宗蘭州風味)
47.莎諾西餐廳:嘉蓮路172號(西式甜點,以提拉米蘇特別出色)
48.鑫西域食府:廈融賓館旁,涵光路8號(新疆風味,大盤雞、爆炒羊肉、手抓肉)
49.上海·上海:嘉禾路寶龍中心A-8號(毛蟹年糕、蟹粉豆腐、大閘蟹等;特別推薦松鼠桂魚、油炸冰淇淋)
50.天驕內蒙食府:嘉禾路104號,香江商場一樓右側大廳(草原風味,烤羊腿、烤羊棒骨、椒鹽羊排)
51.不二齋:蓮花北路53號(豆腐腦、京式炸醬面、芝麻燒餅、醬牛肉)
52.大森林飯店:蓮花北路54號(醬大骨頭最受寵)
53.冷麵館:蓮花北路34號(特色菜:冷麵、醬骨頭)
54.花中勝餐廳:蓮花二村蓮花醫院對面麥當勞旁(由王小二傳人帶來的特色菜,其中有小二豆腐、小二魚片、石頭鍋)
55.哈瓦那:菱香里88號(西班牙餐廳與復合式拉丁吧)
56.漳江蟹王:香蓮里18號5樓
57.驢肉香:香蓮里26號(蔥燒驢排、當歸鍋仔湯、百合燴蘆薈、醬驢肉)
五、湖裡
58.湖裡金寶鴨肉店:竹坑路34號(特色菜:冬粉鴨,鹽水鴨)
59.莆田阿雄鹵面:湖裡工行東門斜對面,竹坑路口(特色:興化燴腸、鹵面、熗肉,晚上才開店)
60.岳陽樓湘菜:海天路36號(特色:魚雜火鍋,長沙干鍋雞)
61.南翔小籠:SM廣場一樓(上海風味,廈門惟一)
62.津魚頭火鍋:南山路466號(魚頭火鍋)
六、蓮岳、松柏一帶
63.亞亮餐廳:嶼後南里386號105室(特色:冬粉鴨、正宗石碼五香)64.阿健牛肉庵:嶼後路354號(泉州正宗風味)
65.新疆寶文飯庄:松柏中心C座04號(主營新疆菜,菊花羊腿、風味羊腰、涮羊肉等)
66.焦記西安風味小吃店:嶼後南里150號(羊肉泡饃、擀麵皮、油酥餅等多樣西安小吃)
67.芭緹雅泰餐廳:蓮岳路37號(泰國餐廳,有濃郁的異國風情)
68.天香閣:松柏小區嶼後路236—238號(新派川菜、閩菜;特色菜有梅菜扣肉、南乳空心菜、砂鍋魚頭)
69.龍洲飯店:長青路90—91號(特色菜:筍干燜肉、姜雞、冬筍芥菜)
70.玉麟閣:湖濱南路619號(杭州菜,特色菜有叫化雞、老鴨煲)
七、廈大、白城一帶
71.洋洋小吃:廈大建行斜坡邊(閩南家常菜,紅燒豆腐做得最好吃)
72.陶然居:演武路普大廣場二樓,廈門大學西校門對面(川菜,特色菜有辣子田螺,晾桿白肉、辣子串串兔等,特色小吃有豆沙脆鍋餅等)
73.三千里韓國料理:海濱街76號(拌飯、紅燒雞塊、冷麵口味極佳)
74.黑糖咖啡:南華路27號(海鮮飯、義大利面,還有多種口味的手工蛋糕

熱點內容
花藝培訓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20:17:17 瀏覽:875
仙氣花卉 發布:2025-09-11 20:13:31 瀏覽:7
b里插花 發布:2025-09-11 20:01:43 瀏覽:684
浪花一朵朵譚松韻圖片 發布:2025-09-11 19:40:40 瀏覽:827
長安的荷花 發布:2025-09-11 19:38:57 瀏覽:116
櫻花清酒瓶 發布:2025-09-11 19:37:19 瀏覽:771
玫瑰花面點 發布:2025-09-11 19:30:42 瀏覽:277
代表愛情的花的花語 發布:2025-09-11 19:26:51 瀏覽:458
海棠被蟲咬 發布:2025-09-11 18:56:47 瀏覽:28
茶花清運 發布:2025-09-11 18:56:43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