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現代名人事例
Ⅰ 有愛心 名人事例 現代的 要5個
1、叢飛的愛心故事
叢飛原名張崇,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的農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1994年起,他開始資助貧困山區的貧困孩子,受他資助的孩子達到178人,累計捐助款300萬元。
叢飛在一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已經小有名氣,每場演出的出場費能夠達到一萬到兩萬元,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幾萬元,資助孩子們的學費。
但2003年非典後,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收入也就越來越少,給孩子交學費時資金也緊張起來,當時為了及時給一百多個孩子交上學費,叢飛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在開學前如期給孩子們送去。
2、潘石屹善舉凈化心靈
潘石屹事業剛剛起步時,突然收到一封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信中提到由於沒有治病的錢而打算放棄治療了。潘石屹被這份字體俊秀、內容真誠的信打動了,立即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和一部分積蓄捐給了那個叫朱晶平的病人,還動員了公司的副總一起捐款。
令潘石屹意想不到的是,朱晶平竟然因此而完全康復,還上了北京電視台的一個節目當眾感謝潘石屹。節目播出之後,潘石屹的辦公室幾乎成了「白血病求助中心」,每天大量的求助電話和來信,讓潘石屹應接不暇,也難辨個中真假。
直到近年,潘石屹與一家專業的治療白血病機構合作,捐款500萬,希望能讓更多的身患白血病的兒童活下來。
3、歐文·科里 「乞丐」存錢行善
從1994年開始,科里幾乎天天出現在曼哈頓東35街上,扮作流浪者的樣子,向過往的司機討要零錢,然後回送給司機免費報紙。科里表示,他這么做一來可以幫助別人,二來還能排遣寂寞--科里的妻子於2011年5月份去世。
歐文·科里每天都在曼哈頓東35街沿街乞。科里每天下午都會認真計算乞討來的錢,然後打包存放,以便日後捐贈。歐文·科里每天能乞討到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8元),他把這些錢都捐給了為古巴兒童購買醫療用品的慈善組織。
4、李靈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2002年,剛從淮陽師范畢業的李靈,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辦起了周口東新區(原屬淮陽縣)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
在她的一手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1到4年級各1個,還有3個學前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
5、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
Ⅱ 送人玫瑰 手有餘香有關的名人事例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兩個窮秀才一起去進京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一支出殯的隊伍,看見一隻黑乎乎的大棺材。其中一個秀才心裡立刻涼了半截。心想:完了,完了,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於是,心情一落千丈。他走進考場,腦海中仍揮不去那黑乎乎的棺材。結果文思枯竭,最後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雖然也看到了棺材,但心裡卻想,棺材不就是又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於是,他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泉湧,果然一舉高中。
哲理:一個人的心情好與壞,有時的確能夠決定一件事情的得失成敗。
Ⅲ 關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名人故事
王羲之題字:
王羲之曾經到他的一個弟子家,看到一棐木幾案平滑干凈,於是就在上面寫字,這些字一半楷書一半草書。(這些字)後來被這個弟子的父親誤颳去了,這個學生連著懊惱了好幾天。他又曾經在蕺山看見一個老婦人,拿著一把六角扇在賣 。
王羲之就在老婦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寫了五個字。老婦人開始有些不高興,王羲之於是對老婦人說:「(你)只要說這是王右軍書寫的,(用它可以)賣一百錢左右。」老婦人遵照他說的(去做),人們都爭著來買這把扇子,竹扇很快就賣完了。
(3)贈人玫瑰現代名人事例擴展閱讀: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一句印度古諺,也是英國的一句諺語,用英語說是「The roses in her hand,the flavor in mine.」
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他故事:開燈的故事
有一個盲人住在一棟樓里。每天晚上他都會到樓下花園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論是上樓還是下樓,他雖然只能順著牆摸索,卻一定要按亮樓道里的燈。一天,一個鄰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的眼睛看不見,為何還要開燈呢?」。
盲人回答道:「開燈能給別人上下樓帶來方便,也會給我帶來方便。」鄰居疑惑地問道:「開燈能給你帶來什麼方便呢?」盲人答道:「開燈後,上下樓的人都會看得清楚些,就不會把我撞倒了,這不就給我方便了嗎?」鄰居這才恍然大悟。
Ⅳ 現代名人事例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在潁州當長官的時候,手下有一個名叫呂公著的年輕人。有一次,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路過這里,便到他家中拜訪,歐陽修邀請呂公著一同待客。席間,范仲淹對呂公著說:「你能在歐陽修身邊做事真是太好了,你應該多向他請教作文寫詩的技巧。」此後,在歐陽修的言傳身教下,呂公著的寫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Ⅳ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例子
1
戰爭年代,一支部隊奉命去攻奪敵人的高地。槍林彈雨中,一位連長無意間瞥見一枚手榴彈落在一位小戰士身邊。他不顧一切地沖過去,把小戰士壓在身下。轟隆一聲巨響,連長抬頭再看時,驚出一身冷汗。就在他起身後的片刻工夫,一顆炮彈落在了他剛剛匍匐過的位置上,把那裡炸出了一個大坑。而那顆手榴彈,敵人在將它仍出來時,不知什麼原因,竟沒有擰開蓋子。
-----善心只在一念間,而善心所結下的善果,芬芳馥郁,令人垂誕欲滴。誰說前人栽樹只有後人乘涼?一顆種子落地,播種人總能在秋天的陽光里品嘗到果實的甜美滋味。
海子在他的詩里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麼,我們也就從明天開始吧!聽好風長吟,看落葉知秋,給路邊的乞討者一塊麵包,給迷途的異鄉人指路,用會心的微笑祝賀朋友的成功,認真傾聽一個失落的人細語訴說。。。。。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不僅僅是一種樸素的愛,還是用愛濕潤後的靈魂折射出來的人格光芒,是經過愛的沐浴後而散發出來的平和心態。
當我們贈送他人玫瑰的時候,我們的手上也一定還彌漫著愛的芳香;當我們在給他人點亮一盞燈的時候,其實也將自己照亮了。縱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凄風苦雨,這份善良與關愛就像那穿透憂傷的陽光,溫暖著你我的心房。
就讓我們在趕路的同時,也同時攜上這一份愛,善待每一個人,欣賞每一個日子,將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與領悟悉心收藏,讓心靈從此有一個寧靜安祥的港灣。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便是幸福的味道。
珍惜生活,磨礪人生。這便是生命的真諦。
Ⅵ 關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事例
在我們班級里,有一位同學,雖然平時說話不多,但是他十分樂於助人,這一點可是全班同學公認的。
有一次班隊課,上課前沈老師讓我們帶一些安全標志。有許多同學忘記帶來了,而且現在我們中午吃飯在學校里,不回家去,所以大家都只好乾著急。可是,他卻帶了許多,於是,許多同學擁了過去,向他借。有的甚至害怕遲了會借不到,那麼上課的時候就會被老師批評了,所以就擠過去搶著拿。他看到這樣下去可能會發生事故的。於是,他就大聲說:「別急,別急,大家不要急,慢一點,讓我一一借給你們,大家都有。」大家聽了這話,才紛紛把手收了回來。他站了起來,把手裡的安全卡片兩張一個人地借了出去。漸漸地,他手中的卡片越來越少了,身邊的同學也漸漸散開了。到了最後,他手中還有一張卡片,身前還站著一位同學。怎麼辦?借給他自己就沒有了,不借給他吧,那他怎麼辦?怎麼上課?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把最後的一張卡片借給你,不過你畫好了以後一定要馬上還給我。」「知道了,謝謝你!」正在這個時候,上課的鈴聲響了起來,大家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上課後,老師請沒有安全標志的學生站起來。他只好站了起來。老師批評了他,他一聲也不響。在畫安全標志的時候,他與同桌拼了一張,很不方便。
一下課,我就走過去問他:「你為什麼不對老師說明,為什麼要把最後一張都借出去呢?」「我是沒有安全標志了,當時我也想過不借給他,可是我一看到他那焦急的眼神,就不忍心了。再說我回家還可以去畫呀!」我被他的話感動了,說:「你真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學生啊!」
故事結束了,你一定會問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誰,他就是我們班級的范梅晨同學。
Ⅶ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名人事例
手榴彈的故事、救助的故事、馬戲團的故事、開燈的故事、王羲之題字。
開燈的故事:盲人開燈能給別人上下樓帶來方便,開燈後,上下樓的人都會看得清楚些,就不會把他撞倒了,鄰居這才恍然大悟。
王羲之題字:王羲之為了幫助一個賣扇子的老婆婆賣出所有的扇子,親自在扇子上題了字,幫助老婆婆賣出了扇子。王羲之也因此而留下美名。
馬戲團的故事:一座城市來了一個馬戲團。六個小男孩穿戴得乾乾凈凈,手牽手排隊在父母身後,等候買票。他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即將上演的節目,好像是自己就要騎著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售票員問要多少張票,父親低聲道:「請給我六個小孩和兩個大人的票」。售票員重復了一遍價格。他實在不忍心告訴他身旁的興致勃勃的孩子們,我們的錢不夠。
一位排隊買票的男子目睹了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進自己的口袋,將一張50元的鈔票拉出來讓它掉在地上。然後拍拍那個父親的肩膀,指著地上說:「先生,你掉錢了。」父親回過頭,明白了原委,眼眶一熱,彎下腰 撿起地上的鈔票。然後,緊緊地握住男士的手。
救助的故事:曾經有一位女子,丈夫出海遠行,數年未歸。由於思念,她每天都到海邊岩石上守望。一天,天空烏雲密布,女子照常來到海邊。海上狂風大作,她遠遠望見一艘帆船在洶涌的浪濤中苦苦掙扎,最後開始慢慢下沉。
女子來不及細想,飛快地跑回村裡,召集村人去救助海難。當船上的人平安上岸後,女子不由悲欣交集-----被救上岸的人中有她正在遠行多年而今朝歸來的日思夜想的丈夫。
手榴彈的故事:
戰爭年代,一支部隊奉命去攻奪敵人的高地。槍林彈雨中,一位連長無意間瞥見一枚手榴彈落在一位小戰士身邊。他不顧一切地沖過去,把小戰士壓在身下。轟隆一聲巨響,連長抬頭再看時,驚出一身冷汗。就在他起身後的片刻工夫,一顆炮彈落在了他剛剛匍匐過的位置上,把那裡炸出了一個大坑。而那顆手榴彈,敵人在將它扔出來時,不知什麼原因,竟沒有擰開蓋子。
一個發自內心的小小的善行,也會鑄就大愛的人生舞台。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洗去自己對別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晴空萬里;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愛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
(7)贈人玫瑰現代名人事例擴展閱讀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是英國的一句諺語,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在生活中,我們都應這樣。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讓大家明白了付出了也會使自己快樂。只懂得收獲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情況,如:方便了別人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方便,成就別人的同時提升了自己。
Ⅷ 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事例 !!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許多人活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就等於幫助了自己。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記在心,只要一有機會,他們會主動報答的。
佛界講究善惡輪回,因果報應。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所謂的「因果報應」只不過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對施惠者的一種報償而已。下面是比爾·蓋茨先生曾經為他的員工講過的故事。
一天,一個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正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時感到十分飢餓,但摸遍全身,卻只有一角錢。怎麼辦呢?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當一位美麗的女孩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卻有點不知所措了,他沒有要飯,只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女孩看到他很飢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給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問道:「我應該付多少錢?」女孩回答道:「一分錢也不用付。媽媽教導我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他不僅感到自己渾身是勁兒,而且還看到上帝彷彿正朝他點頭微笑。
其實,男孩本來是打算退學的,但他放棄了這個念頭。
數年之後,那位美麗的女孩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當年的那個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了,他也參與了醫療方案的制訂。當看到病歷上所寫的病人的來歷時,一個念頭霎時閃過他的腦際。他馬上起身直奔病房。
來到病房,凱利醫生一眼就認出床上躺著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幫助過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恩人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地關照這個病人。經過艱辛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葯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裡,在通知單的旁邊,他簽了字。
當醫葯費通知單送到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去她的全部家當。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葯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葯費——一滿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許多人活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就等於幫助了自己。他們會問:「明明是我去幫助他們,他們受惠,怎麼是幫助自己呢?我得到的受惠在哪裡呢?」其實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記在心,只要一有機會,他們會主動報答的。
在一個極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邊一間簡陋的旅店來了一對上了年紀的客人。不巧的是,這間小旅店早就客滿了。「這已是我們尋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這鬼天氣,到處客滿,我們怎麼辦呢?」這對老夫妻望著店外陰冷的夜晚發愁地說。
店裡的小伙計不忍心這對老人出去受凍,便建議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鋪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個地鋪。」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價付客房費,小伙計堅決拒絕了。臨走時,老夫妻開玩笑地說:「你經營旅店的才能真夠得上當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
「那敢情好!起碼收入多些可以養活我的老母親。」小伙計隨口應道,哈哈一笑。
沒想到兩年後的一天,小伙計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來信,信中夾有一張往返紐約的雙程機票,並邀請他去拜訪當年那對睡他床鋪的老夫妻。
小伙計來到繁華的大都市紐約,老夫妻把小伙計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會處,指著那兒的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
年輕的小伙計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美夢成真。這就是著名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經理喬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實故事。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兩次不同的婚姻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愛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極少的關心與體貼,而只是一味地與原子、分子、空間、時間為伴,便時常與其發生摩擦,而兩人的個性都很強,終於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麗莎卻是一個體貼入微,懂得尊敬與忍讓的人,她深知愛因斯坦的脾氣,從不幹預丈夫的工作,讓他安心地完成事業。愛因斯坦很受感動,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陪妻子度過美好時光,甚至他在記者招待會上也曾說過:「艾麗莎不懂相對論,但相對論卻有她的一份心血。」
任何一種真誠而博大的愛都會在現實中得到應有的回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善待別人,即是善待自己。
Ⅸ 10個現代名人故事
1、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
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
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2、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
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3、魯迅嚼辣椒
驅寒少年時,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4、彭德懷度量寬宏的故事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
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後來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宏呀!」
5、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於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餘歲起……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
由於他一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斗」。
Ⅹ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名人事例
1、牛家屯裡有一戶人家,爺爺奶奶都六十多歲了,不幸都中風,躺在床上不能動,父親四十多歲,腿有殘疾,幹不了重活,哥哥二十歲,是家裡的主要勞力,弟弟十二歲,輟學在家,照顧爺爺奶奶。
雷鋒看到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幫助他們。他想到一個好主意,幫助十二歲的弟弟,教他讀書識字。
於是,雷鋒每天利用休息時間,到牛家屯教弟弟文化課,還幫助弟弟一起照顧爺爺奶奶。弟弟非常聰明,一年就學會全部小學的課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還小的朋友讀書識字。
2、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
4、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5、有一次,在火車站,雷鋒遇見一個老太太,不停的哭,十分傷心,雷鋒上前一問,原來老太太出門探親,剛到這里,錢給弄丟了,雷鋒什麼也沒有說,把自己身上的錢都給了這位老太太,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