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的圖片
① 如何分辨牡丹鸚鵡的公母,求圖~
一、用手摸襠部,通過那兒的恥骨來分辨公母:(鳥確定六個月大以上最好)
公的,骨頭不向左右分開,兩骨頭緊緊的靠在一起,沒有一點點空隙。骨頭尖尖的細小一點。
母的,骨頭向兩邊略開一些,中間有三毫米以上空隙。骨頭比較圓滑,而且粗大一些!
摸骨分辨有點難度,但是是最准確的方法。六個月以下,准確率低一些!六個月以上,只要你仔細的摸,一定可以摸出區別的!外表不論長什麼樣的牡丹鸚鵡,骨頭一定是按照性別來長的。如果不能確定,那就要多摸幾只來發現區別。(原創:讓心自由飛翔)
二、牡丹鸚鵡正常的交配:
是這樣的,公母鳥站一起,公鳥喂母鳥,母鳥接著吃,公鳥的身體是站立的,嘴向下,母鳥是蹲下的,嘴向上接食,然後兩鳥發出碎碎的叫聲,母鳥會蹲下,身體下伏,翅膀張開成飛機狀,尾巴抬起,公鳥從後面側面上去,壓下屁股交配。
如果出現如下狀況:
1、如果兩鳥是平行的餵食,兩嘴中沒有食物,有可能是同性。
2、如果兩鳥互相餵食,有可能是同性。
3、如果兩鳥互相踩背,一會就交換位置,有可能是同性。(原創:讓心自由飛翔)
三、繁殖期間公母分辨:
當有一隻鳥下蛋後,就要觀察兩鳥的行為,並確定蛋的數量。正常情況下,我的母鳥最多生過七個蛋的,並且成功出小鳥。如果出現一次更多的蛋,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兩母。
如果蛋的數量正常,那麼母鳥會孵蛋的,但是公鳥是不會幫忙孵蛋的,這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出現兩鳥同時在巢箱中不出來,那就有可能是兩母。事實上,公鳥只會站崗和餵食,決對不會孵蛋的。(這條很重要)
如果有巢箱,兩鳥也夠老(一年大小),沒有下蛋的情況,則可以考慮是兩公。當然,這種情況很少。因為牡丹中,母鳥還是很多的!
② 我的牡丹鸚鵡。辨別雌雄。有照片
首先你的鳥兒圖片有點小看不太清楚 你看一下下面的解釋吧
牡丹鸚鵡的雌雄鑒別:
牡丹鸚鵡小鳥區別雌雄非常困難,除非養鳥經驗非常豐富者,否則不易辨別。 真正好辨別雌雄是4、5個月以後,這時雌雄較好鑒別,其方法為 。
1、觀看頭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觀看體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凶,眼圈距頭頂距離 較遠,眼顯小。 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
3、卧杠姿態:雄鳥在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雌鳥卧杠為伏卧式,扒在杠上,溫順。
4、觀看尾羽尖:雄鳥的尾羽尖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 雄鳥尾羽形狀為V型。
5、用手摸泄殖腔: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 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 並且扁平,無有突起,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6、最笨的方法:是將四隻牡丹鸚鵡放入同一籠中,待天黑時,看其那兩只挨在一起,並表現親昵之情,則為一對准確無疑,若裝三隻鳥,兩只接近者為一對,其單獨站立杠者將其提出,再別行配對。
③ 牡丹鸚鵡長啥樣
牡丹鸚鵡有復很多品種,制下圖是我家的,圖1右邊的是棕頭牡丹鸚鵡,圖1左邊倆是綠金頂牡丹鸚鵡(幼鳥,長的比較磕磣的時候)
圖2是圖1左2倆成年以後的樣子
其它品種的牡丹鸚鵡推薦你去牡丹鸚鵡吧看,常見不常見的都會有人曬圖,的有百來種。
④ 牡丹鸚鵡的所有信息、圖片(圖片把每種牡丹鸚鵡的一張圖發來就行了),最主要的是生育部分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關於繁殖】
牡丹鸚鵡經過7個月左右的飼養,都可以進行配對上窩進行繁殖了。 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它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出窩外,其餘全部時間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繁殖的方法: 第一, 配對。1 雄1雌放同一籠內。 第二, 安窩。使牡丹鸚鵡有產蛋、孵化的場所。 牡丹鸚鵡的窩為兩層,在上層應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為了讓牡丹鸚鵡在窩內孵化時「磨牙」用,防止牡丹鸚鵡用喙咬窩或咬其它木質結構造成損失。 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
窩安放的位置;窩要安放在籠的側面,左側右側都可,但一定要在上方,開口向里,觀察門在外,這樣便於觀察。 牡丹鸚鵡母鳥第一窩一般產2-3個蛋,若營養好、管理得法有時也可產4-5個蛋,頭窩蛋的孵化率一般為70%左 右。籠內最好放一小塊燒過的蜂窩煤塊供鳥食用。蜂窩煤經過高溫後達到了消毒的目的,消過毒的物質鳥吃後不易生病。另外,煤塊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既省錢,又可補充鳥體對某些營養成分的需要。鳥舍應放在環境安靜,無干擾的地方,不要有雜音,不要有環境污染,注意空氣流通、新鮮。 繁殖牡丹鸚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過,很多人還是認為這事有點難度,至少已經不止一次的聽說有人認為牡丹根本不能在家庭飼養條件下繁殖,現在就把繁殖牡丹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說一下: 選種的時候最好不要在養鳥人那裡購買所謂的「一對」鳥。這里的一對很多時候只是他們所配的同色的兩只,特別是在購買一些稀少顏色的時候,這樣的兩只很可能是同一窩的鳥,甚至連性別都可能相同~~想想這樣繁殖的後果!買鳥的時候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組合,不一定非要同色,蘭色配綠色的,後代出現了深綠色和黃綠色兩種,如果你只是自己養著玩的話,這樣最好了,很快你的鳥舍中就會出現很多種顏色的鳥,這應當是每個愛鳥者的樂事;但是如果你為了繁殖出售的話,還是注意純色問題吧。 牡丹鸚鵡
關於如何選擇父母代種鳥的問題,大家可以使用:桃臉牡丹鸚鵡遺傳計算器 牡丹鸚鵡一般一次生3-5顆卵,但是頭幾顆卵雌鳥是不會立刻孵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認為這是雌鳥棄卵,也不要隨便打開巢箱觀察,他們的孵化時間是以最後一顆卵產出後孵化開始算起,一般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產一個卵算,他們的實際孵化期要一個月多一些,而在後期雛鳥快出殼時,雌鳥的孵化又會顯的漫不經心,這可是要出殼的徵兆,如果你認為這是雌鳥棄卵的話,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還有就是巢箱里要多墊些鋸末,至少要10厘米厚,而且巢箱要足夠大,我的巢箱是30*28*28的規格,如果你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話,恐怕不容易成功。 牡丹鸚鵡
繁殖期間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黃瓜和油菜效果不錯,菠菜很容易失水乾枯的,而且鳥也不太喜歡吃。 牡丹鸚鵡在孵化時最好不要驚動雌鳥,其實你也不需要驗蛋,想想驗蛋後你能做些什麼呢?如果非要打開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話,那麼後果很可能是導致雌鳥一夜不入巢。
圖片可以在【網路圖片】里搜索到
⑤ 牡丹鸚鵡怎麼分公母圖片
一般來說不管是牡丹鸚鵡或是桃面鸚鵡,其公鳥的體型大多會較母鳥來的瘦小一些,但這並不代表體型大的一定母鳥。不過體型這方面的差異就如上面所說的,可以作為觀察泄殖腔後的一種輔助判斷方式。 此外我們也要會區分我們要判斷公母的這一隻鳥是屬於中鳥或是成鳥,這也會影響到我們判斷的准確度(一般牡丹與桃面鸚鵡6個月大即可視為成鳥)。 成鳥與中鳥的差異: 1、牡丹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微紅轉為暗紅,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 2、桃面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黃色轉為白色,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臉上的白羽毛或是紅羽毛會逐漸與頭上其它部位的羽毛顏色對比鮮明。 以下為牡丹(桃面)鸚鵡公母的判斷的方法:先判斷這鳥是中鳥或是成鳥,其公母判斷方式分別如下:中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由骨盆的觸感來判斷公母,這一點適用於成鳥與中鳥 1、公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成鳥:1、(1)公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 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 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 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 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2、成鳥的骨盆的薦結(tuber coxae)寬度較中鳥來的開一些,而母鳥又較公鳥來的開一些。所以由骨盆薦結(tuber coxae)寬度來判斷公母比較適用於成鳥(因為中鳥的公母骨盆薦結寬度差異不大)。 繁殖過的成鳥: 若是成鳥,可以同時撥開泄殖腔附近的羽毛,直接觀察其泄殖腔口的形狀。母鳥若是繁殖過泄殖腔口形狀成一字形,而公鳥或是沒繁殖過的母鳥則為圓形。 要教大家的是較容易辨識且能在幼鳥時期就能分出公母的識別法,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門)上方的骨盆來判斷 首先先把手指放在泄殖腔口 (如果你的鸚鵡很健康 不用擔心會摸到嗯嗯,然後往腹部的方向慢慢移動 骨盆位置約在下圖的圓點處 如果是公鳥就會摸到公鳥的骨盆 就是兩顆硬硬的骨頭,並且很緊密,手指無法壓入,手指在骨盆上時是無法壓入的. 如果是母鳥 會摸到母鳥的骨盆 就會感覺兩個骨盆明顯分開許多 手指是可以有壓入的感覺(不似公鳥會摸到兩顆硬硬的骨頭 母鳥會有種摸到肚子軟軟的感覺,但又可以感覺到手指旁有兩個骨頭) . 也就是說在摸母鳥的骨盆時手指可微微嵌入的感覺',而公鳥則無法將手指嵌入 上述是最准確的 還有以下輔助方法 1、頭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體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凶,眼圈距頭頂距離 較遠,眼顯小。 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 3、卧杠姿態:雄鳥在棲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雌鳥卧杠為伏卧式,趴在棲杠上,溫順。 4、觀看尾羽尖:雄鳥的尾羽尖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 雄鳥尾羽形狀為V型。
⑥ 牡丹鸚鵡兩個月是什麼樣子圖片
面類2個月時沒有換毛,所以不是很好看,頭類也如此,4.5個月後就會顏色鮮艷美麗了
⑦ 牡丹鸚鵡分公母圖片
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而家庭飼養的牡丹鸚鵡最好能成雙配對。那如何分辨成雙的牡丹鸚鵡的性別呢?
一、對比頭型:雌性牡丹鸚鵡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雄性牡丹鸚鵡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性牡丹鸚鵡的頭型比雄性牡丹鸚鵡的頭要大。
二、對比體型:雌性牡丹鸚鵡體型較肥壯、羽毛較為稍松,喜靜不喜動,眼睛大,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雄性牡丹鸚鵡體瘦肌肉強、羽毛緊湊、活潑好動、性格較為凶惡,眼睛比較小,其眼圈離頭頂距離較遠。
三、對比尾羽尖:雌性牡丹鸚鵡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雄性牡丹鸚鵡的尾羽尖為尖型,尾羽形狀為V型。
四、對比卧杠姿態:雌性牡丹鸚鵡卧杠為伏卧式,扒在杠上,溫順;雄性牡丹鸚鵡在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
五、對比泄殖腔: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 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 並且扁平,無有突起,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牡丹鸚鵡和其它鸚鵡種類有很大的區別,就是牡丹鸚鵡不會學舌。因此,飼養的過程中,不要企圖訓練牡丹鸚鵡說話。因為天生的舌頭條件,決定了牡丹鸚鵡不會開口說話。
⑧ 要各種牡丹鸚鵡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4%B5%B5%A4%F0%D0%F0%C4&t=3
⑨ 雄牡丹鸚鵡長什麼樣子圖片
跟雌牡丹鸚鵡幾乎一樣,而且牡丹鸚鵡有很多種。
這是我自己的牡丹鸚鵡,品種是綠金頂,右邊是公的。
⑩ 牡丹鸚鵡5個月圖
棕頭牡丹,出生六個半月達到性成熟,可以配對,如果配對很順利的話,七個多月就可以下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