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園問答

丁香園問答

發布時間: 2022-02-15 11:01:14

① 互聯網中的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內容的

在資本市場的又一輪風潮推動下,無論互聯網玩家還是教育巨頭,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上個月啟動IPO的歡聚時代和華圖宏陽,分別是兩大類企業的典型代表。歡聚時代以游戲門戶多玩和語音工具YY起家,利用在游戲娛樂領域形成的技術優勢和用戶規模,繼續出牌橫切教育,一面開放課程市場,一面推出教育模板,試圖以行動回應「互聯網企業玩不轉教育」的質疑。華圖宏陽從圖書出版起步,以公考培訓做大,憑借教法創新和課程研發的積累,向互聯網縱深切入,直播、微課、網校App、「光棍節」電商約戰……最潮元素一個不少,玩得越來越有「網」味。 沒有誰敢否認,資本和技術的結合能讓任何一個行業飛起來。但問題在於:是不是每個行業都應該飛起來。世人關注的目光總愛停留在新炒的酷炫概念上,而對漫長而艱辛的積累過程卻沒耐心去探究。 對於正在探尋具體方向的互聯網教育創業公司而言,生於這個所屬行業被風投熱捧的時期,真不知該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你有更大的希望從投資人手裡拿到錢,也許可以從更高的台階上起步;不幸的是,你從一開始就要不斷去想將來怎麼賺錢,怎麼賺十倍百倍千倍的錢,而這很可能逼得你不得不背離教育的本質,被資本牽動得最終搞不清自己做的是什麼。 平台之惑 前幾天,陳小濛在《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可汗學院/Coursera》一文中,寫下一句意味深遠的話:「在線教育的變革需要真正的理想主義者,這些理想者或許並非是完完全全按照市場/需求出牌,或者說,他們不僅僅是按照市場/需求出牌。」 而國內這些漸漸占據了VC視野的互聯網教育創業公司,很大一部分(我不敢用「清一色」那麼絕對的字眼)都是在上游沒有內容積累、下游沒有用戶沉澱的前提下就要做「革命性」的大型「平台」。 這不能算是他們的錯,因為互聯網創業就是這樣的邏輯:只有「平台」才是撬動地球的杠桿。網路文庫剛剛開放課程,就能夠將無論是新東方在線這樣的B2C大戶還是多貝網這樣的C2C新手都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之中一起玩,這就是平台巨頭的力量。 可問題是,若大家都奔著「平台」而去,試問誰來踏踏實實做內容呢? 上個月,程曉龍在《數字出版:逐小利還是取大義》的報告最後寫下:「從喧嘩的數字出版市場轉向內容質量,彷彿從色彩斑斕的天空跌入黑白無聲世界。在產業高歌猛進的進程中,我們是否過多關注了商業模式、產品形態、用戶體驗,忽視或輕視了內容產業的質量?」 「內容已死」早已不僅僅是媒體業界的悲哀。捨本逐末必致買櫝還珠。實際上好的產品、有生命力的模式,本身就含有對內容質量的要求,否則就不是繽紛的精彩,而是空洞的炫技了。 對於這些警示,互聯網圈內常會拿什麼「信息過載的時代」來說事,好像我們內容已經夠多,欠缺的僅僅是將其進行更有序的規整和更精準的推送,而這正是互聯網的強項。 可悲的是,在教育這個更需要深度的領域里,高質的內容,不,應該退幾步說,合格的內容,在很多方面都遠遠不夠。 在與創業者和投資人接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你說你想做內容,那沒人願給你錢。 「那我還是做個不要內容,盡量避開成本和版權問題的『平台型產品』吧。」這便是大多數創業者後來的心聲。 然而,你又憑什麼來讓那些上有內容產出、下有渠道用戶的真正「實力派」來用你的平台呢?換言之,只擁有想法、一些技術底子和產品感覺的你,又憑什麼來證明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 就憑那句VC的經典台詞「我們投資的是你的團隊」?就憑你那還沒得到驗證的「執行力」? 與這些一開始就站在時代的風尖浪巔,劍指「平台型產品」的公司相比,也還有一些人、一些團隊,最初並沒想得多麼宏遠,也不用面對VC,只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盡管遠離舞台的中心,卻在不知不覺中積聚起了後來者單靠資本和技術無法在短期內超越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是什麼「創業者」,不用想什麼「商業模式」,所以才能義無反顧地堅持走自己的路。到後來面對市場要做抉擇時,他們已經擁有了別人砸錢也換不來的東西。資本和技術的結合能夠輕易復制一種被驗證可行的商業模式,但卻無法復制許多商業以外的元素。 這是可汗學院創始人Khan的道路。在國內,也有一些人,正走在這條路的不同階段—— 精靈 精靈是一名生於87年,即將畢業於韓國慶北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韓國生活了四年,既熟悉韓國的社會文化,又擁有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他主持創辦的LF免費外國語學院,不是什麼公司,也不是任何現實中的組織,只是很多愛好者聚在一起,利用業余時間通過YY語音進行教學的「公會」。 就是這樣一個全憑自願來支撐的「公會」,在長期的磨練中,竟擁有了相當完備的管理系統和足夠強大的教研實力,這在外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YY開放課程市場的時候,按照自身的商業化理念對自己平台上的原生「公會」LF外國語學院進行了一番包裝,宣揚其「日進千金」的「秘笈」。事實上這不過是個吸引眼球的賣點, LF從來就不是為賺錢而生,它的全稱在Logo上清晰地顯示著——「LF免費外國語學院」。 免費?沒錯,這種免費的形態在YY外語類頻道中早已佔據了絕對主流。LF的實際發展史,遠比成型的「YY教育」早了太久。它的前身是一個長位ID頻道,LF這一名稱來源於它的校訓「last friends,last family」。這種以兩字母縮寫來命名的習慣在YY上影響深遠,後來被陸續興起的大量與LF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的私人外語教學公會所效仿。作為YY上最早一批帶有外語教學性質的頻道代表者,LF與軟體類的邢帥網路學院、SEO類的利為匯、CV類的陌上廣播劇學院共同成為了利用YY客戶端進行在線教學實踐的先驅,但相互間卻有著質的差別。 可以說,某些頻道確實是一開始就把教學當買賣來做,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以LF為代表的原生外語類頻道絕不是。曾有不知多少直接沖著盈利而來的機構在這片陣地上敗走麥城。於是一些機構只能選擇用YY公會的人按照YY公會的法則來開辦頻道,或直接和原有的公會合作,幾大英語門戶大耳朵、普特、愛思、可可網進駐時莫不如此,到後來連金吉列這樣既不「互聯網」又不「教育」的傳統大牌留學機構也加入了「合辦公會」的行列。 那些只懂商業法則,認為這些非營利頻道終究不成氣候的人恐怕很難想像,要加入LF這樣一個免費公會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甚至一名合格的「打雜」,都需經歷多麼嚴格的選拔和考驗。而另一方面,就在這個被外界稱之為屌絲聚集地的YY平台上,卻真的有大量優秀的老師以在這里教學為榮,僅就我自己最熟悉的語言課程而論,這里許多老師的教學水平絲毫不遜於大部分收費高昂的線下培訓機構。 此處完全沒半點鼓吹YY的意思,相反,我真心替歡聚時代感到惋惜,在猛推課程市場這一步,已顯示出它根本沒充分認識到YY教育最值得珍視的資源在哪裡。YY上的整個生態鏈都是在用戶覺得「有愛」的基礎上才得以建立,本質是個帶給人虛擬滿足而不是物質收益的社區,它之前的商業模式雖頗具爭議,但至少在游戲語音和娛樂語音領域算是成功的。然而,反觀現在的YY教育,凝注著類似騰訊的基因,卻偏要仿效阿里的路數。 真正值得「鼓吹」的是以精靈和他的LF免費外國語學院為代表的活躍在民間的教學力量,我並不曾將其放在什麼道德的制高點上。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對沉浸在教學公會中樂此不疲的那些死忠玩家而言,開班上課就是組團打怪,就是開廳炫歌,那種成就感沒什麼區別。能額外獲得點物質收益當然也是好的,但若破壞掉他們習慣的氛圍,他們就會覺得不自在了。 現在仍忙於學業的精靈,還不算是互聯網教育創業者,但只有這樣對網路教學兼具熱情和恆心,並經歷過反復磨礪的人,才更具備成功創業者的潛質。 戰爭鳳凰 對於業余派的「非正規軍」,常有人質疑其教學的專業水準。以外貿為業的戰爭鳳凰,或許正是為了徹底砸碎這種質疑而生。 大多學員也會像筆者當年一樣曾天真地以為培訓機構的老師在專業度上總還有點基本保證。殊不知很多機構的教學主管都肩負著「對新進教師進行崗前培訓,特別是教師的言行舉止,明確哪些話絕對不能說」的重任在身。 「哪些話絕對不能說?」具體比如「不得透露自己的非專業信息,如自己是兼職、年齡很小、本職工作、從未上過此門課程、剛大學畢業、剛來上班等負面信息,讓學員覺得學校或老師不專業。如因任課教師透露上述信息造成學員退費,由教師承擔50%的學費損失。」 各地語言培訓的圈子都不大,這個說法未必放之四海皆準,但基本上也就差不多這個意思了。 線下的小語種培訓市場還處在仰賴個人英雄的蠻荒時代,某個城市裡若干被造出來的「名師」的去留,頃刻間就能扭轉各個競爭機構間的強弱之勢。小語種不像英語那樣大家都有些基礎,線下培訓面對的大多是零起點的初學者,很容易被「忽悠」。 但網上的課程,尤其是大規模開放的網上課程,就完全不同了。互聯網是驗明真偽最好的試金石,不但藏龍卧虎,而且通達海外。現實中極少有人千里迢迢趕來踢館,但在網上,只要有人願意,這種行為並不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戰爭鳳凰並不是一個踢館者。光說不練假把式。推翻別人其實很容易,難的是自己做出來能讓別人心服口服。 於是這個語言狂人在潛心修習過英、德、意、法、俄、西、葡、荷、布爾、希臘、拉丁諸語,闖盪過外語沙龍、雪人論壇、福步小語種、網路貼吧等高手雲集的多語社區之後,閉關創作《踏雪尋梅》和《平行世界》兩部輔助原版教材的講記,並製成PDF免費供人下載。更強悍的是,戰爭鳳凰不僅是語言狂人,還是網路信息情報偵察技術的行家裡手,在講記發布的同時「附贈」了最具實戰效果的全套輔助資料。關於「平行世界」這個話題,他曾對自己的「粉絲」講道:「2003年有個平行世界直接干涉到我們傳統的現實世界中,那就是迅猛發達的信息技術和資源,這是很多業余學生沒有去發覺和利用的一大塊足以扭轉乾坤的戰備材料,更是很多培訓機構和外語學院以及小語種既得利益者所不願意多談及的敏感部分,為什麼呢?因為唯有縱容業余學習者的惰性和對孤獨的恐懼才能讓培訓機構類相關行業有獲取利益的可能性!你們的自學和自立並非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 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樣說,國內小語種教育機構能像現在這樣生存,應感謝互聯網和外語的兩個「不通」,導致大多人無法得到並看懂真正的好東西,否則稍微比照一下就幾乎全被秒殺了。且不說歐美大批量經典之作(終究和我們處在不同的文化系統,運用時還是要做些靈活的變通),單說海峽對岸「教育廣播電台」完全對公眾開放的廣播課程,《空中阿拉伯語》、《標准泰國語》、《學俄語講俄語》、《開心學德語》、《西班牙文萬歲》、《嗨!義大利》……內地的小語種課程無論線上線下隨便揪出一批來又有多少能達到相應的水平?不止一次見過義大利語年輕老師講《新視線》預先聽《嗨!義大利》來備課,但卻千方百計生怕學生發現有這么個外教廣播課程,而且配套教材正是北語出版的Nuovo Progetto italiano大陸譯本。 戰爭鳳凰最終也和我一樣背離了傳統的小語種培訓行業,不是因為什麼道德潔癖,不是為了什麼崇高的使命感,而是因為相信一點:這種被扭曲的培訓模式,最終必然走向一條死路。 我一直認為,未來教育電商更靠譜的活法不是賣課,而是打造一個匯聚更多優質課程的免費社區平台,在此基礎上針對自製力和自學能力不強的受眾提供可選擇的個性化增值服務。 只要你真的具備足夠的實力,只要你免費分享的真的是上品,完全不必擔心以後沒有人購買帶有個性輔導服務的收費課程,更不必擔心線下的業務就此斷流。《中日交流標准日本語》的廣播講座和電視講座早已傳播得到處都是,那些教《標日》的機構不照樣活得好好的嗎? 按現在的語言教學產品的用戶黏性和智能化發展水平來看,不得不承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你就算把全部的免費課程都送給他,他也還是非得需要「環境」才能學習下去。 哪怕那個班根本就不咋樣,哪怕那老師根本教得不好,哪怕那隻不過是個像考研自習室一樣將一堆為相同目標努力的人聚集到一起學習的屋子。然而那又怎樣呢?就算明知那隻是精神作用,但現實中好多人偏偏就是要報個班,因為真的需要這么個屋子。這不是學語言的問題,學什麼都有這種情況存在著,只是在學語言上通常表現得更明顯而已。 現已在准備創業的戰爭鳳凰,仍像當年那樣將語言教學視為宗教信仰。曾經,我不完全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直到接觸過很多案例幾乎陷於絕望時,才重新意識到那股精神多麼難能可貴。 滬江網的阿諾 對那些自學能力強,有大量閑散時間的人,為他們准備最充分的資源,營造最活躍的社區; 對那些想聽課學習,需要和班級互動的人,為他們製作最有愛的課件,提供最周到的服務; 對那些實在想報班,對環境特別依賴的人,幫他們推薦最合適的教程,選擇最靠譜的機構。 這是我心目中現階段有望做到的理想模式,在英語日語等大語種領域,阿諾和他的滬江網,正做著這樣的事情。 但若時光可以倒流,回到十一年前,阿諾在學校寢室里創建滬江網的前身滬江語林網的時候,他也許不曾想到過這個網站最終將成為自己的事業,更不曾規劃出過這樣一幅壯麗的圖景。 他只是樂意做這個網站而已。 阿諾喜歡的並不是教學。如果對當時的他進行描述,最合適的定位大概是產品人。雖然那個時代國內的公司幾乎還沒有「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無論是重新發威首推iTunes的老喬還是鏖戰深圳初嘗盈利甜頭的小馬,都還沒對這股改變世界的力量做出最震撼的詮釋。 阿諾從建站之初就是「首席PM」,到現在仍然是。 在那個多數人只知道內容為王外鏈為帝的年頭,或許他也描述不出什麼「用戶體驗」的份量,但對細節敏感的把控和對「丑」和「不便」的天然排斥,後來確實成為除了海量內容以外,滬江在同類站群中脫穎而出的另一個重要決勝因素。 正式開始「創業」是阿諾畢業的時候,成長了五年的滬江已成為他生命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那時的滬江已擁有了豐富的原創資源和20萬的用戶基數,網站、論壇、博客和初起的Web2.0部落共同構築起了一個規模可觀的架構體系,僅僅靠業余時間精力去維護已不足以支撐。這也就意味著,阿諾和他的團隊必須在工作和滬江之間做出取捨。 最初壓根就沒投資人給燒錢,只能借債拼湊;沒半點互聯網公司的運作經驗,只能自己摸索。這是真正需要勇氣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毅然去做,無疑昭示著一個團隊破釜沉舟的魄力。 在資本追逐著網游暴利和視頻泡沫狂舞的當年,阿諾自己也未必料到,他這個從興趣愛好起步的原生態網站,這個當年並非為盈利而創建的團隊,幾年後竟然做到了億元的年營收規模。滬江的發展歷程中,百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千萬美元的風投、億元的授信,只是在商業模式不斷成熟基礎上的加速助推,而不是拿一張畫餅換來的招眼數字。 「用學習的力量,成就每一個夢想。」夢想與現實之間,並非註定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溝壑。《浦東青年》雜志不久前曾發過一篇《一個BBS草根站長的傳奇》,其中寫道:「現在全國最大的線上外語教育網站滬江網,是創始人阿諾從十年前一個校內外語學習BBS站長,慢慢玩出來的。這種不緊不慢,讓一個『典型看不出商業模式』的企業,一直以用戶的訴求為方向,在十年裡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和讓投資人看好的用戶粘度。」 沒有導師的引領,沒有創業園的孵化,意味著滬江從邁向市場第一天起就必須獨力面對網路江湖的慘烈搏殺,意味著這個略帶稚氣的草根團隊必須鍛造出更加強悍的創新力和執行力。 只要仔細琢磨一下互聯網教育領域正被熱炒的各種「概念」,不難發現其中大多數產品形態滬江早就進行過嘗試,甚至早已不聲不響地做出一定模樣了。2006年上線的「小Q」問答系統、2007年上線的「小D」在線詞典、類似微博的「碎碎念」、2008年上線的Super在線測試系統、公開課、2009年推出的「滬江網校」和學幣系統、SNS社區、2010年推出的品牌錄、2011年推出的每日一句、開心詞場等移動應用、2012年推出的CCTalk語音客戶端、名人社……以社交學習平台「滬江部落」為核心,外拓門戶,內含課堂,周邊延伸出一系列與學習緊密結合的工具性產品線,共同構成了互聯網教育圈子裡獨有的「滬江系」布局。 產品線龐雜不代表強大,但在多條線上與「滿足同質需求」的其它產品相比幾乎都不落下風,甚至在用戶規模和擴張速度上都占據優勢,能做到這個程度的玩家就寥寥無幾了。 現在已常被媒體稱為「青年新銳」的阿諾仍然認為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創業者,經營了八年的公司仍然保持著創業中的強勁勢頭。這種狀態,也許只有為夢想去拼的團隊才能深切體會。 果殼網姬十三 曾經有種奇怪的現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多站點都會有數不清的同類存在,可為什麼有的站點卻一直孤零零地,罕有直接競爭對手。無論是維基網路、可汗學院,還是豆瓣、丁香園、滬江、果殼……縱然有與之看起來「形似」的站點,但在「氣質」上也全然不是一種感覺。 姬十三在談到他的果殼網時曾說過:「產品是最容易被模仿的,而文化卻不容易被復制。」 或許我更可以略帶失落地這樣理解:這種需要深度投入、持續積累,卻一眼望不到錢的站點,也基本沒什麼人有興趣、有耐心、有動力又有能力去復制。 然而恐怕只有這樣的站點,才能承載起科學、文化、教育,這些說起來似乎太「虛」的東西。 公益組織「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姬十三原本應該是距離創業最遠的人。在沒有成立果殼網之前,執著於科學傳播事業的他,生命的軌跡與商業絲毫不沾邊。直到2009年底不斷有VC找上門來的時候,他也還是不斷地婉拒。 在這個充滿戲劇性的世界,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在精心設計著「商業計劃」,這些「商業計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VC而作,就像學生「為老師」做作業,職員「為老闆」做報告。他們更在意的不是這個東西本身的價值,而是它是否能過得了驗收者那一關。而就在這同時,另一些專注於某項具體事業的人甚至想都沒曾想過融資這么回事,「天使」們就來競相敲門,而且其中有些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 「天使」未必完全想清楚了與科學松鼠會剝離後的果殼傳媒要怎樣「商業化」,但至少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團隊不同尋常的價值和難以復制的特性。如果把果殼網產出的內容比作果實,那麼新鮮有趣的「果肉」所包裹的「果核」,必須代表絕對的客觀和權威。好玩的內容是幫讀者剝開堅殼的鋒利表現形式,公眾信任的「權威」則是果殼網獨特價值的根本支撐點。 果殼網發展至今仍處在探索前行的過程中,雖然國內的科學傳播確實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但是傳統媒體(包括單向推送的傳統互聯網媒體)行業本身卻在走向沒落。 所幸,一些事物的沒落,總是伴隨著另一些新生事物的興起。 從需求的角度看,果殼網面向的用戶群與正在成長起來的MOOC(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有很大重疊,都是由一群願意分享與深化自我知識的學習者組成,他們在一位專家的帶領下,針對特定的主題,通過不同的網路媒體和互動工具進行學習。如果這個前提成立的話,那麼對於和MOOC搭配使用的五種互動工具(以Wikispaces為代表的wiki站點,以Google group為代表的論壇討論區,以Twitter、Plurk為代表的微博,以Delicious為代表的社會化書簽和以Homemeeting、Elluminate為代表的虛擬教室),兼具專業性和親和力的果殼網便很適合擔當起其中的一種或幾種。 問題是,縱然自己再適合這個市場,若這個市場本身太小,切入進去也還是要冒極大風險的。 之前在寫《互聯網教育產品散談》時一直覺得,對於如何推動那些解決應試需求的教學產品,我們完全不用有任何的擔心,而對於如何推動開放教育的發展,我們卻真的拿不出任何底氣。因為無論是在互聯網的圈子還是在教育的圈子裡,無論是在資本和市場的夾縫中頑強求存的典型創業者還是擁有大量資源但同時也受著更多牽絆的大公司,具體到人的時候,幾乎誰都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做那個很可能成為先烈的先驅。大家彷彿都變得「聰明」了。 也許,最終能夠擔負起變革使命的,真的應該是那些最初根本就不是為「創業」而起步的人。 「我好像從來沒怎麼想過要創業,甚至在兩三年前都沒有想過要創業。對我來講,一路走來別人看我可能做了很多選擇、很多變化,但是我是在做一件事情。對我來說,這些事情都是一樣的,只是一會兒這個事情被叫做科研,一會兒這個事情被叫做創業。」姬十三在今年的首屆APEC青年創業家峰會上這樣形容自己和身處的時代,「我們要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巨大成功越來越難,風險也越來越大,因為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但我覺得這個時代也因為它的多元化,賦予我們這樣一種可能性,只要你在一個你喜歡並且擅長的行業裡面,把這門技藝做精、做成熟、做透,並且你有很好的觀察力,慢慢去等待、去鑽研,你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這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② 3B大戰的事件背景

從2012年8月21日起,360自主搜索引擎替換谷歌,成為360網址導航的默認搜索引擎。
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低調推出綜合搜索,引起行業震動。8月22日,360董事長周鴻禕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360全站推自主搜索引擎以來,流量增長遠遠超出預期。不少業內人士寄希望於360能改寫中國內地搜索市場網路一家獨大的局面,但也有觀點認為,非搜索公司在搜索領域難以成功。
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中國搜索市場平靜了兩年多。360推出綜合搜索,而從8月21日起,搜索引擎。在一些版本的360瀏覽器搜索框中,360搜索也已經被設置為默認搜索引擎。不過,相比此前推出新業務時的高調,這次360在搜索業務上表現得卻異常低調,既沒有舉辦新聞發布會,也沒有刻意在媒體上進行炒作。360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版本只是測試版,有些還要繼續改進,因此根本沒有做什麼宣傳推廣之類的活動,更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
盡管360方面刻意保持低調,但360進軍搜索市場的舉措,還是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
360董事長周鴻禕昨日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360全站推自主搜索引擎以來,流量增長遠遠超出預期。這說明中國用戶已經被培養了在瀏覽器和導航站上使用搜索的習慣。「用戶對已有的搜索相當不滿意,我相信只要持續改進,360搜索就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者。」周鴻禕解釋說,雖然谷歌的搜索結果體驗很好,但是中國用戶很多時候無法訪問,或者訪問被中斷。
多家網站數據顯示,360搜索業務推出之後,立即顯露出強勁流量增勢。知名站長吳洪聲表示:「這幾天360的流量和排名猛漲,周鴻禕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做搜索,不需要技術,也能穩穩幹掉那些拼技術拼了幾十年的哥們。」
受360進軍搜索市場的沖擊,網路周二紐約股價大跌5.7%,創下10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根據艾瑞發布的數據,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54.9億元,網路市場份額增大,一家獨佔77.6%,排名第二的谷歌中國的市場蛋糕不斷萎縮,而搜狗則占據12.7%.不過,隨著360的加入,中國內地的搜索市場格局很可能被改寫。
網路官方,暫時未對奇虎360進軍綜合性的搜索引擎做出回應。但雙方似乎已進入擦槍走火的階段。在奇虎360推出綜合搜索的次日,網路聚合多家知名安全廠商組建安全聯盟,建立中國互聯網史上首個以搜索引擎為中心的安全聯盟,打擊釣魚、違法、詐騙等網站,被業界看作是防止奇虎360在其強勢的安全領域備下的一道關卡。從周二開始,網路開始通過對奇虎360網址導航導入的搜索流量進行提示,建議用戶將網路設置為首頁。很快,奇虎360作出反應,將原本「問答」搜索默認的「網路問答」設置為奇虎360的「奇虎」問答。
在360搜索引擎頁面的13個垂直搜索中,「網頁」、「視頻」、「問答」、「學習」的默認搜索引擎都是奇虎360。而「新聞」、「MP3」、「地圖」仍然採用網路搜索,而「機票」則採用了網路旗下的垂直旅遊搜索「去哪兒」。網路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網路和360沒有搜索方面的合作。搜索大戰仍在醞釀,站長們已經在密切留意事件進展,「曬流量」倒是成了新鮮事。丁香園的技術負責人馮大輝表示:20號丁香園的流量來源,網路的量是360的七倍,不過360的已經是搜狗的三倍。科技資訊網站「站長之家」和手機交流社區「安卓論壇」公布的數據也顯示,360搜索已經成為超過搜狗,成為僅次於網路的第二大流量來源。
業內的共識是, ,受影響最大的會是谷歌,估算谷歌約有超過70%的中文流量來自360導航,如果失去這些流量,其市場份額將要跌到低谷。搜狗CEO王小川也表示,360推出後,谷歌流量將大跌,網路小跌,搜狗受影響最小。他指出,搜狗有瀏覽器的圍牆,流量來源主要為搜狗瀏覽器和渠道購買,與360的重合度不高,對其市場份額影響不大。
2012年8月28日,網路對360搜索業務展開反制行動,原因在於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網路知道、網路、貼吧等服務時,將會強行跳轉至網路首頁。這也是360本月中旬發力搜索服務以來,網路首次展開相應的反制行動。
已經承平太久的互聯網搜索行業,今晚悄然展開攻防暗戰。交鋒的雙方則是行業老大網路,以及在搜索業務上風頭正勁的360。這場意料之中的較量,開始於今晚9時左右,網路選擇這個時刻開始在小范圍進行測試:將會強行跳轉至網路首頁。不過在一段時間內,不同的瀏覽器下使用這一服務,網路處理的方式略有差異。
根據新浪科技得到的反饋,在Firefox、360瀏覽器以及IE中,網路均採取上述強行跳轉的策略。而谷歌Chrome瀏覽器似乎並未受到影響。更進一步,是在360綜合搜索中默認為網路的新聞、圖片、MP3、地圖等服務中,進行任何搜索都會跳轉至網路首頁。
360隨後展開對攻,用戶在360瀏覽器中使用360綜合搜索時,點擊來自網路相關服務的搜索結果,會被直接帶至「網頁快照」頁面。根據新浪科技測試的一個關鍵詞,相應的「網頁快照」上清晰的提示,這個頁面是360存儲於傍晚六時。
雙方的攻防的涉及面積越來越大,網路知道、網路、貼吧等分別占據網路整體流量超過10%以上的重要服務,都對來自360綜合搜索的請求採取限制措施。
一個小時之後,360瀏覽器逐漸改變了提供網路網頁快照的對策。
本月中旬,360悄然推出綜合搜索業務。來自Hitwise的數據顯示,在360瀏覽器、網址導航等產品的推動下,360綜合搜索的流量份額快速攀升至10%左右;與此同時,360還在搜索結果中有意降低網路相關服務的權重,而此前網路僅有輕微回應。
至截稿時,網路今晚股價上漲近3%,而360股價下跌超過5%。而網路和360官方均未針對今晚的事件作出回應。

③ 有關《當代護士》這本雜志與繼續教育學分的問題

《當代護士》這個雜志的學分怎麼送我不太清楚,不過一般雜志都是你發一篇文章,要求學分,雜志社都會在雜志出刊後一起郵寄的。

④ 如何訂閱spine新英格蘭等雜志

1. Lancet和NEJM似乎都沒有中文版,訂閱對於大多數剛參加工作的住院醫而言(比如我……)除了語言關,年支出也算一個比較明顯的數字,因此可以先在官網瀏覽自己需要的內容,此外大學和醫院的資料庫也是個不錯的途徑。
PS:Science Direct和海外文獻淘寶代購摸索中,如果@梁穎聰老師看到了,麻煩指點一二,資料庫貌似只能搜索包含特定關鍵詞的文獻而不是期刊全文?
附上網址:
Lancet:TheLancet.com(感謝@譚大毛 老師)
NEJM: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 BMJ則正好相反,我只能找到中文版的,價格平易近人,就是界面看起來略顯粗糙……而且也不知道跟英文版的有什麼區別。打算下個月獎勵自己一套,如果有訂閱過的同學希望能先發表下讀後感。
附上網址:
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訂購信息

3. 最後,這個月剛入手丁香園的《用葯知識問答》,裡面也有關於如何獲取相關資訊的文章,在書本到手,並徵得原作者同意後,我會將其摘抄上來。

⑤ 網站經營之道與發展方向,盈利模式的判定

通過多年對互聯網的觀察,就個人網站如何定位及如何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給個人站長帶來一些啟發。

一、網站的定位是網站發展的關鍵。就像人生的目標一樣,確立了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所以,網站的定位也顯得尤為重要,定位不準確,發展必然受到限制。具體來講:

第一、建什麼樣的網站適合你。一般來講,做網站要選自己熟悉的領域。比如你是學醫的,對醫學比較了解,那麼你可以嘗試做醫學類網站,因為通過你的醫學知識,你可以把你的診療經驗分享給別人,別人的需求你也能輕松解決;如果你是程序員,就可以嘗試做一個編程技術網站,把你的原創程序適當地分享給別人,同時你也可以為初學者提供技術支持,這樣你的網站將會有一定的粘度。舉三個個例子,一是丁香園。這是一個醫學交流論壇,其創始人當然是熟悉醫學的醫生。創辦的初衷完全是出於愛好,提供一個醫學交流、互通技術有無的平台。這個網站真正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起來的。沒有做任何推廣,完全是靠口碑品牌營銷;二是php100中文網。網站定位為PHP資源分享門戶,專業技術性很強,專做PHP方面的教程及技術文章,其中網站原創的「php100視頻教程」深受PHP愛好者推崇,可視為聖經式的教程。現在php100的發展也是蒸蒸日上,短短的時間里已經具備了很大的規模。第三非主流網站,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比較鍾愛非主流,流量很大有時候網站是需要跟風的,像非主流時空http://www.huatianbao.com.cn,每天有大量的資源更新,可以更好的提高網站的粘度。

第二、什麼網站最有發展潛力。對於個人站長來說,由於資金、人力的限制,不可能嘗試去做諸如大型門戶網站,我們必須量力而行,尋找一些有特色比較冷門的領域去發展。有很多站長喜歡跟風冒進,看見網址之家都發展起來了,自己就琢磨著也搞個網址站,殊不知網址之家在當時是特例,輪到你做就不一定是了。當然你可以舉一反三,嘗試做一個娛樂站導航,為網民導航音樂、電影、游戲之類的網站也不錯,現在不是有一些站長導航之類的專業導航站興起來了嗎?

總之,網站定位需要有發展的眼光,不能局限於復制別人的版本,要有創新,獨辟蹊徑。筆者在早幾年就認為問答系統將是改變人們生活的最實質性的功能,現在看來,「網路知道」已經驗證了本人的觀點。

二、網站建好之後如何發展。網站發展對於個人站長來說永遠是一個難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沒有固定的模式,有機遇也有挑戰,總之不可能一蹴而就,方法找對了,就有可能事半功倍。總結起來,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持之以恆練內功。也就是強調以內容為本,潛心經營好網站的內容,多創造原創內容,並加強網站內容的質量。有很多站長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網站推廣上,卻忽略了內容本身的重要性,其實這樣有失偏頗,得不償失。只有先做好內容的質量之後,推廣起來才不費力。如起點中文網,就是靠不斷推出優秀的小說大餐,同時也鼓勵網民積極參與創作,形成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從而攏絡住了網民的心。還有比如一些查詢類的網站,PV平均可達8次/人,不太容易,這說明用戶的粘度還是很高的,這是以良好的功能策略贏得了廣大用戶。

2、想方設法謀推廣。個人站長沒有太多的資本投放廣告來推廣自己的網站,但仍然有很多方法來增加網站的曝光率。我記得在站長網有一篇介紹推廣方法的文章,意結了幾十種網路推廣的方法,其中就有許多可取之處。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借鑒:一是搜索引擎推廣法;二是軟文營銷推廣法;三是資源合作推廣法;四是論壇簽名信息推廣法;五是友情鏈接推廣法。等等不勝枚舉。各位站長要集思廣益,多開動腦筋謀求網站的推廣方法。

3、組建一個作風過硬的團隊。我這里提到的「作風過硬」指的是:技術過硬,甘於奉獻,對網站忠誠,對網站的未來充滿信心。其實在現實中要組建這樣的一支團隊很難,這就需要我們把網站內容及環境做到足夠優秀,讓網民能夠口碑一致。這個團隊成員可以在親朋好友中選拔,也可適當拉攏一些信得過的網友。你得經常向他們宣揚你的建站主張和遠景規劃,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有希望有能力的站長。通過一個得力的團隊可以讓你的網站日新月異,富有人氣和活力。

⑥ 如何進行新品牌的推廣

品牌折扣女裝女裝的進貨渠道有幾種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
1:廠裡面的尾貨,版但是這些是很難拿到的權除非你的進貨量大才有可能拿到,廠里的貨的價格可能會稍貴,沒有一定的資金不是很推薦去廠里拿貨,優點就是廠里的面的貨品很穩定肯定是有貨的
2:批發市場,批發市場主要在兩個城市一個在杭州的四季青,一個是福建,裡面有很多的服裝,當然品牌折扣也是有的只不過需要一些經驗很足的才能從中選到好貨,進貨久了也可以從中獲得渠道,這樣的話進貨就很方便了,只是這樣有點難。批發市場中的貨品價格不一而且其中服裝數不勝數想要從中選到好的貨品十分的費時
3:品牌折扣批發公司,這些公司很多各地都是有的,在杭州和福建數量最多。其中的實力也不同。好的品牌折扣批發公司里的品牌數量很多價格不高,服務也有保障,從中進貨一般都是網上看圖,難免有走眼的時候這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公司的服務,服務好的可以換貨,服務不好的就是收到錢了貨發出去就不管你了。

⑦ 薛之謙喜得貴子當奶爸,李雨桐事件是否已經「石沉大海」

講真,想要李雨桐事件石沉大海,除非薛之謙從此以後再也不出現在公眾面前。

今天,薛之謙在微博宣布寶寶誕生的消息,還配上了自己和高鑫磊、寶寶的手指照,本來這件喜事應該占據微博熱搜的榜首,結果卻被李雨桐給搶了熱門。

我還想說的一點是,雖然薛之謙在愛情上曾經犯過錯,但他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我們是不能否認的。更何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感情上的是是非非又豈是我們這些局外人能看得透的。

既然薛之謙和李雨桐這個瓜,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那就留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不要再咄咄逼人了。

⑧ 考博怎麼個步驟

報名材料:報考博士生申請表;專家推薦書;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體格檢查表;政治審查表。

招生報考流程:

1,教育部下達各招生單位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數,制定全國招生簡章,並匯編《全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或獲得學士學位後6年並達到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也可以報考。各招生單位要制定健全的招生工作制度,完成命題、考試、閱卷等工作。

3,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復試兩個階段。考試成績由招生單位書面通知考生。招生單位按照「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勿濫」的原則錄取新生。

4,入學考試成績僅對本次招生有效,被錄取新生要當年入學。

5,經過培養學習階段後,成績和學位論文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博士生,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博士生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

(8)丁香園問答擴展閱讀:

在職博士考試如何抓重點:

第一、必須抓住所考科目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系列重點,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即使考題跑出了你的重點范圍,運用你所掌握的「核心知識」,答題也不會差很遠。

第二、專業課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必須具備。只要把這些基本的東西搞得很透,一般不會出問題。

第三、搞清楚歷年考試題型。題型是考試形式,與考試內容關系密切。一般考試題型定了,考試內容也就基本定了。

考試題型以及歷年考試題,可以通過同學或者朋友從報考學校獲得。一般考試題型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比如有的高校愛出資料題,對此,首先要找到相關的原理,這需要基本功扎實,結合實際談你的看法。

報名材料:

1、報考博士生申請表;

2、專家推薦書;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

4、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

5、體格檢查表;

6、政治審查表。

參考資料:

考博--網路

⑨ 葯劑專業面試會問哪些問題(相關專業問題)

如果是葯劑科,那考官里肯定有一個葯劑科主任,到時候問你一兩個本專業的問題,都不是太難的,但沒有范圍,也挺傷腦筋的,還有就是看你的臨場反應能力,就是回答不出來也不要慌。 還有就是是問些生活問題和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問題.

⑩ 醫學生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想要問的應該上什麼問答的網站

丁香園—醫學葯學生命科學專業網站
http://www.dxy.cn/

最專業的醫學網站,其論壇泡著很多醫學網蟲,交流討論醫學知識的聖地!

熱點內容
盆栽手繪平面圖 發布:2025-09-12 06:21:22 瀏覽:678
七夕節活動發朋友圈 發布:2025-09-12 06:17:07 瀏覽:622
雅境花語城仁湖裡 發布:2025-09-12 06:08:24 瀏覽:743
日本花梨盆景 發布:2025-09-12 06:07:59 瀏覽:361
植物花藝師 發布:2025-09-12 05:57:21 瀏覽:113
茶花樹有什麼用 發布:2025-09-12 05:50:55 瀏覽:311
青石假山盆景 發布:2025-09-12 05:50:54 瀏覽:336
情人節粵語歌曲 發布:2025-09-12 05:23:42 瀏覽:511
山水盆景小樹 發布:2025-09-12 05:22:24 瀏覽:97
指彈玫瑰 發布:2025-09-12 05:11:51 瀏覽:442